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課堂總結5篇 國小教室探祕:孩子們的奇思妙想

本文將以“國小課堂總結”為主題,探討國小生課堂學習的重要性和方法。國小階段是孩子們學習基礎知識和建立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通過總結課堂內容,幫助他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並提高學習成績。同時,總結還能讓孩子們培養歸納總結的能力,為將來學習打下紮實基礎。

國小課堂總結5篇 國小教室探祕:孩子們的奇思妙想

第1篇

根據學校的指示精神,按照期初的工作計劃,得到全體教職工的支援和配合,使第二課堂活動能夠順利開展活動。現將本學年的活動總結如下:

一、我校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領導重視,各科組團結協作共同制定具體的措施,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通過第二課堂活動,向學生傳授淺顯的基礎知識和簡單的動手技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愛國主義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力。

三、貫徹啟發式原則,採用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提高他們的思維和動手技巧,學會簡單操作。

四、第二課堂活動是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本活動組針對高、中、低年級學生開展各項不同的活動,包括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唱歌、跳舞、畫畫、閱讀、作文等。每位教師人人帶班。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為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使其真正成為學生終身發展的奠基石。

五、第二課堂活動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播下了愛好的種子。

六、學校合理調整時間表,採用課內課外相結合,言傳與身

教相結合。週二下午最後一節課安排第二課堂活動。為加強對第二課堂的管理,學校還完善了第二課堂考評辦法,所有興趣小組每期要向學校、家長彙報,併成立了以學科主任、教研組長和教師代表參與的評估驗收小組,對每個輔導班從學初計劃、活動人數、教案、期末總結以及活動效果等方面進行詳細地驗收,評出優秀特長生,優秀輔導教師,給予表彰,做到了這方面的科學化管理

當然,我校的第二課堂活動仍存在很多不足,如:分組還不夠細(年齡和知識水平不均衡),要增加活動形式要更多樣化和科學化、教學裝置和圖書資料、教學掛圖及幻燈錄影等都有待添置。今後,本組將揚長避短,把第二課堂活動小組搞得更活、更好!

國小課堂總結5篇 國小教室探祕:孩子們的奇思妙想 第2張

第2篇

在這一段時間的高效課堂教學嘗試中,以對高效課堂有了初步認識,在此對此階段的教學做個小結。

要想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就要對什麼是有效的語文課堂有一定的瞭解,教學有沒有效率,並不是看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要看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或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我們由此得出結論,只有學生學到了,學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學,課堂教學必定要以生為本,以學為本,課堂教學所有的一切都是為學生服務的。

因此,為了有效的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我首先是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要打造高效課堂,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學生的課前預習。以前我們在教學中也曾要求學生進行預習,但是一方面,我們對預習這一環節重視不夠,只有要求沒有落實,或流於形式。另一方面是我們也沒有充分利用這一環節的應有價值,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我們在佈置預習任務時不明確,沒有分解學習任務,沒有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沒有對學生的預習能力進行專門的培養。學習高效課堂必須高度重視預習環節,要加強對預習環節的具體要求、效果檢測等方面的落實,保證預習的效果。

同時,我在備課上不只是準備課上講什麼,怎麼講,還要考慮如何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這個前提是你自己必須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學習指導。在學生自學、合作探究的問題要根據具體情況降低難度,減小難度,增加梯度、密度,這樣有利於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要在充分的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參與合作學習,不能只做旁觀者。

其次,在課堂上,要讓學生把自己預習的成果或自己學習小組共同完成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還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前指導。要告訴學生怎麼展示,展示什麼內容。一是要讓學生明白展示的是自己本小組的預習成果,展示出來後是要讓其他同學和老師進行評價、質疑、討論的。由於教學經驗的不足,課堂的展示往往沒有注意讓更多的同學進行展示,一堂課變成了某個學生的發言課了。

每位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每位學生在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都會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都會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裡的黑板,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而讓學生在展示中提高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展示自己生成的東西,同學之間進行思維的碰撞,產生激情的火花,小組之間、個人之間形成知識的對抗。

最後,是引導學生加強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整理與提煉, 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我常常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歸納,概括、提煉的意識,並給足學生總結概括的時間與空間,不斷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從而讓總結成為學生每一節課學習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有價值、最有效的一個環節。

第3篇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可以歸納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數學教學的目標必須在課堂中完成。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把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自由活動”,“注入式教學”變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們掌握知識的方法。這一點在我們的課堂上落實的不是很好,這裡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適合自己的高效課堂,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通過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討學習,我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了思索,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提高國小課堂教學效率,深入解讀教材,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

國小數學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知識體系。課程改革使國小數學教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材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解讀教材成了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解讀教材即有效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內涵,以保障教學活動高效的開展。我個人認為,瞭解教材應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道本學年要交給學生那些知識,並知道各個知識點與前後知識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為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態度、能力的過程之中。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二、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行為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為下發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為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為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如何提高教師高效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呢?我認為:教師要放下傳統觀念中“師道尊嚴”的架子,要“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只有在和諧、平等、其樂融融的師生關係中,才有師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飛揚,學者興致高漲。這就需要教師樹立以發展學生為本的觀點,堅持教學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銘記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積極地建構知識。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地聯絡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高效課堂來自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設定。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三、高效課堂應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

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

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幹,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更是現今我們課改的主陣地,必須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深入解讀教材,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去不斷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把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益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終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第4篇

20xx年3月19日至3月23日,蘇橋鎮中心國小在校教導處的精心籌備組織下,成功舉行了一次青年教師優質課賽課活動,通過前後5天時間,9位青年教師獻出了4堂語文課、3堂數學課、1堂英語課和1堂書法課。

本次賽課活動既是對我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藝的一次大比武,又是發現和培養青年骨幹教師、實現學科教學專業引領的一個大舞臺。校領導組一至認為,無論是聽課教師,還是參賽教師,都收穫頗多、啟迪不小。

這次公開課留給我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老師們對這次公開課教學思想上都很重視,態度都很端正,全力收集了教學素材,合理設計了教學策略,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可以說精神上和體力上都付出了很多。

就公開課本身而言,最大優點是各位老師都能夠以新課程理念和新課標的要求來設計和實施自己的課堂教學:

首先是四節語文課:蘇雅娟、曹麗紅、劉紅雷、仝飛老師都下了功夫,做了充分的準備,能看得出她們對新課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能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課堂上老師的語言魅力也比以前有所提升。麗紅老師執教的《燕子專列》又一次觸動了孩子們的心靈,喚起了孩子們的愛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課堂上設定的“小小廣播員”環節既加深了對文字的理解,又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間;雅娟老師執教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通過學生的自讀自悟領會了文字所蘊含的道理,突出了語文教學讀的重要性;仝飛老師執教的《雷雨》課堂教學將美育貫穿全堂,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感受自然界的美;紅雷老師執教的《晏子使楚》授課方式靈活,課本劇排的尤其精彩,學生自拍自演,自制道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了學生的潛能,同時使學生和老師領會了語言的微妙和無窮魅力。

其次是3節數學課教學,王會娜、劉超峰、杜佔旗三位老師的數學課也引出了話題,引起了我們的思考,會娜老師授課的《找規律》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現與規律有關的資訊,由淺入深,環環緊扣,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在授課過程中給學生滲透美育和安全教育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發展;超峰老師也精心設計並熟練運用多媒體課件,課前有目的性的複習為本課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整個課堂教師通過巧妙的誘導使學生輕鬆掌握瞭解決問題的方法,把有限的數學知識還原於無限的生活情景中,做到了以人為本,營造人人蔘與的喜人局面,杜佔旗老師的數學課也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給大家提供了交流的課題。

於智平老師執教的書法教學更是使人驚歎,學生通過本節課不僅掌握了書寫的技巧,而且瞭解了書法從古至今的演變史,受到了美的薰陶,軼敏老師的英語課也打破了常規教學,張揚了學生的個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一、從上課情況來看以下幾點很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1、老師引導學生全員參與,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教學內容緊扣目標,教學容量合理。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能有效地指導學生掌握學習到的知識解決問題。

3、導課方式新穎,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各個環節銜接自然,過渡自如,教學過程活而不亂,時間安排合理。

4、能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去,能鼓勵學生,給學生自信。

5、能按教學目標的要求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熟練掌握知識,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得。

6、講課老師的綜合素質及基本功紮實,教態自然,語言有親和力,富於感染力,心理素質、應變能力均有所提高。

7、現代的多媒體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本次活動的每一節課都使用了多媒體課件,突出了現代的教學氣息,不是裝腔作勢、花拳繡腿而是實用有效。

1、是部分老師的課件製作存在一些問題:幻燈片內容的字型顏色過於淺,文字不清楚。

1、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多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3、注意處理好“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問題和時間。

5、教學基本功還要進一步加強,板書要工整,設計要精巧、新穎,普通話要加強。

總之,這次公開課活動,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還要開拓進取,雖然這次授課老師的智慧得到了彰顯,老師的建議得到了交流,教研活動成果得到了認可,但我們學校還希望老師們能夠不斷學習,適應教育發展,為中心國小的進一步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5篇

我所提出的“國小美術欣賞教學的研究”在研究中雖體現了一定的優越性,但也有必須努力加強與改進的地方:

(一)在美術欣賞中,往往在課始出示範作後,便一講到底,造成教師投入,而學生漠然的尷尬場面,欣賞成了“講賞”。美術欣賞是主客體的統一,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教師過多、過細的講解,既不利於學生對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於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同時也忽視學生創造個性的培養,有時會埋沒了部分學生個體的創造思想。

(二)教師在欣賞教學過程中會忽略作品的背景及創作的社會生活。欣賞要達到教師的理解與學生的體驗相結合;介紹作品的背景與作品內在藝術性與學生的情感體驗相結合;達到“內外”結合,逐步豐富學生的知能結構,提高對藝術形像的審美感受能力。

(三)如何將美術欣賞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的課內外活動、及其他學科有機結合起來,還需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通過一年時間的實驗和研究,教師和學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其效果的顯著,特別是對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豐富了學生的視覺語言,受到了學校各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

審美能力的高低對一個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國小生自身要加強美學知識的學習,增加審美知識的積累,明確什麼是美,什麼是審美,為什麼審美,努力把這些基本的審美知識弄清楚了,才能為審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

礎。在欣賞教學中,看、講、辨、談這四種教學方式在作用過程中有一種相互聯絡、相互補充、滲透的關係,,高年級欣賞評述教學則以“辨”、“談”為主,“看”、“講”為輔的教學形式,著重培養學生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

要提高國小生的審美能力,還要在平常多加強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比如說音樂、舞蹈、歌劇等等,還要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藝術修養。只有積累更多更廣泛的知識才能逐步積累自己的審美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同時,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觀察周圍的世界,在觀察中要善於用眼用心用腦去觀察,使審美能力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逐步提高起來。

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更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使學生逐步成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和健康的審美能力、欣賞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同時,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欣賞課在教學時喚起了學生的生活聯想,補充了必要的審美經驗,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藝術的審美價值是建立在實踐價值基礎上的,具有客觀性。通常的美術欣賞可缺少切身的體驗欣賞作品所帶來的愉悅和深刻感受。因而在校園宣傳窗開闢美術欣賞專欄,展示學生優秀作品,組織學生觀看畫展和有關美術方面的錄象等等。通過各種途徑,逐步提高他們對美術作品從內容到形式、從思想性到藝術性的欣賞評價的能力。

美術欣賞是在主體參與下進行的,個人的視野和知識經驗決定了評價具有主觀成份,這些成份造成欣賞活動的複雜性,也造成評價難於統一。教師在講解作品前,首先對自己的判斷作內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審美的和非審美的成份。在教學中,把自己的判斷從推測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感知和評價作品。如,“我體驗到”和“我

感覺到”等非定性語氣。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也並非是權威的和終極的。於是,學生也會進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應代表自己個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暫時的情緒和突變的東西,或是片面的判斷。將自己的判斷和他人的判斷進行對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評價哪些方面符合多數人的意見。如此反覆開展教學評價活動,使學生養成自覺驗證判斷,減少盲目衝動的評價,使評價達到主客觀的統一。

我們的學生由於有著不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因此他們的想象思維和繪畫水平也各不相同。課後,我會盡可能多地去接觸自己的學生,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畫畫習慣,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的不足、彌補自己的不足。例如,當我發現有個學生的造型能力比較弱時,我不會對他的作品,提出一些過高的要求。因為這樣不僅增加了他的學習負擔,更會讓他因此厭惡繪畫。所以在平時的美術課上,我讓他在一段時間內只要完成事物的基本形狀便可。除此之外,我還會再找一些簡單易學的圖片資料,讓他欣賞、臨摹。這樣他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繪畫領域也能找到屬於他自己的那片天空。等到時機成熟以後再對他的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造型能力相對弱的學生,我不僅要耐心進行個別指導,儘可能多地鼓勵他們,還要提供一些適合他的圖片資料,拓寬他們的思維。

在平時的美術課上,我也注重增強學生繪畫的靈活性。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儘可能地畫大,或適當的畫一些彎曲幅度特別大的線條。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中也能將學過的知識用起來,這更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繪畫技能。

新課程標準注重對美術語言以及美術界的發展規律等基礎性內容的學習;充分利用和開發校內外美術課程資源,增加課程的多樣化,

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這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自我提升鑑賞能力打下基礎。

美術鑑賞活動是對美術作品的再認識、再創造的過程,美術作品本身通過外在的現象、色彩等畫面因素及由此而產生的各種作用於人的可感因素共同傳達著豐富的資訊。美術作品所包含的資訊層次異常豐富且有一定深度,鑑賞者因個人閱歷、文化層次、生活環境等的不同存在著個體差異,鑑賞者主觀上的好惡、藝術上所持觀點及與原作者創作時想法的差異也影響著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美術作品的多樣性及鑑賞者的差異性要求美術鑑賞能力的培養必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且重在能力的培養而非知識的灌輸。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改變學生的一些觀念,培養他們勇於開口、敢說真話的良好品格及敢於向權威提出疑問的精神。並且結合每個人自己的經驗背景,對美術作品作初步的評價,老師所要做的是繼續豐富充實他們的經驗世界,並且給他們一個衡量藝術的天平。在我們創造的這個融洽、平等的師生關係的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他們自我感覺到了對美術作品也有自己的鑑賞能力,這為深層次的鑑賞做好鋪墊。

美術欣賞課是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源泉,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欣賞美、發現美、表現美、進而創造美的重要環節。國小美術教師應該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識水平,並且注意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嘗試改變固有的教學方法,採用新的教學手段,上好國小的美術欣賞課。

美術欣賞課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幾乎涵蓋了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甚至是科學等學科;而且欣賞課可以欣賞的作品種類繁多,如國畫、油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園林等。面對如此豐富的內容,教師必須博覽廣學。所以,作為美術教師,應平時就注重廣泛收集查

閱資料,對美術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作品的思想性、作者的生平、主要事蹟等都要進行認真的提取、融於作品介紹之中,在此基礎上,若能在教學時選擇一些適當的音樂來烘托課堂氣氛,創造美的意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將更能使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產生濃厚的興趣,認為欣賞課富有情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好的引言所帶出的藝術魅力既是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是使學生對美術欣賞產生興趣的辦法之一。“萬事開頭難”,一堂出彩的美術欣賞課,首先就是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地吸引到所要欣賞的作品上來。在此,就必須要求教師要在短短的幾句開場白上進行仔細推敲,既要符合學生的口味吸引學生的注意,又能與所要欣賞的作品聯絡起來。所以,美術教師也應該加強自身的美術及美術教學能力的修養,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同時也必須精心準備教案,並且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情操的培養,積極地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美的環境。在此,教師應該積極運用自身的語言、教態、知識和各種形象的手段(如投影、範畫、故事、音樂以及各種現代化教學工具等)通過有聲、有色、有形的環境氛圍,使學生在處於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薰陶,從而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和欣賞能力。例如:在指導學生欣賞中國美術作品時可以這樣來引導學生進入狀態:這節課,我們將有一個機會去了解我國的稀世珍品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以及規模巨集大、被世界稱為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另外我們還將欣賞到著名的雲岡石窟大佛。這節課,我們將通過對這些文化遺產的欣賞、分析,去了解一下我國曆史上一些著名的美術作品,去認識祖國豐富的藝術文化遺產。這樣啟發,使學生對新課和教師要講的內容產生興趣和好奇,可以增強學生們求知的願望。

3、改變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教學手段,來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優化欣賞課的辦法之一。

通常的欣賞課,全靠教師講解,教學方法呆板,效果並不佳。現在,教師可以結合新的教學理念,採取一系列的新教學措施來提高美術欣賞課的教學質量,例如:讓課堂與平時相結合,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也就是讓學生在業餘課後自行蒐集美術資料;可以這樣來操作:讓學生任選一幅自己最喜歡的畫,要求學生加上自己對這幅畫的簡單評語或是自己的理解,內容和形式可以不限。這樣既能教會學生學會自己欣賞,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對美術欣賞產生一定興趣;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可以一舉兩得。另外在學生為美術作品寫評語時,必然會使學生的審美與評價相結合,這樣可一通過評價美術作品來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動腦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接受教師的給予,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總之,在這次國小美術課堂教學在合作探究中有效欣賞的策略研究過程中我學到很多知識,也積累了很多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