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班數學教案錦集4篇 數學錦集:優秀大班教案集錦

本文為大班數學教案錦集,涵蓋了大班數學各個方面的教案,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教案內容生動形象,易於理解,適合大班學生的學習特點,助力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全面掌握。

大班數學教案錦集4篇 數學錦集:優秀大班教案集錦

第1篇

2.在操作活動中,努力學會獨立完成製作正方體的任務。

教具:正方體 正方形 學具:《幼兒用書》各種長方體及正方體的物品

師:老師這有一個大魔方,請你看一看它是什麼形狀的?

幼:正方形(正方體)教師把正方形和正方體進行比較。

(1)師:請你看一看這個魔方的`面是什麼形狀的?(正方形), 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嗎?

小結: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請你去找一找,哪些東西是正方體(驗證)

大班數學教案錦集4篇 數學錦集:優秀大班教案集錦 第2張

第2篇

2、嘗試按自己的需求設計購物計劃,體驗購物的快樂。

2、創設水果超市的情景、購物的小籃子、小錢袋。1元和5元的人民幣若干、記錄表、鉛筆、橡皮擦。

3、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各種面值人民幣有所認識。

師:今天我們班開了個新的水果超市,劉老師來當老闆,你們的老

(2)播放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課件,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面值。

(1)師提出操作要求:請你們每人拿一個儲錢罐並取出7元人民幣。記住,不能多取,也不能少取,最後要數一數取對錢了嗎?取對了的請小朋友把7元人民幣放到錢袋裡並保管好自己的錢。

(2)師提問:你取了幾元人民幣?是怎麼取的?誰也用了這種方法?

師小結:原來,7元人民幣有兩種取法:一種是一張5元的紙幣,兩張1元的紙幣或硬幣,還有一種方法是7張1元的紙幣或硬幣。

1、師提出參觀要求:小朋友們已經把錢準備好了,記住要把錢先保管

好,我們買水果之前要先到水果超市參觀一下:看看水果超市裡有些什麼水果?這些水果的價格又是多少?

2、師小結:原來水果超市裡有這麼多的水果,它們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個小朋友有幾元人民幣呀?你想買什麼水果呢?要把錢都花光嗎?買自己需要的東西就好,不能浪費。我們先來計劃一下吧!

3、集體交流:小朋友們都做好了計劃表,現在誰願意和大家交流一下

4、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們想不想交流一下?現在就請你們和

1、師:現在我們都做好了購物計劃,接下來就請你們每人帶7元人

提出要求:每人拿一個購物籃,按計劃表來選購水果,買好水果的顧客到兩邊的收銀臺排隊付錢,不要擁擠。

3、師:你們買到了這麼多的水果,開心嗎?對照一下你的計劃表看看

1、師:你們知道人民幣除了可以購買好吃的水果外,還有什麼用呢?

2、師小結:原來,在我們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

方都要用到人民幣,所以小朋友從小就要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有計劃地使用人民幣,不要浪費好嗎?

第3篇

我班本月的主題是“我要上國小了”,在數學活動中,小朋友們對錢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對買賣物品非常感興趣,在科學活動中,對國小學習用品也有了一定的認識;並對國小的生活十分嚮往,於是我兩個內容整合起來設計了這節活動。

1、通過購物複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進行統計列出算式。

2、通過討論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級國小生必備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後才會用到的。

1、用幼兒和老師共同收集的文具佈置“文具小超市”。

2、幼兒每人一份錢(錢的數目15元、16元、17元不等)

3、每人一個框、一張統計表、鉛筆、橡皮,有關“文具”的文字卡片。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國小一年級,上學時需要文具,今天,鄧老師就請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買你們需要的文具。”

2、小朋友填寫文具購物統計表(姓名和日期),每人拿一個框,數數你一共有多少錢?然後用框裡的.錢去買文具。

3、幼兒根據各自不同的數目的錢購買文具,並進行記錄,用算式列出所購買文具的情況。

二、討論:哪些文具是一年級所必須準備的?

1、小朋友把買來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級國小生必須準備的。

2、小朋友之間相互討論,並能做出適當調整。 鼓勵幼兒把重複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並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認為是必須的的文具。

1、教師總結,培養幼兒收藏玩具或物品的良好習慣。

2、活動結束:被排除的這些文具,在我們今後的學習中還是會用到,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文具嗎?讓我們到教室外面找找吧!

第4篇

1.學習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2.在探索過程中,能正確判斷並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3.體驗採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與成功感。

1.毛絨玩具三個、橙子兩個、蘋果一個、牛奶兩盒(一盒空的);

讓幼兒從表面這兩盒牛奶那一盒是空的,那一盒是有牛奶的?討論用什麼方法辨別?

出示大小不同的娃娃、水果等讓幼兒用掂一掂、抱一抱、提一提等方法,引導幼兒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

3、運用天平秤比較物品的輕重。(出示兩個大小差不多的橙子,讓幼兒說說哪一個重,然後引出利用天枰比較)

認識天平:當天枰的一邊下沉表示這邊的東西是重還是輕?當天平一邊的東西上揚時,代表這邊的東西是重還是輕?(如果孩子不能確定上揚表示請到輕的物品餓下沉表示重的物品時,可以通過兩個體型比較大的物品讓孩子確定分辨)

(1)比較大小不同的木製積木,瞭解大的`積木重、小的積木輕。

師:請拿出兩塊積木,是一樣大嗎?掂一掂,哪塊重,哪塊輕?

教師小結:在天平兩端放同一種形狀、大小、重量一模一樣的物品,那邊多,那邊重,那邊少,那邊輕。

(3)引導幼兒討論同樣大小,同樣重量的東西,放在天平的兩端,放得多的一邊會怎樣?放得少的會怎樣?

如橙子比牛奶重、牛奶比蘋果重,從而得出橙子比蘋果重,橙子最重、蘋果最輕,牛奶不重也不輕。

這個活動在設計的時候想得比較簡單,只是涉及相同物品數量的多少與重量成正比的規律。但在跟孩子上課的時候,對活動的重難點掌握不夠明確,造成活動的過程中越講越多,涉及的內容太多,如量的守恆,三個物體的推理比較等,孩子難以消化,造成活動過程中老師講的多,孩子探索少。另外,教學具的選擇不夠精確,造成在操作的時候有偏差,難以完成操作。特別是孩子製作的天平不夠精確是造成這個活動不能順利進行的一個很主要的原因。

總之,關於測量或重量等等這種型別要求比較精密的操作活動,我們馬虎不得,無論是測量的工具或準備的材料老師都要精密考慮是否方便孩子的操作,是否能做到準確等,因為培養孩子對科學認真探索的態度尤為重要,而在這個探索學習的、操作的過程中是最好培養孩子認真做事的良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