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中地理教案8篇 探究世界的奧祕——國中地理教案

國中地理教案是國中地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資源。它是一種詳細記錄地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教學文件。能夠幫助教師掌握教學進度,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地理學科的學習效果。

國中地理教案8篇 探究世界的奧祕——國中地理教案

第1篇

對一個省區的介紹,其自然環境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是介紹其他各方面的基礎。本區首先介紹了海南省自然環境。從教材左上角的一幅小圖介紹海南省在我國的位置,結合地圖,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徵,隨後介紹了其範圍和海南島面積。教材通過"海南島地形圖"結合文字描述介紹了海南島的地形特徵和水系特徵。地形和水系特徵是相輔相成的,中高周低的 地形特點使海南島水系呈放射狀流人南海。海南省地處熱帶,屬熱帶季風氣候,同時又受海洋影響,具備一定的海洋性氣候特徵。總的來說是以冬季暖熱,夏季高溫多雨為主要特徵。這種氣候特徵決定了海南省農業以熱帶作物為主,加之風景秀麗,使其成為我國熱帶風光旅遊勝地。從這一角度看,海南氣候特徵是本節難點。海南省獨特的。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農業"和"豐 富的旅遊資源"是本節的重點。濃郁的民族風情,是與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相關聯的,也是海南旅遊資源的一部分。

在我國南部有一 島嶼,因交通閉塞,人煙稀少,歷代封建帝王都將此作為流放犯人的地方,內陸的,人們把它視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無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稱。你知道它是我國的.哪一島嶼嗎?

用多媒體播放海南的藍天碧海、沙灘椰林、紅樹林、珊瑚礁等熱帶風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歡歌等民族風情的錄影片。引人對海南省新課的講授。

在講述海南省 "自然環境"時,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用多媒體投影儀展示"中國 政區"圖(或出示"中國政區"掛圖x請一個學生指出海南島、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2.結合地圖說出海南島的地理位置。(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位於 祖國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部和南部瀕臨南海,是我國最年輕省份,也是省級經濟特區。

(1)找出五指山、萬泉河、黎母嶺、昌化江、南渡江。

(3)這種地形特點同水系特點有何關係?(海南島中高周低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海 南島水系呈放射狀流人南海。

3.結合 "中國政區"圖,請學生描述一下海南所處緯度區域、當地的氣候特點。(海南島屬熱帶季風氣候,同時又深受海洋影響,高溫多雨為其主要氣候特徵。全年無冬,最冷月 的平均溫度為16~24℃。

在講述海南省"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農業"時,按下列步驟進行:

(4)為什麼海南漁業資源豐富?你知道有哪些水產品嗎?

(5)完成教材 p.67活動題1,瞭解海南豐富的鹽業資源。

2.用多媒體展示天然橡膠、椰子、胡 椒、咖啡、腰果、劍麻、檳榔、菠蘿蜜、芒果等熱帶作物畫面 。

3.出 示椰子、胡椒、腰果、擯榔、菠蘿蜜等實物。(教師可去超市預先購買)

講述海南省"旅遊資源"時,可按以下步驟:

1.用多媒體播放海南的藍天碧海、沙灘椰林等熱帶迷人風光,及黎村苗寨,黃火歡歌的民族風情片段。老師可補充講述:在現代旅遊業中,有所謂"三s"指的是太陽、海洋和沙灘這三種最受人 們歡迎的旅遊資源,而此三者都與海 濱有關。中國海濱旅遊最大的潛力在海南,這裡一年四季都適宜海水浴。

2.討論:海南有哪些豐富的旅遊資源?(對照教材"海南島地形"圖)

國中地理教案8篇 探究世界的奧祕——國中地理教案 第2張

第2篇

本節主要內容是地球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以及產生的地理現象。地球運動是地理環境形成以及地理環境各要素變化的基礎,並影響到人類活動。一直以來,因其抽象、空間概念強,成為學習的難點。因此,教學時,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做好內容的取捨,把握好難度和深度,做到淺化,重現象描述,輕原理分析。

3.探究式教學貫穿始終,採用多媒體現代化手段幫助學生觀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間運動,理解地球運動與相應地理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絡。

(1)用地球儀正確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並解釋其基本的運動規律。

(2)在探究自然現象產生的原因過程中,掌握科學方法,也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觀點。

(1)明白任何地理現象都有成因,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人地關係觀。

1.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並解釋運動規律。

1.運用多媒體課件、地球儀等工具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立體、動態的空間概念。

2.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體驗,幫助學生將零散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第一節中,我們認識了地球的`形狀,知道一些關於地球的資料。播放動畫“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大家能解一下原因嗎?

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動畫地球的運動,完成學案“學生自主學習(一)”表格。

探究晝夜的形成:藉助手電筒和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邊演示邊解說。

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解決問題,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如果分別從北極和南極看,還能簡單地說地球是自西向東轉嗎?教師動畫點撥。

瞭解我們是白天看nba的原因,明白地理對生活是有用的。

和老師一起學習時區知識,並完成“師生共同探究(一)”中的空。

和老師一起分析、學習完成學案“師生共同探究(一)”。

和老師一起學,並完成學案上“師生共同探究(二)”。

生活體驗,上升為理性認識,為後面“學生合作學習(二)”作為知識準備。

1.自轉:自西向東,時間24小時,晝夜更替、時間差異。

第3篇

1、能夠從中國地形圖中,找出我國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稱,並能夠說出其分佈特點;通過各種途徑感知我國的地形特徵,積累豐富的地形表象;能夠結合中國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並適當地運用資料,概括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2、初步說明地形要素在我國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增強對我國“基本地形國情”的好奇心,提高學習地形的興趣,提高對我國不同地形的審美情趣,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

1、複習上一章所學習的有關中國的人口、民族等知識。

2、過渡:愛美之心古往今來,人皆有之,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就形成了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物件的中國畫、中國山水詩詞等,這些都是源於人們對於大自然的熱愛。那麼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中國的自然環境,感受祖國河川的壯美吧!

七年級時同學們學習了基本地形型別,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陸地表面的地形型別主要有哪些?共有多少種?

2、對於這五種基本地形型別,同學們掌握的.怎麼樣呢?我要來測試一下大家。

活動:看圖片識地形。首先請同學們看景觀圖片,識別一下其中展示的分別是哪種地形型別。分別是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地形型別指的是地形的種類;地形區是某種地形型別的具體區域。

左邊一列是不同的地形型別和地形區的名稱,請同學們選擇序號,然後再填入右邊相應概念的框子裡。

a平原、d高原、e盆地,它們是五種基本地形型別中的三個,而b華北平原、c東北平原就屬於具體的地形區了。

4、請同學們讀中國地形圖找出五種地形型別對應的地形區,每種至少兩個。

由此可見,五種基本地形型別,在我國都有多個相應的地形區。說明我國地形在種類方面具有什麼特點呢?地形型別多樣(板書)

(1)既然我國的地形型別複雜多樣,那我們就分類來認識和了解主要的地形區。看五種地形型別圖,感受:從哪種地形開始呢?

引導:再類比一下,決定我們人類形態、能直立行走的關鍵是什麼?(骨架)。那麼構成地形的骨架的是哪種地形型別呢?請同學們觀察23頁圖2、2來感受一下。我們可以看出是山脈,縱橫交錯的山脈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樑,構成我國地形的“骨架”,所以認識我國複雜的地形就從山脈開始。

第4篇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運用地圖說出世界主要語言的使用地區和三大宗教的分佈地區。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會從圖中提取有效的資訊,並能舉例說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增強民族榮譽感。

從《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徐錚導演每一部“囧”系列電影的票房成績都十分傲人。《港囧》上映期間徐錚曾表示,他會延續囧系列搞笑風格,把“囧”做成品牌,他的下一部“囧”系列電影也正在謀劃中,可是一些問題始終困擾著徐錚:

1、跟《泰囧》、《港囧》一樣,下一部“囧”系列電影的拍攝地選在哪裡?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徐崢劇組決定來我們班招募一批對世界各地的語言、宗教等文化比較精通的人進劇組共商事宜。

在本節課學習過程中,小組代表每回答正確一個問題,可以得到相應的分數,最終選出得分的小組。

(設計意圖:借生活中學生熟悉的電影及劇組招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通過小組競選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

提問:1、假如劇組派你去採訪並邀請下列人物來友情客串,你該說什麼語言?

展示人物圖片:1奧巴馬2齊達內3普京4阿拉伯人5梅西6姚明

1、在“世界主要語言的分佈”圖的圖例中,找出本組語言的代表顏色;

2、根據顏色在圖中找出本組語言的分佈範圍,並用彩筆在導學案上的“世界輪廓圖”中畫出該語言的大致分佈地區;

3、參照“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佈圖”,用大洲名稱及方位詞歸納本組語言的分佈地區,完成課本p79表格。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找出六大語言的分佈範圍,給予學生明確的探究步驟,引導學生將語言的分佈範圍畫在導學案空白圖中,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語言分佈地區的直觀印象。)

分小組派學生代表上臺展示本組畫出的語言的分佈地區示意圖;

小組代表結合展示畫出的示意圖說出本組語言的分佈地區;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展示,找出六大語言的分佈範圍,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語言分佈地區的記憶。)

思考:哪種語言使用範圍最廣?哪種語言使用人數最多?

過渡:邊展示泰囧電影中關於佛教的圖片,邊提問學生能不能看出泰囧中反映了哪一個宗教的'文化?——佛教。世界上共有3大宗教,除了佛教以外,還有兩個。__

(設計意圖:借泰囧電影中的佛教文化過渡到世界的宗教部分知識的學習,不僅跟課堂匯入時的情境相呼應,也可以再次借泰囧電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地理知識。)

播放視訊:關於三大宗教的發源地、分佈地區、建築型別及一些習俗的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訊,更形象更直觀,便於學生記憶這部分知識,比教師一味的灌輸效果好。)

8、從便於語言交流的角度解釋這三部電影分別在中國內地、泰國和中國香港拍攝的原因?

9、結合“世界語言的分佈”,從便於語言交流的角度為下一部“囧”系列電影劇組推薦理想拍攝地。

闖關形式:學生搶答,教師給小組加分,最後算總分,評選出獲勝小組

第5篇

1、本節教材是要讓學生知道生活在地球上的主要種族和民族,以及他們的分佈狀況;瞭解世界各地區語言的使用與宗教的信仰情況;瞭解世界各大洲的國家數以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各大洲的分佈。

2、本節還介紹了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

1、讓學生觀看世界各地風土民情、宗教、人種方面的錄影,然後鞏固重要知識點,在隨堂作業中反饋。

2、按教材順序講解課堂知識的同時,穿插講解一些風土人情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學重點:種族的特徵、分佈、三大宗教的起源與分佈;

2、教學難點:按具體情況區分種族和民族這兩個概念。

世界人口分佈地圖、地球儀、投影片、世界地圖光碟、世界人種圖。

⑴亞洲東部、南部和歐洲大部分地區人口稠密,佔全球1/3;

⑵極地、沙漠和熱帶森林地區人口稀少,南極地區目前無人定居。

(二)種族和民族:(參考《人文地理》種族篇,p、8)

①特徵:膚色、眼色、髮色較淺,頭髮呈波狀,鼻樑高、嘴脣薄;

⑵黃色人種:(蒙古利亞人種)人數世界第二,佔37%;

①特徵:面板呈淡黃或棕褐色,眼珠黑、頭髮黑而直,面龐扁平;

②分佈:亞洲東部、東南部、美洲(印第安人、因紐特人)。

②分佈: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美洲也有一部分;(故鄉在非洲)

(1)民族是由於經濟、生活、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歷史發展的不同而形成的;

?世界政區圖》、世界各地的錄影、中國的國際交往圖

(一)語言與宗教:(參考《人文地理》宗教篇)p、20

(3)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漢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

(1)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流傳於亞洲東部、東南部、南部(印、中、日、緬、斯里蘭卡)《人文地理》p、25;

(2)xx:起源於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傳入歐、美、大洋洲。《人文地理》p、22

(3)xx:起源於公元前7世紀的阿拉伯半島西部,盛行於西亞、北非、南亞(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東南亞(印度尼西亞、中國稱回教及清真教)。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非洲53個、亞洲48個、歐洲43個、北美洲14個、大洋洲14個、南美洲12個、南極洲無人居住);

4、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人口12億;第二是印度,人口9億多;

1、發達國家:工農業生產現代化程度高,經濟發達;

(2)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

(3)發展中國家:歷曾經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獨立後經濟發展雖然快,但經濟實力薄弱。

a、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

b、不少發展中國家是發達國家的原料供應地和產品銷售市場,

(2)友好省州:浙江省—美國的新澤西州、澳大利亞的西澳大利亞州、日本的靜岡縣;

(3)姐妹城市:杭州市—日本的岐阜市、菲律賓的碧瑤市、美國的波士頓;

第6篇

(一)在法國地圖上指出其輪廓特點、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三)根據法國地形和氣候特點,歸納該國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

(四)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絡法國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文化特徵,歸納該國發展旅遊業的優勢。

本節教材分2個小標題:“歐洲的經濟大國”和“文化與旅遊”。分別介紹法國的經濟特徵和文化、旅遊等方面的內容。

“歐洲的經濟大國”通過地圖和文字材料,敘述法國的基本概況、地勢地形特點和氣候特點,在此基礎上,再介紹法國農業的基本情況和葡萄酒的生產,最後介紹其工業特點。“文化和旅遊”部分既是“經濟大國”的補充,同時也是法國的特色,教材用閱讀資料“藝術之都——巴黎”來說明法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和旅遊大國,培養學生運用資料歸納總結的能力。因此,本節教材的編排結構如下:

本節教材提供了1幅“法國地形”圖和3張景觀圖。法國地形圖設計了6道活動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法國輪廓特點)、定位能力(臨海和鄰國、城市位置特點)、判斷能力(河流流向和地勢特徵)、歸納綜合能力(地形、氣候與農業)等;三張景觀圖分別為“葡萄種植園”、“凱旋門”和“埃菲爾鐵塔”。法國葡萄酒行銷世界,葡萄種植園風光為其作了註釋。凱旋門和埃菲爾鐵塔既是法國首都巴黎的象徵,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藝術極品。這兩幅景觀圖無疑使我們恍如置身其中,來到藝術之都。

本節的補充資料對法國的文化和旅遊作了詳細闡述,除上述兩張景觀圖外,補充資料還列舉了眾多的藝術景觀名勝和繪畫雕刻稀世珍品以及時裝、香水、藝術表演等,而這些又吸引了世界最多的遊客,文化為旅遊奠定了基礎,旅遊又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條件,文化大國和旅遊大國相得益彰。

方案①:出示埃菲爾鐵塔圖片,設問:“這是哪個國家的著名建築?”取一瓶法國造葡萄酒,讓學生看法語商標,猜測:“這瓶葡萄酒是在哪個國家釀造的?”創設情景,讓學生對法國有感性認識。

方案②:有一位偉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知道這是誰說的一句名言?他上哪國人?引入法國

1、引導學生在“世界政區圖”上找到法國的位置,指出起位置特徵: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

2、引導學生觀察p81圖3-27,觀察:法國的輪廓有什麼特點?

(過渡)法國的具體位置如何?請同學們討論完成活動2、3題

4、引導學生觀察“法國地形圖”上的顏色,得出結論: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5、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出法國的主要地形區:巴黎盆地和盧瓦爾平原,西歐平原、中央高原、阿爾卑斯山

(過渡)法國東南高、西北低的地勢特點對於法國河流影響較大

6、引導學生找出法國境內的主要河流名稱並分析其流向

7、在地圖上查詢法國的主要城市,並分析法國城市分佈特點:沿河流、海邊分佈。

8、學生閱讀教材p81第一段文字,說出法國的面積、人口和首都

方案①:1.自行設計“法國小麥種植區和葡萄種植區分佈圖”,引導學生歸納其分佈特點:小麥主要分佈在巴黎盆地和盧瓦爾平原,葡萄主要分佈在地中海沿岸地區。

2.設問:小麥和葡萄分佈在該地區的原因是什麼?指導學生從教材中尋找答案。

3教師小結法國是歐洲出口小麥最多的國家,巴黎盆地是歐洲重要的小麥產區;法國葡萄酒雖價格昂貴,但暢銷世界各地。此方案較適合一般地方學校選用。

方案②:1、引導學生查閱“歐洲的氣候型別圖”,找出歐洲西部法國的主要氣候型別(溫帶海洋氣候和地中海氣候)

2、展示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氣溫曲線和降水資料圖,引導學生分析這兩種氣候的特徵。

3、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冊p34法國工農業分佈圖觀察:法國的小麥主要分佈在哪裡?葡萄主要分佈在哪裡?

4、設問:為什麼小麥和葡萄分佈在這些地區呢?(學生聯絡氣候、地形等因素分析)

5、教師小結:巴黎盆地和盧瓦爾平原為溫帶海洋氣候: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且土地肥沃,地勢平坦,適宜種植小麥,而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日照充足,最適宜葡萄的種植。。

6、小結法國小麥和葡萄酒的'生產情況。突出法國小麥和葡萄酒在世界的地位

1.介紹法國洛林高原的煤、鐵礦產資源,可簡單介紹其臨海型鋼鐵企業敦刻爾克和福斯。

2.介紹法國最大的汽車公司雷諾汽車公司和法國生產的“空中客車”寬體客機是世界最先進的客機之一。

3.介紹法國發電量中核電比重為世界之冠,核電站數量和核電裝機容量均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本部分教材可提供給學生的有關資料:①法國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美、日、德,居第四位。②法國進出口貿易額僅次於美、德、日,居第四位。③法國穀物產量次於中、美、俄、印,居第五位,農產品出口量僅次於美國,是世界上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④法國是世界上第四工業大國。⑤法國航空和字航工業、核電裝置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僅次於美國居第二位。⑥法國是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煤炭進口國。⑦法國95%的水能資源已充分開發利用。⑧法國汽車製造僅次於日、美、德,居第四位。⑨法國葡萄產量僅次於義大利,居第二位。法國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

(過渡)法國是歐洲的經濟大國。不僅如此,法國經濟的強大還體現在文化和旅遊上,它有世界上眾多的藝術極品,也是世界上接待外國人數最多的國家,旅遊成為法國的經濟支柱之一。

1、由學生閱讀材料,分組討論:a.上述資料,從哪些方面說明法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和旅遊大國?b.作為工業產品的香水、葡萄酒、時裝在法國具有顯著的文化特色,為什麼也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內容?教師對討論結果中具有獨創性的觀點應予以鼓勵和肯定。

2、引導學生思考法國作為文化大國,和旅遊大國之間的聯絡是什麼。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什麼啟示?

1.圖3-27:①識圖定位:法國的六邊形輪廓、臨海和鄰國;巴黎盆地、盧瓦爾平原、中央高原、勃朗峰;巴黎、里昂、馬賽等城市。②判斷:根據勃朗峰、塞納河、盧瓦爾河等地理因素綜合判斷法國的地勢地形特點。③歸納綜合:地形與氣候因素與法國農業之間的關係。

2.景觀圖可以圖旁配備說明性文字,以小型圖片展覽的形式介紹給學生,也可補充收集法國的其他藝術景觀圖片。

第7篇

2、通過舉例讓學生掌握高技術產業在工農業發 展中所起的作用。

4、掌握高技術產業在地域上分佈特點及未來變化趨勢。

高技術產業是 最具活力的產業。由於我國各地經濟水平有較大的差異,城市與鄉村,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貧困地區學生的學習設施,條件相差甚遠,他們對高技術產業的瞭解和認 識也不盡相同。在教學中應根據各地學生的實際情況,多聯絡學生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因材施教,不強求千篇一律。

方案①:同學 們,大約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電話在我們國 家還是稀罕之物,連城市裡也只有機關單位才有,鄉村幾乎不見其蹤影。人們大多通過書信聯絡。現在,電話已進人我國尋常百姓家,城鄉都已基本普及,行動電話也已成為普通消費品。你們知道這一變化是由於什麼帶來的嗎?(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對,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高技 術產業"。

方案②:用電腦播放多媒體教學課件,營造一種網路教學氣氛。同學們,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與過去相比真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媒體電腦、投影儀、錄影裝置等都已進人教室,輕點滑鼠一下,我們就可以縱覽天下大事,深人知識的海洋,探索我們未知的世界;開啟電子郵箱,就可以測覽從異國他鄉發來的電子郵件,資訊溝通方便之極。你知道這一切是什麼帶給我們的嗎?對,是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帶給我們的.。

1.設問:同學們,高技術產業是如此神奇,如此獨具魅力。你們知道哪些高科技產業部門呢?(學生會答出多種,教師略作總結,使學生對主要高技術產業部門有個大致的瞭解。)

2.討 論:(1)高技術產業 在工農業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舉例項說明。(2)說說我們身邊有哪些高技術產品,它們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產生了什麼影響?

3.佈置學生從媒體上搜集有關材料,瞭解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概況。然後舉行一 次小型討論會或出一期牆報。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p.18~p.19正文部分。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當前我國的高技術產業帶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其形成原因是什麼?(2)將來我國的高技術產業區將呈現什麼樣的發展趨勢?在地域上將 有什麼樣的分佈特 點?(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可參考本節的"教材分析"部分)

2.學生讀"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佈"圖,瞭解我國一些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瞭解居住地是否有高新技術開發區,如果有,分析其形成和發展的條件有 哪些?

3.出示材料 :20世紀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我國舉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建設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熱潮,不僅大 中城市規劃建設一個個規模大小不等的高新技術開發區,不少鄉鎮也圈起了一片片土地,作好了建設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前期工作。若干年過去了,有些高新技術開發區生產紅紅火火,一片繁榮景象,而有些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土地上卻雜草叢生,一片荒涼景象。就這一現象,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8篇

1.在全球氣候分佈圖中,準確說出溫帶的三種氣候型別的分佈地區以及相應的氣候特徵。

2.通過判讀不同區域氣溫、降水統計圖,讀圖獲取資訊的能力。

3.認識到不同區域有不同的氣候型別和氣候特徵,從而樹立區域意識。

運用多媒體匯入法,播放歐洲西部至中國東北地區的航拍視訊,並提出提問:視訊中自然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它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進而匯入新課。

?教師活動】展示《世界氣候分佈》圖,找出溫帶的氣候型別有哪幾種?海陸位置分別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在溫帶沿海和內部,有不同的氣候型別,溫帶大陸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西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內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教師活動】以地理學習興趣小組為單位,結合課本中各種氣候的統計資料圖,總結各氣候型別的特徵。

?學生展示】分組分別展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氣溫高,降水多;冬季氣溫在零度以下,降水少。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不冷夏季不熱,降水比較均勻。

?教師講解】強調讀圖方法,總結氣候特徵:溫帶季風氣候的特徵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徵是常年溫和溼潤。

?教師活動】同桌合作探究溫帶大陸性氣候分佈區內部,各地因距離海洋遠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自然景觀的差異。

?師生總結】在溫帶大陸性氣候分佈區內部,各地因距離海洋遠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自然景觀差異顯著。通常,隨著降水量由多到少的變化,依次呈現溫帶森林、溫帶森林草原、溫帶草原、溫帶半荒漠和溫帶荒漠景觀。又因為該氣候區南北緯度跨度大,在北半球大陸靠近寒帶的溫帶範圍內,形成了典型的針葉林景觀。

?教師活動】詢問同學們:從我國新疆一路向東到東北地區,景觀如何變化?

?學生活動】從我國新疆到東北地區景觀的變化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

?教師總結】從我國新疆到東北地區由於水分條件逐漸改善,所以景觀呈現出由荒漠、草原到森林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