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我國當地作家餘秋雨的散文集大家都看過嗎?在看完後,都寫寫讀後感吧!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餘秋雨散文》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1、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可以為理解政府和市場提供一個新的維度,即文化。缺少了文化的共識,也就無所謂現代國家。而共識的形成,是基於類似的教育和共同的語言,對於現代的中國而言,無論來自哪裡,都能背上幾句唐詩宋詞,這就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標誌。這一點,是自由的市場貿易所不能賦予的,甚至自由的市場貿易是在衝擊這些。

2、看餘秋雨的一篇文章《魏晉絕響》,我原來以為是到宋代以後才有的三從四德和森嚴禮教,其實魏晉之前就有了,只是到了魏晉有所反彈,所以有魏晉風度。由此,後來明代雖然也有人類似的放浪,即使如王陽明,也終究沒有成氣候,但反思禮教類似。相比之下,魏晉和王陽明隔了1000年。由此推算,公元元年的大漢,總結了200年的戰國,和公元1000的北宋,也終結了50年的五代十國和此前同樣混亂的晚唐。到了現在,歷史也是一番輪迴,共和國終結了1840年後的百年亂世。按此大概類比,中國似乎是千年一輪迴。

與之類似,中國的意識形態則是500年一變革。正如古語說,500年將有聖人出。按照中國儒釋道的概括,公元前500年影響最大的應是道家,基於極其抽象的思維方式,老子破天荒地提出了“道”這個元概念,“道”也被諸子百家廣泛使用。

到了公元前100年左右,儒家被漢政府正式確立為中國的統治學說,作為官方意識形態被政治固化下來。戰國時期曾與儒家平分天下的墨家,則逐漸消逝於塵埃裡。

到了公元500年左右,釋家即佛家登上中國思想舞臺,那時是魏晉南北朝,在近百年的時間裡,佛教完成了中國化,走進了中國的語言體系和大眾心中。

公元1000年左右,程朱理學開始成型,藉助科舉制度的政治安排,理學深刻影響後面一千年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公元1500年左右,在後理學時代影響最大的“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出現,心學和理學互相補充,形成了對立統一。

如今,中國又經歷著新的思想體系的變革,來自西方的馬克思主義及其他學說與中國傳統文化從激烈碰撞走向融合。按照秦漢儒法百年之爭,和佛教的百年融入史,預計還要經過數十年乃至百年,西方學說和中國傳統文化才能自成圓融,開啟一個新的500年。

3、餘秋雨提到了一個概念,叫做自安自守,並認為這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八大因素之一。那麼,為甚中國沒有建立海外殖民地的慾望,但英國有呢?我的一點猜測是:

首先是關於利益分配的問題,我猜測在英國那些拓荒的殖民者,都可以獲得有預期的超額收益,以彌補他們遠征海外的額外風險。但是在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做多了算國家的,做虧了算自己的,這樣一來,如果不是帝王意志,誰會有動力開疆拓土?而對於帝王而言,一旦疆土的面積超過了自己可以派兵征服的範圍,他們也就失去了佔領的意願,而佔領的人也往往容易自立為王。

其次是關於貿易的問題。我猜測中國即使佔領了這些殖民地。他們的盈利方式也只是發展農業。而對於當時已經進入跨國貿易的英國而已,殖民地更多是被納入工業或貿易產業鏈的一環,因此可以獲得比農業更高的超額收益。

第三是關於國土的問題。中國相對而言是一個大一統的社會,在交通相對便利的區域都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英國所面臨的歐洲則不然。因為始終無法統一,但是又無法完全隔離,因此就產生了貿易體系,和中國當年的戰國時代一樣。中國在戰國時期甚至更早的時候,就有了很牛逼的貿易系統,商代的墓葬裡,就有南海才有的鯨魚骨頭和龜甲,而當時中國的統一遠遠沒有到達南方,所以可以想象,秦代以前是中國的內陸貿易或跨國貿易非常發達,但是隨著秦的統一,稅賦壓倒了貿易。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新出的書,新出的版。前不久在噹噹買了這本書就迫不及待的看完,覺得在喧鬧的春節期間,能有這樣一本精神伴侶,真是一種人生享受。

本人只是一個大學生,就淺談一下讀完之後自己的感受吧,想法很多,文字很稚嫩。獻醜。

歷史,本身是很遙遠的東西;散文,本身是很虛幻的筆調.從某個角度來講,其實它們是相同的靈魂追求.歷史,無論你想不想忘記它都存在;散文,卻是你可遇不可求的緣分. 以前便看過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對書中所描述的中國文化之興盛衰落極感興趣,故今又買《餘秋雨散文》繼而學習。

此書所寫內容更豐富,包含的層面更廣泛,更能引起人們深思。作者多以一個地點或一個景點出發,把與其相關聯的歷史,文化或人物就某一特徵闡述,就像《抱愧山西》篇。如作者一樣,我原以為山西是一個貧瘠的地方,最多就是一個以生產煤炭等燃料出名的大省。但事實上,山西也曾經是全國的商業中心,一個令人嚮往的富裕的地方。“山西之富在我們上一輩人的心中一定是世所共知的常識”,那又是什麼導致它後來的貧窮與衰落?“山西商人敗自身亦有原因”。正如今天,同行內必然存在競爭,良好的競爭可帶動自己與對手共同發展,而惡性的必然使雙方走向共同滅亡。當時全國最大的票號日升昌便毀於此。當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商業機制的時代性轉換,動盪的社會……山西的繁榮昌盛就是毀於披著社會革新的皮,實為破壞文明的變革之中,令人惋惜,無奈與失望。但我相信,無論多少年過去,山西人的豪情仗義和刻苦淳樸將會成為他們翻身的最大保證。試聽,當年的《走西口》又在耳邊響起了……

不僅是山西,作者筆下的東北,黃州,蘇州等地無不引人入勝。深厚的文化底蘊,奇異的風土人情,優秀的山水美景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並且顛覆了我對那些地方的原印象。像莫高窟,在我記憶中,那是一個擁有全國知名壁畫的旅遊勝地。它的內涵,它的歷史,它所遭遇的種種,大概是文化的悲哀,也是中國的悲哀。與莫高窟的淒涼不同,《山莊背影》給我們介紹了避暑山莊的靜謐與暗流。幾代清帝來來回回,有馳騁疆場也有笑傲獵場。然而這個地方怎麼就隨著王朝的起落而盛衰了呢。這一篇篇歷史散文,令人深思,令人扼腕。

真正的大師,立足於歷史,成就於散文。我一直以為散文字身就是很感性的東西,因人而異也因時而異.但歷史卻是很理性的東西,無論什麼時候它都很難磨滅它的痕跡,他的客觀與冷靜一切虛假都無所遁跡.所以能把歷史和散文結合在一起,確實是一件不易的事. 中華文化為何長壽?中國文脈為何綿延?這些問題可曾有誰想到過?又可曾有人敢去試著解答?平日自負的我,在面對這本書時,也終於發現了自己的無知,同時也更加為餘老師的思想感到驚歎。對於這些沒人想到過的問題,餘老師想到了;這些沒人說得上的答案,餘老師也說出來了。有此,足以無愧大師稱號,也足以顯示出一種思想的偉大,這本書籍的真正意義也大抵在此——傳道、解惑。也正因如此,這本《餘秋雨散文》包含了許多十幾甚至二十幾年前的文章。這些“老”文章在今天的視角來看,也毫不遜色,依舊有重大教育意義。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這書有歷史縱橫,則愈加意蘊悠長了。

大師在此,傲立於世;餘愚不已,只願拜讀。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

剛開始看餘老師的散文就被他精美的話語所打動,確切的說,是撥動了我心裡的那一根好久沒有撥動,已經是塵埃堆積的心絃,非常喜歡他把所看見的風景摻雜著歷史的足跡很是流暢地展現在我的面前,像他寫過的《唐詩幾男子》《道士塔》還有《遠方的海》,讓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的閱讀都有不同的收穫。不僅僅是中國文壇和業內人士,對當今所有中國人來說,現在能讀到這樣的散文,也是一種享受。

餘秋雨的文章被稱之為“文化大散文”,這固然有其所處專業背景的緣由,然而卻並不是所有以中國文化表徵為研究物件的學者都可以寫出如此經天緯地的大氣魄。深入探尋才會明白,其行文裡所透出的關於人性與歷史的精魂,將無法不使人在流連忘返中充滿了一種深沉與厚重。,其“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追求理想人格、美的情懷包括自然美、精神美、藝術美,在批判關懷知識階層文化人格中心意為出來”。龍去八人中惟有其文集為自選,也許這更能反映作為“八大家”之作品的特質。

任何作品受到歡迎的原因自然有所不同,但應當承認它們都無一例外地激起了讀者心底的共鳴,振顫到了思想中最為敏感的部位。餘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飛揚、思維敏捷、知識豐厚、見解獨到而備受萬千讀者喜愛。餘秋雨的散文,連線著過去與未來,在時空的變遷中把地域的文化特色演繹地順暢淋漓,給予今天仍然生活在千百年前就存在過的城市中的人們以無盡的啟示。他的歷史散文更是別具一格,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善於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將讀者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啟迪哲思,引發情致,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史學意義上的文化價值。環境變遷、人治弱化,共同的原因造就了多少城市歷史的風雨滄桑,時值今日,威脅卻並未有過絲毫的消減。散文寫成美文不易,寫出點歷史文化意味更難。餘秋雨的歷史散文,也許可以讓人二者兼得。

從他筆到現在,餘秋雨大師備受非議,不論是學界還是大眾都對他的文章,他的為人議論紛紛。但是無知的漫罵意義在哪?那些立不住腳的批駁現在又去哪了?這也許就是一個時代大家的悲哀吧,若想教化世人,必然會有庸人不領情,但幸好時間會證明一些東西,也會抹去一些東西。正如在《蘇東坡突圍》裡說的:“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

這本書,值得買。餘秋雨,值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