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集合7篇 數學教案集合:七年級上冊精品課程

本文收錄豐富的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旨在為國中數學教師提供高質量、實用的教案資源。這些教案涵蓋了數學知識的各個方面,從基礎知識到高深應用均有所涉及。同時,這些教案也融入現代教學理念,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和成就感。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集合7篇 數學教案集合:七年級上冊精品課程

第1篇

1、能將正方體、長方體、稜錐、稜柱展開成平面圖形;並由它們的平面圖形摺疊成立體圖形

3、經歷摺疊、模型製作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通過活動認識歸納出稜柱的特性,並能初步感受到研究空間問題的思維方法

根據簡單的立體圖形判別平面圖形;反之,根據平面圖形判別立體圖形。

讓學生自己出示現實生活中某些商品的包裝盒(課前準備工作),製作這些紙盒,我們是先根據它們表面展開後圖形的形狀剪裁紙張,再摺疊圍成,從而引入課題——展開與摺疊。

二、通過動手操作,加強對圖形(稜柱)的感受,體會稜柱的性質做一做

1、如圖1所示的`平面圖形經過摺疊能否圍成一個稜柱?請同學們以同桌的形式動手做做看。

3、實踐驗證圖1所示的平面圖形經過摺疊可以圍成如圖2所示的稜柱。

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集合7篇 數學教案集合:七年級上冊精品課程 第2張

第2篇

1,掌握數軸的概念,理解數軸上的點和有理數的對應關係;

2,會正確地畫出數軸,會用數軸上的點表示給定的有理數,會根據數軸上的點讀出所表示的有理數;

3,感受在特定的條件下數與形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難點 數軸的'概念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

引入課題 教師通過例項、課件演示得到溫度計讀數.

問題1:溫度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來測量溫度的重要工具,你會讀溫度計嗎?請你嘗試讀出圖中三個溫度計所表示的溫度?

(多媒體出示3幅圖,三個溫度分別為零上、零度和零下)

問題2:在一條東西向的馬路上,有一個汽車站,汽車站東3 m和7.5m處分別有一棵柳樹和一棵楊樹,汽車站西3 m和4.8m處分別有一棵槐樹和一根電線杆,試畫圖表示這一情境.

(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動手操作)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現生活中的數學

探究新知 教師:由上述兩問題我們得到什麼啟發?你能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有理數嗎?

讓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動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歸納出:可以表示有理數的直線必須滿足什麼條件?

從而得出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體驗數形結合思想;只描述數軸特徵即可,不用特別強調數軸三要求。

從遊戲中學數學 做遊戲:教師準備一根繩子,請8個同學走上來,把位置調整為等距離,規定第4個同學為原點,由西向東為正方向,每個同學都有一個整數編號,請大家記住,現在請第一排的同學依次發出口令,口令為數字時,該數對應的同學要回答“到”;口令為該同學的名字時,該同學要報出他對應的“數字”,如果規定第3個同學為原點,遊戲還能進行嗎? 學生遊戲體驗,對數軸概念的理解

1, 你能舉出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用直線表示數的實際例子嗎?

2, 如果給你一些數,你能相應地在數軸上找出它們的準確位置嗎?如果給你數軸上的點,你能讀出它所表示的數嗎?

3, 哪些數在原點的左邊,哪些數在原點的右邊,由此你會發現什麼規律?

4, 每個數到原點的距離是多少?由此你會發現了什麼規律?

歸納出一般結論,教科書第12的歸納。 這些問題是本節課要求學會的技能,教學中要以學生探究學習為主來完成,教師可結合教科書給學生適當指導。

本課教育評註(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1, 數軸是數形轉化、結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設計的原型來源於生活實際,學生易於體驗和接受,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和自己動手操作、經歷和體驗數軸的形成過程,加深對數軸概念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體出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到抽象概括的認識規律。

2, 教學過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線,教學方法體了特殊到一般,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3, 注意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並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感悟知識的生成,發展與變化,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法。

第3篇

1.體會數學符號與對應的思想,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符號化方法。

通過師生合作,聯絡實際,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1.活動:由兩組各派兩名同學進行如下活動:一名按老師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記,看哪一組記得最快、?

如果學生不能引入符號表示,教師可和一個小組合作,用符號表示出+2、-2、+1、-3、+2、-1、+4、-2等。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這樣的符號的地方很多,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帶有特殊符號、表示具有實際意義的數-----正數和負數。

2.章頭圖。問題見教材。讓學生思考-3~3℃、淨勝球數與排名順序、±0.5、-9的意義。

3、正數、負數的定義:我們把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在這些數的前面帶有“一”時叫做負數。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十”(正號)表示正數。

4、數0既不是正,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0℃是一個確定的溫度,海拔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義已不僅表示“沒有”。

5、讓學生舉例說明正、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展示圖片(又見教材p5圖1.1-2-3)讓學生觀察地形圖上的標註和記錄支出、存入資訊的本地x銀行的存摺,說出你知道的資訊。

課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活動與探究:在一次數學測驗中,x班的平均分為85分,把高於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記為正數。

第4篇

學生很容易解決,相互交流,自我評價,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如下圖,第一行的圖形繞虛線旋轉一週,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個幾何體,用線連一連。

由平面圖形動成立體圖形,由靜態到動態,讓學生感受到幾何圖形的奇妙無窮,更加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1、用牙籤和橡皮泥製作球體和一些柱體和錐體,看哪些同學做得比較標準。

2、使出事先準備好的等邊三角形紙片,試將它折成一個正四面體。

課前,發給學生閱讀材料《晶體--自然界的多面體》,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什麼是正多面體,正多面體是柏拉圖約在公元400年獨立發現的,在這之前,埃及人已經用於建築(埃及金字塔),以此激勵學生探索的.慾望。

教師出示實物模型:正四面體、正方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

1、以正四面體為例,說出它的頂點數、稜數和麵數。

2、再讓學生觀察、討論其它正多面體的頂點數、稜數和麵數。將結果記入書上的p128的表格。引導學生髮現結論。

3、(延伸):若隨意做一個多面體,看看是否還是那個結果。

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困難,師生可以共同參與,適當點撥,歸納出尤拉公式,並介紹尤拉這個人,進行科學探索精神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探討,建立良好的相互瞭解的師生關係。

1、用六根火柴:①最多可以拼出幾個邊長相等的三角形?②最多可以拼出如圖所示的三角形幾個?

2、針對我校電腦室對全體學生開放的優勢,教師告訴學生網址,讓學生從網上學習正多面體的製作。

讓學生去動手操作,根據自身的能力,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第5篇

1,整理前兩個學段學過的整數、分數(包括小數)的知識,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2,能區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和負數;

3,體驗數學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引入課題上課開始時,教師應通過具體的例子,簡要說明在前兩個學段我們已經學過的數,並由此請學生思考:生

活中僅有這些“以前學過的數”夠用了嗎?下面的例子

師:今天我們已經是七年級的學生了,我是你們的數學老師.下面我先向你們做一下自我介紹,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體重58。5千克,今年40歲.我們的班級是七(13)班,有60個同學,其中男同學有22個,佔全班總人數的37%…

問題1:老師剛才的介紹中出現了幾個數?分別是什麼?你能將這些數按以前學過的數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嗎?

師:以前學過的數,實際上主要有兩大類,分別是整數和分數(包括小數).

請同學們看書(觀察本節前面的幾幅圖中用到了什麼數,讓學生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並思考討論,然後進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氣象預報中的氣溫圖,地圖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圖,工資卡中存取錢的記錄頁面等)

學生交流後,教師歸納:以前學過的數已經不夠用了,有時候需要一種前面帶有“-”的新數。先回顧國小裡學過的數的型別,歸納出我們已經學了整數和分數,然後,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共有相反意義的量,說明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需要引入負數,這樣做強調了數學的嚴密性,但對於學生來說,更多地感到了數學的枯燥乏味為了既複習國小裡學過的數,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創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以儘量貼近學生的實際.

這個問題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都應予以重視。

以上的情境和例項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例項,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正確建立相反意義的量奠定基礎。

探究新知問題3:前面帶有“一”號的新數我們應怎樣命名它呢?為什麼要引人負數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正數和負數分別表示怎樣的量呢?

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出示這些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看書自學,然後師生交流.

強調:用正,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相反意義的量包含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相反,如向東與向西,收人與支出;二是它們都是數量,而且是同類的量.這些問題是這節課的主要知識,教師要清楚地向學生說明,並且要注意語言的準確與規範,要捨得花時間讓學充分發表想法。

舉一反三思維拓展經過上面的討論交流,學生對為什麼要引人負數,對怎樣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舉出實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以加深對正數和負數概念的理解,並開拓思維.

問題5:你是怎樣理解“正整數”“負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的呢?請舉例說明.

能否舉出例子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體現,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引負數的必要性

課堂小結圍繞下面兩點,以師生共同交流的方式進行:

1,0由於實際問題中存在著相反意義的量,所以要引人負數,這樣數的範圍就擴大了;

2,正數就是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或在其前面加“+”),負數就是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

本課作業教科書第7頁習題1。1第1,2,4,5(第3題作為下節課的思考題。

作業可設必做題和選做題,體現要求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本課教育評註(課堂設計理念,實際教學效果及改進設想)

密切聯絡生活實際,創設學習情境.本課是有理數的第一節課時.引人負數是數的範圍的一次重要擴充,學生頭腦中關於數的結構要做重大調整(其實是一次知識的順應過程),而負數相對於以前的數,對學生來說顯得更抽象,因此,這個概念並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為了接受這個新的數,就必須對原有的數的結構進行整理,引人幣的舉例就是這個目的.

負數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原有的數不夠用了(不能正確簡潔地表示數量),書本的例子

或圖片中出現的負數就是讓學生去感受和體驗這一點.使學生接受生活生產實際中確實

存在著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多舉幾個這方面的例

子,並且所舉的例子又應該符合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當學生接受了這個事實後,引入負數(為了區分這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這個教學設計突出了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絡,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書本中的圖片和例子都是生活生產中常見

的事實,學生容易接受,所以應該讓學生自己看書、學習,並且鼓勵學生討論交流,教師作適當引導就可以了。

第6篇

①理解有理數的意義.②能把給出的有理數按要求分類.③瞭解0在有理數分類的作用.

經歷本節的學習,培養學生樹立分類討論的觀點和能正確地進行分類的能力.

通過聯絡與發展、對立與統一的思考方法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重點:會把所給的`各數填入它所在的數集的圖裡.難點:掌握有理數的兩種分類.

討論交流現在,同學們都已經知道除了我們國小裡所學的數之外,還有另一種形式的數,即負數.大家討論一下,到目前為止,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型別的數.

學生回答,並相互補充:有國小學過的整數、0、分數,也有負整數、負分數.

第7篇

1.用它們拼成各種形狀不同的四邊形,並計算它們的周長。

(鼓勵學生把長方形和等腰三角形拼和成各種圖形,分別計算出它們的周長和麵積)

2.教師揭示以上這些工作實際上是在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

3.回顧以上過程 思考:整式的加減運算要進行哪些工作?

師生小結:整式的加減實際上是“去括號”和“合併同類項”法則的綜合應用,

1.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時,如果有括號先去括號,再合併同類項。

(本題首先帶領學生根據題意列出式子,強調要把兩個代數式看成整體,列式時應加上括號)

提問:你有哪些計算方法?(可引導學生進行豎式計算,並在練習中注意豎式計算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

(2)(-3x2 –x +2)+(4x2 +3x -5) (3)(4a2 -3a )+(2a2 +a -1)

(4)(x2 +5x –2 )-(x2 +3x -22) (5)2(1-a +a2)-3(2-a –a2)

1.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時,如果有括號先去括號,再合併同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