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七言律詩《長征》教學設計案例

  七言律詩《長征》教學設計案例

雄關慢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經歷了無數的艱險,只要再翻過岷山,長征就要勝利結束了,戰士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個個笑逐顏開,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欣喜。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七言律詩《長征》教學設計案例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七言律詩《長征》教學設計案例

七言律詩《長征》教學設計案例一

一、教材解讀:

七言律詩的簡稱。七律是律詩的一種,每篇一般為八句,每句七個字;偶句末一字押平聲韻,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須一韻到底;句內和句間要講平仄,中間四句按常規要用對仗。八句分為首聯、頷聯、頸聯、足聯。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黨-的圍剿,儲存自己的實力,也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一路上,紅軍戰士擊潰了敵軍無數次圍追堵截,他們跋山涉水,翻過連綿起伏的五嶺,突破了烏江天險,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山,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最後翻過岷山,歷經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西康、甘肅、陝西等十一省,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總行程二萬餘里。

作為紅軍的領導人,毛澤東在經受了無數次考驗後,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萬里長征是人類歷空前的偉大壯舉,《七律.長征》是詩歌創作不朽的傑作。 56個字,負載著長征路上的千種艱難險阻,飽含這中國共產黨的萬般豪情壯志。它是中國革命的壯烈史詩,也是中國詩歌寶庫中的燦爛明珠。無論對革命史而言,抑或對詩歌史而論,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二、教學目標:

1、瞭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2、理解詩句中的詞語的意思,瞭解每一句詩描繪的情景。在瞭解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地基礎上,理解詩句地意思。體會詩句所表達地情感。

3、能按詩句的停頓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課文背誦課文。三、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紅軍在長征中所表現出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能初步按照詩句的停頓讀詩。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總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長征的歷史背景,瞭解長征的大致情況。

2、初讀課文,初步感知七律的一些特點,初步感知全詩所表達的意思。能比較流利有感情的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3、學習掌握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解題。

1、出示課題,讀題。

2、解題:

還記得嗎?去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週年,我們還開展許多活動呢?應該說大家對長征還是有一些瞭解的。誰來介紹一下呢?

(見“關於長征”)

(二)初讀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把課文中的生字畫出來,把字音讀準確。把詩句讀通順,讀流暢。

2、邊讀邊想,你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把問題寫在邊上,準備交流。

(三)檢查初讀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相機進行生字教學,指導學社那工讀準字音。

2、師:你知道什麼是“七律”嗎?(生交流)

師介紹這首詩的體裁:這是一首七律,也就是七言詩。所謂的七言詩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個字,一共有八句話。就是七律。七律詩中間四句兩兩相對應,而且朗讀的時候還有和諧的韻律與鮮明的節奏。

聽老師範讀課文。(或者課文朗讀錄音)

3、指導朗讀:

出示下文,提示學生詩句停頓節奏。

七律 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學生按節奏試讀,反覆地讀,達到能讀上口,會停頓的程度。

(四)讀詩句、學生質疑,解釋詩句中一些難懂的詞。

1、讀每一句詩,先理解句中詞語的意思。

(遠征:指二萬五千里長徵。

萬水千山:“萬和”、“千”都不是實數,而是說無數的山、無數的水,實指在長征中遇到的無數艱難困苦。

等閒: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嶺:指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在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省邊境。

逶迤:彎彎曲曲連綿不絕的樣子。細浪:翻著浪花的細流。

烏蒙:即烏蒙山,在雲南、貴州兩省之間。

磅礴:氣勢雄偉。

泥丸:泥糰子,小泥球。

雲崖:高聳入雲的山崖。

鐵索:指大渡河上的瀘定橋,紅軍過橋時橋上只剩下13根鐵索。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綿延四川、甘肅兩省邊境,海拔4000米左右,終年積雪。

三軍:古時軍隊曾有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軍的,以後泛指整個軍隊。詩句中指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也就是整個紅軍。

盡開顏:全都喜笑顏開。)

2、再讀詩句,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詩句的意思。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抄寫詞語句子。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讀懂全文,體會中國工農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徵中戰勝種.種艱難險阻所表現出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讀,鞏固已知

1、指名朗讀課文。

2、說說“七律”代表什麼?“長征”是怎麼一回事?

二、細讀鑑賞,領略詩境

1、朗讀課文,提示學生思考:這首詩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哪幾幅紅軍長征途中威武雄壯,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長征圖”?

(交流:跨越五嶺、翻過烏蒙、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喜過雪山)

2、在這幾幅圖中,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幅圖?讀讀說說自己欣賞的“圖畫”;還可以結合自己收集的課外資料講一講自己欣賞的理由。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五嶺山脈那樣高低起伏,綿延不絕,在紅軍眼裡不過是翻騰著的細小波浪;烏蒙山那樣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在紅軍看來,不過像泥丸一樣在腳下滾過去。

我們彷彿看到:……

(生交流感受)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金沙江兩岸是懸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給人以暖的感覺;大渡河上的瀘定橋上的鐵索懸掛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氣逼人的感覺。

讀著這詩句,我們的眼前彷彿浮現出這樣的畫面……

(生練習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3、從這九死一生、背水一戰、急流險灘、槍林彈雨、嘹亮號角、奮不顧身的畫面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能把它讀出來嗎?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翻越大雪山,帶給紅軍的又是什麼呢?

(更讓紅軍戰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皚皚白雪,紅軍過了岷山,心情豁然開朗,個個笑逐顏開,表現了紅軍歷盡艱難險阻,取得長征勝利的喜悅心情。)

克服了重重困難,勝利就在眼前,這一切怎麼不令紅軍欣喜若狂、興奮不已呢?讓我們把紅軍的這種勝利之喜、這種萬丈豪情通過聲音讀出來吧!

4、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遇到的就是這些困難嗎?你還知道什麼?

(紅軍國草地更是歷盡艱險,九死一生;還有敵人的圍追堵截)

師: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足以讓我們體會到在這25000裡的長征路上,英勇的紅軍戰士要走過萬水千山,要紅歷過千難萬險,更讓我們感受到的是――

紅軍戰士不害怕在長征中遇到的無數艱難困苦,這些艱難困苦在紅軍眼裡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朗讀,把“只等閒”的那種豪邁氣概讀出來。

三、小結:

1、紅軍長征,歷時一年,行程二萬五千裡,穿越千山萬水,歷盡千難萬險。然而毛主席只用了七言八句56個字,描繪了戰山斗水五幅“征戰圖”。這五個典型的畫面,藝術地概括了紅軍長征途中所有的艱難困苦。

2、誰能用自己的話練習說說這首詩的大意。

(這首詩的大意可以這樣概括:紅軍不怕長征途中遇到的千難萬險,把跨越萬水千山只當作平平常常的事。五嶺山脈綿延四省;烏蒙山氣勢雄偉,然而紅軍戰士卻把它們看成是微波細浪和小小的泥丸。紅軍戰士以喜悅的心情和旺盛的戰鬥熱情巧渡了水流湍急的金沙江;以大無畏的精神飛奪天險瀘定橋。紅軍在長征途中經歷了無數次大小的戰鬥。當翻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途中艱苦卓絕的鬥爭,展望無限美好的革命前景,紅軍戰士怎能不喜笑顏開呢?)

3、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背誦這首詩。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2、課後收集毛主席的詩詞,讀一讀,與同學交流一下,感受其詩詞的風格。

板書設計:

萬水: 金沙江 大渡河

遠征難 只等閒 革命英雄主義

總括 革命樂觀主義

千山: 五嶺 烏蒙 岷山

七言律詩《長征》教學設計案例二

教學要求:

1、學會“礴、崖、丸、岷”四個生字,理解“遠征、等閒、逶迤、磅礴、騰細浪、走泥丸、雲崖暖、鐵索寒、盡開顏、萬水千山”等詞語的意思。

2、瞭解詩歌大意,感受紅軍長征過程中的經歷的艱難險阻,體會紅軍戰士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詩歌大意,感受紅軍長征過程中的經歷的艱難險阻,體會紅軍戰士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準備:

紅軍長征路線圖。《長征》朗誦錄音。長征行軍圖片。電影《飛奪瀘定橋》片段。電視劇《長征》片段。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瞭解歷史,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距今75年前的1933年,國民黨-50萬大軍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出示長征路線示意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為粉碎敵人的進攻,於1934年10月,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的長征。他們一路上跋山涉水,衝過四道封鎖線,翻過逶迤的五嶺、突破烏江天險、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最後翻越岷山,完成了這一史無前例的壯舉。毛主席在回首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時,不禁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出示幻燈片,播放詩歌朗誦錄音)

二、初讀詩歌,感知詩意。

1、指名讀詩歌,糾正字音。

師:但是詩歌有其自身的特點,只有讀出了詩歌的節奏,才能把詩讀的更好

2、齊讀詩歌,讀出詩歌的味道。

生齊讀

3、質疑問難,感知詩歌的大意。

師:課前大家都預習了課文,那麼通過自學,你還有哪些詞語不能理解?

(1)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出“騰細浪”、“走泥丸”、“雲崖暖”、“鐵索寒”等詞語。

(2)教師質疑:“三軍”。

(3)學生試說詩歌大意。

4、總結詩歌的學習方法:

師:你是用什麼方法理解詩意的?

生:查字詞典

生:先查字詞典,再參考相關的資料。

師:如果還不能理解,我們還可以向別人請教。這些都是理解詩意的好方法,綜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

三、品詞析句,感悟詩情:

1、學生暢談初讀感受,體會長征的艱難:

師:那麼讀了這首詩之後,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概括對長征的感受,你覺得是什麼?

生:難 、長、險 ……

師:不錯,在那二萬五千裡的漫漫征途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其實詩中也有一句話概括的寫出了紅軍對待長征的態度,誰找到了?

生: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2、細讀詩句,品味紅軍的不怕與等閒

A“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1)體會長征的遙遠:抓“遠征”一詞,學生體會,教師補充

2)體會長征的艱難:抓“萬水千山”一詞

3)情境引讀,感受紅軍的精神

師:那麼紅軍知不知道長征途中會遇到艱難險阻,(知道)明知困難重重,仍然義無反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何等的胸襟和勇氣呀!來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生讀

師:縱然是千山萬水,哪怕是千難萬險,紅軍戰士仍然是等閒視之,勇往直前,這是何等的樂觀呀!讓我們一起讀。

生讀

師:從中你感受到了紅軍身上的一種什麼精神?

生:不怕困難、無所畏懼、無比樂觀……(教師板書)

師:其實這種精神我們從下面這句也能感受到。

B“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1)通過“逶迤”和“磅礴”體會“千山”的險峻

2)補充資料體會體會“千山”的險峻,學生補充資料,教師補充資料。

3)師:假如你就是紅軍隊伍中的一員,請你想象一下,要想翻越這樣的山嶺,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生:山路崎嶇、非常難走。

生:荊棘叢生,野獸出沒。

生:飢渴難耐,體力不支。

……

4)通過“騰細浪”和“走泥丸”體會紅軍的不怕與等閒。

師:長征難,難於上青天呀!可是在紅軍戰士的眼裡,逶迤的五嶺就像——(生:騰起的細小波浪),氣勢磅礴的烏蒙山就像——(生:腳下滾過的泥丸),多麼強烈的對比呀,讓我們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生讀

師: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對困難的藐視

生:紅軍戰士很樂觀

……

5)情境引讀,深化感受:

a(出示長征圖片)翻越了一座有一座高山,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疲憊的身軀被劃出了帶血的傷痕,可是紅軍戰士一直這樣認為——

生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b面對著飢餓和死亡的威脅,承受著心理和生理地折磨,紅軍戰士仍然沒有放慢自己前進的腳步,他們總是這樣認為——

生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c面對著敵人的圍追堵截,眼看著自己的戰友紛紛倒下,紅軍戰士擦乾血淚、繼續前行,因為他們自始至終都是這樣認為——

生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師:這正是“巍巍青山何所懼,崇山峻嶺任我遊”呀,巍峨的高山已然翻過,這白浪滔天的大河又豈在話下,誰來讀這一句

C:“金沙水拍雲崖暖”

1)教師引發學生質疑“暖”,理解“暖”。

師:這句話的哪一個字引起了你的注意,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生:紅軍渡過金沙江為什麼會感到“暖”?

師:是呀,金沙江波濤洶湧,水流湍急;兩岸懸崖峭壁,直插雲霄。渡過這樣的一條江,紅軍戰士怎麼還會感到溫暖呢?

生:因為當時正值夏天,氣溫較高。

生:因為紅軍戰士……渡江得到了當地農民的幫助,所以心裡感到溫暖。

生:(介紹橋渡金沙江的故事)沒有浪費一顆子彈,沒有一個士兵受傷,心裡非常高興,所以感到溫暖。

2)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暖”,讀出“暖”。

師:是呀,不費一槍一炮,不損一兵一卒,沒有想到困難重重的長征路上,也會遇到如此大快人心之事。所以紅軍戰士感到——

生:金沙水拍雲崖暖

師:從這個暖字當中你讀懂了什麼?

生:紅軍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出這種樂觀。

生齊讀。

D:“大渡橋橫鐵索寒”

1)觀看視訊片段,體會“寒”:

師:很快紅軍戰士來到了天險大渡河,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惡戰。(播放《飛奪瀘定橋》片段)

師:(出示帶有畫面的詩句:大渡橋橫鐵索寒)現在,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詩,我想此刻你對“寒”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大渡河地勢險要,河面寬300多米,瀘定橋的13根鐵鏈寒光閃閃,看了讓人心寒。

生讀

生:這場戰鬥非常激烈,在戰鬥中死傷了很多紅軍戰士,使紅軍戰士心裡非常難受,所以感到心寒。

生讀

生:這場戰鬥是紅軍和國民黨-打仗,而國民黨也是中國人,卻對紅軍戰士趕盡殺絕,令人心裡感到非常寒冷。

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讓我們一起讀出這種感受。

生齊讀

師:這可是沾滿紅軍戰士鮮血的一句詩呀!再讀

生讀

師:這可是融入紅軍戰士生命的一句詩呀!再讀。

生讀

師: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惡戰,兩場戰鬥、兩種心情,讓我們一起讀出這兩種不同的感受。

生齊讀:金沙水拍雲崖暖(高興地),大渡橋橫鐵索寒(沉重地)

E:“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1)體會“喜”的內涵

師:雄關慢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經歷了無數的艱險,只要再翻過岷山,長征就要勝利結束了,戰士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個個笑逐顏開,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欣喜。

生齊讀

師:紅軍戰士“喜”的是什麼呢?

生:……

2)讀出紅軍的欣喜

師: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喜悅

生齊讀

四、拓展延伸,寫出感受:

師:五嶺、烏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難到紅軍僅僅是翻越了這樣幾座山,這樣幾條河嗎?誰能用查閱到的資料回答這個問題?

生:不是。紅軍在長征的過程中共翻越了18座高山,24條大河……

師:這麼多的高山和大河,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萬水千山)18座高山留下了紅軍的足跡,24條大河記載了英雄的歷史。除了詩中所說的自然界的困難之外,紅軍在長征的途中還遇到了哪些困難呢?讓我們看看毛主席對長征的評價(播放電視劇《長征》片段)

師:在毛主席的心中,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那麼在你的心中,長征是什麼?請拿出你的紙和筆,寫下你自己的感受。

學生書寫,教師指導,然後交流:

生:長征是一首詩……

生:長征是一幅畫……

生:長征是一段歷史……

生:長征是一種精神……

……《七律?長征》公開課教案設計

五、總結全詩,昇華主題:

xx多年過去了,遠征者的足跡早已被歲月的流水磨平,但長征的精神卻在世代相傳。氣壯山河的長征,永遠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功垂千秋的紅軍,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最後讓我們齊背這首詩。

七言律詩《長征》教學設計案例三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長征,理解詩句內容,體會中國工農紅軍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徵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學會3個生字;解釋“只等閒、盡開顏、萬水千山”的意思;並且體會詞語在詩句中的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閱讀時用心體會,做到入情入境,動心動情的能力。

4、聯絡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理解中間四句的意思,體會長征的艱難,體會詩歌表達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豪邁的氣概。

二、教學流程:

(一)精彩回放,走進長征.

1.同學們,在70年前,曾有一次偉大的壯舉,它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為共和國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那就是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在長征勝利結束後,毛主席心潮澎湃,揮筆寫下了一首氣壯山河的偉大的詩篇,那就是這首《七律.長征》 (好,請同學們先看螢幕) 剛才我們跟隨主席的筆觸走近了長征,我發現了好多孩子和我一樣都沉浸在那恢巨集磅礴的旋律中,那看過短片你們有什麼感受呢?(板書:苦、難)

2.師小結:是啊!長征歷盡了千辛萬苦、千難萬險,而作者僅用短短的8句話,56個字就生動地概括二萬五千裡的艱難歷程,那麼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文字,在語言文字當中去領略長征的驚險悲壯,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新的收穫。

(二)以讀代講,感知長征

1.下面就請同學們快快把書開啟136頁來讀讀這首詩吧!

2.好,誰願意來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看看讀音是否準確,節奏是否合理。

3.你們認為他讀得怎麼樣?誰來評一評? 師相機指導朗讀,讀出七律詩的韻律與鮮明的節奏。指生再讀,請舉手同學一起讀。

(三)文字對話,深入長征。

1.過渡:老師發現孩子們真會讀書,這麼快就能把詩句讀的正確、流利,真了不起!老師告訴你們呀,學習詩詞的關鍵就在於誦讀,那怎麼樣才能把詩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讀出你的個性化理解呢?學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的這些方法都很好!那就按照你們說的小組合作再認認真真地把詩讀一讀,並根據這學期的讀書方式來進行批註,看看你們能有哪些收穫?

2.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師巡視指導。

3. 誰來把你們的收穫彙報一下,你們都讀懂什麼了,還有哪些疑問? 學生自由彙報讀詩後新的見解,新的體會或新的疑問。

(1)學生自由彙報對詞句的理解,學生相機到板前板畫逶迤,師相機板畫磅礴。

(2)學生提出質疑:第3、4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不矛盾嗎? 師相機指導同學們看黑板,讀讀這兩句話,看看他們究竟矛不矛盾? 學生自由彙報,從而發現比喻和誇張的寫作方法,也可能帶出七律中對仗的手法,體會作者用詞的精煉,(師相機板畫“細浪”和“泥丸”。)指導朗讀:這是一種反襯的手法,紅軍就靠著自己的雙腳,走過了峰巒起伏的五嶺,越過了高大雄偉的烏蒙,走出了一千三百多公里的崇山峻嶺,多少的艱難險阻,在紅軍的眼中,都算不了什麼!誰能把你的感受送進去讀一讀?

(3)學生可能體會出巧渡金沙江我軍不費一槍一彈,暖字含有暖洋洋的勝利的喜悅心情,還可能發現寒和暖是一對反義詞,這兩句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師相機指導:你能抓住重點詞來理解,是一種很好的學習詩詞的方法,老師也很喜歡這兩句,而且每讀一遍,都有一次新的感受,你們也來讀一讀 學生自由朗讀,

老師相機指導:“大渡橋橫鐵索寒”的“寒”字你是怎樣理解的? 那它準確的意思是什麼呢?快查字典,看看他有幾個解釋?在這句話中應是什麼意思?這個“寒”字僅僅是字典上說的意思嗎?這樣吧!我們來看一段錄影,結合畫面來體會這個寒字的思想感情,相信你們還會有更深的體會(放錄影,師描述:瀘定橋的橋頭刻有兩行詩:“瀘定橋邊萬重山,高峰入雲千里長。”大渡河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瀘定橋由13根碗粗的鐵索組成,長101米,寬2.6米,高達14.5米,東西橫跨,高懸於湍急的大渡河上。1935年5月25日,22位突擊勇士就是在這座橋上,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勇敢地衝進火海,冒著槍林彈雨向東岸發起進攻,為後繼部隊殺出了一條血路。)

學生用心體會:令人心驚膽寒,作為悼念死難烈士的難過心理;對瀘定橋險惡自然環境的烘托;體會出長征的驚險悲壯;體現出紅軍不怕流血犧牲,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 師指導感情朗讀:一個“寒”字蘊含著多少種感情呀!我們不僅要理解字詞表面的意思,而且要深刻的體會作者蘊含的思想感情,那快把你的體會化作你的朗讀,讀出來吧!

師:長征途中僅有像巧奪金沙江那樣的智取,和飛奪瀘定橋這樣的惡戰嗎?(不是)那你還能從哪看出來?

生彙報:從“五嶺逶迤”看出來 從“烏蒙磅礴”看出來

師:對了,就像這樣來用心體會,看看你還能有哪些新的見解。 從“千里雪”看出來,師:是啊,翻越雪山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請同學們看螢幕,師相機描述:紅軍飛奪瀘定橋以後北上四川,翻越了五座大雪山。8月間渡過了一望無際的草地,9月17日來到了四川西部,海拔4000米左右的岷山,踏上了長征的最後征程。岷山高入雲霄、終年積雪,紅軍冒著刺骨的寒風。腳穿草鞋,踏著冰雪勇往直前,多少紅軍戰士長眠於這大雪山,化作了晶瑩的豐碑……生相機補充《豐碑》,

師:是啊,像這樣真實而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

師:同學們從這麼多詞語中都能體會到長征的艱難,那紅軍長征途中僅僅就遇到了詩中所提到的這些困難嗎?誰能結合你課前查閱的資料談談。 這麼多的困難,作者怎麼可能一一寫下,所以用了一個詞來高度概括,找一找,是哪個詞?(萬水千山)對了,這就是藝術的高度概括。 詩中哪個字更能突出遠征的艱難呢?(板:寒)

(4)生提出疑問,長征很難,作者為什麼寫得那麼喜悅,尤其是“只等閒”,就感覺不出長征有多難了?

師:從哪些詩句能體會出“只等閒”?

生:從“騰細浪”可以體會出“只等閒”。 從“走泥丸”可以體會出“只等閒”。 從“更喜”可以體會出“只等閒”。 從“金沙水拍雲崖暖”中的“暖字”可以體會出“只等閒”。 從“盡開顏”可以體會出“只等閒”。

師小結:同學們從這麼多詞語中都能體會出了“只等閒”,那可以用詩中的哪個字來概括(板:喜)下面就請同學們看看翻過雪山後,三軍將士盡開顏的喜悅情景,播放(翻過雪山後,三軍將士盡開顏的喜悅情景)錄影

師:錄影看完了,那快把紅軍的這種勝利之喜,這種萬丈豪情通過聲音讀出來吧!

師:通過我們剛才深入的理解和感情的朗讀,此刻你們對長征有沒有新的感受呢?(相機板:樂)是呀,長征不僅有苦,還有樂,這正是紅軍戰士樂觀 引導:作者這麼寫就是為了突出2個字(不怕),不怕不僅是總括句的句眼,更是全詩的詩眼,那紅軍不怕什麼?(板:遠征難)老師在備課時找到了當年紅軍長征的路線圖,並製成了課件,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師演示並描述:1934年10月,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途徑十一個省,跋涉千山萬水,擊潰了敵人多次的圍追堵截,如: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雪山,穿過草地,激戰臘子口等等,連續行程二萬五千裡,終於在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陝北根據地。) 作者僅用遠征兩個字就概括了紅軍1年的行程,可見用詞何等的精煉!

三、教學結束:

誦讀延伸,昇華長征

1、感情朗讀:詩人以“難”字開頭,“喜”字結尾,“難”中不怕,“喜”中開顏,首尾呼應,更襯托出紅軍戰士大無畏的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那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來朗讀全詩吧!

2、嘗試背誦:老師發現有的孩子不僅有讀,還有表情,甚至有的孩子都在悄悄地背誦了誰敢接受挑戰,給大家背誦一下。 學生試背

3、課外延伸:短短的56個字,就讓我們重走了長征路,可見毛澤東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軍事家,而且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細心的孩子會發現,本單元以“走進毛澤東”為專題安排了4篇文章,相信你們在認真學習之後會從不同的側面,對主席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瞭解,七律長征只是主席在長征勝利結束後寫下的一首詩,還有兩首,分別是《念奴橋.崑崙》和《清平樂.六盤山》他們都屬於馬背上哼成的作品,你們想不想欣賞一下?

4、小結昇華:希望同學們課後認真閱讀其他兩首,進一步感受毛主席詩詞的藝術魅力!毛主席的詩詞還有很多,網上也有很多相關的資料,有時間我們召開一次毛主席詩詞欣賞會。最後老師願智慧和樂觀永遠伴隨著你們,願這種長征精神永駐我們每個人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