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一個字的歌教學反思2篇 探究一字歌教學方法的可行性與反思

“一個字的歌教學反思”是針對一些教育者在教學中過於注重標準化、形式化的問題展開的討論。文章探討了音樂教學中對於情感表達和個性化創新的重要性,呼籲教育者在教學中更加註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打破“一刀切”的死板教學模式。

一個字的歌教學反思2篇 探究一字歌教學方法的可行性與反思

第1篇

有人說:“反思是教師成長的推進器”。成長就是對細節的反思積累起來的高度。教師要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就應該不斷更新,重構自己的教育思想,提煉昇華教育實踐,增長智慧。前幾天在中山國小執教了一堂市級教研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當走下課堂的一剎那,我就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教學真的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我所執教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是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課文,課時目標力求通過了解水資源匱乏,水汙染嚴重的現狀,森林資源急劇減少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以及其他的一些汙染問題,感受到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瞭解世界環境面臨的難題,培養生態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我的設計思路是:談話匯入,彙報調查情況,初步感知水是生命之源。接著出示世界水資源儲量表,從資料中直觀地感受到水資源匱乏的現狀,然後來動手分一分,畫一畫,更加真切地感受水資源的有限,以真實的調查瞭解有限水資源被汙染的現狀。在瞭解森林資源的環節中,以大量的圖片呈現給學生,感受到森林不僅能帶給我們美感,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具體的文字資料下了解森林資源驟減的現狀,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嚴重的後果。最後一個環節是引導學生面對地球上有限的資源被汙染,被嚴重破壞的現狀,展望未來,我們要做些什麼。課堂始終以學生的調查為基礎,引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是課堂的學習者,而老師只是引導者,合作者。設計好教學環節,胸懷兩次試教的感悟,我從容走進課堂:帶著憧憬,帶著期望,期待著出現那一幕幕的傷心無無奈,期待著課堂上出現隨波湧起的豪情與壯志,期待著孩子們心中的那一份使命感與責任感……可當我從講臺上走下的那一刻,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失敗了,感覺好無奈啊!先讓我把教學定格在那傷心的一幕幕吧!

鏡頭一:當市教研員把話筒遞給我的那一刻,我滿心的想著,課堂上學生是主角,我只是一個合作者,學習者。當我和孩子們簡單的聊過之後,看了看錶,天哪,離上課還有好幾分鐘,做什麼呢?腦子裡頓時一片空白,只是不時地看手錶,我想我的樣子一定狼狽又無奈,當離上課還有兩分鐘的時候,我又看手錶,還好,楊老師替我解了圍,說就上課吧!終於可以開始上課了!當我說出我的第一句話時,感覺聲音像在空中飄著,那樣的蒼白。

鏡頭二:當我播放森林美景圖時,滿心期待出現優美的音樂,學生髮出讚歎聲,沒想到電腦也跟我開了個玩笑,竟然自動關機了,那一刻,真的好想哭啊!明明試過很多次的課件怎麼會在關鍵時刻出故障呢?我該怎麼辦?我相信我當時的表情是最無奈的。

鏡頭三:當我宣佈就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進行彙報交流時,孩子們似乎很不情願地翻出資料,沒有出現預想的那種熱情,交流的慾望,更沒有預先想象地那樣出現了麗水水資源被汙染的嚴重現狀時的那種悲哀與傷心,孩子們的一臉地漠然。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課堂上的出現的這些局面?執教當晚夜深人靜時,我坐在電腦前,耳邊聽到的是十指敲打鍵盤的聲音,胸中湧起的是翻江倒海般的思緒……

靈動的課堂需要有教學智慧的教師,而我最缺少的就是課堂上臨時的應變能力,沉著冷靜的大氣與勇氣。當面對臺下聽課老師那一雙雙眼睛時,我退縮了,當我碰到電腦意外的關機時,我懵了。而這一切都需要老師鎮靜,放鬆的心態,隨機應變。而這樣的能力並不是老師上了一,兩節課就有質的飛躍的,而是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地磨練,一點一滴的積累,我還需要更多的歷練,更多的挑戰和考驗。

雖然我的意識中,課堂是學生的,我只是他們學習的引領者。但是在課堂上,我還是緊緊地抓住給學生不放,四人小組的討論是在老師的吩咐下做的,課堂上的發言是為了回答老師的問題而舉手的,孩子學得非常被動。為了完成我的教學任務,為了完成我預先設計的板書,我錯過了很多精彩的東西,如學生有獨到見解的發言,我沒有積極引導使其成為課堂上的一大亮點;學生帶過來的被汙染的水,我都沒有讓其在課堂上呈現。為了完成我預先的教學設計,也沒有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思考,討論,交流。當我提了一個問題,環顧一週,舉手的仍然寥寥無幾,我就不再啟發了,不再等待了,急著進行我的下一個環節了。

傷心之餘,所幸還有值得慶幸的事,那就是在準備的過程中,收穫了很多。

其一:學會了做課件。忙做課件,為了省力,總是很少自己在那裡思考,而這一次,因為課的設計改動很多,所以課件也要一次次地修改,我總不好意思一次次地麻煩別人,所以自己慢慢地摸索,告訴的會忘記,而做過的記憶就特別深刻了。想著下一次別人不會,我還可以當老師了,挺開心的;

其二:孩子的.收穫。雖然在課堂上,孩子們沒有發揮出我預期的效果,但是,在上課之前,我曾引導孩子去收集了很多有關環保方面的資料。就像我,為了上好這一課,曾經上網收集了很多相關資料,看很多的視訊資料,也曾經去調查市區河道的汙染情況。也有很多孩子已經更近一步地認識到了地球資源的有限,在最後的“我為保護地球,保護地球上有限的資源”獻計獻策環節中,很多孩子曾說到,要建議家長少開車,多步行,減少大氣汙染,還有的孩子談到,以前用水大手大腳,今後要學會節約,儘量讓水二次使用,如用洗臉的水沖廁所,還有的孩子談到,今後要建議家長買菜的時候用菜籃子,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這樣就能減少白色汙染,土地資源就能節約等等,孩子們的認識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深刻!。我想,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孩子或多或少的已經意識到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有限的資源枯竭了,我們將很難從別處得到補充,這樣一個嚴峻的現實了;

其三:當課上完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老師向我要了課件和教案,說自己在上這一課時,就有了一個很充分的準備。我想,這樣也不失為一件壞事,不管成功的還是失敗的課堂,總能夠留給大家很多思考的東西。

最後,我想說的是要感謝我們的教研王老師,給了我這樣一個鍛鍊展示的機會,感謝王老師課前的意見和建議。我知道自己離一個優秀的品德教師還有很長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會一直去努力。繼續堅持我們的品德教學要努力的方向:並不是孩子們在課堂上說了什麼,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真正觸動了孩子們的心,是否真正引起了孩子們的深思,是否能給他以後的行為帶來些許的變化……讓我為了這樣的一天而奮發努力!

一個字的歌教學反思2篇 探究一字歌教學方法的可行性與反思 第2張

第2篇

之所以選擇《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作為此次賽課的,其主要原因是幾年前參加區優質課評比上的就是這一課,而且還拿了一個一等獎。估計是嚐到了甜頭,這次希望也能輕鬆過關,有不勞而獲的嫌疑。但是真正開始磨課,才發現,所謂的過去經驗都是空的。甚至不如沒有,因為所謂的有,也是一種羈絆,一種束縛。

好在經歷了一個月左右的磨課歷程之後,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突破,有了亮點。

課前談話時,一起欣賞了一組展示家庭幸福和美的圖片,並請學生談論,在這些圖片中,你發現了什麼?學生的發言表達了他們的心聲:家人團聚,共享天倫是最大的幸福。

以此作為情感的鋪墊,營造氛圍,急轉直下,用“我們談論著幸福,沉浸在幸福之中,可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無辜的人,他們的幸福卻被戰爭這個惡魔無情地奪走。今天,我們就來傾聽一箇中國孩子關於戰爭發出的呼聲。”來揭示課題。

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即使做了充分的預習,課堂上仍然要留足讀書的時間。課上初讀課文,是要體現對文字的整理把握,梳理脈絡。通過初讀,解決了“這封信是誰寫給誰的?他在信裡發出了怎樣的呼聲?”這兩個問題,並且存疑:“為什麼署名寫‘一個失去父親的孩子’而不直接寫雷利這個名字?等到整篇課文都學完了,我們就會有深入而全面的認識。”這個環節的處理一是能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時候要學會關注體裁特點,讀書信要關注格式,這也是一種學習語文的方法的總結。

從多音字到課文新詞的學習,結合了“據義定音”、“找近義詞理解詞語”、“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等方法,帶動了第一自然段的學習,通過閱讀去搜集和處理資訊。

通過抓“卓越”這個詞,全面瞭解文中的爸爸卓越還表現在哪裡,並且帶動二、三自然段的學習。

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中,有一點特別值得反省:當一生說:“爸爸的卓越還表現在他是一個出色的經濟學家”時,我沒有及時去引導他去尋找前半句,而是急著去找另一個學生,企圖救場。結果另一個孩子又找到“爸爸是和平衛士、犧牲在維和的戰場上”這些話語。事後一想,如果我能追問第一發言的學生:“還有嗎還體現在哪?”說不定,學生就能回答完整,補充到位。我想,這也是一種課堂調控經驗缺乏的表現,值得在日後的.教學中去錘鍊。在今後的日子裡應深入地關注學生的發言,做比較準確地引導,那麼學生就能很好地表達、歸納。

設計這堂課的主旨是:以讀為軸心,連線學生、文字、語言、情感這四個點;在朗讀、感悟中迴歸語文字色,演繹語文風采。

課文是封書信,作者主體感情色彩濃厚,情感自然質樸。遣詞造句無過多雕琢痕跡,源於生活源於自身的生活經歷。在教學中,關注文字,把文本當中感悟迴歸的落腳點和歸宿。通過讀,在學生與文字之間架起橋樑。

在課堂上出成效的是“分別時美麗的約定”和“重逢時殘酷的現實”這兩個內容的對比處理和挖掘。不僅僅在情感上打動人心,更是引導學生去發現——這兩個自然段地對比寫作才造成這樣的情感落差,也才能這樣打動人心。讓學生隱約明白,這樣的表達手法的妙處。

而體驗到這種情感落差是因為前面所做的鋪墊、情緒的積澱,到這個環節,使得情感有了一個突破口,而且,這時候的情感又是依附在文字之上的。從第二自然段“美麗的約定”的內容的學習,引導學生從字裡行間去感受這份美麗。再進入第三自然段的學習,通過“和爸爸分別後,家人天天盼著他回家,想象著重逢的畫面是怎麼樣的?”這樣一個環節,把兩個自然段結合在一起,造成一種落差。同時,課堂語言的設計和表述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營造了一個場,讓學生進入到情境當中去,真切地感受文字傳達出來的情感。並且用形式多樣的朗讀去提升這樣的情感認識。

這個環節的教學之所以能營造出這樣的氣氛,這樣的場,關鍵點就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通過品詞析句,通過教師語言的描述,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來體現的。

在朗讀當中,凸顯了文字的情感主線:因為失去親人的痛苦,所以引發對戰爭的痛恨,更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

課堂教學如同烹飪手藝,此次課上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對課堂節奏和火候的把握還是比較欠缺的。

比如說,更多的是關注設計,及時從課堂獲取資訊的意識稍欠缺。當學生的回答有失偏頗時,當學生說不到點子上的時候,該怎麼去引導?尚不能很自如。師生互動時,什麼時候火候最好?什麼時候展示這個環節才能有最佳的效果?比如“美麗的約定”和“殘酷的現實”那兩段話的對比,是個很好的設計,但如何在課堂上起到最大的作用呢?這個還需要深思再深思。

在教學反思即將完成的此刻,我特別要說的是感謝!感謝蓮都外國語學校403班的學生和他們的語文老師。這個班的孩子語文學習的習慣很好,他們的老師很注意平時語文學習中的方法指導,孩子們也積累了不少的語文學習的好方法。朗讀水平高,表達很自信,很順暢,給人一種落落大方的感覺。讀書很投入,很有表現力。基於對學生的這個認識,在課堂上努力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在課堂上,給聽課老師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個叫做吳缺的男孩,他的朗讀博得了全場的掌聲,真是能讀到大家的心裡去;他的想象寫話細膩深刻,展現了良好的語言功底。像這樣優秀的孩子,這個班裡還有很多很多,成了一個善於學習語文的群體。這也是他們的老師精心培養的結果。

當我在課後經過幾天的思考和沉澱,寫下了一個說不上深刻但很坦誠的教學反思,只是為了表達內心的點滴感受,記錄上課的片段。僅此而已!最後,化用《長相思》一詞作為教學反思的結尾:

風悠悠,雨悠悠,欲駕輕舟把卿求,春風三月甌江流。

語悠悠,文悠悠,演繹激情春風柔,語文字色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