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新課標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3篇 《數學課程進階:國小三年級上冊「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

該練習課是針對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課程中的有餘數的除法進行的,旨在通過練習有效掌握有餘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課程內容包括有餘數的除法的概念、計算方法和實際應用,適合國小三年級學生進行課前或課後練習。

新課標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3篇 《數學課程進階:國小三年級上冊「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

第1篇

1、通過實際擺放學具,使學生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3、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能清楚地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

啟發談話:同學們,我們學校要舉行四輪驅動車比賽,每輛四輪驅動車需用3節電池才能讓它跑起來。現在老師這裡有6節電池可以使幾輛四輪驅動車跑起來?有9節電池可以使幾輛四輪驅動車跑起來?有28節電池又可以使幾輛四輪驅動車跑起來呢?通過今天的數學學習就可以解決生活中的這個實際問題呢?

老師想把10枝分給幾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樣分?說一說。

(學生動手實際分一分後,用語言把分得的結果彙報給大家,用算式表示出來。)板書:

(課件顯示教材p1的表格)請同學們把分的不同情況記錄下來。

(1)分小組動手操作學具,把10枝鉛筆按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的情況分一分。

(2)彙報分得的結果。隨著學生彙報用電腦顯示分的過程並填表。

(1)分小組觀察上面的除法算式。根據分的結果的情況觀察上面的算式可以分為幾類?

小結:把上面的算式按正好分完,還有剩餘分完兩類,今天這節課我們研究還有剩餘枝數這樣的問題,我們把剩餘的枝數叫做餘數。今天我們主要學習有餘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餘數的除法。去掉“還剩”兩個字用6個圓點表示。1枝、2枝、4枝叫餘數。

同學們,在除法算式裡我們把要分的10枝鉛筆叫做被除數,每人分的枝數叫除數,分給的人數叫做商,剩餘的枝數叫做餘數。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上面3個餘數的除法算式,這些算式的餘數和除數比較後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彙報:在上面算式裡通過觀察我發現餘數比除數小。

創設小組分鉛筆的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經歷完全平均分,並複習除法算式。在此基礎上拓展內容,讓學生進一步通過動手操作,多次經歷平均分,體會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時有時還有剩餘。

結合具體的例項抽象出有餘數的除法。讓學生經歷這一抽象的過程,主要是幫助學生加深除法意義的理解,體會餘數產生的原因及其實際意義。從而較好地使學生建立餘數的概念。

1、試一試,你能把分鉛筆有剩餘的其他情況,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嗎?

3、每輛四輪驅動車需裝3節電池,28節電池可以使( )輛四輪驅動車跑起來。還剩( )節電池。28÷3=□……□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餘數的除法。餘數必須比除數小。

新課標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3篇 《數學課程進階:國小三年級上冊「有餘數的除法」練習課》 第2張

第2篇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神祕的小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出示手偶)“大家好!我是兔寶寶,我聽說咱們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聰明,想出幾道問題來考考大家(出示題卡),誰能說出小動物身上最大能填幾?”

師:兔寶寶它們班要召開聯歡會了,它負責佈置教室,昨天它已經搬了15盆花了,大家看(多媒體展示例1中擺花的情景)它是怎麼擺的?擺的結果怎樣?

師:可是兔寶寶看了看覺得還不夠,又和小夥伴們搬來了8盆花(多媒體展示例2中搬花的情景),這回一共有多少盆花了?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幫兔寶寶佈置教室,擺花盆,你們願意嗎?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23個圓片代表23盆花,動手分一分,擺一擺。兔寶寶給我們提供了4種擺法(板書)

請你們選擇其中的一種擺法,以小組為單位擺一擺、寫一寫,可以兩個同學擺,兩個同學列算式,邊擺邊思考你是怎樣分的,分的結果怎樣?

師:有哪些小組採用的是第一種擺法?請一名同學來彙報一下。

生1:我們組用的是第一種擺法,每組擺3盆,擺了7組,還剩2盆。(課件展示第一種擺法)

生2:我們組用的是第二種擺法,每組擺4盆,擺了5組,還剩3盆(課件展示第二種擺法)

生3:我們組用的是第四種擺法,每組擺6盆,擺了3組,還剩5盆(課件展示第四種擺法)

生4:我們組用的是第三種擺法,每組擺5盆,擺了4組,還剩3盆(課件展示第三種擺法)

生:不能,因為每組擺5盆花,現在只剩3盆了,就不夠一組了。

師:23盆花,每組擺5盆,擺了4組,還剩下3盆,這裡剩下的3盆就是餘數。

師:寫除法得數時,要先寫商4,再在商的後面打六個小圓點,再寫餘數3(邊說邊板書)

師:這道題的豎式又該怎樣列呢?餘數應該寫在哪?請你們先在練習本上試著寫一寫,然後再和小組的夥伴研究研究

生:餘數是3,是用被除數減去分掉的數得來的,表示多3盆

師:請同學們仔細思考一下:我們今天擺的結果和昨天兔寶寶擺的結果有什麼不同?

生:今天擺的結果有剩餘,而昨天兔寶寶擺的沒有剩餘

師:昨天兔寶寶搬了15盆花,每組擺5盆,正好擺了3組,沒有剩餘;而今天23盆花,每組擺5盆,擺了4組,還多3盆,這裡剩下的不夠再分的這個數就是“餘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有餘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把其他三種擺法分別列出橫式和豎式,再說一說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是什麼

師:看見同學們學得這麼認真,兔寶寶的好朋友也趕來了,你們看它是誰?(課件出示)讓我們和啄木鳥一起來給大樹看看病吧!

師:兔寶寶還為聯歡會準備了好吃的,你們看是什麼?(課件出示53頁第2題)

師:兔寶寶給大家提供了三種裝法,你選擇其中的一種,可以動手分一分,也可以動腦想一想,然後說出能裝幾袋,還剩幾個

新課程強調讓學生在現實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學習和理解數學,同時倡導學生學習數學應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這一“問題解決”的過程。上述新課程所體現的重要理念中,都涉及教師要為學生學習數學創設“問題情境”。正是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時精心設計了以下情境:由一個可愛的小兔手偶將孩子們帶入到數學的王國,並創設了幫助小兔佈置教室,擺花盆這一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走進了本課的學習,大大激發了他們主動探索新知的慾望。

國小生年齡小,思維的動作性還佔相當的比重,合理的操作性練習對於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用23個圓片代表23盆花,來動手分一分,擺一擺,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使學生經歷了餘數產生的意義,理解了餘數的含義和有餘數除法豎式的含義。

為了使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現實問題,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遇到的有餘數的問題。學生們暢所欲言,如一位同學說:“媽媽買了10個蘋果,三口人分,每人分得3個,還剩1個。”這時又有一位同學站起來說:“我還有辦法把它分平均了,把這剩下的一個蘋果切成3份,每人就能吃同樣多的蘋果了,這樣還可以看出他們家很團結。”聽到他的回答,我想:這不正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機會嗎!於是我號召全班同學為這個懂事的孩子鼓起了掌。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使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平臺,教師要積極探求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手段,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第3篇

"有餘數的除法"這部分內容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擴充套件.教材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和計算的教學,包括主題圖,共三個例題;另一部分是解決問題,即例4.教材首先通過主題圖中課外活動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了用除法計算的素材,加強整除和有餘數除法的對比,溝通知識間的前後聯絡.例1是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擺花盆活動入手,抽象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及每一步的實際含義,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例2是在學生已經理解除法的意義和表內除法豎式的基礎上,通過具體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分完後還有剩餘的情況,並類推出有餘數除法的豎式寫法;例3是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等活動,自己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例4是藉助於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運用有餘數的除法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例2和例3,其重點是在具體生動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表示方法.難點是理解和掌握餘數與除數的關係,並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等思維能力.

這節課屬於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一個典型課例,其編排模式是"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要求教師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數學知識,注重從直觀,形象,具體的材料入手,讓學生經歷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在觀察,猜測,操作和歸納等活動中形成自己的認識,並進而增強應用意識,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因此,為了更好地落實編者的意圖和課標的理念,我們結合學生實際,對本課作了精心的設計.

首先,情境的創設是為教學服務的.什麼樣的情境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絡,而且不會繁雜混亂,喧賓奪主,沖淡課的數學味 我們聯想到學生剛剛參加的旅遊活動中,就有許多富有針對性的有餘數問題,既貼合學生的生活體驗,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於是選擇了旅遊這一情境,並以其為主線,貫穿到整堂課的始終.

其次,學生在學習新知時並不是一張白紙,獨特的想法可以張揚學生個性,多樣化的思路可以拓寬學生思維,這是新課程理念大力倡導的多樣化思想.但是,我們不應只停留於對不同方法的片面追求,而應在拓寬學生思維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要求,選擇恰當的表示方法.因此,我們在讓學生表達有餘數的現象時設計了一個極具開放性的問題: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著把結果表示出來(實在想不出的可以用信封中的圓片來代替),並在此基礎上得出有餘數除法在數學中的一般表達形式.

再次,例3的餘數與除數的關係是這節課的難點,單純靠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也很簡單,但大量的實踐與研究表明,如果學生對數學規律的產生背景和形成過程缺乏足夠的認識,僅僅停留於機械記憶層面,有時不但會使學生在用規律過程中創造性不夠,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對規律的記憶和應用水平.而如果學生在學習數學規律的過程中,能夠親身經歷規律的發現與抽象過程,親身體驗規律的論證與概括過程,學生不僅對數學規律的理解更為深刻,而且還會促進其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有利於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實踐,把突出數學規律的探究過程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載體,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過程性知識"的特點.因此,這一環節我們為學生設定了認知衝突,並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獨立觀察,小組交流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發現,自己歸納,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點問題.

談話匯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上次三四年級的同學去旅遊,當中就有許多數學問題.下面是一位同學寫的旅遊日記,大家請看:

今天,我們去旅遊,老師規定5人分為一個小組,並做好出發準備.我們班這次參加旅遊的女同學共有15人……

?數學學習中的背景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現實背景,主要是通過一定的現實生活材料,激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感悟,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背景中挖掘數學問題,並進行探索與研究.一種是知識背景,主要是通過溝通前後知識的聯絡來幫助學生理解新的知識.事實上,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實背景是知識產生的現實基礎,是知識得以存在的基點,知識背景則是學生研究學習新知的起點.兩者如能協調,能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既具感性又具豐富的數學價值.旅遊是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更不用說是他們剛剛親身參與的活動了,而當中學生所可能接觸的數學問題正好又能為本節課提供知識背景.因此,我們選擇這一主題來創設課堂情境,主要就是考慮這一主題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利於設計知識背景】

1,如果這次參加的女同學不是15人,而是16人,分組的結果又會怎樣呢 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著把結果表示出來.(提示:實在想不出的可以用信封中的圓片來代替)

3,全班反饋: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重點理解橫豎式的表示方式及每一步的含義.

?學生在學習新知時並不是一張白紙,獨特的想法可以張揚學生個性,多樣化的思路可以拓寬學生思維,這是新課程理念大力倡導的多樣化思想.但是,我們不應只停留於對不同方法的片面追求,而應在拓寬學生思維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要求,選擇恰當的表示方法.因此,我們在讓學生表達有餘數的現象時設計了上面這個極具開放性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得出有餘數除法在數學中的一般表達形式以及給這種現象取名.】

設定衝突:如果參加的女同學是17,18,19人呢,分組的結果又會怎樣 (每增加1人,餘數就會增加1)

?餘數與除數的關係是這節課的難點,單純靠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也很簡單,但大量的實踐與研究表明,如果學生對數學規律的產生背景和形成過程缺乏足夠的認識,僅僅停留於機械記憶層面,有時不但會使學生在用規律過程中創造性不夠,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對規律的記憶和應用水平.而如果學生在學習數學規律的過程中,能夠親身經歷規律的發現與抽象過程,親身體驗規律的論證與概括過程,學生不僅對數學規律的理解更為深刻,而且還會促進其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有利於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實踐,把突出數學規律的探究過程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載體,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過程性知識"的特點.我們在這一環節為學生設定了認知衝突,並讓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獨立觀察,小組交流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發現,自己歸納,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點問題.】

?雖然這節課我們結合學生實際設計了另外的教學情境,但課本資源的有效利用仍然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它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等有著重要作用."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對學生而言提一個問題比解決幾個問題還更為有效.所以在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後,我們仍然將本環節作為一個重點進行了安排.】

我們繼續來看剛才的日記:車行駛在路上,導遊姐姐還出了一系列的數學問題來考我們大家,答對的還有獎品.(模擬出題並兌現小獎品)

黃河百貨為了"慶元旦,迎新年",規定各種公仔一律5元一個,小華帶了23元,可以買……小明帶了20元,可以買……

三(2)班佈置聯歡會用了許多氣球,都是按紅,黃,綠的順序擺的,你能很快說出第17只氣球是什麼顏色嗎

4,導遊姐姐還跟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數學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智摘超級大蘋果:(略)

?鞏固練習是數學學習的有效武器,在本課的鞏固練習當中,我們遵循精煉,高效,有趣,梯度原則設計了以上練習.特別是智摘超級大蘋果的遊戲,在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中架起了橋樑,溝通了彼此之間的聯絡,且寓教於樂,讓學生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七,課後拓展:有34個士兵要上訓練場,每輛吉普車可載4個士兵,要調幾輛車才能把他們一次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