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計劃

中學德育計劃參考

  中學德育計劃參考

通過加強德育工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促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樹立科學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本站和大家分享的中學德育計劃參考資料,歡迎參閱。

中學德育計劃參考

中學德育計劃參考一

育人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重要內容。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現代生活、社會不良風氣威脅校園文化的嚴峻形勢下,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極其深遠的現實和社會影響和重要的意義。

現結合社會、學校和班級實際情況,根據學校德育工作安排,制定本班德育工作計劃。

一、基本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46名,其中男生21人,女生25人。絕大部分同學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關心集體,集體觀念較強;自信,自強,自律,自尊,自愛,自主。熱愛學習,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積極性較高;團結同學,尊敬師長,樂於助人;但全班同學來自不同的地區,各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差異,個別同學還由於受社會和家庭因素的影響,或自私自利,或厭學情緒嚴重,或學習懶惰,完不成學習任務,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時常表現為學習不上進,參加活動不積極,有時還會出現不團結、搞分裂的現象。

二、工作目標

本學期內,通過加強德育工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促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樹立科學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工作措施

1、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身教代言傳,潛移默化,加強對學生的感化。

2、協調各科教學,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爭取做到德育與智育相輔相成,獲得雙贏。

3、紮實上好班會課。認真總結平時學生的表現和班級工作,及時分析出現的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端正行為導航;利用班會學習《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督促學生規範行為,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行安全教育,安全警鐘長鳴,防患於未然;舉行主題班會,加強思想教育。

4、勤跟班,抓好班級管理。教師經常深入學生中間,瞭解學生各個方面的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個別教育。多瞭解住校生的生活狀況,給他們關懷,使他們能夠安心學習,自覺遵守校紀校規。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寓教於樂。

6、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視片,實施愛國主義教育。

7、鼓勵通過收看、收聽新聞和反映社會良好風尚的影視片,堅定立場,敢於和壞人壞事作機智勇敢的鬥爭。

中學德育計劃參考二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的教育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努力貫徹執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國小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明確道德教育在學校德育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以德治為基礎,以法制為保障,通過新《守則》、新《規範》的學習和養成,切實加強中國小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質教育,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開展“小事德育”研究,積極貫徹新課改理念,明確新課程的德育目標和內容,充分發揮班主任和校外輔導員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藝術等活動,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學校德育工作模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目標和任務

(一)努力轉變教育觀念,構建與現代社會想適應的德育工作新形式。

面對多元化和資訊化的挑戰,面對變化的社會和學生,傳統德育內容諸如熱愛集體、遵規守紀、講衛生、懂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等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當今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德育工作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必須從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域性出發,從學生的終身發展著眼,在傳統德育內容的基礎上拓展新的內容。本學期將圍繞這一目標開展以下工作。

1、通過晨會、週會等正常的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同時增加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教育、挫折教育和競爭意識教育等內容,努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2、通過一週“國旗下講話”,進一步加強“五愛教育”,同時增加國防意識教育、公民意識教育、誠信美德教育、遠離毒品、邪教、網咖教育等內容。

3、通過集會、講座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等。

4、以課堂為渠道,以學科為載體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特長教育、合作教育,利用學科教學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環保意識教育。

5、以建國六十週年為契機,開展迎國慶系列教育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堅持“以人為本”,積極開展“小事德育”研討活動,提高德育實效。

1、強化一日常規教育。

以《復興國中學生手冊》為德育校本教材,強調學校生活五字訣和“五個一”要求的落實,嚴格執行一日常規檢查考評制度,充公發揮團幹部、學生會、班委會的自我管理職能,加強德育宣傳,營造積極的_氛圍。

2、重視和加強思想政治課的教學。

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提倡通過學生自主實踐活動,學會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積極的生活,有責任感的生活,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學中要以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主線、把國情教育以及環境教育等融為一體。為學生未來進入社會成為富有愛國心、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行為的現代公民奠定基礎。

3、重視和加強《體育與健康》的教學,課任教師要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作為教學的根本任務,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融合體育、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環境、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相關知識,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鍊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

4、建立學生德育檔案。對於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優秀表現和不良情況進行記載,為學生正確的道德品質的形成提供第一手資料,為德育後進生的轉化提供研究的依據。

(三)認真組織“文明班級”評比活動,加強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優良校風、學風的形成。

1、為了優化育人環境,保持優良的校風、學風,本學期政教處將繼續認真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並將評比結果納入班主任月度工作考核。這項活動的內容主要是一日常規檢查,本學期將從各班選拔一批優秀學生幹部參加一日常規的檢查和評比,年級組和政教負責同志將加強對各班一日常規的督查和指導。堅持以客觀、公平、公正的原則開展文明班級評比。

2、加強班級黑板報和校閱報欄的建設。本學期將對各班黑板報的督查和評比,每學期舉辦三期。

3、各班要利用週末指導學生自主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努力營造班級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活動的組織要體現自主意識、參入意識、競爭意識和開放意識,活動儘可能讓學生自主策劃,自主組織,讓學生從活動之中體驗成功,總結經驗和教訓,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心態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尤其是班主任隊伍建設,提高德育質量。

1、強化責任意識

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即“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作為班主任首先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必須以促進每一個學生髮展為己任。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挖掘學生的潛能,決不允許有歧視學困生,放棄學困生現象的發生。學校將通過平時督查與班級民意測驗相結合等形式對班主任的責任心進行考核。

2、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管理水平

新一輪課改給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學期將組織班主任認真學習《綱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即視學生為朋友,為知己,為親人;全面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以共建活動為依託,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

德育工作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重視。本學期我校將繼續加強與社會的聯絡,爭取各方配合,以共建活動為依託,形成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我校將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德育基地,定期組織學生到基地瞻仰、參觀、訪問,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及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教育;將定期延請校外輔導員來校開展各類專題教育活動,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中學德育計劃參考三

新的學期為了進一步引導班級學生在各方面得以健康的發展,培養我班“團結、活潑、嚴謹、求學”的班風,現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班級工作圍繞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教育為基礎,以養成教育為重點,以學校豐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學生自我教育為有效途徑,充分發揮家長的輔助教育作用,促進學生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班級情況分析

從開學的各方面情況來看,本班學生總體還是不錯的,班風積極健康,學生團結向上,班幹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學生已經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仍不排除少數學生自控力較差,學習效率低,本學期仍應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爭取引導個別學生有明顯進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幹力所能及的事,並做好組織引導工作,限度的營造一個團結,積極,先進的班集體。

三、德育工作

1、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中學生行為準則》。由於七年級是最為麻煩的年級,因為七年級學生剛進學校各方面多比較陌生和膽小,所以讓每位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是非常重要的,尊師守紀,時刻注意自己的儀表儀容,為以後的國中學習生活作充分的準備,並從德、智、體、美等方面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2、積極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努力使後進生以失敗者來,以勝利者走。後進生的教育和管理歷來是班主任工作的難點,卻又影響班級整體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至關重要的一環。

在這方面,我作為班主任首先做到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她們,及時對後進生加強心理疏導,幫助她們消除或減輕種種心理擔憂,讓她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同時,我還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後進生表現其優點和長處,使她們品嚐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

3、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配合學校團委和學工處的工作,積極開展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積極響應學校的德育活動,按照學校政教處的安排搞好“誠信、責任、律己、感恩意識”的教育工作。

四、本學期具體目標

1、進一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2、鞏固良好班風,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凝聚挖掘班級各方力量,提高班級整體水平。

3、加強學風建設,培養學習興趣,明確學習重要性,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習效率。

4、與學生融洽相處,建立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係。

五、具體措施

(一)繼續抓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1)針對個別學生進行耐心的談話,直到行之有效。

(2)多多瞭解關心學生,努力開導學生,盡力做好心理專家和引導者。

(3)利用空餘時間進行家訪,及時與家長交流情況,統一思想。

(4)對一些要求上進的學生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再上一個臺階。

(二)常規工作

(1)落實學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積極開展各項評比活動,形成比、學、趕、幫的風氣。

(2)適當調整班幹部組織,每半個月舉行一次班幹部會議並做好記錄。鼓勵班幹部積極主動並創造性地處理班內事務,培養工作能力。

(3)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優化學生的心理狀態。

(4)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志願者活動,使他們走近社會,瞭解社會,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心和為人民服務意識。

(三)學風建設

1、經常與各門學科的任課教師進行溝通,瞭解學生情況,做好協調工作。

2、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

3、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利用班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知識競賽,讀書交流會,辯論會等。

4、加強學生早自修,午自修等時段的自主管理。

中學德育計劃參考四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德育教育的思路為指導,結合七年級學生個性特點,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8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8人。這些孩子都聰明活潑,調皮可愛,有很強的可塑性;但七年級孩子還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在本學期,我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建設良好的班集體作為主要目標。

三、主要工作及目標: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接手七年級的班主任工作真是一種挑戰。只有虛心向老教師學習,不斷的積累才能勝任這項工作。我制定班主任計劃如下:

1、時時處處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教育

2、制訂幹部培訓計劃,儘快培養一批得力助手,協助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在開展工作的同時,培養幹部的工作能力,讓他們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

3、只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才能更有效的管理好班級。所以,要加強學校與家長間的多方聯絡。

4、重視後進生管理工作,落實他們的一對一分工幫教制度,關心他們的成績,關注他們的成長,以心換心、熱情關愛,多表揚鼓勵,使他們取得進步。

5、認真完成學校分配的各項任務,搞好校教導處、體育組組織的假日活動、主題教育和各項競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素質。

四、具體工作措施:

1、對於剛踏入七年級的學生,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還不太適應,每一項規章制度對於他們來說是極其陌生的.為了使學生能夠及早進入角色,適應學校的生活,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導,並且內容要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時時處處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教育.注重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以校“五項競賽”活動為槓桿,結合班級"拇指獎",注重在班級內樹立各方面的良好榜樣。

2、加強班幹部的建設。班幹部是老師的得力助手,要切實加強班幹部的能力,落實每個幹部的責任,並定期召開班幹部會議,對班級大事小事進行商討研究,及時反饋及時處理。以此帶動全體同學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

3、加強班級陣地規範化建設,創設優美的學習環境,促進班集體建設不斷完善。同時也為良好的班風學風創造了條件。

4、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的多方聯絡,通過電訪、家訪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普訪,使班級工作得到家長的支援配合,並及時告知家長學生在校情況和應注意的事項,溝通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的關係,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5、配合學校組織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同時,也促使學生提高參與意識,提高競爭能力,同時提高各方面的素質。

6、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讓他們做學習的的小主人。寓教於樂,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進學習的效果。

7、重視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寬容學生,適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方面的教育,積極評價學生,講究批評的藝術,多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

8、加強安全教育。利用晨會、集會、黑板報等形式,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在平時多深入瞭解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剷除隱患,確保學生安全。

 

標籤:德育 中學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