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3數學五年級公開課教案7篇 "教你如何讓孩子在數學五年級成為數學高手:2023公開課教案分享"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介紹2023年數學五年級公開課的教案。教案中涵蓋了五年級必修的數學知識點以及教學內容和方法,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質量。

2023數學五年級公開課教案7篇

第1篇

1 .通過觀察、猜想、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戰略的多樣性和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2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同學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大都可以採取同學動手實踐、小組討論、探究的方式教學。實際教學時,可先多給同學一些時間,讓他們充沛地操作、實驗、討論、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戰略。

組織同學進行實驗操作活動,僅僅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基礎或前奏,教學的重點在於活動後的猜想、歸納、推理活動,由此促進同學養成勤於考慮、勇於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動中,同學往往會得出多種解題戰略。教學時,老師應引導同學從這些紛繁複雜的方法中,從簡化解題過程的角度,找出最優的解決戰略。

2023數學五年級公開課教案7篇

第2篇

通過這個綜合應用,讓同學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和優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同學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現事物隱含的規律,培養同學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2、發現規律(第n分鐘接到電話的人數是前n—1分鐘接到電話的同學總數加1(老師),前n分鐘接到電話的.同學總數是2的n次方減1)。

3、數學模型是一種理想化的理論,要事先設計好具體通知方案(包括每人的通知物件)和流程圖。

第3篇

教學要求①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除的意義。②使學生掌握整除、約數與倍數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滲透辨證唯物主義思想。③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與觀察思考的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除盡和整除,約數和倍數等概念間的聯絡和區別。

(2)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說“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

(3)如果用整數a表示被除數,整數b(b≠0)表示除數,可以怎樣說?(讓學生看教材第49頁關於“整除”的一段話)

3、思考:我們在說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時,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

(1)像6÷5=1.21.8÷3=0.6我們只能說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

(2)除盡被除數和除數(不等於0),不一定是整數,商是有限小數,沒有餘數。

整除被除數和除數(不為0)都是整數,商是整數,沒有餘數。(三整無餘)

師: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表示的是兩個整數之間的一種關係,它們還有另一種關係,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約數和倍數關係(板書課題:約數和倍數的意義)

(2)小組討論:兩個數在什麼情況下才有約數和倍數關係?“約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是什麼意思?

(3)在複習的第1題中,請你指出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約數?為什麼?

給學生以豐富的材料,讓他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主動的探索學習掌握概念。

第4篇

我所任教的五年級二班學生共52人,因為我班的學生基礎較差,上課好動,作業拖拉,雖然訓練一個學年,但還是不令人十分滿意 。因此教學藉助多媒體課件及自制學具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設計使學生帶著"想知道梯形的面積是多少嗎?你用什麼方法知道它們的面積呢?"先獨立操作,然後再小組交流,集中小組中不同的解法。然後再全班以組進行彙報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展為著眼點,大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拓寬學生視野,改變學生的方式,逐漸嘗試建立發現問題――自主探究--解釋應用的教學模式,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性學習方式。

本節課是北師大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圖形的面積”中的一課時,教學內容是梯形的面積計算。梯形的面積是在學生掌握基本平面圖形的特徵和求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充套件,教材這樣安排的目的是通過學生觀察比較的活動,讓每個學生懂得面積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同時,也讓他們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來源。這樣,也為學生自己探索基本圖形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1.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2.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培養抽象、概括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掌握“轉化”的思想和方法,進一步明白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絡,可以轉化的。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這是一個三角形,怎樣求它的面積?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得到的?學生回答後,指名學生操作演示轉化的方法。

(2)展示臺出示梯形,讓學生說出它的上底、下底和各是多少釐米。

(3)教師導語:我們已學會了用轉化的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那怎樣計算梯形的面積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梯形面積的計算)

①啟發學生思考: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辦法,把梯形也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②學生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一拼,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④教師帶領學生共同操作:梯形(重疊) 旋轉 平移 平形四邊形。

a. 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梯形的底和高有什麼關係?

b. 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形四邊形的面積有什麼關係?

③字母表示公式。 教師敘述:如果有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怎樣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呢?

①提問:想一想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得到的?

②學生回答,教師在展示臺再現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①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我們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能否仿照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把一個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推導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呢?

(1)出示課本第89頁的例題,教師指導學生理解“橫截面”。

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你們還想了解什麼?學生列舉活動中的種種收穫、困惑。教師給予引導、肯定、鼓勵和指正。

在經歷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的.體驗基礎上,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並引導學生從不同途徑驗證,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課堂生動活潑,效果顯著。具體情況如下:

我先運用投影出示了一個三角形,讓學生回顧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然後直接丟擲探究任務:梯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呢?你能用學過的方法把梯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匯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嗎?

學生對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還是有很高的興趣的,所以馬上就自發組合成探究小組。

學生在前面學習的經驗基礎上,最容易想到的是模仿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進行轉化,所以很快從書上的129頁找到了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開始做起來。

這時,我提醒他們:“小組的同學可以相互配合呀!每人做一組,然後一起討論:梯形的上底、下底、高與拼成的圖形各部分之間有什麼聯絡?這樣就容易發現梯形的面積公式了!”

學生很輕鬆地完成了探究任務,自豪寫在臉上。因為是自己探究完成得出的結論,所以他們有話可說,我就讓學生充分交流,讓他們多說,並引導他們說準確,說具體,還建議他們利用學具進行演示,整個過程中學生都感受著成功。

新課的探究活動進行到這裡,似乎該結束了,可我卻抓住這時學生探究的熱情繼續拓展:你們能試著用其他方法推匯出梯形面積公式嗎?

開始時,學生顯得毫無頭緒,我偶然發現一個學生在折手中的梯形,就不失時機地提醒他:“你看你把梯形分成兩個部分了,你能分別表示出兩個部分的面積嗎?”學生興趣盎然。很快就表示出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即:上底×高÷2、下底×高÷2,於是引導學生把兩個算式加起來,從而推匯出梯形面積公式便成為可能,因為學生在四年級時已經學過類似的乘法分配率的知識,所以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還是理解了。

很多學生是理解了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來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而受此啟發,又有學生把梯形分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此時,教室裡自發地形成討論小組作進一步的推理論證,教學活動到這時達到一個高潮。

由於這節課花了較多的時間帶領學生們探究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特別是從不同的視角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探究機會,使教學活動不侷限於課本,不拘泥於教材,給學生更多的思維拓展空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升,但教學中沒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鞏固練習了。遺憾嗎?不,我覺得這樣經常把探究活動更深入地開展下去的教學更有利於學生的思維訓練,更有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因為我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比結果應該更重要一些。

第5篇

教學目標:使同學理解和掌握真分數,假分數的意義和特徵,學會把假分數化成整數.

(1)觀察比較下列每個分數中分子,分母的大小,並試著按一定的原則把這些分數分組.[課件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

② 觀察比較:a,說一說第二組中的兩個分數的意義 這樣的分數等於多少

b,再請觀察第一,三組的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的大小關係,分數值

(2)在下面的線段圖上,哪一段上的點表示的是真分數 哪一段上的點表示的是假分數 [課件2]

由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真分數,假分數實際上是以1為界,把分數分為了兩類.所以這節課我們看上去研究的是分數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關係,而實質卻是真分數和假分數.

※ ① 下面分數中哪些是真分數 哪些是假分數 [課件3]

② 把上一題中的分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出來,看一看錶示真分數的.點和表示假分數的點,分別在直線的哪一段上.[課件4]

b,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把它們化成整數 這樣計算的依據是什麼

(1)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數是真分數. (2)假分數的分子比分母大. 6,分數a/b中,當a,b分別是什麼數時,它為真分數 什麼數時,它為假分數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例:1/2,3/5,11/12 真分數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例:5/3,8/8

教學目標:使同學理解和掌握帶分數的意義和特徵,掌握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的方法,並能正確地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帶分數的意義和特徵,能正確地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

教學難點:學會正確地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

述:通過複習大家知道,當假分數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數時,能把假分數化成整數;但當假分數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時,不能把假分數化成整數.那麼,這樣的假分數又能用什麼數來表示它們呢

(1)分析:a,9/2可否看作是8/2和1/2合成的數 8/2化成整數是多少 那麼,9/2是否可以寫成4

c,23/7可否看作是21/7和2/7合成的數呢 21/7化成整數是多少 那麼,23/7是否可以寫成3

觀察討論: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發現:假分數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

歸納:假分數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的,可以寫成整數和真分數合成的

數,通常叫做帶分數.它是一區域性假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

述:用上面例項中的方法化帶分數比較麻煩,下面向同學們介紹一種簡便方法.

考慮:能不能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通過計算來改寫呢

※ 下面的假分數哪些可以化成帶分數 把它們化成帶分數.[課件4]

提問:a,通過上例的學習誰能說說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的方法

板述: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用分母去除分子,得到的商作帶分數的整數區域性,餘數作帶分數分數區域性的分子,分母不變.

b,比較把假分數化成整數和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的方法什麼一起點和不

強調:帶分數只是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數的假分數的另一種書寫形式.

教學目標:使同學學會把整數或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的方法,並能正確地把整數或帶分數化成假分數.

教學重點:熟練地進行整數或帶分數化成假分數.

教學難點:能進行知識運用,培養實踐能力

1,用分數的意義說明下列分數,以和每個分數的分母,分子和分數單位.[課件1]

b,其它整數能不能化成分母是任意非0自然數的假分數呢

(3)小結:把整數(0除外)化成假分數,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數(0除外)的`乘積作分子.

(3)小結: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用原來的分母作分母,把分母和整數的乘積再加上原來的分子作分子.

p103 .例 5 1=2/2=3/3=4/4=5/5=…… 把整數(0除外)化成假分數,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數(0除外)的乘積作分子.

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用原來的分母作分母,把分母和整數的乘積再加上原來的分子作分子.

教學目標:使同學加深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能夠比較熟練的進行假分數與帶分數,整數的互化.

教學重點:加深理解真分數和假分數的意義.

4,把下面的分數依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課件4]

(2)板述:把整數或帶分數化成分數區域性是假分數的帶分數,必需從整數中或原帶分數的整數區域性拿出1來進行改寫.

今天我們學了什麼知識 對於分數的知識你還想掌握些什麼

把整數或帶分數化成分數區域性是假分數的帶分數,必需從整數中或原帶分數的整數區域性拿出1來進行改寫.

第6篇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青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國的世界遺產——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第一課時,本單元是學生在熟悉了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分數的意義和四則運算的基礎上學習的,是繼續學習百分數、比和比例等知識的重要基礎,本節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為學習稍複雜的有關分數的問題打下基礎。

1、能結合具體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並能夠正確計算。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領略中國的古老和文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整數相關的知識基礎,並且已經有了分析相關問題的能力,利用類推遷移,學生完全有能力解決本節課所設計的問題,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針對以上的分析,結合本課時內容,整個教學思路是這樣的:

1、充分體現算與用的關係,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本課努力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從學生已有的是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充分利用教材中創設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解決問題和計算有機地結合起來,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並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注重學生思維方法的滲透。

學生獨立提出問題,獨立思考,獨立解決,然後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會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學生能否清楚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能否對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注每個孩子的能力、基礎,針對不同層次的孩子,注重學生的差異,對同樣的練習,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

由於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的四則混合運算,並且已經有了解決簡單的分數乘除法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進行類推。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本課時是以中國的世界遺產為題材,展現了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為了讓學生對世界文化遺產有更深的瞭解,課前佈置讓學生查閱相關的資料,上課前交流,並用課件播放相關圖片讓學生欣賞,不僅讓學生藉此領略中國的古老和文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隨後交流關於故宮有多大的一些資訊,以“想不想知道故宮的面積”這一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解決問題的探索活動中來。

在學生急切地想知道故宮的面積時,師出示相關資訊,讓學生閱讀資訊,並且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分析,“要解決這個問題,哪條資訊最關鍵?和誰有著怎樣的關係?”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獨立解決,更好地體現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之獲得個體發展。

彙報交流時,注重學生能否完整地說自己的思路“先求什麼,再求什麼?”不僅訓練學生分析問題的思維,而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運算順序,突出了重點。學生解決了這個問題,師要照應前面的問題,適時評價:同學們很棒,自己求出了故宮的面積,下次再到故宮,你都可以當一個小導遊了。讓學生不僅有成功的體驗,而且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特點,總結板書課題,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並通過知識類推,同位交流,發現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相同,最後及時出示兩道題練習鞏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注重思維方法的訓練,同時通過自主思索與同位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第7篇

今天我們複習的內容是有關簡易方程的知識,通過複習要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係,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方程,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複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係,公式,運算定律

2、請學生說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

3、用字母還可以表示數量關係,a表示單價,b表示數量,c表示總價,說出分別求總價、單價及數量的字母公式。

(1)原來每月燒的煤用30c表示;現在每月燒的煤用30×(x-15)表示。

1、什麼是方程?什麼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關係是怎樣的?

學生練習。講解第(3)題,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為3x=21再解方程。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特徵是什麼?解題時關鍵是找什麼?

學生說數量關係式,列方程並解答,根據已列方程寫出另外兩個不同的方程。

師畫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學生列方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