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神奇的紙小班教案7篇

教案的優化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展進行及時調整,編寫教案是教師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知識的重要途徑,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神奇的紙小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神奇的紙小班教案7篇

神奇的紙小班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徵,學習觀察並找尋三角形、圓形和方形。

2、願意觀察、比較,體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了圓形、方形。(事先了解過,幼兒已具備認識這兩種形狀的經驗)

2、材料準備:黑板、每人三根長度不一的小棒;小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各一張。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徵。

2、活動難點:能按要求操作,根據圖形特徵進行匹配。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通過擺弄、觀察、比較感知三角形的特徵。

【活動過程】

1、操作探索,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徵。

(1)三點連線變三角形。

在黑板上畫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老師扮魔術師:“我是神奇的魔術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將三個點用直線連起來:”看我變出一個圖形。’

(2)擺圖形

師:給你們每人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變出像魔術師一樣的圖形。幼兒自由擺弄、操作。

問題:部分的幼兒並不能拼出三角形,面對三根小棒更多的茫然,需要老師忙才能拼出來,並且三根棒子的長度是一致的。

(3)數一數。

讓幼兒數一數擺出來的圖形有幾個角,並總結:有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

問題:個別幼兒對角的概念還不能理解。

2、感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請你仔細看看,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請你指出來。

用幻燈片的形式將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用過的三角形狀的東西展示出來:如屋頂、彩旗、聖誕帽、三角形蛋糕等。

在這個環節,幼兒比較感興趣,並且運用到自己生活經驗說出了他們看到的三角形物品,但由於年齡尚小,經驗不足中班豐富,因此回答的也比較有限。

師:你從哪裡可以看出這是三角形?

小結:有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

3、根據圖形特徵進行匹配。

遊戲1:看到圖形,幼兒進入相應的圈中。

師:小朋友,看看地上有哪些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現在請看看老師手上是哪個圖形,你們就進入它一樣的圖形中去,好嗎?

評價:幼兒在認識這三種形狀的基礎上去玩這個遊戲,才能玩得開心,幼兒的情緒很投入,能夠很快的應老師的指令跑到相應的圈中。

遊戲2:聽口令找圖形

師:我的本領可了,還能變出其他的圖形,看我變變變。逐一出示的圓形、方形、三角形。

將小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圖卡四散放在地上,幼兒聽指令取圖卡。

小結:這個環節,幼兒的秩序有些混亂,很多幼兒沒有聽清楚老師的指令,就去取圖卡,為了速度,隨手亂抓。

遊戲小結:(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麼將圖形送回家的?

(2)啟發幼兒說出圓形是圓的;方形是方的;三角形是三個角的。

評價要素:

1、幼兒是否能在活動感知到三角形的特徵。

2、從幼兒找出圓形、方形、三角形的途徑和方法上進行評價。

活動建議:

在活動區投放圓形、三角形、方形所組成的物品。

神奇的紙小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複習鞏固對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認識。

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性。

活動準備:

魔術師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種圖形卡片各一張,頭飾各一個,不同表情的三種圖形卡通掛飾每人一個,三種圖形的彩色卡片若干(粘在"圖形媽媽"身上),三種圖形的標誌牌各一個,戶外佈置好"小商場",三種不同形狀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遊戲形式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老師打扮成魔術師的樣子對孩子們說:"我是神奇的魔術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邊說邊轉一圈,從袖子裡拿出三角形)。

提問:

(1)我變出了什麼?

(2)三角形有幾條邊?(伸出手點數)

(3)你見過什麼東西是三角形形狀的?

2、用同樣方法,從左兜裡變出正方形,提問相似問題。

3、用同樣方法,從右兜裡變出圓形,提問相似問題。

(二)進行遊戲:圖形娃娃找家

1、以魔術師的身份變出圖形娃娃,送給孩子們。

師:我的本領可了,還能把你們變成圖形娃娃,看我變變變(從隱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圖形娃娃掛飾,讓幼兒辨認形狀),你喜歡哪一個,就自取一個掛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麼形狀的娃娃?

2、變出"圖形媽媽"

(1)師:圖形娃娃也有自己的媽媽,你們願意和自己的媽媽一起做遊戲嗎?媽媽在哪呢?看我變變變(從屏風後面拉出枉三角形頭飾,身上粘有三角形標誌的"媽媽")

圖形媽媽:我是三角形娃娃的媽媽,我的孩子們,你們在哪呢?(三角形寶寶跑到媽媽這,聲地說:我在這裡)

(2)用同樣方法變出"正方形媽媽",引導幼兒找自己的媽媽。

(3)用同樣方法變出"圓形媽媽",引導幼兒找自己的媽媽。

3、"圖形媽媽"帶幼兒找自己的家,介紹遊戲規則。

"圖形媽媽":今天咱們一起玩一個"圖形娃娃找家"的遊戲,先來看看咱們的家在哪呢?(帶幼兒找和自己形狀相同的標誌牌)

介紹規則:孩子們聽音樂跳舞,自己隨意表現,音樂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個寶貝找得又快又準。

4、進行遊戲,遊戲時可隨意變換標誌牌的位置,老師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興趣,隨時結束。

(三)結束:

師:孩子們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真高興,我還能給你們變出一個"小商場",看我變變變,商場在哪呢?請娃娃們到外面看一看。(帶幼兒到戶外)

"圖形媽媽":孩子們,媽媽帶你們到商場買東西,你們每人去商場買一件和自己形狀相同的東西帶回家,看哪個寶寶又聰明又能幹。(幼兒自取和自己形狀相同的物品)

教學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神奇的紙小班教案篇3

設計意圖:

幼兒有著天生的好奇心,他們對周圍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好奇,他們有著極強的渴望認識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的需要。因此,及時並適當的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引導他們積累科學經驗,指導其學會一定的科學方法,將使幼兒的科學素質得到早期培養,有意於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本次活動,通過“如何使紙船不被打溼”的實驗,讓幼兒們初步瞭解油畫棒的排水性,在操作中讓幼兒體驗樂趣。

活動目標:

1、樂於參與“使紙船不被打溼”的.探索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2、初步瞭解蠟(油畫棒)不吸水的特性小班科學活動《神奇的紙船》小班科學活動《神奇的紙船》。

材料準備:

五大盆水、油畫棒每組一盒、毛巾、紙製作的紙船若干。

經驗準備:

一、幼兒自由玩紙船、激發幼兒已有經驗。

小朋友們,紙船可以在哪裡玩?玩久了紙船會怎麼樣?

二、教師出示紙船設疑,引發幼兒思考。

1、教師出示紙船:“老師這裡有兩艘紙船,我們看看,哪一艘溼得比較快。

2.教師引導觀察紙船使用的紙不一樣,幼兒大膽猜想結果

三、師幼共同實驗,瞭解油畫棒的排水性。

1.老師示範對比實驗,使幼兒明白蠟是不吸水的。

提問:為什麼塗了油畫棒的紙船沒打溼,沒塗油畫棒的紙船打溼了呢?

讓我們來做個實驗: 將水滴在塗了油畫棒和沒有塗油畫棒的紙上進行對比:沒有塗油畫棒的紙吸水快,塗油畫棒的紙吸水慢。

2.教師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油畫棒是不吸水的,所以把油畫棒塗在船上,就好像給紙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護小紙船,船就不會被水打溼了。

三、幼兒動手製作小蠟船。

1、老師這裡還有一些沒塗蠟的小紙船,想請你們幫幫忙,用蠟筆給它們塗上漂亮的雨衣,讓它們都變成不會被水打溼的小船。

2、小朋友用油畫棒給小船塗臘。

四、自由在水中玩蠟船,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鼓勵孩子想出更多保護小紙船的不被水打溼的方法。

神奇的紙小班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聽辨樂曲中表現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節,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嘗試用道具表現音樂故事,體驗合作表演音樂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6、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7、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配有故事的音樂。

2、蠟筆、紙。

3、大森林的ppt。

4、對樂器有二定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故事

1、初步欣賞

t:在遙遠的大森林裡發生了一件大事,你們聽聽裡面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想象。)

2、再次欣賞

t:聽到裡面有誰?

3、找音色

t:有哪些樂器代表這些人和動物?

(出示樂器ppt瞭解名稱,引導幼兒將角色和音色配對。)

(二)初步表演音樂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瞭解故事裡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礎上,和老師一起製作角色道具,如頭飾、面具、指偶等。)

2、觀摩老師表演

看老師用與幼兒一同製作的道具進行表演,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

3、分組分角色表演

幼兒分為三四組,每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爺爺、小鳥等),自主挑選角色道具,與同伴一起聽音樂故事參與表演。

活動反思

達爾克洛茲說:“欣賞是藝術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們可以在其中體驗人類創造音樂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聽覺能力和音樂記憶力,又能夠豐富幼兒對音樂的聯想力和想象力,還能增強幼兒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及音樂直覺能力,從而培養幼兒的音樂興趣、開闊音樂視野、豐富情感世界。

幼兒對自己熟悉的音樂材料的各種音樂表現手段的變化,尤其喜愛與敏感。《小再軍》以其雄壯有力的旋律、生動易懂的歌詞與動作提示性極強等特點,深受中班幼兒的喜愛。為此,我們嘗試根據中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在保持《小海軍》原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改變其速度、力度等音樂元素,引導幼兒通過傾聽,感受其音樂性質的變化,並結合海軍生活錄影、教師詩化的語言及幼兒自身的節奏動作、體態表現等,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體驗音樂的美妙,進而提高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欣賞及感悟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海軍》原曲的堅定、雄壯、有力以及變速後音樂的輕柔與優美.體驗音樂變化美的神奇。

2.嘗試運用語言、節奏、動作等方式表現《小海軍》原曲與變速後曲子的異同,重點感受與表現變速曲中所體現的小海軍操練歸來的各種生活情景。

3.萌發對小海軍的熱愛,增強幼兒大膽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軍》;海軍生活vcd;海軍帽、彩旗等。

活動過程:

一、演唱《小海軍》,進一步感受與表現原曲雄壯有力的性質

1.幼兒隨進行曲入場。

2.師幼共同表演《小海軍》

3.引導幼兒運用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表達對原曲雄壯有力性質的體驗。

提出問題:聽了這首音樂有什麼感覺?音樂中的小海軍們正在做什麼?

(幼兒紛紛用“雄壯、有力量、神氣、有精神”等詞彙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並且用動作、語言等方式表現和描述音樂中的小海軍正在開炮艇、格鬥、射擊、瞄準、操練……由此可見幼兒對原曲音樂性質的理解比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二、觀看錶現海軍生活的vcd,同時欣賞《小海軍》變速曲,引導幼兒感受樂曲變速後輕柔、優美的性質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提出問題: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現在聽起來感覺怎麼樣?和原來有什麼不同?音樂中操練歸來的小海軍們在做什麼?

(幼兒能運用“優美、安靜、很慢、很輕、輕柔"等詞彙來表達自己聽完小海軍的變速曲後的感覺。

剛開始他們只感受到和原來相比音樂速度變慢了,並沒有發現音樂強弱的改變。教師將原曲和變速曲再次對比,並通過手勢變化引導幼兒感受兩曲之間力度的不同。幼兒感受到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音樂的強弱、快慢改變了,聽起來的也就感覺不一樣了

由於幼兒對海軍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較陌生,因此他們只能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遷移到海軍身上,認為操練歸來後海軍會做吃飯、洗衣服、睡覺等事情。)

2.引導幼兒運用身體節奏等方式表現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

(頭、肩、手、腿、膝、腳等身體部位都成了幼兒表現的道具,他們富有創造性地運用身體節奏較準確地表現音樂的快慢、強弱,不難看出他們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進一步深入了)

3.觀看海軍生活vcd後,啟發幼兒用動作表現變速曲中小海軍的生活情景。

(1)師幼共同表現。

(表現海軍生活的vcd是幫助幼兒瞭解海軍操練歸來後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通過觀看vcd,幼兒能用動作表現彈吉他、拉小提琴、寫信、看書、打電腦等小海軍操練歸來後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現中,幼兒的動作比較單一,如有的幼兒一直做看書的動作,沒有變化。)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上就是差異網為大家帶來的5篇《小班音樂神奇的音樂盒教案》,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更多精彩的範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差異網。

神奇的紙小班教案篇5

活動目的:

1、樂於參與科學探索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2、初步瞭解蠟不吸水的特性。

3、能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蠟筆,塗蠟和不塗蠟的紙船若干,三大盆水、毛巾、白紙。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情境匯入: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去很遠的地方遊玩,去那個地方要經過一條小河,可是老師不知道怎麼度過小河,小朋友有辦法嗎?(啟發幼兒聯想到坐船過河)。

2、教師出示紙船。(看老師這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艘紙船,讓我們一起度過小河)。

3、幼兒將紙船放入水中玩耍,提醒幼兒注意觀察。

4、引導幼兒討論遊戲結果(紙船碰到水就溼了,時間一長就掉水裡了)。

二、科學探索。

1、幼兒玩水的過程中,教師將塗滿蠟的紙船也放入水中。

2、請幼兒觀察老師的紙船,有沒有打溼呢?那你們的紙船和老師的紙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你們是怎樣玩紙船的?你們的紙船怎麼了?你發現了什麼?

3、老師示範對比實驗,使幼兒明白蠟是不吸水的。

小結:蠟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蠟塗在船上,就好像給紙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護小紙船,船就不會被水打溼了。

三、幼兒動手製作不沉的紙船。

1、幼兒自己動手為紙船穿上雨衣。

2、教師巡迴指導。

3、注意提醒幼兒,紙船的每個角落都要塗上蠟,特別是底部。

四、幼兒帶著自己製作的紙船再次進行遊戲。

(現在就讓我們坐著不沉的紙船到遠方遊玩吧)活動延伸:將幼兒製作的紙船和製作的材料投放入區角,以便幼兒自己動手探索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神奇的紙小班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 初步探索三種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嘗試根據聲音的不同進行分類。

2. 能在教師的提示下與同伴合作遊戲,遵守遊戲規則。

3. 樂意參加集體活動,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初步探索三種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活動難點:

嘗試根據聲音的不同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裝有核桃、紅豆、沙子的罐子若干、紅綠燈指示牌、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測裝有物體的鐵罐,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師:今天我帶來了很多罐子寶寶,聽一聽(教師搖罐子)有聲音嗎?

2.師: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調動已有經驗,用感官感知物體。表揚幼兒的耳朵靈)

二、自由聽辨不同物體在罐內發出的撞擊聲,會根據聲音的不同將罐子進行分類。

1.師:你的小耳朵真靈,我這還有很多罐子,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

2.教師搖晃不同的罐子,要求幼兒用嘴巴學一學罐子裡的聲音。(哐哐哐、沙沙沙、咚咚咚)

3.師:罐子寶寶發出來的聲音一樣嗎?

4.師:不一樣,我們來找找朋友。請你找一個罐子寶寶搖一搖,學一學裡面的聲音,記住你的罐子寶寶發出的聲音,但是等到我說,罐子寶寶保護好,你就要抱好你的罐子,不能發出聲音了,聽明白了嗎?(幼兒拿罐子學聲音)

5.師:請你把罐子寶寶保護好,聽一聽我這個罐子裡發出的是什麼聲音?請你用嘴巴學一學,誰的罐子寶寶也是發出這樣的聲音,請你站上來。(幫助幼兒找到發出一樣聲音的罐子,找好後將罐子放在一起,並請幼兒坐在一起)

6.師:請一名幼兒上來搖一搖手中的罐子,請幼兒學一學聲音(幫助幼兒分類)還有誰的罐子也是發出這樣的聲音,我們站到一起,我們一起搖一搖,請下面的寶寶幫忙聽一聽,是不是一樣的聲音。下面還有我們的好朋友嗎?請下面的寶寶搖一搖,我們一起聽一聽,把好朋友找出來。(找好後請幼兒將罐子放到一起,並請幼兒坐在一起)。

同理將三种放不同物品的罐子分類放好,並且在分罐子的同時將幼兒分成三組。

三、再次聽辨聲音,猜測罐中放的物品。

1.師:老師今天在罐子中放了三樣東西,哪三樣東西呢?(依次出示標記圖:米寶寶、紅豆寶寶、核桃寶寶)

2.師:你來猜一猜罐子中誰是核桃寶寶?誰是紅豆寶寶?誰是米寶寶?

3.師:(教師搖米寶寶)這是什麼聲音?嘴巴學一學。猜猜看這是什麼寶寶?(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猜測,然後開啟罐的封口看看,檢查所猜正確)

4.教師把各種罐子分別發給幼兒,請拿到罐子的幼兒保持安靜。

四、遊戲:"警察叔叔紅綠燈"結束活動。

1.師:都拿到罐子寶寶了嗎?拿好後我們要開始玩警察叔叔紅綠燈的遊戲了。警察叔叔這樣子(把標記圖反過來)表示紅燈,罐子寶寶不能發出聲音,當它反過來才能發出聲音哦,眼睛看好,火車要開啦,誰開呢?(教師把米標記反過來),米寶寶,請你搖一搖。(三組各試一次)

2.完整遊戲:我們開始嘍:

(1)核桃寶寶搖一搖,米寶寶搖一搖,紅豆寶寶搖一搖……

(2)核桃寶寶請你搖一搖,米寶寶請你搖一搖,紅豆寶寶請你搖一搖……

(3)我要唱一首歌,和警察叔叔一起玩遊戲,聽好啦,聲音很好聽的:核桃寶寶請你搖一搖……我們大家一起搖一搖……(教師哼唱表演,不斷加速,反覆3次)

(4)現在我請來了一個樂隊,它的速度很快哦,你們的眼睛要看好,耳朵要聽好哦,請起立(完整配樂)

(5)師:你們玩的開心嗎?還想玩嗎?我們帶著自己的罐子寶寶到教室裡交換著再玩一玩。

神奇的紙小班教案篇7

目標:

1.通過玩水,發現有的材料能浮在水面上,有的材料能沉在水裡。

2.在玩水發展幼兒對操作的興趣。

準備:

盛水的盆3-4個,內裝有半盆水;每人一個塑料筐,內有多種材料(小積木。塑料玩具。玻璃球。鐵夾子。木夾子等)

過程:

1.介紹各種材料,引起幼兒的操作興趣。

提問:小朋友很喜歡玩水,這兒有幾盆水,每人還有一個小筐,小筐裡有許多東西,你們一樣一樣地把它們放入水裡玩玩,看看會怎麼樣?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並引導幼兒邊玩邊說說自己的發現。

(1)組織幼兒談話,問幼兒玩水時發現了什麼。

(2)根據幼兒的發現,教師請幼兒再玩一次,看是否是這樣?(不同的材料有的會浮起來,有的會沉下去。)建議:

活動繼續進行,當孩子發現材料的沉與浮後,再請幼兒將會沉的材料歸類放在一起,將能浮起來的材料歸類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