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篇

我們可以利用教案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案不僅指導教學,還能激發創意和互動,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篇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的特徵的認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使學生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通過對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機、投影片、鐵絲等。

教學過程:

一、準備

教師出示動物園籃球場平面圖,提問:動物園籃球場是什麼形狀?長方形有幾條邊?有什麼特徵?

二、誘發

投影:例1動物園籃球場長26米,寬14米,小狗花花繞籃球場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課件展示:小狗花花圍著籃球場走一週。教師:它走了多少米?怎麼計算出來?(激發學生動腦筋想辦法)

26+14+26+14=80(米)

長+寬+長+寬=長方形的周長

三、釋疑

1、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小狗花花走一週的長度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四條邊的總和。教師板書:長方形四邊長度的和叫做長方形的周長。

2、讓學生比劃周圍一些長方形的周長。例如:黑板、桌面、課本等。

3、展示:長方形對邊相等。教師:根據長方形的特徵,我們能不能找出計算長方形周長的其他方法。學生推匯出下面的計算方法(利用對邊相等)。

26x2+14x2=80(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x2+寬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個長,再走一個寬。提問:這時它走了多少米?是長方形的周長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著走完全程。教師提問:剩下的路程是長方形的多少?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怎樣求?學生進一步觀察後,推導計算長方形周長的第三種方法。

(26+14)x2=14(釐米)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板書幾種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讓學生觀察以上幾種計算方法,比一比發現第三種方法最簡便。最後師生共同總結: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5、讓學生議一議: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哪幾個條件?

6、教師出示例2(投影),學生獨立解答。

7、教學例3,學生讀題後,教師操作:拿一段長50釐米的鐵絲,先量出一個長,用鐵鉗擰成90度角,再量出一個寬,用鐵鉗擰成90度角擰成一個長方形後,讓學生觀察並討論:剩下的部分等於什麼?(鐵絲的長度—長方形的周長)然後讓學生根據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此題。

8、投影:(讓學生在課堂獨立做兩道題)

四、轉化和應用

投影:

1、數一數,下圖中有幾個長方形。

2、量一量各個長方形的邊長,計算各個長方形的周長。

課件:展示黃、紅、藍三個長方形。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體會平均數可以反映一組資料的總體情況和區別不同組資料的總體情況這一統計學上的意義。

2.使學生認識統計與生活的聯絡,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

3.鞏固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一、複習

1、師出示一杯水,告訴學生這一大杯水大約600克,而後把這杯水分別到入4個杯子中(每個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們能求出這4個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嗎?

2、學生動手解決,並交流解決的方法。

二、創設問題情景,引導探究。

1.六一節,老師帶了許多糖果想送給大家吃,老師給奮飛組6人共分36塊,給前進組8人共分了40塊,給藍天組5人共35塊,你們認為哪一組的同學分到的糖果多?怎麼解決?

(1)組織交流解決的方法。

(2)小結:象這種情況下,每組的人數不一樣,不能直接拿總數來比較,而是要求出每組同學的平均數來比較。

2.出示情景圖,告訴同學穿蘭色衣服的是開心隊,穿黃色衣服的是歡樂隊,引導學生觀察後猜一猜:你認為哪一隊的身高高?並說說理由。

3.出示統計表,組織學生收集有關資料,根據統計表估一估,歡樂隊和開心隊的平均身高分別是多少?並說說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歡樂隊的平均身高,另一個求開心隊平均身高,後比較哪一隊高?

5.組織交流計算的方法與結果。

6.組織討論:從剛才的這件事,你有什麼發現,並小結: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資料的總體情況。

三、拓展與應用

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事要通過求平均數來解決一些問題。

四、小結:

五、作業練習

教學設計:

1.通過解決問題,複習了上節課的求平均數的方法,也讓學生感受到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意義。

2.創設生活中分糖果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平均數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並在解決問題中感受到每組資料的總合不能反映總體的情況,而是用平均數才能反映每組資料體現的情況。

3.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並驗證,感受,某個資料不能反映真實的情況,而平均數才能較好地反映一組資料的總體情況。

4.在最後的環節,安排了交流生活中有哪些事需要通過求平均數來解決,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在測一測、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認識小數,會讀、寫小數,瞭解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小數的產生過程,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及用小數表達和交流資訊的能力。

3、能正確區分整數和小數,滲透知識間的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感受小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準備:

米尺、準備一些有單價的實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數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超市嗎?張老師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帶來了這些商品,請看。學生仔細觀察。

出示各種商品的價格,學生試讀。

師:這些數你們見過嗎?是什麼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小數(揭示課題認識小數)

二、主動探究,理解小數

(一)動手實踐,藉助長度單位初步認識小數

1、師:現在我們來找一找身邊的小數,好嗎?你認為用哪個長度單位來測量課桌面的長與寬比較合適?請同學們兩人一組,拿出米尺,測量一下。

學生先分組測量,記錄資料。

2、師: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可以怎樣表示。(引導學生用分數表示5/10米、4/10米)

3、師說明5/10米還可以寫成0。5米,讀作零點五米。0。5讀作零點五。(師適時板書)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指導小數點的寫法。

師:4/10米也可以怎樣寫呢?讓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先觀察圖意,學生獨立思考填寫,再集體校對。

提問:觀察第一組數,這三個數之間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2)“想想做做”第3題。

觀察圖意,獨立完成。從這題的填寫中,你又發現了什麼?

學生獨立完成後指名交流(交流分數、小數表示的既可以是陰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二)自主探索,藉助商品價格理解一位小數

1、出示一些商品價格(鉛筆5角,學生尺8角,圓珠筆1元2角,筆記本3元5角)讓學生讀一讀它們的價格。

2、師:你能將商品的價格改寫成用元作單位數嗎?同桌交流,你是怎麼想的?

指名回答。提問:為什麼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為什麼0。8元的小圓點左邊要寫0呢?那1。2元和3。5元為什麼就不寫0呢?

3、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題。

獨立填寫,集體交流,選擇1~2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自學課本,在討論交流中進一步認識小數

1、關於小數,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呢?請同學們請教課本,尋找答案吧。(學生自學課本)

組織討論: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彙報,教師隨機板書)

2、練習

下面一組資料,說說哪些是整數,哪些是小數?並指出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

(1)一枝自動鉛筆的長度是1。6分米。

(2)媽媽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價錢是92。5元。

(4)小名家離學校有3。8千米。

(5)買2塊橡皮要花0。8元。

三、鞏固練習,拓展小數

1、配鑰匙。(分數和小數對應練習)

2、想想做做第5題。(數軸上的小數)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聯絡實際,應用小數

1、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見過小數?

2、師:古代數學家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使用小數了,你想了解有關小數使用的歷史嗎?(介紹)

3、遊戲:每位同學準備一套0到9及小數點的數字卡片,同桌開展擺小數遊戲。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4

教學時間:總第1課時

第一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課題: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口算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口算練習。學生計算,彙報交流。二、交流共享1.教學例1。

(1)出示教材第1頁例1(2)探究演算法。

提問: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個?把演算法說給同桌聽一聽。全班交流。(3)試一試。師小結:整十數乘整十數,只要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兩個0即可。

2.教學例2。

(1)出示教材第2頁例2。指名讀出例題表格中的資料。

師小結: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頭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約重3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頁“想想做做”第5題。

集體交流,指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分別把兩個乘數看作與它們接近的整十數來計算。

三、反饋完善

完成教材第2頁“想想做做”第1題。

四、反思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時間:總第2課時

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會用交換乘數位置的方法驗算乘法。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增強自主探究的意識。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

口算。7×8+3=6×6+4=5×9+7=2.用豎式計算。23×3=21×2=32×4=指名板演,其餘學生獨立完成,指名說一說筆算過程。二、交流共享1.教學例3。

(1)出示教材第3頁例3主題圖。提出問題: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資訊?(2)估算。

提問:誰能估算一下大約需要多少個?你是怎樣估算的?(3)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教師適時指導有困難的學生。組織小組交流。(4)歸納總結。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頁“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後交流彙報,教師展示一些典型的錯例,組織討論,糾正錯誤。提問:通過計算你認為應該注意什麼?

學生各自觀察題目,找到錯誤原因,在小組內交流。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教學時間:總第3課時

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2.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經歷稍複雜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頁例4。

提問:每箱迷你南瓜24個,53箱一共有多少個?該怎樣列式?追問:誰能說一說這個算式是什麼意思?2.探究演算法。

引導學生通過計算髮現:和之前不同的是,計算時每一個乘數乘兩位數所得的積都要進位。

引導思考:我們在前面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要進位時,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引導學生回憶“乘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的演算法。

3.歸納小結。

4.檢驗算式。學生用豎式計算得出53×24=1272。完成後,讓學生先說一說具體的計算過程,再集體訂正。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頁“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

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並驗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集體交流。2.完成教材第6頁“想想做做”第3題、第4題。讓學生作出合理的假設,再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教學時間:總第4課時

課題:練習一第4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進行筆算,會用調換乘數的位置的方法來驗算乘法。2.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演算法。教學過程:一、知識再現

1.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1題第2題。

出示題目,全班分為四組,每組計算兩題,學生獨立完成。評講:計算的正確率和驗算的方法.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3題。

讓學生先閱讀表格,明確題意,再獨立填寫表格。

評講:怎樣填出“一共的枝數”,請歸納出本題的數量關係。2.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一”第4題、第5題、第6題、第7題。讓學生先讀題,說說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三、綜合練習

完成教材第8頁“練習一”第8題、第9題、第10題。讓學生獨立解決,集體交流,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四、反思總結

這節課我們複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誰能說說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要注意什麼?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方向與距離對確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春季是運動的最好時節,我們同學們都很愛好運動,不久我校就會舉行一次越野比賽,現在老師將越野圖展現給大家。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越野圖的起點和終點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你將從起點向什麼方向行進?(方向標)加方向標有什麼好處?為什麼方向標畫在起點的位置?(以起點為觀測點)

3.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例1的學習是讓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時,可以與主題圖的教學結合進行,通過情境使學生明確需要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活動中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索。

知道在出發點的東北方向就可以出發嗎?如果這樣會發生什麼情況?這樣確定方向準確嗎?怎麼樣走會更加的準確?

準確的可以說是東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東60°這樣表示嗎?在說具體位置時,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向。——靠近哪個方向就把那個方向放在前面。

(距離1千米)如果沒有距離又會怎樣?

1號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的方向上,距離是1千米。你學會表示了嗎?

三、鞏固練習內化提高

做一做呈現了小明家附近幾處建築物的位置示意圖,通過方向與距離的確定,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確定方向的具體方法。

練習三第1、2題是相應的在地圖上確定方向的練習。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我們可以根據題目提供的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首先要確定方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