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三篇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學習心得範文

教育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大學教育,步入社會的墊腳石,那麼關於心得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學習心得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三篇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學習心得範文

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學習心得1

在假期閱讀了鄭傑老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非淺。裡面提到了給老師的100條建議,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幾條自己觸動比較大的幾條:

第一條、教師作為一個完整的人

教師的價值在學校中就是以傳遞人類精神的火種而體現出來的。教師堅守人類精神家園的責任巨大,既要在科學與技術領域中成為學生的導師,又要成為人類精神的守望者。

教師應以自己廣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諄諄教導學子,用自己人格的無限魅力薰染學生,無限相信書的魅力,多讀書以滋養深信,多經事以歷練處人。

第二條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銳

教師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職業,因為所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祈願,如果不能捕捉到這些美,那你就糟踏了造化的賜予。

一個現世的人,一個享受現世幸福的人,就要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銳。這樣你才會發自內心地愛孩子,而且因為愛而滿心歡喜。

第三條教師應享受生活

對教師而言,享受生活有著天生的有利條件。只要我們開啟自己的感官,每天給自己一小段閒暇,平素裡再平凡不過的點點滴滴,只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都有無限風光蘊含其中。妨礙教師享受生活的,是教師自己。如果不能阻止自己捲入紛爭之中,如果不能時時去尋求生活的真諦,如果不能訓練自己的感官以發現生活的美,那麼我們只能被生活拋棄。一旦我們作為教師被生活拋棄,那麼,我們也必將被我們所教的孩子們鄙視。

第四條學會讚美真的很難

我們其實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讚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學會讚美別人,我們便可能看到有一天,不信任的陰霾被讚美聲漸漸驅散,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陽光。所以在即將開啟的新學期,告訴自己在面對的孩子時,多去讚美孩子,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用優點去帶動整個人,讓孩子更加有自信,尤其是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在以後教學中對他們更要去學會讚美他們,這些孩子心理上來說已經因為成績差,心裡比較自卑,更需要我去發現他們的優點,給予肯定,讓他們揚起自信的笑容。

第五條學會傾聽不容易

傾聽不僅是一種交往技術,傾聽更是一種美德。善於傾聽的人身上有一種善良的天性和善解人意的特質,這種力量超出你對別人的道德說教而非常自然地就能贏得人們對你的尊敬和愛戴。

傾聽還是一種你個人能力的綜合表現,是對你個人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等等這類因素的挑戰和訓練。

傾聽還是一種豐富情感的表現,很難想象,一個感情麻木、心靈冷漠的人居然會傾聽!傾聽是一個邏輯的歸納、綜合、演繹的過程,更是一個情感投入的過程。

傾聽可以使你的心與智兩方面越來越發達。

作為教師,每天用傾聽花開的心態來面對我們的學生,關注我們的學生,讓我們自己的每一天都美好的進行著;這是做幸福教師的開始!

第六條把困難當作機會

如果我們正視困難,自主選擇適合於自己的解決之道,用積極的心態每天來鼓勵一下自己,並堅定地走自己的路,那麼,每位教師都可以在解決困難中獲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機會,你越是往前,你的機會就越多。

而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其之所以會成為名師,都是將困難視為機會的,他不僅從克服困難中獲得事業的成功感,更從中發現了那個“偉大”的自我,收穫了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最後以鄭傑老師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當老師,首先是當回自己,不要刻意扮演,更不要老想著證明自己,證明自己像個老師;你無須證明的,你就是老師,如果你真實,如果你善良,如果你有學問,那麼盡情地在學生面前表現你自己吧,當你表現自己的時候,在學生心中,儘管你不高大,也不漂亮瀟灑,但是你最美。

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學習心得2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因為人的一輩子大部分時間都得工作,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是當成謀生的手段,就很難享受工作中的快樂。作為一名教師,如何做到熱愛自己的工作,從事業中追求幸福感?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直到讀了鄭傑校長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才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鄭傑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第一句話,就從一種別樣的角度吸引著我。教師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他們也要享受生活……這樣的觀點就把教師從“聖人”的位置上拉了下來。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首先學會做一個成功的普通人。

鄭傑校長的一百條建議的四個部分正能給我們這樣的啟示。

一、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

教育不是讓學生將書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概念簡單的複製到學生的大腦中。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在進行每一節的教學活動前,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做到既能夠深入淺出地講解難懂的知識,又能夠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樂趣,進而激發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真正愛上我們所教的學科。

二、作一名理性的教育者

教師要有理性,必須把學生當“人”看待,這是我們的工作與其他工作最大的區別。教師要有理性,必須“從四十五分鐘裡榨出油來”,提高教學效率,那是在為學生節約生命……教師應該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師才是優秀的教師,他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業做好。

三、要繼續學習,多帶點東西進課堂

教師需要不斷學習的理由很多,教師要繼續學習,不但是為了使自己的個人素養進一步發展,更是為了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就我們從事的教育事業而言,從為了學生髮展的角度我認為繼續學習可以達到: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學會新的教育教學手段並應用到教學中去。

只有教師自身教育素養的提升,有了一定的知識積澱,在課堂上的教學才不會照本宣科、索然無味。對於知識的理解和駕馭,才能遊刃有餘、融會貫通。所有這些皆來源於教師平日裡的學習與反思,只有這樣,才能閃耀出魅人的光彩來。

四、學會讚揚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優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教師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有天才的一面。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反之,你只會看到無數的缺點。

優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那些好學生,你不必對他們進行嚴加管教,他們也總是乖乖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當你面對那一個個千差萬別、生龍活虎的學困生時,一旦出了點問題,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先對他們進行批評、寫檢查、罰掃地……然後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教育指導。其實一味的處罰和說理未必能觸及後進生的心靈,反而久而久之,學生已經習慣了類似的說服教育,也就不能起到我們預想的效果了。

作者告訴我們每一位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

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成人、成才。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後進生的心靈創傷只能用心靈的溫暖來醫治,精神的汙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來洗滌。把那些我們已經用了好多年的訓詞換成讚美和幽默吧,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裡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多給後進生一點關愛,他們就會感到教師真正地關心他,愛護他,就會接受教師的教誨和勸告,產生追求進步的動機和行動。那麼教育的效果也就會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時代的要求。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與執著。值得我們細細地去品味,領悟它的精髓所在,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

教師《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學習心得3


最近,利用空閒時間我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收穫不小,《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提到了學會讚美,賞識。這不禁使我想到:讚美和賞識他人體現了一種智慧——你在欣賞他人的時候也在不斷地提升和完善著自己的人格;讚美他人體現了一種美德。

教育中,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的頑皮淘氣,教師寬容笑對,節之有法;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貪玩懶散,教師堅持笑對,培養習慣;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心靈受傷,教師真誠笑對,平等交流,撫平創傷,點燃信心,托起希望……總有這樣一些畫面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發自內心地為之讚美!

我們的學生年齡雖小,內心卻也是豐富、敏感的,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讚美,需要教師發自肺腑的真誠讚美賞識,願學生在教師們的讚美和賞識中長大,願老師們在讚美之中成熟、優秀。

教師要有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細細的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讀著鄭傑的這一百條新建議,我對自己的這一職業有了更新的認識,“完整的人”、“稱職的員工”、“理性的教育者”、“自由職業”教師職業的這四重境界也將會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