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案7篇

如何寫好教案是每一位人民教師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寫教案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掌握的教學技能,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案7篇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案篇1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隱私和隱私權”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五課“隱私受保護”中第一框題的內容。在此之前,通過對第三、第四課的學習,學生們已經瞭解了人格尊嚴權中的幾項具體權利,如名譽權、肖像權和姓名權等方面的知識,瞭解法律對保護公民人格尊嚴的某些規定,懂得了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權利。通過本框的學習能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人格尊嚴的神聖不可侵犯,也為下一課“尊重和維護隱私權”做好鋪墊。因此本課承前啟後,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學習與能力目標要求

(1)知識目標

①使學生掌握隱私的含義,隱私權的內容。

②能夠澄清隱私即醜事的錯誤觀念。

③知道法律對公民個人隱私包括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予以明確的保護。

(2)能力目標

能夠自主地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關案例,正確判斷侵犯隱私權的行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樹立人格獨立觀念,具有隱私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崇尚人性與個性。增強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隱私的含義,隱私權的內容。

教學難點: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隱私權的含義與內容。

我確立教學重點、難點的依據主要有三點:

(1)針對學生對個人隱私認識上的偏差:由於長期受封建觀念的影響,有許多人總是認為“好事不揹人,揹人沒好事”,錯誤地把隱私等同於醜事、不光彩的事。正確認識個人隱私,從而保護個人隱私,對學生成長十分必要。

(2)針對學生隱私經常受到侵犯的事實:在我們身邊經常有老師私拆學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記的現象,儘管出於善意,但卻嚴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隱私。學習隱私的內容,有助於學生積極維護個人隱私權。

(3)針對學生經常侵犯他人隱私的現實:由於對個人隱私認識不夠,學生侵犯他人隱私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較為普遍。尊重他人的隱私,體現了一個人的文明素養、法律素質和道德境界,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尊重他人的隱私。

二、說教法

1.討論式教學

針對學生在隱私方面的模糊認識,設定相關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來提高學生的隱私意識,從而也有利於學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2.情境式教學

在講述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這部分內容時,我主要採取了情境教學法,設定一些侵害個人隱私的情境,然後讓學生來推測、想象事件的結果,最後教師進行歸納說明,從而喚起學生學習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心境中學習。

3.體驗式教學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隱私受到侵害時的感受,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尊重他人、關愛他人的情感。

三、說學法

現代教學思想尤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我認為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使學生會學、善學、喜歡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根據本課的特點,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採用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方法。

1.合作學習

在突破教學重點“隱私的含義”時,我讓學生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共同歸納出隱私的內涵。在澄清“隱私”與“醜事”的關係時,我將學生分成兩組,展開討論,進行辯論,形成正確的觀點。通過這種合作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形成互補,培養合作意識。

2.探究學習

在突破教學難點時,我針對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如:報社侵權案、拆信風波等,要求學生首先認真閱讀分析,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上述行為是否正確?說明理由。你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這樣做有何意義等。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學生的技能、情感、態度得以提高。

四、說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案例匯入)讓學生看完案例後,老師提問:

(1)如果你是盼盼,你怎麼看待小麗、思思和老師的做法?

(2)你認為在生活中哪些應該屬於我們的個人隱私?

學生討論、發言後,老師歸納匯入:人人有隱私,人人享有隱私權。

2.新課講授

在新課講授中,我主要採取討論、情境、體驗等多種教學方法並用的方式。

(1)什麼是隱私是本課的重點,我分三個層次進行。

①引導學生對p46頁的材料進行閱讀,對小紅的做法發表自己的看法,說明小紅是否應該這樣做,初步培養學生的隱私意識。

②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隱私”兩個字做一個解釋,學生回答:“隱”是隱藏,不為人所知或不欲為人所知的意思。“私”是與公無關,是個人之事。對此,我還舉了兩個例子:第一,甲在偷東西,被乙發現,乙報警,甲被抓獲。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隱私權。第二,甲父母離婚,乙知道後大肆宣揚,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隱私權。

通過討論,幫助學生進一步瞭解隱私的含義。

多媒體顯示:構成隱私的兩個要件,並說明“私”是隱私中的前提條件,決定了隱私的範圍。

③在講解“隱私”與“醜事”的關係時,我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辯論,正方:隱私就是醜事;反方:隱私不是醜事。通過學生的討論、辨析,得出隱私的正確含義與內容,使學生在情感上真正理解隱私的內涵。

(2)對於保護隱私的必要性這一難點,我主要採取了情境式和體驗式教學的方法。如設定一些侵害個人隱私的情境,然後讓學生來推測、想象事件的結果。也可以引導學生列舉一些自己看到、聽到、瞭解到和體驗過的事例,談談如果這些行為不受保護會怎樣,保護這些行為有何好處,引出保護隱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隱私權的含義與內容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我主要採取討論式和情境式兩種教學方式。

①通過“報社侵權案”引出隱私權的含義。

②通過分析“派出所非法搜查案例”,瞭解合法搜查的條件,說明隱私權首先是指個人生活的安寧權,即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③“銀行、郵局一米線的設定”有何作用?對你有何啟發?引出隱私權還包括:個人資訊的保密權。

④通過對老師拆看學生信件、父母拆看子女信件、領導檢查下屬信件現象可能造成的後果進行討論,使學生明白公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祕密受法律保護,從而過渡到下一課的內容--尊重和維護隱私權。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每個人都有隱私,每個人都有隱私權,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可以維護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格自由,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安定。我們要逐步樹立人格獨立觀念,具有隱私意識,養成尊重他人隱私的習慣,增強依法維護隱私權的意識。

(要求:學生對著板書自己梳理一遍,談談這一課你明白了什麼?)

4.板書

板書要講究直觀、系統、簡潔明瞭並突出重點,這樣才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本課所學的知識。以下是本課的板書:

隱私和隱私權

一、人人有隱私

1.隱私的含義

“隱”,不為人所知或不願為人所知的。

“私”,與公無關,私人之事。

2.隱私的內容

3.保護隱私的必要性

二、讓自己心靈有個家的權利

1.隱私權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資訊保密的權利。

2.保護隱私權的意義

3.隱私權的具體內容

(1)私人生活安寧權

(2)私人資訊的保密權

(3)私人通訊的祕密權

(4)個人對其隱私的利用權

4.不得濫用隱私權

5.課外作業

“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是我教學的落腳點,因此我設計的作業要求學生學以致用。如:讓學生做社會調查,調查身邊發生的關於隱私權受到侵犯的事例及其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影響,並製作一份相關內容的板報。

總之,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以學法為中心,放手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知識,儘量做到兩個突破:

第一,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第二,突破“一言堂”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儘量使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真正體現“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要讓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快樂。

我說課的內容完畢。謝謝大家!

?名師點評】

該說課稿總體能體現課改理念。教學目標設計全面,不僅注重知識目標,而且重視了能力和情感目標。能正確理解和把握教材內容,並能根據教學目標創造性地使用和開發課程資源,重點、難點分析準確;能夠體現知識的聯絡,實現學科知識整合。課堂匯入自然貼切,生動有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在學法方面能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流程的設計合理、靈活,並具有開放性;教學活動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並能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最後加入了說板書設計和作業,使說課更為完整。但在學法與教法的分析中,稍顯單薄與不足。同時,還應進一步加強說課的說理性,滲透更多的課程理念,加入更多的彈性設計,使說課的開放性與生成性得到體現。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案篇2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味家庭中的親情之愛,理解父母對我們的愛,以實際行動增進與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標:學會正確處理與父母之間衝突,掌握與父母溝通技巧。

知識目標:知道每個家庭中,親情之愛的表現形式並不一樣,瞭解我們與父母發生衝突的原因所在,親子衝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當的方式應對與父母的衝突。

?重點難點】

重點:溝通傳遞愛。

難點:能以恰當方式化解與父母的衝突。

情景匯入、生成問題

課前活動(調查)

1.在家庭中,你愛所有的親人嗎?為什麼?

2.你是因為他們特別愛你,你才愛他們的嗎?

3.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選擇你最喜歡的幾張,說說你的感受。

學生回答案提示:

師:每個家庭中都有著割捨不斷的親情,蘊含著濃濃的情,深深的愛。

今天我們學習——愛在家人間,讓我們的家庭更和諧,更溫馨。

自學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預習

1.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捨不斷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是家庭中的親情之愛。

2.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同。

3.作為兩代人,由於我們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衝突難以避免。

4.親子衝突處理不好,就會傷害雙方的感情,影響家庭的和睦。

5.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衝突的智慧,是親子之間愛的潤滑劑。親子衝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來解決。

6.如果和父母發生衝突,我們可以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係的做法。

(二)合作探究

知識模組一、體味親情。

探究一:教材第_頁探究與分享。

找一位你認為重要的家人,嘗試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務。

答案提示:第一“碰”:雙方有差距說明我們對自己的家人瞭解不深,關心不夠。

第二“碰”:知道原因後,我的想法會有變化。因為父母是愛我們的,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

第三“碰”:我發現了家庭中存在著割捨不斷的親情。

探究二:教材第_頁閱讀感悟。

教材第_頁閱讀感悟“絕症母親對孩子的愛”

(1)學生分享這兩篇文章。

(2)從這兩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答案提示:(1)略。(2)感受到了父母對子女那種濃濃的情,深深的愛。家中有親情,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對我們的親情之愛。

知識模組二、愛的碰撞。

探究三:教材第_頁探究與分享。

(1)類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嗎?請選擇兩三件,記錄下來。

(2)想起這些,你心裡的感受是怎樣的?

答案提示:(1)略。(2)想起這些,我心裡充滿了對父母的愧疚之情。父母是愛我們的,可我有時卻不理解父母對我的愛,反而抱怨父母。

探究四:教材第_頁下面的探究與分享。

(1)結合下面的情境,填寫內容。

(2)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關注哪些問題?你希望父母更關注哪些問題?與父母交流時,你期望得到什麼,而父母經常給予你什麼?按照這些提示,完成表格。

(3)審視表格中填寫的內容,反思自己可以從哪些方面改善或增進親子關係,並與同學交流分享。

答案略。

知識模組三、溝通傳遞愛

探究五:教材第_頁下面的探究與分享

(1)如果你是小強,你會怎麼做?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小強和媽媽進行情境表演。

(2)反思同學們的表演,看看哪些結果是自己所期望的。

(3)討論自己怎樣表達才能讓親子溝通更順暢。

探究六:教材第_頁和父母溝通的技巧

(1)分享教材“和父母溝通的技巧”。

(2)實踐演練:設定情境,以小組為單位,模擬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溝通。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組分別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此部分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負責評價,學生展示完後,必須有一定時間強化記憶,鞏固基本知識點。

2.合作探究部分,組與組之間展開競爭、評比。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案篇3

?師生之間也會有矛盾》

?三維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尊重教師,理解教師的工作特點,增進與教師的感情,正確對待與教師交往中的問題與困惑,以積極的心態與老師交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2.能力目標:從心理換位的角度正確認識和對待師生關係及其可能產生的矛盾,提高與教師進行積極溝通的能力;通過小品、討論等形式,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3.知識目標:瞭解與教師交往與溝通的一些基本途徑和技巧,瞭解教師工作的基本特點。

?重點難點】

理解教師,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和批評,正確認識和評價師生矛盾。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步人青春期,他們中有些可能仍然保持孩童的活潑和外露,但閉鎖心理的出現、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意識的增強和性心理的萌芽,會慢慢地改變學生的交往狀況。一方面,學生需要友誼,渴望得到朋友的信賴和尊重,需要長輩的關愛和重視。溫馨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是他們健康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和老師愉快相處,不僅有利於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也讓他們的生活充滿樂趣,學習更自信更輕鬆。另一方面,受學生心理年齡特徵和經驗的限制,很多學生不能恰當地理解相處之道。學生受到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尤其是受到老師的批評,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容易導致師生交往中的各種隔閡。

?教學方法】

採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應該更多地以聆聽者、支持者、協商者的身份進入課堂,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和氛圍,設計多種活動,在活動中創設師生、生生之間交流的情景,增進學生的親身體驗,鍛鍊實際的交往能力。

?教學過程】

一、歌曲匯入

1.學生欣賞歌曲:《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2.這首歌表達了一個什麼樣的情感和願望?你願意長大後也成為歌中的哪個“你”嗎?說說你的想法。

(不管學生是願意還是不願意,注意作正面引導)

二、心情故事

說說你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是誰?他(她)為什麼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交流與溝通

1.分組討論:從你的認識出發,你認為教師這門職業與其他職業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師:教師的這一職業特性決定了他們對自身和他們的工作要求非常高,特別是我們學生對教師有更高的期望。但教師也是人,也有被社會特別是被我們學生尊重、理解、關心和幫助的需要。我們不僅要了解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更要理解老師也可能出現過錯,特別是當被老師批評或與師生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時,要理解老師的苦衷。

2.小品:老師,你錯怪了我。

(故事內容:小王同學在語文課上正認真地聽講,鄰座同學傳過來一張紙條,約他放學後去打籃球。小王隨即把紙條退還給了那個同學,並輕聲勸告:“上課不要傳紙條!”誰知被-發現了,馬上批評了小王上課傳紙條、隨便講話的行為。當時,小王同學有口難言,十分委屈……)

請你幫他出出主意:這時小王該怎麼辦?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你是怎樣處理的?說出來與大家交流一下。

3.課堂調查:受到過老師的批評和表揚的情況。(採用舉手的方式)

討論:(1)老師對我們有哪些期望或要求?

(2)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師的批評和表揚?

師:有些同學說得很對,我們也要理解老師,老師對我們的批評表揚都體現出對我們

的期望,我們不僅要理解這些,更要理解老師也可能出現某種過錯,特別是當被老師批評

或與老師之間發生某種不愉快的事情時,要理解老師的苦衷,自覺反省自我,切不可對老

師求全責備,更不應該懷恨在心。

?課後作業】

?基礎訓練》p15訓練??

?板書設計】

教師 教師的職業特點

批 正

評 確

正視師生矛盾 與 理

表 解

學生 學生自身特點

?注意事項】

1.注意正面引導。

2.分組討論要注意對主題的提示。

3.欣賞小品時注意既要讓學生說真話,又要讓學生有正確的價值判斷。

4.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放手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案篇4

播放開卷有益

說一說

1、成語故事中宋太宗對讀書的感受是什麼?

2、你能說出你對學習的感受嗎?

談一談:

1、你能談談你為什麼認為學習是快樂的嗎?

2、你能說說你為什麼認為學習是辛苦的嗎?

3、當你在學習中遇到 困難時,你是怎麼做的?當時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4、你認為在生活中還有比學習更辛苦的事嗎?

Ø我們怎樣才能變苦為樂,從而享受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呢?

ØØ比較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快樂與困苦及原因,談談你的感想。

v學習是一種權利,所以我們應該熱愛學習。

v學習能帶給我們快樂,所以我們應該享受學習。

v學習是一個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過程,所以我們應該刻苦學習。

1、感到學習快樂的原因:

取得成績 解決難題 拓展知識面 有趣的故事情節 幫助消除疲勞 幫助消除煩惱

2、學習中出現困難的原因:

基礎知識不夠紮實 上課不認真 缺乏毅力 學習方法不對 能力有限 缺少學習興趣

3、怎樣才能解決困難

培養學習興趣 上課認真聽講 制定明確的目標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積極向同學、老師請教 培養毅力

伊拉克戰火中的失學兒童(powerpoint)

海灣戰爭前,伊拉克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但戰爭毀滅了孩子們的希望,目前,伊拉克的文盲數正以每年8、8%的比例飛速增長,整個伊拉克6至15歲的失學兒童高達1 60萬。作為受制裁的重災區的巴士拉,目前的教師總數不足1500人,於是在這裡,孩子們整天無所事事地到處閒逛。

圖片內容:第一張:這就是生活在貧困山區的父子,他們一生別無所求。只求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也許一輩子他們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他們沒上過樓梯,沒打過“的士”,沒進過電影院 更別談上學了,他們根本沒想過。

2、因口糧不足,父母又是弱智,雷巨集明和妹妹由於無錢去上學,只能跟著爺爺討飯。

3、替父母承擔家務農活的黃利慧是9歲的失學兒童。

4、這就是生活在貧困山區的父子,他們一生別無所求。只求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也許一輩子他們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他們沒上過樓梯,沒打過“的士”,沒進過電影院 更別談上學了,他們根本沒想過。

5、因口糧不足,父母又是弱智,雷巨集明和妹妹由於無錢去上學,只能跟著爺爺討飯。

6、替父母承擔家務農活的黃利慧是9歲的失學兒童。

7、這個孩子14歲,卻不能坐在中學的教室裡。他必須到小煤窯背煤。今天他看上去很乾淨、很光鮮是因為小煤窯已經被整頓關閉,他無活可幹。

8、這個孩子只有10歲,他身旁跟他差不多高的揹簍,是他每天的勞動工具。他說他很想上學,可是家裡沒有錢交納每年140元的學雜費。現在,他在一天天長大,他必須用這個揹簍來證明自己活著的價值。他沒有白活

9、1994年4月 安徽省臨泉縣城關鎮劉老家村11歲的劉小環為了能上學,每天去給一家窯廠背磚坯,她每次背16塊,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釐工錢

10、一九九二年3月 山西省靜樂縣赤泥窪鄉羊丈村學校扛著桌凳去上學

我要讀書

我生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能像城裡的孩子一樣天天上學,對於這裡的許多小夥伴來說是一種奢望,我即使上了學,也要用稚嫩的肩膀承擔起比城裡孩子更多的家庭重擔。

我也一樣,每次當我提著食桶去餵豬的時候,心裡就念叨著:豬兒啊,你快快長大吧,我下學期的學費和書費可都指望你了……

一天,學校裡來了位賣課外書的叔叔,我選了一本《快速作文新法》,立刻被它的內容吸引住了,愛不釋手。可是一看定價——2元錢,我的口袋空空的,尷尬地站在那裡捨不得走。這時,賣書的叔叔看出了我的心思,說:“拿回去吧,下午給我把錢帶來。”

回到家,媽媽看了我拿的書,不高興地說:“你哪來的錢付給人家,家裡可一分錢也沒有啊!”“昨天賣雞蛋的錢呢?”“買煤油了,已經幾天摸黑了,沒有煤油燈,你們晚上怎麼學習呀!”這時鄰居阿姨給媽媽送來2元縫衣服錢,我簡直太高興了。恰好這時妹妹來要打預防針的錢,正好也是2元錢。爸爸對我說:“家裡只有這2元錢,你就讓妹妹拿去吧。”我哭鬧著不答應,說:“你們真沒本事,連2元錢都掙不到!”爸爸聽了火冒三丈,打了我一頓。下午,我只好依依不捨地把書還給了那位叔叔。

“人不能選擇出身,卻可以改變人生。”我要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局面,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沒有書讀,沒有知識,什麼也改變不了。我要讀書,我要書讀!

安徽阜陽市插花鎮尹堂國小 劉秀啟

三、想一想,說一說

1、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我們的同齡人失學或面臨失學的處境?

2、大家能否想象一下失學後的他們的將來會是怎樣的呢?

3、看看他們,想想自己,談談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與學習生活。

4、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的真實感受。說說我們應該怎麼做?

圖片:那天,我們可以讀書了,我們高興了,爺爺卻哭了 最震撼的吶喊

讓學生在情感上再感受一下

小結:最後讓我們帶著熱愛學習、刻苦學習的心情和讀書郎一起走進校園,共同享受學習的樂趣吧!

在音樂中結束:播放讀書郎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案篇5

?說教材(七年級思想政治(下冊)第十一課第二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框談了愛國情操的表現。這實際上是在一個重要方面闡述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努力的方向、追趕的目標。這一框為最後一框講述為什麼“愛國情操一向備受推崇”以及為什麼要“立志培養愛國情操”奠定了思想認識基礎。

2、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讓學生知道愛國情操的表現是多方面的,愛國情操築成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2)能力目標:讓學生學會用愛國情操的多種表現來認識自己在愛國情操方面的狀況和存在的差距。

3、教學重點和難點:(1)“愛國情操的表現是多方面的”是本框的重點,這是因為講好這個問題,會使學生心理受到震撼,產生向愛國志士學習的強烈願望,從而會使學生向培養愛國情操的目標不斷去追求。同時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有個較深刻的瞭解。再次為講述中華民族的性格和民族情感奠定了基礎。(2)難點是“愛國情操是一種世界性的情感”。因為這個問題,不但要從我國角度來理解,而且要從世界角度來理解,而七年級學生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瞭解較少,所以教學上有一定難度。

4、教材的處理:由於學生對全國的事例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而對待教學重點我採取理論和事實結合,做到講理論用事實、事例來說明,講事實、事例要從中引伸出所要說的理論。理論通俗,事實生動,而且詳略結合,對教學難點在理論上不一定多講,而是多舉些外國事例來說明。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我把教材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愛國情操是一種世界性的情感;第二部分,愛國情操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第三部分,愛國情操的種種表現築成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

二、說教學方法

教學是門藝術,既需要規範性,更需要創造和有所實踐,針對本課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教法:啟發式教學法、創造性思維培養法、當堂訓練法、演講法。通過以上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對事例、材料的分析,歸納出有關的觀點和原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綜合能力,同時調動學生的情緒和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說學法

針對本課特點,我指導學生用以下學法:分析歸納法、討論法、知識遷移法。這樣有利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式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框的教學程式安排如下:

1、匯入新課:歌曲《祖國,慈樣的母親》,並提出問題:這首歌曲表達了什麼情感?

2、講授新課:(1)學生回答完,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指出這種愛國情操不僅中國人有,而且外國人也有,這是一種世界性的情感。引入第一部分知識。

(2)舉例說明:波蘭作曲家肖邦的例子,同時讓學生看投影一:“朝鮮半島曾被日本殖民奴役了30多年,朝鮮人甚至被剝奪了使用自己民族語言的權利,每年3月是日本侵朝的月份,8月是日本投降的月份,這兩月正是日本的假期,拒絕日本客人給韓國的客運旅遊賓館業帶來很大的損失,但韓國人全然不顧。沒人號召,更沒人命令,無論國營私營,全國一致行動,這一點令人欽佩。”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

材料體現了韓國人怎樣的世界性情感?

(3)過渡後轉入第二部分內容:“愛國情操的表現”。對本部分內容,我是這樣處理的:對錶現一即"對祖國、家鄉的熱愛和深切的眷戀"我是讓學生回答、舉例和聽歌曲《我的中國心》來完成的。表現二即“對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強烈企望”是通過分析,再讓學生舉些歷史事例和朗誦《我只有一顆心》。表現三“對祖國的繁榮昌盛抱有堅定信念”,是讓學生聯絡自己結合當前實際談該怎麼辦。表現四“對祖國的尊嚴要時刻捍衛”,是結合時事美軍用偵察機入侵我領空的事件來分析。表現五簡單分析。這一部分重點既有老師的分析、講,又有學生的思考、說,做到事實與理論的結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4)通過前面的分析,自然地過渡到第三部分,用歸納法。

3、目標檢測:出示投影二

國慶前夕,應邀趙京參加新中國成立50週年慶典觀禮的旅荷福建同鄉會會長陳仕錦抽空回到福州,記者訪問他,他激動地說:“能與12億中國人民共同迎接新中國50華誕的神聖時刻,這份喜悅難以表達。我多盼望臺灣能早日回到祖國懷抱。記得小時候學唱的第一首歌就是《我愛北京-》。幾十年過去了,雖旅居海外,但對-的感情與日俱增。”據瞭解,陳先生曾先後捐資200多萬在家鄉興辦學校,他還在荷蘭興辦當地惟一的中文學校,經常到學校向學生介紹改革開放建設的輝煌成就以及家鄉繁榮昌盛的景象,使華人兒童更加熱愛祖國。

根據材料回答:陳仕錦的言行說明了什麼?表現在哪些方面?

4、本課小結(略)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案篇6

一、 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在整體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前一課感悟自尊的基礎上主要引導學生肯定自我,讓學生體驗自信的感受。本節課由“自信一族”和“超越自負,告別自卑”兩目組成,分別介紹了自信的含義和表現,以及自信與自負、自卑的區別,以幫助學生走出自信的誤區,以自信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正值青春期的學生由於受自身認識的限制,在自我認識上往往容易出現偏差,對自己的評價過高或過低,對別人的評價難以正確看待,以至於形成自負或自卑的不良心理,使得他們在生活、學習中出現很多問題,如偏激、虛榮、害怕困難、自暴自棄等,因此要幫助學生對自己的能力、價值有清醒、客觀的認識,樹立與增強自信。自信有助於成功,學生只有樹立自信,才會獲得成功,才能以良好的心態接受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成為快樂的人。

2、教學目標:

⑴:情感態度價值目標: 正確認識自己,克服自負、自卑的心理,樹立自信的生活態度。

⑵能力目標: a、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對自己作客觀的評價

b、能夠走出自信的誤區,不自卑、不自負

⑶知識目標

a、懂得自信的含義和表現 b、瞭解自信與自卑、自負的區別。

3、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自信的含義。對自信的含義的認識是全課的基礎,區別自負、自卑與自信;認識自信與成功的關係;掌握自信的方法等重要內容,都建立在對自信的正確理解上,因此,將自信的含義確定為本框的重點。(2)通過不斷的體驗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的生活態度。因為只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的生活態度,才會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自己,發展自己,使自己成為快樂的人。

教學難點:自負、自卑、自信的區別

由於青少年身心發展不成熟,認知水平所限,容易將自負與自信、自卑與虛心混淆。因此走出自信的誤區有一定難度。

二、說教法

依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節課在設計和組織教學時以學生主動參與為主,重在引導。主要方法有:

1、直觀演示法:

利用動畫、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小品表演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培養和發展學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提出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相互協作、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資料展示、情景探究、表演、討論分析等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構建,自我教育,自覺踐行。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引趣

我首先播放動畫《自信的懶羊羊》,由懶羊羊的自信到成功聯絡學生的期會考試想不想成功?同學們有沒有聽過一個同學由班上的最後一名變為第一名的真實故事呢?你想不想知道他成功的祕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匯入新課。

第二環節:師生互動(知識展開,層層引進,深入理解)

王海波的故事(第一集):高三上學期的一次數學模擬考試結束了,王海波考的很差,是班裡的最後一名,他很痛

心.

第二集:這次考試失敗了,王海波問自己,難道我真的不行嗎?自己是不是和大學無緣了呢?是不是自己什麼都不行了呢?為了激勵自己,他在一張很大的白紙上開始寫下:

我能行!

1.學好語文,我能行! 2.學好英語,我能行! 3.幫助同學,我能行! 4.專心聽講,我能行! 5. ?王海波發現自己能行.他告訴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他不斷努力,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進步.他充滿自信地參加了2002年全國大學聯考.結果他的數學成績是140分,大學聯考總分708分.不僅成為他們班裡、他們年級大學聯考成績第一名,而且成為全省理科狀元.他創造了一個“奇蹟”!

思考:王海波成功的祕訣是什麼?

本目一開始就給出了一個自信的故事,讓學生討論為什麼王海波能成功? 為了使學生明白自信的含義和表現, 使學生對自信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相信自己),為下面的講解做鋪墊。

自信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喚起學生內心對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體會“我能行”,將自信的理解從感性的理解上升到理性認識,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活動一:誇誇我自己!”

1. 說出你的“我能行”

(小提示: “我能行”可從學習、生活、體育、特長、人際關係等方面。)在活動中,讓學生陳述“我能行”的種種表現,尤其是對未建立起自信的同學要鼓勵引導他們發現自身的“我能行”。

活動二:說一說自己感觸最深的“我能行!”

溫馨提示:

1、你當時面對的是什麼困難?

2、你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3、結果是怎樣的?

4、你的感受是什麼?

深化學生在前一活動中獲得的“我能行” 的感受,幫助學生在以往經歷中得到對自己進一步的肯定。 師生總結:自信的含義

活動三:自信人物故事

1、展示自信者的風采:播放劉翔參加全運會比賽視訊(選用了學生熟悉的劉翔比賽片段,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劉翔在110米欄跑道上的那份鎮定、自信以及他用自己的實力為祖國贏得榮譽的丰采,激發學生對擁有自信的高度渴望。

2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總結:自信的表現: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為上表現“我能行”, 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過渡:小遊戲,體驗自信!(喊出自信者的口號!同時分別發現不同表現的學生自信的、自卑的)引出第二目。 活動四:1、王海波的故事(第三集):王海波進入大學後,發現周圍的同學分數都沒有他高,就認為自己是秀的、的,開始目中無人,連教授、老師也不放在眼裡。

提問:自信就是相信自己,進入大學后王海波還相信自己嗎?

他表現出來的還是自信嗎?

這種心理有什麼特點?

2、王海波的故事(第四集): :王海波的驕傲迅速被現實擊得粉碎──競選幹部的失敗,參加運動會的失利,人際關係的緊張使他的心理嚴重失衡,導致成績急劇下降??王海波開始懷疑自己,進而認為自己什麼也不行,並認為同學們都瞧不起自己。

提問:王海波還相信自己嗎?

他表現出來的還是自信嗎?

這種心理有什麼特點?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檢視

為深化學生對自信、自負、自卑之間區別的認識,讓學生充滿自信,最終告別自卑,超越自負。我設計了 活動五:在成功面前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很多同學都曾有過自負或自卑的心理經歷,下面,讓我們進行一個即興小品表演。

1、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三名錶演的同學;

2、小品內容:數學考試後,自卑的甲、自信的乙、自負的丙都得了滿分,三個同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分別會有什麼表現)。

3、分組討論(約三分鐘),同學們為表演的同學設計人物和語言。

4、其他同學根據表演來猜測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5、最後評一評哪一組表演的更形象。

第三個環節 歸納總結

自信是對自我能力的確信,而自卑、自負都源於對自己能力的錯誤估計,現在,讓我們告別自卑,超越自負,走向自信,好好學習,快樂生活,做未來生活的強者,做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播放自信—成功的希望視訊)

五、說板書設計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第一框 我能行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使學生初步瞭解情緒的含義。知道情緒的基本型別及表現方式的多樣性。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好兩個內容:(1)情緒的個別差異。一方面,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會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同一個人對同一件事如果站的角度不同,也會產生不同情緒。另一方面,同樣的情緒其感受和表現也可能不同。(2)情緒是不斷變化的。首先會隨個人境遇和社會生活變化而變化。其次,“情緒往往反映著個人的興趣和志向。”是重要知識點之一。

2.能力方面:初步培養學生自學、閱讀能力,引導他們開動腦筋,獨立思考問題。同時還要鍛鍊他們與人交流,運用理論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會一些調節情緒的有效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覺悟方面:確立從多個角度全面分析問題的基本觀點,正確認識消極情緒的不良影響,培養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認識樹立遠大志向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

1.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可能產生不同的情緒。

2.情緒往往反映著個人的興趣和志向。

(三)難點:情緒的含義。

(四)課型:綜合課。

(五)教學方法和手段:講解法,談話法和討論法相結合。

採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

(六)課前準備:製作教學軟體,佈置學生預習課文及互相交流心得,佈置學生蒐集反映自己“喜怒哀樂”情緒的生活照片。

(七)授課過程:

講授課文內容:

1.引入新課:

(1)在前言的學習中,我們知道良好的心理品質,是一個人辦好事情,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條件,請大家回憶一下,良好心理品質有哪些基本要求呢?(學生回答:健康情緒、堅強意志、和諧人際關係)。對!從這裡可以看出,健康的情緒是良好心理品質的基本要求。情緒不好,往往容易產生不好後果。下面將介紹關於德國化學家奧斯特瓦德的故事。他就是曾經由於情緒不好,差點兒誤了一件大事。下面請聽事情的經過:(投影故事情節,並同時放錄音。)

(2)聽完奧斯特瓦德的故事,問:“聽了故事,你們覺得情緒重要嗎?”(學生答:重要),確實,情緒對我們學習、工件、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麼究竟人的情緒是怎麼回事?現在學習新課。

2.講解課文的內容:

(1)請同學們看螢幕上的課文提綱,(提示:重點看情緒的含義,個別差異和情緒往往反映著個人的興趣與志向。)歸納要點,對不理解的地方用筆作好記號。新聞記者後讓學生自由發問,老師再給予解答。

(2)學生看完書後,自由發問(老師作好記錄)

(3)老師按課文結構對課文進行講解,並著重解釋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結合講件智慧泉中的圖片、表格、練習來進行分析。)

①情緒的含義:

a.展示學生生活照片,讓大家判斷,他的情緒如何?(學生答)問照片裡的主人:“大家的判斷對不對?為什麼當時會出現這樣的情緒?”(學生回答)這些同學所講的具體原因各不相同,其實這些原因中有沒有共同的東西?這又是什麼呢?我們通過鈴聲看情緒的產生。(螢幕顯示錶格)

b.分析表格“從鈴聲看情緒的產生”得出所有情緒的產生都有是來自於人的內心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由此可見,情緒作為一種重要的心理活動,它產生於人的內心需要是否得到滿足。

②情緒的基本型別——喜怒哀懼

a.設問:最基本情緒是什麼?中國文字關於情緒的詞彙大部分都可以分別歸入喜怒哀懼四型別中。即使有些較複雜的組合而成的情緒,也是由這四種基本型別組合而成的,就如同六種基本顏色調和成許多色調一樣,比如,喜憂參半,百感交集等。)

b.做練習“寫一寫”:下面的詞語分別表達了哪種情緒?(說明許多有關情緒的詞彙可以歸入四個基本型別。)

③情緒的表現(略講),用一張漫畫說明情緒的表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最明顯的表達方式是面部表情。

④情緒的個別差異。

a.以颱風為例,讓學生講出碰到同一件事,人們的情緒表現可能不同,(有人喜,有人怒,有人哀,有人懼),從而說明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可能產生不同的情緒。

b.簡單舉例,說明同一種情緒,每個人的感受和表現可能不同。例如,足球運動員進球后,有的手舞足蹈,繞場奔跑,而有的則只是面露笑容與隊員拍拍手錶示而已。

⑤情緒變化的特點。

a.以李白兩次經過長江沿岸寫下的兩首詩歌所表達的不同情緒為例,說明情緒會隨著個人境遇和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

b.讓學生說一說,做什麼事的時候會很高興?為什麼?老師接著歸納情緒往往反映著個人的興趣。(可以用學生的練習跑步、彈琴、練歌的照片來說明。)

c.用張海迪的事例說明情緒反映著個人的志向。

張海迪五歲癱瘓,但她堅強面對困難,自強不息,通過自學,獲得哲學碩士學位,並自學了中醫鍼灸術,熱情地關心、幫助別人,她寫了一百多萬學的著作,其中《輪椅上的夢》,獲中宣部“五一個工程獎”,是獲此獎的散文集。連高傲的日本人在給她拍完《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系列片後,都稱讚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自己有一句名言:“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為什麼作為一名殘疾人,她能保持如此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呢?正如她自己所說的:“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是我盡了自己的努力,做了自己能做的事,為社會盡了一分力。”可見,樹立了崇高遠大的志向,是張海迪保持樂觀、向上情緒的力量源泉。

3.組織學生活動。

(1)情景表演:《喜怒哀樂》(學生現場表演),表演之後,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再請2—-回答交流。(實際上運用課文知識去分析解決現實中學習、生活現象。)

(2)填寫一週情緒分類表(有幾種就填幾種),同時讓學生之間交流,講出為什麼會出現消極情緒,並請其他同學想辦法去幫助他處理。(可以問:假如你是他的話,會怎樣處理。)從而得出結論,不同的人或同人個人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情況可能不相同,所以,當遇到不順利的事,假如換個角度看,情況就會完全改觀。

(3)播放故事《乞丐與露珠》,然後指出:“怎麼樣,凡事只要換個角度就不會總是那麼糟吧?你想做那顆小露珠嗎?那就請我們從不同視角去看一些事情吧。”再引出訓練題:“換個角度看問題”,(每個組做一題)。最後交流,從而進一步深化觀點:不同人或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可能會產生不同情緒。

肯定學生:同學們換了個角度看問題後,結果都把原來的壞事變成了好事,苦事變成了甜事,氣事變成了樂事,陰影變成了陽光。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就應當多一些從好的、甜的、樂的、陽光的一面去看問題,這對我們的健康成長和進步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4.小結(思想品德教育,以達到深化主題的作用):做情緒的主人。

(1)情緒有個別差異,是可以調節的,因而要學會調節情緒。

(2)情緒往往反映著個人興趣和志向,因此,要保持和培養良好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拓展健康的興趣愛好,樹立遠大的志向也是重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