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念奴嬌赤壁懷古名師教案模板2篇 "古詩名篇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模板"

本文主題為“念奴嬌赤壁懷古名師教案模板”,旨在為教師提供一份能夠引導學生欣賞古詩與歷史文化相結合的教案模板。該教案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題,通過引領學生深入古代文化與詩詞背後的深意,加深他們的歷史文化認識,幫助他們建立對於古代文化的興趣與愛好,實現知識的本質與義務。

念奴嬌赤壁懷古名師教案模板2篇

第1篇

1、品語言、賞意境,體會詞人情感,認識豪放詞風。

1、理解詞人複雜的心情,用文字的視角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詞人豐富的思想感情和曠達豪放的意境,在詞的藝術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淨化自己的情懷,樹立愛國報國的巨集大志向。

品味詞作豪放雄渾的氣勢、蒼涼悲壯的情調,體會詞人所抒發的壯志難酬的沉重感慨。

品味《念奴嬌?赤壁懷古》以豪壯的情調抒寫胸中塊壘的特點。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蘇軾詞作名篇,也是文學史上豪放詞的扛鼎之作,地位非常重要。蘇軾在人生劫難中登臨赤壁磯,奔騰而去的長江水引發了他無限情思,他追憶古人之功成名就,慨嘆自己之老來無成,筆墨間盡顯蒼涼悲壯之氣。

學生以前學過蘇軾詞作,但多為婉約風格,鑑賞這一首豪放詞,可帶領學生體會蘇軾多變的風格,同時也可學會懷古詩歌的鑑賞方法。

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一直有“詩莊詞媚”之說,詞,這種從它誕生起就被人們稱為“詩餘”的文學形式,雖然以吟詠風花雪月,纏綿悱惻見長,但這種不高的格調,卻大大限制了它的發展,在這個時候,中國文壇的巨匠蘇東坡走來了,他以其豪邁之氣,為中國詞壇注入了新鮮活力,併為詞的發展“指出了向上一路”,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蘇軾,走進他的詩詞名篇《念奴嬌

探討一:在詞盛行的宋代,人們根據詞作的風格將其劃分為兩派,是那兩派?(豪放派和婉約派。)其代表人物是誰?(蘇軾、辛棄疾、柳永、李清照)(學生討論解決)

探討二:傳說蘇軾曾問一個善於唱歌的幕士:“我詞何如柳七(柳永)?”這個人回答:“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豪放派與婉約派的風格有什麼不同呢?(學生討論,教師總結歸納)

小結:蘇軾是文學高手,其詞作豪放處胸膽開張,婉約處悽切迷離,正如他在一首詩中所寫,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大手筆正是如此,蘇軾總會給我們無限期待)

(師生齊背蘇軾婉約代表作《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體會其風格。)

古人云,“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又云“山令人古,水令人遠”,多情的詩人登山臨水,探幽訪勝之時,美妙的自然往往能觸動詩人的情懷,此時,浩淼的時空,紛紜的歷史,便在詩人心中撞擊,凝成解不開的情絲,匯成悲壯蒼涼之詩篇,這種懷古詩往往能“發思古之幽情”,也最具有動人的力量。

懷古詩最常用的手法是懷古傷今,當蘇軾登上赤壁磯,面對著腳下滾滾而逝的長江之水,

他想到了哪些古人,又由這些古人引發了自己的什麼身世之感呢?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一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一名同學讀,讀後其他學生糾錯)字音:

浪淘.(táo)盡初嫁了.(liǎo)綸.(guān)巾檣.櫓.(qiánglú)還酹.(lèi)

二讀,初知情感,讀出語氣。(一名同學讀,讀後其他學生評價)感情變化:(上闋)雄壯——(下闋)曠達

小結:聲音是流動的音符,它的歡快跳躍會在我們心間湧動成動人的歌。感情飽滿的誦讀,可感受詞之音韻之美、和諧之美,我們在以後的詩詞賞析中一定要多一些誦讀。

蘇軾來到黃州,登臨赤壁磯之前,剛剛經歷了“烏臺詩案”,在詩案中度盡生死之劫,是一個未帶枷鎖的囚徒,心情之複雜之低落可想而知,而黃州是蘇軾走向成熟,實現人生轉折的地方,正如餘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所寫:“因此不妨說,蘇東坡不僅是黃州自然美的發現者,而且也是黃州自然美的確定者和構建者。但是,事情的複雜性在於,自然美也可倒過來對人進行確定和構建。蘇東坡成全了黃州,黃州也成全了蘇東坡,這實在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有趣關係。蘇東坡寫於黃州的那些傑作,既宣告著黃州進入了一個新的美學等級,也宣告著蘇東坡進入了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兩方面一起提升,誰也離不開誰。”

可是,蘇東坡走過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遠比黃州美麗,為什麼一個僻遠的黃州還能給他如此巨大的驚喜和震動呢?他為什麼能把如此深厚的'歷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給黃州呢?黃州為什麼能夠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驛站呢?我們將從詞作中尋找答案。

探討一:這首詞是豪放詞,大家齊讀詞作,體會詞的豪放體現在哪些方面?(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探討二:以詞之模式,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景是情感的觸發點,那上闋都寫了哪些景呢?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呢?由這些景作者想到了什麼?

明確:大江、浪、故壘、亂石、驚濤——雄渾、開闊、波瀾壯闊、充滿力量——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傑

小結:(出示赤壁磯圖片)在這幅圖片中,我們看到赤壁磯之山之水,還是充滿了和緩之美,作者眼中之景實是心中之景,烏臺詩案的驚心動魄,歷史風雲的錯綜複雜,無不在作者眼前一一展現,心中有丘壑,自然眼中之景波瀾壯闊。

探討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句詞寫的江水有什麼特點?此句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明確:水與月,是古人在詩歌中經常吟詠的物象,水以其纏綿多情而被人寄託無限情思。

這些詩句中所寫之水與這一句所寫之水有著不同之處,正是這一異,才使眼前的長江之水有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力量。

區別是:作者眼前之水,是融入了人事之水,所以,眼前這條滾滾而去的長江就不再是僅僅一天有形的長河,它幻化為波濤浩淼的歷史的長河,無數的不可一世英雄人物在波濤中一一展現,又湮滅在歷史的煙雲中。“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浪”淘盡的是千古風流人物,而不是砂礫,可見,這裡的“浪”不只是長江中捲起千堆雪的浪,也是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歷史長河中的巨浪。作者面對江水不禁心潮起伏激盪,懷想往昔無數的風流人物都如滾滾長江水一去不復返。這樣一來,一下子就將眼前之景與歷史的風流人物聯絡在一塊兒了,形象地表現了歷史的滄桑變遷。為下闋英雄出場作鋪墊。

探討四:“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這一句你覺得哪些詞用得好,為什麼?(學生分組討論,小組交流)

明確:陡峭的山崖散亂地高插雲霄,洶湧的駭浪猛烈地搏擊著江岸,滔滔的江水捲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實寫赤壁之險峻雄奇,動心駭目。巨濤拍岸,怒濤洶湧,浪花千疊,如雪堆積不斷。

“穿”——誇張手法,寫出陡峭山崖直插雲霄的氣勢。

“雪”——比喻手法,水色純白如雪。寥寥數筆便勾畫出一幅雄奇壯麗的雪浪圖。令人想到當年赤壁鏖戰的壯闊場面,為下片追懷英雄渲染氣氛。

小結:這些精妙的詞彙,有動有靜、有聲有色,作者抓住懸崖、陡壁、怒濤、波浪這些可視性極強、變化巨集大的形象,大刀闊斧,橫畫縱抹,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格調高昂。這種格調正與赤壁作為古戰場的地理位置遙相呼應,在作者的描繪中,我們似乎又回到了三國古戰場,看到了刀光劍影與鼓角爭鳴,為下闋周瑜的出場做好鋪墊。

承上:“江山如畫”是對眼前之景的概括,如畫江山,非多情之人,眼中豈有如此之江山。啟下:“一時多少豪傑”“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如畫的江山,正是英雄建功立業,馳騁征伐之處。

小結上闋:上闋寫赤壁雄奇壯麗之景,引起對古代英雄的緬懷,為英雄人物出場作鋪墊,江山之勝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

探討六:我們知道三國時期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猛張飛一聲斷喝長板陂上,俊呂布方天畫戟無人能敵,諸葛亮運籌帷幄世所難當。在諸多英雄中,作者卻選擇了周瑜作為詠誦的物件,為什麼?(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1、《三國志》中記載,赤壁之戰主戰方為東吳,主戰將為周瑜,赤壁之戰成就周瑜畢生功業。

探討七:詞中上片重寫景,下片“遙想”一詞接應上文,心往神馳,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寫的赤壁雄奇壯麗景色中出現了。閱讀下闋前六句,討論蘇軾刻畫了周瑜什麼樣的形象?

小結: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極為慘烈的一次戰役,其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世所罕見,《三國》中對赤壁的描寫,從其準備到戰爭結束用了大量篇幅,可以說赤壁之戰是《三國》的精魂所在,戰爭結束了,這段歷史便在血光中走向了沒落,然而如此驚心動魄的一段歷史,卻在東坡先生筆下寫成了周瑜的“談笑之間”,我們既要佩服周瑜的英雄蓋世,又要讚歎東坡先生的惜墨如金了。

探討八:我們常說,“戰爭讓女人走開”,可是蘇東坡在描寫這場戰爭時卻偏偏插入了“小喬初嫁了”這一細節,有什麼作用?

明確:據史書記載,建安三年東吳孫策親自迎請二十四歲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職銜,並同他一齊攻取皖城。周瑜娶小喬,正在皖城戰役勝利之後。

1、一個“初”字突出表現周瑜少年得志、年輕有為。

小結:正如不可一世的英雄項羽,身邊若沒有美人虞姬,便少了些許俠骨柔情,英雄便不完整。一個細微之處,一個女子的入場,便使整首詞有了無限情思。

探討九:作者穿越幽幽的歲月,對周瑜無限仰慕,周瑜身上到底寄託了作者的什麼情感呢?

探討十:有人說,蘇軾此詞最後一句帶有濃重的悲情色彩和消極色彩,你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小組交流,展示)

明確:人生如夢,自己一生算得了什麼,在千古人物都被淘盡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應該僅僅是自己,而應該是千古不變的江月,就把這杯酒敬給了千古不變的江月。應該說他能迅速從惆悵失意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這真叫做人生短暫,江月永恆,壯

志難酬,豪情長存。英雄人物,豐功偉績,全都是過眼煙雲,稍縱即逝,只有江月是永恆的,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中人只是滄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暫,又何苦讓種種“閒愁”縈迴我心呢?一位襟懷超曠、識度明達的詩人浮現在我們眼前,在他的自解中仍有一腔豪邁之情。

蘇軾在另一名篇《赤壁賦》中也把無限的豪情寄託於自然之上,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解脫。正如他在此文中所說:“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水與月是多情的詩人吟詠不盡的話題,全詞,以水起,以月結,給人無限遐思。

月是蘇軾很喜歡的意象,正如有人所說,“月是蘇軾一生之創作,也是蘇軾一生之行事”,古人為什麼如此獨賞一個月字呢?

以《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的鑑賞為例,試總結懷古詩或詞的特點:

小結:瞭解了這些特點,我們在詩歌鑑賞題中就可運用這些方法,對懷古詩或詞進行鑑賞。

2、領會懷古詩或詞的特點,並從這些方面試著鑑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名師教案模板2篇

第2篇

?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巨集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引導學生體會詞人複雜的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

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對比閱讀法、反覆誦讀法。

多媒體播放音像,以《三國演義》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營造氛圍,匯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這首歌是什麼歌嗎?它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三國時期有很多的英雄豪傑讓人們景仰不已,有一年蘇軾到黃州,遊覽了赤鼻磯,由此聯想到三國鏖戰的古戰場赤壁,寫下了讓人們傳誦至今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好,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他的這一首代表作品《念奴嬌·赤壁懷古》,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的118頁。

對於蘇軾大家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了,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吧。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時傑出文學家、書畫家、政治家。他的文學作品標誌著北宋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學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之一;為著名詩人,同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並稱“蘇黃”;為傑出的'詞人,開闢了豪放詞風,同傑出詞人辛棄疾並稱“蘇辛”,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著有《東坡全集》。

看一下題目——念奴嬌·赤壁懷古——哪一個是詞牌(念奴嬌),同學們知道它的來歷嗎?念奴是唐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女,音調高亢悅耳,據說唐玄宗很喜歡聽她演唱,這個詞牌就是為了紀念她而創立的。

詞題——赤壁懷古——已經點明瞭寫作背景:遊赤壁(寫景)懷古(詠史、抒情)。

同學們再看一下課本中註釋的寫作背景,宋神宗元豐3年(公元1079年)作者因寫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出獄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元豐5年,蘇軾已經47歲了,他遊覽了黃州赤壁,寫下這首作品,可知是在他得意時還是在他失意時所作?——失意時——同學們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齊讀(同學們朗讀時要能夠體現豪放風格,讀出感情來)。

(分析詞句)作者首先從大處著筆,總寫登高遠眺的所見所感。——哪位同學來解釋這句詞的意思?——(參考)滾滾長江,浩浩蕩蕩,永不停息地向東奔流;千百年來,多少的風流人物,就像東流的江水,隨著時光,一去不復返了。——此處把江山和人物合寫,創造了一個雄渾曠遠、豪邁深沉的意境。蘇軾這一句,很少有人能比,能夠寫得出來。他只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蘇軾,我們就很自然地想起這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這一句是不是很熟悉呢?——《三國演義》片頭曲,(多媒體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一句的音像。)——哪個地方有區別?——英雄人物、風流人物。(提問解釋)

分析“風流人物”(拿“風流人物”與“英雄人物”作比較,拿蘇詞“風流人物”與毛詩的“風流人物”作比較,分析“風流人物”的內涵。)

(分析詞句)西邊的舊時營壘,是令周瑜一戰成名的赤壁大戰的古戰場。

——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蘇軾遊的是赤鼻磯,在湖北黃岡,而赤壁之戰的赤壁,是在現在的湖北赤壁市。——不是真赤壁,還懷想什麼古人呀,這不有點做作嗎?

——不是,他知道的,所以說是“人道是”,特意說明“是人們說”,而不是“我以為”。蘇軾僅是藉此抒發思古之幽情而已。

大家再考慮,這個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不能,因為“郎”字給人家一種年輕的感覺,特別年輕瀟灑。——大家再想想,人名與地名相提並論,即“周郎赤壁”有什麼特別意義嗎?赤壁在赤壁之戰之前聞名嗎,周瑜在赤壁之戰之前聞名嗎?——赤壁是因為周瑜才聞名的,反過來說,周瑜因為在赤壁指揮了赤壁大戰,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讓周瑜留名的。

★古戰場的險要形勢是怎樣的?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詞人可能聯想到哪些豪傑?

有哪些動詞?——穿、拍、卷。——哪位同學分析一下這些動詞的表達效果?

“穿”字寫出了江岸上陡峭的山崖直插雲霄的險峻地勢。——山勢險峻

“拍”字突出了驚濤駭浪與江岸搏擊的力度。——巨浪驚險

③(豪傑)橫槊賦詩的曹操、馳馬射虎的孫權、隆中定策的諸葛亮、知人善用的劉備、足智多謀的周瑜……

上闋描繪了一種雄奇壯麗的景觀,寫景的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