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絕句的教案7篇 四行情詩 魅力無限:絕句教案

本文介紹了絕句的教學案例,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深入掌握絕句的基本結構、韻律、意境等方面,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和創作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欣賞和創作這一古典詩歌形式。

絕句的教案7篇 四行情詩 魅力無限:絕句教案

第1篇

1、通過誦讀與比較,瞭解三首詩的不同風格與表現手法。

2、從品味語言入手,初步掌握鑑賞詩歌的基本方法。

本課所選的三首絕句,內容淺顯易懂,其中《從軍行》和《過華清宮絕句》學生在高中以前已經有過接觸,大部分同學都可以背誦。因此,教學本課的三首詩,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層次的記誦和理解上,還應該引導學生向詩歌鑑賞的更高層次發展, 在誦讀和比較中品味語言,領會這三首詩的不同風格和表現技巧,感悟詩歌語言含蓄蘊藉的特點,進而掌握一些鑑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基於這樣的考慮,可以比較閱讀作為教學的切入口,從以下三個方面逐層推進:

二是不同題材詩歌風格的比較(送別詩、邊塞詩、詠史詩)。

三是三首詩不同表現技巧的比較(細節刻劃、融情於景、以小見大)。以比較顯差異,以差異促感悟,在比較中加深和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

1、重點:品味詞句,感受詩歌意象所包含的豐富思想內容。

文字的解讀首先必須立足於語言的感悟和品味,詩歌的閱讀尤其如此。引導學生通過對三首詩的語言的品味,從而使他們獲得對鑑賞詩歌的某些理性的認識,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如何才能凸顯重點、突破難點?首先要求學生在初步誦讀的基礎上把三首詩所使用的表情達意的具體意象從詩句中剝離出來(“意象”這一概念學生在高一第一學期的詩歌教學中已有接觸,在此直接引入教學的環節中應該是可以的),然後引導學生分析、品味這些具體的意象中所蘊含的詩人的思想情感,進而明確:詩歌的不同風格,不僅與作者的生活經歷、人生價值取向密切相關,而且與其在詩中所選取的意緊密象緊密相關。

對於本課教學難點的突破,可以採用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層層剝筍的方法。比如,可先由孟浩然的詩入手,通過對詩中意象的分析明確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然後聯絡以前學過的《春曉》、《過人故人莊》等詩,結合詩人的生活經歷,讓學生體會詩人的.不同風格,最後總結下鑑賞詩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對於三首詩的表現技巧的分析,可以穿插在意象分析的過程中,最後略作總結,以期通過對錶現手法的分析來加深學生對詩歌思想內容的理解。

1、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在連綿起伏、群峰聳立的詩歌天地中,唐詩無疑是最為雄偉壯觀的一座山峰。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絕句三首》就是從這座山峰上採擷來的精美的花朵。這三位詩人分屬於盛唐和晚唐兩個不同的時代,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創作風格。比如,你能說出孟浩然和王昌齡分別屬於哪個詩歌流派嗎?

2、請把三首詩迅速閱讀一遍,從題材上看,它們分別屬於什麼詩?

(3)喚起激情: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一個篇章,讀此篇章,教師應該感染激發學生內心的自豪之情、嚮往之情。

(4)關於詩歌流派和詩體的提問,既是考查學生對舊知的掌握情況,也是本課教學的必要環節。為下面環節中的不同詩體風格的比較留下鋪墊。

怎樣來鑑賞一首詩呢?這節課我們就通過這三首詩的學習來作一次探討。

①指導學生閱讀第一首詩,疏通詩意。思考:“脫”應怎樣理解?(解下,拿出)

抓住一個細節。啟發思考:聯絡“寶劍直千金”一句看,“脫”字一詞體現詩人怎樣的情懷?(可聯絡課文註釋並補充“季札掛劍”的典故來加深學生對這一細節的理解和感受。)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還可補充前人對孟的評價:唐人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稱他“救患釋紛,以立義表”,“交遊之中,通脫傾蓋,機警無匿”,《新唐書文藝傳》謂其“少好節義,喜振人患難 。”那麼,這首小詩所表現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③與《過故人莊》(或《春曉》)一詩的風格比較。思考:兩首所流露的情感有什麼不同嗎?(一顯恬淡灑脫之風,一具慷慨激昂之氣,頗有幾分盛唐豪氣。)

3、引導學生歸納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幫助梳理一下鑑賞的思路流程,讓學生在下一個環節乃至以後的學習中能不斷加運用,以提高獨立分析鑑賞的能力。

(1)學生齊讀《送朱大入秦》,對照註釋疏通大意。質疑。

(2)交流、討論“解劍相贈”這一細節對錶現詩人情感的作用。

(3)討論、比較:此詩與《過故人莊》一詩在風格上的差異。

(4)學生自讀後,齊背這首詩,簡要歸納一下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品味語言、分析意象、體會情感、聯絡舊知、縱向比較。

①詩意的解讀必須落實到具體的詞句上。這一教學環節關鍵就在於引導學生學會從一些細微之處著眼,抓住關鍵詞句來品味詩的內蘊。

②學生討論和辨析的關鍵詞是一個“脫”字,抓住了它就打開了解讀這首詩的大門。

③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適當補充一些相關的知識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他們理解。由內及外,由點到面,把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向更廣闊的書外的世界,這是老師在高年級學生的教學中始終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

④如果對詩人自身不同風格的討論進展順利,教師還可引入唐詩中一送別名句以供學生鑑賞比較。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⑤方法的歸納不必拘泥於語言的表達形式,關鍵是讓學生能有所領悟。

關於《從軍行》可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加以研討。

(1)抓住詩中最能體現邊塞風光的景物:雪山、玉門關、黃沙、樓蘭,概括這些景物所組成的畫面的特點。

(3)聯絡國中學過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結合本詩的學習,請學生簡要說說邊塞詩有哪些特點。

比如:內容多寫軍旅邊塞生活,風格或雄渾悲壯,或慷慨激昂等,學生能說出一二即可,不必求全求精。

5、學生朗讀《從軍行》,圍繞下列問題進行思考和討論:

(1)找出詩中體現邊塞風光的景物,思考:這些景物組成一幅怎樣的畫面?通過討論,使明確:奇麗壯闊,蒼涼雄渾。

(2)抓住“暗”“孤城”體會詩的前兩句表現的戌邊將士的思想情感。討論:這樣的場面給人一種怎樣的感覺?通過討論,體會戰爭的慘烈,對故鄉的思念。

(3)面對如此殘酷的戰爭,將士們的心情是怎樣的?抓住“百戰”“穿”“終不還”體會誓死保家衛國的決心和氣概。

(4)前兩句的景物描寫與後面有什麼關係呢?體會悲涼的情景的描寫更襯托出了戰士誓死保家衛國的決心和氣概。

(5)聯絡《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歸納邊塞詩的基本特點。1、這兩首詩的學習應該充分利用在第一首詩的學習過程中教給學生的品味語言的方法,在語言的品味和詩意的解讀上放手讓學生自主探討,交流討論,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加以點撥。

因此,關於預設中學生討論的問題亦可適當簡化,《從軍行》重點讓學生體會詩中的景情關係,進而歸納一下邊塞詩的基本特點;《過華清宮絕句》則重點讓學生把握此詩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體會其含蓄蘊藉的語言風格。《從軍行》的學習可以師生共同討論解決,《過華清宮絕句》一詩則主要交給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自主討論,教師適當予以點撥和拓展。

6、練習與遷移:師生共同鑑賞《過華清宮絕句》。關於《過華清宮絕句》著重引導學生討論:

(1)作為一首詠史詩,這首詩所詠的是什麼時代的什麼事?

(2)作者對歷史的評價態度主要體現在詩中的哪一句?

可引入:吳喬《圍爐詩話》說:“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事議論者為最上。”杜牧這首詩的藝術魅力就在於含蓄、精深,詩不明白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見強烈得多的藝術效果。

何謂“蒙太奇”手法?此即為一例。自讀《過華清宮絕句》,參照“教師活動預設”中的四個問題展開討論。重點放在對“一騎紅塵妃子笑”一句品味和分析上。

②師生共同探討“教師活動預設”中的問題(1)(2)。

④師生共同評價,歸納本詩在表現技巧方面的特點。對於本課來說,這一環節既是對上一環節的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教學內容進一步推進,關鍵的地方,教師必須加以有效的點撥,適當的調控。比如,關於《過華清宮絕句》一詩亦可作適當的資料補充,引入前人的評價,關於“蒙太奇”手法的介紹等,以豐富和加深學生作者含蓄蘊藉的語言風格的理解和感悟。

①指定學生髮言,總結詩歌鑑賞中應該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

(4)學生根據本課學習,總結鑑賞詩歌的一般方法。

學生總結後,教師作適當點評,可以參照“教師活動預設”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歸納。詩歌鑑賞對於剛剛跨入高中的學生來說是一定難度的,能力的形成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指望畢其功於一役。本課的學習旨在告訴學生鑑賞詩歌應該遵循的一些最基本的規律,讓學生知道從品味語言入手,抓住詩歌的核心意象來解讀詩意就可以了,至於更高層次的一些要求,比如知人論世、意境和手法賞析等可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逐步落實。

(1)蒐集或上網查閱有關孟浩然、王昌齡、杜牧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作評價材料,整理成三百字左右的小資料,寫在語文課堂筆記本上。

學生完成作業作業1是為了彌補本課教學中的一個不足,因為考慮到課堂教學的流暢與連貫,教學中省去了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作業的形式來作一次歸納。

如果班級學生程度較好,還可以這樣的方式展開教學:把三首絕句作為一個整體讓學生自讀,質疑,討論,在教師的參與下疏通三首詩的大意,明確各自不同的題材。然後提出以下兩個問題供學生討論:

(1)這三首絕句中你認為哪些詞語最具有表現力?請舉例並作簡要的分析。(亦可把全班分為三組,分別針對一首詩加以討論,或以自己最喜歡的一首為例,較的難的詩,由師生共同討論完成。)

(2)這三首絕句的題材不同,在表現手法也各不相同。你能說說它們在表現手法的運用上有何不同嗎?學生在討論以上問題後,教師可以適當加以補充和拓展,與學生一起總結鑑賞詩歌的一些基本方法。課外佈置學生從三首絕句中選自己最喜歡的一首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賞析文字,課上交流。

(1)《從軍行》一詩中“黃沙百戰穿金甲”一句具有極強的概括力,請問:從這一句詩反映了當時的戍邊將士怎樣的生活情形?

(2)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共有三首,下面是其中的第二首,請結合本課學習的有關內容,回答後面的問題。

②漁陽:今河北薊縣,當時為安祿山叛軍駐紮的地方。

(1)這首詩共寫了幾個場景?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2)“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與“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有異曲同工之妙,試作簡要分析。

絕句的教案7篇 四行情詩 魅力無限:絕句教案 第2張

第2篇

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不僅學習課文之文字,而且學習分析一首詩的方法。

因而從課文文字分析入手,首先進行現代文——文藝評論的閱讀訓練;在此基礎上,進而學習課文所展示的分析一首詩的方法。

2.老師簡介作者(見課本註解)周汝昌先生,激發學生興趣。

(二)周汝昌先生首先抓住了《清明》絕句中的哪個詞對該詩進行賞析的?賞析過程中採用了什麼方法?

(三)在周汝昌先生心目中“紛紛”一詞正是《清明》絕句中的“詩眼”,那麼何謂“詩眼”?

明確:“詩眼”即詩句關鍵處,乃全篇“神光所聚”,能使全詩境界全出,開闔變化而一動而萬隨者。

例:“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雲破月來花弄影”中的“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等。

(五)周汝昌先生對“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句進行賞析時,運用了哪些方法?

(七)作者在分析《清明》絕句第三、第四句時用了什麼手法?

(八)複習:聯想與想象的主要區別何在?聯想一般而言有哪些種類?

明確:想象無須觸媒;聯想則必須有觸媒。接近聯想、對比聯想、相似聯想、因果聯想。

明確:我國古代文學理論家將想象與聯想稱之為“神思”,作家憑藉想象和聯想,可以“思接千載”(超越時間),“視通萬里”(超越空間),形象是詩歌的生命,詩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濃縮到有限的生活畫面之中,使人通過畫面的形象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閱讀古詩詞作品,需要讀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對畫面形象進行還原,如能理解作者是怎樣憑藉想象與聯想來描繪生活畫面,塑造人物形象,抒發思想感情,闡明人生哲理,那麼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作品脈絡,更深刻理解作品意蘊。

明確:音節十分和諧、圓滿;形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

(十一)我們能否總結一下中國古典詩詞的總體特點?

明確:(1)語言簡練;(2)生動形象;(3)音韻和諧;(4)想象獨特;(5)情感豐富;(6)境界優美。

(十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對我們今後賞析古詩詞有什麼啟發?我們能否總結出幾個“抓手”?

第3篇

1、認識“絕、鸝、鳴”等7個生字,指導書寫“吳”“含”字。

3、能瞭解《絕句》中詩句的意思,說出詩句描繪的畫面。

能瞭解《絕句》中詩句的意思,說出詩句描繪的畫面。。

1、同學們,今天唐代一位大詩人穿越時空來我們班做客,猜猜他是誰(杜甫)杜甫是咱河南人,被稱為“詩聖”。

2、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流傳千古的《絕句》(板書課題)

1、請大家開啟書,自由讀詩,讀準字音,把生字圈出來多讀幾遍。孩子們,找到生字了嗎?(出示課件)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誰來分享一下好方法?(評價:你發現“鸝”和“鳴”都是鳥字旁,鳥字旁的字就與(鳥)有關,你就是一休!)還有嗎?(評價:你的方法真有趣,一口咬掉令尾巴,趕緊含在嘴裡面,樂中記字,)我們帶上節拍一起來讀這些生字!

2、同學們,大聲朗讀古詩,把詩句讀流利。誰來展示,出示課件、聽讀古詩,我們要讀出詩的節奏,大家一起讀。

3、這首絕句共有(學生答:四)句,每句有(七個字)叫“七言絕句”。

1、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詩句,你腦海裡會出現什麼畫面呢?(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貼畫面) 出示課件,聽到了什麼?對於黃鸝來說,鳴叫就是它們交流的方式,它們在交流什麼呢?(你認為它們在快樂地唱《春天的在哪裡》你真會想象!)我們能快樂的讀一讀嗎?

2、同學們,再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詩句,你眼前又會出現什麼畫面呢?(一行白鷺飛上蔚藍的天空。貼畫面)白鷺飛到哪裡去?你來回答,(哦,它們要飛上又高又遠的藍天)你們讀,讓我來聽,你們飛的高不高,遠不遠呢?

同學們,看畫面,詩句中寫了哪些色彩?這麼多顏色,你有什麼感受?(帶著這種愉悅歡快的心情感朗讀吧!)看課件朗讀。

一句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面,我們讀詩句、想畫面,展示出了兩幅色彩鮮明、生機勃勃的春景圖!看,多美!詩人喜歡!老師喜歡!你們喜歡嗎?一起讀出我們的喜歡。

(二)、後兩句詩也是兩幅美麗的畫面,讓我們用讀詩句、想畫面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彙報要先展示詩句畫面,再讀出美的畫面。

哪組彙報第三句詩?你們這組!有沒有疑惑的地方“窗含”有不理解?同學們,詩人在什麼地方看雪景呢?(對呀,詩人透過窗戶看窗外的雪景,窗戶框就像表在雪景的周圍,多麼完美的一幅雪景圖!出示課件理解)

哪組彙報第四句詩?你們組吧?畫面展示了,也讀出停泊的船要到遙遠的東吳去!

有時一首詩不僅是一幅美麗的畫,還能玩對對子的遊戲。敢和老師一起玩嗎?師出上句,你對下句。

生:上青天 (師的語氣不斷加強,引領學生讀出韻味)

詩歌,一首詩其實就是一首動聽的歌,所以才稱其為“詩歌”。有人就把這首詩譜了曲,唱出來了,想聽一聽嗎播放童聲兒歌《絕句》。 學生跟唱。

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字,交流書寫要注意的問題?大明來說吧! (我們來看是不是?兩個字裡的口都要寫小一點、扁一點。)小紅說!(我看也是“吳”字上窄下寬,“含”上寬下窄。)看老師書寫吧!在書上描紅兩個字,再各寫一個字。

我們再來誦讀古詩,讀出美的畫面,讀出愉悅的心情。

第4篇

師:孩子們,當我們想到最親愛的媽媽,我們不禁會想起古詩《遊子吟》(學生有感情的背誦),想到滾滾奔流的長江,又會想到古詩《浪淘沙》(學生背誦)。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的瑰寶,這節課讓我們再次來感受吧!

設計意圖:通過有感情的背誦上個單元學習的兩首古詩,進入詩詞學習的意境,感知古人吟詩抒情的意境。

1、師:這是我國唐朝偉大詩人杜甫寫的詩《絕句》。與以往我們學習過的古詩詩題不同,絕句是詩歌的一種體裁,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生:反覆讀,將詩讀清爽、讀流利,讀出一定的節奏和韻律

設計意圖:瞭解絕句是詩歌體裁,把這首詩讀正確,讀流利。

?絕句》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用一個詞來形容讀詩的感覺

師:杜甫的詩中有畫,讀一讀,結合課本插圖,看看詩中畫了什麼?

如(溫暖、柔和、明亮)的陽光(柔柔、溫暖、輕輕、輕柔)的春風

(五顏六色、各色各樣、火紅、金黃、雪白)的花(嫩綠、綠油油、嫩嫩)的草

這麼美好的春色,詩中寫到:遲日江山( ),春風花草( )

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麗如畫)。吸引小動物們也出來了?

師:詩句中小燕子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飛來飛去?你是怎麼知道的?讀出來

詩句中一對鴛鴦在做什麼?為什麼睡得這麼香甜?讀出來

師:這一飛一睡,一動一靜,讓這個春天充滿生機而又自然和諧。讀出來

設計意圖:學生在讀詩、看課本插圖和結合生活實際的想象中,瞭解詩的大意,從色彩、味道、感覺、動作等方面感受詩中所寫春天的美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產生熱愛之情。

賞析要點:讀通,知道這首詩寫了花多的特點,瞭解後兩句的對仗寫法,感受春天美好。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賞析要點:讀通,知道這首詩寫了春雨,感受春雨潤物無聲的美好。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葉紹翁《遊園不值》中“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2)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1、抓住杜甫“詩中有畫”的特點展開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讓學生結合插圖,自讀了解詩中寫了哪些景物,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從感覺、色彩、氣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點並且在交流中使認識更加清晰。

2、抓住杜甫詩中“一動一靜”的描寫,讀出忙碌與安逸,感受春之生機與和諧。

3、適當拓展賞析,一方面增加學生背誦方面的積累,另一面蓄積對春天的美好感受。

4、課中有獨立讀、對讀,個別讀、齊讀,讀句子、讀全詩等多次誦讀,輔以適當的動作,學生學的興趣盎然,增加積累。

5、吟誦調即是讀中的一種休息,也是對這種古老形式的一些瞭解。

第5篇

(3)比一比,看誰說得好:先默讀詩句,再閉眼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然後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先小組討論;

(4)瞭解作者的敘述順序及在顏色上的捕捉、鋪設的精妙。

(5)學習3、4句,重點理解“千秋、含、泊、萬里船”(藉助學生的生活實際)

(7)理解作者蘊涵於詩歌中的感情(結合詩歌的創作背景)

d、遠近搭配佈局美:第一聯與第二聯,第三聯與第四聯的結合

1、小組內說說詩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討論,可以向“鄰居”請教。

2、每小組彙報一句,其他小組可以補充,重點理解“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

3、指名學生將詩歌大意串講一遍,力求做到流暢通順

第6篇

1.理解詩句的意思,瞭解古詩內容,瞭解祖國山河的壯 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我們以前曾學過杜甫的詩,你們給大家背一首嗎?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他的詩。板書課題。

7.說說每一行詩的意思,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說出自己的理解,不足之處教師點撥指導。

9.認讀生字,介紹“舟”字旁,指讀生字,開火車讀,擴詞。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光秀麗,希望有一天同學們能走出去,領略一下詩人筆下的大好河山壯美。

第7篇

1、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宋朝詞人李清照的詩(板書:李清照)

2、課前,老師已經安排你們蒐集李清照的有關資料,我們一起來交流。

3、同學們的資料很詳細也很全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李清照寫的這首 >(板書課題和古詩,同學隨老師板書念).二:整體感知古詩

3. 指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這首詩讚頌的是誰?

師:善於提問時很好的學習習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才會學到更多的指示,這節課老師就把問題交給你們,利用上網查詢資料的方式自身解決問題,有信心嗎?

(1).在”百度搜索”中輸入”項羽”兩個字,然後點選搜尋.

(2).教師推薦選項:1.項羽;2.楚漢之爭和漢朝建立;3.項羽.

(4)項羽為什麼不肯過江東?把你瞭解到的說給同學聽。

觀察資料中的項羽畫像,你有什麼感覺,從哪感覺到的?

(5)提問:通過李清照對項羽的讚頌和剛才咱們瞭解到的資料,你認為項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同學說自身的看法:寧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氣概等)

師: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傑,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絕不屈膝投降。

(1)、師:楚漢戰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至今思項羽”,宋朝女詞人為什麼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作者當時所處時代背景有直接關係,誰把課前蒐集到的作者所處年代和當時的寫作背景給大家念一念?

(2)、師: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沉浸於享樂,不思恢復中遠。此時,作者在讚頌項羽,思念項羽的同時,還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同學說:對南宋統治者的憤恨、失去家園的悲哀、為國家擔憂等)

(5)師:處於封建時期的李清照,雖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只在文學上能流芳百世,同時,能有如此的英雄氣節,實在令人佩服。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夠激勵後人的,項羽的寧死不屈與南宋統治者的貪生怕死形成鮮明的對比,《夏日絕句》一詩既是對項羽英雄氣概的讚頌,又是對南宋懦夫的諷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氣節的鏗鏘表達。

(1)上網蒐集李清照其他詩詞,讀一讀,並把自身最喜歡的詩詞讀給同學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