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中班科學教案集錦8篇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助力幼兒科學探索

本次精選的幼兒中班科學教案集錦收錄了各種科學實驗、探索活動和遊戲,旨在啟發幼兒對動植物、天文地理等科學知識的認識和興趣,幫助他們提升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對廣大幼教從業者有所啟迪和幫助。

幼兒中班科學教案集錦8篇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助力幼兒科學探索

第1篇

1、知道海洋中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大小、顏色不同的魚,種類繁多。

2、瞭解魚類的基本特徵,初步知道魚類的身體結構是水中生活相適應的。

3、喜歡魚,能大膽的在班級中介紹自己所知道的有關魚的知識。

今天教室裡來了一些小動物,你們猜一猜他們是誰呢?

你認識哪一種?他有什麼特徵嗎?介紹給小朋友聽一聽。

1、射水魚:能從口中射出水滴,射獵水面上的昆蟲為食物,身體有黑色斑點或有黑色條紋,射水魚十分愛動、調皮,色彩鮮豔。

裡的小型魚,體型均小,遊動姿態像蝴蝶飛舞一樣,色彩特別鮮豔,所以起這樣的名字。提問:你喜歡蝴蝶魚什麼地方?

由於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

4、電鰩:背腹扁平,頭和胸部在一起,尾巴粗粗的,整個身體像一把扇子,以能發電傷人而聞名提問:你覺得電鰩哪裡最厲害?

海里的魚真多,每一種魚跟別的魚長得都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麗的花紋,還有的魚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樣!

四、結合各種魚類,繪畫豐富的海底世界,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

請家長配合,在紙上用及時貼等材料製作海底世界背景圖。

幼兒中班科學教案集錦8篇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助力幼兒科學探索 第2張

第2篇

活動目標: 1、通過"買菜"活動,瞭解常見菜的特點,體驗買菜的快樂。

2、在操作與遊戲中,使幼兒獲得分類、數數及數物對應的經驗,並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進行買菜的實踐活動及開展買菜的角遊活動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買菜的.經歷(瞭解常見菜的特點,共同分享買菜的快樂)師:前幾天,陳老師帶我們一起到菜場上去買菜了,你們覺得開心嗎?那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 播放課件師:看了剛才的錄象,誰來說一說,你那天買了什麼菜?為什麼買這種菜?你是怎麼買的呢?

2、 幼兒交流(教師引導幼兒從菜的名稱、特徵、營養、買菜的經驗等方面加以交流)

3、師小結:菜場上的菜可多啦,有的買了蔬菜,有的買了魚,有的買了肉類。因為每樣菜都有它不同的營養,所以,我們小朋友要樣樣菜都愛吃,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棒。

1、師: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場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這樣,買菜的人就覺得很不方便,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讓幼兒回憶菜場上的菜是怎麼擺放的?引導幼兒說出把菜分類放開)師:按小朋友的辦法要安好幾個家,可陳老師只安了三個家,你們同意不同意?(與幼兒一起討論,瞭解蔬菜類、肉類、水產品類中的常見菜。)

2、幼兒操作活動"給菜分家"師:現在請小朋友幫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場去,送菜時看清楚你拿的是什麼菜,應該放在哪個家?並把家裡的菜放整齊。

(1)協商4名幼兒為賣菜的叔叔阿姨,老師和其他孩子為買菜人

1、師:剛才我們把菜送到了菜場,可菜場上還沒有叔叔阿姨賣菜呢?怎麼辦?(協商4名幼兒做賣菜人)

2、電話鈴聲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陳老師嗎?我是廚房裡的阿姨,今天廚房裡的菜不夠了,阿姨請中2班的小朋友幫幫忙、買點菜,行嗎?"

3、阿姨給我們開好了購菜的"選單"(老師出示兩種"選單"):看看選單上說的是什麼?看清楚了以後,你可以自己按選單直接去買菜,不行的話可以問菜場上的叔叔阿姨怎麼買?(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理解選單的含義)

4、幼兒遊戲(對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務的幼兒給其提供第二次機會,難度加大)

5、買完菜的幼兒相互交流:你買了什麼菜?買了多少?也可相互檢查是否正確。(還可以鼓勵幼兒向客人老師去交流)

第3篇

1、通過對園區內各種樹木的觀察、探索、發現和了解,使幼兒產生保護樹的慾望,說出為何喜歡它。

1、課前對園區樹木進行觀察,不同樹上都掛有樹牌(樹的名稱、樹齡及生活習性)及編號(以便幼兒記錄)。

1、在觀察瞭解園區不同樹種的情況下,開展自由討論:你看到哪些樹?它是什麼樣子的?叫什麼名字?提問:用幼兒已有的經驗描述不同樹的外形特徵,你喜歡什麼樹,它是什麼樣子?

2、通過老師的`提問和討論再次帶幼兒去室外觀察,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從下到上,從樹根到樹冠、樹葉及不同部位的粗細高矮、大小、長短、形狀、顏色等。討論提問:你喜歡哪些樹?為什麼喜歡?你如何對待它?

3、領養小樹或大樹活動,讓細兒把自己的卡片掛到自己喜歡的樹上,與大樹擁抱感知粗細,與小樹牽手,給小樹澆水。

4、觀察記錄:用不同方式記錄所觀察到的樹種(根據樹葉的不同形狀、高矮、粗細、是否開花);記錄小樹家的路線圖。

5、讓幼兒說出樹的種類,老師用圖表示出數量,讓幼兒學習點數。

6、把自己喜歡的樹畫下來,並畫上它的鄰居,組成一幅完整的圖畫,放在展區展覽。

通過對本土資源的優勢利用,讓幼兒對樹的瞭解更深更廣,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更培養了幼兒用多種方式表現物體的能力,讓幼兒學會關心、照顧喜歡的樹,還能增強幼兒的責任意識。

第4篇

聽覺是人的主要感官,人通過聽覺去感知周圍世界、感受周圍世界、認識周圍世界。小班年齡的孩子對周圍世界充滿無限的好奇,對他們來說,聲音是美妙的,對能發出聲音的東西更是好奇無比的。而且喜歡擺弄又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任何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都會玩玩、試試、摸摸、看看,對能發出聲響的東西就尤為感興趣。因此小班幼兒通過聽覺能很好地幫助他們認識周圍世界。然而小班幼兒充滿好奇、喜歡擺弄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充滿探究慾望,能更好地通過操作探索中去發現知識、獲得知識。所以我選擇了《奇妙的聲音》這一主題活動,讓幼兒充分自主發現聲音、探究聲音。

本次活動的設計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初步感知。讓幼兒在擺弄瓶瓶罐罐中發現存在著聲音,並自主發現空瓶沒有聲音,從而引出聲音這一主題。第二部分探索感知。我提供了多種操作材料供幼兒自由操作,從而在幼兒自主嘗試探索中得出,有些東西放在瓶子裡沒有聲音這一結論。此結論是由幼兒自主探索得出更易幼兒接受。第三部分為部分,此環節以形式把活動推向高潮,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聲音異同的興趣。在中幼兒將三種不同的聲音猜出,從而體驗到的樂趣。活動最後,我為幼兒留有餘地。讓幼兒持續探索興趣,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再探索的慾望。

1、通過玩玩說說,發現聲音,初步聽辨聲音的不同。

各種瓶罐、各種物品(包括木製玩具、塑料玩具、蠶豆、赤豆、回形針、硬幣、鈕釦、紙、保鮮袋、棉花)。

今天張老師帶了好多好玩的瓶子、盒子,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幼兒自由的選擇喜歡的瓶瓶罐罐,並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玩,教師觀察幼兒如何去操作,適時地指導幼兒)

(問題非常明確的提出,幼兒能非常有針對性的回答。)

小結:盒子裡有東西就能發出聲音,沒有東西就沒有聲音。

(第2、第3個問題清晰的點撥幼兒去發現聲音的來源,以及如何去尋找聲音的來源。)

1、是不是所有的東西在瓶子裡都能發出聲音呢?(是、不是)幼兒嘗試放置物品。

(幼兒通過嘗試,大部分幼兒都能能發出聲音的東西去放進瓶子裡嘗試,而對不能發出聲音的東西不感興趣。幼兒不能一下子就得出有些東西不能發出聲音的結論,因此,在幼兒操作之前提出此問題,能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探索、去嘗試,有目的地利用一切資源去發現。)

3、你的瓶子裡為什麼沒有聲音?(放置紙、棉花、保鮮袋)

小結: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瓶子、盒子都能發出聲音。

(把不能發出聲音的棉花、紙重點提出,讓幼兒解決為什麼沒有聲音的原因,找出沒有聲音的緣由,由幼兒自己發現,這樣能更輕易地被幼兒所接受)

1、教師提供三隻同樣的瓶子(內容物不同),分別搖一搖,聲音一樣嗎?(赤豆、硬幣、回形針)

(選擇的聲音有明顯的不同,明確三種不同的聲音,讓幼兒能初步分辨不同點。)

小結:原來一樣的瓶子裝不一樣的東西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激發幼兒再次的興趣,進一步訓練了幼兒聽覺,及分辨的能力。)

有這麼多東西都能發出聲音,那請小朋友到家裡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會發出聲音的?明天來告訴我們,好嗎?

(活動延伸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興趣,使活動有延續性,幼兒有再探索的慾望。)

2、選材較好,充分激發幼兒的動手操作探索興趣和表達的慾望。

3、活動環節設計層次清晰,流程遞進,安排較恰當。

建議:提供的材料進一步豐富些,能充分讓幼兒嘗試,進一步起到聽覺的訓練。

第5篇

1、觀察瞭解動物耳朵的異同點,並說說誰的耳朵靈。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播放各種聲音——瞭解動物的耳朵——念兒歌——幼兒操作

一、播放各種聲音意圖: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傾聽,瞭解耳朵的作用。

提問:聽聽這是什麼聲音,你是怎麼知道的?(小鳥、水聲等)用什麼聽到的?(耳朵)對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愛聽聲音了。

二、瞭解動物的耳朵意圖:通過觀察,瞭解各種動物耳朵的'異同點。

1、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分辨他們的耳朵有什麼不同、用處。

2、找找說說哪些動物的耳朵靈,如:貓、狗、兔子等,以及耳朵靈給它們帶來的好處。

1、剛才我們瞭解了很多的動物的耳朵,今天,老師用一首兒歌來說說這些動物的耳朵。

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更好的瞭解動物的耳朵的特點。

用一次性杯子,想象它們是什麼動物的頭部,為每個動物剪貼屬於它們自己的耳朵。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第6篇

1、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現只有是鏤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3、體驗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知識和本領的愉悅情感。

2、記錄卡、幼兒用筆、吸管、筷子、花片、積木、漏勺、勺子、肥皂水。

師:我們都很喜歡吹泡泡,那可愛的泡泡們在陽光下五顏六色,大大小小,真漂亮呀!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吹泡泡吧!

(1)師:平時,我們都是用吹泡器來吹泡泡的,大家一起來看看,今天我給你們準備了什麼呀?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張記錄卡,並把這些材料畫在了卡上,請大家一起來猜猜,你覺得可以吹出泡泡的,就在“猜一猜”這一個格子裡打上勾勾,覺得不可以的就打上叉叉。

(1)師:誰來介紹自己的猜想?請一到兩名幼兒上臺介紹。

(2)師:你為什麼這麼想呢?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猜想?

師:我們一起來侃侃,你認為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計各個材料)

1、師: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老師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去試試!請大家拿著你的記錄卡,把每一樣材料都去試一試,並且馬上把結果記錄在“試一試“這一格內。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

(1)師:誰願意來和大家分享你操作後的結果?有沒有不一樣的結果?請有持不同意見的幼兒上來再次操作比較。

師:在我們小朋友操作了過後,你覺得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計各個材料)

1、誰來告訴我,你發現在這些材料中,那些可以吹出泡泡呢?他們有什麼特點嗎?

教師總結: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有洞洞,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個名字,我們叫它“鏤空”。因為它鏤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來。

2、教師: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大家看看它們能吹出泡泡嗎?為什麼?想知道它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麼?我們一起到戶外去試試看吧!

第7篇

在這次優質課評比中,我抽到的題目是《物體的轉動》,因為這個課中班已上過,再加上自己的教學水平的限制,對中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不是瞭解得很透徹,自從上次家長半日活動後發覺中班幼兒對科學領域很感興趣,因此我降低了難度,在制訂活動目標時淺些,選擇了中班進行教學。轉動這個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也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綱要》中指出要積極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慾望。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作為教師要儘量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從而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並培養幼兒一種運用科學的態度、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感性經驗,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 培養幼兒對“轉動”這一科學現象的興趣,並在操作、引導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相關經驗。

3、 體驗物體轉動的'樂趣,初步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這是一堂科學課,主要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其中提供了日常常見的物體讓幼兒進行探索,設計了課件讓幼兒能直觀的欣賞,這樣可以加深幼兒的印象,因此整堂課重點就在於讓幼兒對物體的轉動有初步的瞭解並獲得物體轉動的相關經驗,而作為難點,是讓幼兒自己去動手發現物體是怎樣在轉動的原理。

製作多媒體課件、傘、鍾、自行車、電動玩具、風車等

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以幼兒嘗試教學法為主,同時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講述

法、操作法、啟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在科學教育活動中,他們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和發明者,而教師是幼兒的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要放手讓他們通過親生經歷並帶著問題去進行實際操作,這樣他們才能真正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一、我首先設計情節來引出轉動並揭示課題:1、老師想喝水了,誰能幫我把瓶蓋開啟?剛才你是怎樣把蓋子開啟的?2、教師再次演示幾樣能轉動的物體,(傘、鍾、按摩器)讓幼兒找找他們的共同點,在讓幼兒找的同時引出“轉動”。

二.設計第二個環節,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法,直接感性地獲得經驗。但是在操作前我提了幾個要求,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操作,培養幼兒邊操作邊思考問題的習慣。我設計的題問是(1)哪些東西能夠轉動?(2)它們又是怎樣轉動的?

1、在給幼兒分組探索、操作時,教師適時介入,觀察引導。

2、等幼兒操作完後進行交流,請部分幼兒上來說說你是怎麼在玩的,把幼兒的玩法呈現出來,初步讓幼兒瞭解轉動原理。3、最後教師進行小結:這些物體的轉動都是圍著一個轉動軸作圓周運動。但考慮到小班幼兒對轉動軸不是很理解,於是我再次演示傘的轉動,讓幼兒找找轉動軸在哪裡,以加深印象。

三、討論轉動帶給我們的好處,首先我先對幼兒進行提問,讓他們找找生活中有哪些轉動的現象。引導幼兒說出電風扇、鍾、自行車、門等。然後我製作了課件,讓幼兒從圖片中更直觀地得到啟發。

四、運用轉動的原理,享受現代科技帶給我們的好處。我出示榨汁機,並進行演示,讓幼兒品嚐果汁。

第8篇

1、瞭解古代造紙術的由來,知道紙是中國人發明的,萌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提前一天將廢舊紙巾、報紙碎片用水泡好做成紙漿,小篩子,白棉布,網紗(見幼兒活動資源包),水,盆,擀麵杖,《現代造紙》教師教學資源,幼兒學習資源4第18—21頁。

(1)觀看教師教學資源或閱讀幼兒學習資源4第18—19頁,觀察現代造紙機的械化流程。

(2)請幼兒說一說現代人們是怎樣利用機器造紙的。

(1)教師:你們知道最早的紙是怎樣造出來的?是誰發明的'?

(4)閱讀幼兒學習資源4第20-21頁造紙步驟圖,教師示範講解手工造紙的過程。

(1)現將浸泡在水裡的紙用手揉碎,撈出來,在教師指導下用攪拌器攪拌成糊狀做成紙漿。

(3)把帶細網的小篩子上面鋪上軟棉布,浸入盆中,將紙糊平平的篩起,一層紙漿就會留在上面,過濾掉多餘的水,這就是一張紙胚,把紙胚進行晾晒。

(4)紙胚晾晒成半乾時,用擀麵杖將紙胚壓平,和軟棉布分離。

(1)請幼兒在自制的再生紙上畫畫、寫字,感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