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校園美與醜調查報告通用6篇

調查報告應該尊重資訊的保密性和隱私,確保不洩露敏感資訊,調查報告的目標受眾可能包括決策者、管理層、研究人員等不同群體,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校園美與醜調查報告通用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校園美與醜調查報告通用6篇

校園美與醜調查報告篇1

一、 引言

(一) 背景介紹

“您好,某某快遞,請在上午11點到下午5點30之前到學校南門領取包裹”類似這樣的簡訊對於大學內不少同學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校園快遞”已成為校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在大學內提供服務的快遞公司主要有申通快遞、圓通快遞、中通快遞、韻達快遞等等,這些公司一般在大學校園內均設有業務代理點,為校園內師生收發快遞提供了極大便利。據瞭解,校內的快遞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類是網上購物,相較於實體店購物,網購價格更低廉,挑選的方式更便捷、範圍更廣泛,成為不少大學生首選的購物方式,這也是促進校園快遞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另一類是來自家人的快遞,在各所大學裡,幾萬名師生來自祖國各地,一些生活必需品由家人通過快遞寄送較為安全便捷,寄來的包裹主要內容包括衣服、被子、書籍等等。

雖然很多的`物流公司已經在各大學校園開展業務,並有不少物流公司設點,其數量雖已接近於飽和狀態,但還遠遠沒有達到供大於求的地步。據調查得知,師生了解物流公司的主要途徑為網上購物。在電子商務平臺日趨完善的今天,網購熱潮勢必愈演愈熱,而其帶來的將不僅是廣闊的市場需求更是在校園物流下的無限商機。據調查得知,現今物流公司雖然已經開始了校園內的物流業務,但大都不太重視校園快遞業務,其運營模式和盈利能力還處於摸索階段。

(二) 調研過程

1. 本次調研目的是瞭解學生的申通、圓通、中通、ems等快遞使用現狀,並在瞭解現狀的基礎上發現總結影響快遞發展的各方面因素、學生消費群體對快遞各方面因素的評價以及快遞公司應該改進的地方。

2. 調研時間:xx年12月24日

3. 調研物件:各大校園部分學生

4. 分析方法:資料分組、分配數列、統計、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標誌變異指標、針對引數做區間估計和假設檢驗、相關係數、迴歸分析等共同進行資料分析。

二、 調研結果

(一) 調研概括

本研究於xx年12月24日晚上進行了問卷的編制,25日晚上正式對問卷進行發放並收回,其中,紙質問卷30份,網路電子問卷17份,共47份,回收紙質問卷28份,網路電子問卷12份,共40份,有效紙質問卷38份,網路電子問卷12份,共40份。本文使用spss工具,結合資料分組、分配數列、統計、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標誌變異指標、針對引數做區間估計和假設檢驗、相關係數、迴歸分析等共同對校園快遞問卷進行資料分析。

(二) 結果與分析

1. 網購的規模及能力

1) 網購學生佔全體學生比例

在規模為40人的樣本中,進行過網購的學生為36人,佔總體比例的90%,從未進行網購的學生有4人,約佔10%。

採用結構相對指標計算:

進行網購:36/40*100%=90%

從未進行網購:4/40*100%=10%

可見,大部分學生都進行過網購。

校園美與醜調查報告篇2

目 錄

大學生的校園時尚調查報告………………………………1

採訪記錄……………………………………………………7

大學生的校園時尚調查問卷………………………………10

大學生的校園時尚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學生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同時,伴隨著大眾媒介如網路資訊、報紙雜誌、廣播、影視電視節目等的發展與普及,媒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產生不可分割的聯絡,在一定程度上,媒介對人們的行為方式、思想觀念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特別是大學生——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正處於一種追求新鮮感的狀態,他們喜歡追求時尚,通過自身的個性展示來引領時尚。在本次調查中,7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自己上大學以後比以前更重視時尚了,他們的穿著打扮、生活方式也逐漸時尚化。

一、時尚現象面面觀

1、時尚消費

現在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已不再侷限於是否吃飽穿暖,而是更多的關注於“吃出品位,穿出個性。”他們玩轉流行音樂、熟知時尚雜誌和電影、流連於各大貼吧和論壇在時尚消費觀的引導下,部分大學生非名牌不穿,非品牌美食不吃,並熱衷於刷卡消費、提前消費。根據調查顯示,大學生在服裝上的消費支出已高於在學習用具上的消費,佔全部總支出的20%—30%。為了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保持良好的形象,高檔化妝品也逐漸出現在大學生生活圈子裡。日益更新的數碼產品也成為大學生的新寵,如電腦、手機、mp3、數碼攝像裝置等。在採訪中我們瞭解到,一位大三同學傅某,曾花費2300元購買了一臺ipod touch,在衣著選購上,他也更傾向於品牌專賣店。他對記者表示:“同學間的攀比雖然不明顯,但暗地裡還是會有所比較。”據《20xx中國大學生消費與生活形態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大學生每年的平均消費額約為1萬元,這個數字已經高出同期全國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

此外,隨著銀行網上服務系統的完善,大學生也更喜歡“宅”在宿舍裡“淘寶”。“在網上買東西很方便,可選擇性比較大,而且會比實體店便宜。”“網購達人”趙同學對記者說。

2、時尚休閒

調查顯示,95%的大學生會在課餘時間選擇上網瀏覽資訊、休閒娛樂。各家網站是“術業有專攻”,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的網路平臺,如:qq、大眾點評、豆瓣、天涯、蝦米網等,在龐大的“網民”群中,大學生佔到很大的比例。他們會在部落格中“晒”出自己的生活照、藝術照,或是發表一些自己的心情、隨感;在論壇上針對某一社會話題或流行新趨向進行熱烈的討論;或者組隊打遊戲、團購等。網路交流的.興盛也孕育出很多網路詞彙,如:囧、給力、浮雲、神馬相較於電腦,大學生更依賴於用手機交流、上網,不少大學生擁有幾部手機,以便用來和不同的人聯絡。在校園裡,隨處可見揮動拇指傳送簡訊、瀏覽網頁、閱讀電子書的大學生,他們被人戲稱為“拇指一族”。

在調查中,記者還發現,有將近40%的大學生選擇通過外出旅遊來放鬆心情。他們通常不會選擇跟隨旅遊社出行,而是獨自或與同學、網上認識的“驢友”結伴而行。

3、時尚話題。

當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為了使自己更好的在社會上立足,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本科畢業後繼續讀研。經過記者的調查瞭解,淮陰師範學院圖書館自習室內幾乎天天座無虛席,部分考研的同學表示,讀研一方面是為了使自己在就業過程中握有更多的籌碼,另一方面當追求高學歷成為一種時尚時,他們選擇緊跟這一潮流。而相對於那些家庭條件較優越的同學而言,大學本科畢業後不選擇就業或考研,而是直接出國“鍍金”。儘管在現實生活中,“海龜”,“海帶”並不在少數,然而出國仍是永不落伍的時尚選擇。

在業餘生活中,隨著剩男剩女群體的擴大從而火起來的一批諸如《非誠勿擾》等相親節目、百合網、世紀佳緣等交友網站也成為大學生的時尚談資。

二、大學時尚文化分析

校園時尚文化本身就“營養失衡”,對處在多元時尚文化包圍之中的大學生而言無疑是一把“雙刃劍”。

大學校園時尚文化的積極作用:校園時尚文化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因學習、生活帶來的壓力與苦悶,也增強了校園生活的情調氛圍;時尚節目永遠吸引著大學生的眼球,大部分大學生都想成為下一個時尚達人,從而使他們能緊跟時代潮流,張揚個性,使大學校園呈現勃勃生機。

校園時尚文化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了內在的氣質。休閒閱讀時,他們能學到比以前更深一層次的知識,精神境界自然“更上一層樓”;參加各種興趣班,在充分利用空餘時間的同時,也提升了大學生的自我藝術修養。

校園時尚文化提高了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通過網路、手機等電子裝置,大學生能及時瞭解社會動態,聽聞社會心聲,能夠很快的適應社會的快節奏,實現人生價值。

大學校園時尚文化的消極影響:校園時尚文化使部分大學生價值取向趨於盲目的“流行化”,只顧追求外表的獨特與新奇,追求感官的新鮮與刺激,追求物質慾望上的滿足,而不注重內在素質的提高。過分的自我張揚,追求非主流,衣飾行為乖張荒誕,並非真正的時尚。

校園時尚文化使得傳統的大學精英文化受到強有力的挑戰,對流行時尚的盲從,使得部分大學生對校園時尚文化的關注點更多地集中在生活、娛樂層面。有人說,當代大學生正從思想先鋒轉化為時尚娛樂先鋒。校園時尚語言中“給力”等後現代語言解構,如“悲催”一詞的泛濫和“囧”的說法,表達了當代大學生在社會環境劇變下的一種“後現代”的敏感和自嘲。

時尚消費,表面上是張揚個性、追求新潮,實則演變成消解個性、盲從潮流的高消費、超前消費、非理性消費。

校園美與醜調查報告篇3

調查人員:學號

指導老師:

調查時間:20xx年x月x日到x月x日

調查地點:xx大學黃家湖校區

調查物件:xx大學黃家湖校區全體學生

調查目的: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自古素有“禮儀之邦”美譽。文明是素質的前提,沒有了文明,素質就不能保證。大學生作為高素質群體,更應該成為文明發展方向的代表。溫馨寧靜、和諧優美的大學校園是每一位學子嚮往的聖地。

構建文明的校園環境需要我們每一位同學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領文明風氣。因此,在思修老師的指導下,我進行了此次調查。

調查結果:

校園十大不文明現象包括:

1.盜竊他人財物

2.圖書館自習室佔座不到

3.校園內情侶舉動過於親密

4.隨意踐踏草坪,校園內出現多條赤裸裸的人工小路

5.在圖書館自習室大聲喧譁

6.隨意吐痰及亂扔果皮紙屑

7.上課時候手機鈴響時有發生

8.浪費糧食水電的現象

9.在食堂將飯菜扔在桌子上且不把碗送回收碗處

10.在課桌上亂塗亂畫亂刻

告別不文明現象建議書

菁菁校園,學子聖地,碧樹芳草,一花一木,靠我們全體學子共同呵護,才有其春意常在;燈火輝煌,莘莘學子,苦讀不輟,優良學風,靠我們全體學子孜孜追求,才有其碩果累累;師生和睦,自尊自愛,孝敬父母,民族美德,靠我們全體學子言行相隨,才使其蔚然成風。

校園文明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素質、淨化、美化校園環境、激發廣大同學愛校建校熱情的有效載體。然而,在我們迷人的黃家湖畔,在我們秀美的xx大校園內,有那樣一些事不斷撞擊著我們的眼球:

接二連三的盜竊事件還在發生,圖書館自習室上的書本還在苦苦等待他的主人,校園內的情侶仍在大庭廣眾之下秀恩愛,校園內被踐踏出條條傷痕的草地也在那傷心哭泣面對這些現象,我們怎能無動於衷?因此,針對此次調查報告的結果,我想提出自己相應的十條建議:

1.開展一系列安全防範教育活動,加強同學們的安全防範意識。在一些圖書館寢室等。

小偷易作案的地方裝上監控器,一旦發現偷盜現象立即嚴懲,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增加小偷作案的心裡障礙。

2.制定圖書館公約,對圖書館桌面上超過一小時仍不見讀者的書,圖書館志願者有權利將其收回,讀者如需閱讀可再借閱。自習室內一律以人到為使用該座位自習的標準,後來者有權利無視前者用來佔座的課本書包等,在此座位上自習。

3.可讓學生會派相關負責人對公共場所情侶過於親密的舉動進行抓拍,製成海報張貼於相應的宣傳欄上,造成一定的輿論壓力,迫使他們行為收斂。

4.學校可將已經形成的人工小路鋪設成真正的小道,並在校園內多設定一些溫馨親切的提示語提醒大家不要踐踏草坪。

5.在圖書館自習室貼上一些醒目的標語提醒大家保持安靜,對仍大聲喧譁的人給予通報批評,仍不悔改者,給以該生更嚴重的處分,用強制手段杜絕干擾大家學習的現象。

6.開展多種健康教育活動,讓同學們意識到隨地吐痰對自己及他人的危害。分批組織同學們清理校園內的垃圾,讓大家瞭解到亂扔垃圾對校園造成多大的汙染使之行為得以改正並培養同學們建立和諧校園的主人翁責任感。

7.實行課堂表現學分制,對於上課手機鈴響的同學,扣除該生一定的課堂表現學分,從而讓同學們時刻記住上課時手機應調成震動或靜音。

8.班級開展節水省電等提倡養成節儉習慣的班會,並讓同學們相互監督。在學期期末總結上對錶現好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獎勵,對錶現不好的同學,讓其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承諾以後改正然後監督他履行承諾。

9.讓那些總愛將飯菜扔在桌子上並且不將碗放回收碗處的同學輪流到食堂做義務勞動,讓他們瞭解到自己沒有做到的舉手之勞給他人帶來多大的不便促使他們在以後的行為中加以改正。

10.拍攝各種桌面上的亂塗亂畫亂刻現象製成dv,讓同學們親眼目睹自己的“傑作”疊加在一起時多麼的觸目驚心,使他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徹底改正自己的不文明行為。

其實,文明與不文明都是一種習慣,距離我們並不遙遠,近得觸手可及。文明就像一盞燈,就燃燒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點亮它,那麼校園這個小社會就如同夜晚的燈火一樣,光亮多一些,黑暗就會少一些。文明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刻意注重言行的瞬間。有時候多走幾步,手中的垃圾就有了歸宿,別人的勞動成果也得到了尊重;有時候多幾秒鐘耐心的等待,對自己的生命是一種珍視,對他人的安全也是一種保障;有時候多一說句謝謝或者對不起,既溫暖了他人,也溫暖了自己。

同學們,我們不僅代表著我們個人的形象,也代表著學校的形象。

因此,從現在起我們應堅決摒棄掉我們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做一個自尊、自愛、整潔、樸素大方的學生;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

親愛的同學們,播下一粒種子,收穫一份希望;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良好的習慣,收穫人生一世的精彩!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道德規範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言行上。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一個和諧、文明的校園,讓我們每一名學生都成為一個文明之人,讓和諧之花開遍校園的每個角落。

讓我們全體行動起來,相互監督,共同促進,爭做文明人!

校園美與醜調查報告篇4

前??

隨著人類文明程序的加快和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們不斷用“文明”的方式增加大自然的負荷。溫室效應,臭氧層空洞等一些環境問題正在逐漸的威脅著我們的生活環境,但是這些慢性自殺的行為卻還沒被大多數人們完全認識到。各種破壞環境,威脅生態平衡,以犧牲生活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效益的行為屢見不鮮,甚至在培養下一代人才的校園中也存在著這些問題。

校園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園,美麗的校園環境會使我們心曠神怡,有更高更好的學習狀態,但現在我們這美麗的校園卻在經受著垃圾的侵犯。為了保護我們的校園,我們小組對我校的垃圾投放現狀和處理方法進行了調查,調查過程中,我們採取了問卷調查和隨機採訪的方式進行了調查。從中我們發現了校園的垃圾處理情況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的。而校園垃圾的處理成不成功是關係到校園形象的重大問題。

調查背景:

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我們遭遇了許多由環境問題引發的災難,如干旱,洪水,沙塵暴等,這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環境保護,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驕子,更應該起一個帶頭作用,用我們學到的知識和年輕的活力做出一個優秀有創意的專案,對校園以及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

我們應當抱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參與其中,做出具有我們特色的公益環保創意來。這就需要我們做出一個有影響力的專案來,既有宣傳效果,又有實際操作效果。真正樹立起大學生對垃圾分類回收的認識,建立起學校垃圾分類回收的規範體系,成為重大的一個特色專案,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有效地發揮專案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

調查目的: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學院師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來分析當前我們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使同學們瞭解垃圾分類的好處,樹立環保意識和垃圾分類處理的意識,提高同學們自身的環保意識,是同學們做到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得知我校學生垃圾分類的意識不強,總體的環保意識總體不強,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首先,環保素養不高,有關環保的基礎知識匱乏。在調查中發現有將近七成的同學對環境方面的知識瞭解甚少。例如,對“如何處理平時的垃圾”這樣的問題,在被訪者中只有51.7%的同學知道除廢品外其它全部投到垃圾桶;而對於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標誌,關於自然資源的有限性,以及什麼是電子垃圾等這樣的日常知識的瞭解也很欠缺,只有五成的同學可以較為清楚的回答。可見,我們大學生的環保知識還需加強。

其次,環保行為和習慣還有待養成。當我們漫步在大學校園的時候,除了被濃郁的知識氛圍,幽雅的環境所包圍外,也經常會看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很多人形容大學校園裡的垃圾桶是以垃圾桶為圓心所形成的地帶,很多同學雖然能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卻忽視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問題。種種跡象表明,當代大學生的環保行為和習慣還有待養成。

目前,我校垃圾處理主要是各個宿舍樓的清潔人員將每一層的垃圾統一收集,送至樓下,由垃圾收集車不分門類的集中拉走。這樣既加重了清潔人員和垃圾處理廠的工作負擔,也浪費了一部分可以回收再加工的資源,同時還造成了垃圾處理過程的環節重複。

此外,雖然現在大學生環保意識總體上提高,校園內也可以看見“你丟掉的不是垃圾,而是你的尊嚴”之類的標語橫幅,但是隨處丟垃圾的現象仍然存在。而且學校安排的各個學院打掃校園衛生的值周活動,不僅對提高環保意識沒有太大的作用,反而浪費了學生們的有效學習時間。

針對當前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的現狀,提出的對於大學生環保教育對策:

大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社會、家庭和學校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家庭教育是環保意識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學校教育是環保意識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社會則對人的環保意識起到調整和定型的作用。只有社會、家庭、學校密切配合,互相促進,才能營造出一個重視環保、積極保護環境的氛圍,才能使大學生們有較強的環保意識。

首先要大力發展經濟,為環保意識教育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應該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和輿論工具在全社會開展積極有效的環保宣傳。既要宣傳環境保護法,使人們認識到環境保護是有法律依據的,同時也要積極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不僅讓環保意識在每個公民的思想意識中生根發芽,更要在大學生群體中有更好的體現。

其次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體公民的文化素質。只有國民素質有了整體的提高,才能使全體公民更深刻的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營造出一個人人都注重環保的大環境。這對於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時期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會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要重視家庭環保意識教育,家庭教育的影響對大學生公民意識的形成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最先接觸的環境,也是最早對人實施教育和影響的地方。家庭環境的薰陶不僅影響子女個性的發展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而且對子女的環保意識的形成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當代中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們往往只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而往往忽視孩子的非智力品質,如環保意識。要想提高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家長就應該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的素質,要以身作則,言教與身教相結合,從小培養子女的環境保護意識;讓孩子從小認識到人與社會、自然的關係,增強孩子對社會的責任感。為了更好的利用家庭教育,應該對家長進行專門有效的教育培訓,同時,作為家長也要及時有效地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教育。還要加強學校環保意識教育,大學生是社會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主力軍,他們的環保意識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的未來的環境狀況。而大學校園是大學生獲得知識,完善自我的地方,學校教育會對在校大學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大學生環保意識不強跟學校的教育體制息息相關因此學校應加強環境意識教育的措施:

1、構建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校園文化 學校是培養大學生環保意識的主陣地,大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主要來源於學校。學校要充分認識到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教育和培養不僅是某一個學科老師的職責,而是教職員工的職責。在學校,領導要積極倡導和支援環保意識教育,並起到先鋒和帶頭的作用;教師要身體力行,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教書育人;各職能部門也要積極配合,用各項管理來突出環保的重要性。

2、建立並完善大學環保意識教育內容 環保意識的教育和培養應該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環保教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應該接受相應的教育,在不同的時期,應該針對其身心的特點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同時他們又有著頭腦聰慧、求知慾強、思想領先、創造力強、精力旺盛等身心特點。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應著重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加強相關法律的介紹和講解。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高校的環保教育必須與之相適應,可以通過課堂教育、課外實踐等形式,向大學生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另一方面,深化道德教育。在現實生活中儘管我們有很多口號,有很多英雄榜樣,學生也背誦很多理想道德,但我們大學生知行不一,表現出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薄弱等。而表現在環保方面更是如此,一些學生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亂丟垃圾、損害公物、隨地吐痰等,這些現象的出現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個國家公民的環保水平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形象,一個人的環保水平也能夠體現一個人的素養。所以作為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大學教育,一定要強化道德教育,特別是將環保意識教育納入其中。

3、改進對大學生環保意識教育的方法 在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教育上要體現主體精神,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及其需要,指導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在教育中,可以根據大學生具有頭腦聰慧、求知慾強、思想領先、愛好模仿等特點,通過榜樣示範或典型教育的方法去啟發和感染大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重在參與,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的宣傳對其進行感染和薰陶,從而達到培養其環保意識,並使之得到昇華和提高。而在檢驗方式上,應注重對學生的知行結合進行評判,避免應付考試式的檢驗,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實質性的效果。

4、發揮大學思想政治課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雖然在我國還沒有設定專門的環保教育方面課程,但是從國小開始,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類課程就已經開始設立,這對民族意識的培養、法治精神的薰陶、權利義務觀念的習得和公民道德的養成,以及環保意識的培養和提高都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思想政治課除了傳授關於民族意識、法律意識等方面的知識,在環保意識的培養方面也下了比較大的工夫。

5、提高大學教師對環保意識認識水平 環保意識教育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實施者。現代環保意識教育已經與眾多學科密切聯絡,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科,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同時,各學科的教材中均蘊含著豐富的環保教育資源,但這些資源能否得到挖掘,關鍵在教師。因此,教師要增強學科滲透的意識,充分挖掘學科中的環保教育素材,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落實環保教育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環保教育落實在課堂教學之中。作為教育工作者還必須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成為學生信服的楷模。特別是環保教育,一定要言傳身教,切不可言行不一。此外,還必須強化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通過這次對學院同學垃圾分類的調查使我瞭解到,同學們對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意識還不夠強烈,以此我們得出了當前大學生環境意識還很淡薄,環保知識匱乏,對於日常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有待養成。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詳細的結果分析,並提出了針對大學生環境意識淡薄這一問題相應的解決辦法,提出了相關的建議。總之,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加強環境教育,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提高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主動參與機會,養成正確的有利於環境的行為習慣,對於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這也是當今時代的需要,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一個好的環境能使人心情愉快、賞心悅目,也能帶給同學們新鮮的空氣,從而提高我們生活的質量,工作的效率。在這裡我號召大學生們齊齊行動,參與垃圾分類,保護地球家園,共創美好校園!!

校園美與醜調查報告篇5

調查目的:瞭解校園的不文明現象,尋找原因,探討解決方法

調查時間:5

調查地點: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調查物件:涉外學生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一、過程描述

前期準備:我先根據要調查的內容寫了一份調查問卷,問卷有十道題目,共列印了六十份一頁兩面的問卷;

現場操作:我找了一間人數較多的教室,請同學幫忙填一下然後交到講臺上。我共發了五十份問卷,全部回收;

後期操作:製作excel表格進行統計分析

二、調查結果和分析

1、在不文明現象的選擇中,選擇“圖書館、自習室、飯堂的佔位現象”的人數最多,其次是“在教室課桌、牆上和廁所隨意塗鴉”和“在自習教室、圖書館內手機不設為振動或頻繁接聽手機、發訊息,擾亂他人”,選“男女交往不得體,在校園內公共場合過於親密”的人最少;

分析:我本來認為“亂扔垃圾”會擠進三甲,但由於我校垃圾桶較多以及保潔人員的努力勞動,使這種現象大大減少。我們學校的佔座現象確實很普遍,問題也比較嚴重,難怪它會“榮登”榜首。這個現象在去年冬天曾被央視報道過,這種不文明行為在冬天尤為猖獗,這是因為我校大部學生在四工學習,而四工只有c座有空調,所以一大早就會有許多人去那兒佔座享受暖風。平時佔座的人是為了在聽課時佔據有利位置,提高學習效果,於是會有人提前去佔座,甚至預定明天的座,這導致晚來的同學只能坐到後排,而前排卻有許多座位空出來,我也深受其害啊。接下來是“在教室課桌、牆上和廁所隨意塗鴉”,這是毫無爭議的,也是證據鑿鑿的,只要你到教室去看一下就會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選這一項,課桌上、椅背上、白牆上到處可見這些塗鴉,有些內容甚至粗俗不堪,令人髮指。難道是你們內心太空虛了嗎?還是你們自詡畫技天下第一?

吐槽的地方多的是,展現藝術才華的舞臺也有的是,為何非要在公共設施上亂塗亂畫呢?做這種行為的人是粗俗的,是受人鄙視的。更令人憤慨的是有人做這種事是為了打廣告,這更是難以原諒的。最後是“在自習教室、圖書館內手機不設為振動或頻繁接聽手機、發訊息,擾亂他人”,這種人確實很多,幾乎每個教室都能找到這樣一個人,他們沉浸於自己的世界,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自己不認真學習還要影響別人學習,對這種人我只能說他們少了一根筋,一根為他人著想的筋。他們完全沒有集體意識,以為學校是他家,想怎麼就怎麼。

2、在分析原因的選擇中,選“既是部分學生個人素質較差,學校的文明教育也不足夠”的人最多。

分析:這個答案的涵蓋面比較大,所以有許多人選這一項。

前後兩個答案也是有聯絡的,在上大學前個人素質受家長和學校兩方面影響,畢竟那時我們基本是學校和家兩點一線,很少接觸社會,所以學校的教育不足夠會導致個人素質低下。到大學後個人素質也受到社會影響,家庭和學校的約束力也下降,一些原本的好學生因此墮落。我個人認為,一個人最可教的的時候是國小和國中,因為這時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還沒有反叛心理,所以這段期間對孩子教育很重要,甚至決定孩子的一生。在大學裡,我們都有自己的思想,再想教導改變我們是非常困難的,就像矯正牙齒一樣,小時候帶上牙套做幾年治療就好了,而成年後牙齒基本已長成型了,很難改變牙齒結構,只能進行拔牙了。當然大學也不能放棄教育,有總比沒有好。

3、至於解決方法,選“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的人最多,選“播放校園文明宣傳短片”的人最少。

分析:個人認為“建立嚴格的獎懲機制”確實最好。首先這是公平和公開的,容易被認可;其次,懲罰是一種約束,具有強制力,可以起到警戒的作用,讓學生在做不文明的事之後接受教訓,使其不敢再犯這種錯誤,可以有效控制不文明現象的蔓延。當然這種做法也有不足之處,最大的問題是監督問題,誰來執行監督?學校內還沒有這種部門和團體,這也不屬學生會的管轄範圍內,助理和主任也不可能一直盯著。總之,監督的人少而接受監督的人多,我也暫時沒想到好的解決辦法。所以這種解決辦法看上去很美好,但它的可行性要打個問號。

三、總結

我們應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起學校主人公的形象,嚴格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同時勇於制止種種不文明現象。校方可以嘗試積極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現在班內有班組織、團組織、黨組織;校內也有各類社團。如果社團能把校園文明建設自覺地滲透到自己的各種活動中,主動開展公益性社會活動,對樹立校園文明新風會起到示範作用。

文明不只是一種習慣,一種理念,而且是一種素質,一種光榮。如果大家對不文明現象熟視無睹,無形中將縱容不文明行為;如果大家都講文明,關心和愛護校園文明,那麼不文明的行為就會孤立起來。減少不文明現象,中學生本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增強社會責任感,多一些對別人的關心,是中學生們要做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告別不文明行為,做一個人格健全、和諧發展的當代大學生。

這次的問卷調查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深刻了解到學校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對原因做了初步的分析,開始構思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要身體力行,不做不文明的事,並帶動周圍的人抵制不文明行為。

校園美與醜調查報告篇6

一、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

二、調查範圍:

西北師範大學部分學生

三、調查目的:

瞭解校園的不文明現象,尋找原因,探討解決方法,使同學們意識到建設文明校園。的重要性,並從自身做起,提高文化修養。

四、調查方式:

對話`詢問以及通過幾天的校園內不同地點的觀察

五、調查結果:

經過幾天的調查,發現校園存在以下幾種不文明現象:

(一)隨地吐痰,洗手間用完不衝。

隨地吐痰是我們司空見慣的不文明行為,校園內也是如此,有的同學痰來就張口吐,校園內不管什麼地方,無意的還是有意的,都是不文明的。前面人吐痰後面人遭殃,好好的道路讓人目不忍視。且不說隨地吐痰給人帶來的不良情緒,它更多的害處是容易傳播疾病,不僅損害他人的健康,也不利於自己的健康。這個行為對行為人來說總是最方便的習慣,但卻是傷害他人健康的陋習。因為它往往為病毒的滋生和蔓延提供土壤。我們欣喜地看到大家社會意識在不斷提高,但我們也要看到這一行為還常見,克服它需要用心努力。

上完廁所不衝是一種惡劣的行為,它不僅為他人如廁帶來麻煩乃至心理痛苦,也是造成廁所異味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天氣炎熱時發出陣陣難聞的氣味,對公共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二)垃圾亂丟亂扔。

有的同學亂丟瓜皮`果殼`紙屑`食品包裝物`飲料瓶等垃圾,甚至把一些垃圾放在綠化帶上。垃圾筒近在咫尺卻不盡舉手之勞。這種不文明現象令人深惡痛絕。校園的美麗靠大家的珍惜愛護,我想,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誰也不會很快樂吧。

(三)浪費資源。

浪費糧食是缺少節約意識的一種體現。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今天,在勤儉節約成為一項基本國策的今天,在我們的校園,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餐廳裡被扔掉的飯菜,寢室衛生間里長明不熄的電燈,都說明了節約意識的缺乏。一些同學的電腦為了下載電影,甚至睡覺也不關機,連續開機三四天之久,造成用電量激增。節約不僅僅是一句口號,需要我們的身體力行,將行動落實到實處。

(四)使用不文明用語。

雖然是在大學校園,但不文明用語頻頻出現,這使得高等院校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大打折扣。大學應該培養出的是高素質人才,而不是那些表面穿著,光鮮亮麗,一出口粗話連篇的泛泛之輩。不文明用語不僅損毀自身形象,而且不利於提升自我修養。希望大家努力學習,與文明為友,改掉此不文明習慣。

(五)在課桌`牆壁`黑板上亂寫亂畫。

當坐在自習室的課桌前學習時,有些舊課桌上傷痕累累,被寫滿了單詞`漢字`塗鴉,這些我們儼然在目。而牆壁上也是黑的藍的字型書寫著毫無意義的話甚至汙

穢的語言,這些無聊的行為顯露了大學生的低階思維和無趣,缺乏社會公德心,丟失了自身的主人翁意識和基本的責任感。真的應該用知識充實自己了,否則怎能說我們是合格的大學生呢。

(六)男女公共場合過分親密。

校園裡經常可以看到一男一女同學交往過於親密,甚至旁若無人的有一些曖昧行為。這不僅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會使社會上的人們改變對當代大學生的好印象。畢竟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六、原因分析

1、從眾心理,僥倖心理。

看到他人的不文明行為,同學們通常最先注意到這種不文明行為帶來的便利,而不是這種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在法不治眾的僥倖心理下,自己也跟著做出同樣的不文明行為,從而不知不覺加入到不文明行為的行列中去。

2、缺少管制,意識淡薄。

在調查中,很多人表示自己很清楚哪些是不文明行為以及它們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但是他們也清楚即使自己有這樣的行為,學校並不能對自己做出什麼懲罰,別人也不會明確指出。加上大部分人對監督意識的缺乏,幾乎沒有人表示去制止這些不文明行為,這很大程度上縱容了校園不文明現象的發展。校園不文明行為以及成為了一種脫離管束,脫離旁人監督的行為。

七、建議

1、加強教育,學校幫助學生們樹立起校園行為的榮辱觀,管好自己的同時,勇於指出他人的不文明行為。積極幫助改善學校文明情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明氛圍。

2、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更加自律,為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樹立正確的風向標。以便在校園內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使我們的校園更加美好。

3、身體力行,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食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貢獻應有的力量。

4、利用校廣播臺、海報、橫幅等各種宣傳媒介,宣揚集體和個人的先進事蹟,為學生提供行為模範。同時,總體規劃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營造綠化、美化、淨化、優化的校園環境,為師生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提供必要的硬體條件。

5、學院立足素質教育,加強學生的文明修養,剔除校園的糟粕文化,成立監督小組,制定明確的獎懲制度,採取文明活動、紀律教育、文明宣傳和監督檢查“四結合”的方法,認真組織學生學習、提高學生認識,開展專題教育活動,強化宣傳引導,加強監督檢查,搞好獎懲評比,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學生、文明宿舍的評比、競賽活動,努力把各項文明活動落到實處,讓學生親身感悟校園文化、瞭解校園文化、宣揚校園文化,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