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7篇

一篇調研報告通常分為標題、前言、正文和結尾這四個部分,大家在寫調研報告時一定要注意實事求是,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7篇

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篇1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藥品管理法》、《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及新出臺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精神,按照“地方政府負總責、部門分工協作、各方聯合行動”的要求,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進一步規範了食品藥品市場秩序,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得到保障,有效預防了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保障措施。市政府對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專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等,督促食品藥品安全措施的落實。一是加強機構建設。xx年8月份,市政府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由常務副市長擔任食安委主任,三位分管農業、衛生、經貿口的副市長和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擔任副主任,成員由市直25個相關部門和梅列、三元兩區政府分管領導組成,下設辦公室,掛靠在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並根據市領導工作分工的變化及時調整充實食安委成員。二是科學界定職責。針對食品安全監管存在多頭執法、職責不清、檢測資源重疊等問題、專門組織進行調研,召開專題協調會,進一步理順食品源頭、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相關部門監管職責,做到不留空檔、不留死角。三是周密部署工作。市食安委多次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開展食品安全工作調研,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督促食品安全各項措施的落實。四是經費列入預算。為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市財政局將食品安全經費列入預算,所有經費由食安委集中管理、專款專用。

(二)加強協調聯動,齊抓共管。一是加強日常監管。市食安委充分發揮綜合監督和組織協調職能,採取日常監督檢查與專項檢查、突擊檢查與明查暗訪、群眾舉報與點上抽查相結合的辦法,強化食品藥品監管。規模養殖場、蔬菜基地、大型超市和藥店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較到位,索證索票制度較健全。xx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共組織開展食品各類執法檢查11萬多次,檢查食品、加工、經營企業14.6萬戶,查處各類食品違法行為xx多起,查獲汙染食品80多噸,總貨值500多萬元。二是開展聯合執法檢查。針對節假日的食品供應情況以及食品安全重點問題、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組織質監、工商、衛生、農業、畜牧水產、經貿、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執法人員,重點開展了“元旦”、“春節”、“五一”、“六一”、中秋、國慶等節日食品安全聯合檢查,以及豆製品、學校食堂、農村食品市場、迎奧運等專項食品安全聯合執法,對食品種植養殖源頭、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四個環節的重要部位、重點單位、主要品種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組織整改,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三是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xx年以來共辦理人大和政協有關食品安全的建議和提案24件,通過建議和提案的辦理,使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得到初步解決。 (三)突出治理重點,強化專項整治。根據食品產供銷各環節的市場供給狀況和安全薄弱環節,結合我市實際,先後組織開展了多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一是開展食品小作坊、小企業專項整治。xx年,對全市小作坊開展調查摸底,摸清全市現有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的基本情況。從xx年起,每年都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通過“兩取締”、“一轉產”、“四個到位”等措施,把絕大多數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納入正常監管範疇。二是開展了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xx年,按照國務院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的工作部署,我市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了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如期完成了10大整治工作任務,實現了30個硬性整治目標,包括省定的13個100%量化目標。三是開展了乳製品專項整治。去年九月份,“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後,我市高度重視,認真抓好乳製品生產加工環節、流通環節、餐飲環節和奶牛養殖、奶源供應環節的清查和監管,落實嬰幼兒的免費篩查和治療措施,維護了社會穩定安定。四是開展打擊違法新增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新增劑專項整治。從去年12月份以來,我市組織各有關部門對養殖環節、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流通環節和餐飲消費環節違法新增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新增劑進行專項整治。專項整治以來,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4278人次,檢查單位25546家次,整治重點單位925個,整治重點品種153個,查處案件5起。五是全面深化藥品市場整規。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藥品市場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大藥品市場整規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藥品。幾年來,我市共組織開展了208次專項檢查,查處藥械違法案件6032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8起,取締無證經營藥械1244起,不斷淨化藥品市場。

(四)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安全意識。一是組織開展宣傳活動。組織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進農村、進社群、進學校”“食品安全宣傳週”等活動,並通過加強與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社聯絡,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上半年,大田共計傳送食品安全簡訊2萬條,發放《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單行冊5000本,宣傳單5.3萬份,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提高了全社會對食品藥品安全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二是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培訓。全市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根據各自的專業特點和監管職責,舉辦了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業主及食品從業人員等培訓班,通過培訓,提高了監管隊伍依法行政能力和監管水平,增強了業主及食品從業人員素質,從業和執法人員的法律意識、質量意識和自律意識都得到加強。三元區今年舉辦食品安全法學習培訓宣貫會2期,邀請有關專家解讀《食品安全法》,共有60多位已獲qs證的食品企業、小作坊、商場超市的負責人蔘加會議。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食品藥品相關法律法規宣傳不夠深入。一是一些領導和幹部對食品藥品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學習不夠,重要性認識不足,責任意識不強。三元區至今未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協調不夠有力。一些食品衛生執法人員法律意識不強,執法不嚴,監管不到位。二是一些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守法經營意識淡薄,生產加工企業設施簡陋,生產環境、衛生條件差,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從業培訓不到位,對食品衛生安全要求和常識不瞭解。如大田巖城啤酒廠生產環境差,從業人員存在未穿工作服,穿拖鞋現象。大田均溪國小食堂靠豬圈太近,臭味難聞,空氣質量差。三是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個別食品藥品經營單位和餐飲單位臺賬、相關記錄登記不全,流於形式。如大田七星漁業公司下藥記錄不全,明溪屠宰廠進廠豬檢驗登記不夠完整。四是為數眾多的消費者存在食品安全意識差、辨別能力低、維權意識淡薄等問題,許多消費者不知道“qs”是食品質量安全標誌。

(二)食品藥品安全的隱患仍令人擔憂。一是農產品生產多以農戶為單位,缺乏標準化程度高的規模種養殖,農業投入品使用不規範,一些農民在生產中往往盲目加大施藥量和施藥次數的現象,不到安全間隔期就採收使用,農產品全過程質量監控難度大。農產品中農藥、抗生素、重金屬、瘦肉精和市區周邊眾多“泔水豬”養殖等問題仍然存在。二是食品生產單位以家庭小作坊為主,生產條件較差,食品新增劑超標。三無食品、過期黴變食品、以次充好食品仍然存在。三是食品流通終端大多為個體工商戶,經營方式和管理水平較為落後,索證登記不規範。四是餐飲業衛生狀況堪憂,有的從業人員沒有健康證,有的碗筷消毒不夠,食品品質難保證。街頭飲食攤點和夜市大排檔衛生存在“髒、亂、差”的問題。特別是餐具洗滌公司監管不到位,個別從業人員無健康證,企業工作流程不規範,包裝車間不具備無菌操作條件,洗滌、消毒原料和包裝材料索證不規範。在全市相當多中小酒店都使用這些消毒餐具的情況下,潛在著較大的食品安全問題。四是部分醫療機構未按規定進行藥品的儲存、保管和養護,藥事管理不夠有序、規範,對體外診斷試劑、醫用耗材、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的管理較為薄弱。藥品流通環節違規、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三)食品安全監管存在薄弱環節。一是相關部門分段監管銜接不緊密。7月23日省政府關於研究落實《食品安全法》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下發後,有的部門傳達不及時,造成銜接不力,相互推諉。此外,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質量監督部門、工商部門、食品藥品監督部門、衛生部門之間的許可權應當重新調整,但《食品安全法》沒有界定生產領域、流通領域和餐飲服務的含義,導致監管工作內容難以截然分清,存在監管缺失和交叉的問題。二是有的部門監管責任沒有到位,降低標準,放鬆要求。如大笨鵝酸奶廠遷移新址後,在未辦理好衛生、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將產品供給市區居民。我市的腐竹產品的抽查合格率僅60%左右,尤溪腐竹產品已被列入全省重點整治地區及重點整治產品目錄。大三元商廈中經營冷凍水產品普遍沒有索證。三是農村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監管手段滯後,三無食品較多。四是長效機制不夠健全。責任目標、責任考評、責任追究、日常巡查、應急管理、安全資訊等制度還不完善。

(四)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措施不配套。一是監管隊伍力量薄弱。一些部門存在承擔的監管任務與配備的人員不相適應的問題,有些地方監管專業化水平不高。市質量監督局負責兩區食品質量安全監督僅2人,三元區負責協調食品安全工作僅經貿局1人。二是缺乏必要的技術裝備和手段。工商、農業、畜牧等相關監管部門普遍缺乏必要的檢測裝置和配套設施,檢測技術落後且資源分散,只能做簡易的農藥殘留檢測,無法進行抗生素、重金屬等殘留檢測,依靠感觀、目測進行現場檢測的方法仍然存在。三是經費保障水平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日益增長的需求還不相適應。一些部門檢測經費和買樣經費未列入預算。三元區蔬菜批發市場共有80多個品種蔬菜,每4天僅抽檢一次,檢測8個品種農藥殘留,難以保證上市蔬菜質量。

三、建議意見

(一)強化食品藥品安全宣傳教育。食品藥品安全關係到廣大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為此,各級政府要繼續加大對《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的宣傳力度,提高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的法律意識,依法依規切實加強領導,強化責任,落實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各項措施。要加強食品藥品製售從業人員的法律、業務培訓和社會公德教育,熟悉並掌握必要的食品藥品知識和技能,知曉本行業科學發展的動態和資訊,加強自身規範化管理。要加大媒體對違法生產、教育行為的曝光力度,促進依法、誠信經營。要採取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分期分批對不同人群進行食品藥品安全健康教育,讓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進入千家萬戶,增強廣大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對假冒、偽劣食品鑑別能力,自覺抵制不安全食品藥品,積極舉報違法經營行為。形成全社會重視、關心、參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強化落實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一是要繼續抓好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工作。定期召開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聯席會議,加強溝通,統籌協調,研究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存在的相關問題。對照《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進一步明確監管部門之間的許可權,對監管職責進行明確的分工,各負其責,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各個環節的監管,避免出現監管空白,維護好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要完善和落實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依法履職,嚴格監管,切實負起責任。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責任追究機制,對執法人員行政不作為、玩忽職守、執法犯法應嚴肅追究責任,給予必要的處分和處罰。

(三)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日常監管。要高度重視消除食品安全各個環節的安全隱患,繼續加強種植養殖源頭和食品藥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四個環節的安全監管,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消除監管盲區。一是加強對食品藥品生產源頭的監管。積極扶持和引導農產品和食品藥品生產加工企業提升產業水平,做大做強、規範生產,通過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統一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多環節的規範自律行為。要在有條件的超市建立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二是加強對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相關部門要嚴把好食品藥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准入關,不能因陋就簡,降低門檻,對不符合相關規定和違反相關程式的廠商要加大處罰力度、限期整改。要加強對食品新增劑的監管,禁止生產者採購、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新增劑、食品相關產品。三是加強對流通環節監管。要嚴格執行健全索證索票制度,加大對產品抽查檢驗力度,確保進入流通食品安全。四是加強對餐飲業的監管。要加強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嚴格餐具消毒,加強集中式餐具消毒服務公司的規範管理。加大對夜市、攤點的整治力度。五是高度關注廣大農村食品藥品安全狀況,採取切實措施加強農村食品衛生監督力量,從源頭上控制偽劣食品藥品對農民群眾的危害。

(四)深化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繼續圍繞直接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針對重點產品、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物件,組織開展聯合檢查和聯合執法,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加大對製售假劣食品藥品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不斷提高市場規範化程度和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保障程度。

(五)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加快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步伐,調整充實食安委成員單位。通過有效整合現有監管資源和監管力量,把分散的監管集中起來,把具體的監管統一起來,切實使現有監管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和發揮,形成統一、權威、高效的監管體系。建立食品藥品安全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信用體系和資訊體系,繼續開展食品藥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和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食品藥品安全形勢分析評估和預警機制,提高對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分析和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全面推廣藥監繫統的監管臺帳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監管部門檢查、抽查臺賬和現場記錄,落實整改措施和時限,使各項監管工作常態化、規範化。探索農村食品藥品綜合監管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充分發揮食品藥品監管網路的作用,真正實現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覆蓋。 (六)健全和完善食品藥品監管保障機制。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將食品藥品監管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證逐年增加。解決好食品藥品執法交通工具、快速檢測裝備、取證工具和資訊化裝置的配備,提高監管水平。要進一步整合市、縣食品藥品檢測資源,提高檢測面和檢測水平,切實使檢測到位,實現檢測常態化。二是儘快配齊配強食品藥品監督執法人員,同時要把住人員的進出關,對現有的執法人員要加強培訓和進修,不斷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人事編制部門在調研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監管部門的執法人員和鄉村食品藥品協管員編制,以滿足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

(七)大力扶持食品醫藥產業發展。通過逐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全市食品藥品安全水平。加強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將食品安全的管理延伸到農戶。通過政策扶持、市場引導,發展一批技術先進、標準化程度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一方面繼續加大對小作坊的整治力度,逐步淘汰生產條件差,技術落後又無力改造的小作坊,一方面支援技術先進、質量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發展壯大,逐步提高名牌產品企業和質量認證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從源頭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篇2

按照州政協20xx年工作安排意見,州政協組成由李永義副主席任組長,州政協辦公室、科教文衛體委員會部分委員和州食品安全委員會部分成員單位參加的調研組,於20xx年12月15日至20xx年12月16日對我州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調整後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調研。調研組在縣市政府和相關部門領導陪同下,採取實地檢視、聽取彙報、進行座談的方式,深入到勐海彩雲之南茶廠、xx縣酒廠、景洪民族幼兒園食堂、景洪農貿市場、嘎灑曼暖龍米線米幹加工點,實地查看了解情況,聽取了州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xx縣政府和xx市食品安全委員辦公室的彙報,並同與會者進行了座談,對全州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瞭解。

通過調研,調研組認為,我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又是旅遊勝地,食品安全監管任務重、責任大。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在機構設定、工作部署、年終考核、經費保障等方面突出食品安全工作。各縣市和有關部門,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統一部署,真抓實幹,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使全州多年以來未發生大的食品安全責任事故,為我州的社會和諧和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與此同時,食品安全工作還存在監管力量不足、企業質量意識不高、監管有死角、配套法規不健全、經費緊張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是要提高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只有認識到位,行動才會到位;其次就是要因病施治、對症下藥。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和解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20xx年全州食品安全工作情況

(一)調整監管職能,強化監管責任

一是調整職能。《食品安全法》頒佈實施後,我州按照法律規定和上級要求,對一些部門的職能進行了調整和充實。1月7日,州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於調整充實西雙版納州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知》,將州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定在州衛生局,並對州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組成單位進行了調整充實。1月20日,州政府組織州食品安全監管職能移交會議,正式將餐飲服務監管職能從衛生部門移交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將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能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移交到衛生部門。7月至8月,xx市、xx縣按照州政府的要求先後作了相應的調整;二是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在年初召開的全州食品安全工作會議上,州政府與各縣市政府、州食品安全委員會主要成員單位簽訂了《食品安全目標責任書》,縣市政府又與縣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簽訂責任狀(xx市還與各鄉鎮、各鄉鎮又與各村委會簽訂了責任狀,xx縣在各鄉鎮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揮抽調各轄區的食品安全工作),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三是狠抓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年初,州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西雙版納州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州政府辦公室印發了《西雙版納州 20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明確了全年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品種。並圍繞這些重點開展工作、常抓不懈;四是積極開展各項保障工作。在春節、潑水節、五一節、中秋節、國慶節、中大學聯考、兩大會議等重要節日和活動期間,都組織食品安全聯合執法檢查。對重要場所、重要環節、重要人員的食品安全進行報障。

(二)開展專項整治,確保食品安全

目前,全州共有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服務等企業11653戶,監管工作任務十分繁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除日常監管外,還要根據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整治。今年以來,主要開展了以下專項整治行動:

1、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新增和濫用食品新增劑專項行動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新增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新增劑監管的通知》和《雲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關於印發雲南省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新增和濫用食品新增劑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州認真貫徹落實“確保宣傳不留死角,確保責任不留死角,確保排查不留死角,確保監管不留死角,確保整治不留死角” 的工作方針,堅持整頓與規範並行、打擊與扶持並舉、專項整治與構建長效機制並重的原則,堅決依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新增和濫用食品新增劑的違法犯罪行為。為使整治行動取得實效,一是及時成立了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全面指導、協調全州的專項整治工作;二是對專項整治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加強責任追究。州政府與三縣市政府和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主要監管職能部門簽訂了《西雙版納州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新增和濫用食品新增劑專項行動工作任務書》,對各地各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三是深入調查、摸清底數。各縣市各部門按照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對轄區內食品和食品新增劑銷售和使用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四是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州委宣傳部制定下發了《西雙版納州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新增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新增劑監管宣傳報道方案》。州內媒體根據方案要求,加大了宣傳力度。各縣市各部門充分利用簡報、宣傳單、標語、網頁等媒介,加強專項行動宣傳。向企業發放打擊食品非法新增及濫用食品新增劑的相關公告,開展 “給監管物件一封公開信”及《生產企業食品安全承諾書》等活動;五是突出重點,嚴厲打擊。各監管部門認真落實監管責任,加強部門聯動,嚴厲打擊非法新增行為。整治期間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0882人次,出動車輛2632輛次,檢查食品新增劑經營企業807戶次,食品生產企業11282戶次,食品流通企業 21709戶次,餐飲服務企業3688戶次,種養殖戶1182戶次,屠宰場346戶次,市場1779個次。封存、下架朱師傅綠茶粉、朱師傅麵包饅頭速發改良劑、四川xx縣紅油豆瓣醬等非法使用物質和不合格食品新增劑的食品。

2、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專項監督檢查

根據上級要求和我州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存在的問題,從今年3月開始,全州衛生、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開展了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專項整治工作。一是重點對規模較大的景洪“潔康餐具消毒服務有限公司”進行監管和整治。針對該公司在消毒場地、人員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先後8次對該公司進行監督檢測,共抽檢套裝餐飲具80套400件,促使該公司按要求進行了整改,消除了景洪地區餐飲業一大安全隱患。二是對全州轄區內20家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其中景洪8 家、勐臘5家、勐海7家)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對7家消毒後餐飲具進行隨機取樣。針對存在問題,除現場指導整改外,下發監督意見書16份,對周圍環境不符合選址要求的2家單位提出重新選址意見,對檢驗不合格的消毒單位給予了行政處罰。

3、豬肉市場專項整治

根據我州豬肉市場存在的問題,今年6月開始,全州開展了豬肉安全專項整治。以景洪城區生豬集中屠宰整治為重點,針對“私屠、私賣、私買”問題,嚴厲打擊私自屠宰、加工經營“瘦肉精”的生豬及不合格豬肉產品的違法行為。商務、農業、工商、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聯合行動,開展突擊檢查、增加市場巡查頻次,加大處罰力度。嚴格執行生豬定點屠宰制度,督促企業改善屠宰設施,完善肉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體系,加強生豬等畜禽屠宰檢疫監管,屠宰企業實行專業技術人員持證上崗,做好餐飲服務環節購進管理,嚴禁購進私屠濫宰豬肉,制定《西雙版納州打擊生豬私屠濫宰舉報獎勵制度》,動員廣大群眾積極舉報生豬私屠濫宰的違法行為。通過整治,使豬肉市場秩序明顯好轉,豬肉安全進一步得到保證。

4、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根據省上要求,我州衛生部門認真組織了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完成了省級安排的2019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任務共311個樣品的採集和檢測任務。其中:乳製品、茶葉、蛋類、肉類、鮮食用菌、糧食、水產品、蔬菜、油炸麵食品、膨化食品、醬醃菜、熟肉製品、蜜餞、炒貨、酒類等樣品共205份,監測專案為食品中化學汙染物及有害因素。蛋製品、糕點及餅乾(邊貿食品)飲料(邊貿食品)等樣品106份,監測專案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對領導機關掌握食品安全情況,制定食品安全工作規劃,下達食品安全工作任務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廣泛開展宣傳,提高安全意識

6月13日至20日是“全國食品安全宣傳週”,圍繞“人人關注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的宣傳活動主題,全州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州食品安全委員會印製了15000份“2019年食品安全宣傳週食品安全系列宣傳小摺頁”,編制了《食品新增劑監管及相關知識》、《臺灣地區塑化劑汙染食品事件問答》、《食品中可能違法新增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新增劑名單》等資料下發。州食品安全委員會、xx市政府聯合開展了西雙版納州 2019年食品安全宣傳週集中宣傳活動,發放宣傳冊2019餘冊,各類宣傳材料5000餘份,解答群眾諮詢100餘人次。各新聞媒體利用自身優勢,大力宣傳食品安全。西雙版納報社利用報紙、網路,開設嚴打私屠濫宰、健康生活、傣鄉美食、衣食住行等專欄,宣傳我州食品安全動態,傳播食品安全知識,西雙版納人民廣播電臺在《西雙版納新聞》、《傣鄉十分》、《農墾之窗》、《熱線追蹤》等欄目,經常播出食品安全動態性訊息和深度報道,邀請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州衛生局、州質量技術監督局主要負責人蔘與三期《西雙版納熱線》直播,就全州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現狀和食品安全法規向全州聽眾作深入權威的宣傳。通過宣傳、提高了社會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知曉率,提高了群眾對假劣食品的防範意識。

由於機構落實、責任明確,措施得力,全州食品安全工作實現了全年的目標任務。截止9月底,我州先後通過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的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考核評估和省食品安全督查組的食品安全工作專項督查。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今年以來,全州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人員編制緊缺,監管力量不足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衛生、農業、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分別負責食品安全監管的各個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加大,但人員編制並未相應增加或增加過少,食品安全監管任務重、難度大。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機構改革後,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和“三定方案”要求其工作任務較原先增加了約三分之二,但人員編制沒有增加,明顯感到監管力量不足。

(二)企業“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淡薄,食品安全存在隱患

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由於社會“道德滑坡、誠信缺失”,一些食品生產經營者不能自覺履行食品安全責任,守法意識、道德意識、誠信意識淡薄,為了追逐高額利潤而製售假劣產品,食品攤販的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敷衍了事等,給食品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

(三)檢測力量分散,監控力度不倒位

我州目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主要分佈在衛生、質監、農業、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檢驗裝置重複、落後,許多專案不能檢驗。如今年工商部門在全州範圍內開展辣椒麵抽驗工作,共抽取77個樣品,其中胭脂紅、落葉黃等專案因我州不能檢驗而送普洱綜合技術檢測中心檢驗。各部門日常監管的抽樣檢驗結果只供本部門用,形成了檢測裝置資源分散、落後,資料結果難以共享的局面。在技術層面上影響了食品安全監控力度。

(四)配套法規不健全,對“五小”食品加工經營的監管難度大

我州食品生產經營小型分散的“五小”(小攤販、小作坊、小餐飲、小食雜店、小屠宰點)數量較多。《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的管理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目前,我省尚未制定相關法規,“五小”的生產經營活動處於“多、小、散、亂、差”和無證無照難監管狀態,安全隱患較大。

(五)邊民互市頻繁,食品非法出入境難管控

我州邊境線長、通道多,邊民互市頻繁、食品非法出入境現象時有發生,給防堵和監管工作帶來較大困難。

(六)職能調整不到位,依法行政有困難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能、餐飲服務監管職能分別由衛生部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這就意味著對不符合這一法律規定的部門職能要進行調整。州政府、xx市政府和xx縣政府先後於今年的1月、7月和8月對相關部門的職能進行了調整和工作交接。目前尚有xx縣因故未調整到位,使一些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執法資格不符合規定,給依法行政和監管造成不必要的困難。

(七)經費保障不足,安全監管乏力

食品生產加工經營點多而廣、遍佈城鄉,安全監管要求到現場檢查,監管任務十分繁重。但監管部門普遍存在裝備落後,經費困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客觀上造成了執法不力和管理鬆懈等弊端,使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難以真正落到實處。

三、意見和建議

(一)增加和調整編制人員,充實監管力量

面對食品生產、加工、銷售點多面廣,監管工作量大監管力量不足的實際。一是要加強監管部門和綜合協調機構的能力建設,不斷提高監管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二是整合監管力量,完善協調機制。強化部門配合,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整合功能,整合監管力量的另一個方面是在條件成熟後整合目前分散在各監管部門的檢驗室,避免裝置重複、落後、使用效率低和重複投資的弊端;三是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建立風險評估體系。制定和實施我州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方案,提高我州食品安全風險預警能力和防範能力,及時發現和消除食品安全隱患苗頭;四是堅持因事設編,因崗設人的原則。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各級政府應適當增加和調整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編制、人員。充實監管力量,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二)加強行政監管和行業自律,加大失信懲戒和違法追究力度

深入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信用檔案,不斷充實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基礎資料。並通過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對嚴重失信的企業和個人,要依法給予重罰,並實行市場退出機制,從而加強企業“第一責任人”的安全意識,從源頭上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目前,我省尚未制定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五小”)的管理辦法,而監管工作又亟需出臺這一管理法規,可用政協提案在2019年雲南省“兩大會議”上提交的方式向省上反映,以求儘快解決當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存在的“多、小、散、亂、差”問題。

(三)建立聯動機制,管控食品非法入境

為了防止和打擊不法分子利用邊民互市和出入境通道進行食品非法入境治動,海關、邊防駐軍、邊防武警、出入境檢驗檢疫、農業、工商等打私成員單位要建立聯動機制,密切配合、協調行動,加強在主要通道上的查輯管控工作,有效防止和打擊食品非法入境。

(四)依法調整職能,明確執法主體

依法行政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基本要求,食品安全一靠企業自律,二靠政府監管。監管需要法律法規的授權。《食品安全法》對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的監管部門都作了明確規定,沒有按此法規定調整部門職能的這些部門便沒有執法的主體資格,也就不能依法監管。因此,尚未進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調整的地方,要依法儘快調整,及早明確相關部門的執法主體地位。依法行政、依法監管,避免食品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

(五)保障工作經費,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監管涉及到日常監管、專項整治、聯合檢查、安全保障、綜合協調、風險監測評估等方面的工作,以及執法裝備的購置和更新,都需要相應的經費保障才能使監管工作正常運轉。目前,州、縣、市政府在財力較困難的情況下對食品安全工作作了一定的安排,有的列入財政預算,有的未列入。“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一項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是一項地地道道的民生工程,需要各級政府更加高度重視。應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各級政府的年度財政預算,使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安排常態化。經費有了保障,監管工作無後顧之憂,食品安全監管就有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就不會是一句空話。

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篇3

鄉村旅遊的根在鄉村,基礎在農民,只有讓農民真正參與到旅遊程序中來,讓農民真正受益,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才有根本保障。農戶的參與既是旅遊業發展空間的拓展,又是“三農”發展的延伸。如何激發我區農民參與興辦農家樂鄉村旅遊的積極性,如何提升我區的農家樂鄉村旅遊整體競爭力,合理引導、扶持、規範“農家樂”旅遊的健康發展,帶著這些問題,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區政協港澳臺僑委在戴玉英副主席的帶領下,利用多種形式深入有關鄉鎮、村、農家樂經營戶進行了走訪和調研,研究並提出發展措施,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農戶參與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及優勢特點

屯溪作為xx市中心城區境內生態環境優越、空氣清新、水質清澈,山、水、古村落、森林構成了綠色、生態、健康、美麗的人居環境,是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業的理想場所。近年來,我區以‘觀光在黃山,休閒在屯溪’為目標,以“休閒觀光、農事體驗”為主要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的發展觀光旅遊農業,積極探索農村一、三產業“融合式”發展,在加快農旅結合,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方面做了有益嘗試,培育出一批賞花、採摘、攝影、民宿、垂釣、徽州美食等特色旅遊產品,為遊客提供了一個欣賞優美生態、感受徽風徽韻、體驗農家風情“享受慢生活”的鄉村休閒旅遊圈。在改變城郊風貌、豐富農業業態、帶動旅遊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區以農戶為經營主體並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從事“農家樂”鄉村休閒旅遊有36家,其中:以經營山野菜、鄉土農家菜、徽州風味菜等特色餐飲的有13家;以經營採摘園、園地認購農事參與體驗的有8家;以觀光園、垂釣園等特色農業休閒的有15家,2013年“農家樂”接待人數16萬人次,從業人員800餘人,銷售鮮活農副產品320萬元,年營業收入達 2000多萬元,已成為我區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是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景區依託型、農事參與型、文化體驗型、休閒度假型鄉村旅遊產業。

藉助鄉村旅遊的發展平臺,充分挖掘生態、農耕、產業等資源,把大力發展“農家樂”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內容,引導和鼓勵農民開辦“農家樂”, 發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可供遊客和市民放鬆身心、迴歸自然、體驗農事的休閒觀光農業產業園區,為農家樂休閒旅遊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如:以新江蔬菜基地、徐村蔬菜基地、新潭金星蔬菜加工廠為代表的蔬菜產業;以九龍藍莓生態園、果亭山桃李基地、新潭草莓基地為代表的水果產業;以一品有機茶業公司、屯溪實驗茶場、胡氏茶廠為代表的茶業產業;以植物大觀園、碧桂園苗木基地為代表的花卉苗木產業;以農家樂徽菜美食一條街為代表的餐飲產業;以鬲山市民開心菜園、黃山嘉順農業科技示範園為代表的農事體驗區。

二是xx市旅遊業的長足發展為我區農家樂休閒旅遊業開闢了快車道。

隨著xx市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去年遊客接待遊客已達3732.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14.5億元。我區鄉村旅遊發展的實踐證明,農家樂休閒旅遊只要從各景區引流拓源,做到與景區互相配套,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業績。很多農民都從旅遊產業中得到了實惠,有的村更是走上了集體致富的道路,廣大農戶參與旅遊產業的積極性高漲,對發展鄉村旅遊充滿了熱情和期盼。一批鄉村觀光休閒、餐飲、農事體驗和鮮果採摘專案應運而生,應勢而上,且生意日益紅火興旺。

三是優越的區位條件為農家樂休閒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隨著xx市大交通條件的逐步改善,特別是黃山高鐵的即將建成通車,貫通南北、承東啟西的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已逐步形成,我區將更緊密的融入長三角旅遊圈、經濟圈、城市圈,處於長三角地區人口較為密集、經濟十分活躍的城市群之中,交通便捷,客源充足。最終形成到杭州、上海、寧波、合肥、武漢、南昌和廈門等中心城市都在2到4小時之間。來自長三角地區遊客比重不斷上升,特別是“黃金週”和週末,自駕車排隊已成為我區旅遊旺潮的一大亮點。

四是美好鄉村建設的紮實推進為農家樂休閒旅遊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兩年,我區著力在美好鄉村建設與農業休閒觀光旅遊開發的合理嫁接上做文章,把鄉村旅遊開發作為美好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在硬體建設上,要求在區域環境融入旅遊意識、園林意識和環境意識,實現鄉村旅遊開發與區域硬體建設一體化。圍繞美好鄉村建設中心村、百村千幢、百佳攝影點等關節點,逐步擴大油菜、蓮藕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策劃茶葉製作、開心菜園、瓜果採摘等農事體驗活動,推出一批徽菜、山野菜、特色畜禽等農家美食,培植一批各具特色的專業村、特色村。打造農旅結合的示範點和樣板區。示範帶內首批5箇中心村依託專案帶動推進美好鄉村建設,重點發展農業休閒觀光、鄉村旅遊、農村服務業和特色旅遊產品開發。如鳳霞的“鳳起霞飛”、三充的“醉美三充”、雲村的“都市雲村”、東關的“生態東關”、朱村的“綠色朱村”。

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篇4

城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係著千家萬戶,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全區的食品安全,影響社會穩定。今年,我區根據全省統一部署,完成了食品安全監管機構改革,成立了xx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為切實瞭解機構改革後全區食品安全監管現狀和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助力食品安全監管,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區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在副主席李秀珠的帶領下,進行了為其兩個月的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機構改革後食品安全監管現狀

3月,區委區政府整合了原設在衛生部門的食安辦和市質監局直屬分局、市工商局xx區分局、區食品藥品監管局的機構、職責,組建了xx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接了除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以外,包括食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的所有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新機構成立以來,通過抓班子帶隊伍、抓機制強管理、抓培訓提素質、抓監督促廉政等一系列措施,促使全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得以順利銜接,職能得到較好履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監管風險得到梳理控制。在人少事多,點多面廣的情勢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突出重點風險控制,將中國小校食堂等集體用餐、嬰幼兒配方乳粉、肉及肉製品、節令食品、農村食品等作為風險控制點和監督重點,明確分管領導、分管科室和具體責任人,實行網格化包保到人的責任監管機制,加大監督檢查頻次,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加大宣傳指導力度,降低了食品安全風險,確保了機構改革後,未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二)專項整治力度不斷加大。為確保食品市場安全,開展了豬肉及進口肉製品、乳製品和麵包製品、節令食品、農村食雜店、學校食堂餐飲安全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以及嬰幼兒配方乳粉主體清查、不合格保健食品清查等食品市場專項整頓治理行動。通過專項整治清查,全區食品市場秩序得到進一步規範。

(三)安全誠信教育持續強化。對食品從業人員“逢進必訓、逢訓必考”,開展誠信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持續舉辦食品安全培訓班52期,受訓人員達1868人次。通過培訓,切實增強食品行業安全誠信的經營意識。

(四)應急保障工作卓見成效。妥善做好緊急事件應對,如:我區發現一起h7n9禽流感病例後,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緊急關閉了9家活禽市場,並通知全區38家學校食堂不採購活禽,確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認真做好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如:公務員考試期間,認真排查考點內食堂、小吃店及校園周邊200米內批發(集貿)市場、商場(超市)、食品經營戶、餐飲店等相關市場主體的食品安全隱患,確保了公考等各項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

(五)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鑑於三個部門整合後人員配備不足且人員的食品安全監管知識都有侷限的現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爭做全能型監管幹部”的口號,邀請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的業務骨幹進行授課,全員參加了餐飲安全監管等專題培訓班,同時還派人到省、市參加各種業務培訓,使全體幹部逐漸熟悉食品安全各環節的監管重點和法律法規,提升了監管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二、機構改革後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隊伍建設亟待加強。一是機構改革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定的人員編制數相對於我市其它區縣以及我區所監管物件的數量而言明顯偏少。全區現有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17228戶,涉及食品安全的市場主體5628戶,核編卻只有96名。周邊的xx縣核編166名、休寧152名、祁門150名、xx區138名、xx縣108名,遠多於xx區,而這些區縣的監管戶數除了xx縣,均遠遠少於我區;二是空編空崗比例過大,現實際在崗人員75人,空編率達21.86%,人員嚴重不足;三是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機構改革後由從事單一食品安全環節監管轉變為對食品安全全過程監管的思想和知識準備不夠充分,監管水平和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經費保障有待跟進。一是食品抽樣檢測經費尚未納入財政預算,購買樣品及檢驗所需費用每年約50萬元,目前無實際到位資金,缺口較大,影響了日常食品抽檢工作的正常開展;二是工作經費相對不足,新機構成立後,雖然增加的人數不多,但因原工商部門配備的電腦就不充裕,增加人員也未帶電腦等必需的辦公裝置,造成電腦等必備辦公裝置缺乏,給工作的正常執行帶來不便;三是缺乏專項培訓經費,導致對食品從業人員、食品管理人員的培訓不到位。

(三)監管手段急需提高。目前,我區食品安全監管手段相對滯後,一是食品安全資訊化平臺尚未打造,許可、監管、執法等記錄絕大多數仍採用紙質化檔案管理,對被監管物件的食品安全動態資訊無法及時瞭解掌握;二是監管的技術支撐能力較弱,對食品缺乏化學分析等檢驗檢測手段,大部分仍靠外觀檢查,影響了對於非法新增等違法行為的查處效果。

(四)誠信體系尚待完善。一是尚未建立食品經營戶和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對失信違法屢教不改者未實行黑名單制度,削弱了對失信人員的制約和懲戒力度;二是食品安全誠信教育覆蓋面還不夠廣,難以做到對所有食品從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誠信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教育,不少食品經營者的誠實守信、依法經營意識比較薄弱。

三、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食品監管隊伍建設。一是比照區城管局解決人員不足的辦法,由區政府通過編外聘用來解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嚴重人員不足問題,同時還可從我市其它區縣擇優選調業務骨幹,以緩解當前人員空編嚴重的矛盾;二是建立監管人員業務培訓制度,每週利用週一早例會或週末下午,組織監管人員集中培訓,請市級專家或本單位參加過省市培訓的人員講課,同時,還可通過到市級主管部門輪崗培訓或參與市級現場檢查辦案等方式,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監管水平;三是積極向市級反映,爭取適當增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人員編制數。

(二)加大食品安全經費保障力度。一是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合理測算食品抽樣檢測經費並將其納入區財政年度預算,以確保食品抽樣檢測工作正常開展;二是根據新機構的工作需求,及時安排必要的辦公裝置購置等專項工作經費,以確保其正常執行;三是適當安排監管執法人員和食品從業人員培訓經費,確保人員培訓到位。

(三)提高食品監管技術支撐能力。一是加快食品安全資訊化建設,依託現有的食品流通“票證通”系統和電子政務系統等資源,著手建設功能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資訊平臺,與各部門或其它地區實現資訊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提高監管效率,節約人力成本,緩解、解決人員緊缺矛盾;二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執法隊伍的裝備建設,重點增加現場快速檢測裝置,提高監管執法能力;三是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可有效利用中心城區現有的檢驗檢測資源,採取簽訂代檢合作協議等方式,購買檢驗檢測服務,確保檢驗檢測對市場監管執法的技術支撐。

(四)完善食品安全誠信體系。一是積極開展守法經營宣傳教育,在監管部門對食品從業者開展誠信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並要求通過食品安全理論知識測試,方可申請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食品行業協會的誠信教育和宣傳引導作用,由協會制定培訓計劃定期組織食品從業者進行誠信教育培訓,從而進一步完善行業自律機制;二是加快建立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完善執法檢查記錄,根據信用等級實施分類監管;三是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者誠信資訊資料庫和資訊公共服務視窗,及時向社會公佈食品生產經者的信用情況,釋出違法違規企業和個人“黑名單”,對失信行為予以懲戒,為誠信者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鄉村旅遊的根在鄉村,基礎在農民,只有讓農民真正參與到旅遊程序中來,讓農民真正受益,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才有根本保障。農戶的參與既是旅遊業發展空間的拓展,又是“三農”發展的延伸。如何激發我區農民參與興辦農家樂鄉村旅遊的積極性,如何提升我區的農家樂鄉村旅遊整體競爭力,合理引導、扶持、規範“農家樂”旅遊的健康發展,帶著這些問題,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區政協港澳臺僑委在戴玉英副主席的帶領下,利用多種形式深入有關鄉鎮、村、農家樂經營戶進行了走訪和調研,研究並提出發展措施,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區農戶參與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及優勢特點

屯溪作為xx市中心城區境內生態環境優越、空氣清新、水質清澈,山、水、古村落、森林構成了綠色、生態、健康、美麗的人居環境,是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業的理想場所。近年來,我區以‘觀光在黃山,休閒在屯溪’為目標,以“休閒觀光、農事體驗”為主要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的發展觀光旅遊農業,積極探索農村一、三產業“融合式”發展,在加快農旅結合,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方面做了有益嘗試,培育出一批賞花、採摘、攝影、民宿、垂釣、徽州美食等特色旅遊產品,為遊客提供了一個欣賞優美生態、感受徽風徽韻、體驗農家風情“享受慢生活”的鄉村休閒旅遊圈。在改變城郊風貌、豐富農業業態、帶動旅遊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區以農戶為經營主體並已形成一定規模的從事“農家樂”鄉村休閒旅遊有36家,其中:以經營山野菜、鄉土農家菜、徽州風味菜等特色餐飲的有13家;以經營採摘園、園地認購農事參與體驗的有8家;以觀光園、垂釣園等特色農業休閒的有15家,“農家樂”接待人數16萬人次,從業人員800餘人,銷售鮮活農副產品320萬元,年營業收入達 多萬元,已成為我區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是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景區依託型、農事參與型、文化體驗型、休閒度假型鄉村旅遊產業。

藉助鄉村旅遊的發展平臺,充分挖掘生態、農耕、產業等資源,把大力發展“農家樂”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內容,引導和鼓勵農民開辦“農家樂”, 發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可供遊客和市民放鬆身心、迴歸自然、體驗農事的休閒觀光農業產業園區,為農家樂休閒旅遊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如:以新江蔬菜基地、徐村蔬菜基地、新潭金星蔬菜加工廠為代表的蔬菜產業;以九龍藍莓生態園、果亭山桃李基地、新潭草莓基地為代表的水果產業;以一品有機茶業公司、屯溪實驗茶場、胡氏茶廠為代表的茶業產業;以植物大觀園、碧桂園苗木基地為代表的花卉苗木產業;以農家樂徽菜美食一條街為代表的餐飲產業;以鬲山市民開心菜園、黃山嘉順農業科技示範園為代表的農事體驗區。

二是xx市旅遊業的長足發展為我區農家樂休閒旅遊業開闢了快車道。

隨著xx市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去年遊客接待遊客已達3732.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14.5億元。我區鄉村旅遊發展的實踐證明,農家樂休閒旅遊只要從各景區引流拓源,做到與景區互相配套,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業績。很多農民都從旅遊產業中得到了實惠,有的村更是走上了集體致富的道路,廣大農戶參與旅遊產業的積極性高漲,對發展鄉村旅遊充滿了熱情和期盼。一批鄉村觀光休閒、餐飲、農事體驗和鮮果採摘專案應運而生,應勢而上,且生意日益紅火興旺。

三是優越的區位條件為農家樂休閒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隨著xx市大交通條件的逐步改善,特別是黃山高鐵的即將建成通車,貫通南北、承東啟西的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已逐步形成,我區將更緊密的融入長三角旅遊圈、經濟圈、城市圈,處於長三角地區人口較為密集、經濟十分活躍的城市群之中,交通便捷,客源充足。最終形成到杭州、上海、寧波、合肥、南昌和廈門等中心城市都在2到4小時之間。來自長三角地區遊客比重不斷上升,特別是“黃金週”和週末,自駕車排隊已成為我區旅遊旺潮的一大亮點。

四是美好鄉村建設的紮實推進為農家樂休閒旅遊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兩年,我區著力在美好鄉村建設與農業休閒觀光旅遊開發的合理嫁接上做文章,把鄉村旅遊開發作為美好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在硬體建設上,要求在區域環境融入旅遊意識、園林意識和環境意識,實現鄉村旅遊開發與區域硬體建設一體化。圍繞美好鄉村建設中心村、百村千幢、百佳攝影點等關節點,逐步擴大油菜、蓮藕等特色作物種植面積,策劃茶葉製作、開心菜園、瓜果採摘等農事體驗活動,推出一批徽菜、山野菜、特色畜禽等農家美食,培植一批各具特色的專業村、特色村。打造農旅結合的示範點和樣板區。示範帶內首批5箇中心村依託專案帶動推進美好鄉村建設,重點發展農業休閒觀光、鄉村旅遊、農村服務業和特色旅遊產品開發。如鳳霞的“鳳起霞飛”、三充的“醉美三充”、雲村的“都市雲村”、東關的“生態東關”、朱村的“綠色朱村”。

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篇5

xx年上半年工商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總結

上半年以來,**市工商部門採取五項有力舉措,切實推進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

一、嚴把食品經營主體准入關。一是堅持依法登記註冊,按照先證後照的要求,對未取得食品衛生許可證的,一律不予辦理登記註冊。二是結合企業年檢、個體工商戶驗照和日常市場巡查,按照“誰登記、誰負責”的原則,對食品經營主體資格進行逐戶清理和規範。三是堅決取締食品無照經營。今年已查處取締食品無照經營戶390戶。

二、嚴把食品入市質量關。一是引導和監督食品經營者已基本建立和落實了進貨查驗制度、索證索票制度、購銷臺帳制度、質量承諾制度、不合格食品主動退市制度,確保入市食品質量合格。二是加強對食品經營者自律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督促經營者把質量管理貫穿到內部經營的各個環節,提高自律意識和能力。三是積極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打假維權一條街”等建立活動,組織評選食品行業“文明經營戶”、“消費者滿意單位”等活動,擴大典型示範作用。

三、嚴把食品經營行為監督關。一是嚴格食品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工商所對本轄區食品經營主體全部實行“一戶一帳一卡”制度,即對每戶食品經營主體建立登記臺帳和經濟戶口卡片,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二是嚴格落實“兩圖一書”管理模式,各工商所全部製作了轄區食品經營佈局圖和監管人員責任區分佈圖,與食品經營者簽訂了《食品安全責任書》。同時,堅持以“六查六看”為主要內容的巡查制度,及時登記對每戶經營者的巡查記錄。三是穩步推行食品經營主體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將食品經營主體劃分為a、b、c、d四個類別,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重點物件的監管。四是逐步配備檢測車、快速檢測箱等裝置,以工商抽檢為主,以消費者送檢為輔,加強食品質量日常監測和快速檢測。五是以“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網路為依託,通過“12315”進社群、進村鎮、進學校等途徑,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網路的全方位覆蓋。六是在本地報刊和電視臺設立專欄,按照相關規定釋出食品安全資訊和消費警示資訊,並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七是把農村食品市場的監管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了農村食品市場質量安全防控體系。

四、嚴把食品違法行為整治關。一是深入開展專項市場檢查,以糧、油、旅遊食品等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食品為重點,全年共部署了三次大規模的食品安全專項執法檢查。“五一”前夕,全系統對旅遊食品市場進行了集中整頓。二是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建立食品違法案件督辦和協查協作制度,重點查處無證無照經營,經銷不合格食品、虛假食品廣告等行為。

五、嚴把食品監管責任落實關。一是落實領導責任,按照“屬地監管”原則,嚴格一把手和主管領導的領導責任。二是落實指導監督責任,將各單位內設機構的指導監督責任按職能予以細分和強化,納入績效考核。三是落實直接責任人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工商所實行分片劃段,責任到崗到人。四是落實效能督查責任,制定了督查管理辦法,採取重點督查與綜合督查相結合的方式,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督查。

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篇6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村食品安全不僅關係到廣大農民的身心健康,同樣也關係到農村的穩定,關係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我們要站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性。本文試圖以_____市為例,淺析當前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現狀和存在問題,探討食品安全監管對策措施。

一、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現狀

食品從“田頭”到“餐桌”環節很多,監管的部門也很多。20xx年7月,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江蘇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精神,在原_____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基礎上,組建成立_____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此同時,_____市政府成立了由食品藥品監管局、農林局、質監局、工商局、衛生局、商貿局等18個部門組成的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委員會辦公室設在食品藥品監管局。遵循“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要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管理進行綜合監督檢查,開展對食品重大安全事故的查處;農林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餐飲環節的日常衛生監督;其它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在此基礎上,在全市各鎮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機構,鎮食品安全辦公室達到有專兼職人員、專室、電腦、工作制度、投訴舉報電話、臺帳、活動記錄等“七有”標準;在各村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工作站也具備專兼職人員、電話、制度、臺帳、活動記錄。由此,建立了“各級政府負總責、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監管責任體系。

建立上述工作機制後,在地方黨委、政府和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領導下,重點抓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食品安全各項制度。如成員單位職責、資訊釋出制度以及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等;二是推進農村食品安全“三網”建設。即“監管責任網”、“群眾監督網”、“現代流通網”,把食品安全工作向農村推進;三是積極組織建立活動。先後開展了“食品安全示範市、示範鎮、放心店”建立,以此提升保障水平,增強安全放心度;四是集中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先後組織開展了城市室外燒烤、夜市排檔、熟食攤點、豆製品加工、兒童食品、小酒坊、純淨水、農村食品、肉製品、奶製品和保健食品等10多項專項整治。通過整治,食品安全形勢有所改善,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得到加強。

二、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食品安全點多、線長、面廣,涉及到從農田到餐桌的諸多環節,一些深層次問題沒能根本解決,主要表現在:

1、源頭汙染問題沒有完全控制。工業化大生產引起環境汙染加劇,農業灌溉用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證。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特別是農村種植、養殖大戶,為減少蟲害、降低成本,使用違禁農藥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農藥的濫用,還導致害蟲的抗藥性增加,農產品施藥頻次越來越多,用藥量越來越大。

3、農村食品市場不夠規範。大多數農村農貿市場、批發市場、小超市、小食品店等經營秩序還不太規範,甚至不同程度存在無證無照經營現象。經營業主的索票索證意識不強,銷售臺帳等基本制度執行不力。食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資訊體系建設有待加強。

5、食品安全檢測有待規範。農貿市場蔬菜農藥檢測形同虛設;流通環節質量檢測結果尚無法律效力,僅能作為參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產品不作檢驗現象還很突出;消費環節食品抽樣覆蓋面亦不夠全面。有檢測能力的監管單位普遍存在儀器匱乏、裝置陳舊落後的現狀,亟待添置必要檢測裝置,以滿足當前食品安全監測工作的需求。

上述問題的存在,主要原因在於:

1、廣大農民食品安全意識不高。目前,農村地區群眾的生活水平還不是很高,加之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農村留守人員多為老人和小孩,價格仍然是選擇商品的主要因素。另外,群眾食品安全意識不強,依法維權意識缺失,造成偽劣食品有其生存空間。

2、食品安全法制有待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還不順暢,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著交叉重疊執法、重複檢驗或相互推諉、監管不力現象。

3、食品安全工作經費缺乏保障。這項工作面廣量大、涉及到方方面面,條塊上尚無專項經費,地方政府投入機制還不完善,經費的不足制約了綜合監管機制的形成和發展,很多措施也難以真正落到實處。

三、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的對策

基於對上述情況的調查和分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入手,全面加強和改善食品安全監管。

1、營造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巨集觀環境

首先,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目前,食品安全法律體系有些方面已經不能適應當今食品安全形勢的需要。作為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核心,《食品衛生法》因其調整的範圍過於狹窄、執法主體職責與現實情況有所脫節等原因,對體系內其他法律法規、規範性檔案的指導作用也有所降低。建議全國人大,在全面調查、廣泛徵詢的基礎上,加快《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相信此法的出臺,必將促進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進一步明確執法主體,加大處罰力度,改善食品安全執法不規範的情況。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當前,應重點解決食品監管職責過於分散的狀況,將對食品安全監管的職能相對集中,權責進一步明晰,並通過建立一種有效率和權威的協調機制提高監管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探索多種管理模式,將對品種的管理和“劃段”管理結合起來,對能夠集中的管理鏈條和跨度不太大的品種可由一、二部門管理起來。對於需要“劃段”的管理,要明確邊界和銜接的方式方法,特別是資訊的溝通和共享,職能上儘可能避免交叉。

再次,要完善統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的要求,開始組織實施食品標準的制訂及修訂,這一重要的基礎工作的開展將對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會大大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水平。同時,設定系統的食品檢測機構並使之逐步社會化,建立科學的檢測質量保證體系以及加強檢測技術儲備和人員儲備是從總體上提高我國食品檢測能力的重要舉措。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的統一完整,將為我國大力開展的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和對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監管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援。

最後,要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必須建立一套評價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暴發的新方法,同時加強對與食品有關的化學、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關技術等危險因素的評價,從而逐步建立我國自己的食品安全評價體系,並在實踐中加以不斷完善。以新技術的安全評價為例,基因工程和輻照等高新技術在食品生產領域的引進,也對食品安全提出了特殊的挑戰。某些新技術雖然會提高農業生產量,同時也可能使食品更安全,但若讓廣大消費者接受,必須對其應用和安全性進行評估,而且這種評估必須公開、透明,並採用國際上認可的方法。

2、多方聯動,強勢推進食品安全“三網”建設

所謂“三網”,是指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食品安全群眾監督網和食品安全現代流通網,具體措施有:

進一步完善農村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切實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在農村食品安全“三網”中,監管責任網是實現農村食品安全秩序不斷好轉的關鍵。要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把農村食品安全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的責任,真正形成部門監管的合力,加快實現監管重心的下移,繼續抓好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格實行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努力解決好影響農民群眾飲食安全的突出問題。

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安全群眾監督網,努力構築打假治劣、依法維權的銅牆鐵壁。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符合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必然得到他們的衷心擁護和大力支援。要把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安全群眾監督網,作為加強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礎性工程,建立起一支農村基層食品安全協管員、資訊員隊伍,進一步向農村基層延伸食品安全消費維權網路,廣泛發動群眾參與農村食品安全工作,使農村食品安全工作落地生根,獲得持久的動力。

加快構建農村食品安全現代流通網,努力實現鄉鎮連鎖超市和村級食品安全放心店全覆蓋。構建與農民消費需求相適應的農村食品安全現代流通網,是搞好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長久之策,也是“三網”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所在。要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需要,依託“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著力抓好鄉鎮連鎖超市和行政村放心店建設,大力提高農村食品集中配送水平,進一步加強農村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3、著力構建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進一步整合農林、工商、質檢、衛生、商貿等主要監管部門資源,以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為重點,完善協調機制,強化部門配合,針對農村重點地區、重點品種、重點物件和重點時段,全面強化對農村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市場流通、餐飲消費四大環節的整治,嚴厲打擊製假售假和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行為,促進食品生產標準化、市場流通規範化、餐飲消費安全化,監管工作制度化,全面提高食品產業發展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1)種植養殖環節整治。全面貫徹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加大農產品(水產品)汙染源頭治理力度,深入開展產地環境安全評價和監控。強化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建設。開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標誌使用情況的專項檢查,嚴厲打擊違法使用認證標誌、標識的行為。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農產品集散地農產品農藥殘留的監測力度,嚴防藥物殘留超標的農產品流入市場。開展對高毒高殘留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整治,加強指導,引導和鼓勵農民選用新型低毒低殘留農業投入品,降低農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加大禁用獸藥的清繳工作力度,對畜禽動物及產品獸藥殘留實施定期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和例行監測。加強對病害、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置,嚴禁病害、病死肉流入市場。嚴厲查處違法生產、銷售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新增劑的行為。

(2)生產加工環節整治。全面實施28大類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堅決打擊黑窩點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為,集中整治小企業、小作坊,堅決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加工企業或小作坊。進一步完善食品和食品相關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開展對納入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生產企業的專項檢查,嚴格食品生產許可證核發程式,加強對獲證企業的監管,加大對無證企業的查處力度,依法清理整頓達不到生產條件的企業。

(3)市場流通環節整治。加大對各類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小食雜店、小攤點的監管力度,下大力氣解決無證無照、超範圍經營食品,經銷過期黴變、有毒有害和不合格食品等問題。嚴查私屠濫宰和製售病死肉、注水肉和未經檢驗檢疫的各類肉品,使用有毒有害物質浸泡水產品及水發製品,非法使用保鮮劑加工水果,銷售劣質大米或用變質原料加工糧食製品等行為。加強日常監管,堅決取締無照經營行為,查處超範圍經營行為。加強不合格食品的退市監管,依法責令企業停止銷售和追回不合格食品,完善相關的處置措施。依法整頓鹽業秩序,著力規範食鹽經營行為,開展銷售和使用非食用鹽的專項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經營食鹽的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群眾食鹽安全。

(4)餐飲消費環節整治。以控制食物中毒為重點,加強對集體食堂、餐飲企業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食物中毒事件責任追究制度,定期釋出預警資訊,有效減少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全面推進學校食堂和中型以上餐飲企業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及時向社會公示進展情況,對檢查不達標的企業要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後仍不合格的要依法吊銷衛生許可證。加強對農村自辦家宴監督管理,制定出臺相關管理規定,對農村土廚師統一組織培訓和體檢工作,合格者發放健康證,對農村自辦家宴實行登記備案和分類指導制度,確保不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事故。

4、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

通過宣傳食品安全科學理念和科學知識,使食品安全相關各方樹立起科學的食品安全理念,掌握相應的食品安全知識,夯實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礎。通過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法律知識,增強公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倡導消費者依法維權;增強各級政府食品安全監管人員依法行政能力、科學監管能力,提高監管服務水平。通過宣傳食品安全相關標準知識,提高食品監管人員和企業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標準知識水平,促進食品企業依法生產經營和食品安全自控能力的不斷提高。

對廣大農民重點宣傳食品原料、儲藏、製作、烹調、消費等方面的基本常識,增強辨別假冒偽劣食品的自我保護能力,養成科學飲食的習慣,樹立依法維權的意識,做食品安全的自覺維護者。讓農民瞭解和掌握農業生產投入品的基本安全知識,自覺抵制有害物質的投入,按標準使用農藥、抗生素、激素、新增劑等物質,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

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重點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準和科學監管專業知識的宣傳,牢固樹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侵權要賠償”的觀念,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學監管能力,實現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對食品生產經營者重點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安全質量標準、食品安全科學管理等知識,樹立食品安全法制意識、誠信意識、自律意識和品牌意識,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食品安全監管調研報告篇7

另一個則是企業自身缺乏營銷的手段。不僅僅是缺少優秀的經銷商和代理商,企業,自身的營銷手段也捉襟見肘。據瞭解,目前很多企業自身都沒有系統的營銷方案。

產品研發後勁不足

產品研發是一個企業生產的動力,恰恰是這一點被大多數企業忽視了。有些企業是因為創辦初期,缺乏資金;有些企業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只顧著按照自己老路子走。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缺乏大量食品研發的技術人才。往往在研究過程中遇到了瓶頸,遇到了困難就放棄了。

目前很多企業開始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但也是嘴上誇誇其談,真正落到實處,都是虛無的。真正搞產品研發的才能走在行業的前列,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的休閒食品行業實現全面繁榮。

食品安全問題

在食品行業急速發展的背後,同樣迅速出現的還有食品安全問題。在資訊化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經常可以在網路上看到各地查處的不安全食品。

歸結到一點,那就是生產企業的不負責任。有些企業為了追逐利潤、追逐利益,不惜一切;為了趕訂單,減少自身對食品的安險。

一個負責任的企業,一個負責人的企業家都不應該拿消費者的健康等開玩笑。

中小企業之殤

中國的休閒食品產業有太多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發展也將影響到中國休閒食品產業的全面繁榮與進步。

但事實上,中小企業缺乏指導性,缺乏自主性,缺乏創新性,缺乏監管……這些都導致了很多中小企業將在時代的大潮中逐漸退去。

中小企業盲目跟風,什麼賺錢就做什麼,大都沒有自己的獨立的產品以及思維方式。滿足於企業自身發展現狀,低水平重複建設,不思進取。缺乏資金擴大再生產。靠低廉的價格擴大競爭力,而不是靠產品的硬實力。在原輔料漲價的背景下,成本的增加成為企業重大負擔。

中小企業突圍需要做的還有很多。找出自身產品的優勢條件,為產品定位。集中力量發展優勢產品,其他產品作為輔助。形成自身的企業文化,為企業自身的形象進行包裝。規範化管理,控制企業生產成本。建立品牌效應。品牌是一種消費認知,是一種心理感覺,且具不可模仿性,一旦樹立了品牌,就成了企業競爭優勢。一些意識前衛的企業紛紛運用品牌戰略的利器,取得了競爭優勢並逐漸發展壯大。

食品調研報告範文篇3:

為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市人大會副主任**帶領市人大財經委、農業環保委和教科文衛民僑委人,就當前我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情況了調研和督查,食品安全工作調研報告。

一、情況

近年來,我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把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擺在位置,自主創新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結構和發展轉變,質量新,產業素質提升;食品安全新提升,生產加工持續;食品監管新,保障體系;品牌建設新進展,**製造聲譽;監管體系健全,質量基礎夯實;全民質量安全意識新,社會環境。是去年8月份開始,我市國務院、省的部署,**,組織了為期四個月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全市各級各的努力,專項整治行動了、、的,了預期。

二、問題

(一)產品質量總體仍然不高。全市總體質量在粗放型增長和低端產業結構上,總體滯後於全市經濟發展,全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長期徘徊在80%左右。,各縣區發展狀況也平衡;傳統產業質量不容樂觀,小企業質量技術基礎薄弱,產品檔次不高、性不強、標準偏低,製售假冒偽劣完全根除,質量違規案件時有。

(三)和深化專項整治任重道遠。在專項整治過程中了一整套規範和制度,但受從業人員素質等因素,要長期絕非易事,企業對為要索證索票、臺帳的認識還模糊,這是要我做的,認識到這是產品質量責任、便於追溯質量責任的需要,容易專項整治反覆。

(四)三無企業的徹底取締難度。三無生產加工點量大面廣、有的流動性和隱藏性,還難以應對;主觀上看,分段模糊再加上間職能銜接、資訊交流不暢問題短期內難以消除,監管機制尚未真正,況且食品生產許可工商登記的前置條件,新辦證照情況無法獲取,常常被動監管的狀態,難免會監管脫節。而且三無生產加工也極易反覆,徹底解決確有大的難度。

(五)基層網路建設有待和。市屬兩區了綜合性的公共管理機構,但人員、綜合素質和都產品質量、食品及特種裝置安全監管的需要。三個縣尚未基層監管網路。而產品質量、食品及特種裝置安全監管的難點、又在基層,在農村。

(六)法律法規還配套。法律法規的實施細則尚未出臺,處罰條款不,不法分子或誠信的生產者、經營者有可乘之機,使執法應嚴肅性。食品無照經營整治仍是專項整治工作的難點,是流動攤點,固定的經營場所,衛生許可證,法律的交叉問題如何解決值得。

三、建議意見

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既是一項事關社會穩定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重大任務。建議及監管要本著對、健康安全的宗旨,當前我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和薄弱環節,的措施,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設。

(一)牢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十七大報告強調,科學發展觀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就要求著力轉變發展觀念,包括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的發展質量。要認識到,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利益,形象;容忍假冒偽劣,容忍對利益的侵犯和對形象的損害。各級各能牢固科學發展觀,是強烈的質量安全意識,是長效機制的首要因素。

(二)宣傳教育,培養生產經營者、消費者的習慣。要與榮辱觀的教育起來,生產經營者的社會責任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