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數學比教案7篇

教案是老師為了順利開展教學事先完成的文字載體,教案在制訂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國小數學比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國小數學比教案7篇

國小數學比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圓柱的表面積》包括圓柱的側面積和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

例2是求圓柱的表面積。先說明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在給出圓柱表面積的展開圖,讓學生了解圓柱表面積的組成部分,求表面積。例3是讓學生運用求圓柱表面積的方法求出做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的用料,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並讓學生了解進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動手能力不是很強,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較少。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運用公式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和掌握求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景,激勵自主探索

在匯入新課時,老師用孩子們喜歡喝飲料的愛好建立生活情景:“同學們愛喝飲料嗎?”“愛喝。”“給你一個飲料罐,你想知道什麼?”學生提了很多問題,“有的問題以後在研究,今天我們來解決用料問題。假如你是一個小小設計師,要設計一個飲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鐵皮?”

(二)創設探究空間,主動發現新知

1、 認識圓柱的表面

師:我們先來做一個“飲料罐”(出示模型)薄紙殼當鐵皮,你們想怎麼做?

生:要卷一個圓筒,要剪兩個圓粘合在圓筒的兩邊就行了。

師:用什麼形狀的紙來做捲筒呢? (有的學生動手剪開模型)

生:我知道了,圓筒是用長方形紙捲成的

師:各小組試試看,這位同學說的對嗎?

(其他小組也剪開模型,有的得到了長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邊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師:還有別的可能嗎?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話,就不是這種圓柱形的飲料罐了。

(評析:學生能拆開紙盒看個究竟,說明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學生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完成了對圓柱各部分組成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2、 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師:我們先研究把圓筒剪開展平是一個長方形的情況。“求這個飲料罐要用鐵皮多少?”這一事件從數學角度看,是個怎樣得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思考、議。

生a:它是圓柱體:兩端是同樣的兩個圓,當中是長方形鐵皮捲成的圓柱。

生b:求飲料罐鐵皮用料面積就是求:

圓面積x2+ 長方形面積

生c:必須知道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和寬才能求面積。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積。

師:我們讓這位同學談談他的想法。

生d: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相等,長方形的寬與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就可求出長方形的長,也可求出圓的面積。

師隨著板書:長方形 = 長 × 寬

↓ ↓ ↓

圓柱的側面積 = 底面周長 × 高

(三)自主總結規律 驗證領悟新知

讓學生就順利地匯出了圓柱的側面積計算方法: s = 2 r h

師:如果圓住展開是平行四邊形,是否也適用呢?

學生動手操作,動筆驗證,得出了同樣適用的結論。

(四)解決生活問題 深化所學新知

師:大家談得很好,現在小組合作,計算出“飲料罐”的鐵皮面積。

生彙報。

師:通過計算,你有哪些收穫?

生e:我知道了,圓柱的則面積等於地面周長乘以高,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則面積加上底面積和的兩倍。

生f:在得數保留時,我覺得應該用進一法取值,因為用料問題應比實際多一些,因為有損耗,所以要用進一法。

板書設計

長方形 = 長 × 寬

↓ ↓ ↓

圓柱的側面積 = 底面周長 × 高

國小數學比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減法的筆演算法則,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加、減法的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加、減法,這節課練習加、減法的計算。

二、計算練習

1、口算

(1)用小黑板出示練習十四第9題。先指名學生說出口算過各和得數,再指名學生直介面算得數。

(2)小結:口算加、減法,一般從高位算起,要用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減,如果哪一位相加滿十,在前一位上增加1,如果哪一位不夠減,在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合起來再減。

2、筆算

(1)做練習十四第10題第一小題,指名一人板演,其餘地做在課本上。

(2)提問:加法用豎式是怎樣算的?減法用豎式是怎樣算的?加、減法的筆算有什麼相同的地主?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3)做練習十四第10題其餘兩小題

(4)做練習十四第11題。做完後提問:用整千數去減,退位後個位上用幾減的?十位上百位上呢?所以,減數筆差的個位、十位、百位上的數有規律?為什麼差和減數個位上相加是10,十位、百位上相加是9?

(5)誰能說一說這個規律說說1000減後面幾個數各得多少?誰能說說十位、百位上各用幾去減的?

(6)學生在練習本上做第13。

三、應用題練習

做練習十四第14、15題。

四、課堂作業:

國小數學比教案篇3

教學內容:

教材41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

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1、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

2、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讓學生任選兩題說說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1頁例1。

出示例1。觀察,你知道了哪些資訊?跟同伴說一說。

師: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生回答,教師板書:153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方法一:將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據豎式計算的方法,想53=15,個位上的數相乘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十位上的數1和3相乘得3個十,加上個位上進上來1個十,就是4個十,口算結果是45。

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歸納總結並板書,在黑板上加以平價,方便全體學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過程。

教師:想一想,1503=

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小結: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與一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相加,就可以算出結果;還可以利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進行口算,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幾百幾十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後面添一個0。

國小數學比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體驗如何收集資訊,如何分析統計表。

2、使學生在練習中,在收集、整理、分析、決策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促進,掌握本單元內容。

教學重點:

體驗統計過程,能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

教學難點: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

教學教法:

探究性實踐作業。根據學生的實踐作業進行分析、推理、判斷,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出示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體驗如何收集資訊,如何分析統計表。

2、使學生在練習中,在收集、整理、分析、決策過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促進,掌握本單元內容。

二、出示自學指導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6題。

1、師: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吃的水果情況,並將結果填入第6題表格內。

出示統計表。

提問:要完成這項統計,你準備怎麼辦?

2、引導學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舉手或組內報名,小組彙報等。並說出統計的過程:收集整理資料→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採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資料”。(強調資料的準確性。)

3、從你的統計中,你發現了什麼?有什麼建議?

回答教材上的問題。

討論:根據調查結果,說說買哪幾種水果合理。

三、探究新知,自主探索

1、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4題。

(1)談話:同學們,我們班誰的家裡有車?(家裡有車的同學舉手,瞭解學生家裡有車的情況。)

這麼多同學家裡有車,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車輛越來越多,你們看,幾個同學正在統計一個路口10分鐘內所通過的各種交通工具的數量。根據他們的記錄結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麵包車、大巴車、小轎車、摩托車各開過多少輛嗎?

(2)小組內分工,分發記錄單。

學生填寫,彙報,教師展示。

種類 麵包車 大巴車 小轎車 摩托車

輛數 6 8 33 12

(3)回答問題。

這個路口10分鐘內通過的哪種車最多?哪種車最少?(小轎車最多,麵包車最少。)

>>

如果再觀察10分鐘,哪種車通過的數量可能最多?(放手讓學生討論,說出理由。)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5題。

出示統計表,要求學生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每種書有多少?

回答問題(1)和(2)。

討論:圖書室要新買一批圖書,你有什麼建議?

四、當堂檢測

完成教學“練習一”的第7題。

1、出示條形統計圖。

讀懂統計圖。

圖中1格代表( )份。

說說每天的銷售情況。

2、哪天賣出的《電視報》的數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還能發現什麼?你能提出什麼建議?(學生自由發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電視報》,上面的資料應該怎麼表示?

小組討論,互相說說。

指名回答說出資料。

教師小結:如果資料比較大,用一格有時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們在讀條形統計圖時,先要讀懂每格表示多少。

五、課堂小結

你覺得本節課有哪些收穫?感覺自己表現得怎麼樣?

六、 抽查清

下面是本班同學喜歡的電視節目情況記錄

動畫片:12人 電視劇:10人 體育:9人 新聞:8人

把上面的資料記錄下來並回答問題。

節目 動畫片 體育 電視劇 新聞

人數

(1)喜歡( )電視節目的人數最多。

(2) 共調查了( )名同學。

種類 連環畫 故事書 科技書 其他書

數量 20本 35本 45本 40本

(3)如果是你看電視,你會選什麼節目?

下表是二(2)班圖書角的藏書情況

(1)哪種書最多?

(2)圖書角的藏書共有多少本?

(3)圖書角要買一批新書,你有什麼建議?

板書設計:

國小數學比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剪、觀察、想象、分類、找對稱軸等系列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及特徵;

2、掌握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情況,能正確地找出其對稱軸

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重點難點:

會利用軸對稱的知識畫對稱圖形。

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引發思維。

2、組織討論,深化思維。

3、加強練習,發展思維。

預習作業:

1、欣賞p1的圖片,你發現了這些圖形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同桌互相說說什麼樣的圖形叫作軸對稱圖形?

3、仔細觀察例1中的圖形,你發現了什麼?你知道怎麼畫對稱圖形嗎?

4、試著在例2的格子圖片上畫一畫

5、你能用預習到的知識用紙來折、剪出一個軸對稱圖形嗎?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2、通過例題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二、例題1

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三、交流

教師:“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我們可以用這個性質來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或者作對稱圖形。

四、教學畫對稱圖形。

例題2

1、 在研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鉛筆試畫。

2、 通過課件演示畫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糾正不足。

五、練習

1、欣賞下面的圖形,並找出各個圖形的對稱軸。

2、學生相互交流

你們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

用尺子,量一量,數一數題中每個軸對稱圖形左右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1)思考

a、怎樣畫?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b、每條線段都應該畫多長?

3、課內練習一 -----第1、2題。

4、課外作業: 通過豐富的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例項,讓學生欣賞並體會軸對稱,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鑑賞能力,更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5、《新課程標準》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進行有效的數

學學習活動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要鼓勵每個學生親自實踐,積極思考,體會活動的樂趣,在樂學的氛圍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並學會且應用新知。

板書設計:

軸 對 稱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國小數學比教案篇6

教學內容:

課本第64頁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正方體,認識正方體的面、稜和頂點。

2. 能夠動手製作正方體的模型。

3. 培養探究能力、歸納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長方體和正方體、生活中的實物(長方體和正方體),小正方體若干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一)複習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基本特點

1. 分類:媒體演示

2. 初步認識:頂點、稜、面

生操作:頂點,手指點一點

稜,手指畫一畫

面,手掌摸一摸

(二)比較中引入

1. 辨析: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異同點

出示表格,填一填

2. 小結並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都有8個頂點,12條稜,6個面。

二、探究正方體的面和稜的特點

1. 匯入:長方體和正方體也有各自的特點,填表。

2. 探究

師:我們下面來重點研究正方體的頂點、稜和麵的特點。

(1)猜想:搭一個正方體需要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2)思考:同桌互相說說準備怎樣搭?

(3)驗證:動手操作

(4)交流

口答要求

①我選用了()根小棒,()個小球來搭。

②這些小棒是()。

③我先搭(),再搭()。

(5)媒體演示:搭正方體的過程。

(6)小結並板書:我們可以用8個小球,12條一樣長短的小棒搭一個正方體。

想一想:8個小球就相當於這個正方體的什麼?小棒相當於正方體的什麼呢?

3. 提高

(1)出示:要搭成正方體,還缺幾個小球?幾根小棒?

(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出示完整的模型和殘缺的模型比一比)

(2)出示:1個小正方體

①猜想:至少用這樣的幾塊小正方體可以搭成一個大正方體?

②小組合作搭一搭。

想一想:這個圖形是正方體嗎?為什麼?

③交流:用()塊小正方體搭成了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3)描一描:把正方體的每個面在白紙上描一描,看看是什麼圖形?有什麼關係?

三、練習提高

1. 填空

(1)正方體有()個面,每一個面都是()。每個面都有()個直角。

(2)用小棒和小球搭一個正方體,一共需要()根同樣長的小棒,()個小球。

2. 下面哪些圖形是正方體?

說說:為什麼(2)、(3)號圖都不是正方體?

3. 下圖中,要想搭一個正方體還需要多少個小球?多少根小棒?

師:試一試把這兩個正方體補畫完整。

4. 總結:今天學習了什麼新知識?

國小數學比教案篇7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上節課我們複習了比的知識,這節課我們來複習比例的知識以及用正、反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比和比例(二)]

⊙回顧與整理

1.構建比例知識網。

通過課前的複習,你瞭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識?(結合學生回答板書知識網路)

預設

生1:我瞭解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生2:我知道了解比例的方法。

生3:我掌握了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的方法。

生4:我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義,並且能判斷兩個量成正比例還是反比例。

生5:我瞭解了比與比例的區別以及正、反比例的區別。

……

2.複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1)比例的意義是什麼?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是什麼?

明確:

①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②比例的各部分名稱: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

明確:在比例裡,兩個外項的積等於兩個內向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3)解比例。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項,都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4)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方法。

①根據比例的意義判斷,看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②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看內項之積是否等於外項之積。

3.複習正比例和反比例。

(1)正比例的意義和關係式是什麼?

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

關係式:=k(一定)

(2)反比例的意義和關係式是什麼?

意義: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反比例關係。

關係式:x×y=k(一定)

標籤:教案 國小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