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草原》教學設計共6篇 享:讓學生在草原中探索自然與生命的教學設計分享

本文主題為《草原》教學設計,共包含課件、教案和練習冊三部分。通過閱讀文字、品味音樂和觀看多媒體素材,讓學生了解草原特有的文化和生態環境,培養對生態保護的意識和愛護草原的情感。

《草原》教學設計共6篇 享:讓學生在草原中探索自然與生命的教學設計分享

第1篇

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並感受內蒙古草原的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

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瞭解西部的興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和老舍先生走進西部,去親近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走進內蒙古大草原,去領略那裡美麗的風光和獨特的民族風情。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草原。請大家一起跟我寫課題:17、草原 齊讀課題。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以及課文朗讀情況。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出示生字詞:駿馬 渲染勾勒襟飄帶舞拘束 羞澀摔跤鄂溫克:少數民族之一。分佈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和黑龍江訥河市等地,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少數從事狩獵業。)

2、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草原的哪些方面?(板書:草原風光民族風情)

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風光展現出來呢?現在,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生:我喜歡這句話,我來讀一讀:“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師:(板書:一碧千里並不茫茫)你讀得太好了。你能不能給大家說一說,“一碧千里”在你腦海中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在我眼前是綠色,遠一點的是綠色,再遠一點的也還是綠色!草原非常遼闊,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張巨幅的綠色絨毯,一直鋪到天地相接的地方。

師:我們都要像他這樣讀書,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茫茫”是什麼意思?

師:還記得這首詩嗎?“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同是寫草原,為什麼一個說“天蒼蒼,野茫茫”,老舍先生卻說“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呢?好,先不著急回答,看看能不能在接下來讀書的過程中有新的發現。來,接著讀你喜歡的句子!

生:我喜歡這句話:“這次,我看到了草原……我滿心的愉快。”

師:你讀書的聲音真好聽!就有一個小地方讀錯了,大家發現了嗎?

生:“清鮮”和“新鮮”都有新鮮的意思,但是“清鮮”比“新鮮”更多一層“乾淨”的意思。草原的空氣和城市的空氣不一樣,因為沒有汙染,所以更乾淨。

師:是呀,一踏進草原,頓時感到全身每一個毛孔都張開了,都在貪婪地呼吸這清鮮的空氣。來,同學們,我們把這種“高歌一曲”的喜悅讀出來。 (學生齊讀)

師:草原的天空是那樣明朗,它讓視線變得更清晰。難怪老舍先生說“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很深,接著讀。

生:我喜歡這一句:“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輕輕流入雲際。” 老師也很喜歡這一句,就是有一個問題不太明白。翠色“欲”流,流了沒有?為什麼後面又說“輕輕流入雲際”,這不是很矛盾嗎?來,和前後左右的同學討論討論。

生:就好像是一杯水,倒滿了就會流出來一樣。草原就像一杯水,綠得像要流出來一樣。

生:“翠”字讓人感覺特別的通透,相比之下,“綠”顯得死板。

師:嗯,有點感覺了。《翠鳥》這篇課文還記得嗎?聯絡這篇課文,老師也比較了“翠”和“綠”,感覺“翠綠”比一般的綠更鮮亮,更有光澤,綠得更豐富更飽滿,綠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來(流淌的手勢)。班上有學過國畫的同學嗎?能給同學們解釋一下什麼是“用綠色渲染”嗎?

生:當我畫國畫時,用顏料在紙上渲染的時候,我發現顏料在紙上向周圍慢慢擴散……

師:接著說,當你在宣紙上用綠色渲染的時候,你會發現什麼?

師:向周圍擴散、滲透、流動。請你們輕聲再讀“輕輕流入雲際”這句話,看看這“輕輕流人云際”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我想象當中,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草原是那樣的鮮亮、充滿生機。

師:你的朗讀讓老師想起了古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真是碧草與藍天一色呀。老師也想讀一讀!

師:謝謝大家的鼓勵。是呀,這哪裡是綠色在流動,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指板書)難怪老舍先生說“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我們讀書就要這樣去讀,不僅要讀懂文字表面的意思,還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體驗、用想象去補充,讀出文字背後含著的意思。

生:既然“碧”與“綠”都是綠的意思,為什麼用兩個不同的詞語來表示?

師:你很善於提問題。來,找一找,在第一自然段中有哪幾個詞都是表示“綠”的意思?

生:我喜歡的句子是:“四面都有小丘……綠毯繡上了白色大花。” 師:綠色與白色的搭配,多麼清新明麗、自然和諧的圖畫呀!

師:(出示課件)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草原畫卷呀!天空賦予了草原以明麗,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線條,牛羊更賦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難怪老舍先生說“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置身於此情此景,老舍先生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慨——(全班齊讀句子:“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裡,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同學們,當你置身於草原這樣的美景之中,你想說點什麼呢,你又會做些什麼呢?把你最深的感受用一段文字記錄下來,好嗎?

是呀,從天到地,從小丘到羊群,到駿馬、大牛,草原的無限樂趣令人愉快,令人驚歎,令人回味無窮。讓我們一起仔細品味、用心賞讀吧。音樂想起,稍停開始齊讀。(出示課件配樂感情朗讀)。

師:多麼優美的景色,多麼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把這一切永遠印記在腦海之中吧,請同學們練習背誦第一段。

師:草原獨特的風光,孕育了具有獨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現在我們就走入草原,走進蒙古包,去了解那裡的民族風情。

師:請同學們默讀2——5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在這幾個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麼?從哪些語句中知道的?邊讀邊畫出相關語句。

“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麼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麼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①你怎樣理解“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遼闊平坦,在開車時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有什麼危險。)

(出示課件)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

師:如果你認為這段能體現出蒙古人的熱情好客,肯定是某些詞或某句話打動了你,能結合具體的詞語或句子談談你的感受嗎?

“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的我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同位倆表演場景,感受兩族人民團結互助的心情。)

(五)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含義。

師:奶茶倒上,奶豆腐擺上,敬酒──回敬──再回敬”美麗的鄂溫克姑娘戴著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些羞澀的給客人唱民歌。草原人民熱情款待遠方的客人。與客人一起聯歡,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太陽已經偏西,可是誰也不肯走。這真是“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出示課件)

師:通過以上的學習,此時你怎樣理解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漢族人民之間的情誼很深,怎麼捨得馬上就分別!大家站在夕陽下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相互傾訴著惜別之情。)

師:是呀,從迎客、聯歡到話別,處處洋溢著“蒙漢情深”;真是:生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千里草原,芳草萋萋,舉目皆是詩情畫意,真是:生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總結結束:草原的美麗風光讓我們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更使我們深受感動。我們真心希望蒙漢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永存,也祝願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永遠和睦。讓我們再次朗讀體現蒙漢兩族人民心聲的話語:(生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利用多媒體化理性為感性,化靜止抽象為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風情”——草原上的精華景點場面呈現在學生面前,由於農村的孩子絕大多數沒見過草原,因此教學時,我採用多媒體教學。匯入時,通過用多媒體播放草原風景圖,再配上一首樂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學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樂美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關注學生獨特的感悟與體會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堅持鼓勵學生對文字進行個性化、開放性閱讀理解,而不是想著怎樣將學生的認識以及對文字的理解統一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之中。整節課的教學,我始終把學生與自己擺在平等的位置上,堅持與學生共同探討新知,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關注學生自己的感悟與理解,特別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自己則扮演一位聆聽者、鼓勵者、指導者、參與者,把學習、感悟、想象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地、大膽地說自己的話,說自己想說的話,力求將自己與學生擺在民主平等的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學生想象的內容豐富了,語言表達也更切合內心實際了。

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再啟發學生根據積累語言文字想象的畫面,喚起學生的直觀表象,教學“小丘”“一碧千里”這是一個從語言到表象的體驗過程,因為美的本身是悟。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把語言美和自然美融為一體。

1、對課文中詞語的理解過細,以致教學中時間比較倉促,最後有些“草草收兵”的感覺。比如對重點語句中“渲染”和“勾勒”的理解,時間用得過多。

2、面對學生出色的表現,我不能及時地找出更為合適的評價用語,有時候,明明知道學生表現很好,但卻急於找不到合適的話語進行評價。那些用慣了的“你真棒”“好極了”等,在我看來一遍足以,如果反覆使用則會變的枯燥無味,失去了表揚的意義。

《草原》教學設計共6篇 享:讓學生在草原中探索自然與生命的教學設計分享 第2張

第2篇

聆聽《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小黃鸝鳥》演奏《筷子舞》《銀盃》

1、通過欣賞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萬馬奔騰,三首不同風格的歌曲,感受了解蒙古草原音樂的魅力並瞭解兩首樂曲產生的時代背景,表現內容、旋律特點及音樂形象。

教學目標:學唱歌曲《小黃鸝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鳥的美好感情。

通過合唱歌曲的學習,培養學生在和諧優美的聲音中感受音樂的美妙並訓練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連線中訓練學生對音樂的感受。

1、學唱歌曲《銀盃》,培養學生熱愛蒙古族音樂,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唱歌曲的學習,培養學生在和諧優美的聲音中感受音樂的美妙並訓練合唱的能力。在旋律的連線中訓練學生對音樂的感受。

第3篇

2.讀懂第一自然段,領會草原的自然美,體會句中含著的意思.

3.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1.同學們,你們遊覽過祖國的大好河山嗎?說說這些風景名勝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是啊,我們的祖國山河秀麗,江南嫵媚,塞北雄奇,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這節課,就讓我們到內蒙古大草原上去瀟灑走一回。

4.老師來變一個小魔術(草原後加上?號)現在你再讀讀看,意思改變了嗎?你又讀出了哪些新意思?(師加上!)請你再讀讀看,有沒有什麼新感覺?(生自由談)

1.草原之美讓人魂牽夢繞,現在,趕快開啟書,去讀讀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吧!有個問題請大家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草原先後寫了哪些內容?

1.過渡: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筆,給我們“畫”出了一幅美麗的草原風景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欣賞優美的音樂,一邊聽老師範讀第一自然段,並在腦海中想像畫面。聽完後,告訴同學們,你好像看到了什麼?

4.過渡:草原的美是如此與眾不同,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用波浪線畫出文中描寫的最讓你心動的景色,美美地讀一讀,並在學習小組內交流。

6.全班交流,師點撥引導,相機出示課件畫面,圖文結合理解“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xx流”等詞的意思。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配樂賽讀,師生評議。

8.面對如此美麗寬廣的大草原,假如你置身其中最想做的是什麼?

9.那麼,我們來看看作者來到大草原的感受吧!用橫線畫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

10、交流讀後感受,相機指導學生理解“高歌”“低吟”兩詞的區別。

這兩種情調一樣嗎?如果把文中的兩個詞顛倒一下位置,好不好?

11.是啊,作者陶醉了,你們陶醉了嗎?讓我們帶著讚歎,帶著興奮,帶著陶醉來朗讀第一自然段。

12.讀了這麼多,大家會背了嗎?把你最心動的句子背下來。

13.拓展。假如你是一位來草原尋找靈感的詩人,你會低吟一首怎樣奇麗的小詩呢?假如你是一位帶團遊覽的導遊,你又會怎樣向遊客來宣傳草原的美景呢?想一想,你是當詩人還是導遊?趕快寫下你們的讚美吧!

15.指名生上臺讀自己寫的小詩或導遊詞,師給予熱情評價。

同學們,雖然這節課我們沒有真正去美麗的大草原,但我們已經用心感受到了那兒的風景之美。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首獻給草原的讚歌,來結束今天愉快的學習。至於草原的人性之美,下節課我們再去細細品味。(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第4篇

重點分析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裡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1.談話: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草原,景色優美,牛羊成群。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播放《草原》電視教材,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1、觀看《草原》電視教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5、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著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

7、讀生字組詞,並讀讀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10、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樣的?

11、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後的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幾個意思?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2.組織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哪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特點?

3.“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點,那麼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呢?教師適時點撥。

4、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哪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特點?

5、看圖,默讀這一段,畫出有關語句,小組交流細細體會。

6、朗讀第一段,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的心情。畫出有關詞句,集中交流。

7、再讀第一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述的。

9、初入草原和走了許久後景色有什麼不同?畫出有關語句,集中交流。

12、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

14、反覆朗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說說你的理解。

教學反思本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1、讓學說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裡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2、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第5篇

1、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2、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遼闊美麗,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瀏覽了草原的景色,這節課,讓我們再次細細地遊賞大草原的風光吧,小旅客們,準備好了嗎?

1、欣賞草原風光,想一想: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播放課件)

2、自由讀文,把最能概括草原特點的詞語劃下來。(板書:廣闊、美麗、歡騰)

1、找出表現錫林郭勒大草原廣闊而美麗的句子,跟同桌的同學一起交流交流。(交流回答)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指導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啟發學生想象。

(2)平原上、山嶺上、深谷裡,覆蓋著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風的孩子,能讓他們在裡面捉迷藏。引導學生體會:沒過

(3)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裡的寶鏡一樣。

引導理解嵌著,體會比喻句的作用,啟發學生展開想象:除了青青的野草,清亮的湖水,水面還映出了什麼?

(4)草叢中開滿了各種各們的野花,鮮紅的山丹丹花,粉紅色的牽牛花,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著陣陣清香。(指導朗讀)

小結: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了清亮的湖水,最後是各種各樣的野花,同不穴,你們想不想把這樣美的景色記在心裡,讓我們試著背一背第二自然段。(課件演示按課文原句填空)

2、錫林襄陽勒大草原不僅美麗,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第三自然段只有一句話既總結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像一座橋樑一們很自然地就把上下文邊起來了。如果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能注意到這一點,那我們文章一定會寫得更加通順、流暢。為什麼說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自然段。

(1)用朗讀的方式感受草原的歡騰。學生自由朗讀,後指名讀。(請一位同學朗讀,其他同學拿起筆,邊聽邊把你最喜歡的詞語劃下來。說說你為什麼喜歡這些詞語。)

美麗的草原寬廣無邊,熱鬧的草原充滿生機,小牧民用他們的歌聲讚美草原,我們的眼前有如此廣闊美麗的草原,你想說些什麼呢?(發散,引導學生熱愛草原,保護環境)

第6篇

1、展開想象,在腦海裡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五、學生分角色表演歡迎遠客,盛情款待,聯歡話別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