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潑墨畫教案7篇

為了更好的掌握教學情況,制定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提前制定一份教案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潑墨畫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潑墨畫教案7篇

潑墨畫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一)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兩者之間的關係,知道大小是在對比中產生的。

(二)能大膽的作畫,充滿畫面,畫一條大魚。

(三)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徵,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條漂亮的並充滿畫面的大魚。

三、教學難點:

自然界中的魚與美術作品中的魚的區別,如何突出特徵把魚畫大。

四、教學設計一:

(一)猜謎引入,激發興趣:

1、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朋友,它是我們人類的好夥伴,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想)好,現在,就請你們仔細聽謎語,邊聽邊想,聽完了以後再回答問題。 從不離水,搖頭擺尾。 鱗光閃閃,滿身珠翠

2、你真聰明!你怎麼猜出來是魚呢?

3、出示課題:《誰畫的魚最大》

(二)欣賞:美麗的海洋世界

1、教師:同學們,就讓我們跟隨小魚胖胖一起到美麗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想想你看到了什麼?看了以後有什麼感受? (放課件:欣賞海底世界錄影)

學生:看到了瑤魚,清潔魚等 看完了以後感覺非常美,也想到海底世界像小魚一樣玩一玩。

教師總結:大家說的非常好,魚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大海是它的家,讓我們每個同學愛護魚類的同時,也愛護它的家。

2、教師:魚之所以能在水裡自由自在的遊玩,就因為它有著特殊的身體,下面就讓我們認識一下。

(1)學生說,教師通過課件演示魚身體的各部位的特點。

(2)認識不同形狀的魚的特點。 〈課件演示〉

教師小結:魚的形狀真是千奇百怪啊。(教師通過課件演示魚身體的各部位的特點。)

(三)比較:認識大小

1、教師:同學們,老師從大海的深處請來了兩條魚,你們看,它們是什麼形狀?有什麼不同?(學生:一大一小)好,現在我將這兩條魚放在一樣大的紙上,你們仔細比較,哪條魚放在畫面上更合適?更好看? (出示兩條魚)

2、請你們舉起你們的小手,在你的紙上試著畫一條充滿畫面的大魚,並研究一下如何將魚畫大,最後將你的經驗介紹給大家。

3、體會如何將魚畫大:(學生進行畫大的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作畫時應有正確的作畫習慣,敢於充滿畫面並畫大。

(四)欣賞藝術作品

1、教師出示農民畫,引導學生比一比,說一說自然界的魚與藝術作品中的魚的異同。(x出示課件)

(1)教師:下面我們看看農民畫家是怎樣畫的?出示藝術作品《戲魚》,讓學生比較二者之間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2)給5秒鐘的時間,學生欣賞討論

(3)引導學生說出魚的變、加、色三方面的變化。

2、教師總結:農民畫家真是太有創造性了,他把魚變得更美了。

找畫中的祕密,農民畫家是如何把魚畫大的?你們知道嗎? 〈課件演示:將魚變小再復元〉

(五)欣賞學生及教師優秀作品,啟發學生創作思維

(六)作業要求:

教師:今天每個同學畫一條又大、又美麗的魚,看那個同學給小魚設計的衣服最漂亮,先想一想,然後抓緊時間畫。

(七)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八)課後展評

1、各小組選出你最喜歡的魚。

2、師生互評

3、海底漫遊(師生共同進行)

教師帶領學生聽音樂到海底世界去遊玩,看誰的動作最像小魚,將你的小魚展示在珊瑚礁上,學生圍坐欣賞。

教師小結:海底世界真是太美了,讓我們愛護大自然,愛護我們的朋友。

潑墨畫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國小第八冊的內容,屬新課程標準中“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課程,是一節集欣賞性創造性互動性於一體的課程,這節課是學生在三年級瞭解彩墨遊戲的基礎知識上的一個拓展,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作願望。本課通過造型不一顏色各異的魚,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採用彩墨畫的形式進行結合教學,使學生對色彩的運用和繪畫工具的使用方法欣賞圖片,教師演示畫魚過程,使學生更進一步瞭解中國畫,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學情分析:

由於四年級學生已對彩墨畫有一定的認識,對色彩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並且他們的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喜歡動手實踐。而《用彩墨畫魚》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動手學習來展示出小組的繪畫作品,並對繪畫作品進行介紹,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得主動、學得愉快、學得有成就感。

三、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教材要求,結合四年級學生的特點,本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①知識與技能

通過了解彩墨畫的繪畫形式,初步認識中國畫,並能運用到以後繪畫當中。

②過程與方法

採用裝飾、變形手法畫魚,培養學生對繪畫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更加熱愛中國畫,提高審美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髮現彩墨與宣紙產生特殊的變化,以及魚的變形手法和魚磷排列。

難點:特殊技法的運用。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畫具,課件,學生用紙、墨、色、碟、水桶、印泥。

學生準備:畫氈或報紙,毛筆、板刷、橡皮印章。

五、教法學法

美術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如何培養這一教學任務,教師教學方法就是顯得非常重要,這節課重在用彩墨繪畫形式進行表現魚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髮現彩墨與宣紙的特殊變化,進一步認識中國畫,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演示法,引導發現法範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便學生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通過範例的欣賞,感受繪畫樂趣的過程,從而發現美、創造美。

本課在學法上,我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發展情況,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運用問題討論的學習方法,探究動手嘗試練習的學習方法。

六、教學過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明確本課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

2、用毛筆板書課題:用色墨畫魚

(二)講授

1、瞭解魚的基本特徵。

出示魚的圖片,帶領學生一起了解魚的基本特徵。

魚的結構分為:頭部、軀幹部、尾部;頭上有鰓,身上有背鰭,胸鰭,腹鰭,身上佈滿鱗片。

2、欣賞各種魚的圖片,分析魚的外形特點。

3、展示色墨表現魚的作品,引導欣賞。(出示圖片)

特點:造型簡練,墨色融合,充滿情趣;用筆用墨大膽,畫面完整,充滿童趣。

4、瞭解中國畫留白的表現方法。

5、講解並演示彩墨表現魚的方法步驟畫法:

(1)用線勾畫:用墨線或綵線勾勒出魚的外形,然後畫出鰓、嘴、眼,再經墨線進行裝飾,最後用彩墨或淡色渲染。

(2)線面結合:用潑色的方法畫出魚的外形特徵,再用墨線或綵線勾勒具體特徵。

(3)用手蘸墨色直接表現。

(三)創設情境,小組創作實踐

1、作業要求

(1)彩墨畫魚

(2)可畫真實的魚也可畫想像中的魚

(3)彩墨要富於變化,體現出筆趣、墨趣、水趣、情趣。

2、按4人為一組合作繪畫,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畫得以快又好(注意小組各人的分工要明確)

3、學生小組創作時播放音樂,教師巡視指導,對構思新穎的小組或個人提出表揚,並展示給同學學習,鼓勵不足的學生。

4、多媒體再次展示繪畫步驟和一些學生作品供給學生參考。

(四)情感昇華

1、作業展評。各小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臺展示作品,講解創作的意圖,並通過比較、推薦、自評、師生互評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對各小組畫得比較好的作品進行講評。

2、教師小結,並尋找每一幅作品的閃光點,評價以表揚為主,同時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

3、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七、板書設計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教學內容於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配合,將範畫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和諧一致。

附板書:

作業要求:

1、彩墨畫魚。

2、真實的魚,想像中的魚。

3、筆趣、墨趣、水趣、情趣。

4、採用毛筆和粉筆的書寫方式。

(演示魚的畫法)

課後反思:

這節課是一堂以水墨為工具,運用水、墨、色與宣紙的自然渲染效果,讓學生在學習創作中瞭解和體驗水墨的樂趣,瞭解感悟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欣賞課本中熱帶魚的圖片,再讓學生欣賞我事先準備好的中國畫範畫,讓學生感受用中國畫形式表現出來的魚的美感,激發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同學就躍躍欲試起來。

在教學技法的過程中,我通過演示幫助學生認識中國畫從墨色的調配到筆墨的運用,從勾線和暈染的介紹到畫面的構圖,逐一示範,多數學生清楚的瞭解到用彩墨畫魚創作的全過程。在示範的過程中,我也通過講解,開啟學生的創作、創新思維,讓學生能運用基本方法,把握魚的基本結構,表現出各種各樣的魚在水裡游來游去的畫面。並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魚的造型、畫面的構圖、背景的處理等。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我鼓勵他們大膽的去表現,為一些必要的個別指導和幫助。這節課因為多部分學生都是初學中國畫,在作畫過程中,他們的勾線、色彩的暈染都塗得比較厚重,有的或者水份太多而滲化。本節課在評價學生作品時,我採用讓學生自己來談談看法的方法效果較好,學生的熱情度也較高。

潑墨畫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愛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2、初步培養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3、通過大熊貓的黑白對比、學習濃墨、淡墨的運用。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熊貓

2、幼兒用水墨畫工具,畫紙。

活動過程

一、欣賞討論

1.你們喜歡黑色嗎?

教師:其實黑色也很漂亮又很有用,想一想我們畫哪些東西的時候需要黑色?

2.欣賞大熊貓圖片

教師:找找大熊貓身體上哪些地方有黑色。

二、師生共同討論畫法。

1.今天我們要用水墨畫來畫大熊貓。

教師:墨可以調成淡墨、濃墨,那麼大熊貓身上黑的地方用什麼墨?

其它地方又用什麼墨呢?

2.請個別幼兒上來試畫大熊貓,大家欣賞討論。

(邊欣賞大熊貓圖片)

大熊貓由哪些部分組成?像什麼形狀?用濃墨還是淡墨?

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3.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範畫。

三、提出創作要求

教師:剛才我們欣賞了這麼多的大熊貓,有吃東西的,有睡覺的,有坐在地上的,有爬在樹上的。

現在我們用畫筆來給你喜歡的大熊貓畫個像,畫相前要先想好:

大熊貓和誰在一起?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

把大熊貓的動作也要畫下來!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重點

1.教給幼兒孩掌握調濃墨、淡墨的技巧。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作不同的熊貓形態。

3.提醒幼兒注意水墨畫作畫習慣,鼓勵剛入門的孩子正確握筆。

4.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水墨畫技巧作畫,並能用顏料添畫背景。

五、欣賞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相互欣賞,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作品,並說說為什麼。

潑墨畫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生字,背誦喜歡的詩歌。如果有興趣,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2.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

3.過程與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

教學重點

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方法

導學法。朗讀法,質疑探究法。

教學準備

1.磁帶;

2.按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3.找幾首兒歌讀一讀;

4.瞭解《水滸傳》裡的英雄人物。

教學設計:

一、學習《我想》

(一)導讀引入,激發興趣 指名讀導讀部分的前三句。

師導:今天我們要學習兩首兒童詩。剛才同學們讀的這幾句話實際也可以稱得上是一首讚美童年的詩。現在請同學們把課文讀一讀,看看它能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

(二)誦讀詩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讀詩。想想每個小節作者所表達的願望。

2.指名分小節讀詩,想一想,每節寫什麼?

3.指名說作者在每一個小節裡所表達的美好心願。

4.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小節,為什麼?

5.學生自由品讀詩句。

(1)“我”為什麼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

(2)“我”為什麼想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如,平日裡看見陽光的感受、腳踩土地的感覺以及結合天空、白雲的樣子和土地上草木蔥翠的情景,談感受。

6.生展示讀,並說說自己在讀的過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7.比較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表現詩歌所表達的意境。

(三)迴歸全詩,感受意境

1.師:讓我們把整首詩串起來完整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美好心願?這首詩在表達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鑑的地方?

2.生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每一小結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每一小結裡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

3.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4.全體齊讀。

二、學習《童年水墨畫》

(一)自讀自悟,理解大意。自讀全詩,要求基本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並在每小節的標題後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概括主要內容。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等。

2.指名讀詩,交流預習所得,概括全詩大意。

3.學生質疑,釋疑。尤其是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語句教師有必要加以解釋。如:“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讓學生體會“笑聲”怎麼會蹦跳?這說明什麼?

(二)賞讀詩句,學習借鑑

1、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覆誦讀,體會這樣表達的妙處。

2、欣賞交流佳句。如:“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像剛下水的鴨群,扇動翅膀拍水戲耍”等語句,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瑰麗多彩。

三)比較鑑賞,模仿習作

1.默讀兩首詩,想一想,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區別?

2.生探究、發現。

3.交流感悟。

4.師小結:

第一首,每小節的結構基本相同,並且都圍繞“夢想”這一主題,語言比較跳躍。

第二首主要是通過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

5.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經有過無數的夢想或者也曾經有過許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這兩首詩中其中的一首,記錄下你的童年夢想與童年往事。

6.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7.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四)總結談話,結束教學:

1.童年的生活是一幅連綿不斷的水墨畫,裡面有許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我們以往閱讀了許多描寫童年生活的文學作品,今天又學習了兩首兒童詩,再一次打開了通往兒童世界的大門,請大家課外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

2.課後小結。

二次備課

潑墨畫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水墨畫及作畫時所需要的工具;

2、能用正確執筆姿勢畫出螃蟹特徵;

3、對水墨畫產生興趣,並能大膽作畫。

4、大膽嘗試水墨畫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說活動重難點

因為這節活動所涉及的毛筆是幼兒第一次接觸,所以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讓幼兒學會正確執筆姿勢及基本的運筆方法。活動的難點是:幼兒能用正確姿勢通過不同的運筆及墨得濃淡表現螃蟹的特徵。

說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瞭解水墨畫,我準備了水墨畫,蠟筆畫的幻燈片,(舊報紙,墨汁,毛筆,國畫顏料,調色盤,宣紙)人手一份,真螃蟹若干、小圍裙。

說教學法

本節活動我所用的教法有:引導法,觀察法,直觀演示法,互動法。幼兒通過用:討論交流法,觀察法,實際操作法來學習本節活動。

說活動過程

為了幼兒更好的學習這節課,我設計了六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出示幻燈片圖片,引出課題。

為了引起孩子興趣,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畫,咱們先來欣賞一下。先出示第一組蠟筆畫的幻燈片,請小朋友說出圖片上的內容,再出示國畫的幻燈片,請幼兒說出圖片的內容,然後把兩組圖片放在一起,請幼兒仔細觀察。

老師通過提問題引起幼兒思考:這幾幅畫給人的感覺一樣嗎?什麼不一樣的?這幾幅畫是用什麼畫的?請幼兒分組進行討論。

請每組派一名幼兒說一說自己討論的結果。

教師小結:這種畫叫水墨畫也叫中國畫,是用毛筆、墨汁畫出的。

第二個環節:出示並介紹國畫材料

出示國畫工具幻燈片,讓小朋友仔細觀察這些工具,請幾名幼兒說出觀察的結果,並鼓勵幼兒嘗試著說一說這些工具的名稱及用法。

再找幾個小朋友補充說明。

老師介紹工具名稱及用途(出示幻燈片)

宣紙(紙薄,吸水性強)國畫顏料(種類少,不易掉色)調色盤(將墨汁或顏料擠到裡面,方便繪畫)毛筆(介紹到毛筆時為了讓孩子更好的認識它,可以讓幼兒先觀察毛筆的特徵並鼓勵幼兒嘗試著說一說毛筆的用法,然後讓幼兒觀看圖片)。墨汁,清水及水桶(涮筆)

讓幼兒摸一摸自己的繪畫工具,嘗試著練習毛筆的執筆姿勢,老師可以幫助幼兒學會正確的執筆姿勢。

第三個環節:出示螃蟹,教師範畫

為了更好的調動孩子學習國畫的興趣,我是這樣設計的:

小朋友,剛才我們認識了這些繪畫工具,現在老師來示範一下這些工具的用法,來為小朋友畫一幅畫,老師還請來了一個小夥伴呢。現在咱們先來認識一下咱們可愛的小夥伴吧。

出示螃蟹,先讓幼兒仔細觀察螃蟹的特徵,請幾名幼兒來說一說螃蟹的特徵,再找另外的小朋友來補充或糾正,最後老師進行小結:螃蟹有一個硬硬的殼,八隻爪,兩隻螯,還有兩隻小眼睛。

老師與幼兒模仿螃蟹的走路姿勢,橫著走。

教師邊講解便範畫。

小朋友,咱們剛才認識了我們的小夥伴,螃蟹,現在老師來畫一畫。

首先在桌子上鋪一張舊報紙,把宣紙放在報紙上(防止墨汁滲透弄髒桌子)將少量墨汁倒入調色盤中(提醒幼兒要小心,不要將墨汁濺出),拿起毛筆,用筆尖蘸少量墨汁(提醒幼兒正確的執筆姿勢,蘸墨汁時不要蘸太多,蘸完後再調色盤上抹一抹,防止墨太多,弄髒宣紙)然後在宣紙上畫出螃蟹的身體(提醒幼兒注意把握螃蟹的特徵及身體比例)。為了讓孩子更明顯的觀察墨得濃淡變化,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朋友,老師已經畫好了螃蟹的身體,現在要畫螃蟹的大螯還有眼睛,可是老師覺得這墨太濃了畫出來不好看,你們能不能幫老師像個辦法,讓墨變得淡一些?通過幼兒討論說出使墨變淡的方法,並請幼兒實踐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最後老師邊總結邊示範,將水滴入墨中。(提醒幼兒水要適量,仔細觀察滴入水後墨的變化)再請幾名幼兒試一試。調好淡墨後用淡墨畫出螃蟹的螯,用濃墨畫出螃蟹的眼睛和爪尖(提醒幼兒注意觀察螃蟹畫的濃、淡墨的變化)

老師畫好後,將畫放在一邊晾乾(提醒幼兒要小心,墨汁還沒有幹,紙還很溼,一定要輕拿)

第四個環節:幼兒自由作畫

小朋友,剛才看了老師作畫,想不想自己試一試,你們肯定會比老師畫的好

1.請一名幼兒總結老師剛才作畫的步驟及畫畫時注意的事項。

2.先請一名幼兒進行試畫,讓其他幼兒注意觀看這名幼兒在作畫時存在什麼問題並提醒自己畫的時候也要注意。幼兒畫完以後,老師就幼兒繪畫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

3.讓幼兒先在舊報紙上練練筆,體會墨的濃淡變化,筆尖,側鋒,中鋒畫出的效果

4.幼兒在宣紙上自由作畫,要提醒幼兒在作畫前先仔細觀察螃蟹的特徵。在幼兒作畫過程中,老師可巡迴觀看並給予孩子們知道。提醒幼兒應注意的事項,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筆鋒和墨的濃淡來表現螃蟹的特徵,對幼兒的作品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5.鼓勵幼兒大膽創新的添畫其它景物小朋友,咱們已經畫好了螃蟹,可是剛才螃蟹和我說,他自己一個人很孤單而且他的家不漂亮,那咱們怎麼來幫助他引導幼兒討論螃蟹的生活環境及其好朋友,鼓勵幼兒嘗試用國畫顏料來添畫其它景物。

6.幼兒作品完成後,先讓幼兒討論畫完畫後應該做些什麼,然後指導幼兒將桌面收拾乾淨,把工具擺放整齊,將畫小心的晾乾

第五個環節:活動結束,欣賞交流

1.將幼兒作品貼於展板,讓幼兒互相欣賞,相互交流畫完畫後的感受,請幾名幼兒講評一下小朋友的作品。

2.老師進行小結:今天小朋友表現得非常棒,咱們不僅瞭解了水墨畫,知道了水墨畫的繪畫工具,而且還用這些工具畫出了這麼棒的一副螃蟹圖,真是了不起,以後經過小朋友的練習,肯定會畫的越來越好。

第六個環節:活動延伸

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讓家長欣賞,並請家長幫忙蒐集關於國畫的其它資料和圖片。

小百科:水墨畫由水和墨經過調配水和墨的濃度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中國畫。墨水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枝法基礎畫成墨水畫。線條中鋒筆,側鋒筆,順鋒和逆鋒,點染,擦,破墨,撥墨的枝法。墨於水的變化分為五色。畫成作品,題款,蓋章。就是完整的墨水畫作品。

潑墨畫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

2、認識本課生字,背誦喜歡的詩歌,瞭解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朗讀詩歌

1、出示課題《兒童詩兩首》,說說你知道那些兒童詩。可以說說詩歌的題目,也可以背誦其中的一兩句。

2、朗讀課文,能把詩歌流暢的朗讀下來。

二、比較朗讀,理解詩歌

1、反覆朗讀兩首兒童詩,比較:這兩首兒童詩有什麼不同?

2、在充分朗讀、思考的基礎上,小組討論。

3、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我想》是一首詩歌,《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

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區別:組詩有小標題;每一節詩歌寫的是不同的內容……

(2)《我想》是押韻的,《童年的水墨畫》不押韻。

引導學生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押韻和不押韻的區別,瞭解兒童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3)《我想》描寫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願望,《童年的水墨畫》描寫的是童年的生活學習場景。

①說說《我想》描寫了“我”的哪些願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

◇“我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

◇“我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

……

②說說《童年的水墨畫》描寫了哪些學習生活場景?

◇在街頭看書

◇在溪邊釣魚

◇在江上游泳

③朗讀詩歌,體會描寫的願望和場景

三、感情朗讀,體會意境

1、指導學習《我想》

(1)朗讀詩歌,想象體會“我”的願望。

①朗讀詩歌,說說“我”的那麼多願望中,那一個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誦讀最令你神往的願望,想象那是一個怎樣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你有什麼感受?比如:“牽著萬縷陽光”是怎樣的感覺?“成為柳絮和蒲公英,飛呀,飛”是怎樣的感覺?

③有感情的朗讀最令你神往的願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美好的願望的?具體說說。

◇春暖花開的時候,坐在綠綠的草地上……

◇在陽光下,春風中起舞……

……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指導學習《童年水墨畫》

(1)朗讀詩歌,比上眼睛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①靜靜地在街頭閱讀《水滸傳》。

②魚兒釣上來了,魚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

(2)細細朗讀有關的詩句,體會其中的快樂。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

四、誦讀詩歌,感悟語??

1、自由誦讀詩歌,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特別的句子。

(1)“牽著萬縷陽光,/悠啊,悠——/悠出聲聲春的歌唱”

(2)“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3)“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著‘黑旋風’水戰‘浪裡白條’。”

……

2、說說這些詩句特別在什麼地方?

(1)很有韻味。

(2)語言中有圖畫。

……

3、朗讀或背誦這些詩句。

五、作業

1、選擇背誦詩歌。

2、 寫一首兒童詩。

潑墨畫教案篇7

教材分析:

?童年的水墨畫》一課選取的是張繼樓寫的三首兒童詩:《溪邊》《江上》《林中》,分別攝取了“釣魚”“游泳”“拾蘑菇”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展現了兒童活潑、可愛、俏皮的生活場景,構成了令人嚮往的純真童年畫面。課文構思新巧、想象豐富,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語言充滿童真童趣、耐人尋味。教學時圍繞本單元語文要素“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聯絡生活、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難懂的詞句。邊讀邊想象帶領學生走進文字,體會字裡行間流動的童真和童趣,讀懂意思,讀活畫面,讀出意境。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墨、染、碎、浪、濺、爽”6個生字,會寫“墨、染、竿、騰、碎、碎、撥、浪、葫、爽、蘑、菇”11個生字,學習積累詞語“水墨畫、浪花、葫蘆、清爽、松針、蘑菇”。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說說在溪邊、江上、林中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體會童年的快樂,並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溪邊》。

3.運用“聯絡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如:從“染”字型會溪水的綠;從“蹦跳”體會兒童釣魚的歡樂;比較小蘑菇和兒童的相似之處體會採蘑菇兒童的可愛。

一、教學重點:

1.運用“聯絡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畫面。

二、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兒童生活的快樂。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課件及關於“水墨畫”的微課;

學生準備——預習詩歌。

四、教學時數: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寫“墨”字,揭示課題。

導語:孩子們,老師考考你們,文房四寶是什麼?(筆墨紙硯)

1.介紹“墨”字的構字特點:

看“墨”字(課件出示:墨),墨是由松樹的油和其他材料製成的,是書寫、繪畫的黑色材料,所以上邊是——黑字,下邊是——土。

2.指導書寫“墨”:(範寫)“墨”寫的時候,四點底是四兄弟,中間兩點比較小,兩邊比較大。大家在寫字本上寫一寫。(巡視指導)

誰來給“墨”字組詞?

3.微課介紹,初識“水墨畫”: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種,是用水墨或以水墨為主略施淡彩的繪畫,那濃淡乾溼的墨,那遠近虛實的景,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無窮的意境,像詩,像詞,像夢,像故事,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播放微課)

?教學意圖:關於“水墨畫”學生了解不多,通過微課介紹有關水墨畫的特點,一方面帶領學生欣賞水墨畫,感受水墨畫的意境美,另一方面也為後面學習詩歌時學生能自然地走進詩境做好鋪墊。】

4.揭示課題,讀好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張繼樓用文字記錄的一組水墨畫,齊讀課題:18《童年的水墨畫》,再讀課題。(在“的”字後面稍微停頓,讀出節奏)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整體感知。

這組用文字記錄的詩歌水墨畫共三首,分別是《溪邊》、《江上》、《林中》。這些地方是詩人在童年時最喜歡去的地方,他和小夥伴在這兒做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1.讀通課文,隨機識字。

誰能把詩讀流利?(指名讀三首詩,師相機正音,並讀出詩的節奏。“碎”平舌音;“染”翹舌音;“浪”“爽”後鼻音;如“當作”“撲騰”;指導“爽”的筆畫筆順。)

2.概括事件:每首詩寫了小朋友在做什麼?(溪邊釣魚、江上戲水、林中採蘑菇)

?教學意圖:通過檢查預習情況,指導認讀生字,讀通課文,順應“以學定教”“先學後教”的理念,既能突出重難點,又能關注學生的需要。】

三、品讀《溪邊》,探究學法。

詩人童年的生活是那麼豐富多彩,我們先走進《溪邊》這首詩。

(一)聽讀錄音,感知事物

1.聽讀想象:

請聽錄音讀這首詩,邊聽邊想象: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了什麼?

2.交流印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充分地說,老師隨機點撥,並在書上劃出相應的景物。)

(垂柳、溪水、山溪、人影、釣竿、紅蜻蜓、草地、魚兒……)

(二)品讀詩文,理解詩句

1.自讀詩文,感悟畫面:

如果說溪邊是一幅畫的話,到底是一幅怎樣的水墨畫嗎?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溪邊》,邊讀邊想:這是一幅怎樣的水墨畫,批註在旁邊。有不理解的詞句畫出來,打上問號。

3.交流分享,理解詩意。

同學們認真品讀了這首詩,覺得溪邊這首詩寫出的是平靜、歡快而又美麗的畫面,為什麼?

(1)分享閱讀收穫,點撥學習方法。

感悟平靜、歡快、美麗的畫面,相機指導、點撥孩子通過聯絡上下文、結合生活、想象畫面等方法品讀詩意,並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重點理解:人影給溪水染綠了。

a.聯絡上下文理解“染綠”:垂柳把溪水當作梳妝的鏡子,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人影給溪水染綠了……)

b.展開想象理解“染綠”:還會把什麼染綠了?c.藉助圖畫理解“染綠”(出示綠玉帶般的山溪圖)

(2)提出疑問,合作學習。

還有哪些地方讀不懂的呢?(學生提出來,相互幫助)

3.指導背誦,走進詩境。

?溪邊》這首詩,寥寥幾筆,勾勒出一靜一動,生機盎然,充滿童趣的畫面,讓我們牢牢地把這首小詩記在腦海裡。

?教學意圖:詩的語言清新,意境優美,但大部分三年級的孩子對抽象性的詩歌比較難以理解,他們走馬觀花地讀後,在詩句的理解上是存在一定困難的,詩歌的情感更是難以深入體會。因此,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瞭解學生對詩歌的理解程度,現場質疑問難,聚焦難懂的語句。如,“人影給山水染綠了”是比較難理解的,人影平常是黑的,但由於溪水是綠的,人影倒映在溪水中才會被“染綠”。學生如果只是單單關注“人影給溪水染綠了”這個句子,是比較難以理解的。這裡讓學生質疑、思辯,引導學生運用聯絡上下文、結合生活、想象畫面等方法去理解難懂的詩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小結學法(播放錄音——學法指導)

同學們,剛才我們是怎樣學習《溪邊》這首小詩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我們先——讀詩歌,再想畫面,最後品詩意。那我們是用什麼方法品讀詩歌的呢?我們是通過——(手指板書)聯絡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讀懂了詩歌的。

先自由朗讀,想象畫面;再劃出不理解的詞句,並運用聯絡上下文、聯絡生活、想象畫面等方法走進了文字,讀懂意思,讀活畫面,走進意境。接下來咱們就用這些方法繼續感受《江上》、《林中》這兩首詩所描繪的畫面。

?教學意圖:聯絡上下文、展開想象、藉助圖片等方法是理解難懂句子的好方法,引導學生遷移運用這些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進行自主學習,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四、學法遷移,學習《江上》《林中》。

(一)學習單。

第一關:自由讀《江上》《林中》兩首詩,想一想,各寫了怎樣的畫面,在旁邊作上批註。

第二關:用橫線劃出不理解的詞句,旁邊打上“?”,試著用剛才的學習方法理解,再和同桌交流分享。

(二)讀後交流《江上》

我們先看看《江上》。你們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1.說畫面

2.理解“水葫蘆”“銀牙”

(1)水葫蘆加了引號,說明它不是真的水葫蘆,而是游泳本領好的小朋友。

(2)大家看課文插圖,一個個小腦袋,就是一個個——水葫蘆。

(3)銀牙就是“孩子笑了,露出了白白的牙齒呀!”寫出的歡樂的畫面。

3.指導朗讀

(三)讀後交流《林中》

1.說畫面。

2.理解“只見松林裡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這句話。

(1)藉助圖畫對比理解“斗笠”“蘑菇”。

(2)聯絡上文理解句子。

3.指導朗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當在課堂學習只能夠擁有儘可能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時間,這裡運用“學法遷移”模式教學,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讀書,思考和練習的時間,課堂教學活動,先讓學生獨立閱讀活動,再同桌交流分享,就變以“教”為核心為以“學”為核心,形成教與學的同步推進、教為學服務的局面,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五、總結延伸

?童年的水墨畫》裡的這三首小詩,寥寥幾筆,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兒童溪邊垂釣、江上戲水、林中採蘑菇的歡樂畫面,就像畫家用簡單的線條勾畫出的一幅幅水墨畫。這組兒童詩共有6首,課後請大家讀讀另外三首詩,你也可以用小詩描畫出你們自己的童年水墨畫。

(作業:

1.抄寫詞語:垂柳葫蘆松樹松針蘑菇

撲騰扇動戲耍撥動

2.背誦《溪邊》;

3.讀讀其他的三首小詩;

4.有興趣的同學試著用小詩描畫出你們的童年水墨畫。

板書設計:

江上(戲水)林中(採蘑菇)

18童年的水墨畫

聯絡上下文

結合生活溪邊(釣魚)

想象畫面

藉助插圖平靜歡快美麗

教後反思:

?童年的水墨畫》分別攝取了“釣魚”“游泳”“拾蘑菇”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展現了兒童活潑、可愛、俏皮的生活場景,構成了令人嚮往的純真童年畫面。本文的教學重點是:運用“聯絡上下文、聯絡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和句子。所以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以下的教學策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想象詩境,讀中感悟,積累語??

誦讀是詩歌教學的正道,好的兒童詩,字字句句都蘊藏著作者的匠心,包含著作者濃烈的情感,我們儘可能幫助孩子在情感的帶動下,體會詩中的妙趣,走進詩的意境,由此帶孩子們進入詩的美妙境界。所以,我讓學生自己品讀《溪邊》後,學生有了各種不同的感受,他們充分交流所看到的畫面,在學生有了情感體驗後,最後讓學生有感情地反覆誦讀。比如:品味了“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和“人影給溪水染綠了”,溪水的那份綠和活力,已經牢牢地記在心裡;“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我通過情境設定,讓孩子把自己當成溪邊釣魚的小夥伴,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他們的體驗,快樂之情溢於言表,朗讀也就充滿激情。因為有了前期的情感鋪墊,所以學完這首詩,讓學生背誦,也就容易許多。同樣,通過交流,也體會到擅長水性的夥伴們在江上戲水的快樂,在林中採蘑菇的開心,三幅充滿童趣的水墨畫由此展現在孩子們面前。那些美妙的詩句,更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澱。

習得方法,遷移運用,發展思維

本單元的學習要素是:能運用“聯絡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所以,在學習《溪邊》這首詩時,大部分學生對“人影給溪水染綠了”比較難理解,我緊扣“染”字,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想象畫面,讓學生走進溪邊綠意濃濃、生機盎然的詩意情境,理解了這個句子。學完第一首詩,我和孩子一起回顧欣賞詩歌的學習過程:讀詩歌——想畫面——品詩意,品詩意主要的方法是結合生活、想象畫面,繼而激勵學生遷移學法自主合作學習《江上》《林中》兩首詩,這樣,既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三、微課進課堂,培養審美力

注重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關於“水墨畫”學生了解不多,上課伊始,我通過微課介紹有關水墨畫的特點,一方面帶領學生欣賞水墨畫,感受水墨畫的意境美,另一方面也為後面學習詩歌時學生能自然地走進詩境做好鋪墊。學生對於綠玉帶般的山溪,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為了讓學生更快理解,也為了讓孩子更深刻地感受山溪的綠,我在學生充分品讀這句話後

出示了長長的、彎彎曲曲的碧綠的山溪圖片,學生馬上發出“哇”的驚歎聲,他們為這樣美麗的山溪而震撼,老師趁此機會讓學生感情朗讀,水到渠成。一節課下來,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課堂是靈動的,老師在課堂中能把握生成,機智與學生對話,如果語言再幹淨一些,思維性強一些,課堂就更精彩了。

標籤:潑墨畫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