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發展中國家人口與勞動力的基本理論問題

發言稿1.48W
發展中國家人口與勞動力的基本理論問題

    摘要:勞動力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結合中國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家的國情,參照西方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從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與勞動力特徵、發展中國家的失業、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流動3個方面論述了發展中國家人口與勞動力的基本理論問題,對相關部門制定人口和勞動力政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發展中國家人口;
勞動力;
勞動力流動
 
    一、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與勞動力特徵
 
    (一)人口增長非常迅速
 
    西方學者按照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的變動關係,將人口增長過程劃分為4個階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
出生率仍然很高,但由於死亡率開始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迅速提高;
出生率開始下降,但人口死亡率繼續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率仍然相當高;
出生率和死亡都很低,導致人口自然增長率也很低,甚至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目前尚處在第3階段,出生率較高,死亡率較低,人口增長迅速。據世界銀行有關資料,1980-2008年低收入國家的平均人口增長率高達2.1%,而高收入國家平均增長率僅為0.7%。
 
    (二)人口年齡結構比較年輕
 
    人口學家將人口年齡結構劃分為3種類型:年老型人口、年輕型人口、成年型人口。人口的迅速增長,使得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結構比較年輕。2008年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低收入國家為36.5%,而高收入國家為18.3%。不過在一些人口控制工作推行較早、措施較為得力的發展中國家(如中國)生育率的持續下降,導致少年兒童比重逐漸降低,人口年齡結構已從年輕型轉變為成年型,並正在向老年型轉變。
 
    (三)人口城市化速度較快
 
    人口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鎮地區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20世紀60-7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平均每年以2.4%的速度遞增,超過同期發達國家1倍。不僅如此,發展中國家大城市的發展更為迅速,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已上升到38%。
 
    (四)人口素質普遍不高
 
    由於醫療保健條件、營養狀況和文化教育狀況等方面的差距,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素質較低,嬰兒死亡率仍高於發達國家,而平均預期壽命則低於發達國家。除此以外,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市場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
 
    勞動力市場結構的二元性,即存在著城市和農村兩個執行特點不同的勞動力市場,這是二元經濟結構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具體表現。還有一些發展經濟學家將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市場分成3個部門,即城市正規部門、城市非正規部門和農村就業部門。城市正規部門一般由政府和大型企業構成,往往支付高於市場水平的工資,並提供穩定的就業,但就業機會少,申請者眾多。城市非正規部門則是由個人或家庭所有的小企業構成,勞動力密集,技術層次低,它提供正規部門所不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有時也與正規部門競爭,就業崗位容易獲得,但工資比正規部門要低得多。由於進入容易,這個部門的勞動力市場往往處於均衡狀態。在農村就業部門,就業對家庭成員而言,主要不是為了獲得工資,而是為了獲得家庭企業管理中的一份產出。
 
    農業和其他初級產業部門就業人口比重較大,並且經濟發展水平越低,這個比重也越大。目前,許多發展中國家農業就業人口的比重仍在50%以上,少數最不發達的國家甚至達到80%以上。隨著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業就業人口的比重將會逐步下降。
 
    勞動力增長迅速。發展中國家人口的高速增長以及較年輕的人口年齡結構必然導致勞動力增長迅速。據世界銀行估計,1960-1970年,發展中國家勞動力的年均增長率為1.8%,1970-1980年上升至2.2%,1980-1990年仍保持在2.2%,1990-2007年略有下降,為2.1%,而同期發達的工業國的增長率分別僅為1.2%、1.2%、0.7%和0.5%。
 
    大多數工人的工資很低,尤其是農村勞動力市場和城市非正規勞動力市場的均衡工資極低。其主要原因是,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一般是充足的,甚至可以說是無限供給的。過剩的勞動力供給必將使得這些部門工資水平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上。
 
    二、發展中國家的失業
 
    關於發展中國家的失業問題,克里希納(hna)的研究頗有影響。他把發展中國家的失業分為兩種:公開失業和非公開失業。公開失業定義為零工時零收入,非公開失業則包括4種計量標準:在時間標準上,勞動者在一年中勞動的天數或時數低於被定義為充分就業的天數或時數;
在收入標準上,勞動者在一年中獲得的收入低於某種必要的最低額;
在意願標準上,勞動者願意工作的時間大於其目前工作的時間;
在生產率標準上,勞動者從目前就業中撤出來而不減少產出。總之,如果符合這4條標準中的任何一條,這個勞動者就可以被視為處於非公開失業狀態。
 
    愛德華茲(rds)通過對發展中國家就業問題的綜合考察,對發展中國家的失業型別做了類似的劃分。一是公開的失業。這類失業包括自願失業和非自願失業。自願失業是指能夠勝任某項工作的人拒絕考慮這種工作而暫時處於閒置狀態,非自願失業是指積極尋找工作但仍無工可作的勞動者。二是非公開失業,指發展中國家除公開失業之外的其他各類失業的統稱,具體包括以下型別;
就業不足型失業,這類失業者是指那些實際工作時間少於他們能夠並願意工作時間的勞動者;
偽裝的失業,是指勞動邊際生產率等於或接近於零的就業者,如果從總就業中撤出一部分勞動者而不會使總產出減少;
隱蔽性失業,指有些人因無工可做而選擇非就業的活動;
提前退休而引致的潛在失業,在不少國家,儘管人均壽命不斷延長,但退休年齡卻逐漸下降,這主要是為更多的年輕人創造就業和提升的機會;
健康受損引致的潛在失業,指在正常情況下本來可以作全日工作的勞動者,由於營養不良和衛生保健狀況較差而使其不能全日工作;
無效率生產引致的潛在失業,本來具有生產性的勞動者,因補充性的物質資源不充分,生產率極低,生產出的產品甚至還不能補償他們生活必需品。可見,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的失業範圍要廣泛得多,型別也更復雜多樣。
 
    發展中國家失業問題已經成為各國政府最“頭疼”的事情,其嚴重性首先表現在城市公開失業方面。表面上看城市公開失業率不算太高,但其發展趨勢卻呈現穩定上升的勢頭。其次城市和農村存在著大量的非公開失業。發展中國家城市的非公開失業能常存在於國有企業和城鎮非正規部門。一般而言,發展中國家的非公開失業率大約在20%以上,再加上公開失業,實際的失業率大約在30%左右。導致發展中國家存在如此嚴重的失業問題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由於勞動力市場供求的極度不平衡所造成的。但進一步從供給方面看,發展中國家人口的高速增長所帶來的勞動力迅速增加則是產生嚴重失業的主要原因;
從需求方面來看,除了人均農業資源、特別是人均土地資源相對不足的因素外,主要是由於城市工業部門創造就業機會的能力較低所致。
 
    解決發展中國家嚴重的失業問題有兩種思路:減少勞動力供給;
增加勞動力需求,從供給方面來看,降低人口增長率是最根本的措施。人口增長率的下降可導致勞動力供給的下降,但是一般有15-20年的滯後期,這意味著降低人口增長率是減少勞動力供給的一個長期戰略。要在短期內減少勞動力供給還應該在降低勞動力參與率上做文章。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降低勞動力參與率,特別是通過發展教育,提供更多的就學機會來降低年輕人口勞動力參與率有相當大的潛力。然而,勞動力供給的調節總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解決發展中國家嚴重失業的重點應是擴大勞動力需求。在論述就業擴充套件與失業治理時,發展經濟學家一般都認為,以解決西方發達國家失業問題為中心的凱恩斯主義就業理論和政策對發展中國家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早期的二元經濟發展理論也不能作為解決發展中國家失業問題的政策依據,要解決其失業問題,需要實施全方位的就業擴充套件戰略。其主要內容如下:
 
    城鄉經濟平衡發展,即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這是解決農村非公開失業的重要措施。消除價格扭曲,即通過消除勞動和資本的價格扭曲來擴充套件就業機會。選擇和開發適用技術,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資源豐富而資本相對短缺。因此應該儘量選擇那些使用勞動力多、資本少的技術進行生產。增加出口,特別是選擇以勞動密集型製成品為主的出口導向型貿易戰略,也是擴大就業的重要措施。通過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以及採取適當的政策措施來縮小城鄉收入水平的差距,對緩和由於農村勞動力過度流入城市所帶來的城市就業壓力,減少城市公開失業,也有很大意義。
 
    三、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流動
 
    在二元經濟向現代一元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勞動力由農村向城市的流動,或者說勞動力由傳統農業部門向現代工業部門的轉移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發展經濟學家對這一現象進行過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許多著名的理論模型。
 
    (一)劉易斯模型
 
    從勞動力流動的角度看,它是發展經濟學關於勞動力流動的第一個理論模型。在二元經濟中,傳統農業部門存在著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因此只要工業部門提供略高於農業部門的工資,農業剩餘勞動力將由農村源源不斷地注入城市,城市現代工業部門在現行固定工資水平上能夠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數量的勞動力,其勞動力供給相對於需求來說是無限的。隨著城市現代工業部門的不斷擴大從而可以吸收更多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如此迴圈往復,直到農業剩餘勞動力消失,發展中國家也就完成了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的轉換。
 
    (二)拉尼斯-費模型
 
    美國發展經濟學家拉尼斯(s)和美籍華人發展經濟學家費景漢認為,劉易斯模式的不足之處在於忽視了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和農業剩餘產品增加是農業勞動轉入現代工業部門的先決條件,為此,他們根據農業和工業兩部門發展的對應關係把勞動力轉移過程分為3個階段:
 
    勞動邊際生產率等於零的階段。在傳統農業部門存在大量顯性失業人口,勞動力供給彈性無限大,他們可以由農業部門流入城市工業部門,並不會影響農業生產。
 
    勞動邊際生產率大於零但小於不變制度工資的階段。由於在農業部門存在隱蔽性失業的過剩勞動力,這部分勞動力會繼續流入城市工業部門,而農業總產量卻不能與工業部門的勞動力同步增長。糧食的短缺必然引起農產品價格的相對上漲,因此,工業部門不得不提高工資。由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的轉變點被稱為“糧食短缺點”。
 
    勞動邊際生產率大於不變制度工資的階段。農業部門已不存在剩餘勞動力,農業部門勞動力收入不再取決於制度工資,而是按照邊際生產率分配原則取得收入,這意味著傳統農業已轉化為商業化農業。因此,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轉變點被稱之為“商業化點”,由此開始進入穩定增長的發達經濟,二元結構特徵消失。
 
    參考文獻:
 
    1、馬爾科姆·吉利斯等.發展經濟學[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2、高樹華.我國二元經濟的轉換及人口問題[J].山東大學學報,2008(2).
    3、成方.論我國勞動力與人口關係[J].湖南大學學報,2006(3).
    4、費景漢等.勞動剩餘經濟的發展[M].華廈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陝西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