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在全市機構改革大會上的講話

發言稿2.52W

在全市機構改革大會上的講話

為了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對機構改革的總體要求,在市編委會和市編辦做了大量具體工作的基礎上,7月3日,市委常委會對全市機構改革工作作了專題研究。今天的會議就是動員部署,明確任務,砸實責任,立馬行動。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講一些意見。

一、機構改革意義重大,必須提高思想認識

幹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明白“知難行易”,關鍵要解決“知”的問題。機構改革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改革開放以來,從1982年開始,我國先後進行了六次規模較大的政府機構改革。第一次是1982年,國務院各部門從100個減為61個,這次機構改革力度最大。1998年的機構改革,時任國務院總理是朱鎔基,主要是消除政企不分的組織基礎,把部門從40個減到了29個。大批公務員下來以後進入了繼續教育的行列,進行了另外的一種擇業,同樣為國家建設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改革體制機制,關鍵要勇於“亮劍”,敢於碰硬,為實求真,守正出新。

第一,機構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李克強總理講,這是一招很有力的先手棋,體制機制“一子活”全盤皆活。體制機制不活,一潭死水。下硬茬、出實招、先手棋,目的就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服務能力,為全面深化改革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

第二,機構改革是激發市場活力的“催化劑”。改革開放以來,首先要處理的就是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決定性作用”就是主體作用,就是市場說了算,不是政府說了算。要圍繞職能轉變,調整自己的思維、行為。轉型以來,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潛力和優勢正在顯現,轉型得到了許多優惠政策,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幫助、關注和力量,還正在往前走。儘管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但我們要抓住時機,運用智慧和力量,善於把劣勢轉變成優勢。要把握市場規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我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足,佔比還比較低。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一個短板,資本市場不活躍,上市公司僅有兩家,這些都與體制機制不活、發展環境不優,有一定的關聯。因此我們要借這次機構改革,發揮它的牽引作用,理順關係,通過職能的轉變、關係的理順、服務的優化,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放到發揮企業、市場、社會的作用上,撬動經濟這個槓桿。

第三,機構改革是提高治理能力的“助推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政府機構改革強有力的推動。這方面大家都有體會,從我市來講,體制機制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還有幾個不適應:一個是機構設定不夠現代化、科學化,職能交叉重疊依然存在,一些部門管了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一個是能力與權力不相匹配,人浮於事。我們也為了抓住這次機構改革的時機,前不久市委調整了一批幹部,大家都拭目以待,看是不是選準了人。因為把人選準了,就把事幹成了。選人用人為了幹事,為了幹事選人用人。剛才幾位同志的表態發言,個個有精神、在狀態。他們是整個幹部隊伍的代表,也是隊伍中的成員,希望隊伍中所有的成員都應該像他們說的那樣去做,認認真真的把本職工作做好。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了,**的整體工作必然是天天上進、天天向上。在幹部選任的過程中,一定要開門選幹部,國家有規矩,就是《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希望大家都認真學習,共同按照條例把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放在適合的崗位上。這不僅僅是“關鍵少數”的任務,是發動大家一起來把這個事情做好。通過重用幹事的人,引領更多的人幹事。

二、把握好四個關鍵詞,正確處理三個關係

理念產生力量。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

四個關鍵詞:

一是積極,體制機制改革是件大事,是政治任務。積極就是要講政治、講大局,主動融入改革。各級各部門必須將機構改革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按照中省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紮實推進,確保按期完成。

二是穩妥,就是要講政策、講依據,嚴格按照改革《方案》,該整合的整合,該撤併的撤併,該交接的工作穩步交接,該調整的人員要有效調整,不能因改革亂了方寸,要改而有序、改而有效。

三是有序,就是要講原則、講秩序,嚴格遵循改革程式,依法依規,一把尺子量到底,絕不講例外、開口子、搞變通。既要做好中省下放職能的承接工作,又要把該下放的許可權下放到位,把該轉給企事業單位的事項、社會組織的事項,堅決轉移到位。

四是成效,就是要講質量、講實效,真正達到改革的目的。對既定改革事項,各級各部門要堅決執行,決不允許“面子”上改,“裡子”上不改,或者明改暗不改。要正確處理機構改革與發展穩定的關係,真正通過改革促進發展。

講三個關係:

一是處理好“放”與“管”的關係。放與管是兩個輪子,只有兩個輪子都轉起來,車才能跑得好。簡政放權不是一放了之,政府不能當“甩手掌櫃”。“放”就是把本級該放的權力切實放下去、放到位,就是要進一步清理和下放行政審批權力,凡是市場能夠解決的問題,讓市場解決;凡是基層能夠處理的問題,讓基層處理。“管”就是把本級該管的事情管起來、管到位,把市場機制、社會力量管不了、做不好的事,政府管起來,退出“越位點”,補上“缺位點”,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二是處理好“增”與“減”的關係。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遠不是撤幾個部門、調整一批幹部那麼簡單,做的這一切僅僅是“物理變化過程”,更難的是“化學變化過程”,需要化合、需要整合。機構改革要“瘦身”更要“強身”,“瘦身”是前提,“強身”是目的。李克強總理指出,這次改革要把握住兩條硬槓槓:一是對地方政府機構設定實行總額限制,控制政府規模。二是確保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編制只減不增。如何增減有度?就是要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削減財政供養人員,下決心調整結構,理順管理體制,該加強的加強,該弱化的弱化,統籌考慮機關“瘦身”與基層一線“強身”,實現身強體健。

三是處理好“改”與“穩”的關係。改革是手段,任何形式的改革,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促進發展;穩定是保證,沒有這個保證,改革和發展就無從談起。組織資源過剩直接得好處的是幹部,機構改革是“做手術”、“動乳酪”,習近平總書記幾次在國外訪問期間,當問到中國政府機構改革時,他都用到“動乳酪”這個詞。我們把改革上升為“革命”,這個形容是很深刻的。機構改革必然涉及部分幹部利益,包括身份轉變、崗位調整、職責重組、權力增減等。各有關部門要在政策範圍內,維護好乾部的切身利益,既要嚴格按照中省和市委的要求,全面落實改革各項任務,又要把握好時機和節奏,保護好、調動好黨員幹部的積極性,確保改革穩妥有序推進。

三、抓住機構改革核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政府職能從“16字”增加到“20字”,原有的是“巨集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這次又增加了“環境保護”,清晰界定了政府職能和作用,也凸顯了新的內涵。轉變政府職能,就是要由“全能”向有限政府轉變,由“人治”向法治政府轉變,由“封閉”向陽光政府轉變,由“管制”向服務型政府轉變,把政府工作重點轉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

一要切實推進簡政放權。這是體制機制改革的“當頭炮”。古人說,善政必簡。去年,我市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52項,行政審批事項精簡率達36.5%,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和創新潛力。但政府辦事效率、服務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要支援區縣一切有利於發展的改革創新舉措,讓基層一線有錢有人有權能辦事。在這方面還需要我們做大量工作。要開門搞改革。市場經濟帶來的是競爭的理念,市場必須研究需求,必須把需求理論作為市場經濟體系一個重要的內容來研究。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把主要由政府部門“端菜”變為更多由人民群眾“點菜”,確定簡政放權的重點,特別要進一步壓縮權力尋租空間,加大對“紅頂中介”的清理整頓力度。要堅決打破制約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要堅決把該放的放開、該減的減掉、該清的清除,以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要加快建立權力、責任、負面“三個清單”。權力清單明確政府該做什麼,是“法無授權不可為”;責任清單明確政府怎麼管市場,是“法定職責必須為”;負面清單明確企業不該幹什麼,是“法無禁止皆可為”。通過三個清單,釐清政府與市場、企業、社會的權責邊界。要公開晾權晒責,鎖定權力和責任事項的“家底”。從今年起,市級和區縣都要動態調整《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彙總目錄》,公佈三個清單,讓權力在法治框架下健康執行。

二要提升管理服務水平。過去我們不少單位和同志重審批、輕監管,行政審批上輕車熟路,市場監管上辦法不多。面對新形勢,特別是在新常態下,政府職能要從審批轉到監管上來。要強化管理服務。如何服務,李克強總理講了三個方面,一是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全方位服務;二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務;三是履行好政府保基本的兜底責任。特別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對經濟社會發展可能造成危害的領域,比如,重大產業佈局、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及社會穩定等。在“十三五”重大產業專案佈局中,要多開一些聽證會,把為什麼上這個專案、這個專案符合不符合地方產業佈局,上了以後能解決哪些問題、專案風險是什麼、專案需要大家配合的是什麼、在環保上需要加強的是什麼?等等,都要提前想好、提前做好,給大家講清楚,這樣才能把負面效應降到最低。毛澤東說“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所以要採取科學有效的方式,把負面控制和降到最低。要通過提供比較充裕的公共產品、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使創業創新過程更順暢,轉型發展之路更通暢,人民群眾心情更舒暢。要創新管理方式。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寓服務於監管之中。建立統一的監管平臺,清理整合各類行政執法隊伍,推進跨部門、跨行業綜合執法,合成一個“大蓋帽”,避免交叉重複或留下空白死角。要由單一的行政監管,向行政監管與市場監管、社會監管“多管齊下”轉變;由以往集中突擊式的專項整治,向建立長效機制、實現標本兼治、更多實施市場監管轉變。要減少過去常用的年度檢查、月度檢查及“大檢查”等監管方式,推行隨機抽查監管、第三方檢查等方式。大家都有一個體會,無論是體制內外,應對各中突擊集中檢查的能力都很強,但怕的是隨機抽查、怕的是天天查。不怕突擊查就怕天天查。在新常態下,特別是經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後,必須把工作做紮實,把“三嚴三實”體現在方方面面,體現在具體工作上。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揮好企業“黑紅榜”制度的作用,讓違法者無利可圖,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

地方政府抓經濟,不是當“司機”,而是要管好“路燈”和“紅綠燈”,當好“警察”。“路燈”就是為所有企業照亮道路,提供服務一視同仁。“紅綠燈”就是講原則,該走則走、該停則停。當好“警察”就是加強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為嚴懲不貸。

三要優化政府組織結構。這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我們這次把原住建局機構調整為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管理局,目的就是優化組織結構,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效能。將廣播電臺和廣播電視臺合併,目的就是為了整合資源,發揮最大效應。“三定”規定,是各部門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這次改革,不論是新組建部門,還是未作調整的部門,都必須重新制定“三定”規定。要著眼於理順職責關係、合理配置人員和提高工作效能,通過新一輪“三定”,集中解決一些部門之間職責交叉、分散等問題,理順部門職能。這次改革,市、區縣,各部門、各單位都要“縮減10%的編制、內設機構減少1個”。這是從上到下的一項硬指標、硬任務。當前,存在一個普遍問題,就是行政資源沉澱固化,各級各部門都將現有編制視為“既得利益”,遇事第一反應還是老觀念、老辦法,就是要錢要人要編制,已形成“慣性思維”。不論部門間,還是機關內部,還存在忙的忙、閒的閒的問題。事實上,責任不全在幹部,關鍵在領導。遇到事、出了問題,大家都會指責幹部素質偏低、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其實認真思量一下,凡是發生這種現象,關鍵都在領導,也在於崗位設定不夠科學。比如有的公職人員上班期間上網、炒股、打遊戲,說明單位編制有富餘,理應清簡。市紀委、市委組織部要結合整治為官不為,拿出幾條務實管用的硬措施來。在幹部“能上能下”中,關鍵要解決“能下”的問題。要認真研究一下措施,哪怕拿“三條”都行,要條條管用。中央“八項規定”管了全國,我們拿“三條”管住**。這個措施要很硬,不能說模稜兩可的話,我們的目的是通過這次機構改革,用足用活編制資源,儘量做到不設一個“閒崗”,不養一個“閒人”。

要在抓好政府機構改革的同時,統籌推進黨群機關機構改革。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後,大家要認認真真地把這次會議的檔案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學習一下。當官不看檔案、不讀講話,如同學生不看課本、不看參考書一樣。要認認真真地讀原文,深刻理解這次會議和以往的不同要求。比如,總書記在講話中說,常期以來對群團組織的配置已形成了一種“官本位”“機關化”“貴族化”,他強調要做青年友,不要做青年官。大家都不能按照老思維、老套路來看當下,不然輕則跟不上,重則要犯錯。大家都要認真學習。有關單位也要注意給大家提供一些服務,把一些該發的檔案、該給大家服務到位的,都發到手。比如,組織部就把幹部選任《條例》發到了市級幾大班子每個領導幹部手中,讓大家在字裡行間都掌握規則,看哪裡做得不適合,哪裡做得更好。要堅持眾人看人不走眼,眾人議事質量高,發揮大家的力量,公家的事商量著幹,公家的人商量著用。一無私心、二無私貨,任何事都不怕。毛澤東曾說,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這些理念大家明白以後,都會有好處。

四、嚴謹務實推進改革,確保改到位出成效

機構改革事關發展全域性。要審慎對待、嚴謹務實,下勢改,改到位。

一要學政策,把方向。機構改革政策性強。要認真學習中省精神,聯絡本單位的實際,對改革涉及的問題深入研究,做到思想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三定”方案確定以後,更要進一步細化崗位職責,明晰責權利,獎懲有據,物件明確,把工作做細、做實、做好。

二要明責任,抓落實。各級黨委要總攬全域性,切實加強對機構改革的領導。各級黨委、黨組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這也是對第一責任人本領和駕馭全域性能力的最好考驗。各級政府要抓落實,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推進,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實施。編辦要發揮牽頭抓總的作用,做好督促檢查和指導服務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程式,既要確保改革有力有效,又要做好乾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要守紀律,講規矩。檢驗“三嚴三實”的成效,從機構改革工作做起。在這次機構改革過程中首先要體現和落實“三嚴三實”,要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不該做的事不做,多餘的動作不做,始終保持改革不偏離、不走樣。領導幹部要帶頭講紀律、講規矩,特別是“一把手”,要嚴格執行政治紀律、機構編制紀律、組織人事紀律、財經紀律和保密工作紀律。這方面,要從一把手做起,向我看齊,大家都來監督我,共同按規則來辦事。要堅決杜絕因機構改革資產流失、突擊提拔幹部等問題的發生,發現一起嚴查一起。嚴查結果要在全市公佈,要讓做壞事的人付出成本,讓做錯事的人付出代價,這樣做壞事、做錯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四要抓統籌,促發展。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不能因機構改革影響正常工作開展,必須做到兩不誤、兩促進。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最近定的一系列工作措施,確保我們的各項工作都能夠有序進行,確保經濟穩中有進、健康執行。同時要科學制定“十三五”規劃,讓規劃成為**轉型發展的藍本。

我們堅信,在在座各位同志的引領下,全市上下聯動,大家一起用智慧和力量,把政績寫在**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