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報告

幹部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2篇

  幹部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2篇



1

幹部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2篇

為了學習和借鑑建立文明城市工作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深化建立理念,理清建立思路,優化建立措施,按照市委要求,金川區成立學習考察組赴張家港市考察學習文明城市建立工作。

我區考察組先後參觀了張家港市主城區的市容市貌、經濟開發區金塘社群、城市管理志願者協會、商業步行街、市文化中心、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等地,重點學習了各有特色的建立單元開展文明建立的做法和成效。通過實地考察學習,張家港良好的生態環境、厚重的文化底蘊、濃郁的文明風尚和鮮明的建立特色讓我們印象深刻。總體上講這次考察,收穫頗豐、受益匪淺,啟發很深、觸動很大,危機緊逼、壓力倍增。現將考察情況彙報如下:

一、張家港市文明城市建立的基本情況

張家港的前身是沙洲縣,於1962年從常熟、江陰各劃出一塊合併成立,1986年撤縣建市,轄區總面積999平方公里,總人口150萬。精神文明建設是張家港市走向全國的一大特色品牌,1995年10月,中宣部、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在張家港市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推廣肯定了張家港市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一把手抓兩手、兩手抓兩手硬”的做法和經驗,1999年,張家港市獲“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2005年,張家港市榮膺首批“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並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概括說來,張家港市通過文明城市的建立,不但改變了一座城市的視覺形象,更改變了這座城市的市民面貌,“城鄉一體文明”特色進一步彰顯,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了從重行政推動到整體聯動,重環境營造到內外兼優,重城區文明到城鄉一體,重教育灌輸到育民惠民並舉的邁進。

二、張家港市文明城市建立工作經驗和做法

1992年以來,張家港堅持把文明城市建立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綜合平臺,做到建立理念不變調、建立方法不走樣、建立標準不降低、建立力度不減弱,有力促進了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續提升。

(一)堅持“一把手抓兩手、兩手抓兩手硬”,確保文明城市建立工作常抓不懈。1995年至今,張家港市委領導更換了8任,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幾經調整,但無論領導班子怎麼變化,張家港市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把深化文明城市建立作為“一把手”工程,市委書記兼任文明委主任。市委常委會經常研究精神文明建設,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定期督查建立工作,每個常委和其他“四大班子”領導都牽頭負責文明城市建立一方面的工作。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每年對鄉鎮進行績效考核中,精神文明建設指標權重達50%。同時,張家港市把“文明引領”明確為今後五年發展的戰略路徑之一,通過抓文明城市建立,抓出了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抓出了眾人划槳的拼搏勢頭、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文明一起抓”推向了“五位一體”全面協調發展的新高度,真正實現“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

(二)堅持高標準城市建設管理,著力提升城市形象。35年的建立歷程中,張家港市城市規劃高標準、高起點,堅持一張紙不變。城市園林綠化,注重工程精品化、節點景觀化、養護園藝化和環境舒適化,綠化覆蓋率達43.75%,人均擁有綠地面積達14.22平方米,公園和公共綠地達到118個,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個“綠色氧吧”。無論是園林景觀小品還是道路兩側的行道樹、綠化帶都被修剪成圓形、菱形、正方形或長方形等各種形狀,規劃新穎、設計別緻,令人耳目一新、賞心悅目,尤其是以紅色石楠為主的綠植景觀帶與花卉、草坪一起塑造出了一道道優美的風景線。城市管理智慧化、精細化、科學化,大街小巷乾淨整潔,一塵不染,建築物、電線杆等處無小廣告,背街小巷無死角盲區;市場秩序井然,沒有私搭亂建、更沒有出店經營、佔道經營、流動經營等現象,寵物的管理也非常到位。

(三)堅持以人為本的建立理念,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建立格局。張家港市將文明建立的成果讓全市人民共享,形成“共建文明城市、共享發展成果”的生動局面。依託12345熱線建立便民服務中心,構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民生綜合服務平臺,打造24小時不下班政府,為市民和外來務工提供“一站式”服務,讓市民直接參與城市管理,建言獻策文明建立。普及市民一卡通,提供圖書借閱、公交乘坐和共享單車等各類公共服務。拓展社群服務領域,推進選單式、精細化服務,比較突出的一個例子就是,社群將老人的高齡補貼等費用統籌起來,為老人提供既豐盛又便宜的午餐,一頓飯餐只要7.5元,群眾對社群的服務滿意度很高。廣泛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實現了“四個全國首創”,即首創覆蓋城鄉的書香城市建設指標體系、首創分眾化全民閱讀引導機制、首創民間閱讀推廣人資格認證制度、積極建設圖書館驛站。從賓館、餐廳到商業街區隨處可見圖書館驛站,市民時時都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整個城市閱讀的氛圍十分濃厚。

(四)堅持育人塑人,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走進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城市展示館的展廳,目睹張家港兩個文明建設的輝煌成績,“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形象而強烈地衝擊著人們的心靈,這16個字看似簡單,但內涵極為豐富,這是“張家港精神”的濃縮,迸發的是張家港人不甘落後、爭創一流的高昂士氣,她已經成為張家港乃至蘇州發展的法寶之一。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力弘揚弘揚張家港精神相結合,著力提升全民素質,不斷彰顯城市文明。廣泛開展文明旅遊、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開展星級文明商戶評選,定期釋出“誠信紅黑榜”,推進誠信體系建設。持續深化文明家庭建設,開展五星文明家庭評比、好家風好家訓徵集推廣活動,用家庭的“小氣候”溫潤社會的“大氣候”。開展“八禮四儀”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從小做起、修德明禮。充分發揮志願服務的引導作用,建立行業志願者隊伍,出臺了《志願者禮遇辦法》,全市註冊志願者達14萬名,志願者服務實現了規範化和常態化。積極建設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精緻新穎,抬頭可見、駐足可觀,融入了城市景觀、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場景。視窗單位服務熱情周到,市民舉止文明、言行得體,做文明人、創文明城已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和共同追求。

(五)堅持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化同創共進。以實施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戰略為契機,推進城鄉一體文明,堅持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鄉風文明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城鄉文明有效聯動與無縫對接,致力讓城鄉居民擁有一樣優美的居住環境,致力讓“美麗鄉愁”永駐港城。通過開展“講文明、破陋習、樹新風”專項行動、五星文明家庭評選等活動,積極培育和傳播鄉賢文化。鎮村建設規劃科學,村莊環境整治得力,環境衛生好;農村公路基本實現黑化,路邊景觀樹、綠化帶檔次高、面積大,村容村貌好。

(六)堅持以創促進,推進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張家港文明城市建立經歷了從抓環境起步、到城鄉一體聯動,再到提升城市品質、培育建立品牌的過程,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際衛生港、國家生態市等192項國家級以上榮譽稱號。文明城市建立美化了城市面貌,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優化了投資環境,吸引了更多的客商投資。

三、赴張家港市考察建立工作的啟示

通過學習考察,我們感到金川區在文明城市建立各個方面都還存在著明顯差距。我們只有創新理念,真抓實幹,才能不斷推動建立工作深入開展。

(一)差距與不足。一是經濟實力的差距。張家港市的國內生產總值是2300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57億元,一般性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8億元,經濟實力都非常強,我們的差距很大。二是城市管理的差距。去年,結合中央巡視組環保督查,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提出了“十亂三禁三控”的工作思路,工作成效也是有目共睹。儘快我們在城市管理上已經抓的非常細了,但與張家港相比精細化程度還是不夠。三是園林綠化的差距。受自然氣候、地理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制約,我們的樹種、花種、綠植品種還非常單一,園林景觀少,檔次低,設計特色也不夠明顯。四是社群服務的差距。原本我們的社群服務管理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現在與張家港等城市相比無論是服務理念、服務領域還是服務精細化水平已遠遠落後,亟需提檔升級。五是市民素質的差距。市民素質是文明城市建立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市民素質的提高,文明城市建立水平也不可能提高,做好建立工作落腳點最終要體現在市民素質的提高上。和張家港相比,我們市民的文明素質還需要不斷的提升。六是公益廣告設定的差距。城市公益廣告代表一個城市的形象品味,同時亦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是規範公民思想道德,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載體。與張家港相比,我們的公益廣告還處在圖解化、簡單化的層面,數量少、檔次低、設定也不夠合理。

(二)啟示與感悟。一是精細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城市管理的要求,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入現代城市管理當中,是城市管理創新的重要途徑,是社會管理創新的必然要求。二是管理城市與經營城市已成為大勢所趨。過去都是以抓經濟、抓專案來帶動城市發展,現在管理城市、經營城市的這種理念已經遍及到全國各個城市。過去,在別的城市還側重於經濟建設的時候,我們先前一步抓城市管理,抓在了前列,現在各地都有了這種緊迫感,都在抓,由於經濟基礎好,自然條件優越,很容易趕超我們。三是市民的素質是城市文明的根本。市民是城市的主體,市民素質是城市文明的靈魂,在文明城市建設中起著根本性的作用。市民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城市的品位、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的文明,歸根結底反映在人的行為上,決定於人的素質。城市的文明,最終還是體現在市民的文明素質和文明訴求中。四是經濟基礎是城市發展的保障。張家港在城市管理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一個專案動輒就是幾千萬,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設施建設、管理水平提升都離不開財政的保障,我們只有加快轉型發展步伐才能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五是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文明城市建設的核心。張家港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紮紮實實辦好民生實事,實實在在惠及群眾。我們只有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把文明建立變成共建共享的惠民工程,才能使城市文明的內涵更加豐富。

四、思考與補短

今年的大測評,是我市首次與全國已經命名的45個地級全國文明城市站在同一陣營迎測評、排名次,面臨的壓力非常大。我們只有在借鑑張家港市先進建立經驗的基礎上,在建立工作的標準、方法、內容、機制上多下功夫,努力抓好鞏固提升,才能確保順利通過測評。

(一)城市管理要更精更細。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要求,在環境衛生、城市秩序、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把城市管理工作做得更深、更細、更實。針對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等區域存在的難點頑疾,要集中力量開展綜合整治,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讓城市更整潔、更宜居、更美好。

(二)城市園林綠化要更美更靚。要結合本地實際,大量引進適宜本地種植的花草、樹木,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綠化風貌。在景觀的設計製作上要構思新穎、創意獨特,將城市特點與人文景觀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城景協調統一的整體格局。

(三)社群服務要更全更好。社群是黨和政府在城市工作的基礎,是為群眾提供服務的最基層的視窗和平臺。要緊緊圍繞市民需求,積極統籌資源、整合力量,提升服務理念、拓展服務領域,豐富服務內容,有針對性地為老年人、青少年、特殊群體提供特色化的服務,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不斷提高市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四)志願者服務要更多更實。要不斷壯大志願者隊伍,重點加強行業性志願者隊伍建設,促進志願服務向社會各領域普遍滲透,與各行業有機融合。要加強對志願者隊伍的組織領導,制定完善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讓志願者在志願服務中獲得回報,感受快樂,不斷推動志願服務活動的創新發展、常態長效。

(五)建議在適當時間組織人員到外地考察學習。通過“走出去”這種方式,讓我們的幹部通過考察學習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借鑑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把我們的城市管理、城市建立、城市綠化等工作做得更好。

(六)建議在文明城市建立等方面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把文明城市建立與紫金花城建設有機融合,加大公益廣告創意製作和刊播展示力度,設定一批景觀式、長期性、有美感的公益廣告,讓公益廣告隨處可見;探索建具有我區文化特點的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公園、街頭小景,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城市景觀、融融入市民的日常文化生活。


      2

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紀恆帶隊,自治區有關領導、各盟市委書記、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主任,以及自治區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組成自治區黨政代表團,赴浙江、福建兩省進行學習考察。5天時間裡,代表團先後到浙江杭州、湖州、嘉興、寧波、溫州5市和福建福州、泉州、廈門3市,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實地考察了一批園區、專案和企業、村莊,重點學習了兩地在轉換新舊動能、推動產業升級、深化改革開放、建設生態文明、優化營商環境和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現將盟委書記張恩惠赴浙江省、福建省學習考察報告全文刊發,希望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思考,對標先進、查詢差距、完善思路、激發幹勁,切實增強推動興安盟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奮力譜寫新時代興安發展的新篇章。

在全區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刻,自治區黨委、政府集中利用近一週時間,組織各地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赴浙江和福建兩省開展學習考察,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強烈的發展意識、積極的進取精神和務實的工作作風,為我們加快事業發展、推動工作落實作出了示範、樹立了榜樣。浙江、福建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孕育、萌發和實踐的地方。通過這次考察,我們從浙閩兩地改革開放走過的光輝歷程中,從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卓越成就中,深刻認識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深厚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和群眾基礎,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這次考察,我們親眼目睹了兩省改革開放創新的生動局面、親身感受了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既令人驚歎,更發人深思,讓我們開闊了視野,認清了差距,明確了努力方向,增強了工作動力。學習考察的收穫體會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黨的先進性之源,必須大力弘揚。這次考察首先讓我經受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和精神洗禮。我們考察了中國革命紅船的起航地浙江嘉興,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條遊船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徵。紅船所承載的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成為“紅船精神”的核心內涵和精髓實質。“紅船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激勵我們黨頑強奮鬥、不斷髮展壯大的精神動力,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執政興國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精神支撐。作為革命紅船的起航地,嘉興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努力把建黨聖地打造成為黨建高地。特別是近年來,紮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高標準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落實活動,牢固樹立敢為人先創新型、百折不撓擔當型、忠誠為民服務型、乾淨幹事廉潔型的幹事創業和選人用人導向,不斷鞏固和發展了政通人和、心齊氣順、勁足實幹的良好局面。以“紅船精神”為引領,邁向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嘉興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17年民間投資增速居浙江第一;稅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居浙江第一;高技術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居浙江第一;統籌城鄉發展水平居浙江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連續14年居浙江第一。興安盟是內蒙古自治政府的誕生地,是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最早實踐地,同樣擁有著光榮革命傳統,興安各族人民血脈中流淌著紅色基因,這就是一心向黨、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顧全大局、民族團結的進步思想,解放思想、勇於改革的創新精神,它鼓舞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興安兒女為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事業頑強拼搏、接續奮鬥。興安光榮革命傳統與“紅船精神”一脈相承,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興安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將深入學習“紅船精神”,把建設紅色興安作為興安之魂、力量之源,大力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深入挖掘我盟紅色資源內涵,梳理研究我們黨的革命精神譜系,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建設,辦好光輝歷程展和理論研討會,運用好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和大資料技術新媒體等傳播學xxx臺,大力弘揚光榮革命傳統,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宣傳,教育引導全盟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望相助、團結奮鬥,奮力譜寫新時代興安發展的新篇章。

二、解放思想、苦幹實幹是破除障礙、引領發展的制勝法寶,必須始終堅持。這次學習考察有一個突出感受,浙閩兩省經濟社會發展之所以又好又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幹部群眾思想解放,始終保持不爭論、雷厲風行、苦幹實幹拼命乾的工作作風,遇到困難和問題,不徘徊觀望、停滯不前,首先想辦法解決,主動創新求變,勇於打破常規。以“敢闖敢創、敢為人先”著稱的浙江,靠著永不停滯地解放思想,靠著“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使命擔當,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發展機遇,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發展熱潮,從資源小省崛起為經濟大省,從傳統農業省躋身於經濟強省行列,創造了多個載入改革史冊的“全國第一”,造就了一大批知名企業,成為全國發展的排頭兵。浙江人敢於走四方、闖天下,哪裡有市場就能把生意做到哪裡,孕育形成了以創業、創新、擔當、合作、法治、奮鬥為主要內容的“浙商精神”,催生了一代又一代市場經濟的弄潮兒。很多事情,在我們爭論能不能幹、可不可幹,等政策、找依據的時候,人家早已甩開膀子幹起來了。這次我們親眼看到,杭州全面推進城中村改造,溫州縱深推進“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福州大力推進舊城改造,幾個地方都是一派繁忙的建設景象。素有“愛拼敢贏”傳統的福建,全省有70個革命老區縣,老區人口占總人口80%左右,老區人民不但沒有因循守舊、吃老本,而是靠著改革創新、務實擔當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泉州土地面積僅為1.1萬平方公里,山地面積佔土地面積的4/5,卻成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2017年製造業規模達1.45萬億元,形成紡織、鞋業、機械裝備、建材家居、食品6個千億產業叢集,以及工藝製品、紙業印刷2個超500億產業叢集,正在培育新一代資訊科技和半導體、智慧裝備等新的500-1000億元產業叢集,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55件,上市企業有104家;改革開放先行區廈門,全市陸域面積僅有1699平方公里,由於勇當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弄潮兒,靠著眾志成城、埋頭苦幹的務實作風,人均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等指標保持全國領先,被評為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躋身全球百強。事實證明,思想越解放、頭腦越開明,堅持幹字當頭,主動創新求變,大手筆、大氣魄、大格局謀劃改革開放,經濟就越發達、社會就越先進。思想領先是最根本的領先,苦幹實幹是成就事業的關鍵。我們要在欠發達基礎上推動富民強盟、跨越追趕,必須把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擺在首位,在全盟來一次思想再解放、思想真解放大討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打破墨守成規的傳統路徑依賴,堅決摒棄“空談式”爭論,遇事多想怎麼辦、少說不能幹,堅決杜絕光說不練耍假把式,大力倡導敢闖敢幹、敢為人先的精神和真抓實幹、攻堅克難的作風,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各項工作,用改革辦法和創新精神解決發展中的瓶頸和突出問題,旗幟鮮明抓有效投資、抓轉型升級、抓實體經濟、抓招商引資、抓改革創新,切實把會上定的、紙上寫的、嘴上說的,變成具體行動和實際效果,努力變“不可能”為“可能”,變“事事按慣例”為“敢闖敢試敢創新”,變“劣勢”“短板”為“優勢”“長板”,變“算小賬”為“算大賬”,以思想的大解放、工作的大落實推動全盟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三、“兩山”理念是與時俱進的發展觀、政績觀、財富觀、價值觀,必須牢牢把握。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福建是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兩地始終堅持綠色生態、產業融合發展導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業,努力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探索出了一條“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綠色發展之路。通過對“兩山”理念誕生地、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實地考察,我們深切感悟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理力量,從而對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重大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踐行“兩山”理念有了更加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安吉縣通過做精規劃、做美環境、做優產業、做濃氛圍,探索出一條真正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現路徑。目前,初步形成並佈局了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縣域實際的“1+2+3”生態產業體系,“1”即健康休閒一大優勢產業,“2”即綠色家居、高階裝備製造兩大主導產業,“3”即資訊經濟、通用航空、現代物流三大新興產業,三次產業比為7.2:44.3:48.5,全縣有主機板上市企業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4家,白茶產業品牌價值達37.76億元,旅遊收入超200億元。安吉縣餘村,曾經是塵土飛揚的“石頭村”,十餘年來,餘村致力於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帶領村民集中精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先後關停了礦山、水泥廠及一批竹筷企業,深入開展“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五水共治”,大力發展休閒旅遊經濟,2017年全村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77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1378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10萬元。今年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了浙江麗水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試點探索,點贊麗水不片面追求GDP,而注重GEP研究。浙江“兩山”理念實踐經驗對我盟堅持綠色發展具有重要借鑑意義。綠色是興安盟的底色和招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興安盟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我們一定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建設生態興安作為立盟之本、發展之基,堅持不懈、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不斷厚植綠色發展優勢,積極構建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生態經濟體系,大力推動低碳迴圈綠色發展,全力推進綠色化與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深度融合、深層互動,堅定不移走綠色富盟、綠色惠民的發展道路,努力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實現生態美和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四、新舊動能轉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必須加快推進。近年來,浙閩兩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實現了經濟從“速度領跑”向“質量領先”的轉變,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這次考察,我們親眼目睹了兩地科技創新、產學研結合、產業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成功典範。比如,阿里巴巴通過科技研發形成了一個通過自有電商平臺沉積以及UC、高德地圖、企業微博等埠導流,圍繞電商核心業務及支撐電商體系的金融業務,以及配套的本地生活服務、健康醫療等,囊括遊戲、視訊、音樂等泛娛樂業務和智慧終端業務的完整商業生態圈,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網路公司;吉利汽車通過設立研究院專門從事產品開發和技術研發,擁有各類研發人員7800餘人,共獲得專利6300餘項,以技術創新牢牢把握行業話語權,重塑市場格局,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福建海西研究院通過打造海西產業技術源頭創新基地、高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基地、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和海峽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為工程化和產業化提供技術創新源泉,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相關技術在福建數十家企業成功實現轉移轉化,為地方培育出13家高新技術企業,支撐了福建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福建星網銳捷通訊公司高度重視技術研發,技術研發人員佔公司總人數的40%以上,每年持續將10%左右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同時,與中科院計算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建立長期產學研合作,與英特爾等公司攜手創立聯合實驗室,與華為等國內外著名廠商廣泛開展多層次、多方位的技術合作,形成大批具有國內和國際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公司品牌價值253.01億元,被世界品牌實驗室授予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產品成功進軍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向全球展示了“中國製造”的獨特魅力;夢想小鎮致力於打造眾創空間的新樣板、資訊經濟的新增長點、特色小鎮的新正規化和田園城市的升級版,引進孵化平臺50餘家、網際網路創業專案1519個、創業人才近13900名,集聚金融機構1359家、管理資本2919億元,舉辦創新創業類活動1157場,參與人數近17.5萬人次,成為世界級的網際網路創業高地,等等。現場觀摩這些創新性典範,在令人震撼的同時,也讓我們深深感到,唯有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在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兩地形成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如通過規劃建設浙江寧波杭州灣新區、溫州濱江商務區、龍灣區小微企業園、福州和廈門軟體園、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等創新創業集聚區,全力打造引領地區發展的新引擎;通過建立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綜合改革試驗區等技術創新平臺,大力提升地區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通過打造夢想小鎮、山南基金小鎮、雲棲小鎮等特色小鎮,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還有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提出的“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個關係”為核心內涵的“晉江經驗”,以及在資源缺乏、交通不便的艱苦環境下,以“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創新”的精神,闖出一條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發展路子的“溫州模式”等等,對於我們解決好高質量發展抓什麼、怎麼抓等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借鑑。當前,我盟經濟總量不足、結構不優、發展方式較為粗放的問題尤為突出,同全國全區一樣,經濟發展也處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衝關奪隘的關鍵時刻。我們將認真學習借鑑浙閩發展經驗,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實施專案帶動、投資拉動、創新驅動,在研發投入、技術創新、產品升級、人才培養、產業集聚等方面下足功夫,圍繞自治區“六大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科技、大資料雲端計算、高階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農畜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快實施園區振興,打造優勢產業叢集,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後勁更足、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五、營商環境是提高地區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必須全力打造。福建和浙江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措並舉減輕企業負擔,真心實意營造尊重企業家、善待企業家、關愛企業家的濃厚氛圍,著力打造公平、法治、便利的最優營商環境。浙江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85%的新設企業可以足不出戶領到證照,“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89%,群眾滿意率近95%。寧波大力推行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快速辦、就近辦、網上辦、全城通辦”,法治政府建設水平、政府透明度、公共服務整體滿意度均居全國城市首位。嘉興著力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地,已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7400多家企業落戶,有72家世界500強在嘉興投資。福建秉承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提出的“馬上就辦”工作理念,推廣“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服務理念,全力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投資環境優的營商環境。廈門創新實施“並聯審批”模式,工程建設專案從立項到竣工驗收並聯審批全流程時間由246個工作日壓縮到40個工作日,廈門國際營商環境排名相當於全球經濟體排名第38位,廈門每平方公里創造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指標保持全國領先;晉江通過培育良好營商環境,經濟活力動力不斷釋放,民營企業數量和創造的產值、稅收、就業崗位佔全市企業比重在95%以上,擁有7個超百億產業叢集、46家上市公司、14個區域品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第5位,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縣域首位。《中國分省企業經營環境指數2017年報告》顯示,浙江企業經營環境指數排全國第二、福建排第六。兩地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啟示我們,哪裡的行政效率高、服務質量好、投資環境優,資金、專案、企業就往哪裡集聚。興安盟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不足、市場活力不強、創業氛圍不濃、企業家隊伍建設滯後,究其原因,營商環境不優是重要因素。在今年年初召開的盟委(擴大)會議上,盟委明確提出要全力破解營商環境不優這個難題。我們一定認真學習借鑑浙閩營商環境建設經驗,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嚴格落實盟委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工作,同步建設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體系,加快部門之間資料共享,健全完善投訴舉報監督機制,努力實現政務服務“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和“一次登入、全網通辦”目標。與此同時,大力加強誠信社會和法治社會建設,積極構建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生產經營環境,全力把我盟打造成為投資窪地、服務高地。

六、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三牧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必須深入實施。浙江是美麗鄉村的首創地。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調研、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開啟了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篇章。2007年浙江湖州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湖州模式”叫響全國,被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範,為實施鄉村振興、構建美麗中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啟示。當前,浙江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完善農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劃引領的建設機制,在宜居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樂活鄉村、善治鄉村為內涵特色的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發展模式。浙江安吉美麗鄉村建設指南成為美麗鄉村建設國家標準。特別是考察安吉縣餘村和大竹園村時,深深感到城鄉協調發展,農民收入快速增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得益於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深化。餘村科學佈局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有序推進廠區改造、道路三化、河道整治、汙水處理、垃圾分類、農整復墾六大行動,大力引導鼓勵村民發展農家樂,通過村民自治、市場參與發展休閒旅遊產業鏈,強化機制約束、平臺共享、活動引領,營造鄉村振興濃厚氛圍。大竹園村超前規劃村莊經營方向,依託“蔬香大地”農業專案,形成以綠城桃花源、外婆家土灶等休閒專案為主導、以水稻、藍莓種植為基礎、以竹製品加工為輔的發展格局,201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1.5萬元,人均收入30661元。2017年浙江湖州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72:1,城鄉發展差距在全國是最低的地區之一。浙江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示範區。浙江經驗啟示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注重規劃引領、注重示範帶動、注重生態治理、注重產業支撐、注重秉持和弘揚優良傳統,注重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加快從“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轉變。興安盟是傳統農牧業大盟,農牧民佔全盟總人口近2/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牧區,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牧區,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牧區,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是110萬農牧民的殷切期盼。我們要認真學習借鑑浙江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興安盟實際,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精準施策,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品牌興農四項興農工程,積極發展休閒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充分挖掘農耕牧業文化資源,全面總結推廣“一學一帶兩轉三改”農牧民素質提升有效做法,紮實開展“改變生活從庭院做起”等專項行動,不斷提升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局面。

通過這次考察,浙閩兩省在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方面也有許多可學習、可借鑑的好經驗好做法,我們將持續深入研究、認真學習借鑑、注重消化吸收和轉化應用,切實把我盟各項工作做細做深做紮實,全力推動我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更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