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整10減法教案8篇

每位老師在上課前都需要提前寫好一篇教案,教案在擬訂的時候,我們務必要注意講授內容要點,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整10減法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

整10減法教案8篇

整10減法教案篇1

教學內容:8和9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會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

2、能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

3、在計數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數感

教學重難點: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心算計數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孫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帶你們到花果山去觀光好嗎?

二、探究知識

1、8的加減法,獨立思考。你們看,咱們的山上景色不錯吧,看小猴子們都下山來歡迎呢,出示課件圖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嗎?說出你的算式,你用什麼方法計算?

寫加法的理由是什麼?學生說出加法的意思,樹上有6只猴,樹下有2只,一共有幾隻?

評價,你認為誰寫的好?理由呢?

小結:同樣一幅圖,我們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減法,只要能正確地說清圖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樹,結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課件出示:兩棵桃樹,一棵樹上有7個桃子,一棵樹上有2個桃子。

請你們用學具代替桃子來擺一擺,然後獨立寫出算式。

誰願意向大家說出你的算式,

評價:你認為哪個組寫的好?

三、練習鞏固

1、動畫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後定格為踢進2個,網外7個,看圖,你能寫出幾個算式?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2、學生分組拿出數字卡片,同組兩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兩個數。

用“小青蛙找家”的遊戲來完成。

四、課堂小結

整10減法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2.通過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及書寫工整、規範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連減式題.

教學手段

投影片、有條件的可採用多媒體裝置.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式引入

1.(出示圖片“連加 連減”)教師敘述例1的已知條件.

2.提問:

(1)聽完老師的敘述,你都知道了些什麼?

(2)根據這些已知條件,可以提出一個什麼問題呢?

(3)待學生回答後,完整的出示例1:

同學們到西瓜園裡摘西瓜,第一組摘了28個西瓜,第二組摘了34個,第三組摘了23個.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

(4)要求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你準備怎麼列式?

二、新授

1.教學例1

(1)提問引導

①觀察,這道題有什麼特點?

②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麼?

③這道題的數比較大,口算起來比較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2)分組討論三種方法的優劣

要求:

①先分小組討論這道題的計算方法(你們組準備怎麼做).

②把本組討論出的方法做在練習本上.

③如果一個組討論後得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可以都記錄下來.

[討論過程中,重點提示學生:

①首先,在別的同學發言時,要認真地傾聽同學的發言,找出其他同學的優缺點.

②其次,在聽完別人的發言後,要善於給同學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③要善於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學習別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習慣等.]

方法一:

對比三種方法,選擇最優方法

問:誰來說說,這三種方法各有什麼優缺點?

方法一:

優點:

1、 同學們比較熟悉這種豎式的書寫方法.

2、 在計算過程中,難度較小,不易出錯.

缺點:

1、 費時間.

2、 這兩個豎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寫不好,容易顯得很亂.

方法二:

優點:

1、 寫起來會比第一種方法省點時間,少寫了一個62,豎式由兩個減少到了一個.

2、 這個豎式寫起來會比較美觀.(相對於第一個豎式而言)

缺點:

容易丟掉第二步的加號.

方法三:

優點:

1、 更省時間.

2、 計算時比較簡單,只要一位一位的計算就可以了.

缺點:

1、 在計算的過程中,容易丟掉進位.

2、 對於一些計算不熟練的同學來說,計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師:這三種方法各有各的優缺點,在同學們自己做題時,可以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最省時的方法.

(5)小結:

問:做完這道題,大家有什麼收穫?

2.教學例2

(1)直接出示例2

52-20-18=

(2)對比

問:這道題與例1有什麼不同?

[ 例1:是一道連加的兩步式題.能得到三種不同的演算法.

例2:是一道連減的兩步式題.只能用例1中的前兩種方法.]

(3)師生、生生多邊交流

問:這道題怎麼算最好?

[ 用兩個豎式計算最保險;第一步口算,第二步用豎式算.]

(4)小結:哪一步如果能口算,就可以口算,在計算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三、鞏固練習

四、總結、質疑、發展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

1.大家有什麼收穫?

2.還有什麼問題嗎?

3.除了同學們總結出來的方法,你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

五、佈置作業

整10減法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整理,並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

2、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資料,能根據給出的資料提問題並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過程。

2、經歷讀統計圖、交流資訊、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統計圖中獲取資訊、用統計圖表示資料的過程中,體驗用統計圖表達表達交流資料的特點,認識統計圖的價值。

教學重點 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資料,能根據給出的資料提問題並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資料,能根據給出的資料提問題並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數 1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炫我兩分鐘

二戰前期德國勢頭很猛,英國從敦刻爾克撤回到本島,德國每天不定期的對英國狂轟亂炸,後來英國空軍發展起來,雙方空戰不斷。

為了能夠提高飛機的防護能力,英國的飛機設計師們決定給飛機增加護甲,但是設計師們並不清楚應該在什麼地方增加護甲,於是請來了統計學家,統計學家將每架中彈之後仍然安全返航的飛機的中彈部位描繪在一張圖上,然後將所有中彈飛機的圖都疊放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濃密不同的彈孔分佈。工作完成了,然後統計學家信心十足的說沒有彈孔的地方就是應該增加護甲的地方,因為這個部位中彈的飛機都沒能倖免於難。

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的統計有什麼作用嗎?

?設計意圖:炫我兩分鐘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綻放其生命色彩。能夠提高學習數學的情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嘗試小研究

嘗試小研究:

研究一:

1.從上面的統計圖中,你得到了哪些資訊?

2.這個統計圖一個格表示幾個人?你是怎麼知道的?

3.自己提出問題並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課本91頁,試一試: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

2.交流展示學生完成的統計圖。

三、小組合作探究

嘗試研究??

出示小組合作交流建議:1、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有序進行交流,確定好組員的發言順序。2、認真傾聽其他組員的發言,對他的發言內容進行評價,組內達成統一意見。3、組內分工,為班級展示提升做準備。

?設計意圖:給每一個孩子創造一個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一個思維的碰撞。】

四、班內展示交流,建構新知

1、全班交流,師生評價。

2、試一試,學生讀統計表,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觀察不完整的統計圖,找出這幅統計圖的特徵。(用一個格表示4個人)

3、學生試著補充完整統計圖,師巡視指導,交流時,讓學生說明不夠整格時怎樣想的,是怎樣處理的。(生表述自己的發現,關注學生能否發現每個格代表4人,如果學生沒有發現教師予以提示。)

小結: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資料,當資料比較大時經常採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方法。

4、鼓勵學生根據統計圖提問並解答。交流時,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認識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能用條形統計圖表示資料,能根據給出的資料提問題並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對知識一個內化、提升的過程。】

五、挑戰自我

1、數學書92頁練一練的第1題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鞏固當堂所學的知識。】

2、數學書92頁練一練的2題。自己設計一張調查表,記錄自己一學期讀課外書的情況。

六、盤點收穫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談收穫環節是數學課堂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既可以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點的梳理,能讓學生更清晰本節課所學的內容,也可以是對數學學習方法的梳理和數學活動經驗的建構,培養學生自主反思建構的良好學習習慣。】

課後

反思 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合作交流,並利用現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統計圖由縱向變為橫向條形統計圖的過程,學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識間的聯絡,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昇華,應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

整10減法教案篇4

一、教學內容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以及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出結果。

2.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對分數加法仍然適用,並會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一些分數加法的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簡算能力。

3.體會分數加減運算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應用。

三、編排特點

1.結合學生經驗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學習分數加減法。

為使學生理解“分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的算理,教材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背景,引導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情況下學習分數加減法計算。

第1小節例1、例2中,利用一家三口分吃一塊大餅和小朋友喝礦泉水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學習。例3中,以觀看少兒節目為背景,學習同分母分數連加連減的學習。

第2節中,以處理當今影響環境的重要因素生活垃圾為背景,學習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這樣選材,符合“計算教學應注意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絡,讓學生感受到通過計算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課改理念,既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又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它降低了學生理解分數加減計算算理的難度,利於學生較順利地掌握分數加減計算的基本方法。

2.淡化分數加減法意義的教學。

根據《標準》“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數加減法意義的教學,利用類推說出分數加減的含義。

例(1)中,由小精靈明明發問:“想想整數加法的含義,你能說出分數加法的含義嗎?”

例2中,由小精靈聰聰發問:“分數減法的含義與整數減法的含義有什麼關係?”

引導學生由整數加、減法的含義類推出分數加、減法的含義;

3.引導學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材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地總結出分數計算的一般方法。

第1節中,例1、例2教學完後,引導學生探究:“觀察例1和例2,你能發現什麼共同點?”讓學生在探究、交流中總結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方法。

第2節中,例1教學完後,引導學生探究:“你能說說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怎麼計算嗎?”又一次讓學生通過探究、討論,概括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方法。

4.在計算教學中突出“鼓勵演算法多樣化”的課改理念。

第1節中例3的教學,如何計算分數連加、連減的問題,教材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演算法後提問:“你喜歡哪一種方法?”、“還有其他演算法嗎?”

第3節例1的教學,教材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演算法後,提問:“你喜歡哪種方法?”“我們的方法有什麼不同呢?”

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演算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懂得應選擇較簡捷的方法進行計算。

5.編排體現數學文化的閱讀材料。

?標準》提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本單元學習內容,教材編排了兩個閱讀材料:

第112頁的“你知道嗎?”,通過閱讀這段材料,使學生了解一些關於分數四則計算的發展史,瞭解我們的祖先在這一方面的睿智與成果,體會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分數對分數計算產生的重大影響,從而進一步體會用簡明的符號來表示數的重要性。

第116頁的“生活中的數學”。通過閱讀這份材料,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使學生看到分數在五線譜中的靈活應用,體會數學與音樂、與人類精神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具體編排

標題

例題安排

第1節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例1

同分母分數加法的含義及計算方法

例2

同分母分數減法的含義及計算方法,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例3

連加、連減

第2節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例1

(1)異分母分數加法

(2)異分母分數減法

第3節

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例1

(1)不帶括號的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2)帶括號的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例2

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本節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分數加、減法的含義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連加、連減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三上已學過一些簡單的(分母不超過10),但當時採用直觀的方法進行教學,沒有引導總結一般的計算方法。本冊第四單元,系統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建立起了“分數單位”的概念。

本小節系統學習分數加減法的含義,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總結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

本節教材共安排3道例題。

例1(教學同分母分數加法)

由一家三口分吃大餅引入。

利用整數加法的含義列出算式,利用已有的分數加法知識進行計算。

給出規範的書寫過程,其中,計算熟練後可省略。

利用直觀圖,清楚地看到就是。由此引出結果的表達要求:計算的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引導學生由整數加法的含義推出分數加法的含義。

例2(教學同分母分數減法)編排同例1。

由小朋友倒礦泉水引入。

利用已有的分數減法知識進行計算,說出算理。

引導學生由整數加法的含義推出分數減法的含義。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方法

結合例1、例2,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概括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方法。

教學建議:

在教學例1、例2時,要注意突出相同單位的數相加、減,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相加減。

注意分數單位的複習。

例3(教學連加連減)

以兒童喜愛的少兒節目播放時間為背景引入連加、連減。

連加呈現了多種演算法,通過“你喜歡哪一種方法?”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用三個分數直接相加,計算更簡便。

連減讓學生自主完成,連減兩種思路都可以。

教學時,應說明“分子是0的分數等於0”。如把“1--”改成“1--”,啟發學生聯絡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想出0除以任何正整數都得0,所以“分子是0的分數等於0”。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本小節只安排一個例題,含兩個小題。第(1)題是異分母分數加法,第(2)題是異分母分數減法。

從數學與環保關係的角度入手,引出例題的教學。

例1(1)(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法)

用扇形統計圖給出了幾種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佔有量。通過計算廢金屬和紙張佔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引出異分母分數加法。

直接提出“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引導學生探索:如何將未知轉化為已知。

通過小組研討活動,使學生明確:分母不同的分數,要先通分才能相加。

利用直觀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例1(2)(教學異分母分數減法)

通過比較危險垃圾和食物殘渣的多少,引出異分母分數的減法。

利用類推,不再出直觀圖,讓學生自主把握計算的關鍵--通分,填出通分後的兩個分數,並算出最後結果。

練習二十二

第10題

是探索規律、激發興趣的練習。是由“楊輝三角”改編來的。(如下圖)

1

11

121

1331

14641

15101051

................................................

練習時,可先介紹“楊輝三角”,讓學生算一算每一橫行各數的和(1,2,4,8,16......)概括出和的規律,然後將其中的“1”都換成“”,看看這個規律還存在嗎?換成呢?

第12題

此題可引導學生操作學具來解決。如學生可能會這樣操作:先將4個蘋果,平均分給8個孩子,每人得4÷8=(個),再將剩下的2個蘋果,平均分給8個孩子,每人得2÷8=(個)。所以,每個孩子可分得+=(個)。這實際上是埃及分數(分子是1的分數)的一個有趣性質“任何一個真分數都可以表示為有限個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數的和”的應用。

教學建議:

重點要放手讓學生探索如何將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來計算。

注意加強通過的單項練習。

3.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本節包括兩部分內容。

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加法

教材安排兩個例題。

例1(教學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第(1)題,不帶括號的分數加減法混合計算。

第(2)題,是帶括號的分數加減法混合計算。

教材以“雲夢森林公園地貌情況”與“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轉化情況對比”為背景,引入兩種型別的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例1(1)

由解決“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幾”,引入不帶括號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說明不帶括號的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呈現了不同的方法,對比兩種不同的演算法,引導學生思考:“你喜歡哪種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體會根據資料特點選擇合理演算法的優勢,逐步培養優化的思想方法。

例1(2)

由解決“裸露地面儲存的地下水佔降水量的幾分之幾”,引出連減和帶括號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通過對比兩種不同的方法,明確帶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最後由“你能說說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嗎?”讓學生自主歸納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建議

這部分內容教學時要培養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分數加減法混合計算的步驟在兩步以上,學生在按步寫出每一次計算的過程時,應嚴格要求按教科書中呈現的格式書寫,等號一律對齊,分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

同時提醒學生,最後的結果要化成最簡分數。

例2(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加法)

採用不完全歸納法讓學生歸納。

教材給出通過兩組算式,讓學生觀察、計算,找出每組算式的關係,得出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分數加法同樣適用的結論。

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可推廣到若干個數相加

為了充分發揮運算定律對於運算的依據作用,在“做一做”中安排了4個數相加的練習:+++,通過這類練習,讓學生體會運算定律並不限制加數的個數,合理、靈活地運用它,會使計算十分的簡便。

五、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認識分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內在聯絡。

分數加減法的含義與整數加減法的含義是完全相同的。它們的計算方法從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實質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不論是整數還是分數的加減法,都要統一單位後才能進行。當分數的單位統一後,分數的加減運算也就歸結為整數的加減了。如,第2節中的例1(1):

上述過程中,先將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然後用整數加法的方法將分子相加,即相同單位的數相加,得出最後的和。

因此,教學時,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識分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絡,緊緊扣住學生經驗中“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減”的算理,逐步概括出分數加減的一般計算方法。

2.注重對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演算法。

抽象概括出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要搞好這一過程的教學,必須處理好算理與演算法,單純記憶與發展思維之間的關係。教學時,應通過觀察、思考、說理、交流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用算理引入演算法的重要過程。使學生明白:①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分母不變”是因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數單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進行加、減;②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只要將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就可以了。這樣教學,不但使學生明白算理是演算法的靈魂,而且避免了機械用法、單純記憶的弊端,達到“明理馭法”的目的。

3.處理好獨立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關係,不可偏廢任何一種方式。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在三年級上冊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基礎上發展的,教學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首先提供給每一位學生獨立探究的時間和空間。在學生探究得比較成熟時,具備了和同伴交流的“資本”和“底氣”時,再組織他們進行合作交流。如教學第1節例1計算“”、例2計算“”、例3計算“”時,應讓每一位學生自主思考、計算,然後再交流計算的過程和想法;又如教學第2節例1(1)計算(2)計算時,首先應讓每一位學生思考: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行嗎?試一試。在學生充分嘗試、探究的基礎上再組織交流。交流時,重點放在“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怎樣表述相加的過程”這一核心問題上,使交流達到“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心領意會”的目的。

4.用好有關數學文化的閱讀材料,適當補充涉及分數運算的史料。

五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數學的神祕感有了更強的好奇心。因此,結合分數加減的學習內容適當補充一些數學史料,可使學生的好奇轉化為探究欲,促其學習數學興趣的提高,並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習慣。因此,教學時,應重視教材提供的兩個涉及數學文化的閱讀材料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再補充一些相關的學習材料。如:埃及分數(分子為1的分數)的特點和性質:“任何真分數都可以表示為有限個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數的和”,練習二十二中,第12題的結果“”就是埃及分數的有趣性質和在實際中的應用。又如“1可以表示為項數很多的埃及分數的和。”如:

1=1(為不等於0的自然數)

=(1-)+()+()+()+...+()+

=

整10減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的加法、減法。

2.能積極參加數學活動,大膽回答問題。

3.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操作完成後將物品歸還原處。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焦距準備:2個塑料簍子做"糧倉"、"糧袋"(上面寫有10以內的算式)2、學具準備:雙色圓片10個(正面是紅色、反面是藍色),算式卡片若干,飛行棋、汽水蓋,塑料碗、撲克牌、紅棗等。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遊戲:拍手問答遊戲。教師提問10以內的分解組成,幼兒回答。教師問到:"小朋友,我問你,10 可以分成幾和幾?"幼兒回答:"x老師,告訴你,10可以分成1和9 、2和8、3和7……二、遊戲活動。

創設遊戲情景:遊戲連環套。遊戲王國的國王知道小朋友門都喜歡做遊戲,於是國王派使者送來了許多的遊戲。今天我們就一起玩個夠。

1.遊戲"雙色卡"。有那10個雙色卡(正面是紅色、反面是藍色)向上拋去,雙色卡落地後,數一數紅色的有多少片,藍色的有多少片,紅色的和藍色的合起來有多少片?教師將幼兒說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來。

2.遊戲"扣碗"5人一組,每組準備10個汽水瓶蓋,一個塑料碗,一名幼兒左手向桌面上撒開瓶蓋的同時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蓋,大家一起數一數桌上剩下瓶蓋,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幾個瓶蓋,可以調整瓶蓋的總數來複習10以內的減法。

3.遊戲"抓抓抓"將小鞋盒挖個洞,裡面放10個紅棗,請幼兒將手伸進洞裡抓出紅棗,數一數抓了幾個紅棗,算算盒子裡還有幾個紅棗。

4.遊戲"小馬運糧食"幼兒分成兩隊扮演小馬運糧食,老師發出命令後,兩隊排頭跑向"小河邊"拿起一袋糧食,"糧食上貼有10以內加法和減法算式題目,幼兒將答案填在等於號的後面,跑向"糧倉"答案正確的才能將糧食袋放到糧倉,再將每隊的第二名幼兒上來運糧食,依次進行,相同時間裡哪隊雲的糧食多為勝利。

三、分組活動。

1.雙色圓片遊戲,幼兒操作雙色圓片完成算式後,把得數填寫在方框裡。

2.撲克牌遊戲,幼兒兩人一組,撲克牌1到10,兩人各自抽出一張牌,比一比誰的大,用大數減去小的數,或者將兩張牌合起來列加法算式。

3.下棋遊戲。2到4人為一組玩飛行棋遊戲,每人兩次擲2次,顯示的點數相加就是飛機要走的步數,最後誰先到達中點誰就是勝利。

4.交流小結:

引導幼兒自由表達遊戲後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活動反思

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法寶,如何在課堂上真正用上這個工具,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問題。我認為要根據智障兒童自身的特點,激發學生快樂學習就要採取多樣的教學形式。在本節課《複習10以內的加法》中我採用了以下的措施:

一、設計數學遊戲,使學生樂在其中。

根據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他們最喜歡做遊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應該成為低年級的重要形式。所以,這節課我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

上課開始我沒有用以前的10的組成口訣來進行復習,而是將口訣填入到孩子們熟悉的歌曲中進行復習,勢必比一味地與學生對答效果要好。為了測試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組織師生互動遊戲。我與學生玩“尋找小貓咪”的遊戲。我先扮成小貓“喵”幾聲,然後學生根據我的幾聲,再接著“喵”與我的湊成10。這樣既活潑,趣味性強,又提高了學生辨別正誤的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好辦法。通過一些遊戲,學生就會感到學有勁頭,學有樂趣,學有所獲,由此生髮的熱愛數學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爆發出來。

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廣開思路。

精彩的問題情境對這些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能吸引學生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學生的想象是豐富多彩的,出示一幅圖讓學生自由說一說,簡單的一帶而過,這樣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再後來的幾幅圖一出示,a組學生基本上能自己看懂題意。再者,當我向學生展示學習素材後,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知識的深奧,並可以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整10減法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看三幅實物圖列算式,學習2的加減法,認識加號、減號、等號(理解其含義)。

2、啟發幼兒用一句話表達出一幅圖的圖意,注意用詞正確。

3、學習書寫加減法算式。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圖。

學具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看三幅圖,學習2的加法。

(1)出示圖一。

“這三幅圖說的是一件什麼事,每幅圖用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了。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完後講給大家聽。”“先講第一幅,什麼地方有誰?”(草地上有一隻雞)“再看第二幅圖應該怎麼講?(又來了一隻雞)把第一、二幅圖連起來講。”“第三幅誰會講?(一共有二隻雞)誰會把這三幅圖連起來說?”幼兒個別、集體講述三句話。“我們怎樣把剛才的事記下來呢?草地上有1只雞怎樣表示?又來了1只雞怎樣表示?一共有兩隻雞怎樣表示?”幼兒回答老師邊用數字記錄。“用什麼符號表示又來了呢?(+)用什麼符號表示一共有呢?(=)”(指+)“這是什麼符號?”(加號)“怎麼讀?”(加)(指=號)“這是什麼符號?”(等號)“怎麼讀?”(等於)(1+1=2)“這算式什麼意思?我們一起說說看。”邊指數字、符號邊講述圖意(對應如下):

草地上有1只雞 又來了 1只雞 一共有 兩隻雞

1 + 1 = 2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

(2)出示圖二。

“這三幅圖說的也是一件事,誰會把每幅圖用一句話說清楚?那用算式怎樣來表示呢?”(1+1=2)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

2、看三幅圖,學習2的減法。

(1)出示圖三。

“那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什麼事呢?先將第一幅圖(草地上有兩隻小兔)。”“看看第二幅圖誰會講?”“到底是‘來了’還是‘走了’?你怎麼看出來的?”“我們把第一、二幅連起來說一說,再想想第三幅應該怎麼說?”“大家把三幅圖兩起來說一遍。”“誰會用算式來記錄這件事?”草地上有兩隻小兔 走掉了 1只小兔 還剩 1只小兔2 — 1 = 1“這個符號(—),你們認識嗎?叫什麼名字?(減號)怎樣讀?(減)這道算式叫做減法算式。”“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2)出示圖四。

“這三幅圖也是說了一件事,你能用三句話把它的意思說清楚嗎?”“誰會用算式來記錄的?”(2—1=1)“誰來說說這道算式裡的每個數字和符號都表示圖上的什麼意思呢?”

二、小組活動

1、看圖講述含義,指導幼兒正確列出2的加減算式。

先看著圖用三句話講清楚含義,然後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寫數字。

3、依樣填空格。

整10減法教案篇7

設計說明

教育心理學指出:知識的保持需要以識記為前提,識記的知識必須通過複習才能保持。根據《數學課程標準》關於運算能力的要求,本節複習課重視學生對算理和計算方法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準確計算,並學會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計演算法則的基礎上,能比較熟練地進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複習

1.結合習題複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筆算方法。

(1)課件出示:

(2)筆算並彙報筆算過程及結果。

(3)複習筆算加、減法的方法。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計算加法時,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計算減法時,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當10,與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減)

2.結合練習題複習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1)課件出示:

29+35+9= 97-25-47=

75-46+31= 53-(9+37)=

(2)筆算並彙報筆算過程及結果。

(3)複習筆算方法。

(筆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按照運算順序分步列兩個豎式計算,也可以根據兩個豎式的關係採用簡便寫法。注意: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因為要先算小括號裡面的,所以只能列兩個豎式,沒有簡便寫法)

設計意圖:結合練習題複習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及算理,提高學生的筆算能力。

3.複習用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問題。

(1)複習“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問題。

①課件出示:

整10減法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學,知道1+5、2+4、3+3都等於6

2、學習看圖列式,熟練掌握各數的含義。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圖片、紙、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情趣。

二、利用教具,學習6以內的加法。

如幼兒園養了5條金魚,遙遙家又帶來了1條,一共有幾條?用什麼方法算?(引出加號,並一起解決其中含義。)

以同樣方法練習其他題目。

三、利用幼兒用書

四、作業交流。

課後反思

本課通過熟悉的情景觀察,語言的交流表達,遊戲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動。使學生體驗並感知了加減法的意義。經歷把兩部分和在一起抽象為加法運算的過程。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減法來解決。

從中掌握了: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減法。會根據直觀圖計算6的加法,減法。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觀察和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精心創設得生動活潑,形體鬆,頭腦緊的情況和遊戲中。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作意識,激發了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和對數學的求知慾望。在教學設計上,本著突出教科書編寫的原則:生活性,趣味性,過程性,科學性,開放性,著中注意了以下幾點問題:把握課程目標:教學是教學活動的教學和師生交流的過程:有開發的意識和責任感,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個性化的鼓勵性語言:儘量創造性的組織教學。

標籤:減法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