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教學論文整理4篇 優化語文教學:探究現有論文的整理與梳理

本文整理了數篇經典的語文教學論文,包括語文教學的命題與評價、閱讀理解策略、文學鑑賞等方面。通過對這些文獻的分析和總結,可以幫助語文教師更好地理解語文教學的核心理念和具體實踐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論文整理4篇 優化語文教學:探究現有論文的整理與梳理

第1篇

針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就課內外閱讀教學探究,探討閱讀習慣的養成教育。

斯普朗格說“教育的目的不是向學生傳授已知的東西,而是要將學生的創造力誘發出來”。縱觀多年閱讀教學,比對大學聯考學生解題現狀,兩者沒較好銜接,失分較多,這引起我的教學反思。閱讀是什麼?“讀”是種閱讀活動,由“讀者、作者、作品”三者構成的“三邊”活動。作者潛藏作品中,讀者與作者通過作品發生心靈碰撞和情感交流。閱讀教學卻教師講代替學生讀。嚴重背離閱讀的本意。其次,受條件限制,以教材、教參為中心,教參牽著鼻子走,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課堂閱讀教學不是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感悟、整體把握,學生學到的東西有限。第三,教學過程中,不引導學生讀書,感悟,發現,把“有創意”的教學手段搬進課堂,讓學生“活躍”,如同桌、小組討論,猛看熱鬧非凡,美其名曰“閱讀教學創新”,實效是學生討論、收穫了什麼?第四,學生生活、閱讀積澱太淺。語文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閱讀源於社會生活,用於社會生活,一旦離開社會生活,也就喪失了生命力。語文閱讀教學往往遠離現實,學生固定在教室裡,框定在教材裡,缺乏必要的生活積累。課堂上的閱讀被教師的繁瑣分析和提問佔有,多數學生除課本,幾乎無課外閱讀。

任何能力都是學習主體“悟”後“練”出的,絕非“講”或“聽”出的,缺少閱讀的語文閱讀教學付出太多,收穫很少。怎麼改進呢?

我想首先是課外閱讀教學。語文學習是長期積累的過程。“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累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充滿靈性。這就要創設情境,培養興趣。興趣是產生學習動力、激發主體意識的前提。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挖掘教材自身樂趣;善於啟發利用學生好奇心、求知慾,精心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所以,高一應抓興趣,讓學生變自主閱讀為主動閱讀。敢放手,多給閱讀時間,尊重學生原始閱讀。即從學生主體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對學生的閱讀範圍、角度和思路等少干涉,甚至不干涉,由著學生“性子”選擇閱讀物件。只要內容不暴力、淫穢、反動。這種個性興趣探究性閱讀,目的是錘鍊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閱讀習慣和方法,為深入自覺學習語文錘鍊基本功。當然,由著“性子”閱讀,並非放任自流。閱讀進度,專題選定等都要精心策劃,適合的時代著作,流行佳作,要及時推薦,以免學生不擇而食。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求不解字詞隨時翻閱,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閱讀。學生要有自己的看法,我要求的是學生做少許讀書筆記,可以對作者、人物、片段寫點自己的看法,體悟,也可當練筆(週記)交,甚至可作為演講內容向同學推薦。

新課改最終面對大學聯考,所以光靠個性閱讀是不夠的,還須建立閱讀層次序列。所以高二的指示閱讀範圍很必要。藉助高一個性閱讀形成的習慣方法,促成學生閱讀自覺;讓學生視線收縮到老師指示的體裁上,並要求把興趣愛好閱讀經驗加以運用;引導學生基本定型各類文體的閱讀技法,儘量使其參差不齊的感悟、認識能力趨於統一。高二課外閱讀教學教師應參與做好指導工作。

餘秋雨說:“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的生命早已飄散的訊號傳遞給你,使你馳騁古今,經天緯地。”教師應想方設法讓學生廣泛閱讀,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書籍“資源共享”;舉辦朗誦會、讀書競賽等促進多讀;充分利用牆報、校報定期刊出學生作品,互相傳閱,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

其次是課堂閱讀教學。應關注學生的初始化閱讀。在學生沒接觸文字時,不設計教學活動,在接觸文字獲得原始體驗後,教師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矯正、引申原始體驗,並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原始體驗基礎上生成、引導、訓練。這樣才符合學情,真正使語文素養得以提升。如何發揮主導作用呢?

結合課文和學生特點,既生動有趣又高效藝術地將文字學習轉化為一個個活動,體現學生主體,課堂教學易於生成,鍛鍊綜合能力,而教師對活動的設計、調控、引導也彰顯其主體地位。需強調的是,語文學習活動設計必須合乎實際,有提高語文素養的實效。

閱讀教學主要要素——教師、學生、文字之間有多重對話:生本對話的深層次推進離不開教師的藝術介入,生生對話的有效展開離不開教師的藝術引導。學生和文字、學生和學生的對話能否促進動態的生成最能顯示教師的調控藝術。另外,在學生忽視、曲解或難以深入理解的地方,教師要適時點撥,發揮主導作用。

參與對話過程中,教師當講則講,當導則導,當練則練。立足“高效、實效”。在課堂教學之前,思考學生要有何提高,何種教學形式最有利。課後反思學生所獲幾多,是否發揮促進學生髮展。課堂教學應也必須是生成和預設、習得和學得、探究和接受、自主和引導的、過程和結果的統一。

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研究學法比教師研究教法更重要。語文能力主要是習得和學得的,要引導學生研究如何學,探討科學的學習規律和方法。具體引導學生探索適合的聽課方法、討論方法、具體閱讀方法等。使教與學形成合力,更好促進學生髮展。特別高三針對大學聯考,要學生用錘鍊的探究性閱讀本領,進行探究性閱讀訓練。在大學聯考閱讀答題中,必須要學生依題意答題,進行探究閱讀,總結解題“程式”、思路,使答題逐步科學化、規範化。

語文課應無條件地擴充套件和延伸,以培養語感,增加積累。閱讀教學要結合課文有意識地開拓閱讀教學新空間,激發廣泛閱讀興趣,糅合歷史、人文、科學等。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出課堂。把課堂變成思維的碰撞所,每節課上成問題課,激發學生在教師指導、學生嘗試、合作、探究中發現問題。使課堂教學自然就延展到課外。比如新課標人教版高中教材編有名著導讀,課文後附相關連結就是一個較好的拓展線索。學生獲得大容量的“庫存”,必能啟發心智,拓展視野,活躍思維,培養文字的敏感。

語文是有生命的,閱讀更是充滿靈性的。人生的學習工作中,閱讀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教學生以語言為工具,自由、廣泛地吸取思想,擴充知識,接受人類的認識成果。作為語文老師,唯有不斷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養,豐富自身底蘊,不斷探索教育教學新方法,才能做好學生的領路人。

語文教學論文整理4篇 優化語文教學:探究現有論文的整理與梳理 第2張

第2篇

?新課程標準》提出:“國小語文教學應力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如果教師再用老觀念去教授語文,那無疑將扼殺課程改革那鮮活的生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麼,怎樣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他們學習能力,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上談談自己的做法。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讚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創設情境尤為關鍵。在教學《畫風》一課時,我創設情境,設定懸念,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匯入新課的:“同學們,今天和老師一起去郊遊吧。去之前老師有一個要求,請你根據老師的描述,把你聽到的看到的用筆畫下來。今天的天氣真好,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雲。瞧,那兒有一座山,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房前屋後種著果樹,一條小溪從門前流過。你們聞到了嗎?趕快深呼吸,聞到了嗎?你們聽到了嗎?遠處傳來了什麼聲音?多好聽啊!趕快把這些讓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聲音畫下來吧。學生質疑:聲音、氣味看不見,摸不著,怎麼畫?今天,我們來學習《畫風》,看看別人怎麼來畫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的。頓時,同學們對學習新課有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後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後,根據課文情節的不同、內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教師應不斷創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效能保持下去,關鍵在於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現,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從很早就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於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三個兒子》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

(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裡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夥伴共同交流解決;

(3)我會講:把你讀文後的感受說給小組夥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後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另外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後在小組內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我以《雷雨》為例,由於這篇課文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學生在交流中情緒高漲,全班交流時個個躍躍欲試。文章內容就在學生朗讀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於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製作統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創造性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於和善於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學生善於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現問題的起點。這樣不僅鍛鍊了口語能力,又極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學生躍躍欲試,整節課學生都處在積極的自主學習中,創新思維的火花在這裡閃耀。

課堂教學是屬於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第3篇

(一)興趣較低,閱讀面也較為狹窄,同時積累量也相對比較少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於一種被動記誦的狀態,在知識的遷移上容易受到約束和限制,缺乏一種巨集觀審讀,也就更談不上個性悟讀或者審美解讀,最終造成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上非常的茫然,一切為了考試而學習,未真正領悟到古詩詞所蘊含的各種藝術美,自然而然其自身的文學素養也就得不到提高。

古詩詞自身具備內容含蓄、語言凝練、表達巧妙、文句變形且語義跳躍等特徵,而這些特徵也使得其並不像白話那樣淺顯易懂。對於大部分古詩詞而言,並不是簡單地通過文句的挖掘就可明白其內在所蘊含的意義,而這無疑也為學生學習古詩詞加大了難度。據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在我國高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師仍舊採用的是一種“填鴨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導致古詩詞自身語言所具備的靈活氣韻得不到展現,使其審美趣味逐漸下降,最終使學生創造力以及想象力受到影響、限制,造成其教學質量低下。

1、在技法上進行突破。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語言也在發生著一定的變化,若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望文生義來理解古詩詞,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古詩詞理解上產生誤區。在古詩詞中,其語言較為含蓄,通常情況下,作者不會將自己的情感直接地表達出來,而是藉助於事、景或者物,通過諧音、比喻、用典、互文、擬人或者借代等方式來表達。鑑於這種特性,筆者認為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要想突破這種語言理解障礙還必須得掌握相應的藝術技能,從整體出發,根據語境進行聯想,對詞義進行動態地介紹,將一些困難的古詩詞轉變成為容易理解的語言。比如高適的《燕歌行》、《封丘作》這兩篇詩歌中,有“煙塵”和“風塵”這兩個詞語,儘管二者只有一詞之差,當時在詞義上確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學時,教師可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講解,藉助於工具書,使學生能夠明白《燕歌行》中的“煙塵”指的是戰爭,而《封丘作》中的“風塵”即可理解成為流言蜚語和地位卑微者的生活,又可理解成為戰亂。

2、結合古詩詞自身的意境,進行情境的再現。在古代,詩人將客觀的物象來作為其創作的素材,通過加工與提煉以後,將其轉變成為滲透著詩人自身情感的藝術形象。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明白這一特性,注重學生感官的激發,進行古詩詞意境的再現,正確引導學生在這種意境中來解讀作者所想要表達的一種思想,藉助於具體的物象,使學生可從不同形態上來審視詩詞所蘊含的內涵,通過日常體驗與觀察來逐步增強學生對於物象的感受能力,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詩詞的現實意義。同時還應將意象進行歸納和總結,辨別不同詩詞作品在意象上所存在的不同,正確引導學生對這些作品所呈現出的意蘊進行細作與辨析,通過學生自己的辨析,使其能夠更好地領悟作品所反映出來的意象之美,這樣就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多聯想,這樣才能使學生通過表面語言符號進入到相應的情境中去,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1、在進行詩文的閱讀時,應從整體出發把握詩歌,結合詩人所處時代、社會環境以及其自身的生活狀況等,這樣才能夠在一個大的語境中,從淺到深地認識和理解詩詞所蘊含的意義以及作者創作這篇作品的宗旨。比如進行山水詩這一專題的教學時,在對盛唐時期“王維和孟浩然”所創作的山水詩和中唐“韋應物和柳宗元”所創作的山水詩之間異同進行比較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對當時唐朝時代背景進行分析,使學生能夠明白盛唐與中唐之間二者在本質的異同,使學生就能夠認識到盛唐時期,“王維和孟浩然”所創作的山水詩更多是表達作者對於生活和自然的喜愛;而在中唐時期,“韋應物和柳宗元”所創作的山水詩則更多的反映出了作者低落和無奈的心情,表達了作者自身清淡高遠以及孤寂的意趣。

2、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在進行詩詞鑑賞的時候,教師應該利用母語這一課程資源意識來增強古詩詞和日常生活、社會以及世界之間的聯絡,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我國傳統文學藝術所具備的各種象徵。同時還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裝置來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古詩詞教學場景,從而增強學生自身的感性認識。

3、加強學生的實踐創作能力,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深刻認識到古詩詞的內涵,更加客觀且全面地理解作者自身的情感,繼而提高其對古詩詞進行鑑賞的能力。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寫作與創作的過程中,這種“寫”並不是指簡單的仿寫,而是把一些簡單的閱讀行為變為一種形式多樣且靈活的創造性行為,同時還可在原古詩詞上進行改寫。比如在進行王維《山居秋暝》這一內容教學時,教師可抓住文章中所呈現出的意象以及詩歌自身的特徵,藉助於創造性聯想以及具體形象的補充,讓學生利用散文式的語言來進行描述,使學生能夠切實體會到王維詩歌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一意象。

第4篇

學生是認識的主體,他們的認識活動只能通過他們自己的實踐和感知,在他們的頭腦裡進行,教師可以為學生認識活動創造最有利的條件,但不必也不可能代替學生的認識。

教師的角色在閱讀教學中應該是“導遊”,應為學生選擇一個最恰當的觀察點,讓他們自己去盡情欣賞和享受那美麗的風景。教師的責任,就在於引導學生閱讀。教師的“引”就是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確定教學目標,制訂閱讀步驟;“導”就是要指導閱讀方法,組織閱讀交流,進行閱讀評價,任何“引導”都應當有利於學生從感受中領悟。

1.循序漸進,先感後悟。閱讀教學一定要讓學生閱讀,學生自己閱讀課文是他們感悟課文的基本途徑。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便是感受的過程,“見”就是領悟。學生的閱讀能力絕不是教師“講”出來的,而是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悟”和“練”出來的,課本的提示和教師的講解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要防止不等學生有所“感”,便要求學生有所“悟”;要防止少數學生囫圇吞棗,望文生義,主觀臆斷。我的做法是:先以生動的語言導人,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吊起他們的胃口”,然後告之閱讀的初步目標,並明確要求以較快的速度通讀全篇,畫出文章中有助於表現中心的關鍵語句,從而把握全文的中心。

2.大處著眼,整體感悟。心理學研究表明,所謂知覺並不是先感知到各種成分再注意到整體,而是先感知到整體的現象而後才注意到構成整體的諸成分。閱讀教學應當始終把課文看成一個整體系統,注重從整體上感受和領悟。對課文某一方面或某一個區域性的感悟,都應放在整體中進行,具有整體觀的意識,即“小處著手,大處著眼”。如對課文結構和表現手法的感悟,就不能離開課文內容的感悟;反過來,離開課文的形式也不能感悟、分析結構。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從問題、驚訝開始。特級教師於漪說過這樣的話:“開始我做語文教師的時候,以為備課就是備知識,就是備教材。其實不然,這裡有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備思考問題,看怎樣的問題問下去可使學生的腦子動起來。”我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時,曾先後提出這樣兩個問題:首先,皇帝赤裸著身子,光溜溜地走上大街了,出這個醜應該由誰來負責任?(語文教學論文 )為什麼?學生反響熱烈,閱讀之後形成了兩種意見:一種是皇帝咎由自取,另一種是騙子太狡猾,經過辯論,大家的意見得到了統一,“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騙子可惡,但皇帝這“破蛋”實在是又腥又臭。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哪些人能說真話?哪些人盡講假話?學生帶著問題再一次閱讀課文,經過討論,學生很快便明白了作者的寫作用意。

為什麼“問題”對閱讀教學如此重要呢?首先,“問題”能刺激學生的探究欲,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將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引向深入。其次,“問題”體現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恰當的問題,是閱讀目標的具體化,凝聚著教者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它引導著學生積極主動而又目的明確地進行閱讀,從而使學習活動活潑有序地進行。再次,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讀書、思考、品味、感悟,自然而然地成了閱讀活動的主人。“問題”使“感”落到了實處,“悟”也有了方向。

需要強調的是,要根據不同的文體要求,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設計問題。同時,問題的設計還要符合學生的能力實際和學生的思維規律。既可以提出有關思想內容、結構思路方面的整體性問題,也可以提出一些引導學生反駁的迷惑性問題;既可以要求學生聯想、想象,也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評析。

感知是閱讀的開始,理解是閱讀的核心,其關鍵便是思維活動,恩格斯曾把思維稱頌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要啟用思維,需要科學的閱讀方法點選,同時閱讀能力也要通過一系列的閱讀方法的歷練才能綜合形成。

發展思維能力,最主要的途徑便是做到思維訓練與語言訓練的有機結合,並把這種訓練放在瀆寫聽說的過程中進行。語文的思維是憑藉語言這個工具的思維,思維的內容又必須憑藉語言這個工具來表達,二者結合的方式就是讀寫聽說。如在教學《鞭兒脆脆響》這篇小說時,我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小說設計了二嘎子考驗丁區長這個情節,文章表現出一種民主、平等的幹群關係,有沒有你熟悉的類似的影視文學作品或社會現象同樣表現出群眾民主意識的覺醒?學生很認真地思考,很快便有人想到了《秋菊打官司》,想到了“民告官”。分析結束時,我又佈置了一個作業:如果二嘎子認錯了人,來者不是關心群眾、任勞任怨的丁區長,而是驕橫的“張區長”,故事又會怎樣呢?寫一個300字的片段。這兩個問題的設計,便是從訓練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聯想、想象能力著眼的,效果顯著。在教學說明文時,我常會問,“這種說明順序是不是最佳的選擇?”,而在教學議論文時,則會問,“你能否再舉出一兩個論據來?”,以此來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不僅要注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還應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創新開放的環境。具體地講,分為兩個方面。

鬆。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曾說過:“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氣裡自由自在地呼吸。”給學生以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的寬鬆時空,才能最大限度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會喜形於色,有的學生會手舞足蹈,甚至還有的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打斷別人的發言……所有這些,以傳統的'觀念可能看不順眼,其實,這正是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的表現,應該給予適當的鼓勵。

同時,還應該讓學生自由地表達他的思想、他的“感悟”,要防止以教師的“悟”取代學生的“悟”,以教學參考書的“標準”答案,取代學生的“悟”,因為這是一種扼殺學生思想活力的教學專制。對學生的一些獨特看法和“出格”的理解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允許他們對一些權威的觀點和傳統的結論進行大膽的顛覆。我們培養的應該是有獨立個性、有創造精神的人,而不是奴性的人。如九年級教材中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的中心,教參上延續至今的說法依然是“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難道“嫌貧愛富”真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專利”嗎?如果以這樣的“答案”去“統一”學生的“悟”,作品的人文精神、教育意義便大大削弱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從何談起?

2.拓寬延伸。“拓寬”,即把閱讀物件從文體拓展至作者、時代背景、思想修養、同類作品以及其他相關的作品,“拓寬”避免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能使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全面而深刻,有利於創造精神的培養。

“延伸”便是將學生的感悟延伸至社會生活。學習是為了“學會生存”,只有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