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科技進步對交通行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發言稿2.21W


□ 作者: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劉芳 綦佳
  內容摘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交通運輸業的發展與科技成果應用。本文首先通過索洛增長速度模型得到的科技進步對交通行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說明科技進步的重要作用。並在此基礎上從交通行業經濟發展的幾個重要方面入手,分析了交通行業經濟發展中科技進步因素的作用。
  關鍵詞:科技進步 交通經濟 交通發展 影響因素
  
  交通運輸業是科技成果率先應用的領域,同時,科技又是交通發展的羽翼和助推器。
  科技進步對交通行業經濟發展的影響,是由於它直接或間接地使勞動過程發生變化來促進交通行業經濟增長的。在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中,科技進步一般指廣義的科技進步,指除勞動力和資金投入增加使經濟產出量增長之外,其他使經濟增長的所有因素均為科技進步。
  
  科技進步對我國交通行業經濟發展的作用
  
  由於科學技術進步,使得運輸工具的運輸速度、裝載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經濟運距不斷地延長,運輸範圍日益擴大。我國公路運輸的經濟運距,由原來的50~60km提高到現在的250~300km,美國公路汽車運輸的經濟運距甚至提高到1200km。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其對交通的影響日益顯著。
  美國經濟學家索洛通過對從C-D生產函式的大量研究和開拓性工作,建立了增長速度方程。增長速度方程是從經濟變數相對變化來研究經濟增長與技術進步的,它是用於描述投入要素增長速度、產出增長速度與科技進步速度之間關係的,其基本形式為:
  Y=a+αK+βL
  其中,Y為產出增長速度,a為年科技進步速度,α為資金產出彈性,β為勞動產出彈性;
K為資金產出彈性,L為勞動投入量增長。
  該方程是衡量科技進步作用的最常用的模型之一,其意義是:經濟的增長量是由生產要素資金和勞動的投入量的增加以及科技進步帶來的。廣東研究者通過索洛增長速度方程測算得出如下結果:在廣東交通事業中,從1995—2003年,年均科技進步速度由6.28%上升到14.32%;
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60%提高到57.51%,提高了4.9個百分點;
而產出量的增長速度提高了12.94%。從1995年開始,廣東交通行業的直接產出年均速度增長已經達到18.42%。同樣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科技進步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貢獻和作用呈增長趨勢;
科技進步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貢獻率增長了5.66個百分點。
  吉林省交通廳在《“九五”計劃、2010遠景發展規劃》中指出,“九五”期間,吉林省科技進步對交通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目前的32%提高到50%左右,到2010年達到65%。
  可見,我國交通經濟發展中,科技進步已經成為重要因素,其對交通經濟發展的貢獻和作用呈增長的趨勢,而且在今後的發展中,科技進步對交通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將會越來越突出。
  
  科技進步對交通行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
  
  廣義的科技進步包含了政策、社會和自然條件等因素,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成果的運用,不斷轉化為現實的交通生產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通道:如道路、航道、管道,以及通訊、訊號、導航設施等)的發展、交通工具效能(如速度、安全性、體質和重量等)的提高和增強,促進交通方式的發展與完善、交通運輸佈局的合理化、交通管理效能提高以及交通管理體制的變化和交通從業人員素質的增強。現代科技進步對交通行業經濟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使交通運輸效率不斷提高
  交通運輸效率是指運輸活動中所消耗的勞動量與所獲得的勞動效果的比率,即要素投入與有效產出的比率。
  運輸裝備的改進 運輸裝備是物化了的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在運輸裝置、運輸工具的改進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特種車輛、船舶、專用車輛、現代化裝卸機構和檢測保修裝置應運而生,使運輸方式逐漸增多,運輸規模從小到大,運輸工具從落後到先進,運輸效率從低到高,充分滿足了社會各階層對運輸質量的需求。此外,集裝箱運輸的發展對運輸物件進行規範,從而實現裝卸、運送的全盤機械化。集裝箱運輸使運輸能力增大,運輸數量增多;
集裝箱運輸不僅提高了裝卸效率,加快了運輸工具週轉,還減少了貨損貨差。
  運輸結構的改變 運輸結構指的是交通運輸行業內外,相互聯絡的各個方面和環節的有機比例和構成。根據耗散結構理論,各種運輸方式的競爭主要是指各個行業科學技術之間的競爭,這種競爭的加劇最終會改變原有的運輸結構,打破原有平衡,建立一種新的運輸結構。高速鐵路的修建、磁懸浮技術的運用使得鐵路恢復了生機。在現代海運技術中,渦輪增壓技術和水上噴汽發動機的應用將大大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促進海上快速貨運業的發展。4萬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也正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便捷、高效的運輸服務,已經體現出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可以說,各種運輸方式都在不斷採用新技術,必然會影響到運輸結構的改變。
  交通運輸體系的形成 科技進步使運輸方式日益多樣化,水運、公路、航空使得客、貨位移的替代性增強,消費者的選擇餘地加大,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存在著激烈競爭。但由於它們提供的都是運輸勞務,因而能將它們組合起來,使其發揮各自的技術經濟優勢,產生互為補充或互相加強的作用,構成統一、協調的綜合運輸網。通過優勢互補,取得1+1>2的協同效用,為社會提供方便、經濟、及時的運輸勞務。可以說,科技進步是綜合運輸體系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條件。
  使交通管理效能不斷加強
  交通管理是對人的交通行為的管理,是為了安全、通暢、快速、高速、低公害的目標,控制交通參與者的交通行為。交通運輸管理的難度與水平、要求及其手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要求,需要科技進步的支撐。如今,現代科學技術在交通管理中的運用,使交通管理的效能大大提高。這主要表現在:
  計算機的應用 計算機的應用從系統工程角度對各類道路交通流向進行系統合理的規劃與設計,針對不同道路的實際交通負荷水平,因地制宜地實施有效控制,提高了通行能力,使交通流向更加優化
並能夠根據交通流量、流向的分佈特點,加強區控道路的交通渠化研究和實施,提高渠化路口的通行能力,減少交通事故,優化交通秩序,使得道路的使用更加科學合理,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電視系統的使用 電視系統的使用,使交通訊息的獲取更快捷,管理更直觀、方便。第一,監視交通流量及道路狀況,及時得到交通阻滯狀況及原因。第二,訊號顯示終端的直觀確認,作為計算機確認訊號的輔助手段。第三,交通流量調查,為計算機考察、試驗、調整各交通方案提供依據。第四,地圖板的輔導顯示,提高交通指揮中心的應變能力。第五,對特種車輛的監視,保證其安全暢通。第六,配合其它公安業務工作,提供現場資訊等。
  模擬技術的運用 模擬技術在交通管理中的運用,有利於提高交通規劃、組織和管理研究的效益。利用交通模擬模型能動態逼真的模擬各種交通現象,從而有效地進行交通規劃、交通組織和管理,交通能源節約及物質運輸流量合理化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可以避免週期較長的交通調查和現場實驗,以很小的代價獲得各種資料,再現多種交通現象,從而在大範圍、深層次上對交通問題進行研究。
  智慧交通系統的產生 智慧交通系統(ITS)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後,一般包括智慧導航系統、安全駕駛系統、交通管理系統、行人幫助系統、公路高效管理系統、公共交通管理系統和運輸車輛管理系統以及車輛緊急支援系統等子系統。它將資訊、通訊、控制和計算機技術及其它現代技術整合應用於交通運輸領域,使人、運輸工具、運輸線路密切結合,建立起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運輸管理系統,實現對運輸網路的現代化管理和對運輸工具的服務,同時,也為交通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他高新技術的引入 由於通訊技術進一步完善,運輸的安全性得到根本的提高。航空運輸中,國際民航組織(ICAO)正著手建立先進的通訊、導航、監視(CNS)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統(ATM)。新系統以加強資料通訊為特點,包括有衛星覆蓋全球,以及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此外,還有自動監視(ADS)裝置,該系統能夠監視海洋空域、邊遠陸地區域和雷達覆蓋不到的其它區域。鐵路方面應用的有列車執行安全自動控制和安全監控系統;
目前國外還引用自動定位系統、測速系統、車載資料庫等技術,新技術的應用使鐵路安全性大大提高。一些國家的水路運輸採用了星基定位,以及船舶自動操縱與避碰等技術。
  使交通經濟增長日趨合理
  科技進步使運輸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是運輸企業的投入與產出之比。就交通運輸而論,提高經濟效益表現為:在投入的資金和人力一定的情況下,產出的運量、週轉量越多,運輸收入越高;
或者是在產出的運量、週轉量,以及運輸收入一定的情況下,投入的人力、資金越少。提高交通運輸經濟效益的關鍵在於轉換階段,其根本途徑在於降低勞動(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消耗和提高生產效率,而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勞動消耗的根本途徑在於科學技術。隨著經濟發展和生產率水平的提高,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可能會放慢,但技術進步對生產率的增長的貢獻份額將會逐步提高。
  科技進步使交通運輸的經營方式轉變。從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是經濟發展的共同規律。現代交通運輸的發展,不單是交通運輸規模和場所的擴大,更重要的是依靠高科技,以高效率和高質量作為其生存、發展的方向。國外著名的物流企業(如UPS、DHL、TNT等)不單是具有一定的規模,更重要的是結構的優良,具備一體化作業能力,物流資源得到較好地利用,服務質量和效率也有根本保證。因此,現代交通運輸不是依靠單純的數量增長和場所的擴大,而是利用高科技,通過加強管理來實現的。科技進步是集約型經營的核心,是降低能耗和各種物資消耗的最有效的途徑。
  科技進步使交通行業的產品結構調整。由於科學技術進步,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產品結構也向短小輕薄化、小批量多品種化和高技術化發展。與之相適應的,在客運結構上,生產性旅行的比重下降,消費性旅遊的比重增長;
貨運上產品重量趨向輕型,原材料用料下降,集約化產品逐漸增加。以上變化要求運輸行業提高運輸工具的檔次,增加專用車和特種車輛,並增開直達列車等,提高運送速度,以滿足社會各階層的不同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運輸需求發生較大的變化,人們對交通運輸的條件和運輸及時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科學技術是交通運輸的生命和未來,交通運輸業要適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就必須重視科技進步在交通運輸中的作用。

科技進步對交通行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彭列漢,吳元強.論交通與科技的互動.理論月刊,2005,(2)
  2.成耀榮,周列茅,胡列格.科技進步在交通運輸中作用的定量測度方法研究.系統工程,2004,(5)
  3.成耀榮.論科技進步在交通運輸中的作用.長沙交通學院學報,2003,(3)
  4.夏盛,蘇駿.依靠科技進步促進交通發展.江蘇交通,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