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音樂課堂教學總結3篇 發掘音樂天賦,探索音樂世界:音樂課堂教學總結

音樂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學科,非常重要。本文將總結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探討如何更有效地教授音樂課,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

音樂課堂教學總結3篇 發掘音樂天賦,探索音樂世界:音樂課堂教學總結

第1篇

音樂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的知識、技能的訓練、掌握過程,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相對單純的知識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體現的是對藝術的美的意識教育,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審美教育。這種審美的教育貫穿著整個音樂教學過程,對增強音樂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從心靈深處理解音樂、表達情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並非說教。組織好良好的藝術教學過程,其實也就是美育的過程,是美的欣賞和薰陶的過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要使美育受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則需要春風化雨般的藝術性教學。如精闢生動的理論講授,優美規範的表演,精湛藝術的課堂布局等。都能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

一、結構美結構完美,佈局合理的課堂教學,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求知的樂趣和享受,而且對教學本身有著巨大的感染和薰陶作用。首先要講究開頭和結尾。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應根據所授的內容,設計出有特色的開頭。如我在欣賞民族器樂曲《翻身的日子》一課中,先演唱一首《翻身道情》,直接的視覺和聽覺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引入一個美的境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結尾也很重要,切忌虎頭蛇尾,要給學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餘地。其次是注意運用感情。教學是一門藝術,始終貫穿著感情的線索,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主要是對人的心靈和情感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在上課時必須進入角色。前蘇聯藝術大師斯坦尼拉夫斯基曾說:“當演員來到劇院的時候,他應當把自己個人的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劇院外,在這裡,劇院裡的他,整個屬於藝術。”所以,教師在走進教室之前要實現“心靈淨化”,除去一切與教學無關的情感和思緒,保持高度旺盛的“臨教”心態。音樂教學過程也是師生感情交流的過程,學生聽課時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師的心理和情緒制約的,因此,教師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能板著面孔。例如:在學生唱不好視唱時,不能火冒三丈,把學生批評一通,這樣會給學生心理上罩上陰影,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循循善誘,對症下藥,或請唱得好的同學表演,再表揚鼓勵一番,這樣的效果就明顯不同與前一種了。另外,課堂內容結構還要注意雅與俗、疏與密、斷與續、理論講授與示範表演等方面的關係,使課堂教學展現出一種搖曳多姿的曲線美,讓學生在美的結構中接受藝術的薰陶,獲得知識的營養。

二、氛圍美氛圍是指籠罩著某個特定場合的特殊氣氛或情調。教師和學生,作為知識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達到教學的理想效果,必須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有效的教學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美,還能使教與學主體雙方產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鳴。音樂教學課堂的氛圍美應該是:活躍而不失之零亂,安靜而不失之呆板,緊張而不失之抑悶,愉快而不失之鬆散。良好的氛圍,師生雙邊關係和諧融洽,配合默契,教者情緒熱烈,學者反應積極。但同時還要注意紮實穩重,因為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目的是為了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倘若無實事求是的態度,那就譁眾取寵、本末倒置了。課堂氛圍美是傳遞藝術的無聲媒介,啟迪智慧的無形鑰匙,陶冶品德的潛在力量,在無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顯著的教學效果。創設課堂氛圍美與教師的自身藝術修養、教育理論水平、知識結構能力直至言談舉止有一定的關係。首先,教師要想主動地駕馭課堂,引起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維和討論,就必須認真備課。在教學中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猝然提出的問題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這時如果教師知識面廣,備課充分,就能圓滿回答學生的問題,那麼學生就會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課堂氣氛就會變得熱烈。我在上“半音與全音”時講到十二平均律,有學生提問是誰發現的?我就給他們介紹了朱載,並向他們介紹國外相同律學的發現比我國要晚好幾百年。這樣一來,同學們都覺得很自豪,而且對律學發生了興趣。其次,重視學生個性,啟發學生智慧,激發其學習興趣,也是課堂氛圍美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一旦對所學科目產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烈的興趣往往成為學生樂於刻苦鑽研,勇於攻克難關的動力。再則,創設情緒場,製造一種能夠使學生情緒受感染、心理有體驗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儘快進入課堂學習角色。如:在講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時,先在黑板的右端寫上張若虛的詩《春江花月夜》,左端掛上一幅《江月圖》水墨畫,然後錄音機裡放出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另外再運用表情、眼神、姿態等非語言表達方式,將音樂資訊一下子傳遞給學生,使他們迅速地在綜合的環境氛圍中進入他們自己的藝術想象中。讓學生在美的氛圍中吸取藝術的營養。

音樂課堂教學總結3篇 發掘音樂天賦,探索音樂世界:音樂課堂教學總結 第2張

第2篇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可否自始即不多講,而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可見“問”是深入的階梯,是長進的橋樑,是觸發的引信,是覺悟的契機。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國小音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美、挖掘美,並去體驗美,那麼作為引導方式之一的課堂提問就顯得至關重要。然而,透視時下的音樂課堂教學,教師低效、無效、負效提問的現象仍較為普遍。那麼,如何實現有效提問,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在問中思考、在問中理解、在問中體會、在問中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呢?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有效提問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要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為本體。”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應重視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味地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從而受到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如果有老師循循善誘引導,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和目標,就不會只是一味埋頭苦思而不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因此,音樂教學中,每一環節問題的設計必須以音樂為主線,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幫助為學生從角度去感悟、到深入理解,並通過對問題的質疑與交流,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自身,得到質的飛躍。

問題的設計既是為組織學生進入學習過程而進行交流的話題,出中老師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問題的設計應找準切入點,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幫助學生從音樂的角度感悟、理解作品,並通過問題的質疑與交流,使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得以深入。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清楚知道學生要掌握哪些音樂技能。

當學生處於跳一跳就能夠得著之時,需要評價反饋時,教師的及時提問和適時點撥,能有效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音樂探索活動中去。教師的提問要抓住學生的疑惑對症下藥,釋疑解惑,促使學生從音樂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達到引導學生思考、探究與互動交流,理解樂曲表達的表現手法和情感特徵。

通過提問來調控課堂教學的節奏很重要。提問的內容要適宜,廣度和難度要處於合理區間,不能過於複雜,否則很容易造成學生的畏難情緒,不利於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所謂梯度,是指設問時應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從而引導學生的思維跟著爬坡。在音樂教學中,具體應該關注學生的兩個梯度差異,從而提高提問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總之,提問是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問題是起點,問題是主線,問題是線索,提問也是過程與方法。教學中應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選擇教學方法,安排教學活動時,要善於選好立足點,找準切入點,把握支撐點,運用多種方法精心提問,如通過聽、唱、探、悟等多種途徑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的學習漸入佳境,讓音樂課堂的“問”更精彩。

第3篇

第一冊音樂教學工作遵循了新課程標準,滲透音樂素質教育,用音樂陶冶孩子們的情操,啟迪兒童心靈,讓孩子們熱愛音樂,感受音樂的美。在教學中注重挖掘教材內涵,用音樂的節奏、旋律打動孩子們的心。

一年級的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音樂,多數兒童有較強的樂感,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基本能跟著音樂的節奏邊舞邊唱,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

分為“聆聽、表演、編創、活動”幾部分。包括“好朋友”“快樂的一天”“祖國你好”“可愛的動物”“靜靜的夜”“愛勞動”“小精靈”等,共分十課。有名曲,有兒歌,有搖籃曲,歌唱快樂的校園,有歌唱美洲民俗民風的歌曲等,還有部分少數民族的音樂。選材上,有兒歌,有外國名曲,有校園歌曲。有歡快的、有優美的、有抒情的、有……各種風格的歌曲符合兒童的情趣。本期按課程目標完成了全部教學內容。

1、好朋友包括《玩具兵進行曲》《口哨與小狗》《你的名字叫什麼》《拉勾勾》等,培養孩子們對校園的感情,對生活的情趣。在教學中演唱了歌曲,聆聽了旋律,並用動作進行了表演。

2、快樂的一天包括《快樂的一天》《其多列》《跳繩》《郵遞馬車》等,主要培養對校園的感,對生活的熱愛。讓孩子們從小愛家鄉,愛校園,愛生活而努力學習。對這組教材,我採用了獨唱與合唱的演唱形式,培養了興趣,節奏準,旋律準。

3、祖國你好包括中外許多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頌祖國》等,悠揚而動聽。這組內容重在音樂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對祖國的感情。讓孩子們瞭解了自己的祖國。

4、可愛的動物包括《三隻小豬》、《快樂的小熊貓》、《動物說話》等,充滿了民族音樂的濃郁色彩。我讓孩子們邊舞邊唱,在優美的音樂中陶冶情操,培養對動物的感情,人與自己和諧相處的情趣。

5、舞曲這些音樂廣為流傳,旋律優美,喜聞樂見。如《火車波爾卡》《獅子舞會》等。

二、教育學生學習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有高尚的情操。通過音樂教育,使孩子們享受美,熱愛美,愉快生活、愉快學習,主動接受,愛學、樂學。

進一步提高教學技巧,有良好的教學方法,積極滲透音樂精心設計本期音樂每兩週學習一課。複習一週。提前備課,有計劃,有反思,認真準備了教具,課後有小結,期末有在本學期裡,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認真批改作業、講評作業,課後,對學生進行恰當輔導,廣泛吸收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做到教學相長,並順利完成育教學任務,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

下面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作如下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二個星期裡,我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說說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能養成好的學習。

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三、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築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閱讀等方面作了努力。外語學習網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年級裡、科組裡的老師經常交流,並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裡,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農遠資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變為“悅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開啟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己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儘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

經過一年的實驗,最直接的體現是學生的變化。首先是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提高了,對學習語文有了比較高的興趣。這不僅體現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方式上,還體現在學生在課外學習上。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語文學習,把學習當作自己的需要。不僅學習了課內要求掌握的知識,還引進了許多課外資源,學習了許多課外的知識。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也讓學生從中得到了許多實惠,學會了如何與人合作,學會了如何自主學習。也應該加強聯絡。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積極投身教研活動之中,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闢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裡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如一些學生只會說而不會寫等,這都有待於進一步去提高。當然,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使自己成為一個稱職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