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秋雨散文讀後感8篇 雨中秋意:散文情韻

《秋雨散文讀後感》是一篇描寫秋季雨水的優美散文。作者通過細膩的文字描繪了秋雨帶給人們的各種感受和情懷,讓人在閱讀中彷彿感受到了滴落在臉頰上的清涼,聆聽到了纏綿的雨聲。本文既展現了自然的美麗,也折射了人們對於如何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困境的思考。

秋雨散文讀後感8篇 雨中秋意:散文情韻

第1篇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裡面的話深深地影響著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著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著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文化簡介

圓明園曾代表著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為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裡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為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感悟結尾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秋雨散文讀後感8篇 雨中秋意:散文情韻 第2張

第2篇

很早就想寫點東西的,在囫圇吞棗看完餘秋雨老師散文集之後,但因為工作變化的原因,一直沒有時間來寫,也沒有心情靜下來寫。一晃一個月過去了。其實,現在也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來寫,只是總感覺心裡有點事,這或許就是自己的一點個性。

定下的事情不做完心裡總感覺有點不舒服,尤其是在這次閱讀了多篇美好的文章之後,總感覺應該留下點什麼,特別是現在的生活節奏,讓自己已經很難在一段時間之內再翻起餘老師的文章,只好趁著心裡還有點感覺,留下幾行貽笑大方的文字。

餘老師和季老一樣,都是高中時就耳熟能詳的大師,但可惜的是,我這個文科出生的人並不喜歡學習語文,唐詩宋詞興致來了還會背上幾首,而對於這些文學作品,學起來感覺真是要人命,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學了不考,考了也考不好,所以,很少認真閱讀教材上面的文章,聽課也是是是而非。

這次機緣巧合讀到了兩位大師的散文集之後,讓人對散文又有了一點重新的認識,又有了不一樣的感覺。自己水平有限,無法寫出精湛的體會,只能由著自己的感覺信馬由韁。

正如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關於讀季老散文集有感的文章一樣,季老從自己工作生活的點滴入手,潤物無聲,讓人體會到生活的一種自然美,讓人感覺有一種返樸歸真、悠然自得的嫻靜,人生就如同一幅淡淡的山水畫;餘老師的這本散文集,則從巨集觀著眼,縱橫捭闔,以一個文學家獨有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將許多鮮活的歷史事件通俗易懂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在冥冥當中感受到幾分滄桑和震撼,感受到不一樣的厚重和深沉。想到這裡,又想起許多當前關於餘老師的種種訊息,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人人亦云,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現在感覺起來,讀完這本散文集,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常喜歡歷史的人來說,讓人對現實中的餘老師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至少對歷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雖然這些文章只是餘老師文學作品中的滄海一粟,但從讀的這本散文集裡面每一篇文章都讓人從中讀到不一樣的東西。

讓人思維開闊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如同是在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品味已經塵封的歷史,就如《一個王朝的背影》、《蘇東坡突圍》、《風雨天一閣》、《抱愧山西》、《上海人》等每一篇文章一樣,都呈現了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第3篇

讀秋雨的書,如同讀著一本厚厚的歷史,更加有永珍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風土人情。

秋雨的心是年輕的,卻又是遲暮的。有著兒童的天真,有著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所以他的人生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是滄桑的,他對待敦煌文明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盡全力保護但卻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是有她既定的命運也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很是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所折服,他的思牽千載,行雲流水的記錄,對歷史、對文化滲透著的領悟力,也是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著作,如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嘆》,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卻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大為浮淺,甚至落入俗套,而今下定決心來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著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

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是最重要的。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

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著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著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簡單敘述至此,最後一餘秋雨的一句話來結尾: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第4篇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過一本書,也不知道這能不能算作一本書。想必人們對餘秋雨的散文所作的評論已是多如繁星的,我此舉不免有班門弄斧之嫌。我沒有看過很多所謂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沒有這麼高的品味。然而對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評足論道,又不免太膚淺。終究還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誘惑,心靈的撩撥。

秋雨散文歷史的氣息很濃。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陽關雪》等許許多多的篇章其中濃縮歷史,濃縮人生。秋雨是年輕的,他能衝著王維的《渭城曲》而去尋訪陽關雪,僅僅是為一個多年的夢,為一份童真。因而他又是灑脫的,試想在各種現代文明的煩擾下,又有誰有這麼的一份閒情逸致呢。誰心中無一個饒撩的夢想,但誰依然有這麼的一份純真呢?我們對很多在年輕的心中是新奇的東西已見慣不怪,甚至對於諸如搶劫、盜竊的現象也視而不見,不知道這些能不能看作麻木不仁,但至少說明我們已經失去那份童真,我們的心已經老。

秋雨是年輕的卻又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在秋雨的心中歷史雖然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更多的是給我們無窮的悔恨。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這樣一種情緒。人們往往把敦煌石窟的罪人歸結為王道士。從一個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當時的那種所謂'官員'的官員的'錯,一個國家都如此的,又何況一個如此無助的人呢?王道士為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作為華夏子孫莫不對此感到悲憤的,卻很少人像秋雨那樣洞察更深層的原因。對於往事的描述,秋雨能如一位老人用歷史的心態看待,平和而非柔弱,悲憤而能決無忘其所然。秋雨應該對歷史有很深刻的解。

餘秋雨的文化散文,總是有著一股力量,讓人深深的沉入歷史,在靈魂的掙扎中體味那獨特而厚重的美。《道士塔》是這樣,《信客》也是這樣。

這是關於兩代信客的故事,這是關於信任與不信任的警醒。回溯老信客的一生,我看到了他對這份職業的重視、責任感,甚至是無奈放棄後的深深依戀——在交接資訊時的細聲慢氣,在“逼著”年輕信客講各個碼頭的變化後的唏噓聲裡。我著實感動,因為,不論從現在還是當時來看,信客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老信客幹了一輩子,窮困潦倒,連一個家室也沒有。家中一無所有。沿途投宿,總是揀最便宜的小旅館。吃飯找那種“可以光買飯不買菜”的小店。終年奔波,勞累孤獨,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風溼玻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額外的工作,經常幫助寫信、譴信。有時還要充當代理人,某個外出謀生者死去,代表家屬料理後事,收拾遺物。回到家鄉,要通報噩耗,弔唁死者家屬,交出遺物。信客還要遭受無端的懷疑,憎恨和誣陷。可以說是身心俱疲的來往於城市和鄉村,做著那個“最敏感的神經末梢”。我不禁要想,是什麼讓老信客願意擔當起這份瑣屑和辛苦?這樣的事,放在現代,實在是不可思議。也許,老信客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丟失的人格。

令我感覺驚訝的是,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任勞任怨、恪守職責的信客,怎麼就會栽在那樣一件小事上。第一,信客只是為了圖喜慶,撕了一點布邊。這件事,可大可小,大了說,他的確不應該動託寄的物品,這是信用問題;可往小了說,這個行為,放在平時,就相當於借了別人的肥皂洗了次衣服那樣無足輕重。就事件本身而言,我認為,實在是小題大做。對老信客,我始終覺得這個行為很生活化,很真實。就像天使偶爾偷了一回懶。第二,事態嚴重化的關鍵,就是上海那邊又派了個人隨後到,關照家裡人看布匹頭尾的標記,以免信客動手腳。看到這裡,我覺得人心啊,實在是——不說險惡吧——太具有防備性了。這個在上海闖蕩的同鄉,看來已被城市同化,而信任到了需要被檢驗的時代。不幸的是,從未犯錯,從被信任的老信客被這突如其來的檢驗難住了。唯剩百口莫辯……第三,最令我心寒的是鄉民的反應。老信客的善良仗義,飽受艱辛,曾經帶來的喜悅和希望,全被他們拋到九霄雲外,宛若不曾發生。也許,他們真是鐵石心腸?也許,他們也是值得我悲憫的受害者——突來的證據,把老信客推到了鄉親們的對面,他們那簡單甚至狹隘的心不能接受,就像被最信任的朋友背叛的孩子,有一種近乎偏執的怨恨,於是,找來許許多多的回憶做證據——老信客已經幹過很多這種事了,他一無所有的家就是通過剋扣賺來的!文章剛開篇到這裡,我便嚐出瀰漫著的諷刺意味。一生的信譽毀於一旦!

老信客失了信譽,懊悔莫及,帶著自殘後的手,獨自到外鄉看墳常信客的工作由年輕信客來繼續。而他,只能“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裡,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著眼,迷迷亂亂地回想著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隻,一個個面影”。這是他幹了一輩子的事,走南闖北,過山過橋,找尋熟悉的身影,那心情,一如在外風塵苦旅的遊子期盼他腳步聲的急切。這算不算“身在曹營心在漢”?亦或是他從來都不曾離開過,年輕信客的腳步就是他的腳步,一次次的重溫漫山遍水的鄉情。年輕的信客謹遵老信客的血的教訓:要誠信!但耿直的信客因壞了同鄉的“好事”,被髮了財而拈花惹草的同鄉誣告為“私闖民宅的小偷”,將他扭送到巡捕房。這一系列的傷害和凶險令信客心灰意冷,他在老信客的墳前鄭重請求原諒,打算抽身而退。可笑的是,嚐到失去的滋味的人們,這才想起他全部的好。後來還請他當教師,死了還有很多人來悼念。我不禁為老信客鳴不平,同樣辛勞一生,這結局卻是慘慘淡淡,是藉著信客的光,順便修修他的墳!

這是為什麼呢?一個是全身而退,所以“贏得身前身後名”,另一個,是有了汙點,從此被放逐,被打入無底深淵,直至被徹底遺忘。他只是個遊走於兩地的鄉村信客,他不是民族英雄,死後可以被平反,被悼念,然後永存世人心中,光輝照耀大地。但我慶幸,有這樣一段文字,記錄下了那個年代的那些人,一種原生態的喜與怒,堅守與不捨。讓我,可以去感受、思考那源於歷史的無奈和無奈背後的深沉。

第5篇

靜的夜空,最好莫過於讀書,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品味。《垂釣》是《餘秋雨散文》中的一篇,是餘秋雨夫婦在海參威的見聞,情節十分簡單。一胖一瘦的兩個垂釣老人,因為個人喜好不同,胖老人在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鉤,每次下鉤不到半分鐘他就起竿,次次都會掛著六條小魚,他忙忙碌碌地不斷下鉤、起鉤,從來沒有落空,落日餘暉的時候,總是快樂地滿載而歸;瘦老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的釣鉤只有一個,而且碩大無比,即使沒有大魚上鉤,他都倔強地端坐著,等著暮色蒼茫了,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

兩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胖老人歸去的時候已是盆滿缽滿,快樂的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雖然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北,但他畢竟魚桶空空,一個人在暮色漸濃的大海邊寂寞地等待,孤獨地守候!

餘秋雨在散文中說道“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類”。的確,人類在演繹故事的時候,皆因為不同的人生觀而豐富了結局,讓旁觀者更覺意味無窮。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不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客觀條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那種孤單寂寞的對峙並不能顯示崇高,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發現自己,腳踏實地的面對和解決,才會象胖老人一樣,面對人生自如地下鉤、起鉤,而且次次都是滿載而歸,撞開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樂之門!

夜深人靜的時候,靜靜的翻開這樣的一本書。再去品味書中對人生、靈魂以及人性的感悟。當然會感慨萬千。

著名學者孫紹振先生曾說:“餘秋雨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崛起,就是因為他在自然景觀面前,將激情的抒發和智性的文化沉思結合了起來。”讀《文化苦旅》,讀《山居筆記》,我們都會鮮明地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藝術個性,即以自然景觀為核心意象,使激情與智性相互滲透,把對自然景觀的讚歎和文化景觀的闡釋統一起來。《都江堰》就是這樣的一篇佳作。

這篇散文抒情激切、高亢。文章開篇就奠定了一種厚此薄彼、褒貶分明的情感基調:“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我以為”“最激動人心”“不是……而是……”這些字眼,將作者的理性判斷鍍上強烈的主觀情緒色彩,它統領下文對都江堰自然地理景觀(水)和文化景觀(李冰之於水利建設的傑出貢獻)等的描述與議論。

激情的抒發需要具體形象的鋪墊,否則感情勢必空洞浮泛。《都江堰》一文形象刻畫角度多變,生動空靈。有正面描寫,有側面烘托。正面描寫,或從聽覺角度切入——“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未見其形,先聞其聲,以極度誇張的比喻摹擬江水驚心動魄的聲響;或從視覺角度攝取,抓拍堰中江水股股疊疊或合聚飛奔或分流直竄的動態映象,突出其規整中的強悍的精神,展示它“壯麗的馴順”的個性。側面烘托,有欲揚先抑,如寫去都江堰之前的先入為主的偏見、懶懶的心緒、散散的腳步,來反襯之後親睹真容的震驚與歎服;有對比映襯,如以海水的“雍容大度”與江水的“精神煥發”相比照,突出江水“踴躍喧囂”的氣韻。這些自然景觀形象的描繪,飽含欽敬欣羨之情,為下文文化景觀的智性反思張本。這些感性的麗句裡潛藏著作者對都江堰內蘊的精神風度之歷史價值的深邃反思。

智性的沉思需要具體形象的承載,否則思考勢必單調枯燥。文章在從聲、形、神韻等多側面寫足了都江堰自然景觀的壯美之後,接著將視線聚焦於“李冰”這一形象及其歷史文化的內涵上。作者對李冰形象的刻畫是粗線條的,主要用夾敘夾議的手法,縱橫今古,浪漫飄逸,充滿詩情。作者先是遺貌取神,“取其一點,不及其餘”,以類似速寫的筆法,寥寥數字勾出他想像中的蜀守李冰的形象:“手握一把長鍤,站在滔滔的江邊,完成了一個“守”字的原始造型。”然後疊加上“畫外音”:“站在江心的崗亭前,‘你走這邊,他走那邊’的吆喝聲、勸誡聲、慰撫聲聲聲入耳。”再點綴以妙語連珠的議論,展開與人文景觀的對話。如“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又如“秦始皇築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他築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等等,這些瀟灑出塵的智性判斷把李冰形象深厚的精神內涵縱深挖掘出來,坦呈在讀者面前。這些智性的睿語中奔湧著作者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精神資源的敬重與熱愛之情。

智性的沉思,不僅要藉助於思接千載、心騖八極的想像,更須有縱橫捭闔的聯想,從而讓議論的鋒芒更犀利。本文第三部分,在闡釋李冰的治水韜略時,作者順水推舟的點到:“在李冰看來,政治的含義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這是借題發揮的神來之筆,換句話講,這才是都江堰這一人文景觀的核心隱喻,它與長城所象徵的“保守、僵硬、封閉”形成一種潛在的對照。此外,作者還善用穿插筆法以拓寬闡釋空間,如第三部分倒數第2自然段,插敘了石像出土後,一位現代作家面對殘損的塑像而向現代官場袞袞諸公發出的詰問——“活著或死了應站在哪裡”,這是對當下那些尸位素餐者擲地有聲的當頭棒喝。其實,這也是作者在向讀者追問:我們今天,應該向李冰學習什麼?那不就是曾經有過的“冰清玉潔的政治綱領”,不就是天下為公、澤被萬民的務實行動?……

“一粒沙裡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以小見大,由表及裡,因少總多的選材與立意的運思方式,是秋雨文化謀篇佈局的常規。本文著重從都江堰這一人文景觀的歷史價值與當代意義的層面來抒情議論的,因景及人,因人及事,因事及理,如抽繭剝絲,將其精神個性、文化人格、政治理想的追求躍然於紙上,感性與理性交融,譜寫了一曲浩浩蕩蕩的激情與智性的二重奏。

第6篇

讀秋雨散文,就如讀著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永珍的人生世態和豐富的個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輕的,他的心又是遲暮的。有著兒童的天真,有著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嚮往新奇的心,有了發自內心的對歷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應是美麗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寫的那樣他應該是一個“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會有一顆年輕的心的。

秋雨對夢想的初衷,對歷史的感悟。更是由於他對人類歷史的重視。他追尋的心中的“陽關雪”,他對對待敦煌文明隱沒的遭受蹂躪的過去不再如別人所云的那樣將罪過歸咎於一個無力迴天的王道士。歷史的失落該有歷史的更深層的本質的。歷史的源遠流長也正是因為它有令人悲痛的過去。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兒童的心情,方有正視歷史的勇氣

初次接觸餘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讀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折服,他思接千載,天馬行空的聯想,對歷史、對文化滲透著的領悟力,也使餘秋雨在中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後接觸到他的另幾本著作,談史談鑑的《山居筆記》、闡述立身處世的《霜冷長河》、《行者無疆》,以及對比幾大文明的《千年一嘆》,還有類似回憶類的封筆之作《舍我一生》。讀完後,總想寫點什麼,而一直未敢動筆,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淺,甚至落入俗套。在上節課談到寫作風格問題,於是還是想起了餘秋雨,也參考了諸多對餘秋雨寫作風格的評論,也略加自己的一點淺見。淺談一下餘秋雨散文的寫作風格問題,對於我們的寫作也有很多的借鑑意義。

餘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似,餘的作品更透著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餘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的作品已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這點也許是最重要的。

典雅、靈動如詩般的語言。餘對語言有一種超強的領悟力和駕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種情理交融的雅緻語言,並且“語言在抒情中融著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著生命哲理”。

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複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同時他還綜合運用對偶、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大段的排比,對偶增強了語言表達的力度,構成了一種語言的氣勢,使語言不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平淡無味,而富有了張力,富有了文采。

第7篇

?匆匆》一文,是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作家寫的,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時光流逝的蹤跡,時間一去不復返的事!

世上最快而又最慢,最久而又最短,最易被忽視卻又使人後悔的就是時間了.

時間一去不復返啊!世間多少人都是少壯不努離,老大徒傷悲.浪費時間,老了後悔就來不及了.

上個寒假假期,因為過年的緣故,我特別興奮,心裡成天想著玩,把功課通通拋之腦後,好像壓根就沒這會事兒。爸爸媽媽讓我趕緊寫作業,可我總想,時間還多呢!今天不寫了,等到明天再說吧。就這樣日復一日,直到開學的頭一天晚上我收拾書包時才想起來。於是開了一個通宵的夜車,終於把作業搞定了……現在想起來,真不敢相信這竟是我做的事!唉,我真是太不珍惜時間了!

但是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終於知道了光陰似劍,日月如梭,時光一去不復返。每天,看著太陽一寸一寸的落下去,我心裡很不是個滋味。我伸出手去拼命挽回,可是時光就是這樣殘酷,再也不會回來。在我生命的20年中,我留下了什麼痕跡嗎?沒有,根本沒有!我好想補救我浪費的時間。雖然我知道明天太陽還會升起來,但是無論如何也回不到過去了。現在,我終於真正體會到了作者當時那種悲怨而後悔的心情。同時,我也領悟到了時間的真諦——時間總不會虧待那些珍惜他的人,如果你糟蹋它,他將會把你的生命化成廢墟。

狗能看門,雞能報曉,蠶能吐絲,蜜蜂釀蜜,我們如果不用心學習珍惜時間,還能做什麼,有什麼資格稱為人呢?

第8篇

?荷塘月色》是一篇很優雅的散文。寫的是朱自清先生夜晚出來散步,走到了荷塘邊,欣賞荷花、葉子和月色。之後,又想到了寫荷詩。“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讀著讀著我也似乎也走進了這清華大學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賞這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從中我感悟到了作者內心的彷徨與迷惘,而我的心情也隨著波動起來。

朱自清先訴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描寫了一個寧靜,與現實不同的環境——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的“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和清冷的明月的描繪,象徵性地抒發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嚮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為排遣心中的鬱悶,夜深人靜時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他覺得自己是個完全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裡要做的事,現在都可以不理,並深情地發出了內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走著走著,我彷彿看見了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零星地點綴些白花……”

風中的花香,肯定令人心曠神怡,夾著薄雲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之上,簡直就是月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而我便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深深陶醉……這篇文章寫得很美,尤其是對荷花、葉子以及月色的描寫,以人心曠神怡,久久不能忘掉。每次,我讀完以後,覺得好像學到了什麼人也不知道的知識。每讀一遍,都是那麼愛不釋手,彷彿手裡捧著金子似的。文章看完了,而我卻未合上書,這篇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我生活在這麼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中,更應該要去努力學習、好好的珍惜現在的生活。

導語: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他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之中。餘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的《戲劇理論史稿》,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戲劇思想發展的史論著作。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流之於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豐贍高深。

讀完從《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到最近讀的《千年一嘆》幾部散文集,心中不由感慨萬千,大哉斯文,大美為美!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們看慣了標榜散文的精巧靈活之作後,它呈現在我們眼前一道亮麗清新的風景線,如一股勁風。它擺脫了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當然不是篇幅冗長之大,而是體現在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著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餘秋雨先生的散文,在豐富的文化聯想與想象中完成對所表現的物件的理性闡釋,融合了莊子哲學散文的天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維與兩漢賦體鋪敘誇飾,華美凝重的修辭方式,從而表現出浸潤了理性精神與內在理趣的詩化特徵。

落筆如行雲流水,舒捲之間靈性激濺,有博雅的文化內涵,筆端飽蘸著深切的民族憂患意識,字裡行間充盈著越邁千年的睿智哲思。第一次讀到餘秋雨散文的是《文化苦旅—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但卻充盈著閃光的智慧,蘊涵著深刻的思考,飽蘸著的感情。

殘簡斷垣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地吸引著我。走進廢墟,體會著歷史的滄桑,品味著文化的內涵,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程序”的慨嘆;面對著敦煌,目睹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感受著歷史的強悍與苦難,警醒道:“我們是飛天的後人”。餘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理性的嚴峻,融入智性與情感,考察中國現存的原始文化,去貼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審視中華文明。

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的“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與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從歷史文化極為豐富的山山水水間追尋古代文人的足跡,發掘古代文化的沉澱,通過這種追尋與發掘,既寄託自己的文化關懷又給讀者以文化的啟迪。就這樣,山川草木,樓臺亭榭,廟宇亭閣,雲月飛鴻,都與人的呼吸相通,散發著文化的魅力!

道士塔,莫高窟,陽關寄託著他悠遠的憑弔;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承載著他濃重的感嘆;白髮蘇州,江南小鎮,蘊涵著他深沉的思考,貞節牌坊令人感慨,貴池儺事又警人反思!邊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車轍,廬山石級沾下他輕輕的腳印;江南小巷中迴響著他的感嘆,殘簡斷垣中閃現著他佇立的身影。餘先生的散文,追索文化生成的奧祕,感受文化歷史的興衰,有對文化締造者的由衷的禮讚,又有對文化人命運的深切關注。

?抱愧山西》考察山西的晉商文化的興衰,深入地揭示了山西獨有的民情風俗以及歷史沿革,獨特的地理環境對晉商文化的催生作用;同時又寫出了山西商人在中國商業文明中的人格光彩;《蘇東坡突圍》在關注文化大師命運,寫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而被流放的過程,但是卻因此而獲得了精神意義上的突圍。這裡展現著一種氣魄。《一個王朝的背影》《蘇東坡突圍》《抱愧山西》《流放者的土地》《遙遠的絕響》《鄉關何處》《脆弱的都城》都相當有分量的大作。

“在這裡思想的活躍把詩歌的激情與文化歷史的沉思,哲學的概括昇華為一種統一。時間空間跨度之廣,思緒反差之強烈,歌頌與批判,讚美與追懷,理性的概括,情感的渲染,歷史的.沉吟與個體的經驗,紛至沓來,跌宕起伏,構成一種磅礴的大氣。”我不禁慨嘆:美哉,大哉,不愧是大家之作,我喜歡。

讀餘秋雨散文《關於友情》有感讀餘秋雨散文《關於友情》有感

首先,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友情”是重要的,又是嚴重的。在我看來,作者更是傾向在說“嚴重”而不是“重要”。墨爾本海岸殘壁的挺立與崩塌,本是大自然的傑作,但餘秋雨先生從中得到了友情的感悟。的確,像殘壁的挺立一樣,友情是不可摧毀的。然而,也像殘壁崩塌一樣,友情是脆弱易碎的。殘壁的挺立是悲壯的,它們抱殘守缺,與激流搏鬥,因而它們有了大自然的崇高;友情,對於人與人的交往和生活是十分珍貴的,也是人生中最崇高的東西之一,這樣自然與人類的崇高得以貫通。而且,殘壁的崩塌是悲壯的,友情的碎裂也給人以悲壯感,這樣兩者又存在著共同點。讀到這,殘壁與友情的界限已經模糊……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於友情的嚴重性來說,墨爾本海岸殘壁這一開頭是成功的。接下來作者對上海人的友情進行分析,把友情拉回到身邊;律師的話將友情的豺狼與人間的純情對立,凸顯友情的嚴重。

接著,作者講到了防範友情破碎。既然友情是易碎的,我們就要想辦法防範。在這裡,餘秋雨先生給我們舉出了前輩們的辦法,這些辦法你是否也在應用呢?一是比較硬的辦法---捆紮友情,那就是所謂的結幫。這不,古人還有什麼“桃園三結義”呢!二是比較軟的辦法---淡化友情。不讓友情凝結為實體,它還能破碎得了嗎?作者說:“這種高明的做法包藏著一種機智的無奈。”三是比較俗的辦法---貼上友情。既不結幫,也不淡化,而是大幅度降低朋友的標準,擴大友情的範圍,廣種薄收。我認為,以上三種做法,都是為了強行防範友情破碎硬加來的。然而對友情的防範不是友情的自身破碎,而是友情的起點---也就是交錯朋友。萬不能把防範友情的破碎當成一個目的,該破碎的讓它破碎,不要憐惜。

然後,作者又談到了友情的錯位。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那麼一把量度尺,它是來為我們衡量朋友的。不同的是,有的尺子量出來的是事業型朋友,有的是患難知己,有的確是“孤朋狗友”。先不說朋友的種類,有句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很顯然,這句平凡的話在現代社會中已深入人心,成為許多人骨子裡的東西,結識朋友的準則。這種說法的確表明了朋友的重要,又表明朋友的價值在於被依靠。但是我覺得,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麼。所謂朋友,就是那些使我活得更溫暖、更快樂的人。英國詩人赫巴德曾說過:“一個不是我們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友情因無所求而深刻,不管彼此是平衡還是不平衡。

最後,餘秋雨先生寫到了友情的來之不易,因此我們要加倍珍惜。

兩隻螞蟻相遇,只是彼此碰了以下觸鬚就向相反方向爬去,爬了很久之後突然都感到遺憾,在這樣廣闊的時空中,體型如此微小的同類不期而遇,“可是我們竟沒有彼此擁抱一下”。

隨著宇宙空間的不斷開發,我們的體型更加微小了,什麼時候還能碰見幾只可以碰一下觸鬚然後對視良久,終於緊緊擁抱的同類?不是嗎?我們不該再有什麼遺憾。

“比梁實秋,錢鍾書晚出三十多年的餘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他的《文化苦旅》。”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中的一段話。余光中把餘秋雨與梁實秋,錢鍾書相併列。的確,餘秋雨散文的出現,從《文化苦旅》到最近的《行者無疆》,十多年來,餘先生的散文讀者眾多,好評如潮。有人評論說:從空間上它進入了民眾,從時間上進入了散文歷史。樹立起一座散文的奇峰。

拜讀完餘先生的幾部散文集,心中不由感慨萬千!秋雨散文,由《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千年一嘆》以及《行者無疆》組成的一系列文化散文!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們看慣了標榜散文的精巧靈活之作後,它呈現在我們眼前一道亮麗清新的風景線,如一縷清風拂人心田!。它擺脫了沉湎於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氣,而表現為一種情懷更為慷慨豪邁的大散文,當然不是篇幅冗長之大,而是體現為一種沉甸甸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一種浩然而袞毫不矯情的雍容與大氣,一種俯仰天地古今的內在衝動與感悟,一種湧動著激情與靈性的智慧與思考。

第一次接觸秋雨散文是《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蹟。行文中充盈著閃光的智慧,蘊涵著深刻的思考,飽蘸著濃郁的感情。

殘簡斷垣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著我。走進廢墟,他體會著歷史的滄桑,品味著文化的內涵,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程序”的慨嘆;面對著敦煌,看到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感受著歷史的強悍與苦難,感嘆著”飛天的後人”。餘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理性的嚴峻,考察中國現存的原始文化,去貼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審視中華文明。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的”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文人與古代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

就這樣,山川草木,樓臺軒榭,廟宇亭閣,雲月飛鴻,都與人的呼吸相通,散發著文化的魅力!。道士塔,莫高窟,陽關寄託著他悠遠的憑弔;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承載著他濃重的感喟;白髮蘇州,江南小鎮,蘊涵著他深沉的思考。貞節牌坊令人感慨,新加坡的墳人使人震撼,貴池儺事又警人反思!邊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車轍,廬山石級沾下他輕輕的腳印;江南小巷中迴響著他的感嘆,殘簡斷垣中閃現著他佇立的身影。十萬進士,遙遠的絕響,蘇東坡突圍,一幕幕歷史被用文化的眼光注視,用優美的語言闡釋。——跋涉於殘陽廢壘中臨西風古道,與一頁頁風乾的歷史對話,撫摸著古老民族胴體上的傷痕。對文明的嘆惋,對生命的珍愛,對自然山水的理性追求,匯成一種冷冽的憂患意識,這是歷史的感悟。它是冥冥夜色中一星遙遠的燈火,若明若暗,忽隱忽現。

看過《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我們覺得中華民族並不是哄傳的那樣頑固與腐朽,而是更為的強健,尤其是在我們看過《千年一嘆》後。餘教授考察著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巴比倫文明乃至印度文明,承載著感受著它們不同程度衰落的震撼,反思著中華文明歷經風風雨雨而生生不息以至強健的緣由。金字塔。帕特農神廟,泰姬陵,一個個熠熠閃光的名字,都進入餘教授自由馳騁思考的天空!縱橫捭闔的巨集觀把握,情致深惋的微觀體悟,它流溢著歷史詩情的的沉鬱柔麗,張揚著現代飛天的吟嘯。它不動聲色卻有內裡乾坤,波濤澎湃又不失驕矜,天馬行空遨遊於無限時空回眸一顧卻盡顯生命本色!

還是以《收穫》上推薦大散文的評論作結語吧!”它力求新的觀念和審美取向,既要感悟人生,富於智慧””對歷史和現實有合乎今人的審視品味---有歷史穿透力,敏於思考,有助於再鑄民族精神和人文批判精神的散文”。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裡,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品味秋雨散文。讀罷掩卷沉思,頓覺韻味無窮!有感於此,姑妄言之,姑且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