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小班數學教案合集3篇 「妙趣橫生!小班數學教案集錦」

本合集彙集了小班數學教案70餘份,內容包括數學概念、數字、圖形、時間等基礎知識,並注重啟發教學和互動式學習。對於幼兒數學啟蒙教育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小班數學教案合集3篇 「妙趣橫生!小班數學教案集錦」

第1篇

1.與幼兒共同收整合雙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球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間。

1.以遊戲的口吻,請“小羊”(幼兒)幫助“村長”(教師)一起收拾零亂的鞋子。

(2)“小羊”分散找朋友,“村長”也可參與活動,以遊戲的身份指導。

(1)你是給鞋子找到朋友的.?這兩隻鞋子為什麼要放在一起?

(2)梳理小結:兩隻鞋子的外形一樣,顏色一樣、大小一樣叫一雙,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1)“小羊”自己隨意拿一隻鞋在手中,然後聽音樂自由走動,尋找與自己手中鞋子一樣的另一隻,配對後,兩人將鞋底相互有節奏地碰擊,並念兒歌:“對對碰,對對碰,一對鞋子對對碰。”

4.依據配對的方法,“小羊”再次收拾鞋子,並放入鞋櫃

(1)教師提醒幼兒一雙一雙地收拾,並整齊地擺放在鞋架上(可分組進行)。

小班數學教案合集3篇 「妙趣橫生!小班數學教案集錦」 第2張

第2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充分體現了生活的觀念,從生活的視角關注幼兒數學啟蒙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從生活中挖掘數學活動內容進行教學,確實能讓幼兒很富有興趣地主動地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地探索知識經驗,能獲得對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滿足,在積累知識經驗的同時發展幼兒的情感和相應的綜合能力,並反過來用獲得的數學經驗服務於生活。數學活動“禮物”,也是來自於生活,我們的生活經驗是這樣的:到別人家去做客,一般會給主人送上一份禮物,於是,我就從這一禮物入手設計了一堂送教下鄉的教學活動,讓幼兒在表述禮物——感知禮物——分享禮物的情景中來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會把實物與圖片對應歸放在一起,並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講述,體驗分享禮物的快樂心情。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把實物與圖片對應歸放在一起。

2、樂意參與活動,能大膽地用語言講述,體驗分享禮物的快樂心情。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1)王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一包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禮物?

(2)和旁邊的寶寶說一說,你拿到的是什麼禮物?是什麼樣子的?

(鼓勵幼兒大膽完整表達禮物名稱、顏色、形狀等,並能正確使用量詞:根、盒、瓶、包等)

過渡:王老師給寶寶們帶來了糖、巧克力、火腿腸、酸奶、馬蹄酥(一一出示圖片),那每一樣禮物有多少呢?(建議幼兒按圖片來歸放禮物,以便數清楚有多少。)

(感知禮物的數量,大膽說出每樣禮物的總數:一包珍果糖、兩盒巧克力、三根火腿腸、四瓶酸奶、五個馬蹄酥,老師送上相應的數卡。)

(1)寶寶們喜歡這些禮物嗎?好,我們先來分享我們江陰的特產——馬蹄酥,其餘的.禮物呢,我們帶到教室裡去分享。

(2)什麼叫分享?(有好東西大家一起吃,有玩具、圖書大家一起玩一起看等。)

(3)這麼多人怎麼吃圓溜溜的馬蹄酥呢?(用刀切一切,分一分,變成許多一小塊。)

(4)分享馬蹄酥。(鼓勵幼兒兩人合作:一人端馬蹄酥,一人戴著一次性手套發給客人老師品嚐,並說一句話:請吃江陰特產——馬蹄酥。)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和發現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和創造者,而且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學教育領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用數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

第3篇

1、能排除顏色大小的干擾將圖形分類。2、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分類結果。

3、顏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卡片若干

1、出示大圓形、大三角形、大正方形,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我嗎?(幼兒按老師出示的圖形回答問題)

2、教師扮演圖形媽媽自我介紹:我是xx圖形媽媽。引導幼兒跟圖形媽媽問好,加深印象。

1、教師繼續扮演引趣:我們的圖形寶寶們還沒有回家,小朋友能幫幫我們嗎?要是看到圖形寶寶請送它們回家

2、出示帶有圖形標記的房子大圖。提問:小朋友說說哪座房子是誰的家,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認識圖形標記

3、請圖形媽媽回家等圖形寶寶(教師用大圖形示範,學說句式:我送xx回家)4、在教室裡找找圖形寶寶。引導語:小朋友,我們一起來找找調皮的圖形寶寶藏在哪裡?

5、引導幼兒將不同的圖形寶寶送回相應的家,並試著一邊送一邊說:我送圖形(三角形、圓形等)寶寶回家。

6、請個別幼兒上臺操作,要求一次只能送一個圖形寶寶回家。其他幼兒評價

三、指導幼兒操作材料《我送圖形回家》

2、要求邊送邊說:我送圖形(三角形、圓形等)寶寶回家。

數學活動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是比較枯燥的,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這節按圖形分類的'活動,從教學目標達成情況來說,本節課基本達到了課前的預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對本節課的教與學進行了反思:

一、活動剛開始我設計的是圖形媽媽來求助,我採用了擬人化的圖形卡片,幼兒的注意力就全被我吸引了。接下來的活動就容易開展

了。小班的孩子們能順利地認識並說出圖形的名稱,這個環節較為順利。

二、第二個環節中送圖形寶寶找家。原來我設計的是引導幼兒對房子進行觀察,發現房屋上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標誌,從而確定是哪個圖形的家。但因為是借班上課,可能對小朋友們不是太瞭解,可能是我對問題闡述得不夠清楚,幼兒的思維一直停留在發現房子裡沒有圖形寶寶。孩子們有模仿性,一個小朋友這樣回答後,再提問了兩個小朋友就還是一樣的回答。我有些亂了陣腳,但我還是順著孩子們的話往下接:“對,圖形寶寶們都不在(出自::小班數學教案圖形)家,所以要請小朋友幫忙。老師發現啊這座房子上有正方形的標誌,我想這應該是正方形的家,你們同意嗎?”幼兒們終於發現了房子上的窗戶和屋頂上的圖形標誌不一樣,這個部分才得以順利進行下來。

三、第三個環節通過孩子們自主操作送圖形寶寶回家,不僅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增強了動手能力,還在實踐中複習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讓幼兒進一步掌握了圖形。這一部分開始後幼兒的情緒高漲,都爭著要去送圖形寶寶。我適時提出要求,一次只能送一個圖形寶寶;不能大聲叫,會嚇跑圖形寶寶。有課的前部分的鋪墊,幼兒都能很準確地把圖形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