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探索月球奧祕7篇 月球奧祕:探祕隕石坑、影子和生命跡象

月球是地球上唯一的天然衛星,被認為是太陽系中最神祕、最令人著迷的天體之一。科學家們一直在嘗試解開月球之謎,希望通過探索月球來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祕。本文將帶您探索月球的奧祕,瞭解最新的探月計劃及發現。

探索月球奧祕7篇 月球奧祕:探祕隕石坑、影子和生命跡象

第1篇

① 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③ 寫作時,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④ 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① 學生準備:每人一個檔案袋;觀測農曆8月15日至9月15日月亮執行的情況。觀察星空變化,觀察八月十五到九月十五的月相,並每日畫下來,蒐集有關資料。查詢、下載資料並進行分類。上交檔案袋。

② 分組:把學生分為兩大組,“月球奧祕知多少”學習小組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學習小組,兩個小組又細分為“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月球與人類關係”、“神話傳說”、“文章詩賦”、“對聯”、“民風民俗”、“音樂繪畫”等各子小組。

① 導人階段: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播放”人類登月”的錄影,感受人類的偉大。全班準備一個本子,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為題,全班同學每天輪流寫一段話,進行故事接龍。

② 整合階段:觀測月亮執行情況的口頭交流,注意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經過一個月的資料蒐集,各子小組交流成果,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摘抄在“畫月亮、集資料”作業本上,互相補充,互相探究,互相質疑,然後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兩個大組”月球奧祕知多少”小組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協作學習、資源共享。

④ 課堂展示過程:組織一次月球知識擂臺賽,分三個擂臺小組,每個小組有三個人。成立組委會,由組委會編題,賽後評出優勝小組,給予獎勵。

① 主持人讀完題,說“開始”時,第一時間發出聲響者有優先解答權。

② 第一發言人答不對或不完整的,小組其他人可適當補充,不得超時

l0分的風險題:①什麼叫月食?②什麼叫月暈?③月球岩石的主要組成物質有哪些?

20分的風險題:1.唱一首關於月亮的歌。2.背一首關於月亮的詩。3.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時間30秒。

30分的風險題:(播放錄影文字介紹)1.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潮汐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播放錢塘江潮錄影)2.用豐富的想像表達聽潮的感受。

(播放人類第一次登月錄影)3.怎樣理解阿姆斯特朗所談到的“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

要求:a.想像奇特、有新意。b.富有創造精神。c.合作完成,—人表述。d.200字左右,時間3分鐘。e.觀眾評議,分值可分為50分、40分、30分三等。

第一題:你駕駛一艘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尋找外星生命。你離開地球已經好幾天了。這時,透過舷窗,你看到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

①本次活動主題滲透了課程綜合化的思想,將語文學科與地理學科、物理學科等其他學科有機結合在一起,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跨學科的學習及資訊科技手段的運用中,在不同內容和多種方法的相互交叉中、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其次,就語文這一門學科來說,又將看、聽、說、寫、讀等各種能力的培養綜合在一起。在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計算機上國際網際網路或到圖書館查詢資料,或上書店看書、買書,最大程度地獲取最多的資料。

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獲取資料的方法,而且也學會了分門別類整理資料的方法,特別是在internet上資料的獲得及從多媒體光碟上資料的獲得,使學生倍感新奇,興趣盎然,勁頭十足。

③整個學習過程和課堂競賽過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無處不在,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探究、創新、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探索月球奧祕7篇 月球奧祕:探祕隕石坑、影子和生命跡象 第2張

第2篇

① 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③ 寫作時,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④ 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① 學生準備:每人一個檔案袋;觀測農曆8月15日至9月15日月亮執行的情況。觀察星空變化,觀察八月十五到九月十五的月相,並每日畫下來,蒐集有關資料。查詢、下載資料並進行分類。上交檔案袋。

② 分組:把學生分為兩大組,“月球奧祕知多少”學習小組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學習小組,兩個小組又細分為“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月球與人類關係”、“神話傳說”、“文章詩賦”、“對聯”、“民風民俗”、“音樂繪畫”等各子小組。

① 導人階段: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播放”人類登月”的錄影,感受人類的偉大。全班準備一個本子,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為題,全班同學每天輪流寫一段話,進行故事接龍。

② 整合階段:觀測月亮執行情況的口頭交流,注意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經過一個月的資料蒐集,各子小組交流成果,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摘抄在“畫月亮、集資料”作業本上,互相補充,互相探究,互相質疑,然後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兩個大組”月球奧祕知多少”小組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協作學習、資源共享。

④ 課堂展示過程:組織一次月球知識擂臺賽,分三個擂臺小組,每個小組有三個人。成立組委會,由組委會編題,賽後評出優勝小組,給予獎勵。

① 主持人讀完題,說“開始”時,第一時間發出聲響者有優先解答權。

② 第一發言人答不對或不完整的,小組其他人可適當補充,不得超時

l0分的風險題:①什麼叫月食?②什麼叫月暈?③月球岩石的主要組成物質有哪些?

20分的風險題:1.唱一首關於月亮的歌。2.背一首關於月亮的詩。3.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時間30秒。

30分的風險題:(播放錄影文字介紹)1.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潮汐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播放錢塘江潮錄影)2.用豐富的想像表達聽潮的感受。

(播放人類第一次登月錄影)3.怎樣理解阿姆斯特朗所談到的“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

要求:a.想像奇特、有新意。b.富有創造精神。c.合作完成,—人表述。d.200字左右,時間3分鐘。e.觀眾評議,分值可分為50分、40分、30分三等。

第一題:你駕駛一艘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尋找外星生命。你離開地球已經好幾天了。這時,透過舷窗,你看到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

①本次活動主題滲透了課程綜合化的思想,將語文學科與地理學科、物理學科等其他學科有機結合在一起,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跨學科的學習及資訊科技手段的運用中,在不同內容和多種方法的相互交叉中、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其次,就語文這一門學科來說,又將看、聽、說、寫、讀等各種能力的培養綜合在一起。在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計算機上國際網際網路或到圖書館查詢資料,或上書店看書、買書,最大程度地獲取最多的資料。

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獲取資料的方法,而且也學會了分門別類整理資料的方法,特別是在internet上資料的獲得及從多媒體光碟上資料的獲得,使學生倍感新奇,興趣盎然,勁頭十足。

③整個學習過程和課堂競賽過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無處不在,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探究、創新、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第3篇

①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③ 寫作時,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學生準備:①蒐集有關月亮資料。查詢、下載資料並進行分類。上交檔案袋。

② 分組:把學生分為兩大組,“月球奧祕知多少”學習小組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學習小組,兩個小組又細分為“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月球與人類關係”、“神話傳說”、“文章詩賦”、“對聯”、“民風民俗”、“音樂繪畫”等各子小組。

開場白: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播放”人類登月”的錄影,感受人類的偉大。

課堂展示過程:組織一次月球知識擂臺賽,分三個擂臺小組,每個小組有三個人。成立組委會,由組委會編題,賽後評出優勝小組,給予獎勵。

① 主持人讀完題,說“開始”時,第一時間發出聲響者有優先解答權。

② 第一發言人答不對或不完整的,小組其他人可適當補充,不得超時

播放電腦動畫,請你複述哥倫布節借月食降敵的故事

播放月相形成電腦動畫,請畫出並說明不同的月相。

10分的風險題:①什麼叫月食?②什麼叫月暈?③月球岩石的主要組成物質有哪些?

20分的風險題:1.唱一首關於月亮的歌。2.背一首關於月亮的詩。3.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時間30秒。

30分的風險題:(播放錄影文字介紹)1.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潮汐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播放錢塘江潮錄影)2.用豐富的想像表達聽潮的感受。

(播放人類第一次登月錄影)3.怎樣理解阿姆斯特朗所談到的“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

要求:a.想像奇特、有新意。b.富有創造精神。c.合作完成,—人表述。d.200字左右,時間3分鐘。e.觀眾評議,分值可分為50分、40分、30分三等。

第一題:你駕駛一艘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尋找外星生命。你離開地球已經好幾天了。這時,透過舷窗,你看到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美妙的夢,夢見我乘著宇宙飛船來到了月亮上。這是一個神奇的月亮。我剛到那兒時,已經很累了,這時,月亮立刻變成了一隻金色的搖籃,我躺在上面,星星在四周唱著動聽的催眠曲。不知不覺我就甜甜地入睡了。等我一覺醒來,只見身邊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小河,清清的河水泛著耀眼的銀光,小星星們紛紛跳進銀河裡洗澡,瞧,他們把自己洗得更亮了。

忽然,月亮又變成了一隻彎彎的小船,我乘著小船輕輕地搖呀搖。啊!我看到了天公公,他穿著一件黑色的大披風,駕著一輛金色的大馬車,正從岸邊疾駛而過,那樣子多神氣,多威風。我還看到了漂亮的彩虹姑娘,她披著七彩衣,正忙著為出席明天的舞會精心化妝呢!我被這天上的美景迷住了,久久忘了划船。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清脆的鬧鈴聲把我驚醒,原來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我好想再回到夢裡。

月球起源之謎:對於月球的起源,科學家提出三種理論:捕獲說、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它們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羅”計劃卻有助於證明,其中看似可能性最小的理論卻是最佳理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於46億年以前,從一團宇宙塵埃中生成的。另一種理論認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許是從太平洋地區“摳”出去的。然而“阿波羅”登月探險的結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結構成分差別很大,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另一種假說,即“俘獲說”。他們認為,月亮是偶然闖入地球引力場,而被鎖定在目前的軌道上。可是,要從理論上解釋這一過程的機制,難度相當大。因此,上述三種理論全都難以站得住腳。正如羅賓•佈列特博士所稱:“要解釋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釋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月球年齡之謎:令人驚異的是,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標本,經分析發現其中99%的年齡要比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長。阿姆斯特朗在“寂靜海”降落後揀起的第一塊岩石的年齡是36億歲。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齡為43億歲、46億歲和45億歲它幾乎和地球及太陽系本身的年齡一樣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億歲。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年齡為53億歲的月球岩石。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些古老的岩石都採自科學家認為是月球上最年輕的區域。根據這些證據,有些科學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月球土壤的年歲比岩石年歲更大之謎: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學家束手無策,然而,和這些岩石周圍的土壤相比,岩石還算是年輕的。據分析,土壤的年齡至少比岩石大10億年。乍一聽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後形成的。但是,測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學成分之後,科學家發現,這些土壤與岩石無關,似乎是從別處來的。

當巨大物體襲擊月球時,月球發出空心球似的聲音之謎:在“阿波羅”探險過程中,廢棄的火箭第三節推進器會轟的一下撞在月球表面。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檔案記載,“每一次這樣的響聲,聽起來彷彿是一個大鈴鐺的聲音”。當登月人員降落在顏色特別黑的平原上時,他們發現要在月球表面鑽孔十分困難。土壤樣品經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屬鈦(它被用於超音速噴氣機和宇宙飛船上);另一些硬金屬,如鋯、銥、鈹的含量也很豐富。這使得科學家迷惑不解,因為這些金屬只有在很高的高溫約華氏4500度下,才會和周圍的岩石融為一體。

不鏽鐵之謎:月面岩石樣其中還含有純鐵顆粒,科學家認為它們不是來自隕星。前蘇聯和美國的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更加奇怪的現象:這些純鐵顆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還不生鏽。在科學世界裡,不生鏽的純鐵是聞所未聞的。

月球放射性之謎:月亮中厚度為8英里的表層具有放射性,這也是一個驚人的現象。當“阿波羅15號”的宇航員們使用溫度計時,他們發現讀數高得出奇,這表明,亞平寧平原附近的熱流的確溫度很高。一位科學家驚呼:“上帝啊,這片土地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熱。”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溫度並不高。這些熱量是從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質發出的,可是這些放射性物質(鈾、鉈和鈽)是從哪裡來的?假如它們來自月心,那麼它們怎麼會來到月球表面?

乾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氣之謎:最初幾次月球探險表明,月球是個乾燥的天體。一位科學家曾斷言,它比戈壁大沙漠乾燥100萬倍。“阿波羅”計劃的最初幾次都未在月球表面發現任何水的蹤跡。可是“阿波羅15號”的科學家卻探測到月球表面有一處面積達100平方英里的水氣團。科學家們紅著臉爭辯說,這是美國宇航員廢棄在月亮上的兩個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這麼小的水箱怎能產生這樣一大片水氣?當然這也不會是宇航員的尿液它直接噴射到月球的天空中。看來這些水氣來自月球內部。

月球表面呈玻璃狀之謎:“阿波羅”的宇航員們發現,月球表面有許多地方覆蓋著一層玻璃狀的物質,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熾熱的火球燒灼過。正如一位科學家所指出的:“月亮上鋪著玻璃。”專家的分析證明,這層玻璃狀物質並不是巨大的隕星的撞擊產生的,有些科學家相信,這是太陽的爆炸某種微型新星狀態產生的後果。

月亮的磁場之謎:早先探測和研究表明月球幾乎沒有磁場,可是對月球岩石的分析卻證明它有過強大的磁場。這一現象令科學家大惑不解,保羅•加斯特博士宣稱:“這裡的岩石具有非常奇特的磁性……完全出乎我們意料。”如果月球曾經有過磁場,那麼它就應該有個鐵質的核心,可是可靠的證據顯示,月球不可能有這樣一個核心;而且月亮也不可能從別的天體(諸如地球)獲得磁場,因為假如真是那樣的話,它就必須離地球很近,這時它會被地球引力撕得粉碎。

月球內部神祕的“物質聚集點”之謎:1968年,圍繞月球飛行的探測器首次顯示,月球的表層下存在著“物質聚集結構”。當宇宙飛船飛越這些結構上空時,由於它們的巨大引力,飛船的飛行會稍稍低於規定的軌道,而當飛船離開這些結構上空時,它又會稍稍加速,這清楚地表明這物質聚集結構的存在,以及它們巨大的質量。科學家們認為,這些結構就像一隻牛眼,由重元素構成,隱藏在月球表面“海”的下面。正如一位科學家所稱:“看來誰也不知道該如何來對付它們。”

●世界上許多報道說美國曾有意掩蓋了有些登月資料,比如,有報道說在美國第一次登月時曾拍攝下一幅照片,宇航員在月球表面發現了二十幾個人類腳印。所以,世界上許多人認為,美國知道許多人們所不知道的東西。這些東西又是什麼呢?從現有逐漸透露出來的訊息看,美國終止登月計劃很可能是迫不得已。

●在“阿波羅15號”登月的過程中,地球上的接收人員聽到了一個很長的哨聲,隨著聲調的變化,傳出了一個由二十個音節組成的一個短語,而且重複多遍。對此,美國宇航局同樣沒有作出解釋。

●1987年3月,前蘇聯科學家公佈了一條十分驚人的訊息,在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火山口中,停放著一架美國二戰時期的重型轟炸機。這個訊息是前蘇聯科學家從人造衛星發回的一組照片中得知的,據照片顯示,這架飛機的機身和機翼上有明顯的美國空軍標誌,飛機的有些地方已被隕石損壞,但機體仍非常完好。然而,1988年7月22日,這架飛機竟然從月球上神祕失蹤,令科學家們大惑不解。據說,美國曾組織專家祕密調查過這宗月球上的轟炸機事件。儘管後來有些新聞媒介報道說,這張月球背面的照片是有人把兩張照片合成的欺世之作,但又提不出確實的證據。

●蘇美兩國在太空航行中曾多次與來歷不明的某種文明相遇。1984年5月14日,前蘇聯太空試驗室“禮炮六號”就曾在空間軌道與這種文明相遇。雙方最近的距離只有100米,據說,前蘇聯宇航員曾親眼目睹了這些膚色呈棕黃色的外太空生物。在雙方並航了34天之後,這個圓球體的飛船才終於離去,消失在茫茫的天宇中。

●最近,前蘇聯太空研究部宣稱,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在航行過程中,曾被兩個不明飛行物尾隨。據說,“發現號”進入軌道之後,即有兩個ufo(不明飛行物)尾隨其後,當太空梭抵達指定空間後這兩個ufo便隱沒而去。但“發現號”返航時,它們再次出現,直到“發現號”順利進入大氣層返回地面才離去。

●1843年,一個名叫約翰•西洛塔爾的人曾在月面上觀察到一座直徑12公里的環形山,被命名為“林奈”環形山,但幾十年後,人們奇怪地發現“林奈”環形山正在逐步地消失,到20世紀,據美國“阿波羅15號”拍回的照片顯示,現在的“林奈”環形山只有24公里。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月球火山造成的,然而天體物理學卻證實,月球火山早在幾千萬年前就已經停止了,月球如果有核心的話,那也早已冷卻、凝固,根本不可能在這個階段上存在火山活動。因此人們相信,“林奈”環形山的改變是由於人為因素造成的。說穿了,就是月球人對其防護層進行改造。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經久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永珍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溼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溼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據宋朱翌《曲消舊聞》說:“中秋玩月,不知起於何時?考古人賦詩,則始於杜子美。”瀏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稜。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的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新編醉翁談錄》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里無雲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蹟。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古詩十九首(之七)》)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古詩十九首(之十九)》)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摩天咿啞冰輪轉,搗藥叮咚玉杵鳴。樂奏廣寒聲細細,斧柯丹桂響叮叮。偶然一陣香風起,吹落嫦娥笑語聲。(《聽月詩》)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班婕妤《怨歌行》)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李白《關山月》)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月下獨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月夜》)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其一)》)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臨風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李商隱《霜月》)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裡。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雲車並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髮。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天文學家有哪些?他們各有什麼突出的貢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誰的詩句?是什麼意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誰的詩句?你怎樣理解?

●你知道瞎子阿炳是誰?他寫過一首關於月亮的樂曲的名稱叫什麼?

重慶沙坪壩實驗外語學校 (400035)023-65533102023-66777789

第4篇

② 瞭解月亮文化,提高語文素養,增強民族自豪感。

① 學生自行收集關於月的亮詩、詞、文,傳說、寓言、歌曲、圖片等。

② 每人將所收集資料裝在資料袋裡,帶到班裡交換、欣賞,互通有無,對所收集資料進行再次豐富和整理。

③ 把資料袋交給老師,打分後再進行一次專題活動課。

利用課餘時間學生先裝飾黑板,在黑板正中寫上“明月千里寄相思——探索月球奧祕”幾個字,黑板的右上方畫一個散著清輝的滿月,黑色的天幕上有幾顆星星散佈在各處,有幾艘飛船正向月球飛去,同時vcd放出《水調歌頭,中秋》這首歌,上課了,主持人宣佈主題,活動開始。

男女同學各選一名代表陳述對月球某個方面知識的瞭解,各自說五個問題,一個問題一分,說不出和說錯的就不給分。男女各10分。

① 你知道人類是什麼時候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11時56分20秒)

② 哪個國家的哪個宇航員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國、阿姆斯特朗)

③ 關於月球的來源有哪些說法?(月球被俘獲說、地月同源說、地球分裂說、月球—宇宙飛船說)

④ 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資源?(土壤、岩石、硬金屬、放射性物質、磁場等)

⑤ 人造月亮是怎麼回事?(用巨大的反光鏡反射太陽光到地球背光面)

分別請五人上臺接龍,也是談關於月球的科學知識,這五人的問題可以獨立成題,只要是關於月球的知識就行。每人限說一分鐘,超出時間和說錯就不給分,在規定的時間內答一個問題給一分。男女各10分。

① 為什麼會發生日食現象?(要求學生根據地理課知識回答)

④ 月球為什麼會有圓缺變化?(是由於日、地、月三者的執行造成的自然現象)

⑦ 你能說出哪些天文儀器?(天文望遠鏡、射電望遠鏡)

⑧ 天文臺為什麼建在山上?(地勢高、視線好、便於觀察)

⑩ 我國戰國時代著名的《甘石星經》的作者是誰?(甘德和石申)

相互提問。男女可分別提五個我國古代的天文問題考對方,每題2分,答不出就不給分,男女各10分。

④我國古代最精確的歷法是由誰編定的?這個曆法叫什麼?(郭守敬、《授時歷》)

⑧祖沖之在自己編定的歷法中把一年定為多少天?(365天)

⑨《甘石星經》發現了哪些行星的執行規律?(金、木、水、火、土)

所有答案正確與否由主持人評判,如果出錯由主持人更正,男方出錯由男主持人更正,女方出錯由女主持人更正,問題不重複,已解答過的問題不重提,每輪提問或答問的學生不重複,儘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機會,評出“月球專家”。

一分鐘內誰能說出月亮的幾個別號?(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

在5分鐘內看誰說出的帶月的詞語多,說多少算多少,每個一分,男生先說。

(月黑風高、月色朦朧、月光皎潔、年年月月、風花雪月、一彎新月、皓月當空、月如銀盤、明月如鏡、望月思鄉、月下獨酌、月下老人、新月如鉤、月中帶影、嫦娥奔月、日月如梭、月薪、月暈等)

在5分鐘內看誰背出的關於月的詩句多。背出一句給一分,組內誰都可以背,但不能兩人一起背。女生先背。

講關於月亮的故事。男女各講一個,看誰講得清楚。每個故事3分,共6分。

唱歌比賽,看誰唱得好,如唱出五月的歌就扣分,唱對了就給分,一首歌給2分。

如果分數相同,由主持人臨時出題考對方,以分出勝負。評出“月球藝術家”,最後與vcd同唱《明月千里寄相思》。

這兩節課,每一輪完成的內容男女同學都不重複。第一節課可以檢測同學對科學的興趣,第二節課與語言文字關係最為密切,既可豐富語文知識,也可培養語言興趣。男女擂臺的形式易激發同學們的好勝心,使這項活動一直處於激烈的競爭之中,無論主持人還是其他同學都得到了鍛鍊。

第5篇

② 瞭解月亮文化,提高語文素養,增強民族自豪感。

① 學生自行收集關於月的亮詩、詞、文,傳說、寓言、歌曲、圖片等。

② 每人將所收集資料裝在資料袋裡,帶到班裡交換、欣賞,互通有無,對所收集資料進行再次豐富和整理。

③ 把資料袋交給老師,打分後再進行一次專題活動課。

利用課餘時間學生先裝飾黑板,在黑板正中寫上“明月千里寄相思——探索月球奧祕”幾個字,黑板的右上方畫一個散著清輝的滿月,黑色的天幕上有幾顆星星散佈在各處,有幾艘飛船正向月球飛去,同時vcd放出《水調歌頭,中秋》這首歌,上課了,主持人宣佈主題,活動開始。

男女同學各選一名代表陳述對月球某個方面知識的瞭解,各自說五個問題,一個問題一分,說不出和說錯的就不給分。男女各10分。

① 你知道人類是什麼時候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11時56分20秒)

② 哪個國家的哪個宇航員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國、阿姆斯特朗)

③ 關於月球的來源有哪些說法?(月球被俘獲說、地月同源說、地球分裂說、月球—宇宙飛船說)

④ 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資源?(土壤、岩石、硬金屬、放射性物質、磁場等)

⑤ 人造月亮是怎麼回事?(用巨大的反光鏡反射太陽光到地球背光面)

分別請五人上臺接龍,也是談關於月球的科學知識,這五人的問題可以獨立成題,只要是關於月球的知識就行。每人限說一分鐘,超出時間和說錯就不給分,在規定的時間內答一個問題給一分。男女各10分。

① 為什麼會發生日食現象?(要求學生根據地理課知識回答)

④ 月球為什麼會有圓缺變化?(是由於日、地、月三者的執行造成的自然現象)

⑦ 你能說出哪些天文儀器?(天文望遠鏡、射電望遠鏡)

⑧ 天文臺為什麼建在山上?(地勢高、視線好、便於觀察)

⑩ 我國戰國時代著名的《甘石星經》的作者是誰?(甘德和石申)

相互提問。男女可分別提五個我國古代的天文問題考對方,每題2分,答不出就不給分,男女各10分。

④我國古代最精確的歷法是由誰編定的?這個曆法叫什麼?(郭守敬、《授時歷》)

⑥水運儀象臺是在哪部書中記載的?(《新儀象法要》)

⑧祖沖之在自己編定的歷法中把一年定為多少天?(365天)

⑨《甘石星經》發現了哪些行星的執行規律?(金、木、水、火、土)

所有答案正確與否由主持人評判,如果出錯由主持人更正,男方出錯由男主持人更正,女方出錯由女主持人更正,問題不重複,已解答過的問題不重提,每輪提問或答問的學生不重複,儘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表現機會,評出“月球專家”。

一分鐘內誰能說出月亮的幾個別號?(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

在5分鐘內看誰說出的帶月的詞語多,說多少算多少,每個一分,男生先說。

(月黑風高、月色朦朧、月光皎潔、年年月月、風花雪月、一彎新月、皓月當空、月如銀盤、明月如鏡、望月思鄉、月下獨酌、月下老人、新月如鉤、月中帶影、嫦娥奔月、日月如梭、月薪、月暈等)

在5分鐘內看誰背出的關於月的詩句多。背出一句給一分,組內誰都可以背,但不能兩人一起背。女生先背。

講關於月亮的故事。男女各講一個,看誰講得清楚。每個故事3分,共6分。

唱歌比賽,看誰唱得好,如唱出五月的歌就扣分,唱對了就給分,一首歌給2分。

如果分數相同,由主持人臨時出題考對方,以分出勝負。評出“月球藝術家”,最後與vcd同唱《明月千里寄相思》。

這兩節課,每一輪完成的內容男女同學都不重複。第一節課可以檢測同學對科學的興趣,第二節課與語言文字關係最為密切,既可豐富語文知識,也可培養語言興趣。男女擂臺的形式易激發同學們的好勝心,使這項活動一直處於激烈的競爭之中,無論主持人還是其他同學都得到了鍛鍊。

第6篇

月亮,地球的近鄰,人類的朋友。孩提時代,我們唱著“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的兒歌,不知不覺中長大了。讀了《月亮上的足跡》,可能引發你對這顆星球產生更大的興趣,想揭開它更多的祕密,瞭解自古以來人們賦予它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現在,讓我們對這顆神祕星球,也進行一番追問。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條件,在老師、專家的幫助下,藉助圖書館或網際網路,蒐集、整理有關材料,從下面的活動中任選一項。

月球的奧祕非常多,諸如月球的起源、地質構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開發月球、月球與人類關係,等等。班上同學可按興趣分組,分別探究其中一兩個方面。然後開一個專題彙報會,各組推選代表將蒐集整理的資料和研究成果作彙報。如有不同意見,可以展開辯論。不求意見統一,只求有所收穫。

1.細看下面的月球執行圖(最好觀測一段時間的月球執行,與下面的執行圖對照),想一想:這些圖各指哪一執行階段的月球形狀?現在一般使用什麼名稱?我國古代分別用哪兩個字來命名哪兩個重要階段?

2.有條件的可參觀天文臺或天文館,向專業人員瞭解人類觀測天體的歷史,瞭解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學家及常見的天文觀測儀器和天文現象等,並觀看關於月球的錄影資料。

(思考:為什麼天文臺大多建在山頂上?為什麼天文臺觀測室大多為圓頂?通過這次參觀,你對月球有什麼新的認識?)

自古以來,人們賦予月亮各種文化意義,許多民族都有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文章詩賦、對聯、謎語、音樂、繪畫,還有與月亮有關的民風民俗、風景名勝。蒐集以上各種資料,班上開一個交流會。

討論: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為什麼仍然喜歡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民風民俗和文藝作品?

組織一次月球知識擂臺賽。成立組委會,將班上同學分成幾個參賽小組,並準備競賽題、小卡片和獎品。五、月亮照著你,月亮照著我(第一項必做,二、三項任選其一)

1.班上準備一個本子,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為題,全班同學每天輪流寫一段話,進行故事接龍。

2.圍繞“月球”這一話題,展開想像,寫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

3.在你的日記本上,寫下你參加這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月球起源之謎:目前,人類關於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種假說,月球被捕獲說、地月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到目前為止,三種假說都沒有取得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產生了第四種假說——“月球椨鈧娣紗彼怠?/p>

月球年齡之謎: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標本,可據以測定月球的年齡。經分析發現,與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齡更長。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月球岩石年齡為53億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億歲。有些科學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另外,還有月球環形山形成之謎、月球土壤的年歲比岩石年歲更大之謎、月球受撞擊發出巨響之謎、月球上不鏽鐵之謎、乾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氣之謎等。

●古代美洲瑪雅人留下了極發達的文化,可是在他們的始於大洪水之前的《編年史》中,人們奇怪地發現,裡面竟然沒有關於月亮的記載。

●距今大約4000年左右,亞歷山大里亞大圖書館的第一位館長在他留下的文獻中這樣寫道:“古時,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金史·天文志》中記載了一條十分驚人的資料:“太宗天會十一年十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意思是:金太宗天會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離了執行軌道,向南而去,不一會,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

●中國關於月亮的神話最早載於《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中。

●關於月亮,民間流傳著許多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義等故事。

●傳說月亮裡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隨砍隨合,後世因而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屈原《楚辭·天問》)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麼特性,消亡了又再長起?那好處是什麼,而撫育一個兔兒在懷裡?)

●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對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溼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李賀《夢天》)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問,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如鉤?(辛棄疾《木蘭花慢》)

●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遊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南樓一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

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

●傳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和代號休斯敦的指揮中心聯絡時,突然吃驚地說:“這些東西大得驚人!天哪!簡直難以置信,我要告訴你們,這裡有其他宇宙飛船,它們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側,他們在月球上,他們正在注視著我們……”此時,電訊訊號突然中斷。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麼?

●1968年12月21日,美國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發射了第一艘探測飛船,當這艘飛船進入月球軌道之後,宇航員在100公里高空用望遠鏡照相機拍攝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許多年後,人們在研究這些照片的時候意外發現,在火山口中有一個巨大的圓形物體,它十分規則,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著陸或起飛。

●從“阿波羅”8號開始,10號、11號、16號、17號都曾目擊或拍攝過月面不明飛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國的“月球軌道環形飛行器”2號就發現,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狀建築物,隨後,前蘇聯的宇宙飛船也發現了這些建築。

第7篇

① 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③ 寫作時,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④ 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① 學生準備:每人一個檔案袋;觀測農曆8月15日至9月15日月亮執行的情況。觀察星空變化,觀察八月十五到九月十五的月相,並每日畫下來,蒐集有關資料。查詢、下載資料並進行分類。上交檔案袋。

② 分組:把學生分為兩大組,“月球奧祕知多少”學習小組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學習小組,兩個小組又細分為“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月球與人類關係”、“神話傳說”、“文章詩賦”、“對聯”、“民風民俗”、“音樂繪畫”等各子小組。

① 導人階段: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播放”人類登月”的錄影,感受人類的偉大。全班準備一個本子,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為題,全班同學每天輪流寫一段話,進行故事接龍。

② 整合階段:觀測月亮執行情況的口頭交流,注意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經過一個月的資料蒐集,各子小組交流成果,選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摘抄在“畫月亮、集資料”作業本上,互相補充,互相探究,互相質疑,然後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兩個大組”月球奧祕知多少”小組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協作學習、資源共享。

④ 課堂展示過程:組織一次月球知識擂臺賽,分三個擂臺小組,每個小組有三個人。成立組委會,由組委會編題,賽後評出優勝小組,給予獎勵。

① 主持人讀完題,說“開始”時,第一時間發出聲響者有優先解答權。

② 第一發言人答不對或不完整的,小組其他人可適當補充,不得超時。

播放電腦動畫,請你複述哥倫布節借月食降敵的故事

播放月相形成電腦動畫,請畫出並說明不同的月相。

l0分的風險題:①什麼叫月食?②什麼叫月暈?③月球岩石的主要組成物質有哪些?

20分的風險題:1.唱一首關於月亮的歌。2.背一首關於月亮的詩。3.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時間30秒。

30分的風險題:(播放錄影文字介紹)1.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潮汐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播放錢塘江潮錄影)2.用豐富的想像表達聽潮的感受。

(播放人類第一次登月錄影)3.怎樣理解阿姆斯特朗所談到的“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

要求:a.想像奇特、有新意。b.富有創造精神。c.合作完成,—人表述。d.200字左右,時間3分鐘。e.觀眾評議,分值可分為50分、40分、30分三等。

第一題:你駕駛一艘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尋找外星生命。你離開地球已經好幾天了。這時,透過舷窗,你看到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

①本次活動主題滲透了課程綜合化的思想,將語文學科與地理學科、物理學科等其他學科有機結合在一起,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跨學科的學習及資訊科技手段的運用中,在不同內容和多種方法的相互交叉中、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其次,就語文這一門學科來說,又將看、聽、說、寫、讀等各種能力的培養綜合在一起。在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計算機上國際網際網路或到圖書館查詢資料,或上書店看書、買書,最大程度地獲取最多的資料。

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獲取資料的方法,而且也學會了分門別類整理資料的方法,特別是在internet上資料的獲得及從多媒體光碟上資料的獲得,使學生倍感新奇,興趣盎然,勁頭十足。

③整個學習過程和課堂競賽過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無處不在,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探究、創新、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