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天淨沙秋思教案7篇 《天淨沙秋思》課堂教學設計:感悟唐詩之美

“天淨沙秋思教案”是一份傳統文化教育資料,以明代文學家元好問的《天淨沙·秋思》為內容,通過對該詩的賞析和解讀,幫助學生深入瞭解傳統文化內涵。本教案不僅幫助學生掌握文學鑑賞技巧,更有助於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

天淨沙秋思教案7篇 《天淨沙秋思》課堂教學設計:感悟唐詩之美

第1篇

1、多渠道引導學生品味寫景語言,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探究疑難,感悟詩情的能力。

1、反覆朗讀,抓關鍵詞,體會感情。本詩文字通俗淺顯,教學時,通過學生自主的朗讀法來尋找物象,組合物象,準確把握意境。古詩詞的教學要注意誦讀,誦讀要體現出訓練層次。一般來說,讀有多次,一讀,要讀準字音;二讀準節奏;三讀,要讀出感情。自主性朗讀後,教師相機出擊,設計問題:這首詩體現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一關鍵詩句可以體現出來?

2、讀景組畫,情景交融,悟出意境。在自主自由朗讀課文的基礎,利用多媒體播放詩作四幅畫面(老鴉依藤集枝圖,小橋流水炊煙圖,古道西風瘦馬圖,夕陽遊子思鄉圖)的同時,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小令,既而在四幅畫面的視覺衝擊下,配以費翔演唱的《故鄉的雲》的音律,然後請一生示範背誦,學生當即評價。當堂指導學生背誦。

這一環節巧用課文的插圖,培養學生挑戰權威的勇氣,形成批判性看待事物的品質。課文插圖猶如特寫鏡頭,可形象地再現一個特寫的細節,可簡筆勾勒事物的概貌,可開啟讀者想象的空間。它的作用要和教師的巧妙運用縱使起來,才能相得益彰。

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在研讀《天淨沙·秋思》的時候,筆者發現教材的這副插圖與作品的意境有些不協調。袁金華等在《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條件》中說:“必須在教學中善於創造‘憤悱’的意境,讓學生躍躍欲試。要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始終處於展翅欲飛或躍起向上的積極狀態中,使他們在不斷求知的.過程中產生越來越強的求知慾。”因此在此環節中,設計一個主問題:請同學們細品課文插圖,看一看是否最好地體現《秋思》的意境,希望同學們能給插圖作者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這一環節是教學難點,大可採用“合作性學習”方法,學生以討論的形式探究插圖存在的不足,實現“傾聽他人意見,交流各自看法,協作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共同成功喜悅”的效果。

葉聖陶曾說:“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充套件想象。”教師如何注意學生的特點,採用配音樂,想畫面等手段,努力擴充套件學生的想象,維護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就會有意外的收穫。因此,這一環節採用“風景再造品詩境”的教學方法。所謂“風景再造”,即學生根據詩人的描述,動用自己已有的經驗積累,啟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種方式展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要求學生將這首寫景抒情類的詩作改成一則優美生動的散文,寫就在班上交流。

一條荒涼的古道,漆跡斑駁的十里長亭,叢生的凋零野草,還有在暮色中靜立著的飽經滄桑的古樹。西風過處,偶爾幾片黃葉飛起,片刻之後,一切又歸於靜默。這時,一箇中年人容顏憔悴,手牽馬韁,走進我們的視野,那匹馬瘦骨嶙峋,偌大的一個荒原,竟然只有一人一馬的足音和踏踩枯葉的輕微聲息。而一聲聲的鴉啼,落寞異常,啼叫在飄泊異鄉的遊子心上。夕陽西下,人和馬的影子都被拉得長長的,投在地上,越行越遠,漸漸消失在蒼茫的暮色中……

(主問題:請同學們細品課文插圖,看一看是否最好地體現《秋思》的意境,希望同學們能給插圖作者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生1:詩中說是瘦馬,可畫中的馬還比較健壯,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應該把馬畫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馬。

生2:我覺得人不一定非要騎在馬上,如果由人牽著馬走,豈不是更能表現出鞍馬勞頓的味道。因為連馬都累得走不動了,畫中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

師:很有創意。人騎馬還是人牽馬的問題反映了你的思考很深入。

生3:圖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馬的表情還可以更憂鬱一些。

生4:插圖中的樹也有問題。圖中遠處的樹給鬱鬱蔥蔥的感覺,近處的樹卻是光禿禿的。這樣的對比太強烈了,不符合詩中的意境。我認為老樹上如果有幾片搖搖欲墜的葉子更能體現蒼涼之感。

生5:枯藤呢?插圖中根本沒有枯藤,如此能畫出枯藤與古樹的纏繞,植物的意象就鮮明瞭。

生6:遠處的夕陽可以畫得朦朧一些,還可以畫出半邊已經落下山的樣子,渲染出傍晚的氣氛。

生7:插圖中鳥兒們飛得很輕盈,哪裡是昏鴉啊。我認為鳥可以畫得沉重一些,笨拙一些,最好讓大部分鳥棲息在枯枝上,因為“秋思”的畫面應凝重。

生9:可以在茅屋上畫些淡淡的炊煙,炊煙裊裊,小橋流水人家的溫馨氣息更足,風的動感也表達出來了。

生10:畫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讓髮絲微微飄起,西風不就出來了嗎?

師:為何要用“古道西風瘦馬”,而不用“古道清風瘦馬”呢?

生10:西風吹在人身上有點發冷,肯定會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這時心情極度傷感,用這種景物就能很好地襯托出作者此時的心情,清風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舒適的感覺,和作者此時的心情明顯不相吻合。

生11:本是遊子思鄉圖,作者卻花了一些筆墨去寫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這不是矛盾了嗎?

生13:對,遊子觸景傷情,別人家是天倫之樂,自己卻是淪落天涯,羈旅飄泊,這種對比痛徹心懷啊!

生15:除了細節的問題,我覺得插圖最大的問題是整體構思上的毛病。我讀完這首詩,眼前浮現的是一幅古道蒼蒼,秋風蕭瑟的圖畫,但是這幅圖給我的感覺太擁擠了,甚至是太熱鬧了。

生16:可能是景物都擠在一堆的原因。我們可以把“小橋流水人家”安排得遠一點兒,讓古道的縱深感強一些,如果景物能真正地成為背景,以此突出主人公的孤獨,畫面的整個格調就改變了。

師:說得真好,通過這樣的修改,我感覺到大家對這首詩的理解相當深刻了!

1、教無定法,學無定法。教學詩歌感觸甚多。第一,準確地整體把握是反覆朗誦的必然收穫。“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學自知”,還學生閱讀的自由權;第二,抓詞句,抓想象,美表達,讓學生在品味語言中悟情感,同時自覺提煉美化自己的表達;第三,詩情畫意是古人創作詩歌時特意營造和追求的意境。抓意象,溯意境,向來是古詩欣賞的關鍵。

2、教學中要始終貫穿“以人為本”教學思想。教師要相信自己的學生,真誠面對自己的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地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大膽敞開心扉探究質疑,品嚐學習過程帶來的樂趣,分享共同的勝利果實。另外,教師藉助課文情景,巧用教材資源,創設主動,互動,生動的學習局面,給各類學生提供各自聽說讀寫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探究問題的意識。

1、馬致遠其人(說明:必要時可作入教學時的“匯入”環節)

馬致遠(約1250~1324間)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年輕時熱衷過功名,但仕途並不得意,後隱居杭州。他工於雜劇,與關漢卿,白仁甫,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孤雁漢宮秋》等。散曲《中原音韻·小令定格》說此曲為“秋思之祖”。

天淨沙秋思教案7篇 《天淨沙秋思》課堂教學設計:感悟唐詩之美 第2張

第2篇

1、體會作者用凝練的語言描寫出的一幅美妙的風景圖,體味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味詩句,感悟詩歌意境,學習詩人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1、在反覆朗讀中啟發閱讀興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課外的描寫“秋”三首詩詞,重點理解詩詞中景物描寫和抒發感情的佳句。

增強學生古詩詞修養,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

2、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再造想像感悟詩歌內容。

同學們,我們曾講過許多寫景的散文和詩詞,從中我們體會到了不同的作者面對同樣的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首先,通過多媒體給同學展示選自郁達夫《故都的秋》的片段,體會現代文中表達作者對秋天的思想情感;然後展示古代詩人范仲淹《蘇幕遮》和辛棄疾的《水龍吟》所描寫的秋天的詩句,讓學生齊讀,感受一下兩位詞人所描寫的景物的特點。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小令,來感受一下詩人面對眼前的景物,抒發了他的什麼思想情感?(展示課文題目《天淨沙秋思》)

* 一首小令,一縷情思,一種意境。你認為《天淨沙秋思》中哪個詞最能體現這種情思、這種意境?(讓學生自己找出來,並舉手回答“斷腸”)

* 進一步深入挖掘詞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肝腸寸斷?

教師插入一個小故事(《世說新語》裡記錄了一個故事,是成語肝腸寸斷的由來:“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沿岸哀號,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是說桓溫帶兵入四川,途經三峽時,有個部下抓住一隻小猴子,想帶到路上玩。母猴思兒心切,跟著船的方向沿路哀號,一直跑了百餘里路還不肯離去。後來它索性跳到了船上,被撞死了。有個士兵破開母猴的肚子一看,裡面的腸子都斷成了一寸一寸的小節……)

*(展示我選取的四幅美麗的秋景圖)提問:諸多如畫的秋景,馬致遠棄而不用,為何獨取“枯藤、老樹、昏鴉”呢?(讓學生兩人一組來討論、分析並回答)

* 展示三幅小橋流水的圖片,讓學生從中找出一幅最符合本此詩詞所描寫的景物,並說說為什麼?

這首小令僅五句28個字,語言極為凝鍊卻容量巨大,寥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悲情四溢的“遊子思歸圖”,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遊子心。

(一)、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

(二)、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剪影。

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其間無一虛詞,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於夕陽的清輝之下,像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藤纏繞著幾棵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瑟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悽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慼。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接下來,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嫋起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閒致。這一切,不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在這裡,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淒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那內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裡,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淒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一顆漂泊羈旅的遊子心在秋風中鮮血淋淋……

可見,一支極為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遊子悽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受。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

4、拓展延伸(讓學生閱讀,通過分組討論來分析詩詞的異同)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共同特點:體裁相同(小令),描寫的都是秋景,頭兩句每兩個字都是一種獨立事物,表現的情感相同(悲涼,蕭瑟)

不同點:馬致遠的“秋思”不僅寫景還寫人,突出了“思”,在末尾兩句時白樸寫的較為平淡,突出顯現了遊子之悲。

1、古代詩歌的教學任務,在七至九年級階段,不能停留在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來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而要循此繼進,採用多種方式來使學生產生朦朧的美的意識,培養學生再造意像的能力和聯想的能力,我採用“朗讀、討論法”的方式既加深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又鞏固學生對詩句的記憶,還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大腦活躍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語言組織能力,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之中了。

2、在分析意象組合的過程中,我給學生展示了我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進行再創造,他們通過畫畫展示了一幅蒼涼悲壯的秋行圖,學生亦能從這樣畫面的還原和情感的體驗,將詩歌意象通過鑑賞昇華為一個境界,也就自然得到了意境的審美昇華。

3、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是:由於受過去的詩歌教學影響,追求技巧的運用和答案的要點的完整性,沒能讓學生很充分地展示他們想象的成果。

第3篇

(1)能在體悟情景交融創作手法的過程中運用自主探究與實踐創作的方法。

(2)能在抒發自身情感與體悟作者情感的過程中運用想象和體驗的方法。

說起唐朝,有人立刻想起唐詩;談到宋朝,有人即刻憶起宋詞。朝代與文學,如水與魚、父與子,由彼而生,互相成就。請問同學們,能回憶起我們學過的這些古詩詞嗎?一起來開口背背。今天,我們將一起去到元朝的一角,看看本文的作者正在做何事、思何情,我們還要一起去探探元朝的“子”,元朝的“魚”,品一品馬致遠筆下的元曲。請同學們自由朗誦今日文字——《天淨沙·秋思》。朗誦的過程中想一想我們學過的宋詞與元曲有什麼相似之處呢?時間:2分鐘左右。

(1)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分別代表著那個時代文學作品的最高成就。

(2)元曲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種體裁,興於元代,又稱散曲。《天淨沙·秋思》是一首小令,是著名的散曲作品。“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題目。

(設計意圖:由學生所熟悉的唐詩宋詞匯入到今日所學習的元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產生知識間的遷移。引導學生關注元曲產生的時代背景,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且讓學生開口背背古詩詞,有利於調動課堂的學習氛圍,符合國中一年級的學情,並複習以前學習過的詩詞作品,加強記憶。)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由誦讀文字,要求讀得精準、讀得富有節奏、讀得情感充沛,並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1)詩歌常用什麼來表達情感呢?仔細觀察文字,看看文字中除了作者所表達的“情”,還有什麼呢?

(學生可能遇到困難,教師運用“枯藤、老樹”和“斷腸人”進行提示,引導學生說出“情”與“景”兩種基本元素。)

(2)既然寫到了景色的,那我們就來賞一賞文字中的景色,請大家帶著老師一起去欣賞文中的景觀好嗎,請問大家,我們要站在哪裡看這一片景色呀?

(引導學生自主地選擇觀察的角度,確定立足點。預先設想學生可能選擇的立足點,如馬背上(作者視角)、畫面外(讀者視角)、老樹(擬人視角)、昏鴉(擬人視角)等等。)

例:老樹(擬人視角),通過老樹的眼睛去看整首詩,想象自己是一棵老樹,去觀察整首曲所描繪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在把握詩歌內容的時候,運用想象和體驗的方法,品味詞曲之美。

再學生獨立學習:通過自由誦讀,尋找觀察作者描繪的畫面的最佳立足點。要求:快速、細膩、個性化。

後相互交流:首先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小組確定一到二個相同的或者較為創新的'立足點。其次班級交流,總結其中具有代表性或具有可行性的立足點,準備開展接下來的環節。時間:5分鐘左右。

(設計意圖:選擇立足點,能夠幫助學生迅速進入想象世界,形成想象空間,並且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選擇寫作視角,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且由學生自主選擇立足點,體現學生意識。)

先根據學生們所提供的立足點,提供實踐任務:學生根據自己選擇的立足點,用自己擅長的審美方式體驗創作過程,將本文中的景物串聯成一幅畫面,景物位置的安排、特徵的描繪均由學生自主選擇與決定,但要注意不能脫離文字,要立足於文字,再超越文字。要求:個性化、準確、全面。時間:15分鐘左右。

再學生獨立學習:通過自由創作,選擇描繪方式,最終形成個性化的畫面。例如選擇畫圖的方式、用文字描繪的方式、以情景劇表演的方式、用語言展現的方式等。

後相互交流:小組內選擇最佳的創作畫面,其次全班交流,在抽查和討論中形成全班的最佳答案。在展示的環節,要求學生運用語言進行表述。(設計意圖:在品味意境的時候採取多種不同的審美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想象力,自覺深入文字,品味文字、審美文字。雖然學生們採用的方式不同,有繪畫、情景劇等,但當他們向同學們闡述自己的創作想法時,實際上已經將自己的畫面用語言表達的方式展示出來,這既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防止活動脫離語文學科的學科性質。)

第4篇

語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第25課《天淨沙秋思》

⑴識記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掌握“散曲”的文體知識。

⑵正確朗讀、背誦全曲,能準確把握這首曲表現出的思想內容和思想感情。

⑶學習分析詩歌的方法,感知詩中的藝術形象,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⑴瞭解詩歌的朗讀技巧,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⑵通過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培養想象力,陶冶情操。

⑶知人論世,通過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把握詩歌主旨。

⑵體味詩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曲的內容,品味曲中情趣。

⑵從語言角度賞析詩歌,領悟曲中情趣,提高文學修養。

我國古代詩歌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體式,如唐詩、宋詞、元曲。《天淨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新的詩體,包括雜劇和散曲兩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數。小令在元代又名“葉兒”,每首能獨立,相當於一首詩或一闋詞;由於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調;每個曲調都有一個名稱,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譜式,規定著不同的字數、句數、平仄、韻腳。曲牌表示曲調,另有題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個,即一首小令一個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淨沙秋思》屬於散曲中的小令。

馬致遠(1250~1321)號東籬,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前期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是一位“姓名香貫滿梨園”的作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被譽為“元曲四大家”。馬致遠生活的“元朝是蒙古貴族統治中國的時代,民族矛盾十分尖銳,人民受到沉重的壓迫,知識分子被降到與娼妓、乞丐相近的地位”。“一些走上仕途的文人,因受統治者的歧視,思想仍多苦悶,正如明胡侍所說:‘中州人每每沉鬱下僚,志不獲展……於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聲歌之末,以舒其佛鬱感慨之懷,蓋所謂不得其平而鳴焉者也’”。馬致遠年輕時迷戀功名,曾做過地方小官,五十歲左右脫離官場,過著“酒中仙,塵外客,林中友”的生活,沉溺於山水之間,寄情詩酒,成了一個嘯傲風月、玩世不恭的詩人,其內心仍然充滿了一股牢騷不平之氣。他最著名的劇目是《漢宮秋》;一生寫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稱“嘆世”之作中的代表。今天我們就來品味這首被譽為“秋思之祖”的《天淨沙秋思》。

1.學生活動:學生聽錄音範讀,聽準字音、節奏,再自己朗讀。注意找出文中你認為易讀錯的字,難理解的詞。

詞義:昏:黃昏,傍晚。 枯藤:乾枯的枝蔓。 斷腸人:多指漂泊在外、思念家鄉或親人的人。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抽生敘述課文所寫的內容:一個秋日的黃昏,騎著一匹瘦馬的遊子正在蒼涼的古道緩緩前行。在小橋流水人家的院旁,枯藤纏繞的老樹上,昏鴉正在歸巢。遊子不竟悲從中來。

3.學生再讀課文,從內容、思想感情、藝術特色等方面進行質疑探討,分小組討論、交流,然後師生共同總結。

⑴曲的前三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用詞上有何特點?

詩的前三句描繪了一幅蕭瑟荒涼怡靜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三句詩用了九個名詞,一字一詞,一詞一景。各個事物名詞前冠以表現各自特徵的修飾語,使各事物又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還使本來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深秋的暮色中構成了一個統一整體,構成一幅形象生動的深秋晚景圖,在簡約中更見細深。像這種把幾個彼此相關的典型景物巧妙而有機地排列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幅群體的、生動的畫面,用以烘托氣氛,深化意境的語言現象,人們稱之為列錦手法。這種手法使詩句語句凝練、文辭簡潔。

但我們在閱讀中只要少加留意,就會感覺到九種事物的名詞並列,節奏 基本上是兩個音節一個節拍,顯得非常單調而遲緩,如同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拄著柺杖,句僂 著身子,顫顫巍巍地行進。這種節奏與詩歌內容的基調是一致的,正適合表達作者心中那種淒涼、無助,甚至有點呆滯的感受。這種節奏讀起來一詞一頓,這種多次的停頓,給人一種呆板、枯燥、乏味之感。加之第一句中的“枯”“老”“昏”,第三句中的“古”“西”“瘦”等詞蘊涵著無限淒涼悲苦的感情,又點染出一種讓人生愁、生悶的“哀景”,這就讓讀者很容易感知到作者當時那種孤獨悽苦之狀。

“夕陽西下”點明瞭特定的時間,也照應了前文的“昏”字,屬於寫景鋪墊。“斷腸人在天涯”點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遊子之悲,屬於卒章顯志。此句為全篇的主旨。

⑶詩的第二句與第一、三句有何不同?對全詩主旨的表達有何作用?

第一句寫秋末之景,乾枯的老藤,蒼老的樹木,烏鴉哀鳴,“枯藤”、“老樹”、“昏雅”,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畫面是一片灰黑色,給人的感覺是毫無生氣、暮氣沉沉,就如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這渲染出一種蕭瑟荒涼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遊子無家可歸之意。第三句寫古道荒涼,西風驟起,馬也因長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現了無家可歸的哀怨與迷惘;從側面反映出遊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一個“古”字,把遊子的個人悽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讀者的豐富聯想和共鳴。第二句描繪出一幅溫情脈脈、幽雅恬靜的畫面。“小橋”是溝通障礙的建築物,在情感上也意味著溝通;“流水”是清澈純淨的 ,蘊含著豐富的 活力;“人家”是溫馨的場所,是產生歡歌笑語的地方。這裡寫他人有家而我獨無,更添一份思鄉之情;與一、三句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引發遊子的戀家思親之情。倘若詩的其他幾句是正面寫遊子之思之悲,那麼第二句則是從反面來寫,更添悲愁,可算是“以樂景寫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總之,曲的前面幾句寫景都是為後面的人物出場營造環境和氣氛的。斷腸人出現在那些撩人心情的意境中,可以說那景也是斷腸人的`“斷腸景”了。

①靜景與動景相應。在這首小令中,作者將九種相對獨立的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諧地納入一個畫面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如寫環境的幽靜用“流水”的動態與“小橋”“家”的靜態相映;寫蒼涼的道路則用“西風”“古道”相映;“小橋流水人家”的安適、靜雅與“斷腸人在天涯”的淪落異鄉相映,使“斷腸人”更添悲愁。

② 景色與情思相融。這首小令旨在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之情,作者運用傳統的寄情於景的寫法,把本來抽象的、難以表達的悲苦之情藉助景物畫面刻畫得淋漓盡致。在現實生活中,自然景物本是沒有感情的,但作者把這些客觀事物納入審美的認識和感受中時,這些事物便被賦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感情融為一體了。“小橋”、“流水”、“人家”本是極常見的普通景象,但當它與“斷腸人在天涯”同處於一個圖景之時,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為“斷腸人”心碎斷腸之觸發物,使圖景帶上了悲涼的氣氛。“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即是此理。

⑸通過我們對這首曲的閱讀、討論和分析,你對這首曲表達的主旨有何看法?

從對全詩的閱讀欣賞中,我們知道了浪跡天涯的遊子此時的心情是:看到傍晚歸巢的烏鴉,溪邊橋旁的小院,不禁頓生思鄉念親之情。這便是詩人在詩中流露出的思親戀鄉之愁。作為遊子的詩人,“夕陽西下”時,仍“斷腸”“古道”,此時,連馬都已瘦,可見人又何堪呢?即使如此,也還得如古往今來的遊子一樣,從那裡來、要到那裡去、沒有人知道,他們只是這樣默默行走著,漂流天涯。這就進一步流露出詩人的漂泊羈旅之愁。詩人為何會產生那些羈旅之愁、思鄉之愁呢?我們從詩人的人生經歷和生活的時代來看,主要是詩人一生不得志,漂泊於外,或許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吧?這就更進一步流露出詩人的人生失意之愁。總之,詩人在詩篇中所流露出的思親戀鄉之愁、漂泊羈旅之愁、人生失意之愁,充分說明了作者的秋思實乃秋愁也!詩篇細緻生動地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抒發了那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

秋思(散曲) 寫景 枯藤老樹昏鴉(寫景觸情 秋野黃昏 悲涼

3.學生自讀課文,用散文的語言將曲中描繪的意境寫出來。

例: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暮鴉在樹梢上盤旋;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來到溪邊的幾戶人家門前,這時太陽快要落山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一個漫漫的長夜,不禁悲從中來,肝腸寸斷。

第5篇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直至背誦;體味詞句,揣摩作者的感情,體會作品的意韻。

3.道德、情感、價值觀:領悟詩中蘊含的節奏美,提高對古代詩歌作品的鑑賞力。

同學們,在你們眼中,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也許是豐收的,也許是浪漫的,也許是多愁善感的。那麼,在一個遊子的心中,秋天是什麼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去體會體會。

“天淨沙”是曲牌名,“秋思”,秋天裡的思念。題眼是“思”,“秋”是特定的季節,“秋思”二字概括了全詩的內容。

馬致遠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傳得最多的一個。作品豪放清逸,雜劇以《漢宮秋》為代表。

這首散曲選自《全元散曲》。馬致遠少年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執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一生幾乎都過著漂泊無定、困窘潦倒的羈旅生活。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真實而生動的寫照。被後人稱為“秋思之祖”

我國詩歌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體式,如唐詩、宋詞。元曲是繼唐詩宋詞後興起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新的詩體,包括雜劇和散曲兩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數。小令在元代又名“葉兒”,每首能獨立,相當於一首詩或一闋詞;由於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調;每個曲調都有一個名稱,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譜式,規定著不同的字數、句數、平仄、韻腳。曲牌表示曲調,另有題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個,即一首小令一個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淨沙秋思》屬於散曲中的小令。

注意重音: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下面請大家聽一遍朗讀,劃出節奏。體會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這些詞語對錶達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小結: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韻“a”,二、四句押尾韻“ia”,讀來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結構相同、字數相等、句式工整,要讀出一氣呵成、淋漓痛快的酣暢美和明快的節奏感。試一試。最後一句是散句,要讀得曲折跌宕,讀出落拓無助的生存境遇。試一試。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讀一遍。這樣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間,長短結合的形式美。

哪些詩句最能打動你的心扉?哪些詩句最能扣動你的心絃?並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相信許多同學都十分熟悉這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我們一起來試著背誦一下。那麼,古代的作品很多,但流傳下來的卻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什麼樣的作品會讓人記住呢?

能達到以上境界的作品就是傑作。我們再來深入學習這首詩,探究一下它是怎樣一種境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這樣一首一語道破“某一種心情”的作品。也正因如此,這首小令被稱為“秋思之祖”。

1、細讀每句話,說說新的理解和感悟(老師依次出示四幅圖分別對應四句話讓學生看圖理解)

枯藤(纏繞的')老樹(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

首句寫秋末之景,渲染出一種蕭瑟荒涼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遊子無家可歸之意。

次句推出一幅優雅恬靜的畫面,與前句形成鮮明的對比,但他人有家而我獨無,又增一分思鄉之情。

(荒涼的)古道(上蕭瑟的)秋風(裡行著一匹)瘦馬。

古道荒涼,西風起而一年將盡,馬也因長途跋涉而累瘦了。此句從側面寫出了遊子在客途中孤苦寂寞的心情。

以上幾句用九個細節構成一幅畫面,極力渲染悲涼氣氛,表現一個長期漂泊異鄉的人的惆悵之情

夕陽(已經朝著)西方落下(漂泊未歸)的斷腸人(還遠)在天涯!(“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上句點明時間,並照應上文的“昏”。下句卒章顯志,正面

抒發感情。“斷腸”的愁苦、“天涯”的遙遠,點明瞭這首小令的主題。

段解: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遊子之悲。“斷腸”一語,為全篇主旨所在。

2.根據畫面提示背誦本曲(老師放映四幅畫面學生看圖背誦)

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裡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秋思》是如何運用對比映襯手法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作品中動景與靜景、暗淡的色調與明亮的色調、天倫之樂與羈旅之苦,都形成鮮明的對比映襯,增強了視覺效果和感情色彩。

語言極為精煉確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卻描繪出詩情濃郁的畫畫,創造出淒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結構完全相同,全用名詞和形容詞,沒有一個動詞,描寫了9個形象9個小景,每三個形象構成一幅小畫面。各句各以三個並列的偏正結構的片語組成整齊的排比句,顯得和諧勻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濁酒盡餘歡,今霄別夢寒。

斷腸人為何漂泊天涯?請你展開聯想,演繹一段故事。

第6篇

同學們好!今天讓我們一起賞析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種文學作品體裁。《天淨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小令。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元代大都人,著名的雜劇和散曲作家,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有文場“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流暢自然。因為這首小令,他還被稱為“秋思之祖”

整首小令寫了哪幾種景物,描繪了哪兩幅風格不同的畫面?在文中有何作用?

賞析感悟:一首好詩,不僅要會讀,還要會賞。詩歌的魅力是詩人通過具體的語言向我們傳達出來的,所以賞析詩詞主要從字、詞、句入手。賞析古詩的角度有很多,可從煉字、詞語的表現力、修辭手法、蘊含的情感、包含的哲理、表現手法等方面來賞析。下面老師先做個示範,拋磚引玉。

例如:“枯藤老樹昏鴉”中的“枯”字用得好,“枯”有枯萎之意,準確地寫出了晚秋藤蔓毫無生機的特點,給人一種悲苦淒涼之感。

(這個過程中,先讓學生短時間思考,也可以自主交流,然後師生共同探究,賞析,一邊探究,一邊展示畫面,一邊對學生進行指導性地朗讀,反覆吟誦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背會。)

1.選出最打動你的句子,結合自身體驗,寫一段賞析文字。

2.同學們在董貞的《天淨沙·秋思》樂曲感染下,書寫文字。

2.查詢資料,蒐集一首與《天淨沙·秋思》風格相似的詩摘抄並背會。

結語:同學們,中國是詩的國度,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值得傳承的精神瑰寶!讓古詩詞的魅力融入我們的生命與靈魂,讓我們的筆端也能流淌出詩情畫意,給我們的人生增添美麗與飄逸。

第7篇

2、透過字裡行間,想象畫面,即興表達,體悟作者愁苦的情懷。

3、理解感悟詩人、作品創造的美的意境,並用自己的語言,寫下對曲的理解,

【教學難點】理解《天淨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與小組合作討論法相結合

有這樣一首小令,凡是接觸過一點古代文學的人,幾乎都能夠背誦。文人雅士更是由衷地喜愛,稱之為“千古絕句”,奉為“秋思之祖”。國學大師王國維盛讚它“純屬天籟”。它就是《天淨沙·秋思》。

1、這是一首元曲,我們一起看到課後註釋⑨,它選自《全元散曲》。上一堂課老師給大家介紹過了元曲的相關知識,我們一起來回顧一遍。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藝術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雜劇屬戲劇,是用於演出的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散曲屬詩歌,分小令和套曲兩種形式。小令只有一個曲子,套曲是由若干曲子聯綴而成的一組曲子。

2、天淨沙:曲牌名。曲牌是曲的調子的名稱,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調、唱法、字數、句法、平仄。

3、秋思:標題。從秋思二字,我們可以猜猜,這首曲可能會寫哪些內容?(預設:秋天裡的想法。引導:也可能會寫一些秋天裡看到的'——景物。)

1、生自由朗讀:首先請同學們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自由地朗讀這首曲,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2、你們來說一說,這首曲寫了一些什麼?(寫了景,有沒有情?什麼樣的情?人,什麼樣的人?)

3、給大家五分鐘時間進行小組合作討論,選擇你們最喜歡的一句或者幾句研究探討,然後分任務,一人讀原詩句,一人繪畫面,一人談感受。

總結:聽了同學們的描繪,我彷彿看到了這樣一幅場景:深秋的黃昏,一個風塵僕僕的遊子,他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冷颼颼的秋風,在荒涼的古道上獨自前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即將歸巢的烏鴉棲息在樹梢上;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經過溪流邊幾戶人家門前。這時,太陽已經快下山了,可是他還沒有找到住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漫漫的長夜,他不禁悲從中來,吟誦道“枯藤————”

1、這首曲為我們描繪了這麼多景物,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或: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景物前面的修飾詞,如果我們試著把修飾語換掉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