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通用

教育是一場綿綿的春雨,能洗滌飄落在人們心頭的塵埃,教育在於按其所未行而行,那麼關於心得感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通用

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1

雖然我已經不是剛剛走出學校的新教師,但是在這近十年的教育工作中,我確實遇到很多困惑問題,時常感到苦惱異常。當拿到學校給我們統一購買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時,裡面的一條條建議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我的心田,它就像與我面對面一樣,針對我在教學中遇到的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讀完此書有一種讓我茅塞頓開的感覺。

為什麼同時教學,同樣的老師,同樣的環境,有的學生可以輕輕鬆鬆的把知識完美的掌握了,有的學生卻什麼也學不會,現在我終於明白原來是因為我沒有好好根據學生的個人差異而備課,沒有周密的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麼,為他們挑選適合他們學習的內容,讓每一個學生在我的教學中都各有所獲。原來就因為我這種欠缺考慮的備課,使我的課堂中產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使有些學生無法學有所獲。正是蘇霍姆林斯基首條建議給了我很大的感悟。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教師,我真的經常都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一晝夜確實也只有24小時,而我們每天一來到就給滿滿的工作給包圍了,每天總是備課、上課、訓練、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於是,我迫不及待地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條寶貴的建議,迫切想要往下尋求答案。

他在這裡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而且我們讀書不能只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看看一些優秀的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的讀書,不斷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的營養,這樣數量就逐漸轉化為質量。是什麼促使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堅持讀書閱讀呢?愛學生,為了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許多教師都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的許多內容與學生緊緊相連。正是這樣的情感,讓他們在24小時中做出了比別人多幾倍的事情,讓24小時孕育了無數新的想法,也出現了許多奇蹟。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他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之所以有差距,問題出在態度上, 抱怨時間不夠的老師們往往只是一位在抱怨,卻並沒有真正抓緊時間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同時也是因為我們有時候只是人品時間溜走,而並沒有好好的儲存這是時間裡面的能量。對於那些經常讀書積累只是能量的老師來說,時間每過去一年 ,學校教科書這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裡就變得越來越小。

讀到這些建議,突然很懊惱自己的消極,一直抱怨工作太忙,時間太少,而忽略了讀書,忽略了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這一簡單的道理。曾經雄心壯志的想過,要完善自己,但是現實的工作卻成了我頹廢最好的理由。為什麼不能在閒暇之餘讀讀手邊的書,為什麼不能在沒有課的時候多去聽聽同行們的經驗,為什麼不能在晚上清閒的時候寫寫一天的教學反思,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積累一下自己的教學經驗,但是經常我就在哪裡想著這些事情,而時間真如流水一樣溜走了。

讀完了《給教師的建議》,我不時地反思自己,提醒自己要把這些寶貴的經驗轉化成自己的工作方法,應用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應當主動地去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質。

        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2

在我們學校果園的中央,長著一片高高的、蔥綠的葡萄叢,壯實的葡萄藤足有兩米高。少先隊員們把枝條固定在鉛絲上,一行行地排得很整齊。你順行看過去,幾千串黃色的葡萄確實惹人喜愛。我們這個葡萄園是學校的驕傲。不但我們本村的,還有鄰村的莊員們都到這兒來學習。在葡萄園裡勞動被看成一種很大的樂趣和很高的榮譽,只有那些最勤懇、最愛勞動的學生才配享受它。每當從許多願意勞動的學生當中選出10一15個人,讓他們在行間鬆土,或者把枝條纏到鉛絲上,或者在秋天給每一棵樹叢根部壘土,或者在冬天堆上雪以保持水分,這時那些沒有被選到的人就覺得受了委屈,感到失望。這使我不由得回想起15年前的往事……

當時這裡是一片荒地。記得有人對我說過:以前曾經把這塊地給過一個更夫和財務員,讓他們去種土豆,他們都不肯要,因為這塊地上已經種過50年土豆,它已經完全沒有肥力了。於是我建議把這塊地改造成肥沃的土地,使它變成一片花果茂密的果園。

我費了很大的勁才說服高年級學生給這裡運來了大約30噸含腐殖質的農肥。我看到,學生們只是出於對我這個新上任的校長的尊重,而不是出於對勞動的熱愛,才完成我的要求的。在施肥以後,還必須挖一些一米半深的坑,再把腐殖質跟黑土摻和起來,填進每一個坑裡。

當時在我們村子裡還沒有人種葡萄,雖然在我們這個地區供葡萄發育的條件是再好不過的。我給學生們講述葡萄是一種多麼美妙的植物,可是我感到我的話並沒有打動他們的心。我記得,當我談到熱愛勞動,並且還引用了高爾基的話時,十年級的一個叫奧麗婭·特卡琴柯的女生,滑稽地向她的女友們眨眨眼睛,問道:“剛才您說,勞動會使生活變得美好。可是請您說說,難道像挖這些土坑的勞動也是可愛的嗎?難道這種事能給人帶來歡樂嗎?至於高爾基的話,那大概是為了把詩寫得美一些;而在生活裡,像拾糞這樣的勞動,難道也能讓人熱愛它嗎?”

從那時起已經許多年過去了,可是這個姑娘提的問題,我卻始終沒有忘記。最近7、8年來,當黨和人民向學校提出要培養熱愛勞動的人的任務時,我又不止一次地聽到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像乍看起來那麼簡單。但是卻必須回答。我們不僅要證明熱愛勞動是人的自尊和文明的最高程度,而且必須說明究竟怎樣才能培養起對勞動的熱愛。生活本身做出了回答。 讓我們再回到葡萄園的故事上來。我清楚地知道,那些為第一批葡萄叢挖坑的學生,到中學畢業後就能看見他們的勞動果實。也可能,到那時他們還會帶領自己的孩子到學校來。這當然是很好的。不過,還應當更多地想到那些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在校期間,還能種植三熟葡萄,三次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我們舉行了一個“勞動節”(我們給栽種葡萄那一天取了這個名稱)活動,來參加的不僅有那些運肥挖坑的人,還有國小生——一、二、三年級的孩子,他們不是來旁觀而是來勞動的。開闢葡萄園這件隆重的、“大人的”事讓小孩子來參加,單單這一點就使他們把勞動當做一種不平常的、莊嚴的因而也是快樂的事來對待了。

到了這一天,國小生們每人給每個坑裡捧一捧肥土,給葡萄根塗上有營養的溶漿,然後埋土、澆水。孩子們的勞動量是不大的,但是他們比起那些運肥和挖坑的高年級學生來說,卻懷著更加濃厚的興趣,盼望著葡萄藤長出第一批嫩芽來。這是為什麼呢?在那幾年裡,我還沒有下功夫去研究這類現象的心理學的奧祕,可是我有一個明確的想法:應該從最幼小的年齡起就吸引兒童參加勞動,而且要使勞動進入兒童的日常生活,變成他感興趣的事,通過勞動來激發他的幻想,使他像幻想到遙遠的國度去旅行和去發現新大陸一樣。在帶領國小生去參加勞動節以前,我就給他們講故事,說一棵葡萄可以結出一百串又大又甜的果實,說可以把葡萄藤培植到像學校樓房那麼高。這番話激發了孩子們的想像,就像你對他們談那稀奇的海洋動物,談我們這一帶草原裡的斯基福人的古墓裡的奇珍異寶一樣。於是,他們入迷似地做起事情來了。

葡萄藤上的第一批葉子發綠了,新長出來的嫩枝向著太陽伸展。在暖房裡,我們用花盆裝上含腐殖質的肥土,栽一些插條,它們到冬季就生根,到了春天把它們移栽到普通的土壤裡,再過一年就已經結出果實來了。

這個目標是非常誘人的。我還帶來了一籃子成熟的葡萄,讓孩子們生平第一次品嚐了這種果實。大概這一點也加強了目標的吸引力。試想,這樣一來,誰還會拒絕用桶去提肥料,用鳥糞去製作追肥用的溶液,拒絕幹這種又髒又累的活兒呢?

春季到了,孩子們把培育的小樹苗移栽在暖房裡。對十來歲的孩子們來說,挖坑,把黑土和腐殖質拌和成有營養的肥料,然後再撒進坑裡,確實是不輕鬆的事。但是,他們真心實意地、入迷地勞動著,這可能是理想在鼓舞著他們的緣故。這些孩子種的葡萄園(大約有30棵),成了學校果園裡最漂亮、管理得最完善的一角。當一年前高年級學生種的那些葡萄開始結果的時候,低年級的孩子們高興極了。因為他們感到自己也是這項勞動的參者,他們還記得勞動節那一天的情景。好容易等到果實成熟了,我就把一串串的葡萄分給孩子們。他們興高采烈地把果實拿回家,奉獻給媽媽和爸爸。

教師《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3

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裡還有 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裡做媽媽佈置的什麼《山東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絡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孩子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他做遊戲,看他畫畫,欣賞他唱歌跳舞,引導他讀書明理,帶著他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著他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