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中國傳統飲食禮儀2篇 "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雅緻與尊重:"

中國傳統飲食禮儀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代表著中國人的精神和文化素養。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不僅涉及到食客的態度和行為,更是對主人的尊重和感謝。因此,學習和遵守中國傳統飲食禮儀是非常必要的。

中國傳統飲食禮儀2篇

第1篇

“毋摶飯.”吃飯時不可摶飯成大團,大口大口地吃,這樣有爭飽之嫌。

“毋放飯.”要入口的飯,不能再放回飯器中,別人會感到不衛生。

“毋流歠.”不要長飲大嚼,讓人覺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沒夠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時不要讓舌在口中作出響聲,主人會覺得你是對他的飯食表現不滿意。

“毋齧骨.”不要專意去啃骨頭,這樣容易發出不中聽的聲響,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覺。

“毋反魚肉.”自己吃過的魚肉,不要再放回去,應當接著吃完。

“毋投與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頭,也不能把骨頭扔給狗去啃。

“毋固獲.”不要喜歡吃某一味餚饌便獨取那一味,或者爭著去吃,有貪吃之嫌。

“毋揚飯.”不要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揚起飯粒以散去熱氣。

“飯黍毋以箸.”吃黍飯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飯必得用匙。筷子是專用於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無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無菜筷子派不上用場,直飲即可。

“毋嚺羹.”飲用肉羹,不可過快,不能出大聲.有菜必須用筷子夾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動手重新調和羹味,否則會給人留下自我表現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於烹調。

“毋刺齒.”進食時不要隨意不加掩飾地大剔牙齒,如齒塞,一定要等到飯後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調味醬便喝,醢是比較鹹的,用於調味,不是直接飲用的。

“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溼軟的`燒肉燉肉,可直接用牙齒咬斷,不必用手去擘;而乾肉則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斷,須用刀匕幫忙。

“毋嘬炙.”大塊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滿口腔,不及細嚼,狼吞虎嚥,儀態不佳。

“當食不嘆.”吃飯時不要唉聲嘆氣,“唯食忘憂”,不可哀嘆。

類似的儀禮也曾作為許多家庭的家訓,代代相傳,讓我們還是以張伯行《養正類編》卷三所引《屠羲英童子禮》為例,以下的這些話自然還是由《禮記》上演繹出來的:

凡飲食,須要斂身離案,毋令太迫,從容舉筯,以次著於盤中,毋致急遽,將餚蔬撥亂。咀嚼毋使有聲,亦不得恣所嗜好,貪求多食,安放碗筯,俱當加意照顧,毋使失誤墮地.……。

當代的老少中國人,自覺不自覺地,都多多少少承繼了古代食禮的傳統.我們現代的不少餐桌禮儀習慣,都可以說是植根於《禮記》的,是植根於我們古老飲食傳統的。

中國傳統飲食禮儀2篇

第2篇

二十三祭灶王,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舊時,每當臘月二十日過後,孩子們就唱起了上面的歌謠,並且盼望著大人們快些買回糖瓜來。“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但在屋子裡遇熱後就變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這種粘性很大的麥芽糖,在晉代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有記載,當時稱為“膠牙餳” (音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一首詩中也寫道:“歲盞後推蘭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由此可見,在唐朝它已與美酒一樣,成了春節期間必備的佳品。到了明清時代,麥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場,成了祭祀灶王爺時,粘糊其口的武器。

據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看著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日就回轉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並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兒童們則把這一天當作春節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兒,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聲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盤,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點上蠟燭和線香,祈禱行禮後,把灶王像從牆上揭下來燒掉,再把茶水潑在紙灰上,糖瓜則由孩子們搶著分而食之。

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熱鬧隆重而又風趣幽默,所以把這一天稱為“過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