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大集合:啟發無限的教育法寶

本文為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包含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和課程內容,涵蓋語言、科學、藝術等多個領域,適合幼兒園大班教師們使用。希望本文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學幫助和啟示。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大集合:啟發無限的教育法寶

第1篇

1.通過感受不同水的變化,萌發幼兒初步的探究慾望,體驗成功的樂趣。

3.讓幼兒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與同伴交流實驗過程與結果。

兩杯有顏色的水,兩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筷子。(此材料幼兒人手一份)。

我要變個神奇的魔術,把紅色的水倒入透明的水中,看看會發生什麼?

(老師邊講述過程,邊著重提出:將有顏色的水慢慢的緩緩的倒入透明的水中)

這杯透明的水還跟剛才一樣嗎?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紅色的水現在在杯子的上面還是下面?

小朋友,那麼你們想做這樣好看的水嗎?現在請你們用桌上的水來試一試,看看你們能不能做出這樣奇妙的水來。

(教師給幼兒分別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紅色的水,請幼兒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兩層的水來。)

想知道老師的魔術是怎麼做出來的嗎?彆著急,讓我們先來看看大螢幕。(放課件)

螢幕上的實驗成功了嗎?為什麼?(因為和老師的水一樣分為上下兩層)

請小朋友觀察老師這杯有顏色的水與你們有顏色的水有什麼不同。(有沒融化的糖,水很稠)因為老師在水裡加了好多好多的糖,直到水吃飽了糖,再也吃不下去,變成了飽和溶液。水吃了那麼多的糖,就會變得重起來。而重的東西是要沉底的',所以吃飽了糖的飽和溶液才會沉在水底,而透明的水就變成了兩層。

請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一杯有顏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和白糖,)製作奇妙的水。教師指導幼兒將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裡,要強調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裡不能化了為止。將放有白糖的紅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裡,請幼兒仔細觀察,奇妙的水做出來了嗎?

將自己做的奇妙的水拿到老師的桌上擺好,相互說說自己是怎麼做的?結果又是什麼樣的?(是很清晰的分層,或是淺淺的一點點分層,或者沒有分層)

請小朋友想想還有什麼東西也能在水中製作飽和溶液?回家自己動手嘗試下。

科學活動《奇妙的水》很適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強,也很想自己有機會動手製做出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本活動難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結果,使孩子們通過成功的結果加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本活動使幼兒在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也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參加本活動的幼兒共44名,每位幼兒在實驗中都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在第一次將普通的紅色的水放透明的水裡時,幼兒沒有看到分層的現象都感到很失望,有幾個幼兒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教師分了層的水。在第二次製作糖水的過程中,幼兒都知道放很多的白糖,有7名幼兒用小勺攪的很好,粘度也很好。但是有十幾名幼兒不敢大膽的放糖,只是小心翼翼地用小勺舀了一點點糖,後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又放了一些糖。大部分幼兒將製作好的糖水倒進了透明的水裡,有二十三名幼兒成功了,他們高興地叫著:“老師快看,我的水可好看了。”有九名幼兒本來也成功了。可是他們用小勺在水裡攪了幾下,結果本來已經分層的水又變成了一杯紅色的不分層的水。十七名幼兒沒有成功,原因是糖放的少了,糖水沒有飽和,水的密度沒有太大的增加,所以兩種水又混合在一起了,沒有發生分層的現象。

小百科:純水可以導電,但十分微弱(導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屬於極弱的電解質。日常生活中的水由於溶解了其他電解質而有較多的正負離子,導電性增強。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大集合:啟發無限的教育法寶 第2張

第2篇

2、在幼兒交流、分享中引出單雙數的概念,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區分10以內數的單雙數是大班初期幼兒的基本要求,這個數學活動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感覺很枯燥。

我就想如何將枯燥的數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因此我就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親身經驗來感受單雙數的`概念,並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錢包(內裝硬幣)、筆、籃子、數卡、1——10的數字

小朋友,我們幼兒園的2元超市開業了,你們想不想去買點東西呀?那你們知道2元超市是什麼意思嗎?對,2元超市就是裡面的東西每一樣都是2元。那我們先去銀行領點錢吧!(我們每人領一份吧!)

1、喲,裡面都是1元的硬幣,數數自己有幾個硬幣?(從下往上數)那我們怎麼買呢?(花2個硬幣買一樣東西)。

2、先幫顧老師來看看? 2個硬幣買一樣……(邊說邊圈)剩下一個能不能買?看看,我能買幾樣東西?要付幾個硬幣?奧,原來這些錢能拿兩樣東西付4個硬幣。誒,看看你們自己能買幾樣東西?(幼兒圈、說)

3、現在你們可以去2元超市買東西了,注意:先拿東西再去付錢。(幼兒購物)(付錢時營業員與幼兒交流)

1、買好了,我們休息一下。你們都買了這麼多東西,開心嗎?把東西先放在桌子下,我們來說說自己買東西的情況吧!你們的硬幣都用完了嗎?誰來說說,你是怎麼買的?(把幼兒說的錢包貼到黑板上)

2、看看,哪幾個數字是買不到或2個硬幣買一樣……總會剩下1個硬幣的?哪幾個數字是2個硬幣買一樣……能正好用完的?(師出示相應的數卡)

3、 師小結:象1、3、5、7、9在2個硬幣買一樣……會留下1個硬幣的數,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單數。而象2、4、6、8、10這幾個數字在每次使用2個銀幣的情況下能正好用完的數,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雙數。明白嗎?

4、那我來考考你們,8是單數還是雙數?(5、7等)為什麼?

1、今天,我們到2元超市買了好多東西,而且還認識了單數和雙數這對好朋友,心裡高興不高興呀,那我們來做個遊戲慶祝一下吧!

2、 要求:教師出示一個數字,你們認為是單數的就自己抱自己,認為是雙數的就兩個人抱在一起)。

第3篇

大班的美術教學主要以培養幼兒的再造想象、創造想象為主。因此,根據本節《手形彩繪》活動的要求,我以積極運用幼兒的視覺感官為原則,引導幼兒在充分欣賞手形彩繪的美和感知手形彩繪其創作方法的基礎上,引發幼兒的創作興趣和願望,從而產生表現美的情趣。因為美術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啟發和誘導幼兒感知事物的特徵,通過形象思維,手腦並用,進行大膽構思和想象創作。其實,對於幼兒來說,身體也是作畫的載體,幼兒很樂意用肢體語言去模仿、去創造。我抓住幼兒這一心理特點,通過用手形彩繪的方法來表現動物的可愛特徵以及對動物的'熱愛之情,既體驗了美術創作的樂趣,又萌發了保護動物、愛護家園的美好情感。

1.觀看手影視訊引入課題後,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手指變變變的遊戲,以活動幼兒手指、開啟幼兒思路、豐富多種手形,為彩繪做好準備。

2.通過欣賞課件,感受手形彩繪的藝術美,並引導幼兒發現“同一手形可以彩繪出不同的動物;同一動物,可以擺出不同的手形”的特點,更加拓寬了幼兒的創作思路,為其作品張揚個性、各美其美做好伏筆。

3.教師現場示範,幫助幼兒瞭解手形彩繪簡單的創作方法和作畫步驟。老師著重在孩子們玩手指遊戲的基礎上,先擺好手形、固定其眼睛的位置,再進行示範和講解,更加激發了幼兒對手形彩繪的創作熱情和慾望。

4.在現有的舞臺上,教師鼓勵幼兒以走秀的形式,大膽展示自己獨特的手形彩繪作品,滿足幼兒表現美和展示美的願望,更增強了幼兒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5.現場發起“保護動物,愛我家園”的倡議,滲透愛的教育,使情感得到昇華,將活動推向高潮。

3.運用不同的色彩及輔助材料大膽嘗試創意不同的手形彩繪,體驗創作的樂趣。

在玩手指遊戲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嘗試創作手形彩繪。

1.物質:幼兒及教師的左手掌、手指和手臂都塗上防護油以保護面板。ppt課件、教杆、油彩顏料、排筆、毛筆、輔助裝飾材料、溼巾、幼兒工作服16件。

2.知識:瞭解手的各部位名稱,知道通過手掌、手指及關節的活動能夠做出各種手形。

3.心理:告訴幼兒我們要到一個很大的禮堂參加一個美術活動。

①教師邊朗誦邊表演:小兔子蹦蹦跳,孔雀抖羽毛;扁嘴鴨子嘎嘎叫,小貓耳朵搖;小羊走到大樹下,大樹快長高;小手快快並並好,小狗來到了。

第二張:提問:學一學這個手形,想一想可以彩繪成什麼?

小結:你發現了嗎,同一個手形可以想象、彩繪出不同的動物,是不是很有趣。

第三張:提問:學一學這個手形,誰擺出來了?四指彎曲,拇指捏住食指,哎?像什麼?啊嗚!像不像動物的嘴巴?會是什麼動物呢?(可以讓幼兒說)我們一起來看!

小結:你看,只要抓住了動物最明顯的特徵(比如嘴巴、比如顏色、比如花紋),同一個手形可以彩繪出那麼多種動物。

第四張:提問:這是什麼?你能用不同的手形擺出孔雀來嗎?(幼兒嘗試)

小結:原來同一種動物,我們還可以擺出不同的手形,啊,真是太神奇了!

老師邊彩繪長頸鹿,邊講解:小手擺好不要動,先把眼睛來固定,拿起大排刷,顏色趕快刷。塗顏色的時候一定要塗得又濃又勻,這樣畫出來的效果會更好。底色塗好了,然後換小號的畫筆勾出花紋,一支筆只蘸一種顏色。最後,再裝飾打扮一下。

①激發幼兒願望。師:陳老師彩繪了長頸鹿,你想彩繪什麼呢?

提示第一步:用你塗上油的那隻小手變出手形擺好不動,看看像什麼。

提示第四步:大刷可以塗底色,小刷可以畫細小花紋。

①請幼兒互相看一看別人的作品,說一說自己的作品。

提問:你為什麼要畫孔雀?你會怎樣對待小動物呢?你想對臺下的老師說什麼?小結:保護動物、愛我家園。

第4篇

我班幼兒男孩子較多,對交通工具很感興趣,對於圓頭圓腦的輪子更是有無窮盡的探索樂趣,每次活動後,都圍著我嘁嘁嚓嚓,意猶未盡。我便由此想出再讓孩子對於輪子有進一步的探索。

1、幼兒通過觀察、測量等操作活動,瞭解我們的周圍世界有各種輪子。他們大小不同,所用的材料各異,但都有相同的形狀,使得輪子能滾動,並能使物體移動。

2、學習測量技能,發展幼兒觀察、操作能力,擴充套件幼兒的思路,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2、教師準備有輪子和缺一個或二個輪子的玩具幾個,短繩子若干條。

教師:“請你們把帶來的輪子或玩具在桌上或地上移動,然後告訴我,是什麼使你們的玩具移動的?”

教師:“請你們觀察一下輪子是什麼,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教師示範用繩子量輪子的大小,講述量的方法,允許幼兒相互測量玩具。

教師:“有的輪子大,有的輪子小,它們的大小不一樣。有的用塑料,有的`用木頭,有的用鐵,有的用橡膠做的,它們做的材料都不一樣,但它們的形狀是相同的,都是圓形的。”

“現在你們可以再玩玩,觀察你的玩具,或者拿一個其他形狀的東西來比較一下,有什麼感覺,有什麼發現,請告訴大家,為什麼輪子是圓形的?”

:“圓形的輪子能滾動,長的、方的積木不會滾動,有輪子的玩具移動省力。”

“你們在幼兒園、家裡、街上還看到過有哪些東西有輪子?”

“如果這些東西沒有輪子將會怎樣?輪子壞了又會怎樣?”

教師:“請你們以後在街上、家裡、商場裡各個地方觀察有輪子的車子、機器他們是怎樣工作的?以後請你們再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