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求職技巧

白領放棄工作選擇在家 只因厭倦同事間人際關係

畢業後初踏社會,海歸7個月找不到工作,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面前,求得平衡?工作兩年後,不知不覺進入了職業倦怠期,未來的路究竟該如何選擇?本報和搜狐網站推出的“職業規劃”微型調查結果顯示,73.6%的網民認為自己與單位需求之間存在差距。

調查顯示,大部分網民求職中更注重單位可以為自己提供怎樣的條件。有80.20%的網民表示,曾經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審視過自己,並且認為自己和崗位需求存在差距,但有45.18%的網民不清楚用人單位是怎樣評價自己的。

在調查中,92.69%的網民表示曾經跳過槽,並且,超過35%的網民已經跳過3次以上。對於辭職的理由,絕大多數網民解釋因為公司無法提供更多提升空間和機會。然而當跳到新單位後,不滿意率又達到了42.28%。因此近八成網民希望,自己能夠儘快具備更好的職業規劃能力。專家表示,現在青年人求職中大多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往往對企業要求很高,與實際脫節,錯過很多機會。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就業處副處長盛祖歡表示,青年在求職過程中應該調整心態,一味要求一步到位,很容易遇到挫折。當定位與現實情況有差距的時候,就應該做相應的調整。往往有些年輕人發現差距後,經不起挫折,有的辭職待在家裡,有的則沉迷網路遊戲,逃避現實,久而久之與社會脫離,缺乏工作熱情。

專家支招

上海市職業介紹中心主任張得志認為,在選擇職業時,應當遵守“擇己所愛,擇己所長,擇世所需,擇己所利”的原則。

【分析自己】

為求職做準備

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是職業規劃的第一步,接下來求職者應該考慮要實現目標需要做些什麼。首先,要了解自己,比如,瞭解自己的性格和喜好。然後分析自己,可以做一些諮詢,主要是心理諮詢和職業諮詢兩個方面,解決求職中的困惑,請專門的職業指導師對根據自己的特長、性格進行職業規劃方面的引導。此外,還需要分析自己的特長,這種特長不是以技能為主,主要看個人平時喜好。有一技之長總有發揮的機會,很多大型企業都特別看重求職者的個性喜好,而且愛好往往會成為今後的工作的轉機。比如,有些人喜歡閱讀,即便現在從事其他崗位,但以後在企業中從事文字工作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審視自己】

避免眼高手低

而分析自己中很重要的一點是瞭解自己擁有什麼。一些大學生在求職中往往對薪水、崗位要求很高,一味追求管理類、行政類等中高層崗位,而普通崗位如技工類、灰領崗位出現大量空崗現象。這些求職者對職位要求很高,但自己又缺乏相關的技能,審視自己擁有什麼可以在求職中避免眼高手低的現象。如果不具有工作所需的具體技能和專業知識。可以參加學歷和技能方面的培訓。通過技能培訓後再參加職業見習,通過見習,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對於一些學歷不高的求職者來說,如果企業基本認可,但自己的技能尚有所欠缺,可以參加勞動部門的定向培訓,這種培訓往往是根據企業需求進行的,培訓後可以直接上崗。

【瞭解崗位】

擴大擇業範圍

對自己進行分析後,就可以準備面試。瞭解企業的文化背景和對崗位有明確認識,以及這個崗位的市場行情,可以有效擴大擇業範圍,並取得面試成功。在靜安區一項青年就業問題調查中顯示,青年求職者特別是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求職人員,常常僅憑崗位名稱就臆斷工作內容,更不知道哪些崗位適合自己,因此在找工作時,有擇業單一與現實脫節的問題。求職者可以到職業介紹中心瞭解相關崗位情況。

【調整心態】

應對各種挫折

在最近一項青年就業情況調查中還發現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青年求職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不少青年人不習慣被批評,當求職者在工作中出現了失誤時,上級對其進行批評,個人無法承受,一甩頭就辭職不幹。這種事情的發生,主要時因為青年人從學校到社會的角色轉換,周圍環境、人際關係發生變化,個人不能適應導致的。青年人應該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應對挫折,可以通過向職業指導師或者家長朋友傾訴緩解心理問題。

 ■現身說法

  不斷調整職業規劃成功創業

生物專業出身成IT公司老總

成謙,復旦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畢業,2000年底開始自己創業,成立了IT公司。在求職過程中,他從沒做過和專業有關的工作,他只是在不斷變換工作的過程中,根據自身條件調整職業規劃,成為擁有40名員工的企業老總。

大學畢業後,成謙回到家鄉大連,面對就業壓力、面對生活迫求,他沒有強求非要找一份與生物工程有關的工作,而是尋找了一份知名電器企業行政人員的工作。“雖然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完全不同,但我覺得,大學教育是一種素質教育,主要是學會怎樣學習。無論在什麼崗位,我有學習的技能,只要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總可以完成工作的,並把它做好。”成謙說道。

由於這份工作並非自己喜歡,當他遇到他的第二位老闆的時候,他果斷選擇了辭職。成謙告訴記者,他覺得可以從這個老闆那裡學到一些自己從來沒在課堂裡學過的知識,讓其更快地積累一些經驗,比如,如何處理商場人際關係,如何判斷商業投資價值,如何選擇自己的職業奮鬥目標。雖然這位老闆沒有很高的文化,但他的衝勁、闖勁和果斷的判斷力感染了成謙,於是他開始從事產業投資的工作。

在投資公司的工作學習培養了成謙敢搏敢拼的勇氣,在返回上海工作時,成謙選擇了自己創業。

“我當時也在為選擇就業還是創業而煩惱。書讀多了,有時會讓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前瞻後顧,往往要有9.9成把握才敢行動。人生能有幾回搏的想法讓我選擇了創業,老闆的處事作風無意間成了我的創業動力。”成謙表示,創業不能是盲目的,不能毫無把握地進行,這也是一種職業選擇,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規劃。

通過到勞動部門的諮詢分析,當時手上只有3萬元起步資金的成謙選擇了IT方面的創業專案。“我學的是生物工程,這方面的創業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顯然我不能勝任。而IT行業,相對投入比較小,但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比較好,加上我自己大學時代就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所以我選擇這個行業。”

本報記者沈蔚實習生馬豔蘭

 ■今日討論主題:人際關係

厭倦處理同事之間人際關係

開朗白領放棄工作選擇在家

20多歲的樑紅(化名)已經工作五六年了,但由於厭倦處理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去年底她選擇了辭職。如今,已經在家休息了快一年的樑紅談起找工作,仍然覺得人際關係讓她心煩。

“我不是找不到工作,也不是不想工作,只是覺得工作起來處理人際關係實在很煩人,所以現在寧願在家裡待著。”解釋“賦閒”在家的原因時,樑紅這樣向記者說道。樑紅告訴記者,自己的性格並不內向,相反是屬於開朗的那種,但幾年工作下來卻逐漸對人際關係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厭煩和恐懼,“一旦上了班,各種問題會接踵而來,同事之間會有矛盾,和上司之間會有分歧,處理起來實在是頭疼。”

由於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複雜,工作中的樑紅很少與同事溝通,“有時候產生誤會我也懶得解釋,覺得沒什麼好說的。”而正是這種懶得和人接觸的態度,使得她在單位裡很少能與同事“打成一片”。也正因此,在工作的五六年時間裡,樑紅走馬燈似的換了不少公司,“有的公司待遇其實很好,但我就是不喜歡周圍的同事,和他們的關係也不好,所以最後就不做了。”

現在,賦閒在家的樑紅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上上網、看看英文、做做家務,“這種感覺挺好的,不用去遷就別人,別人也不會來打擾你。”樑紅表示,她也知道自己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存在問題,但卻就是沒辦法改變,“從內心裡就討厭處理人際關係。”因為過去幾年的工作中並沒積攢下多少積蓄,樑紅現在的生活費仍是從媽媽那裡“支取”。樑紅表示,目前已在考慮再出來工作,但在工作單位上挑選還是非常慎重,“薪金多少無所謂,只要人際關係簡單、工作起來開心就行。”(劉春霞、馬豔蘭)

來源:搜狐

白領放棄工作選擇在家 只因厭倦同事間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