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優秀作文

大學生讀《美的歷程》有感範文5篇作文

大學生在認真品讀了《美的歷程》這本書之後,是不是都有寫一寫讀後感呢!那麼一拿起手中的筆寫起來就頭疼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讀《美的歷程》有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閱。

大學生讀《美的歷程》有感範文5篇作文

大學生讀《美的歷程》有感範文1

一本書是否受歡迎,我認為關鍵在於是否有吸引人之處。而吸引就要靠書中的內涵體現出來。

這個寒假,我在閒暇之餘讀了一本書叫做《美的歷程》。這是“二十世紀最後一個文化英雄”李澤厚先生寫的。在我讀書的過程中我發現書中的許多圖片在我的歷史書上也出現過,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更是激發了我對讀書的興趣。因此,這個寒假,開始了我的“美的歷程”

從盤古開天闢地,美便貫穿整個歷程。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獰厲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楚辭、漢賦、漢畫像石之“浪漫主義”,“人的覺醒”的魏晉風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繪畫以及詩、詞、曲各具審美三品類,明清時期小說,由浪漫而感傷而現實之變遷等等重要觀念,《美的歷程》分析了不同時代的美學特徵。從巨集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

閱讀者本書,我認為是一次心靈的洗禮。“震撼”這厚重的詞已不足以表現其中的分量。通過藝術之美,讓讀者品味歷史藝術美之瑰麗的本質。與單純文字審美有本質不同,作家李澤厚的美需要歷史、美術、文學等全面的知識積累。讀書時,為中國藝術而感到震撼,同時,也無奈於自己的才疏學淺,讀書的過程中感到吃力。自以為,這本必讀的美學的理論,應更深層次的研讀。認真、仔細的閱讀,感應心靈的震撼。

我認為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插圖多的書,我們往往讀的很快,大多數看的都是圖片,很少去看文字。但,當看到這本書時,我卻有一種想要在琳琅滿目的文字中遨遊的感覺。書中的文字給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時也感受著圖畫中的深層含義。這種正如作者所說的物質勞動力與精神勞動相分離與適應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這是一本叫我讀懂文化心裡的書,這是一本美學欣賞的啟蒙讀物。

文末,李先生在美學層面上,給人性的定義也說明了我們應該以怎樣的一種姿態去對待藝術,對待生活中和意識中的美,對待發展。正像李澤厚先生最後所說的——“美的歷程是指向未來的”。

大學生讀《美的歷程》有感範文2

雖然是對中國歷史上對美的感覺的匆匆巡禮,但是我的腦子裡現在滿是饕餮青銅、爛漫楚辭、魏晉風雅、佛陀悲憫、唐詩宋詞、有我無我境界的微妙還有小說的世俗世界。它們已經可以成為一張多姿多彩的歷史膠捲,作者梳理出了一條令人感動和自豪的美學線索:

青銅饕餮——青銅美學風格變化的政治因素——僧侶貴族——青銅表現的意識和美感——原始暴力——超人的歷史力量,甲骨文——“有意味的形式”——銘文金文——小篆

先秦的理性精神——孔學對藝術的導向——與西方“認識模擬”的區別——道家中的審美規律——詩經中的美——賦比興原則——散文的美感,中國建築的理性精神——平凡生活化——嚴格對稱的結構——園林美

楚漢浪漫主義——屈原的浪漫主義與神話——楚漢南方藝術——漢壁畫畫像石工藝品——漢賦——氣勢和古拙

魏晉風度——人的覺醒在文藝和審美心理上的反映——哲學美感——階級審美理想和趣味——美學原則“以形寫神”“氣韻生動”“言不盡意”,為藝術而藝術文的自覺——文學繪畫書法講究研討和自身創作規律和審美形式——“真實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佛陀世容——北魏宗教的救贖——隋唐雕塑——宋代走向世俗

盛唐之音——青春李白——書法舞蹈中的音樂美——杜詩韓文顏字

韻外之致——文藝多樣化——孤獨傷感憂鬱——“出世”“入世”之間的矛盾——心境和意境——蘇軾代表的人格和對社會秩序的潛在破壞

宋元山水的意境——現實促使審美理念的變化——有我之境無我之境——細節重視和追求詩意

明清文藝思潮——浪漫主義思潮(感傷主義)——市民文藝——繪畫與工藝

最讓我敬佩的是作者對語言的運用,這是建立在遣詞造句和對美髮乎真心的融入結合的基礎上醞釀出的文字,可以讓門外漢窺得一些美學的形成奧祕。原來美是這樣讓人感受到的,原來美是這樣表達的,這是我在閱讀這本書自始至終的氛圍。印象深刻的是他說商周青銅器的獰厲之美,因為“怪異形象的雄健線條,深沉凸出的鑄造刻飾”,因為“超人的歷史力量與原始宗教神祕觀念的結合,使青銅藝術散發著一種嚴重的命運氣氛”。以及在評論山水畫發展到無我之境時的表達“人生的意義和目標是什麼?一切都是沒有答案的飄渺,也不可能找到答案。於是最後歸結於隱逸漁樵,寄託于山水花鳥”。就是這麼寥寥幾筆好像信手拈來卻展現了精華。我在想,作者是在體會美感時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青銅器和山水畫時,結合歷史與人生的感悟所獲得的美感。美應該從來都不單純只是審美意義上的吧。

作者是按照歷史的順序表現不同時代的人的口味和對美的要求。而且會介紹審美變化的社會背景。這就讓我感覺到美與現實與社會的關係。作者其實也討論了這種美的藝術規律,試圖去追尋一種普遍性的文藝發展的總體描述。和這種描述與社會條件之間的關係。作者總結過:“秦漢時期的藝術,表現的是人對世界的鋪陳和征服;魏晉六朝的藝術突出的是人的風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氣和功業;之後則表現為人的心境和思緒。”這些變化的確可以從現實中找到蛛絲馬跡乃至於顯而易見的線索。作者的解釋也令人信服。在社會政治黑暗時,藝術家們可以寄情美的和理論的世界,所以在藝術和哲學思辨方面會有突破;而面臨盛世,不少藝術品也能得到長足的發展等等。

讀過朱光潛先生對美的論述,我覺得美的載體或者說表達美的事物應該是與現實有距離的,美就產生在這段距離中。這也從這本書中得到更多的印證。就以壁畫為例吧,漢代的壁畫較為古拙,這原本是因為時代的侷限,但某種程度上也成就了它。遼闊的現實圖景,邈遠的神話加之以強有力的線條,不那麼準確的描繪,讓漢代藝術呈現出了人對物質世界征服的主題和一往無前的美學風格。()北魏壁畫前期的不食人間煙火和後期的高超飄逸以及隋唐時期人們對歡樂和幸福的幻想。但是中唐之後,壁畫開始走向世俗和真實,美感開始缺失。宋代敦煌的壁畫,儘管壁畫石窟很大,但精神全無。

但是同時我也感受到了,美的另一個角度。來自於不同於時代的勇氣的反叛。這個的最佳代表我覺得是蘇軾。以前看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只覺得這是個完美的人。本書的作者雖然對他沒有過多溢美之詞,卻肯定了蘇軾帶來的一種美感淵源。蘇軾其實是文人士大夫出世與入世矛盾表現最為典型的代表。他一直是在入仕的渴望和最求解脫的豁達當中,有意無意地顯示了對社會秩序潛在的破壞性,詩詞的超脫好像要否定封建社會一樣。雖然當時不明顯,“但是他的這種美學理想和審美趣味卻對元代到明中葉以來的浪漫主義思潮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先驅作用”。

作者在講述過程中也多次有過值得咀嚼的語言:暴力是文明社會的產婆;只有對世間生活懷有熱情和肯定,並希望這種生活繼續延續和儲存,才可能使得藝術對現實的一切懷有極大興趣去描繪,去欣賞,去表現,使他們一漏無疑地全面地豐滿地展現出來。等等。

慶幸有《美的歷程》吧!

大學生讀《美的歷程》有感範文3

這是一本我大學老師推薦的書,藉此讀書漂流的機會我才終於想起要閱讀它,作者引領我們從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翱翔在中國文明變遷的時空中,通過對美的演變歷程的多角度剖析,側面展示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多彩絢麗。不管是描述戰國時期四龍四鳳青銅器的精妙做工,還是賞析盛唐之音“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的大氣優美,都讓讀者賞心悅目,精神為之一振,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美的享受過程。

然而更讓我震撼的是書中描述的一些從遠古時期就已經形成的風俗,竟然流傳到今天,這種代代相傳、源遠流長的風俗文化是在歷史長河中留存下來的瑰麗珍珠。

比如山頂洞人的穿戴都用赤鐵礦染過,其實我們最初的祖先已經開始喜歡穿戴紅色的衣服和飾物,到了高度文明的二十一世紀,我們依然在喜慶的節日廣泛地使用紅色。我們今天的歌、舞、劇等是從遠古的巫術禮儀活動分化演變而來的,在媒體上頻繁出現的是城市裡各種高規格的演出,主題文藝晚會、演唱會、話劇乃至西方傳播過來的歌劇,這些高大上美的表現形式是現代社會的主流。可是在廣大鄉村,卻有著最質樸的還儲存著地方原始風味的民俗,那是淳樸的勞動人民在辛苦勞作之餘文化活動的表現形式。

在我的家鄉粵西茂名,每個鄉鎮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年例”節,各個鄉村的節日時間不盡一致,正月七年級到農曆二月底,這段期間鞭炮聲、鑼鼓聲從各處傳來,晚上經常看到遠處有升騰的煙花。我們社的年例形式是最原始形式的一種,正月七年級就開會抽籤,決定當年年例儀式的先後順序,正月十四的晚上人們進行遊神儀式,拉開盛大節日的序幕,十條村子的人們傍晚聚集在寺廟門口的廣場,年例的主事人完成祭祀儀式後,挑選出來的青壯年們就抬著菩薩、冼太夫人的神像走在前頭,吹鑼打鼓的樂隊走在中間,人們點燃竹筒煤油紙製作的火把跟在後面,自覺形成長長的隊伍,這條龐大的氣貫長虹的火龍走過各個鄉村的道路、鄉間的田野,在初春寒峭的夜晚顯得格外耀眼和絢麗。把十條村子走完回到廟裡已是凌晨,做年例的隊伍稍歇一會,就得準備開始正式的年例活動,按照年七年級抽籤的順序,到各個村子的地堂(廣場)去舉行儀式,這個隊伍裡除了抬著神像的人們、吹鑼打鼓的樂隊、舞獅的人們、還有抬著花龍船的人們,這是一艘用竹子和紙製作的長三米高三米的船,剪紙的技術非常精湛,顏色鮮豔的花龍船上面剪裁有惟妙惟肖的動物肖像、花朵及波浪等。每個村子的人們都在熱切等待著年例隊伍的到來,地堂上早已擺滿家家戶戶祭祀的桌子,上面有琳琅滿目的食品和燃燒的燭臺。這一年一度的盛事把遠在他鄉奮鬥的遊子召喚回家,嫁出去好久不見的姑娘們回來團聚,在舉行儀式的兩三小時裡,全村的人們都聚集在一起,在皎潔的月光下暢談,在鞭炮煙火聲中祈求新年的風調雨順。

多麼有意義的節日啊,可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輕人都不願意花費一天兩夜的時間去組織活動,遊神儀式、花龍船、古老的嗩吶聲及穿著道士衣服的法師就在我們節日中消失了,幾百年來的風俗儀式成為歷史,一連三晚的粵劇表演也從此無影無蹤,民間藝人都轉行謀生了吧,剩下的只有飯桌上的觥籌交錯和歌舞團的熱烈喧囂。

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寫到江西的儺戲表演,深夜從較出名的村子看完戲翻山回去住處,被一個山坳的山民攔住,說“我們村也有,為什麼不去看,我們已等候多時”,深夜山頭的等候為的是讓外來的客人也看看他們村子的儺戲,並當場舞起來。看到此處質樸的村民,我不禁感慨他們維護那遠古文明的自豪和純真。

在現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之間,文化史學家餘秋雨也進退維谷,鄉村土俗文明已然步履踉蹌。舊式房子屋簷精湛的雕刻只在記憶中殘存一點片段,城市裡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中一間鴿子籠才是人們一輩子為之奮鬥的目標;地方民俗被漸漸拋棄,除了作為國粹的京劇能登上大雅之堂,父輩痴迷的粵劇等地方戲劇到了我們這一代基本無人賞識傳承;各種段子取代詩句成為主流,如今會作詩的人少之又少,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學習唐詩宋詞元曲,真正在領會前人文化精髓的同時去啟發創作的人能有幾多。

作者在書的結尾對未來寄予厚望,認為美的歷程是指向未來的。希望在未來,我們文化美的演變能夠讓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並存,因為每一種美的文化形式都是中華文明經歷滄桑鉅變留存下來的智慧寶藏,它們不應隨著時間流逝而被遺失,而是值得我們去珍重傳承。

大學生讀《美的歷程》有感範文4

細細研讀了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有很多感觸,但是如果要我以此展開對中國美學或者中國美學中的一個點做出深刻的分析,還是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曾經嘗試寫過的幾篇文章中有的只是總結李澤厚先生的觀點或者分析文章的結構,有的只是忽然體會到美學與其他學科的共通之處而提出了自己的假設,有的甚至是對文章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學術價值提出了質疑。回想起來,對文章觀點的總結和結構的梳理只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礎之上,而“假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質疑更是應該建立在廣泛深入地研究之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李澤厚先生又是美學大師,初入中國文化之門的我是不是做這樣的假設和評價有些太過輕狂了呢?何況做學問本應懷有包容和取精之心,怎能對他人的心血妄自評價?所以我的這篇讀後感也只就自己看後的體會和想法寫寫了。

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與其他的藝術史不同的是,作者將中國美術的發展放置於當時大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下,將社會環境的變化與藝術的變化關聯起來,使讀者能瞭解到中國美術發展變化的深層原因。全書行文優美,分析透徹,雖然對某些時代美術的闡述有侷限性,但是它並不是中國美術的百科全書(試問誰又能寫得出真正意義上中國美術的百科全書呢?),所以也沒必要對這種“缺點”進行評論。《美的歷程》讓我對中國美學的氣質和中國文化的形成有了一個比較全面深入地瞭解。這個瞭解是很有必要也極為重要的,它不僅為以後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大框架和研究方法,也讓我懂得了何謂中國氣質:一種“浩然正氣”,一種“里仁為美”,一種儒道互補的“出世”“入世”的精神。這種氣質形成了獨特的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理性精神,這也是我們為何為“中國人”而與地球上的其他人不同的原因,也形成了千百年來中國與眾不同成就非凡的美術。

這裡我說的美術,指的是“大美術”這一概念,它自然包含著設計。我想我要老生常談了,那就是:當代的中國沒有自己風格的設計。當提到德國設計時我們會想到如包豪斯等的理性的功能第一的設計;提到日本設計時會想到如三宅一生等的靜謐簡樸充滿禪意的設計;提到美國設計時會想到如可口可樂等的大眾化消費的浮華的設計;提到北歐設計時會想到如宜家等“cozy”的設計……而提到中國設計呢?我們想到的是青銅器上的饕餮紋,京劇上的臉譜……然後將它們做為中國元素放入設計,但這是祖宗的東西,我們並沒有形成自己的當代中國風格,我們的設計實際上是西化了,我們的行為習慣也西化了。每一風格的設計與該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意識息息相關,在讀《美的歷程》時,我忽然意識到,我們的設計也許也應該與中國美術的“氣質”相關,而不該是簡單的符號元素的拼湊。而有中國美術“氣質”的設計是什麼呢?在青銅時代,它是巨集大威儀的甚至是駭人的;在楚漢,它是浪漫奔放和古拙的;在唐代,它是華美的……它很難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概括,但我想它應該是能表現出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承載著極重的文化積澱,能承接五千年文明的“自然”形態,而決不該是古代符號的填充。也許這想法又空又玄,但是我知道有一天,我會看到一系列有現代氣息的優美設計,這種設計能使任何人都讚歎到:“啊!這是有中國風格的當代設計。”而這背後就需要不懈的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和研究,體會屬於我們自己的風格並把它具體化實物化,我想這就是學習中國美學的用處。

另外,我注意到本書的第三章是《先秦理性精神》,而第四章是《楚漢浪漫主義》,也就是說:如同其他談中國美學的書籍一樣,作者將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秦朝,一筆帶過了。根據亞斯貝爾斯的著名的“軸心時代”理論:“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軸心時代’發生的地區大概是在北緯30度上下,就是北緯25度至35度區間。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在軸心時代裡,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在那個時代,古希臘、以色列、中國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發生了‘終極關懷的覺醒’。換句話說,這幾個地方的人們開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來面對這個世界,同時也產生了宗教。它們是對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型別決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國、伊斯蘭不同的文化形態。”而秦王朝是從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它的存在時間正處於“軸心時代”時代的末尾;它所存在的地理位置從最開始的西北高原(今天水隴西縣秦亭,一說秦州清水縣谷名)直到統一中國定都咸陽,這一地理位置也正處於“軸心時代”的發生地區。

如果說在“軸心時代”裡古代文化都發生了“終極關懷的覺醒”,各文化形態對原始文化都進行了超越和突破,那麼,秦自公元前230年開始只用了十年時間就征服了所有的國家所有的部落,結束了500年的戰亂(請注意:這五百年是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這恰好是中華文明的“軸心時代”),這一事件的發生是否具有特殊的意義呢?它對我們文明的持續影響會是什麼呢?這也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有意思的話題。

李澤厚先生在《先秦理性精神》的第三節《建築藝術》中談到中國建築時說:“‘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築亦然。”當然這裡的“制度”不僅是指建築的制度。“漢承秦制”,“百代皆沿秦制”,而秦的制度是由法家建立起來的。眾所周之,在公元前356年商鞅變法之後,秦迅速的崛起了,從公元前230年開始只用了10年就統一了中國,這是否可以理解為法家所建立起來的上層建築一舉擊潰了其他各家建立的上層建築,在“終極關懷的覺醒”對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中法家曾獨佔鰲頭?緊隨秦後的漢王朝雖然是“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併為後世帝王所採納,但是漢宣帝曾有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用德教,用周政乎?”道破了“儒表法裡”的天機。漢武帝雖以董仲舒開辦太學,廣佈儒道,但以張湯為代表的酷吏,足以證實其法家的“內裡”。再觀後世的各個朝代,難道不都是暴力機器在“溫文爾雅”“里仁為美”的外表之下,起著維護統治集權的主要作用。

1974年,陝西秦陵出土了舉世震驚的秦始皇兵馬俑。現在,讓我們把注意力從兵馬俑的身上轉移一下,看一看隨之出土的兵器之中的四萬多隻箭頭。這四萬多之箭頭統一採用流線型的三稜錐形,放下這一與現代子彈幾乎相同的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奇蹟不談,單從其型質進行考證:在科學家抽檢的成百上千只箭頭後發現,這些箭頭的底邊寬度的平均誤差只有正負0.83毫米,每個箭頭的三個弧面幾乎完全相等,每個箭頭的金屬配比幾乎完全相同。這就證明了秦人做了一件超越時空的事:大規模標準化的批量生產,而這正是現代工業的基礎,這種生產方式大大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成就了現代文明。秦人能達到如此高超的技術水平,建立如此超前的生產製度,和法家高效而先進的思想觀念密不可分,正如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中寫道:“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如有不當,以興其罪,以究其情”。試想,如果這種生產方式能夠在秦以後就能得以延續並廣泛而深入地發展,其結果可能會讓人不寒而慄。那麼,我們在之後的兩千年中到底繼承了多少呢?

在美學上談到這一話題可能有些偏離中心了,但是統治者的思想觀念影響著國家政治,經濟,自然也就影響著文化,藝術。當談到中國傳統美學,我們只集中精力研究“儒道互補”“儒道相生”而將秦文化一筆帶過,將“外儒內法”的法家只歸為“百家爭鳴”中的一派時,是不是有失偏頗了?也許是時候該深入研究一下它的價值了。

這些就是我在讀完這本書後的一點疑問和想法,也想和有耐心看完這篇文章並有興趣的朋友探討一下。

大學生讀《美的歷程》有感範文5

知道李澤厚先生是在一場主題為“建築的未來”的研討會上,印象十分深刻。一位聚落研究的學者在談到“對待新舊事物的態度”這個問題時曾說,“新的文明應當在樸素的基礎上生成,是一種對內心的期待,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文化傳承。我們應當從視覺上拋棄過去,從基因上喚起過去,並用現代的方式去重構。”

之後他就提到了李澤厚先生和他的《美的歷程》。的確,這本書中所寫的和老師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一脈相承。一代美學大師用他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現了從洪荒時代直至清末中華民族美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圖騰、禮器逐漸發展到文字、繪畫直至後來的文學領域,一種美的意識與形態貫穿始終。讀罷此書,感慨良多,書中的每個句子都想抄下來,強烈地感到身上的某種基因正在被親切的喚醒。在我看過的所有書中,自認為可以推薦給身邊所有人閱讀的並不多,但李澤厚先生《美的歷程》絕對是其中一本。我們需要的一種關乎我們民族的內在的美的召喚與精神從未止息過,即使是在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的今天。

那麼美到底是什麼?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在這本書裡李澤厚先生給讀者展示了其中一種——對於中國古典文藝的匆匆巡禮。儘管在整個人類文明浩浩蕩蕩的發展歷程中,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從中我們或許可以去尋找一種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藝發展的客觀規律。

“我們可以肯定,只要人類是發展的,物質文明是發展的,意識形態和精神文化最終(而不是直接)決定於經濟生活的前進,那麼這其中總有一種不以人們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規律,在通過層層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好比如此久遠、早成陳跡的古典文藝,為什麼直到今天仍然有攝人心魄的力量呢?原因就在於積澱在這些作品中的情理結構與今天中國人的心理結構有相呼應的關係,藝術作品的永恆性蘊藏著人類心理共同結構的祕密,也就是所謂的“人性”。這裡摘錄一段我非常喜歡的原文,“人性不應該是先驗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滿足的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個體中有社會,知覺情感中有想象和理解,也可以說,它是積澱了理性的感性,積澱了想象、理解的感情和知覺,也就是積澱了內容的形式,它在審美心理上是某種待發現的數學結構方程,它的物件化成果是“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積澱的自由形式,美的形式。”如此,美的發展歷程也可以看作是人性積澱的過程。至此,這本書的線索十分清晰了,作者意在通過中國古典文藝這樣“有意味的形式”分析為我們得到一種美的客觀規律。

以時間為序,這本書一共有十章。從蠻荒歲月中的“龍飛鳳舞”,歷經殷商“青銅饕餮”,“先秦理性精神”進而發展到“楚漢浪漫主義”、“魏晉風度”和北魏時期的“佛陀世容”,直至“盛唐之音”與“韻外之志”,再到後來的“宋元山水意境”與“明清文藝思潮”。內容包羅永珍,彩陶盆、青銅器、雕塑、書法、山水畫、詩詞、小說……雖然薄薄的一本小書,但資訊量著實不少,每一章都可以再展開成一部長篇鉅著。篇幅原因,在這裡挑四個我認為最重要的時間節點,作為“起、承、轉、合”來談談我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