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語言前和後教案教案優秀7篇

我們寫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將自己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教案在完成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創新教學方法,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語言前和後教案教案優秀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語言前和後教案教案優秀7篇

語言前和後教案教案篇1

活動目的:

1.使幼兒知道月亮時圓時缺,引起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

2.學習詞:量、衣裳、可惜。

活動準備:

月亮不同時期的圖片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提問引起幼兒興趣:在晴朗的晚上,天上回看見什麼呢?(月亮、星星)月亮是什麼形狀的?

2.教:月亮姑娘她很愛美,一直都想穿上美麗的衣裳,可是怎麼也沒辦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呢?

3.教師講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邊講邊出示圖片。

4.在講完以後,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麼月亮姑娘的衣服一直都穿不上呢?(因為月亮每天都在變化,所以穿不上)

5.複述故事,聽完以後討論:小朋友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月亮姑娘穿上美麗的衣裳呢?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辦法。

6.活動延伸:可以給小朋友講一講月亮為什麼會有陰晴圓缺,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關係又是什麼樣子的。(月亮其實是地球的一顆衛星,它圍繞地球旋轉,白天看不見它,因為太陽太亮了,晚上看不到太陽的時候才會看見它,它反射的是太陽光,有的時候地球的影子遮住了太陽光,所以我們看到的月亮時圓時缺。)

語言前和後教案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認照片、看錄象、試衣服等活動,感受到自己的長大,增強觀察能力。

2、願意較大聲、大膽地在集體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幼兒小時侯的照片、錄象。

2、各類嬰兒衣物等。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通過操作比較感受到自己的長大。

活動難點:能夠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設計:

(一)情境感知:

1、教師創設情景:以ppt的形式出示小朋友們小時候的照片。這是誰呢?怎麼和現在長的不一樣呢,哪裡不一樣?

2、小結:我們長大了,頭髮長長了,個子長高了,變瘦了,所以和小時候不一樣。

(二)操作比較:

1、小朋友都帶來了小時侯穿的衣服,去試一試現在還穿得下嗎? (幼兒試穿小時侯的衣物,感覺身體上的長大。)

2、幼兒根據自己的操作講述自己的發現。(個別幼兒試穿、講述為什麼穿不下衣服。)

3、小結:我們的頭、身體、手、腳等各個地方都長大了,說明我們真的長大了。

(三)觀察發現:

1、幼兒看錄象一:小時侯的寶寶。 提問:寶寶在幹什麼?為什麼要媽媽幫忙?

2、幼兒看錄象二:上幼兒園的寶寶。 比較:這兩個寶寶有什麼不一樣呢?

3、小結:第一個寶寶什麼事情都要媽媽做。第二個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引導討論: 你們和兩個寶寶相比有什麼不一樣?你在幼兒園學會了什麼新的本領。

5、小結:我們小時侯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長大了會自己做各種事情,會。希望小朋友們長大後學會更多的本領,比老師的本領更大。

語言前和後教案教案篇3

目標:

1、學會兒歌,能理解兒歌的資料,有熱愛實幼的完美情感。

2、初步明白比喻句的用法。

準備:

?幼兒園是我家》

2、與兒歌資料相符的圖片。

過程:

一、談話

1、我們的幼兒園有個好聽的名字,它是?(實驗幼兒園)

2、你們在實驗幼兒園開心嗎?為什麼感到很開心?

3、我們的幼兒園就像我們所熟悉的什麼地方?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二、教授兒歌,激發幼兒愛幼兒園的情感

1、(出示圖片)提問:圖片裡畫了些什麼資料?你最喜歡哪張圖?為什麼?

2、教師把小朋友剛才說的話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聽!

a、教師範讀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麼?你在兒歌裡聽到哪些好聽的歌詞?

b、你最喜歡兒歌裡的哪一句?

3、幼兒團體學習兒歌

a、整體跟讀要求幼兒讀準字音:操(cao)、場(chang)

b、分組朗誦引導幼兒說準語氣詞:哈,瞧,嘿

c、個別表演請個別本事較強的幼兒到前臺表演

4、重點講述:“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提問:為什麼說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幼兒園是我家

幼兒園,我的家,

活動室呀寬又大,

圖書積木多又多,

哈,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我的家,

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滑滑梯,蕩椅,蹺蹺板,

瞧,我們玩得多開心!

幼兒園,我的家,

教師愛我我愛她,

唱歌跳舞做遊戲

嘿,人人都來把我誇!

活動中的反思

觀察背景:

這是一課關於主題活動“我們的幼兒園”,所開展的語言教育教學活動——《實幼我的家》。課前,我認真地進行備課,準備了相關的圖片。在活動中,我採取了談話,自由講述,跟讀等一系列的形式,可是在複習鞏固時,我發現:有的幼兒在和旁邊小朋友講話,有的幼兒在打呵欠,有的幼兒在玩餐巾紙。這是對學習資料不感興趣的表現,可是我的教學資料還沒完成,於是我嘗試改變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引起反思。

觀察實錄:

解鈴還需繫鈴人,這時,我想到幼兒平時在一齊,常會三三兩兩聚在一齊做划船或是飛機等的組合動作,還會坐在一齊玩教師和小朋友的遊戲,並且樂此不彼。於是,我想何不將這些幼兒園裡的遊戲帶入兒歌的學習中,讓幼兒邊玩邊學習,進而到達鞏固的目的呢?故而,我將幼兒兩兩分成一組,讓他們分段對兒歌進行自由的合作表演。孩子們對這項活動異常的感興趣,在滑梯,蕩椅,蹺蹺板那裡,孩子們想出了許多組合的動作,頗為讓我讚歎,在最終教師愛我,我愛她一段中,孩子們更是主角意識明確,表現出相親相愛的友好品質。兩遍兒歌表演下來,孩子們已經基本能完整的把兒歌複述出來了。並且孩子們意猶未盡,直嚷嚷著要再來一遍。可見孩子們對活動投注的熱情。

活動反思:

經過教學實踐,使我獲得以下幾點體會:

1、根據實際,隨機調整教育方案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應當根據需要合理的安排。因時,因資料靈活的運用。就像我教這首兒歌時,一心想完成預先所涉及的教育教學流程,可是幼兒並不感興趣。可是當我一變換教學形式,立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們以往的.教學觀念中,總是以孩子學到了多少資料來定義他的學習到底好還是壞。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幼兒園的學習,我們並不是要讓孩子學到多少,而是要進取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試探們能在各項活動中獲得滿足和享受到樂趣,進而使這種滿足和樂趣成為孩子終身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教師也無須異常鍾情於我們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而是應當隨時隨地的觀察幼兒的興趣,以幼兒興趣的需要隨時調整我們的教育資料及方案。

2、善於利用,充分尋找結合點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善於發現,善於創新,隨時完善自我的教學。我們應當從幼兒親身參與其中的現實生活出發,挖掘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並加以合理的利用,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新《綱要》明確指出: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藏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進取地加以引導。主角遊戲和動作組合遊戲都是幼兒愛玩的遊戲,將其融合在兒歌朗誦中,是兒歌和遊戲成為一個結合點,給幼兒一個新的刺激,從而激起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3、融入生活,增強練習的密度

幼兒期的記憶以短時記憶為主,具有記得快忘得也快的特點。所以我們因該多利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讓幼兒多朗誦。增強練習的密度。例如:在課後,飯前空餘時間也都能夠玩此類的遊戲,既方便也實惠。

語言前和後教案教案篇4

活動目標:

一、傾聽故事,瞭解小桃仁發芽的條件與過程,學習詞:桃仁、挺

二、知道誰幫助了小桃仁,體驗春風、春雨、太陽光對小桃仁的愛及小桃仁變成小桃樹的自豪的心情。

三、嘗試用適當的語氣表現出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活動重點難點:

傾聽故事,知道誰幫助了小桃仁,瞭解小桃仁發芽的條件與過程,體驗春風、春雨、太陽光對小桃仁的愛及小桃仁變成小桃樹的自豪的心情。

活動準備:

一、課件《小桃仁》

二、教學掛圖三、用過的一次性紙杯、玉米種子(也可其他)小桃核。

活動理論依據:本課是一節語言活動,《綱要》中指出:語言活動應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入課題。

"小姑娘,長的美,粉紅臉,歪歪嘴,滿肚子,甜蜜水。"請你說一說,是啥水果(出示桃子圖片觀察)提問:吃完桃子裡面有什麼呢?(出示桃核圖片觀察)師:一個桃核就是一間房子,裡面住著一個又白又胖的小東西呢!這個小東西的名字叫小桃仁。(豐富詞彙"小桃仁")大家想不想認識它呢?教師砸開桃核,取出桃仁展示給幼兒看。別看小桃仁這麼小,它裡面可藏著一個長長地故事呢?我們一起聽一聽好不好?

二、看課件,聽錄音,欣賞一遍故事《小桃仁》

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小桃仁變成了什麼?

三、結合教學掛圖引出提問,幼兒根據故事記憶回答

1、小桃仁在誰的幫助下變成了小桃樹?

2、它們是怎樣幫助小桃仁的?

3、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樣的?它為什麼要挺直了身子?

分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感受春風、春雨、太陽光和桃樹媽媽親切的語氣、不同的語調。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春風、春雨、太陽光、桃樹媽媽和小桃仁說的話。

四、總結:

小桃仁發芽生長的三個必要條件和其生長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桃仁是在眾人幫助下成長起來的,體驗愛與被愛的美好。

拓展提問:小朋友是在誰的愛撫下長大的?

五、觀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可讓能力強的幼兒看圖複述故事,注意幼兒的觀察能力與詞彙。

六、幼兒操作:

種玉米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小朋友認識嗎?(出示玉米種子)

2、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自己種出來的玉米什麼樣子?指導幼兒種植玉米。

七、活動延伸

1、請幼兒在表演區分角色表演故事。

2、提醒孩子定期照顧與觀察自己種的玉米。

評價建議:

?綱要》中指出:語言教學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本課中我精心設計了課件,配合課件進行故事教學,能夠抓住幼兒的注意力,激發興趣,而適時的提問能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最後的動手操作則是把幼兒的課堂知識變成了生活實踐,進行了知識的整合,使幼兒對於本課有一個系統而完整的掌握。

語言前和後教案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愉快地感知、理解詩歌的有趣內容,並能初步跟唸詩歌。

2、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動腦筋,學習仿編詩歌,初步感知事物間的對應關係。

3、重點感知字詞: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烏雲。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與詩歌對應的圖片一套:母雞和雞蛋、蘋果和果樹、月亮和星星、烏雲和雨點。

2、小蝌蚪、花朵、白雲、貝殼、樹葉、汽車等圖片若干和他桃子圖片一張,反面寫上“泡泡”,與幼兒人數相等。

3、字卡: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烏雲。

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

1、聽著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吹泡泡,玩泡泡,體驗快樂情緒。

2、教師:我們吹的泡泡是怎麼樣的?(幼兒:圓圓的,有大,有小)

3、(請幼兒自由坐在墊子上)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泡泡,和剛才吹的泡泡不一樣,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泡泡?

二、出示圖片,學習詩歌

1、出示雞蛋

教師提問:(1)這是什麼泡泡?(出示字卡“雞蛋”)(2)雞蛋會是誰吹的泡泡?為什麼?請你們聽一聽(教師示範念)。

幼兒回答後集體學念。

2、出示蘋果

教師提問:(1)這是什麼泡泡?(出示字卡“蘋果”)(2)蘋果又是誰吹的泡泡?

(3)為什麼說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教師示範念)

幼兒集體學念。

3、同時出示星星和烏雲

教師提問:看一看,它們又是誰吹的泡泡?(出示字卡“星星”和“烏雲”)為什麼?

引導幼兒圍繞兩個問題同時回答,幼兒學唸詩歌最後兩句。

4、完整學唸詩歌。

(1)教師:老師這裡還有許多泡泡,如果你們知道是誰吹的就一起告訴我好嗎?(教師再次出示“蘋果”、“雞蛋”、“星星”、“雨點”的圖片)

(2)教師:哇!這麼多可愛的泡泡連起來就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題目叫《吹泡泡》(出示字卡“吹泡泡”,並請幼兒學念題目)。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歌吧!

三、啟發幼兒仿編詩歌

1、咦?老師的椅子底下也有一個泡泡,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泡泡?(出示桃子圖片,背面有“泡泡”字卡。)桃子泡泡可能是誰吹的呢?

2、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泡泡,請你們去找一找,找到之後輕輕的坐回自己的位置。看看你找到的是什麼泡泡?(幼兒自由選擇周圍的“泡泡”,如:小蝌蚪、花朵、白雲、貝殼、樹葉等,人手一份。)請拿到同一種“泡泡”的好朋友坐到一起。

3、這些泡泡是誰吹的呢?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還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討論討論。(啟發幼兒仿編詩歌,如:小蝌蚪是青蛙媽媽吹得泡泡;花朵是土地吹的泡泡;白雲是藍天吹的泡泡等。)

4、請拿同一種“泡泡”的小朋友一起將仿編的詩歌念給大家聽,集體編成一首完整的詩歌。

四、到戶外繼續找“泡泡”

教師: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還有哪些泡泡,再來想一想它們又是誰吹出來的,好嗎?

附: 詩歌《吹泡泡》

星星是天空吹的泡泡,

雨點是烏雲吹的泡泡,

雞蛋是母雞吹的泡泡,

蘋果是果樹吹的泡泡。

活動反思:

在多次吹泡泡的遊戲活動後,引導幼兒接觸這樣優秀的文學作品,加深了他們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培養其想象力、創造力,口語表達能力。幫助幼兒體驗了詩歌明快、活潑有趣的情感基調,幫助引導幼兒模仿詩歌的句式進行創編。

整節課下來幼兒在學習當中得到了樂趣,體會到生活當中處處有學問,知道知識來源於生活。在觀察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幼兒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給這篇課文賦予了更多的靈與肉。學習氣氛濃烈,整體效果較好。

語言前和後教案教案篇6

【活動目的】

1、對實物、圖片的觀察比較及嘗試操作,使幼兒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豐富幼兒的詞彙。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動作表現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3、培養幼兒積極動腦、勇於探索、敢於嘗試的精神。

【活動準備】

1、投影儀、自制投影片。

2、大小皮球各1個。

3、糖、藥、木塊、海綿、沙子、圖片若干份(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嘗試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準備了很多東西,我要請你們用耳朵聽聽,嘴巴嚐嚐,手捏捏、拎拎,還要仔細觀察觀察,你們就會發現許多小祕密,看看誰發現的祕密最多。

二、幼兒第一次嘗試:利用實物。通過各種器官。讓幼兒在嘗試中理解什麼是反義詞

1、(出示大、小皮球)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皮球大,一個皮球小),老師(揭示要學習的內容):對,一個皮球大,一個皮球小,大和小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我們就叫它反義詞。

2、請幼兒聽教師兩次拍手的速度,嘗糖和苦藥的味道,捏木塊和海綿的硬度,拎棉花和沙子的重量,試著說出快和慢、甜和苦、軟和硬、輕和重四對反義詞。

三、幼兒第二次嘗試:利用投影片,引導幼兒觀察嘗試說出相反的詞

1、圖片上有什麼?

2、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觀察、嘗試,並說了相應的反義詞(冷――熱,厚――薄,方――圓,粗――細,高――矮,上――下,胖――瘦,黑――白,哭――笑)。

四、遊戲,鞏固掌握反義詞,加深嘗試印象

1、介紹遊戲玩法:幼兒教師說出一個詞,請小朋友說出它的反義詞。如果教師邊說邊做出相應的動作,請小朋友不僅說出正確的反義詞,而且也要配上相應的動作。

2、教師先演示一遍大和小的動作,再引導幼兒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的方式鞏固掌握所學反義詞。

五、啟發幼兒嘗試說出新的反義詞

1、教師說一些新的詞語,請幼兒試著說出它們的反義詞。(如:好――壞,前――後,裡――外,遠――近,多――少,香――臭)

2、引導幼兒通過平時的觀察,嘗試說出新的反義詞。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說出老師沒有說過的一些反義詞。

六、活動延伸:遊戲“找朋友”

1、玩法:全班小朋友手拿圖片圍成圓圈,在音樂聲中邊跳邊唱邊找與自己手拿圖片意思相反的小朋友做好朋友。

2、請一對對好朋友告訴大家自己圖片中的反義詞。

【說課】

語言是幼兒交往、認識事物、儲存知識、發展智力的重要工縣。幼兒正處在語言發展的敏捷期。同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也是智力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為了使幼兒的智力得到全面發展,提高素質,我設計了這節學習“反義詞”的語言活動。

怎樣在這節活動中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和諧發展呢?我大膽地運用了嘗試教學,把以往教師單純地教換成幼兒在親自感受與操作嘗試中去認識事物,掌握規律。因為,實踐活動對人的智力發展有重要意義。人的智力是在和環境的互動作用中發展的,實踐活動就是這種互動作用的重要方式。

這節嘗試教學活動有以下幾個環節:

1、激發幼兒嘗試的願望;

2、動手嘗試操作,瞭解反義詞

3、看投影片,進一步嘗試掌握一些反義詞;

4、遊戲“和我說的做的不一樣”,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動作來鞏固掌握所學反義詞;

5、通過形象思維,讓幼兒動腦筋,嘗試發現一些新的反義詞;

6、延伸活動,遊戲“找朋友”。這節課通過幼兒的嘗試操作,教師的指導及引導,音樂遊戲的鞏固、深入,使幼兒在輕鬆愉快中獲得了知識、技能。

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激發幼兒主動嘗試的願望。通過環境的創設,讓幼兒產生新鮮好奇感。然後,教師通過語言的誘導,特別是用了“發現祕密”一詞,讓幼兒更加好奇,引發他們躍躍欲試的嘗試興趣。第二,給幼兒提供各種嘗試材料,豐富的嘗試材料是幼兒進行嘗試的物質基礎。讓幼兒通過聽一聽、看一看、捏一捏、拎一拎、嘗一嘗,來感知、探索、發現問題,知道教師提供的嘗試材料中有幾種相反的特徵,讓幼兒在感知的基礎上初步瞭解認識反義詞。如利用味覺嚐出糖和苦藥的味道之後,理解了甜和苦是一對反義詞;利用觸覺用手捏木塊和海綿的硬度,理解了硬和軟是一對反義詞。第三,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幼兒已在各種感官的感知基礎上對反義詞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為使幼兒有興趣地掌握更多的反義詞,我就設計用看投影片的方法,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後,嘗試著說出一些新的反義詞。如:我畫一胖一瘦兩個小人,讓幼兒試著說出胖和瘦這對反義詞;畫一哭一笑兩個娃娃,讓幼兒試著說出哭和笑這對反義詞等。第四,新奇的遊戲活動,讓幼兒鞏固認識反義詞。“新”、“奇”是為了讓幼兒感到有新鮮感,感到好奇,對遊戲產生興趣,吸引幼兒去嘗試、探索。這裡我設計了兩個遊戲。第一個遊戲“和我說的做的不一樣”,不僅培養了幼兒口語表達的能力,還給反義詞配上形象的動作,又是一次動作表現能力的新的嘗試活動。第二個遊戲“找朋友”,是活動的延伸。既讓每個幼兒都親自嘗試著找了反義詞,同時教師又瞭解了每個幼兒掌握反義詞的情況。第五,發展想像思維,舉一反三。幼兒已經利用教師準備的各種材料通過感官活動、實踐活動認識了反義詞,我就讓幼兒通過思維想像說出一些教師活動中沒有認識的反義詞,不僅達到發現掌握新反義詞的目的,同時又培養了幼兒的勇於探索、敢於嘗試的精神。

通過這節嘗試活動,幼兒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嘗試成功的喜悅,發展了幼兒初步嘗試的精神,使幼兒產生了繼續嘗試的願望,也培養了幼兒的良好素質。

語言前和後教案教案篇7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大膽猜測角色的心理活動和語言。

2、在瞭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能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喜悅,在學會合作的同時體驗設計水果屋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水果屋大掛圖、秋天水果圖、各種水果教具、屋子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觀看“果園”,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景象。

1、出示p1,提問:“果園裡有哪些水果?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以“這是誰的果園?(熊貓媽媽的)”引出故事。

(二)邊看ppt,教師邊講述故事。

1、教師講故事:從開頭講至“…… 怎麼辦呢?”

2、提問:“誰來幫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想辦法”?

引導幼兒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出示水果屋圖片。

引導幼兒觀察“屋頂(牆上)上有什麼?用什麼做的門(窗)?”

啟發幼兒講述。

4、教師繼續講故事,“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蓋了間水果屋,還做了什麼事情?”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熊媽媽和熊寶寶蓋了間什麼?他們是怎樣蓋的水果屋?”

引導幼兒完整學說“用××做屋頂,用××做牆,用××做門,用××做窗,蓋了一間美麗的水果屋。”

(四)幼兒分組設計水果屋並大膽講述。

1、出示水果圖片讓幼兒根據水果特點塗色。(播放故事錄音)

2、教師出示房子圖片,讓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貼上相應的水果貼片。

附: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水果豐收了!熊媽媽的果園裡到處都是水果,紅紅的蘋果、碧綠的西瓜、黃黃的梨、粉色的桃子……真是好看極了,熊貓媽媽樂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一天,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早早的來到果園裡採摘水果。它們摘了一個又一個,裝了一車又一車。熊貓寶寶在前面用勁地拉,熊貓媽媽在後面使勁地推,“嘿呦嘿呦、嘿呦嘿呦”,他們高興的把一車車的水果運回了家。熊貓媽媽看到有這麼多的水果,高興得說:“今年可有水果吃了。”

可是,水果好多呀,屋裡塞得滿滿的,連院子裡堆得也到處都是。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沒地方住了,只好睡在外面。天好黑好冷,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都凍得睡不著覺,在院子裡走來走去。小熊貓著急地說:“媽媽,我們沒地方坐、沒地方站,也沒地方睡覺,這可怎麼辦呢?”熊貓媽媽想了想,大聲說:“有了,有了,我們用水果蓋間屋子吧。”

第二天一早,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就忙開了。他們用紅紅的蘋果做屋頂、用碧綠的西瓜做牆、用黃黃的梨做門、用粉紅的桃子做窗……蓋了一間美麗的水果屋。熊貓媽媽還把許多水果分給了鄰居們,熊貓寶寶又請來了小兔子、小花狗到家裡來做客,他們圍著香甜的水果屋吃著水果、跳著舞,高興極了。

標籤:教案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