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姜和蒜的教案精選6篇

在不斷學習中,教師寫教案的能力一定都有所加強,一份出色的教案,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認識姜和蒜的教案精選6篇,感謝您的參閱。

認識姜和蒜的教案精選6篇

認識姜和蒜的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兩種水果,能準確的說出兩種水果的名稱。

2、幼兒通過視覺、嗅覺、味覺說出水果的顏色、形狀、味道等特徵。

3、培養幼兒對水果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重難點:

能準確說出水果的名稱。

能說出水果的顏色、形狀或味道

活動準備:

水果實物、切好的果盤、神祕袋兩個、神迷盒兩個、牙籤若干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手指操

二、基本活動

1、出示神祕袋

師:“寶貝們,看。今天老師帶來兩個神祕的袋子,裡面有好多的好吃的,想不想吃?(想)

師:“那你們知道里面裝的什麼好吃的嗎?”(不知道)

師:“老師也忘了裡邊裝的什麼啦?我來……(老師假裝往出拿)誒,老師請兩個小朋友來幫老師,誰願意來?”

師:“xxx、xxx你倆來摸一摸”(請幼兒過來,先摸一摸,提醒幼兒只能摸一個)“xxx猜一猜,你摸到了什麼呀?”“寶貝,那你摸到了什麼呀?”(幼兒進行猜測,是哪種水果之後再拿出驗證)

師:“那我們拿出來看一看,到底是不是xx?”

(通過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名稱,瞭解水果的外形特徵。例如,蘋果)

師:“呀,這是什麼啊?蘋果。那xxx猜對了沒有?拍拍手吧。

師:“誰能告訴我這個蘋果是什麼顏色的呀?它長什麼樣子的?”(如幼兒說不來提醒是圓圓的還是長長的)。

運用此方法,逐個拿出認識蘋果,香蕉。

2、聞一聞

師:老師這兒還有兩個漂亮的神祕盒,裡邊也裝了好吃的,這次老師不要你們用手摸,要讓你們用小鼻子聞一聞裡邊裝的是什麼?(老師請若干幼兒來聞一聞是什麼水果。並拿出來驗證)

3、嘗一嘗

師:“寶貝們表現的真棒,想不想吃?那怎麼樣才可以吃啊?”(蘋果洗洗吃、香蕉剝皮吃,在瞭解水果的吃法過程中,引導幼兒複習水果的名稱。)

師:“老師這兒給你們準備了洗乾淨、切好的水果,我們一起來嘗一嘗,看看他們是什麼味道的。”

(1)、請幾個幼兒先來嘗一嘗,說出你吃的是什麼水果,是什麼味道?

(2)、請幾個幼兒將眼睛蒙起來吃,吃完告訴大家吃的是什麼水果,是什麼味道?

(3)、幼兒分組吃不同的水果,吃完告訴老師你吃的是什麼水果它是什麼味道的。

三、結束活動

師:“寶貝們,蘋果和香蕉好不好吃呀?蘋果是什麼樣子的?什麼顏色的啊?什麼味道的啊?香蕉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什麼味道的啊?”(最後總結,複習水果名稱,顏色和味道)

師:“今天老師在外面也藏了一些水果寶寶,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好嗎?”

和幼兒去戶外找,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1、本節活動通過“摸、看、聞、嘗”等方法,充分運用五官感覺來認知蘋果,香蕉的形狀、顏色、味道。

2、整節活動中,充分引發幼兒濃厚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能更大程度的加入參與到整節活動當中。

3、對本節活動的細節部分處理有些不當:

(1)在開始部分,應用較安靜的遊戲,或與水果有關的小遊戲進行匯入。

(2)在“神祕袋”“聞一聞”兩個環節中,讓幼兒等待的時間有一點長,應多準備一些材料,讓其他幼兒更好的參與。

(3)整節活動,可變種方式來進行。例如:將幼兒分組,每人一個水果實物,讓幼兒親自感知兩種不同水果的,不同特性。也可以用“蒙氏”教學法來進行,教師直接貫穿給幼兒正確的概念。這樣可以讓整節活動更加的收、放自如,也可以讓幼兒更加有積極性,參與到活動中。

(4)可再加深一點難度,讓幼兒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也可用兩種不同感覺的水果來進行,對比更加的強烈,明顯。例如:蘋果和獼猴桃,一個是光滑的,一個是粗糙的。

通過這節活動,老師們給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對我有了一個很大的學習提升。在今後的活動中,我會繼續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慢慢摸索,提高自己的組織活動能力,找到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不同方法,讓幼兒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將以後的活動開展的更生動有效。

認識姜和蒜的教案篇2

中秋節教案適用於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瞭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秋節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2.能力目標瞭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

3.參與節日遊戲。

4.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重點

瞭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活動難點

畫月餅活動準備白紙、彩筆若干,關於中秋節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1.說說自己家的中秋節是怎樣度過的。

2.聽一聽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節的風俗

1.欣賞圖片瞭解中秋節。(與家人團圓,吃月餅等)

2.朗讀兒歌知道中秋節。

八月十五賞月節,擺上果餅來拜月。

八月十五團圓節,親人團聚像過年。

八月十五豐收節,敲鑼打鼓慶豐年。

八月十五中秋節,傳統節日記心間。

三、中秋節有關的歌曲。

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知道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是個團圓的日子。

四、中秋節繪畫每個幼兒畫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歡的月餅形狀,並裝飾。

活動小結1.複習學習的兒歌,加深對中秋節的印象。

2.欣賞歌曲《中秋大團圓》。

教學反思: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中秋很感興趣,瞭解了中秋要團圓,並能夠教育幼兒在節日時獻給爸爸媽媽自己製作的禮物。

本文擴充套件閱讀: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認識姜和蒜的教案篇3

一、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小班幼兒好奇心強,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興趣非常濃厚,五官是他們身體的一部分,對孩子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本活動旨在結合幼兒生活實際,通過遊戲、兒歌等教學方式,滿足幼兒探索自我的需要,並且通過活動,使他們瞭解簡單的保護五官的常識

二、活動目標

1、積極愉快參與認識五官的活動,在活動中有樂於觀察和操作的興趣。

2、知道要愛護五官並學會保護五官的簡單方法。

3、知道臉上器官的名稱及位置,並能說出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活動重點:知道臉上器官的名稱及位置,並能說出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活動難點:學會保護五官的簡單方法。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耳、口、鼻、眉毛的器官貼絨及圖片,娃娃臉若干張,花露水一瓶,每人一塊小鏡子,兒歌錄音《小手拍拍》和《丟手絹》。

2、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學會唱兒歌《丟手絹》。

四、活動過程

1、認識五官的名稱及位置

玩照鏡子的遊戲:照照鏡子,看看鏡子裡面是誰?你的臉上有什麼?(引導幼兒說出五官名稱)

2、通過遊戲"貼臉譜"鞏固對五官位置的認識

"a、在磁吸板上貼出一張娃娃的臉譜讓幼兒觀察:"娃娃的臉和我們的一樣嗎?缺了什麼?"

"b、請小朋友操作學具,在娃娃的臉譜上正確貼出五官的位置。

"c、請個別幼兒出來給磁吸板上的娃娃貼出五官。

3、瞭解五官的功能和保護方法

此環節主要讓幼兒感知五官的作用。首先,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認識了五官,那你們知道它們的用途嗎?"幼兒通過實際生活中的經驗進行回答。然後教師設定情境讓幼兒充分感知五官的作用。

(1)出示眼睛圖片,問幼兒:這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呢?讓幼兒回答。然後請幼兒閉上眼睛10秒鐘,讓幼兒說出閉上眼睛後的感受,感知眼睛是用來看東西的。

教師:如果我們的眼睛受傷了可能就會看不見,那我們該怎麼保護我們的眼睛呢?(請幼兒回答)

總結:不能用手揉眼睛,眼睛會紅,不能用東西戳眼睛,眼睛會瞎的,不能做太近的位置看電視,也不能長時間的看電視,不要在光線太強或者太暗的地方看書。

(2)出示眉毛圖片,問幼兒:這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呢?讓幼兒討論並請幼兒回答。

教師:

1.保護眼睛的功能,眉毛是保護眼睛的一道天然屏障,能夠防止來自眼睛上方的汗水、雨水、灰塵、異物的刺激,對眼睛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2.能表現人的喜怒衰樂

3.能對眼部頭部過多的熱量進行調節

4.美觀好看。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眉毛,不能把眉毛拔掉。

(3)出示鼻子圖片,問幼兒:這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呢?讓幼兒回答。教師噴灑花露水,讓幼兒感知鼻子是用來聞氣味的。教師:小朋友們,我們現在知道了鼻子的作用,那該怎麼保護它呢?(讓幼兒思考並回答)

總結:不能亂挖鼻子,不要把東西往鼻子裡面塞,這樣會很危險也不講衛生。有鼻涕的時候要用紙巾或者手帕擦鼻子。有時間的時候要可以給鼻子做按摩哦,這樣我們的鼻子會很舒服的。

(4)放兒歌錄音《丟手絹》,問幼兒聽過這首歌曲嗎?你是用那裡聽到的?在幼兒說出耳朵的同時出示耳朵的圖片。

教師:我們的耳朵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那我們該怎麼保護它呢?(讓幼兒思考並請幼兒回答)

總結:小朋友不能自己掏耳朵,掏耳朵的時候必須讓大人幫忙。也不能把小東西放進我們的耳朵裡,不要聽太多很尖銳的聲音,那樣會傷害到我們的耳朵。

認識姜和蒜的教案篇4

活動準備:

‘8’的數字卡片,邀請8位大班幼兒,設定小超市—內建書、盒子、牙刷、筆、(物品圖片),幼兒練習本,教師圖片等

活動過程:一複習7以內的任意數

1為幼兒介紹超市,他們是來邀請大家去超市參加活動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數量’,把數數結果展示在展板。獎勵一個星!

二分享自己的發現,感知‘8’

1.幼兒相續說說自己的發現—例3把勺子、4見衣服、5個小鈴---請幼兒來說說自己是怎麼發現數量的

2.在超市裡發現那麼多的數量為的’8’物品,請問幼兒有誰認識’8’的?

出示數字卡片8,一起說說8像什麼?

3.小結:8除了可表示超市裡的那些物品外,請孩子來說說還可以表示其他物品?(還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上找)

4.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目測圖片上的原形—分別依顏色將圖形分類,出數量是8的圖形.

三運用自己的認識,作業’8’

1.感知,瞭解了8的含義後,請幼兒完成相關作業練習;

2.教師講評,提醒幼兒:凡是數數合起來有8樣(種)的物品,飾件都可用’8’表示;

3.活動結束後可找找在幼兒園裡,有哪些東西是可用8來表示的;

延伸活動:

1.依班級幼兒能力表現,設定相關作業投置益智區,供幼兒練習;

2.家園配合:利用生活,遊戲等,幫助幼兒充分理解8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通過對實際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實際含義;

2.運用目測、動手操作材料,感知數量8、體會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理解8的實際意義;

認識姜和蒜的教案篇5

數的認識是國小階段最基礎的知識之一,千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在學習了百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是進一步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會數正確千以內的數,認識計數單位千,理解計數單位個、十、百、千之間的進率關係,助計數器認、讀、寫千以內的數,瞭解數的組成。整節課上李老師的安排很緊湊,上得很紮實,學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認為李老師的這節課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

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識規律處理教材

雖然教材上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安排了2課時,但是“千、萬”這兩個新的計數單位是連在一起呈現的,有許多老師在第一課時會安排先認識這兩個計數單位第二課時再來進行各種練習。這樣的話學生接受起來就比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對大數的感性認識。而章老師安排認識先“千”,再認識“萬”,讓學生學得更輕鬆,更紮實。改造、重組後的學習材料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精心設計的課件體現數形結合的思想

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清晰地梳理數數過程。

課中李老師出示“千字文”,通過課件逐一出示:同桌數一數,有多少個字?然後追問是怎樣數的?要求每位學生能通過動口、觀察等活動來勾起對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的舊知的回憶,這樣既複習了舊知,又喚起對新知學習的慾望,

“1個百、2個百、3個百……”的數數過程是正確把握和理解1000這個數的含義的關鍵。而一層層100個小方塊的慢慢地組合成了一個大的正方體,讓學生對1千這個數是怎麼得到的進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滲透了十進位制數之間的進率,重點的落實到位。

三、巧妙的練習設計,重視生成資源

如從497往後數十個數,並從這十個數中選一個進行研究這個設計既解決了本課難點會讀拐彎處的數,又給了學生自主選擇練習內容的權力,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練習了在圖上圈數以及在計數器上撥數的技能。

四、重視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方法的指導

李老師通過估計一篇文章的字數和一千顆黃豆杯裡有多高的實物操作,在指導估算方法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估計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大數的含義,讓學生體驗了認識大數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聽完這節課,我還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學生的主動性體現不夠,對學生不夠放手

在電腦螢幕上觀看千的組成並沒有讓學生真正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如果以這一環節之後安排一個實踐操作,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生興趣。

又如在撥計數器時能否讓每個學生都動起手來,這節課上計數器的實物只有李老師手上的教具,這個環節都是一個學生撥別的學生看,個別不看的學生老師也注意不到。我認為學生學具袋裡的小計數器不妨拿出來讓學生都撥一撥,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滿十進一”,建立表象。

在學生展示第一次圈數出錯時,不妨讓其他學生來辯析,來糾正,而不是老師直接演示正確的圈法。

二、利用對比強調數值制

反饋圈圖和撥數練習時,師問:“從195一個一個地在計數器上撥數到204”“從995一個一個地在計數器上撥數到1000”。學生的回答會更加明確數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學生頭腦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讓這一環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對時間的把握

有個別的地方的節奏比較拖沓,如播放出ppt第一頁雜亂的小正體後讓學生猜一猜具體有多少個時,學生應該能夠很快意識到是無法數清楚的,所以等待和猜測的時間就過多了。要是學生能說的時候,老師就不用代替了,學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確的,老師就不用重複了,

綜上所述,這節課確實值得我學習,值得我思考,同時讓我在學習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認識姜和蒜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顏色,並能說出顏色的名稱。

2、正確分辨幾種常見的顏色,能將相同的顏色進行配對。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能將相同的顏色進行配對。

活動準備

(1)色板

(2)綠、黑、白三種顏色的雪花片若干

(3)綠、黑、白三種顏色的鈕釦若干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走線,線上遊戲“找朋友”。

師: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跟著音樂的節奏去找你的好朋友吧!

2、集體活動:

(1)複習三原色:紅、黃、藍。教師讓幼兒聽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例:師:請穿紅上衣的小朋友舉起雙手;請穿藍褲子的小朋友站起來;

(2)教師拿出教具色板擺好。教師運用三階段法教幼兒認識綠、黑、白三種顏色。

(3)教師讓幼兒在教室內找找綠、黑、白三種顏色的物品。

師:現在請我們的小朋友看看教室裡有沒有黑色、綠色或者白色的物品呢!找到了舉手告訴老師!

(4)遊戲“色板配對”。

3、分組活動:教師讓幼兒把顏色一樣的鈕釦擺放在一起,進行顏色配對,並說說是什麼顏色。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師:今天我們都學來哪些本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