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7篇 探索國中資訊科技教學的優化路徑:教學反思與實踐思考

本文從國中資訊科技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教學特點和學生需求,反思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旨在提高資訊科技課程教學質量。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7篇 探索國中資訊科技教學的優化路徑:教學反思與實踐思考

第1篇

動畫製作這部分內容對學生是有著比較強的吸引力的,遮罩動畫作為課本知識的拓展,可以製作更神奇的動畫效果,但要讓學生熟練掌握也實非易事。本節課在課前的教學設計中就力求做到:

1、緊扣新課,趣味匯入,抓住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習的慾望。

2、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實現知識的自我構建。教學過程中知識的呈現不是通過教師的灌輸,而是通過教師各種問題的引導,由學生自己思考探究或合作討論得到。

3、採用小組合作,減小層次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力圖通過合理異質分組,實施兵教兵策略,使低層次的學生能夠完成基本任務,高層次的同學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實現共同提高。

4、設定拓展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通過設定分層練習,既有基礎實踐,又有拓展提高,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基本上按課前的設計實施了教學,結合教具、動畫原始檔幫助學生理解了遮罩原理,又通過師生合作、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完成了兩種情形動畫的製作,較好地達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不足之處有:本節課的教學評價採用了學生演示操作過程和教師演示學生作品兩種方式,形式過於單一,缺少了學生自評、互評等形式,另外,在一些細節上處理不夠細緻,比如,要讓學生養成好習慣,圖層名儘可能反映該圖層的內容。

國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7篇 探索國中資訊科技教學的優化路徑:教學反思與實踐思考 第2張

第2篇

通過這幾周的教學已將word20xx教學內容完成,從學生上課的反應來看,新知識掌握的不是很好,現在我已將藝術字、圖片、剪貼畫、文字設定、基本的編輯操作都講完了,大部分學生也很好了完成了我設計的練習任務,可是在綜合練習時,遇到了很多問題,就是學生雖然掌握瞭如何在word中設定文章的方法,但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獨立製作一個電子小報時,卻不知該如何下手。因為製作電子小報是對學生一個綜合能力的考核,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電腦操作知識,還要對製作排版的相關知識要有所瞭解,這使我產生了疑問,我在設計教學時,如何才能將這一部分知識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學生呢?以前我的設計是用最快的速度讓學生們掌握了word的'操作方法,因此設計的課堂練習比較簡單,只針對於新知識的學習,而很少考慮這些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與實際生活的應用很少掛鉤。在節約出比較多的時間來進行引導學生進行綜合練習,可是事實卻說明學生在課堂上對新知識的掌握倒是還行,可一遇到實際問題就不知該如何下手操作,現在我已經將word的相關操作都講完了,並進入了綜合應用練習階段,我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練習,讓他們更快的掌握word的應用?

我目前的做法是,先給學生布置一些簡單的應用例項,在老師演示的基礎上讓學生完全按照要求來完成任務,在學生進一步掌握了word綜合應用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加深例項的難度,並要求所有練習都圍繞一個主題進行,並逐步深入和擴充套件學生對電子小報的排版結構等認識。

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以後在教學中應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加強自己在日常練習過程中練習檔案的選擇,在練習中要兼顧學生的各方面知識融合和積累,把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作為資訊科技課教學的主要目的。

第3篇

國中資訊科技課。存在這樣的情況:學生們很喜歡上計算機課,特別是上機的操作課,更是有一種讓我一次愛個夠 ” 感覺,但是一部分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 “ 玩 ” 樂 ” 為主要的`情緒支配,對遊戲、上網聊天情有獨鍾,而對於教師所講授的教材上的內容卻覺得 “ 不好玩 ” 或者乾脆來個置之不理。上機操作的秩序也比較混亂,結果一節課下來,外表上課堂氣氛很輕鬆、活躍,其實效果很差,學生覺得自己一節課後好象什麼也沒學會。面對著這樣的學習現象,經常會產生幾許無奈,但更多的思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作為從事國中資訊科技教學的教師要改變這樣的現象又該做些什麼呢?資訊科技學科在大部分中學裡,叫副科,受傳統舊觀念影響,資訊科技的課堂教學和教研活動從一開始就沒有受到過重視。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基本能勉強按照大綱要求進行,而教研活動在中學卻開展得很不理想,或根本就不開展,有的學校完全照搬別的學科的教研方法,形而上學。看來原因有很多,有大環境的因素,有領導的意識因素,也有資訊科技教師自身因素。

第4篇

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為配合新形勢的發展需要,我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了幾節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探究課。課堂中真正體現了以學生自學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通過聯絡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針對資訊科技學科的獨有特點,進行了較深的教學反思。

資訊科技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一個理論聯絡實踐的基本過程,課堂氣氛的活躍,完全是教師這個主導作用發揮而來的。教師課程結構的設計、環節的策劃、精密的安排並不等於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資訊科技課的課時安排是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相配套,那麼,在上理論課時,在課堂中要把本節課中的重點、難點掌握好,攻破了重點,難點,其他的細小的知識情節也就迎韌而解了。簡單的說,就是把每一節課的知識體系、知識情節的脈絡把握好就可以說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了,並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那麼,實踐操作課又是怎樣才能有所收穫的呢?資訊科技的實踐課,是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實踐課中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驗證。學生學習的方式是理論聯絡實際的學習方式,科學設計,合理組織學習小組,在小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學習風氣,真正發揮小組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優良品德,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基礎、學習能力、性別等進行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補。教師始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儘量讓學生自己做主張,在小組學習中形成齊心協力對付困難的.合作風氣,對於學困生,引導他們從集體中尋求幫助。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言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空間,在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同時,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學習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以上點滴的反思,是通過探究課的啟發所產生的,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只要堅持不懈的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來不斷的充實自己的頭腦,我想會結出豐碩的果實的。

第5篇

本學期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任務有七年級和八年級兩個年級,總體來說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初步具備與資訊社會相適應的道德觀、價值觀與責任感,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這一個月來的教學作如下的反思。本月七年級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第一單元初識資訊科技。八年級的教學內容是第一單元的初識excel。

第一:七年級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概念有:資訊和資訊科技、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系統、作業系統、資料夾和檔案的區別。八年級主要是通過例項來理解掌excel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我採取的是提問和舉例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按要求理解學習。

第二:根據教材滲透“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鼓動學生動手操作,倡導學生的主動探究與合作交流。由教師指導學生操作練習,在完成練習的基礎上,通過思維反思和探究活動,達到對知識、技能的歸納總結進而遷移、應用。七年級學生對教材中的硬體系統的硬體裝置的認識有濃厚的興趣,通過課件的圖片和實物讓學生真正認識計算機的這些硬體裝置。初識作業系統部分讓學生完成這些具體操作如正常的開機、關機;啟動“記事本”程式設計;工作列的設定。個性化桌面部分學生能快速掌握建立桌面快捷方式圖示;設定有特色的個性桌面圖示如“v”;同時對桌面的螢幕保護程式設定;設定想要的桌面背景。資訊的管理部分學生能分清檔案和資料夾兩概念並對檔案和資料夾的基本操作應用。八年級通過製作個人消費統計表、七年級一班成績統計表、課程表等表格的製作,讓學生做中學更容易理解和掌握excel表中單元格的理解、操作從而循序漸進的學好此軟體。我採取的是課件和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能馬上應用操作,大大加強了實際操作能力。

第三:學生的上機積級性很高並能按照教學內容做好每堂課的技能操作。當然也存在學生借上機來機房玩遊戲的這種情況,我會時時提醒學生並認真學好本課程。

反思這一個月的教學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很濃,對這種任務驅動的方式尤其是上機的動手能力也有提高。以後繼續使用由教師指導學生操作練習,在完成練習的基礎上,通過思維反思和探究活動,達到對知識、技能的歸納總結進而遷移、應用。

第6篇

本節課是frontpage20xx軟體使用的一節典型的技能學習課。學習的主要技能目標是:掌握網頁製作的基本方法:文字、圖片、動畫及表格的相關操作。

以往的網頁製作課,在教學過程中過於注重技術的操作步驟和效果實現,而未將技術實現的應用價值附加其中,學生每節課按老師所講進行簡單模仿,造成遺忘率高並且在進行綜合應用時(建立個人網站)學生不能很好地將所學內容遷移應用到自己的網站製作中。

本節課,教師從課例研究的視角出發,在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注重激發學生興趣的前提下,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之理念,將操作技能的學習融合於網頁製作之中,讓學生在“做中學”,縮減了教師的講解,以便給予學生更充裕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一、任務的設定要有針對性,滿足學生的需求

在初步分析學生情況時,設定了以下兩個層次的任務。

第二個任務是創造性任務,至少做一個子頁面並要求利用表格佈局並保持主頁面的風格,且與主頁面建立超連結。

經過“大路論壇”中專家和同行的討論,認為考慮太全面,課時太緊,任務量大,且易加大兩極分化。

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學生不喜歡利用模板完成主頁面設計,認為缺乏個性,無法自由發揮。在此基礎上教師重新設定任務,改為利用表格佈局完成子頁面的設定。

為讓學生儘快地明確任務要求,在課前分發學生自評表。根據學生做的情況來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

二、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喜歡直接問教師該怎麼作,而不願意通過教材、幫助檔案獲取解決辦法並進行嘗試。因此教師在學生提問時,如果是能夠通過查詢資料或運用遷移解決的問題教師不直接回答,提醒學生自己找答案。而對於一些拓寬的知識,如藝術字在網頁中如何使用,則給予解答。教師將更多的'時間用於觀察學生做的效果,及主動發現學生是否需要幫助,及時調整課堂進度,使操作熟練的學生有事可做,進度慢的學生能夠及時獲得幫助。

三、從整體把握教材,不為備一節課而備一節課

資訊科技課的每個模組從橫向上看是互相分隔的,但是從縱向看又是相互聯絡的。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整體把握,從全域性的角度考慮如何將每個模組聯絡在一起。

本節課所使用的文字和圖片素材,是資訊檢索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從網上下載,並根據教師的指導按資訊管理的方式分門別類的存放。多媒體資訊加工時,學生利用已有的相關素材設定了動畫,為本節課提供了動畫素材。文字資訊加工時,word中的小報製作為資訊的規劃設計提供了認知基礎。

一節精心設計的課,並不總能能保證學生長久的興趣,教師唯有從整體把握教材,注重前後知識聯絡,精心構思教學設計,逐漸讓學生體會技術的附加價值,從而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

第7篇

在我從教的這段時間內最令我頭疼的事情就是在機房上課時的紀律問題。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學生多,接觸時間少,深入的教學工作很難落實到位,如果碰到一些不聽話的孩子,更會耽誤全班同學的學習時間,因此如果課堂紀律管理不好,一切也都是空談。

究竟如何管理好課堂紀律呢?一直困擾著我,也一直思考著。中間也去找老師探討過,也訪問過有經驗的老師的課堂,但實踐到自己身上總還是有難度。吵,打是不允許的,也不是上上策,更是自己及其不願意也不能的做法。我只希望每次上課學生能保持安靜,遵守課堂紀律,老師講課時孩子們能坐姿端正,不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不說廢話,碰到問題可以舉手發言等等,這才是我自己設想的理想狀態下的課堂。然而自己仔細一想,如果不到十歲的孩子完全按照老師的設想去?在現代化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呼籲的課堂要民主化、人性化,孩子是教學的主體,孩子才是我們教育的上帝,更要給孩子發展的空間,老師也不能挑戰新課改的.權威,套用以前的老一套了。

通過與其他老師的溝通和學習,我瞭解的四年級國小生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4. 情感容易外露,愛爭論問題,容易激動,動不動就提出批評意見,但仍願意依靠老師,希望老師來做主等等

3.利用多媒體演示講解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個主要需要我們在備課過程中深挖教材改變教學策略,讓教學更生動有趣。

4、精講多練,集中學生注意力,交換練習的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內。講解不宜過長,敘述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要提綱挈領。

5、結合發現探究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其教學設計為:簡述操作要領→操作嘗試→啟發引導→操作學習→反饋指導→鞏固練習→歸納總結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方法,一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二是發展學生的智力。

6、利用班級管理方法進行分組打分。在課堂中,根據學生表現進行表揚批評,給予相應獎勵和懲罰措施,最後由班長統計到班級當中。

7、提升教師自身魅力,樹立在學生中的威信,正所謂“親其師,重其道”。

實施過程當中課堂紀律稍有改進,剛開始應對國小生,經驗上還有很多不足,也在探索摸索當中,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