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班音樂《喜洋洋》教案8篇 歡快音樂傳遞歡樂:大班《喜洋洋》教學方案

本文旨在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份高效好用的教案,幫助大班幼兒學唱《喜洋洋》這首生動有趣的兒童哥譚。教案緊扣課程標準,融入各種趣味互動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希望能夠為教師教學工作提供有用參考。

大班音樂《喜洋洋》教案8篇 歡快音樂傳遞歡樂:大班《喜洋洋》教學方案

第1篇

??理解樂曲,感受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培養幼兒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利用課件營造喜洋洋的氣氛,幫助幼兒瞭解樂曲的aba結構形式。

??教師和幼兒課前製作的一些道具如:(燈籠、扇子、綵帶、打擊樂器、龍燈等。)

幫助幼兒瞭解樂曲的aba結構形式,鼓勵幼兒運用多種形式來表達對作品的感受。

??理解樂曲《喜洋洋》,瞭解作品內容及基本結構形式。

1.老師通過動作節奏的快、。慢變化,在樂曲中分別表現歡快與優美兩個不同段式的音樂形象。

3.完整欣賞樂曲,同時幼兒為樂曲《喜洋洋》擊打節奏。

2.幼兒自由選擇各種道具,在《喜洋洋》的音樂聲中在熱鬧、喜慶的場景中,自由舞蹈。

音樂欣賞對於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有著獨特的教育作用是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但鑑於此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音樂欣賞成了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一個難點,本次活動通過多媒體的直觀、生動,視聽結合的教學形式來突破難點。以多媒體視聽結合的優勢。來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樂曲aba的結構形式。從而豐富幼兒的藝術情感,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中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解決孩子難以瞭解樂曲的樂段、樂句的難點,為孩子營造一個喜洋洋的氛圍,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樂曲,整個活動條理十分清晰,結構嚴謹,從感受樂曲→理解樂曲→表現樂曲為主線,層層遞進,即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又創設了豐富的場景,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聽、說、動、演等各種感官,從孩子的身心發展出發,視聽結合的進行音樂教育,使其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大班音樂《喜洋洋》教案8篇 歡快音樂傳遞歡樂:大班《喜洋洋》教學方案 第2張

第2篇

1、在熟悉音樂曲式和性質及初步學會舞蹈的基礎上,啟發幼兒嘗試用鈴鼓的不同敲法來表現舞蹈,動作符合節奏。

會跳舞蹈、會基本舞步(進退步.踮步.踏步.小碎步)、圖示譜。

老師:我們來用好看的舞蹈把這首樂曲的活潑歡快、抒情優美表現出來。

1、出示鈴鼓:可以怎麼敲?可以怎麼搖?(幼兒說出一個方法,老師引導全體幼兒練習一個方法。)

2、出示圖示譜:哪裡是敲,哪裡是搖?(斷斷續續練習→完整集體配樂練習。)

老師:我來跳舞,你們拿著鈴鼓和我一起跳,邊跳邊試試想想做什麼動作時鈴鼓敲,怎麼敲?又做什麼動作時搖,怎麼搖?

個別幼兒做出,老師重複後,再集體練習。(重點、難點:敲肩、進退步搖、在頭上方翻手腕敲。)

第3篇

?綱要》中指出:要利用藝術活動激發幼兒情趣,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幼兒對節日“包餃子”、“吃餃子”比較瞭解且很感興趣。《喜洋洋》的音樂熱情洋溢,賦予濃郁的節日氛圍,於是我結合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審美、創造、表現,活動中將“包餃子”作為引線,貫穿於整個音樂欣賞活動中,為幼兒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在“包餃子”的表現創造中感知理解音樂的性質,感受、表現、體驗音樂的歡快情緒。

1、 激發幼兒與同伴一起表演的興趣,引導幼兒體驗樂曲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2、 結合圖譜,感知音樂的性質,培養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力、表現力。

3、 使幼兒初步感知aba三段體曲式結構,嘗試用“包餃子”的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

2、幼兒經驗準備:接觸過飽餃子,知道包餃子的基本步驟。

1、 教師:“小朋友,你們吃過餃子嗎?”“那餃子是怎樣做的呢?”

2、教師出示圖片。教師:“首先,要擀餃子皮;接著包餡;最後煮餃子。一共有幾個步驟?”

1、聽音樂(欣賞樂曲第一遍)。“今天,齊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問:這段音樂聽起來感覺怎麼樣? (玩、遊戲、跳舞……) “你覺得這個音樂有幾段?”

問:誰找出來了有幾段?從圖片上你發現了什麼?(和音樂一樣的有三段。)

3、小結:有三段音樂,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這樣的結構我們叫做aba結構。

(通過音樂欣賞,結合圖譜,讓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瞭解音樂的結構。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欣賞音樂,聽一聽這個樂曲一共有幾段,結合圖譜找一找這個樂曲共有幾段時,出現了想象中的答案,於是我就引導孩子直接在圖譜上了解到這個樂曲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符號是一樣的這孩子能從圖片上發現,就是讓孩子瞭解aba三段體曲式結構,我也能馬上讓幼兒完整感知。但過於著急,沒有讓孩子反覆欣賞,分段欣賞,仔細聽一聽第一段、第三段的音樂是怎麼樣的?第二段的音樂是怎麼樣的?深入挖掘音樂的性質。本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圖譜也是一個很好的感知樂曲的輔助材料,活動下來發現,這部分的分量還不夠,對後面的動作創編可能也有一定的影響。)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包餃子該怎麼包嗎?第一步是幹什麼呀?

問:你覺得這段音樂可以做什麼動作呢?你們想把身體的哪部分擀得薄薄的?

問:你覺得這段音樂該做什麼了呢?你們想把哪當作餡包起來呢?

問:餃子包好了可以吃了嗎?那煮餃子的時候,餃子在鍋子裡幹什麼呢?請小朋友用動作來表示?

(這一部分主要通過分段欣賞,讓幼兒分段感悟,在音樂們的引領下進行創編動作。作為南方的孩子很多孩子也都能說出包餃子的基本步驟,這為動作創編提供了幫助,很多幼兒都能結合生活經驗,創編出源於生活,源於幼兒的包餃子的動作,跟著音樂的節奏“演奏”。但在第三段音樂中,讓幼兒表現餃子在水裡的動作,才發現南方的幼兒還是缺少一定經驗,沒有背景,沒有看到餃子放在水裡煮的樣子,很難充分想象,一些孩子只能都說到了吃,拿筷子夾出來,吃。整體上,幼兒自主創編動作,教師就做提煉指導,以幼兒為主的共同創編滿足了幼兒創造表達的願望四、兩兩合作、充分表現、快樂體驗)

1、讓我們聽著完整的音樂來包餃子吧。(聽音樂做完整的包餃子動作),教師提問回顧包餃子的三個步驟。

(這一環節主要是將在音樂中感悟的`動作用於音樂表演中,讓相互的合作為幼兒對音樂的表現搭建一個表現的平臺,讓幼兒在熱情活躍的情境中盡情地體驗,進一步提升對音樂的感受與理解。幼兒們都非常願意在音樂下,跟著音樂的節奏自主地進行表演。兩兩的合作表演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在教案的設計時,跟師父就在反覆琢磨到底是先教師示範,還是幼兒自主表演,最後,還是覺得幼兒的自主學習比較重要,就決定採用先讓幼兒自己商量,自主地兩兩合作表演,教師提煉幼兒優秀的地方,集體模仿學習下,幼兒再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表演。在實際的活動中,教師也沒有特定地去示範,只是孩子們在下面做,老師和一個幼兒在前面做,可能教師的隨意表演,動作也不誇張,沒有很好地起到引導作用,所以孩子們合作表演地不是特別好,也怕時間的來不及,教師也沒有再示範表演,而是採取了另一策略,讓幼兒自主表演,反而發現孩子們表演得很起勁,很投入,相信沒有體驗到合作表演的快樂,但感受了音樂表演的快樂。)

1、在包餃子音樂的幫助下,我們小朋友很快就學會了包餃子,我們包的餃子味道也特別好!你們真棒!

2、這段包餃子的音樂有一個很喜慶的名字叫《喜洋洋》。

1、沒有欣賞音樂的經驗。音樂欣賞是音樂領域中最難的一個部分,加上在平時的音樂活動中,歌唱活動比較多,音樂欣賞接觸得不太多,幼兒在音樂欣賞這方面沒有一定的經驗所以好像也並不是特別感興趣。在活動中就調不起幼兒的積極性,激發不出幼兒的情感。

2、圖譜沒有充分利用。圖譜,運用一些符號來表現音樂的性質,幫助幼兒去解讀音樂、理解音樂。在活動前的探討中,我跟師父在圖譜的表現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如何運用符號,運用哪些符號能夠將音樂的性質表現出來,又能幫助幼兒進行後面的動作創編。最後我們設計出來的圖譜的表現形式還是很不錯的。但在活動中,我卻沒有充分地將它利用起來,效率不高,其實是在圖譜的幫助下,去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理解音樂。

3、完整欣賞時,分量不夠,音樂沒“吃透”。第二部分:結合圖譜、完整欣賞、感知性質應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由於幼兒們沒有欣賞音樂的經驗,教師自身素質也較低,沒能夠好好地利用圖譜,(當時可能有些緊張)深入地去剖析、感知音樂,理解音樂的性質,使得重點部分的分量過輕,幼兒對音樂沒有“吃透”,這也對後面的分段欣賞、創編動作和兩兩合作表演有一定的影響。

4、背景沒有,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本以為“包餃子”幼兒們都會比較熟悉,會非常感興趣。活動中發現幼兒們對包餃子是比較有興趣的。但畢竟作為南方的幼兒在“包餃子、煮餃子”方面還是很缺乏生活經驗的,雖然許多幼兒都能說出包餃子的基本步驟,像擀皮這些做起來很有趣,很簡單的動作就能表現,幼兒們很願意做,但餃子在水裡的動作,幼兒們由於缺乏生活經驗,相信我們這邊的幼兒都沒有親眼看過煮餃子的過程,包肯能很感興趣,接下去就是吃了,並沒有看過餃子在水裡的樣子,所以很難充分想象,去表現。

5、合作表演時示範不到位。由於第二部分完整欣賞時,沒有深入地感知音樂,第三部分的動作創編時,完整的欣賞不夠,加上合作表演需要兩個人的合作有一定的難度,開始幼兒並沒有體驗到兩人合作表演的快樂,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教師示範、幼兒示範、動作模仿進行進一步引導,但怕時間的不夠充裕,放棄了,讓孩子們進行了自主表演,不過幼兒們在自主表演中都非常大膽、投入,相信體驗到了音樂表演的快樂。但第一個活動目標中激發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的興趣,沒有達到。

第4篇

1.欣賞四川民歌《太陽出喜洋洋》,感受其歡快喜慶的音樂特點;

2.嘗試根據音樂的節奏自編遊戲動作,能對輸贏結果做出敏銳的反應;

3.有兩兩合作、協商決定遊戲規則和遊戲玩法的意識。

師:孩子們,你們今天的'心情好嗎?你們覺得心情和天氣有關係嗎?

2.欣賞歌曲,用拍手的方式感受歌曲喜氣歡快的節奏和情緒。

3.欣賞歌曲,帶著問題:歌裡唱了什麼?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自由地表達自己對歌詞的理解(重點引導孩子用肩部和手腕動作來感受挑籮筐晃悠悠的感覺)。

1.你聽到歌裡唱了誰上山崗?他是怎麼去的?(出示“挑扁擔的農夫和籮筐”)誰願意來做一做?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扮演農夫,練習挑籮筐動作。

2.農夫手上拿把什麼?(出示“斧頭”)斧頭的動作怎麼做?

3.山崗上有什麼?(出示“狼”)狼凶狠惡毒的樣子是怎麼樣的?

1.瞭解角色之間的關係,明確挑籮筐、拿斧頭等標誌性動作。師:我們來看看農夫、斧頭、狼,他們誰控制誰?

1.單人遊戲(領隊追、輸家跑、贏家不動、輸家可跑到贏家背後躲)。

2.多人遊戲(領隊追、輸家跑、贏家不動、輸家可跑到贏家背後躲)。

4.分組對抗遊戲(組內協商出拳內容,兩組協商輸贏的獎懲方式)。

五、放鬆活動,同伴間互相捶背、捏肩、撓癢、打滾等六、結束:挑著砍獲的豺狼回家咯(音樂伴隨)

第5篇

1、讓幼兒初步感受並用樂器表現民間音樂的風格,激發幼兒對民間音樂的興趣。

2、嘗試引導幼兒用各種自然物表現不同的節奏,創造性表現喜悅的.節奏。

2、材料準備:易拉罐、(內放豆子或沙子)、筷子、杯子、碗、音樂、課件。

2、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有節奏的聲音,初步感受節奏。

1、觀看課件,欣賞音樂《喜洋洋》感受民間音樂的風格。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的節奏來用樂器伴奏,提醒幼兒跟上節奏。

第6篇

1、在欣賞理解樂曲的結構aba的形式,感受樂曲ab的不同。

2、理解樂曲並能用動作表現出來,體驗遊戲的快樂。活動準備:圖譜、cd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下面就請小朋友來欣賞一遍。提問:仔細聽這首曲子叫什麼名字?(播放第一遍樂曲。)幼兒:喜洋洋。

(1)小朋友聽完這首曲子,你有什麼感覺呢?聽完這首曲子,我想跳舞、想唱歌、敲鼓等。

3)你們聽出這首曲子哪裡是一樣的嗎?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

(4)這兩段曲子聽起來有什麼感覺?歡快的、快快的。

(5)第二段曲子聽起來有什麼感覺?抒情的、慢慢的。

小結: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聽起來比較歡快,第二段曲子聽起來比較抒情。

3、教師出示圖譜,請幼兒欣賞第三遍音樂。老師還給這首曲子畫了一幅畫呢?想看嗎?下面就請小朋友來欣賞吧!(出示圖譜)提問:

(1)看一看圖上畫的都有什麼?鞭炮、小花、曲線、小河。下面我們來看著圖譜欣賞第四遍音樂。(教師手拿小棒,指圖譜欣賞音樂)三、請幼兒給這首曲子創編動作。

1、幼兒創編動作。教師挑出做的好的動作請幼兒學一學。

今天我們欣賞的這首曲子叫《喜洋洋》,他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比較歡快,第二段比較抒情。在這首曲子裡我們聽到了過年的.氣氛,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包餃子吧!聽音樂離開活動室。活動反思:這節課我上的不成功,主要是內容太多,我應該把這節課分成兩節課來上,圖譜也不合適,應該改進。這節課我應改為韻律活動,那樣這節課的活動效果就不一樣了。通過這次講課各位老師給我提的建議,下次上課一定注意,爭取上一節好的優質課。

第7篇

七度進階曲是一首丹麥民間舞曲。曲調歡快,音色優美,容易讓人投入到音樂的歡快氣氛中。大班幼兒對音色、節奏的變化能夠準確地聽辨,喜羊羊與灰太狼是他們非常喜歡的動畫人物,性格特徵鮮明,容易形成對比。因此我將故事與動作融為一體共同來表現音樂,這也是符合《綱要》精神,給幼兒創設多種條件感知藝術活動,讓幼兒大膽地嘗試表現音樂。並通過合作表演讓幼兒體驗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樂趣,增進情感溝通。

1.幼兒能夠投入到音樂遊戲中,體驗音樂遊戲中,大膽地表現,體驗遊戲的快樂感覺,。

2.幼兒能夠根據故事情節變化,作出相應的動作,(撞、暈、抓、逃等),轉換為對音樂的表現表達,併產生幸福愉快的感受。

3.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活動,與同伴交流,分享。並根據音樂能雙手分角色表現音樂,迅速保住自己抓住別人。

重點:幼兒能根據音樂的變化準確地做出相應的動作,並愉快地表現出來(撞、吃驚、害怕、暈、狼的凶狠、羊的機智)大膽表達。

師:寶貝們今天杜老師來帶你們一起玩音樂遊戲,好不好?

師:那和我一起隨音樂跳舞吧(圍圓圈在教室跳,初步感知音樂)

[在初步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半數幼兒能夠自主隨音樂做動作,部分幼兒只能跟隨教師的動作變換調整自己動作。

反思主要原因:1、幼兒對外國音樂接觸較少,曲風不同,初步感受不同;2、幼兒學習品質需要逐步提升,自主表現能力要鍛鍊]

師:你覺得音樂是什麼感覺的?(幼兒初步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幼兒的音樂詞彙掌握更多的還是停留在表面體驗上,(教案 ) 也是比較侷限,需要在日後的教學中,有意識將樂曲的風格逐步介紹給幼兒,豐富幼兒的音樂體驗]

(講故事,幼兒逐個學習表演:害怕、撞暈、抓、逃的動作)

一天,灰太狼和喜洋洋在村子裡散步,走到一路口“咣”——?(撞到了一起)

[幼兒對害怕的感覺很明確,有縮脖子、抱胸口、還有的閉上了眼睛。只是因為在遊戲,大家在害怕的時候,都是面帶微笑的做出上述動作。

反思:如果為提升表現害怕的層次,可以再加上害怕時的面部表情,引導幼兒學習表現]

[暈的動作,幼兒都能用頭轉圈表示頭暈,竟然有個幼兒做出了眼轉圈的眼暈,很是吃驚。

反思:主要是幼兒對狼和羊的動畫形象瞭解深刻,在日後的教學中,只要用到幼兒熟悉的'形象,那麼教師要做的功課是全面瞭解和把握,各種形象的鮮明特徵,才能有效進行引導]

找出好的大家一起學(狼—五指張開;羊—伸出食指)

[幼兒對用手代表羊,及羊逃上,逃下,逃前,逃後,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的動作表現,不是完全適應。

反思:改變提示語言:動動你的小羊,想想可以幫小羊逃到哪裡?]

第四遍音樂:狼和羊同時上場,第一排小朋友向後轉當狼,第二排當羊。

(幼兒互相玩得很高興,只是,對於要狼抓羊的時機,以及抓的方法把握不好,有的幼兒抓到小朋友的身上。

幼:生氣(引導幼兒擺出“我還會再回來”的經典造型。)

第六遍音樂:到寬闊的地方大家散開成一個大圓圈,我們來遊戲

第七遍音樂:雙手分角色表演(左手當狼,右手當羊)

(難度提升:既要保住自己,又要抓住別人。大部分幼兒不好控制,在這裡拋磚引玉,留下練習的空間)

?幼兒對課程隱性目標的理解,反映出幼兒內心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希望,幫助他們形成善良的人格和勇敢機智的品質】

第8篇

冷假回來,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一次打擊樂的練習。熱熱烈鬧的一節課下來,有閃光點,固然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教師的情緒是影響孩子們進行打擊樂練習的關鍵。

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是《喜洋洋》這首傳統的樂曲。這首曲子本身是熱烈的、歡快的。孩子們第一遍聽這首曲子的時候,就忍不住想站起來舞蹈。剛開始我一味的尋求課堂紀律,沒有放開,所以固然也是帶著孩子們在拍節奏,但是總覺的少了點兒甚麼。到了第二遍,我也隨著孩子們舞動起來,這個時候再拍節奏,就有了那種熱烈的氛圍。孩子們也隨著愛好盎然起來。

所以,打擊樂的練習不能只為了打節奏而打節奏,要讓孩子們喜歡曲子,然後在曲子情緒的帶動下進行節奏練習,這樣才能讓曲子不失靈魂,讓孩子們在快樂中不知不覺的學會節奏。

二、內容和節奏的選擇是打擊樂有效展開的'重要基礎。

?喜洋洋》這首曲子有很多節奏譜的版本,我取它們的精華,又針對自己班裡孩子的特點,進行了奇妙迴圈,剛開始讓能力強的孩子感受節奏的變化,幾次練習以後,我給能力稍微弱的孩子提示:在心裡說著一二三四,試一試。有效迴圈,讓孩子們有規律可循,在曲子完成時也給能力弱的孩子成功的感覺。這是節奏樂練習的目的之一。

所以,面向班裡的全體孩子選擇打擊樂的節奏和內容是很重要的。

這次活動接近尾聲,孩子們整齊劃一的節奏讓我感動,聽課的李園長也一個勁兒的誇班裡的孩子接受能力強。感動之餘,我還是覺得得益於對孩子們的常規工作抓得好。

在平時的課上課下,孩子們都知道要做甚麼,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集體生活所不答應的。音樂課應當是孩子們情緒最高漲,最不輕易安靜下來的課。所以在平時的課上,我總是適時的給孩子們宣洩情緒的時間,這樣在我要求他們安靜下來的時候他們都能夠及時的安靜下來。時間長了,孩子們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上音樂課的課堂常規。不論是如何的情緒高漲,總是能在一定的時間和場合裡收住自己的情緒和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