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求職陷阱

應聘人親述求職經歷,揭開"餡餅"砸人全過程

應聘人親述求職經歷,揭開"餡餅"砸人全過程

座無虛席的集團“招聘培訓”每月至少兩次。


“大型實體企業月薪3000至8000元年齡35至65歲離退休不限”——招聘“餡餅”砸人祕笈


經過一週左右的入職培訓,到北京某林業有限公司應聘的老鄧覺得自己被忽悠了。


而在這家公司做了幾個月“招聘”工作的紀磊和胡佳,則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忽悠別人。


招數1 發“納賢帖” 復轉軍人教師優先


單位:國家重點工程專案公司


公司現狀:上市在即月薪:3000至8000元崗位:經理、顧問、洽談師等年齡:35至65歲


條件:復轉軍人、教師、女士優先,離退休人員也可


聯 系 方 式 :137××××××××


看了這則廣告,老鄧動了心。


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嗎?不接著都對不起自己這身“武功”。


老鄧先是翻出一件質量上乘的夾克衫,再精心梳理一下自己有點花白的頭髮,往鏡子前一站,還真有些顧問的氣質。躊躇滿志的老鄧決定赴聘。


線人解密:老師、復轉軍人的生活環境單純,社會經驗反而不豐富,更容易接受公司的“理念”;另外這些人口碑好、聲譽好,跟別人推廣專案也更加可信。更重要的是年紀大的人一般都有積蓄,復轉軍人還有復轉金。


招數2 單個洗腦 盯人服務防止串連


老鄧今年63歲,是一名復轉軍人,退休前曾擔任工廠廠長等職務。老鄧撥通了廣告上登的手機號碼,接電話的是一位女士,在老鄧說明求職意圖之後,對方立刻要求老鄧到公司來面試


9點多鐘,老鄧來到了這家林業公司——位於日壇路的一座5A級寫字樓。專門趕到樓下來接他的是一位30多歲的女主管;也是後來老鄧參加培訓的全程輔導老師。


走廊裡掛著各種林業專案的宣傳資料和圖片,辦公室內外坐滿了人,雖然略顯雜亂,但忙碌的氣氛顯示著公司的興旺。在接待室裡,老鄧坦言他很欣賞公司的架構和前景,願意投身其中發揮餘熱。於是,女主管拿出一張簡歷表讓老鄧填寫。表格還沒填完,主管就請來了人事經理對他進行“面試”,看了簡歷,人事經理對老鄧表示出了極大的興趣。


半小時後,儘管人事經理沒有明確表示是否錄用,但他當即告訴了老鄧第二天參加培訓的地點,還手畫了一張到培訓地點的路線圖。


線人解密:你來了,親自下去接你,你覺得特別熱情是吧?其實是怕你跟其他“新員工”接觸,聽到公司的負面資訊,這叫預防“交叉感染”;另外還得防止其他部門“搶人”,這輔導老師以後就一直跟著你了。


通常公司每個月有兩次較大規模的集中招聘,用內部術語來說叫“滾兩個大球”,中間還會穿插著“滾幾個小球”。


招數3 點中笑穴 人一笑就會放鬆警惕


翌日早9點,在國際通訊中心的一個大會議室裡,老鄧正式開始接受入職培訓。


“差不多有500人”,走廊裡都站滿了。主管說來聽課的人有公司老員工、分公司高管、應聘者,甚至還有同行挖情報或應聘人才的“特工”。


這家林業公司分東西兩個大區,分別位於北京兩個高檔寫字樓聚集地,老鄧應聘的就是公司的東區。為了相互競爭,雙方有時會互派“間諜”偽裝成應聘人員去打探對方的營銷手段。


也許是基於上述原因,培訓會場“戒備森嚴”。剛走到樓梯口就看見了把守的保安,沒有出入證或者沒有工作人員接待一律不得進入,會場更是隻能進不能出。


第一課是公司介紹。組訓部的於部長首先介紹了公司可應聘的崗位以及各崗位的職責和待遇。老師們幽默的談吐引來了陣陣笑聲,邊聽邊記筆記的老鄧認真總結了課程要點:從事林業、尤其合作造林的重要意義;公司在合作造林行業中的排頭兵地位;此時投身公司是一個聰明的決策。


主管陪著老鄧聽完了整個課程,下課之後,還和老鄧一起在樓下的小攤上AA制解決了午餐。


線人解密:第一節課的時候每場培訓有300多人,一天是四場,一個月兩次。算下來一個大區每月培訓的人數至少在2400人以上。


公司的課程都是精心安排的。講課時老師會穿插很多有笑料的小故事,人笑一次就會放鬆一次警惕,很容易就接受你講的東西了。課間休息時大聲放音樂還有“貓和老鼠”什麼的,也是同一個目的。


下了課不會馬上就讓你離開,主管會去跟你聊天,談談感受,這叫“接訓”。打完針之後需要“揉一揉”,馬上“放羊”效果就差了。


招數4 誘敵深入 推銷在講課中不知不覺進行了


三天時間裡,經過人事部長、培訓部長、市場總監、高階顧問的培訓,老鄧“眼界大開”。


人事部長介紹,所有公司員工,除文員每月工資加獎金共2000元以外,一般白領月工資都在4000元以上,月薪(含獎金)萬元以上的比比皆是,年薪百萬的員工在公司亦大有人在。授課老師還不時點出這些享受鉅額高薪的員工到臺上現身說法。


輔導老師也常常指導老鄧:他們(高薪員工)差不多都是公司的股東(投資者),有的購買公司的營林地林木達百畝以上,就是輔導老師自己也買了20多畝。“如果你自己都不投資,怎麼向客戶證明投資的優越性呢?”


老鄧一面為人事部長所介紹的高薪而誘惑,一面又為自己無法投資而惶惑。此時,投資的念頭開始在老鄧心裡閃現。


線人解密:“成功例證”是安排好的沒錯,不過這些人的高收入一般都是真的,有的實際收入可能比說出來的還高,故意說低點是怕嚇著這些人。前面這些課就是說專案的好:朝陽產業、高收益、零風險……銷售工作在講課中不知不覺就進行了。


招數5 “話術”攻心 精心推敲字字有玄機


次日上午,公司在朝陽劇場舉行表彰大會。七八個專案都是表彰公司上個月營銷業績甚佳的員工,百餘名月薪過萬的員工戴著大紅花,掛著紅綬帶上臺受獎,寫著大紅數字的示意支票炫人眼目。當公司的營銷狀元組第一名上臺受獎時,老鄧心中一震:月薪73000元,這可是一個縣處級公務員三年半工資的總和啊!


記者曾以應聘的名義接觸過該公司的兩位“經理”,兩人在談話中都頗為驕傲的強調一個細節:這座5A級寫字樓三樓“整個一層全都被公司租下了”。這個細節絕非巧合,而是出自公司的“統一話術”。


胡佳一進入公司,就拿到了一本如何“談客戶”的小冊子。公司還常常把老員工集中起來進行“業務大練兵”,大家聚在一起切磋“話術”,“分享談客戶的經驗”。


線人解密:公司的“話術”裡有很多文字遊戲,比如嚴禁說“找客戶”而要說“談客戶”,給人的感覺是在坐等客戶上門。


培訓時,每個老師講課之前都會有一段介紹詞叫“T-up”。其中一個老師的“T-up”裡說,他曾因“政績突出,多次在釣魚臺接受領導人的接見。” 


按照一般思路,大家肯定覺得在釣魚臺那就是國家領導人接見了。其實,這個“T-up”就偏偏沒說是“國家”領導人。這個領導人是誰呢?就是公司老總。公司到釣魚臺開年會,大家打個招呼,就是所謂的領導人接見了,還真是經常接見他。


招數6 封住丹田 沒有投資難以應聘


已經是第六天了,開完早會,主管把老鄧帶到了工作區,繼續鼓動他投資。這時,人事經理也來到老鄧身邊,具體幫他計算如何投資和投資後的實際效益。


見老鄧的反應不夠熱烈,經理吩咐主管帶他參觀工作區。這裡的一個工作區就是一個“大部”,上百名員工擠在一個不足百平方米、擺滿了簡易辦公桌的筒子間裡辦公。整個工作區看不到一臺電腦,也找不到一張多餘的坐椅。部門之間的過道里坐滿了人,主管告訴老鄧,這些都是簽約以後等著交錢的客戶。


看完辦公現場,老鄧有些失望。一直靠電腦寫東西的他在受訓期間不得不手寫了七千字的材料。幾天來,他每天六點半起床,八點半趕到公司,中午不能休息,下午五點左右才“下班”,寫好材料沒有地方列印,只好深夜手抄。


線人解密:培訓的時候,公司週六週日也不會放假。一旦放假,準員工就會和家裡人多接觸,如果說出了投資的想法,很可能遭到反對。


培訓期間“打預防針”就成了公司的一個辦法。老師會跟你說,現在培訓還沒完成,你回去不要跟家裡人提投資的事,因為你還沒學成呢。要等培訓結束,你的技巧嫻熟之後再說,給他們一個驚喜。


深感疲憊的老鄧不得不問主管,能否改善工作條件?主管的回答是“要做出業績才行”。如何做出業績?老鄧開始想主意了,如果自己有百萬投資,驕人業績立刻就能成為公司的管理人員,可是孩子們等房子住,怎麼能把房子退了呢?“財路不通,才路不通”啊。


儘管沒有人明確地說,不投資就不能應聘,無奈的老鄧還是決定放棄這個自己“心嚮往之”的公司。他將手寫的材料交給主管,辭掉了下午的考試。


招數7 探囊取物 考試意在打探想法


老鄧沒有參加的這場閉卷筆試,填空加問答的形式和普通考試沒有差別,內容則圍繞公司的專案進行;包括各種林業知識和培訓之後對林業專案的想法等。然而,這份看似平淡的考卷卻也暗藏玄機。


線人解密:其實這個考試就是過場,但是公司也不會把卷子浪費了。重點在後面的問答題,比如有一道題問如果你是客戶,你對投資專案還有什麼疑慮?因為是考試,你肯定就把自己的擔心寫出來了。


等卷子收上去,你的主管、經理一看,哦,他還有這樣的想法。然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繼續跟你談,這樣談能談不攏嗎?


那麼,最終留下的員工待遇如何呢?在公司裡,從經理、主管到普通員工基本上都無底薪,工資全靠“業績”。每售出一畝林地,主管可提成100元,經理提成200元左右,部長則可提成300元以上。同時,記者採訪到的所有員工和他們所知的同事均未與公司簽署任何正式勞動合同。


老鄧暗自慶幸,自己在被“餡餅”砸中的瞬間成功閃身,若是真把百萬買房錢投了那幾畝看不見摸不著的山林,萬一血本無歸不說,那久經沙場的智商還真就被侮辱了。


補記 推銷披上“招聘外衣”


老鄧還給記者講述了另外一次應聘經歷,與此如出一轍,只不過推銷的商品換成了“中醫保健品”。


而一家經營“奶牛銀行”乳業專案的公司也採用了同樣的操作手法,把招聘當成了主要銷售手段。據這家乳業投資公司員工透露,他們的老闆正是從那家林業公司離職的一個“部長”。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