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雪地裡的小畫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6篇 "培養創意細胞——《雪地裡的小畫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課程《雪地裡的小畫家》的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本課程將通過實際繪畫操作與趣味互動,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繪畫技巧,並啟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對藝術的熱愛。

《雪地裡的小畫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6篇

第1篇

1、說課內容:國小語文第一冊第15課《雪地裡的小畫家》。

本文位於第一冊教材的第九單元,在這冊教材中起著總結與提高的作用。本文既是一篇課文,也是一首優美的兒歌。文字既排列整齊又錯落有致,氣韻生動充滿兒童情趣。是一冊教材中不可多見的美文,這篇課文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學生們喜聞樂見的韻文體裁形式,描寫了雪地裡一群“小畫家”畫畫的事,全文共六句話,語言生動活潑,字裡行間都流露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①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馬、小雞、小鴨、小狗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和青蛙冬眠的特性。

知道誰是雪地裡的小畫家,它們都畫了什麼,青蛙為什麼沒參加。

上課後,先出示一幅“雪地背景圖”,加上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把學生帶進情境,接著把小雞、小鴨、小狗和小馬4個動物展示在背景圖上。

2、出示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並根據低年級的特點,用圖示表示。看圖、劃句子、讀文、思考問題、朗讀背誦。

在講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重點,可利用反覆看圖的方法。

4、採用符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徵的方法進行朗讀指導。

首先我採用“生活經驗的遷移”來指導朗讀第一句,在指導讀第三句時,我採用的是“體態語言暗示”的方法來進行抑揚頓挫的訓練。此外,我還採用了“教師情感的傳遞”這一方法,以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在指導朗讀最後一句時,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特徵,讓他們邊讀邊表演簡單的舞蹈動作,激發學生充分表達內心的情感以達到感情朗讀的效果。

5、在課中做“對號入座”的遊戲,促進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6、在教學中,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為了在語文學科中進行創造性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小動物們還能在什麼地方畫出圖畫呢?

7、生字複習打破傳統方式,不是把複習生字詞和講解課文割裂開來,而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隨機地自然地指導他們複習鞏固。

8、板書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既是對課文的一種“再創造”,同時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學生,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審美情趣。

採用“看圖——讀文——思考問題——劃句子——朗讀背誦”的學習方法,在紮實的朗讀訓練中理解課文,培養能力。

《雪地裡的小畫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6篇

第2篇

1、學習課文,認識十五個生字,進一步掌握識字的方法。

2、通過電教手段、小組合作的方法,使學生自主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各種小動物的腳印特點。

3、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喜歡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群也喜歡冬天下雪的小畫家。

(二)讀題思考:讀了題目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1、兩人合作拼讀生字。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讀音的?

2、我有個問題想請同學們幫忙,“顏料”這兩個字識字表中沒有拼音,怎麼辦?(出示cai)

1、帶著你們剛才提出的問題,小組合作讀全文,看全文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句話都講了什麼?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之處?組內的同學互相交流一下讀懂的內容。

2、冬天這麼美麗,許多小動物都出來玩耍,可愛蹦跳的青蛙卻沒來,大家就覺得怎樣?(好奇)(讀出語氣)。

知道他在洞裡睡覺後,大家心裡怎樣?(指導朗讀“咦……睡覺哪。”)小組讀男女對讀個別讀

3、帶著喜愛的這些動物,帶著小動物們在雪地上作畫時的高興心情再讀課文。

①既然你知道了小雞、小狗、小馬、小鴨各畫了什麼?那誰願意到黑板上來畫呢?

第3篇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特點及青蛙冬眠的習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學習本課生字,認識一個部首:“?”(竹字頭)。理解新詞。

?教具準備】幻燈片、小動物圖片、小黑板、竹葉實物。

1.出示帶背景的幻燈片。問:你們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將這幅圖的意思給大家說一說。

2.你們說下雪的景色美不美?(美)你們心裡高興嗎?小動物心裡也很高興,它們歡蹦亂跳地跑出家門,來到雪地上,都張著嘴巴,好像在說話,今天,我們就學習第13課。

過渡:小畫家指的是誰?它們都畫了什麼?為什麼說它們是雪地裡的小畫家?等我們學完之後就明白了。

(一)初讀課文。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教師範讀。學生思考:這首兒歌有幾行?有幾句話?用筆標出來。

(四)指名6人,一人讀一句。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連貫。

(五)出示生字卡片,檢查離開拼音能否記住生字字音。

邊讀邊想:書上哪兒寫的是這幅圖的意思。(一、二句話)

3.雪地裡來了這麼多小動物,書上用了一個詞,是哪一個?讀第二句。(一群)

2.出示幻片—小雞畫竹葉圖,問:①小雞真的會畫竹嗎?②竹葉指的是什麼?

3.在竹葉旁貼小雞圖片。小雞的腳印像什麼?你們見過真的竹葉嗎?(出示實物竹葉,比較竹葉與小雞腳印的形狀。)

4.小雞畫的畫兒這麼像竹葉,所以稱小雞是什麼?(指課題:小畫家)它心裡高興不高興?用高興的語氣讀第三、第四句。

5.小狗、小鴨、小馬畫什麼?是真的會畫嗎?這些畫指的是什麼?叫三個同學上前貼出小鴨、小狗、小馬圖片。貼片說: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再引導說:小狗的腳印像梅花,小鴨的腳印像楓葉,小馬的腳印像月牙。

6.它們畫得這麼好,所以也叫它們是——為什麼叫它們“雪地裡的小畫家”?為什麼它們畫的不一樣?

過渡:小動物都誇自己畫的畫兒好,只有小狗閉嘴不說話,它想起什麼來了?

2.你們知道冬天青蛙要幹什麼?(冬眠)所以青蛙是一種冬眠動物。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3課《雪地裡的小畫家》,知道了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四個小畫家的腳趾的不同特點及青蛙冬眠的習性。平時我們要注意多觀察,這樣才能知道更多知識。

第4篇

1 、學習11 個生字,認識“蟲、目”兩個偏旁,通過朗讀理解生字、詞。

2 、知道四種動物爪( 蹄) 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3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道四種動物爪( 蹄) 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2 、引導學生課前瞭解關於動物腳印的形狀以及愛冬眠的動物。

(1) 看雪後景色( 錄影) ,配上雪後景色描寫的短文朗讀,給學生語言材料予以積累。

(2) 今天,我們就到課文中去看看,下雪後,小動物們都在幹什麼?

a. 放聲朗讀、運用拼音、詢求幫助、猜等方式克服生字的困難,讀通課文。

2 、師生討論選一個最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為什麼說小畫家們畫畫不用顏料不用筆。反覆朗讀。

1、理解課文部分,根據課堂實際,分板塊靈活處理,隨機解決提出的問題

3 、第一個問題通過反覆讀,引導學生得出哪些畫其實指的就是腳印。第2 、3 個問題,有條件的可以通過看錄影來補充學生的知識。

感情朗讀。( 採用誦讀、領讀、輪讀、邊讀邊欣賞、邊讀邊表演、小組讀等多種方式進行讀的訓練,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1 、除了課文中的四種小動物,還會有誰也會來雪地裡畫畫呢?

在神奇的大自然裡,還有許許多多神奇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發現,只要我們認真觀察,思考,一定會有許多的收穫。

第5篇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它從遙遠的動物王國裡走來跟我們交朋友了!你認識它嗎?(課件出示“小畫家”)

師:那你會說怎麼樣的小畫家呢?(課件出示( )的小畫家)

師:周老師也認識一些小畫家,它們的名字叫“雪地裡的小畫家”(課件出示“雪地裡的小畫家”),一起讀一讀。

師:咦,那麼這群雪地裡的小畫家把畫畫在哪兒呀?請你仔細找一找。(課件出示雪地裡的圖片)

生:剛剛我們的很多小朋友都找到了的雪地裡的畫。可,這些畫會是哪些小畫家畫的呀?請小朋友開啟書本自己讀一讀,找一找。

師:剛剛老師看到我們的小朋友讀得可認真了,現在請小朋友組成四人小小組,再把課文讀一讀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不錯,現在哪個小組的小朋友願意來讀一讀啊!

師:剛剛幾個小組的小朋友表現得真棒!我們表揚一下他們。(學生拍手)現在我們一起把《雪地裡的小畫家》讀一讀好嗎?

師:剛剛我們的小朋友都仔細的找了,找到雪地裡的小畫家了嗎?

師: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小畫家吧!(課件出示小畫家的圖片和名字)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這些小畫家的本領可高了,它們畫地畫可漂亮了,你知道它們畫了什麼嗎?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漂亮的畫吧!(課件出示腳印圖和句子)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些畫好看嗎?

生:小朋友們那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小畫家們怎麼畫出來的呀!

師:那你還知道雪地裡還會來哪些新的小畫家,它們會畫什麼呢?

師:哇,那麼多的小畫家都在畫畫,怎麼就不見我們的青蛙兄弟呢?青蛙為什麼沒參加?(課件出示句子:青蛙為什麼沒參加?)

師:在雪地裡畫畫多麼有趣啊!它為什麼要在洞裡睡覺呀!(告訴學生因為青蛙是冬眠動物,到了冬天它就躲在洞裡不吃不動,到第二年春天才出來。)

師:在雪地裡除了青蛙,你知道還會來哪些小畫家呢?

師:小朋友你想當小畫家嗎?現在劉老師請這節課表現最好的小朋友來當一回小畫家。把手放入水中,然後在黑板上按手印。

師:雪地裡畫畫可好啦,這不一群雪娃娃也來了。現在請小朋友們組成四人小小組,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些雪娃娃吧!

師:現在周老師要請我們的小朋友看著大螢幕上的雪娃娃,來叫一叫它們的名字。

師:今天我們的小朋友表現的真不錯,老師要把一件禮物送給大家。(課件播放歌曲)

雪地裡的小畫家本課是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小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富有童趣。所以學生應該是比較喜歡讀的這一課時的重點我安排了兩個:1、認識8個生字及2個新的偏旁“蟲、目”。2、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特點。其中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特點,又是這一課時中的一個難點。先來說說識字吧。識字是本課時的一個重點,對於這個重點我是這樣開展我的教學的,我改變以往先認字,然後學課文的習慣。安排學生在熟悉課文之後再來學習生字。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主動,合作的學習。所以在識字中我讓學生通過四人小小組的形式,主動、合作的識字。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考慮到一年級的學生,對於感興趣的東西往往比較樂意學,也易接受。所以,我把生字做成了雪娃娃,通過認識雪娃娃,來達到認識字的目的。再次,讓學生看大螢幕上的學娃娃,通過開火車,指名認讀,集體讀等形式對學生的識字進行檢測和鞏固。

從整節課下來,好的地方主要體現在這麼幾個方面:1、學生在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注意力比較集中,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通過合作認識雪娃娃。2、學生對雪娃娃非常感興趣,所以很高興去認識它們,沒有感覺這是在認讀生字,非常累,可以說學生學得輕鬆。3、從最後的課堂檢測來看,80%的學生在這節課上對生字的掌握還是比較可以

( 友情提醒:查詢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尋課文題目)原文地址

第6篇

背景知識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一首融兒童情趣與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童詩。

1、具有濃郁的兒童情趣。具有濃郁的兒童情趣是兒童詩有別於成人詩的最顯著的藝術特徵,這首詩的作者程巨集明是一個成人,但他仍是站在兒童的立場去描寫生活。

2、具有鮮明的形象性。為了與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方法相適應,這首詩就採用擬人的手法,運用形象的比喻,根據幾種小動物踩在雪地上的腳印來介紹它們腳印的形狀特徵,因此這篇課文十分符合《語文新課標》第四條教材編寫建議:“選文要密切聯絡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

3、具有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韻律。這是由兩方面的要求決定的;一是兒童詩語言的表達需要,即它必須是詩的語言;二是兒童詩還承擔著語言訓練的任務,即它必須規範、得體。《雪地裡的小畫家》文質優美,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

1、這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朗朗上口的韻文,作者以生動活潑的兒童語言,講述了一群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故事,學生一般比較喜歡讀。

2、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這篇課文中的生字大部分都是“高頻字”,例如“啦、用、幾、為、加”等字,學生在生活中可能都接觸過,“認讀障礙”不大,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防止“識字教學零起點”現象的發生,即預先假設所有學生都不認識這些字,要求所有學生統一經歷教師設計的“識字步驟”。

3、在內容方面,由於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竹葉、梅花、楓葉、月牙”這些自然物學生雖然熟知,但與動物腳印之間的聯絡似乎還有一段思維的距離,因此教師應巧妙地設計教學環節加以啟發引導。

1、實現學問性知識向體驗性知識的重心轉移:新課程強調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教學實踐,本課的教學就是要強調通過圖畫、表演、想像、朗讀等多種形式增加學生體驗的頻度,加深學生體驗的深度。尤其要強調讓學生通過“朗讀”這種語文形式加深理解和體驗,讓學生在朗讀中,在與文字的直接接觸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享受審美樂趣。

2、實現內容性知識向方法性知識的重心轉移:“新課程標”明顯提升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本課的教學志在讓學生在盡情的朗讀中體會“雪地裡的小畫家”的喜悅;通過“觀察”等方法理解為何“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副畫”;通過“查閱資料、討論”瞭解動物冬眠情況和冬天更多的特點。後面的結果固然要緊,但“朗讀、觀察、討論、查閱資料”等得出結果的方法和過程更是凸現在我們的教學視野之內。

3、實現學科性知識向綜合性知識的重心轉移:新課程標準倡導開展綜合性學習,綜合性學習體現為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和其它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本課的教學鼓勵學生提出“真實”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收集資料,到大自然中觀察,進行討論。

1、知識與技能:認識11個生字以及“蟲、目”這2個偏旁,會寫“幾、用、魚”3個字,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在盡情的朗讀中體會“雪地裡的小畫家”的喜悅;通過“觀察”等方法理解為何“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副畫”;通過“查閱資料、討論”瞭解動物冬眠情況和冬天更多的特點。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內心喜歡這種朗朗上口的兒童文學作品,願意主動背誦;嚮往冬天,有一種要發現冬天更多祕密的迫切願望,渴望到大雪紛飛的冬天,到雪地上去盡情地嬉戲、玩耍。

師:學習小組請注意了,這裡有11個字,每位同學在小組內“驕傲”地讀

一讀自己認識的字,要多讀幾遍,並且要讀得響亮,讓小組內的其它同學都能聽清楚。

師:這麼多字你們都認識了?我們沒學過啊,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生:我在爸爸吃的“洋蔘丸”裡看到過這個“參”字。

生:我發現所有的學習小組,都有同學全認識這些字,那麼請學習小組內的同學相互幫助來識字。

師:同學們,《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一首非常有趣的兒童詩,你們是希望老師一句一句教你們讀呢?還是自己把它讀會。

師:老師非常欣賞你們的選擇,你們自己試著讀讀看。

師:在讀的過程中,同學們一定碰到了“生字寶寶”,誰到黑板上來,把“生字寶寶”畫出來?

師:老師要強調,當自己確實沒有辦法時,可以及時請教別人。但老師不喜歡,自己一點也不努力,馬上就去麻煩別人。

師:下面同學們就以自己的方法去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吧!

師:剛才很多同學在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寶寶下面劃了線,現在如果認識了,就請上來把這條線給擦去。

師:既然都認識了,我就請一位同學讀讀這首兒童詩。

師:我還是不相信你們都會讀(表情誇張),因為讀整篇課文容易,讀不出的字可以順下去讀。

師:這些詞語誰會讀。(老師把詩中的有些字擦去,剩下了一些詞語和短句:下雪啦梅花幾步青蛙為什麼參加睡著)

師:如果誰能認得這些單個的字,那真叫有本事了。(老師把詞語中的有些字擦去,留下單個的字:啦梅幾蛙參加睡)

師:我不得不佩服你們,你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認識了這麼多“字”朋友。但是你們誰又能為這幾個字找朋友呢?

(老師和學生玩起了“一字開花”遊戲,例如讓學生給“參”這個“花心”組詞:“參加”、“參謀”等,學生每組一個詞,老師就增加一個花瓣。

學生在學習生字時起點是不一樣的,同樣是學習《雪地裡的小畫家》這篇課文,甲同學面對的可能是生字表中列舉的11個生字,乙同學面對的可能只有5個生字,因為其餘他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已經認識了,而丙同學可能面對的是15個生字,因為有些字雖然已經學過,但他已經忘記了。第一個識字教學片段承認這種差異的存在,甚至巧妙的利用這種差異,讓學生互助識字,課堂識字效率就比較高,至於教師追問學生“為什麼這些字沒教過你卻已經認識了?”志在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法、多種途徑識字,例如看招牌識字,剪報識字等。

但是,第一個識字教學片段有一個明顯的不足,即注重了識字的結果,卻淡化了識字的過程,淡化了識字方法的指導,學生的識字主要以“聽讀”的方式實現的。而第二個識字教學片段在識字方法的指導上就比較注重,那種教學程式讓學生意識到可以通過“讀拼音、問同桌、請教自己信得過的朋友、聽讀、查生字表、查認字表、猜一猜”等多種方式來認識“生字寶寶”。而且,第二個識字教學片段在識字目標達成情況的檢驗上也比較落實,即讓學生識讀單個的字,因為對字真正的認識應該是脫離具體語言情境的。

總之,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前面兩個例子都是集中識字,有的老師要採用分散識字也當然可以;識字的程度也應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來定,不能一概而論,具體情況應具體對待。

生:老師,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為什麼會畫畫呢?

師:哎,這倒是個問題,但老師不回答。我要先看看大家課外收集的動物腳印。(老師在幾天前就佈置了一項有趣的作業,將小動物的腳塗上墨汁,把它們的腳印印在白紙上。)

師:聽說有同學把自己的手印、腳印也印在了紙上,讓我們看看好嗎?

師:你用手、腳畫畫的時候開心嗎?(生答開心,笑)同學們別笑,真有畫家有手畫畫呢,那叫指畫。

師:對了,剛才你提了一個什麼問題?(面向剛才提問的學生)

師:既然明白了,那我們就來讀讀它們師怎麼作畫的。

他們為什麼能在雪地裡畫畫?他們是怎麼畫畫的?——這些在我們看來不成“問題”的“問題”,對於缺乏相關生活經驗的小朋友來說,卻是需要探究才能得到答案的“為何”一類的問題。當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時,建議教師用簡筆畫分別畫出小雞、小狗、小鴨和小馬的腳印,再畫上竹葉、梅花、楓葉合月牙圖案,請學生觀察,瞭解腳印與圖案的相似之處,連線理解為什麼稱小動物們為小畫家,最終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筆畫一畫。上面這個課堂實錄中的教師,由於在備課時已經“預測”到學生會提這樣的問題,因此,他指導學生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顯得由為巧妙,具有藝術性。整個過程教師都沒有作正面的解釋性回答,而是讓學生描述直觀的自己收集的小動物的腳印,在言語實踐中自然感悟問題的答案。

當然,一旦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問題就會五花八門,但學生的問題出來了,我們就必須重視,不能搪塞。因此,學生提的問題不同,教學過程就會有所改變,下面是對各類問題的教學建議,僅供參考: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誰?他們畫了哪些畫?——一年級的小朋友經常會問這些能在文章中直接尋找到答案的“是何”一類的問題。當學生問出這類問題時,教師最好溫和地請他再讀讀想想,讓他自問自答。

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在雪地裡畫畫的時候高興嗎?——當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教師千萬不能簡單化處理,而是應該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下雪天的“幸福生活”,從而進入“小畫家”的情感世界。

青蛙為什麼在洞裡睡著啦?哪些動物也會像小雞、小狗一樣,來雪地“畫畫”呢?(你還見過哪些小動物的腳印?它們像什麼?青蛙為什麼在洞裡睡著啦?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動物?)——這是一類需要學生查詢資料或者到生活中親身觀察以後才能獲取答案的“為何”一類的問題。教師應該及時肯定這些問題的價值,利用這些問題把學生引發到大自然中去認識更多的事物,並且把認識事物與理解課文結合起來。

這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詩歌,朗讀時,要激發學生的朗讀情趣。讀前兩句可啟發學生回憶,下大雪了,你們怎麼做的?由此想象出“小畫家”們和我們一樣興奮地跑向雪地,邊走邊歡呼,朗讀時要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讀第三句的四個分句語速可稍快,語調一起一伏,表現出生動活潑的畫畫場面。第四句要表現出“小畫家”們的自豪感,突出“幾步就成”這個詞語。最後一句中“睡著啦”要讀得輕鬆、稍慢,突出青蛙在冬眠呢。

當然,可以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出趣味,例如領讀、輪讀、邊讀邊欣賞、配著歡快的兒童舞曲讀等等。

指導背誦應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讓學生看著課件或者課文的插圖來背誦;可以採用引讀的方式幫助學生背誦,如:下雪啦,( )。小雞畫竹葉,( ),小鴨畫楓葉,( )。不用顏料( )。青蛙為什麼沒參加?( );也可給學生一個順序:“一群小畫家來了——小畫家們畫畫——青蛙呢。”

一群 一副 一隻 一片 如果學生讀出“一群可愛的小鴨,一副美麗的圖畫”

小雞 小鴨 小狗 小馬 鼓勵學生連好後創造性地有個性地讀,例如“小雞在

楓葉 竹葉 月牙 梅花 雪地上畫竹葉”,“小雞的腳印像竹葉”等。

小雞、小狗、小鴨、小馬……(動物類:小羊、白兔、松鼠等)

竹子、梅花、楓樹……(植物類:白菜、桃花、樟樹等)

3、你能將下面的詞語從新排列說一句話嗎?相信你能做到!

(2)非常腳印小狗梅花像(小狗的腳印非常像梅花。)

(3)腳印楓葉像小鴨紅紅的(小鴨的腳印非常像紅紅的楓葉。)

(4)月牙在雪地小馬留下腳印像(小馬在雪地留下的腳印像月牙。)

你的家鄉下雪嗎?如果下雪,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吧!

你的家鄉下雪嗎?如果不下雪,就和小夥伴一起去收集雪景的圖片吧!

小朋友,你聽說過指畫嗎?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來畫畫。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試試看。對了,用手指畫畫之前,你可以請教你們學校的美術老師,她一定會給你很多建議的;畫好之後,不妨向你的朋友說說,你畫了什麼。(如果有必要,可以插一兩副指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