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三篇範文

青年人的教育是國家的基石,傾注心血的愛能使孩子們早日鮮花綻放,那麼關於心得感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三篇範文

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1

早就聽說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細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後,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對我們教師很有借鑑作用。書中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時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生的摩擦,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晚上回到家還要忙著家中瑣碎的事情。那麼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裡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對啊!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2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推薦》,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教師,不但可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完美的、善良的。

我要發自內心地熱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每一個學生都不願意自我被教師忽視、遺忘,期望自我在班上、在教師面前表現一下自我,證明給大家看,自我是多麼的優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教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厭惡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為我厭惡這個教師。為什麼會厭惡呢?――上課枯燥呆板,佈置超多作業、知識含量低、知識範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用心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教師的共同特徵。

現代的教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代教育的新一代教師,我要有現代的教學。

首先,我要學會研究教學――怎樣讓自我在課堂內最有效的發揮――我的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穫――不僅僅僅是知識的理解,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潛力以及有提升內心世界的願望。

課堂之前,我就應怎樣做呢?我需要認真思考以下這些問題――“這節課我要教給學生什麼?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難教的是什麼?學生最易理解的是什麼?最難理解的是什?”“我就應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用心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數學設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其他教師又是怎樣設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鑑的呢?別人的為什麼好呢?好在哪裡?”“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用心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我有什麼應變措施呢?”……我都就應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超多的時間和努力,可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係到我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

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時間內,是我開始展示自我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此刻學生面前,不僅僅給自我帶來信心,也能夠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主角時,依據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務必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

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決定自我的講課狀況和學生的理解潛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過大腦的快速運轉之後,及時適當地調整我的教學設計。

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就應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善;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就應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簡單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就應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

總之,我的課堂就應有一種協調、融洽、簡單、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我、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造的、自由的――以到達一種共同的提高。

我要愛我的同事們,我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我要主動地與他們交流探討合作,我要始終有團隊精神。群眾的力量與智慧是偉大的。課堂之後,我還要適時的從學生那裡得到反饋,並且,我自我還要不斷地反省思索課堂上遇到的問題。

教學當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能夠分為常發事件和偶發事件,常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依靠一種經驗積累;偶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取決於我的智慧、機智、應變潛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斷總結經驗之後,還要進行教學的研究。

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高。圍繞問題的解決而進行研究,,把普遍的問題、個別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並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上升為課題,把問題做大、做細、做真,眼光高遠、與時俱進地看待問題。

在一邊教學的同時,一邊搞教研,不斷的學習,堅持不懈地鑽研。

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3

《不要把學習之母變成後孃》則通過形象化比喻進行闡述:“複習是學習之母。可是,善良的母親常常會變成凶狠的後孃。“學而時習之”是我國傳統的複習方法,在這裡與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興趣的祕密何在》則從多個側面闡明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認識本身就是一個激發生動的、不可熄滅的興趣的最令人讚歎、驚奇的奇異的過程。”“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於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興趣的源泉還在於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於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這些觀點對於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學生學習和創造、實踐的興趣,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

三、《給教師的建議》是提升自身素養的教材。

面對資訊社會、知識經濟、課程改革、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等等因素的挑戰,把傳統的“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需要有一桶水”的標準提高到至少是一口不斷滲出新水的“井”的要求,已經成了人們的共識。那麼,如何在完成自己比較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的同時,來提高教師自身的素養呢?我們也可以從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答案:

作為教師,要提高教育的效果,就必須“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並告誡老師們要達到這種教育目標,“教師要有學習的願望,要有對知識的渴求和理解智力活動的奧祕的志向,沿著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達教育技巧的頂峰”。教育實踐中大量的事實表明:兒童是把我們的老師當作是他們心目中的權威來崇拜的,如果我們不慎重對待,就有可能走向給我們所描繪的那種反面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