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石鐘山記》教案6篇 探祕中國古代文化:《石鐘山記》教案

《石鐘山記》教案是一份專門為教師準備的教學資料,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教授這部傑出的文學作品。該教案內容詳實,包含了課程安排、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為教師提供了全面的指導。

《石鐘山記》教案6篇 探祕中國古代文化:《石鐘山記》教案

第1篇

提問:這篇就是說跟我們剛學過的《遊褒禪山記》有相同之點嗎?請說出主要的。(都有記遊的內容,都有相當多的議論成分,”記”和”議”又都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這些相同點,說明同學們能夠舉一反三,這是閱讀能力提高的一個標誌。這兩篇文章還有一些不同點,而且是很大的不同。這一點現在先不討論,但同學們在誦讀過程中要認真加以領會。現在請看”預習提示”的第2段。

提問:“未能進一步從”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這句話是對蘇軾的批評嗎?(是。)這個批評是嚴了一點?

教師作解釋後,進一步指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一開始不完善是難免的。蘇軾的論斷被人們承認八百年之久,這是很了不起的。

要求學生在聽教師背誦的過程中給難字注音,並認真品味每句話的語氣。

蠡(lǐ) 枹(fú) 鏗(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鏜鞳(tāng tà) 識(zhì) 無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說明:本文說的是石鐘山命名的來由,文中的敘事因此而發,言論也因此而發,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寫法,全文的結構都是為“顯志”服務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後一段說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結構就可以一目瞭然。據此,這五項內容擬採用“倒析法”,也就是從最後一段著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這種分析是綱要式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一個統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後在誦讀過程中逐步加深體會。

提問:先將最後一段讀一遍,從中找出兩句話來說明作者的意圖(“嘆酈元之簡,萬而笑李渤之陋”)。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①文章開頭提的正是這兩個人關於石鐘山山名來由的說法,前後對照,可見作者用心;②這兩句被置於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問:作者這一“嘆”一“笑”,有什麼深刻含義?(酈元是經過實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詳”,所以使人有“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之疑,這是可嘆的;李渤“以斧斤考擊而求之”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談。)

提問:作者依據這兩件事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反對臆斷——“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擔倡實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依據這個主旨給全文作出恰當的佈局的。

學生概括第1段大意。(“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說法表示懷疑”。)

問:這是作者的言論,它跟下文敘事有什麼關係?(疑而後察。)作者對酈說用“人常疑之”,對李說則用“餘尤疑之”,從這裡可以看出什麼問題來?(“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參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僅據文字表面意思,又難以肯定;“餘尤疑之”,疑的程度勝過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證據__可見對酈、李二說的態度是不相同的。)指出:這是為下文寫“察”作鋪墊的。

學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過實地考察證明李說純系臆則,而酈說是正確的。)

問:這段話中哪些語句是對上述二說的表態?(對李說——“笑而不信”;對酈說——“古之人不餘欺也”。)為什麼說酈元沒有欺騙他?(作者發現聲源有兩處,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發聲。)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結論,即由這裡所說的事實匯出。

說明:在分析主旨和結構時,可依次寫出,最後用線連結如圖,不要等到分析完畢再寫。

①“《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此句祕下名合為第一層,為下文質疑張本。按:湖口縣有石鐘山二座:上鐘山在城西,下鐘山在城東。下鐘山即蘇軾作記處。作者引《水經》而不釋,筆法何等簡潔。

②“酈元以為……聲如洪鐘”——這是轉述酈元的話,“水中相搏”一語耐人尋味.,下文寫作者的發現,可謂道貌岸然盡“相搏”之狀,但世人不親臨其境,便無法想象。由此匯出第二層。

③“是說也……而況石乎”——這是第二層。“也”字作一頓,以示將有所論。“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無證耳。“以鐘磬置水中”是“常人”的類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聞目見”過之。④“到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於潭上”——敘事何等簡潔。由此句至段未為第三層。

⑤“扣而聆之……餘韻徐歇”——作者如此描寫,頗有譏李之意。李文《辨石鐘山記》今已不可見(《文苑英華》不收,)估計是作者轉述,有意作誇張描寫。

⑥“自以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話寫盡俗人情態。為下文“笑陋”張本。

⑦“然是說也,餘尤疑之”——“餘尤疑”三字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①段首至“因得觀所謂石鐘山”——敘述考察機會到來的緣由,僅14字,何等簡潔。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誤人之深,於此可見。“固”,這裡應訓“當然”、“本來”,引申為“自然”之意。作者不寫親訪寺僧問山名來由,而直書小童擇石而叩之,又省卻不少筆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此數句寫景。問學生:有哪些細節?(大石、鶻、鸛鶴。)渲染了怎樣的氣氛?(陰森恐怖。)要求學生將作者的描寫語劃出來(“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雲霄間”、“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餘方心動欲還……如鐘鼓不絕”——妙在“欲還”而未還。“大聲”突如其來,伏下文“恐”字。“如鐘鼓”,點出山名來由,照應開頭“聲如洪鐘”。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酈元所云,又繼之以喜,喜而後“察”。前此所有之“疑”頓失。

⑥“徐而察之……而為此也”——具體道出“水石相博”之狀。為“嘆酈元之簡”伏筆,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兩山間……如樂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狀。問學生:“噌吰”與“窽坎鏜鞳”有別乎?(前者出自絕壁下,有共鳴,顯得雄渾;後者出自大石中,風來時則有,一吞一吐,節奏鮮明。)

③“因笑謂邁曰……不餘欺也”——作者將長子邁寫入文中,其意在此——邁是他的巨集論的第一位聽眾。以此結束考察過程,恰到好處。“古之人”,指酈元。

說明:這一段是誦讀的難點。為了便於學生記誦,除了劃出大的層次而外,還可以板書行文順序。待學生能基本上背出這一段後,拭去板書,再做檢查。板書形式如下(括號中的話可略而不書):

訪石鐘山緣由→小重扣石→絕壁下所見所聞:大石、棲鶻、鸛鶴。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聲→大石中的“窽坎鏜鞳”之聲→語邁作結。

問:酈、李二說的不同點是什麼?(酈說認為“水石相搏”而發聲,李說認為潭石有聲。)這意味著什麼?(李說是對酈說的否定。)從寺僧使小童擇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麼問題來?(說明信李說者多,俗見之誤人。)

問:從這一段的內容來看,作者對酈、李二說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問:作者對李說“尤疑”,為什麼寫小童扣石事僅用一句帶過?(不值一駁。)試品味這句話的語氣。(輕蔑、譏笑。)本段著重寫聲源,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說。)還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說,正所以批李說。)本文不是遊記,而是考察記,為什麼要渲染絕壁下的陰森恐怖氣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淺人之無知妄說遂行於世。)

小結:本段是為破疑案而寫,作者對酈說是信中有疑(故結句是“古之人不餘欺也”),疑既釋而益信;對李說則是絕對否定。

①“事不目見耳聞……可乎”照應上文哪一句?(“今以鍾磐……而況石乎”。)是什麼辭格?(反問。正意是:不目見耳聞而謂“不能鳴”,便是臆斷。)

②“殆與餘同”的“殆”能換成“蓋”字嗎?(不能。作者只能據文字推測,而無法證明,用“蓋”則會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詳”相照應的上下文是哪些詞句?(上文是“水石相搏,聲如洪鐘”;下文是一個“簡”字。)

③“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與上文哪些話呼應?(“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這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強調實地考察,不盲從。)怎樣的情緒?(坡公何嘗不自得?然與李渤有別:李是臆斷,坡公是以事實為據。)

補充問:有人說這句話中的“夜”字可刪,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討論此題不必涉及科學原理,而要著重探究作者的意圖,其實“不肯”後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處。)

④“而陋者……得其實”——再次譏評李渤。上文評李渤只說事實,至此才出現一“陋”字,貶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筆力。

說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後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

2.教師將本文改成一篇說明文,學生聽後再進行比較。進一步認識本文的特點。

①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③微波入之,涵滔澎湃,④有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⑤近港口處,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則多竅,與風水相吞吐,發為窽坎鏜鞳之聲,與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酈元注《水經》,但云⑥“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可謂⑦言之不詳。⑧唐李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自以為得之,其實悖矣。

說明:教師讀的速度要慢一些。讀前告訴學生,用鉛筆劃出書上的語句,並標上句子的序號。便於學生連綴成文。

①蘇文的內容核心是說明性的,跟考察記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內容跟記遊結合在一起,不僅寫了景物,也寫了自己的心態,這就屬於生動的說明了。由此可見,從基本性質來說,本文文體應定為考察記。

②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補酈說之不足,破李說之陋。由此自然生髮出“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的議論。

③文中的記敘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謂石鍾者”這一小段,是為了說明考察緣由的;描寫成分只有“大石側立……此鸛鶴也”這一小段,是為了說明考察之不易的。

《石鐘山記》教案6篇 探祕中國古代文化:《石鐘山記》教案 第2張

第2篇

鼓:①樂器。例。噌吰如鐘鼓絕。②擊鼓;例:一鼓作氣。③彈秦。例:令趙王鼓瑟。④鼓動、掀動。例:微風鼓浪。

是:①是。例:問今是何世。②正確。例:辨清是非。③這、這樣。例:是說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雙石潭上。②能夠。例:因得觀所謂石鍾者。③收穫。例:此餘之所得也。

遺:①遺留;例:先帝之遺德。訪其遺蹤。②遺失、遺棄。例:得遺金一餅。

鳴:①鳥叫。②一切物體發出聲音。例;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固:①鞏固。例:固國不以山溪之險。②堅決。例:相如固止之。③本來。例:餘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眾人之廣議也。②沒有誰。例:莫不響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當①對、向。例:當窗理雲鬢。②阻擋。例:豺狼當道。③抵敵。例: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操者。④在。例:有大石當中流。

向:①去向。例:聞操已向荊州。②從前、剛才。例:尋向所志。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斤:①重量單位。②斧頭。例: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提問:這篇就是說跟我們剛學過的《遊褒禪山記》有相同之點嗎?請說出主要的。(都有記遊的內容,都有相當多的議論成分,”記”和”議”又都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這些相同點,說明同學們能夠舉一反三,這是閱讀能力提高的一個標誌。這兩篇文章還有一些不同點,而且是很大的不同。這一點現在先不討論,但同學們在誦讀過程中要認真加以領會。現在請看”預習提示”的第2段。

提問:“未能進一步從”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這句話是對蘇軾的批評嗎?(是。)這個批評是嚴了一點?

教師作解釋後,進一步指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一開始不完善是難免的。蘇軾的論斷被人們承認八百年之久,這是很了不起的。

要求學生在聽教師背誦的過程中給難字注音,並認真品味每句話的語氣。

蠡(lǐ)枹(fú)鏗(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鏜鞳(tāngtà)識(zhì)無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說明:本文說的是石鐘山命名的來由,文中的敘事因此而發,言論也因此而發,用的是卒章顯志的寫法,全文的結構都是為“顯志”服務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後一段說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結構就可以一目瞭然。據此,這五項內容擬採用“倒析法”,也就是從最後一段著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這種分析是綱要式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一個統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後在誦讀過程中逐步加深體會。

提問:先將最後一段讀一遍,從中找出兩句話來說明作者的意圖(“嘆酈元之簡,萬而笑李渤之陋”)。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①文章開頭提的正是這兩個人關於石鐘山山名來由的說法,前後對照,可見作者用心;②這兩句被置於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問:作者這一“嘆”一“笑”,有什麼深刻含義?(酈元是經過實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詳”,所以使人有“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之疑,這是可嘆的;李渤“以斧斤考擊而求之”這種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談。)

提問:作者依據這兩件事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反對臆斷——“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擔倡實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依據這個主旨給全文作出恰當的佈局的。

學生概括第1段大意。(“對石鐘山命名緣由的兩種說法表示懷疑”。)

問:這是作者的言論,它跟下文敘事有什麼關係?(疑而後察。)作者對酈說用“人常疑之”,對李說則用“餘尤疑之”,從這裡可以看出什麼問題來?(“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參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僅據文字表面意思,又難以肯定;“餘尤疑之”,疑的程度勝過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證據__可見對酈、李二說的態度是不相同的。)指出:這是為下文寫“察”作鋪墊的。

學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過實地考察證明李說純系臆則,而酈說是正確的。)

問:這段話中哪些語句是對上述二說的表態?(對李說——“笑而不信”;對酈說——“古之人不餘欺也”。)為什麼說酈元沒有欺騙他?(作者發現聲源有兩處,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發聲。)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結論,即由這裡所說的事實匯出。

①“《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此句祕下名合為第一層,為下文質疑張本。按:湖口縣有石鐘山二座:上鐘山在城西,下鐘山在城東。下鐘山即蘇軾作記處。作者引《水經》而不釋,筆法何等簡潔。

②“酈元以為……聲如洪鐘”——這是轉述酈元的話,“水中相搏”一語耐人尋味.,下文寫作者的發現,可謂道貌岸然盡“相搏”之狀,但世人不親臨其境,便無法想象。由此匯出第二層。

③“是說也……而況石乎”——這是第二層。“也”字作一頓,以示將有所論。“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無證耳。“以鐘磬置水中”是“常人”的類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聞目見”過之。④“到唐李渤始訪其遺蹤……於潭上”——敘事何等簡潔。由此句至段未為第三層。

⑤“扣而聆之……餘韻徐歇”——作者如此描寫,頗有譏李之意。李文《辨石鐘山記》今已不可見(《文苑英華》不收,)估計是作者轉述,有意作誇張描寫。

⑥“自以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話寫盡俗人情態。為下文“笑陋”張本。

⑦“然是說也,餘尤疑之”——“餘尤疑”三字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①段首至“因得觀所謂石鐘山”——敘述考察機會到來的緣由,僅14字,何等簡潔。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誤人之深,於此可見。“固”,這裡應訓“當然”、“本來”,引申為“自然”之意。作者不寫親訪寺僧問山名來由,而直書小童擇石而叩之,又省卻不少筆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此數句寫景。問學生:有哪些細節?(大石、鶻、鸛鶴。)渲染了怎樣的氣氛?(陰森恐怖。)要求學生將作者的描寫語劃出來(“如猛獸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雲霄間”、“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餘方心動欲還……如鐘鼓不絕”——妙在“欲還”而未還。“大聲”突如其來,伏下文“恐”字。“如鐘鼓”,點出山名來由,照應開頭“聲如洪鐘”。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酈元所云,又繼之以喜,喜而後“察”。前此所有之“疑”頓失。

⑥“徐而察之……而為此也”——具體道出“水石相博”之狀。為“嘆酈元之簡”伏筆,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兩山間……如樂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狀。問學生:“噌吰”與“窽坎鏜鞳”有別乎?(前者出自絕壁下,有共鳴,顯得雄渾;後者出自大石中,風來時則有,一吞一吐,節奏鮮明。)

③“因笑謂邁曰……不餘欺也”——作者將長子邁寫入文中,其意在此——邁是他的巨集論的第一位聽眾。以此結束考察過程,恰到好處。“古之人”,指酈元。

說明:這一段是誦讀的難點。為了便於學生記誦,除了劃出大的層次而外,還可以板書行文順序。待學生能基本上背出這一段後,拭去板書,再做檢查。板書形式如下(括號中的話可略而不書):

訪石鐘山緣由→小重扣石→絕壁下所見所聞:大石、棲鶻、鸛鶴。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聲→大石中的“窽坎鏜鞳”之聲→語邁作結。

問:酈、李二說的不同點是什麼?(酈說認為“水石相搏”而發聲,李說認為潭石有聲。)這意味著什麼?(李說是對酈說的否定。)從寺僧使小童擇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麼問題來?(說明信李說者多,俗見之誤人。)

問:從這一段的內容來看,作者對酈、李二說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問:作者對李說“尤疑”,為什麼寫小童扣石事僅用一句帶過?(不值一駁。)試品味這句話的語氣。(輕蔑、譏笑。)本段著重寫聲源,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說。)還有什麼作用?(證實酈說,正所以批李說。)本文不是遊記,而是考察記,為什麼要渲染絕壁下的陰森恐怖氣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淺人之無知妄說遂行於世。)

小結:本段是為破疑案而寫,作者對酈說是信中有疑(故結句是“古之人不餘欺也”),疑既釋而益信;對李說則是絕對否定。

①“事不目見耳聞……可乎”照應上文哪一句?(“今以鍾磐……而況石乎”。)是什麼辭格?(反問。正意是:不目見耳聞而謂“不能鳴”,便是臆斷。)

②“殆與餘同”的“殆”能換成“蓋”字嗎?(不能。作者只能據文字推測,而無法證明,用“蓋”則會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詳”相照應的上下文是哪些詞句?(上文是“水石相搏,聲如洪鐘”;下文是一個“簡”字。)

③“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與上文哪些話呼應?(“至莫夜月明……此鸛鶴也”。)這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強調實地考察,不盲從。)怎樣的情緒?(坡公何嘗不自得?然與李渤有別:李是臆斷,坡公是以事實為據。)

補充問:有人說這句話中的“夜”字可刪,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討論此題不必涉及科學原理,而要著重探究作者的意圖,其實“不肯”後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處。)

④“而陋者……得其實”——再次譏評李渤。上文評李渤只說事實,至此才出現一“陋”字,貶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筆力。

說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後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下面是供參考的表的模式:

從遊未盡興生髮感受,談人生哲理和治學態度。 形式是記遊,實際是記考察所得。用事實破千古疑案,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

寫法 敘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敘事,議論重在“立”。 敘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率敘事;議論有“破”有“立”。

第3篇

1、 瞭解課文大意,辨析詞類活用現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運用朗讀、提問及討論等方式讓學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利用所學的文言知識解決詞類活用現象及特殊句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善學善問的能力,力爭達到師生互動。

通過同學們的分析得出文章結構:質疑—————探疑—————結論(針對此結構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論證了一個道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中心句)

1、 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狀語後置;承接連詞)

2、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定語後置;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

3、 文章一開始講“《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鍾出焉’”。為什麼作者不直接講出來,而要引用《水經》中的話?是不是多餘?(討論後回答)

明確:作者引用書中的話比自己的話有力,同時說明石鍾出確有其山;通過《水經》提出酈道元的觀點,後面提出李渤的觀點,兩種觀點提出來,有了比較,就為作者的質疑提供了基礎,也為下文作者實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據。(大家各抒已見,從各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思維很活躍,討論也很熱烈,很好!下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探疑)

1、 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名詞活用作狀語,從旁邊)

3、 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當:在某處,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詞義辨析,中間是空的)

4、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像李渤那樣不肯實地考察的人,養尊處優)

5、 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巨集者,周景王之無射也,款坎鏜溻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通志,知道;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句)

問:這些聲音曾經給作者什麼樣的感覺?試從書上找出有關句子來。

明確:“舟人大恐”、“餘方心動欲還”,這聲音曾經讓作者十分恐懼,

問:無射和歌鐘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樂器,聲音美妙動聽,為什麼作者把這些讓他嚇得魂不附體的聲音比成仙樂一般美妙的聲音呢?(討論)

明確:①聲音相似(為什麼不乾脆說像“鍾”而非比成那麼有名的樂器呢?)

②這與作者的心情有關,因為作者經歷了那麼艱險的探索,終於找出了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心裡高興,聽這個水石相搏的聲音就像樂器奏出的音樂一樣美妙了

① 餘固笑而不信也。(懷疑、否定的笑,笑“寺僧和小童”的行為,還笑他們和李渤的觀點一樣)

③ 因笑謂邁曰。(高興、欣慰、開心的笑,作者經過艱辛探索,終於找出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明確:笑李渤沒有深入實地去考察,“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無”。對,蘇軾在這篇文章中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重視實踐的思想。

明確:我認為李渤不應該被嘲笑,因為他能夠對酈道元的觀點提出質疑,並且考證它,得出新的結論,這和蘇軾同樣可貴,而且蘇軾笑李渤也是不對的,如果這樣,後人也同樣可以笑蘇軾,因為在後人看來,蘇軾的觀點也是錯誤的(運用辨證的觀點去思考)。

總結:學習《學習石鐘山記》的目的並不在於評判誰是誰非,而在於學習蘇軾這種不迷信舊說,大膽質疑,而且敢於探索,通過實踐得出結論的精神。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千變萬化的,所以,對於書本上的東西,對於名人的觀點,我們都不能看成一成不變的真理,要敢於質疑,並且去小心地求證,這就是《石鐘山記》帶給我們的啟示。

問:大師質疑的精神在現實生活中難能可貴,大愛能不能舉出一些敢於質疑的例子?

舉例: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布魯諾誓死捍衛“日心說”;鄧小平反對“兩個凡是”,提出改革開放。無論是科學家和革命家,他們這些思想都是一種很可貴的科學精神,我們在學習中同樣要培養這種質疑精神,用胡適先生的話說就是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並且運用辯證的方法去作出儘可能正確的判斷。

第4篇

1.掌握"函胡/莫/識"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絕/而/焉"

3.掌握判斷句/定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和介賓短語後置句;

5.瞭解和體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將議論/記敘/描寫/抒情

1.本文在結構上採用以議展開,以疑入手,在表現手法上採用

蘇軾與王安石都是北宋人,蘇從年齡上小於王,因政見與王

安石/司馬光等不合,被新舊兩黨排擠,一再被貶,甚至入獄,這種

政治遭遇和長期在許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經歷,使他對社會和人民生活

(1).本文與<遊>文一樣,是即事明理的文章,這篇課文記了怎

(2).請生按照以上問題,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加以回答.

本文記述了作者遊歷石鐘山所觀察到的情況,闡明瞭"事不目見

耳聞",不可"臆斷其有無",既,對前人之說,不應迷信,應當採

(1).課文第一段作者擺出了酈元和李勃關於石鐘山得名原因的觀

點,是怎樣的觀點?作者贊成他們的觀點嗎?請用原文回答.

酈元說:下臨深潭,徽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巨集鍾--水石相

李勃說:扣而聆之,面聲函胡,北音清越,fu止響騰,餘韻徐歇

(2).那麼,作者認為石鐘山得名的原因是什麼呢?請用原文回答.

"cenghong之聲"與"kuan坎鏜ta之聲"相應,"如樂作焉"

第一部分(1):質疑--提出對兩位古代名人觀點的疑問;

第二部分(2.3):察疑--通過實地觀察,得出結論.

2.請生朗讀課文,要求聲音巨集亮,吐字清楚,斷句正確.

1.請生根據課文註釋並藉助工具書翻譯課文.全班訂正.

⑴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含糊,重濁而模糊.

⑶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目,親眼;耳,親耳,名詞作狀語.

⑷雖大風浪不能鳴也--鳴,使......鳴,動詞的使動用法.

賓語前置是古漢語一種常見現象,本練習所列幾種,屬於否定句

共同點:即事明理,通過記游來發議論.與一般遊記不同的是,它們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也不同於一般的議論文的寫法,而是通過具體記游來闡發道理.

不同點:<遊>文先記遊山,後發議論,<石>文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抒發感想.

(3).找出本文中的比喻/誇張/擬人/引用/對偶等修辭句,體會它們各自的作用.

第5篇

3.瞭解和體會本文將議論、記敘、描寫、抒情恰當結合及將情、景、理渾然融合的寫法;

課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敘述關於“石鐘山”命名由來的兩種說法,然後分別提出質疑,為下文作者親臨其境進行探究提供了依據。第二段,寫作者親臨石鐘山和探究石鐘山得名原因的經過,作者在這段裡生動細緻地敘寫了親自探究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對“石鐘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段,寫作者探訪得實後的感想:凡事須親歷而不可主觀臆斷,點明瞭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鐘山得名由來作為線索。先“疑”,後“探”,再“斷”,最後是“嘆”。文章結構嚴謹,脈胳清楚,記敘、寫景、議論緊密結合,是宋人遊記常用的寫作方法。本文的特點是記敘內容容量大而條理分明,寫景奇特,真切動人,而通過對石鐘山命名的探索,闡明瞭“臆斷”有害於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臆斷”的方式又是多麼謬誤和淺陋可笑。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於一般的記遊性散文那樣,先記遊,然後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後又以議論作結。

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出“古之人不餘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後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餘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後,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環相扣,渾然一體,是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水經》雲:“彭貂之口,有石鐘山。”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有幽棲者(隱居的人,即李渤自稱),尋綸(釣魚)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臨時住宿)於南隅,忽遇雙石,漱(傾斜)枕潭際,影淪(倒映)波中。詢諸水濱,乃曰:“石鍾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不然,則安能產茲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舊矣。如善長(酈道元字善長)之論,則瀕(瀕臨)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貫之。聊刊前謬,留遺將來。貞元戊寅歲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號)記。

2.寫出《石鐘山記》中與本段中下列語句意思相應的句子。

3.與“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義相同的一項( )。

(2)李渤對酈道元的觀點持什麼態度?文中是怎樣說的?

6.蘇軾在《石鐘山記》中對李渤的觀點是怎樣評價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2.“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山仍石名,舊矣。”

(2)否定。“如善長之論,則瀕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貫之”

6.“然是說也,餘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第6篇

1、知識與技能:辨析、積累文中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辨析與普通山水遊記的不同,把握通過記遊揭示哲理的寫法特徵。

2、過程與方法:文言文是學生比較害怕的,但通過精心地層層設疑,能引導學生進行目的性明確的閱讀,激發學習興趣;小組討論能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質疑,學習反對臆斷,重視實踐的科學精神,學會對人或事物全面評價。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知識,把握文章寫法特色,學習反對臆斷,重視實踐的科學精神。

匯入檢測(幻燈)學生口頭回答檢查學生完成預習任務的情況(預習任務見附),積累文言知識。

提問:石鐘山頗有名氣,景色也不錯(幻燈感受),要寫“石鐘山記”這樣一個題目,按通常的寫法,應怎麼寫?思考回答:描寫山水景物初步體會本文與普通山水遊記的不同。

提問:本文怎樣寫的?回答出文章的大體思路:質疑——解疑——總結為具體感受文字做鋪墊。

提問:文章質疑了什麼?為什麼質疑?有了疑問怎麼做的?解答疑問後怎麼總結的學生討論回答

(見附的板書)進一步熟悉文字和作者的寫作思路,明確文章主旨,體會寫法特色。

引入總結寫法特色回答:通過記遊揭示哲理進一步明確本文與普通山水遊記的不同。

拓展:由體會作者的觀點和作者對李渤的態度,匯入對蘇軾的質疑。

2、事情目見耳聞就可斷定了嗎?小組討論,體會文中和《辨石鐘山記》中體現李渤“目見耳聞”的文字,培養學生質疑精神

提問:蘇軾對李渤的嘲笑是不應該的,他自己的結論也有問題,這是不是影響了同學們對他的評價?點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和“對李渤進行嘲笑是不對的,但他反對臆斷,注重實踐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引導學生對人或事物全面評價,一分為二地看待

2、提供網際網路資訊1、以“由蘇軾的質疑說開去”為題列一份提綱;2、有興趣和有條件的同學可以登陸網路自己進行拓展學習。1、讓學生學以致用。

1、藉助老師提供的翻譯,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詞和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