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折線統計圖》教學反思4篇 "從教學反思到實踐提升——折線統計圖的探索之路"

本文主要對摺線統計圖的教學進行反思,探討學習者容易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提高折線統計圖的教學質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常用統計圖形。

《折線統計圖》教學反思4篇

第1篇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初步的統計整理資料的思想和操作能力,並且能夠將自己的見解和認知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因此,本課的教學要建立在表現一定數學思想和學生能力發展的高度,從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分析歸納、實踐應用的能力出發,著眼於知識與生活、知識與未來的聯絡。

折線統計圖是湖北科技出版社《實驗教學》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折線統計圖和條形統計圖比較相似,只是不畫直條,而是按照資料的大小描出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線起來,突出反映數量的變化趨勢。新課標對《折線統計圖》特別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發展性目標:即更注重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著眼於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1、認知目標: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初步學會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

2、能力目標:能分析折線統計圖,培養學生利用資料、影象分析、判斷、預測問題結果或趨勢的能力,並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培養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折線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培養正確的數學觀,從例項中使學生得到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教育。

本課的教學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引導發現、組織交流、組織應用等教法。精心組織一系列有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在知識的引入環節,通過對近幾屆奧運會中國獲得金牌數量的整理,引導學生觀察、對比、思考,“為什麼要製成折線統計圖呢?”很自然的揭示了新知識產生的必要性,激發探究慾望。在小組探究環節,“關於折線統計圖,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困惑後再適時引導自學、討論和探究,既尊重了學生主體又體現了“教為學服務”的思想,滲透學法指導。應用部分更是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問題。

本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法、獨立自學、獨立思考、個人動手、小組合作操作體驗法、合作交流法交流、討論、歸納等。

教學重點: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難點:學生根據統計圖和資料進行資料變化趨勢的分析。

1、課前叫同學們調查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獲金牌的數量,指名彙報。

3、課件出示一幅反映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獲金牌數的折線統計圖

學生觀察、質疑:看到這幅統計圖,你有什麼疑問嗎?

4、引入課題:這也是一種統計圖,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折線統計圖”

(2)彙報所得:說說折線統計圖在反映資料方面有什麼特點?

同學們,你們從報紙上、網上或課外讀物中見到過許多折線統計圖,這說明折線統計圖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那你想不想動手製作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呢?

1、看一看:觀察折線統計圖,說說一幅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比一比: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地方?折線統計圖在反映資料上有什麼特點?

3、議一議:折線統計圖中的這條折線應該怎樣畫?小組合作學習課本上的製作方法。

1、獨立完成數學書第48頁試一試的統計圖,同學之間相互訂正,並回答問題:哪兩年利稅增長最快?

2、從1992-2000年實現利稅情況統計圖中,你能預測一下後來的2001年利稅將達到多少萬元嗎?

1、觀察分析:出示病人體溫變化情況記錄,回答問題。

(2)這位病人的體溫最高是多少攝氏度?最低是所少攝氏度?

(3)這個病人的病情是在惡化還是在好轉?說說你的想法。

請同學們將這些資料在方格紙上製成折線統計圖,並預測2009年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將會達到多少?

某商場要將2008年各個季度奶茶和涼茶銷售情況製成折線統計圖,請同學們來幫忙。

(1)提示:統計圖與前面的折線統計圖在設計上應有什麼不同?(要反映兩種資料)

(2)課件出示缺少圖例的統計圖。小組討論:你能運用生活經驗從圖上反映的情況推斷出哪條折線反映的是哪個資料嗎?

課後請和你的夥伴一起調查麻城市龜山風景區的氣溫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提供給來龜山旅遊的客人以供參考。為我們家鄉的旅遊業出一份力。

統計問題是最常見的生活問題,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是新課改的目標。如何真正讓數學貼近學生生活,讓數學理論聯絡學生生活實際,讓數學與學生生活觸覺、碰撞和交融,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情感教育是我這節課主要研究的內容。針對以上目標我反思如下: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我的第一想法。因此,我選擇的題目,都是有目的而選取的與生活緊密聯絡的題,從而培養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看懂折線統計圖,會根據折線統計圖上的資料去分析、預測事件的發展,並且使學生體會到折線統計圖的優勢和作用。讓學生在現實、有趣、富挑戰性的情境中學習折線統計圖,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有效地調動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學生對摺線統計圖的理解和掌握。體現“數學從生活中來,並服務與生活”的課標理念。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注重學生整體的發揮,而對於每個學生獨特的思考和做法,我又不急於給予評價孰優孰劣,而是留給學生自己思考、判斷、比較的思維空間。如在案例中,我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索的空間,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操作(繪製折線統計圖),去探索,去講解,最後,在各方面的反饋中,讓其他學生在感悟、選擇、反思、糾正中學到了知識,這樣的課堂不僅使學生獲得了共性的發展,還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一道數學題,除了數學知識以外,承載著更多的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這句話是我國有名的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所說的。在教學中,我要充分利用好每一道題目,使學生的思維、思想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從中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例如:(1)當學生從“奧運金牌圖”上讀出我國奧運健兒努力拼搏喜獲佳績時,學生都充分顯示出了愛國主義精神;(2)當學生在折線統計圖中獲知我國家庭擁有汽車臺數越來越多時,我緊緊抓住這個契機,讓學生想一想這說明了什麼,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當學生通過“某商場奶茶、涼茶銷售情況統計圖”體會到要反映兩種不同的資料,一條折線是不夠的。學生產生了新的知識慾望,從已學過的複式條形統計圖中學生能自主的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即設計兩種不同的折線。這時教師再出示不完整的統計圖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自己選擇圖例,將統計圖補充完整。(4)這節課最後的實踐作業設計是:讓學生課外調查麻城龜山風景區的氣溫情況,並製成折線統計圖,提供給前來遊覽的客人以供參考。這一設計旨在調動學生為家鄉旅遊業出一份力的熱情,訓練學生搜尋和整理資訊的能力,並能很好地運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這一類活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了大大的提升,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等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也滲透進去了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與實施給予學生充裕的思考、交流的時間,力求在教學效果上達成“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折線統計圖》教學反思4篇

第2篇

?折線統計圖的畫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折線統計圖的認識以後的一個學習內容,學生在本課時內將初步瞭解畫單式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體會所畫的座標點及折線應該具備正確性、合理性、簡明性、美觀性。基於新課標中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基本理念設計教學,本課主要用“活動—參與”法、“討論—交流”法作為主要方法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之中,並以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讓學生充分交流,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中掌握繪製單式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和步驟,這樣就有效地突破了難點,為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統計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1、創設和生活相關的情境,為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

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挖掘教材,以上海氣溫變化為主線,引導學生探索畫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並總結怎樣的折線統計圖是合理的、美觀的。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積極交流,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

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嘗試,然後進行全班交流學習,我給學生留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學生積極的參與研究與學習,我也以學生的身份和學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學生有疑問的時候,幫助學生排除障礙,合作學習體現的比較充分。在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反饋,讓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過程中,瞭解畫單式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步驟,初步學會對摺線統計圖的範圍與結構進行把握。

在教學中,不拘泥於教材,創設了讓學生自主繪製2月平均氣溫變化情況這一環節,由於這個內容有一定的難度,教材上的設計給出了波浪線和最下限的刻度。但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如何的折線統計圖才是合理的、美觀的,因此在課上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通過對出現的不同畫法的比較、優化,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縱軸刻度如何選擇才是合理的,理解當資料較接近時,確定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的方法,學會了對摺線統計圖的範圍與結構進行把握。

折線統計圖的畫法主要以技能操作為主,傳統的教學以老師的示範和學生的模仿為主,缺少思維方面的培養,但畫法這一內容在這個時代顯然不是僅僅在追求學生如何精確、細緻地畫出完整的折線統計圖,更注重於學生對於折線統計圖的理解和思維上的層層深入。在教學時,通過讓學生根據要求畫完整、當1點上沒有資料說明什麼、縱軸刻度如何根據資料進行選擇、出現怎樣一組資料需要用

波浪線、選擇哪些資料進行統計等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的思維明晰化、條理化。

在教學中,通過自主探究,有效促進對數學本身的感受、領悟和欣賞,從而促進學生的整體性發展。但如何讓學生感受到資料應用的廣泛性、體會學習統計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瞭解excel軟體在繪圖中的作用和優越性還值得進一步的探討。

第3篇

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資料的過程,能根據需要選擇複式折線統計圖有效地表示資料,逐步幫助學生形成統計觀念。同時,讓學生在簡單的方格紙上進行簡單的描點、連線,學會製作簡單複式折線統計圖的方法,對統計圖中所反映的資訊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歸納。

教材提供的素材是甲、乙兩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的資料,並分別用已經學過的折線統計圖進行表示。但在教學過程中,我選擇更為接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學生家與學校距離”的資料,更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資料,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簡單回顧單式折線統計圖的製作方法及注意事項,進一步鞏固和熟悉已學過的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通過折線統計圖獲取相關資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引發認知衝突,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教師指導並同學生一起完成製作複式折線統計圖,發現其特點,學會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並用其統計分析相關資料,得到相關資訊,解決新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地位,很好的發揮了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並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4篇

數學於生活,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因此,我在課前的談話利用學生熟悉的旅遊景點引入新課,引導學生走進這個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在現實、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折線統計圖,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近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有效地調動學生學數學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在探索中合理利用多媒體,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在課堂中充分利用直觀的教學手段,有意讓學生觀察折線統計圖的形成讓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清晰的“動態表象”, 呈現過程,突破重點、難點,使學生清楚地感知和經歷由條形統計圖演變成折線統計圖的過程,體現知識遷移的過程。加之學生剛剛認識折線統計圖,可能會產生是不是所有的資料都可以繪成折線統計圖的疑問,所以設計一個這樣的環節:讓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的旅遊人數和不同時間同一地點旅遊人數兩組資料,帶領學生選擇合適的統計圖,知道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看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數量的增減變化的特點,激發學生讀兩種統計圖的對比。

課標中提出,統計教學應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並能根據統計的資料作出簡單的判斷和預測,本課中的例題預測2017年來陝西旅遊人數的預測,練習中預測病人體溫,天氣情況等富有現實意義的素材,使學生不但能根據折線統計圖對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且能根據折線統計圖資料變化的趨勢做出合理的推測。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了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培養了學生描述、分析資料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忽視很多小的教學環節,教學方法的滲透掉了。如:看到折線統計圖,你有什麼疑問?用手勢表示趨勢使,除了上升趨勢,還有下降趨勢,水平趨勢,波動趨勢等,通過多種這些高低起伏的線段手勢,更能讓學生看出數量間整體的變化趨勢。

2、語言表達不精練,問題設計不精細,導致個別地方學生理解不透提問意圖。

3、教學重難點沒有很好的突破。除了對摺線統計圖特點的分析外,在對學生資料分析觀念突破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