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六年級下冊整冊教案8篇 "全面系統的六年級下冊教案,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本文為六年級下冊整冊教案,旨在幫助教師高效備課,提高教學質量,涵蓋了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各學科知識點,配備詳細教案和活動設計,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計算能力、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綜合素質。

六年級下冊整冊教案8篇

第1篇

1、學會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並正確讀寫課文出現的部分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蟋蟀的“住宅”是什麼樣的?它有什麼特點?它有是怎樣建造的?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培養對自然界細緻觀察的習慣和對動物的愛心。

4、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激起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通過重點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教學準備:師生共同蒐集有關蟋蟀的資料,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昆蟲記》這本書或觀察蟋蟀及它的巢穴。

同學們,對於蟋蟀,你瞭解多少?師生交流,彙報蒐集資料情況。(大螢幕展示蟋蟀圖片)這節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參觀一下大昆蟲學家法布林筆下的《蟋蟀的住宅》,你們有興趣嗎?(板書課題並齊讀。)

1、通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不會讀的字作標記,自學)

(2)師生相互強調難寫字,並適當寫一寫,加深記憶。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特點、建造)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概括出哪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合理有效的銜接下一個環節,同時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達到在語境中認讀字詞的效果,又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

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後你想解決哪些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來,經過整理後彙報上來。

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點?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隨機板書:慎重選擇、向陽、隱蔽、乾燥、有門、有平臺、簡樸、清潔、衛生;加深加闊、不斷修整)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好勝心;引領學生梳理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了比較全面的瞭解,使之能駕馭課文,為今後的運用打下基礎。)

師: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與感悟呢?你對蟋蟀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嗎?下一節課我們再走進課文。

(設計意圖:此環節引出懸念,銜接下課;鞏固基礎,使學生學有所得)

2、蒐集關於描寫昆蟲的文章讀一讀,並寫讀書筆記。

聽寫生詞,同位互相檢查,及時改錯,必要時集體訂正:

住宅、隱蔽、毫不可惜、棄去、隨遇而安、選擇、住址、洞穴、挖掘、搜尋、傾斜、扒土、丟擲

回顧上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設計意圖:從整體入手,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為下一課學習打下基礎,提出疑問,激發學生善於發問、善於思考)

師:同學們能提出問題,說明你們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下面請大家細讀課文,找出答案並在小組內交流。

1、作者為什麼把蟋蟀的洞穴稱做是“住宅”呢?這是運用了什麼修辭寫法?

2、“隨遇而安”什麼意思?(指導學生讀第二自然段的前三句話)

3、“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恰好照應了課題“住宅”一詞。讀著這句話,你還會想些什麼?(隨機板書;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

4、指導朗讀,體會“不肯隨遇而安”所表達的豐富內涵。

師:作者不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說成是“住宅”,而且還說是個“偉大的工程”,你覺不覺得有點太誇張了?默讀文中相關段落,想一想為什麼?(學生可能會結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來回答,引導學生抓住修建時的動作詞來理解)

5、你對這個工程的設計者、施工者怎樣評價呢?(學生可能發出讚歎或發表自己的感受)用什麼語氣讀這句話?(指導讀)

(設計意圖:從問題入手,使學生有問題可問,有問題可想,在上一節整合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問題,達到精讀的目的。)

1、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了蟋蟀的住宅,這與他的細緻觀察是分不開的,文中哪些地方講述他是怎樣觀察的,找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

2、文中採用大量的擬人寫法,說明了什麼?你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找出相關的語句多讀幾遍,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再摘抄下來。

(設計意圖:好的文章是與作者細心觀察分不開的,文中作者對自己是如何觀察蟋蟀做了簡要敘述,在此讓學生找出來,品味寫法,達到積累與感悟寫法想結合)

2、科學家法布林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堅持長期細心觀察的敬業精神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平時,我們每一個人也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件事,從小培養耐心細緻的觀察習慣,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3)有條件的讀一讀《昆蟲記》這本書。(大螢幕出示或出示小黑板)

(設計意圖:再一次從整體上感悟課文,達到讀悟共鳴,讀寫延伸,使讀能為今後的用服務,讓學生選擇性延伸學習,激發求知慾及好奇心。)

六年級下冊整冊教案8篇

第2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準確把握課文的思想內涵。

3、體味詩人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自信心、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體味詩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自信心,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同學們,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童年有很多美好回憶,童年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但童年也充滿著令人感動的豐富情感。成長中我們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熟中我們頻頻向童年揮手作別,走向我們自己的路。板書課題《我們上路了》。

2、學生初讀全詩(藉助工具書,掃除朗讀障礙、把句子讀準、讀通順)

1、請學生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思考:每一節各講了什麼?用筆標出來。

2、學生通過朗讀,全文分三部分(第一節:雖然我們很稚嫩,但我們還們還是上路了;第二節:路上可能遇到美麗也可能有挫折,但我們決不後退;第三節: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要勇往直前,腳踏實地。)

3、分三部分指明朗讀課文,加深學生對全詩整體結構的認識。

1、自由讀每一部分內容,邊讀邊把自己的理解或感觸作上記錄。

(1)教師重點點撥“相思鳥、金孔雀、橄欖樹、曼陀鈴象徵的意義。

橄欖樹:指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美好向往;曼陀鈴:預示著“我們”富有情趣的'生活。

1、請同學們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己創作一首同一題材的小詩或者替作者補寫其他你覺得可以合理新增的章節。

這節課,我們明白了我們要告別父母,告別呵護,告別童年獨自“上路”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際遇順逆交錯但不能因此畏縮不前,要勇往直前,開闢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3篇

2.學會10個生字,理解“阻撓”等11個詞語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視”造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層次,瞭解先概括介紹,後具體敘述的篇章結構。

4.感受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難點:瞭解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社會背景和自然地理環境。

同學們,在我們中國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經湧現出了很多的愛國人士,像虎門硝煙的林則徐,收復臺灣的鄭成功等。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下我們中國的偉大愛國工程師詹天佑。

剛才這位同學的精彩介紹讓我們對詹天佑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那麼他到底為什麼會被稱為偉大的愛國工程師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0課《詹天佑》。

1.請同學們根據上面的問題,快速朗讀課文,找出答案。

(投影出示問題:(1)詹天佑是怎樣的人?用波浪線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2)本文通過一件什麼事來寫詹天佑的?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敘述這件事的?)

課文主要寫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這件事,課文2到6自然段具體寫這件事。)

(1)課文哪幾小節寫詹天佑接受任務前的情況?哪幾小節寫詹天佑接受任務後怎樣完成任務?

(2)“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這句話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4—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

1.默讀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根據投影給出的提示一起學習、討論。(投影出示問題)

(要挾:利用對方的弱點,強迫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

那麼在這裡,帝國主義是利用我們什麼弱點,強迫答應他們的什麼要求呢?

(2)當地的情況怎樣?我們可以從外國報紙的一句話可以看出

“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

(外國人對中國人民十分藐視,認為中國人是不可能修成這條鐵路的。)

(“至於中國人,是無論如何完成不了這樣的工程的。)

你想象一下當時中國人民會怎樣議論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說?

表現了人民怎麼樣的心願?(殷切希望鐵路修築成功)

有誰能根據投影的提示,把這個問題連起來回答一遍,注意當時和當地的情況?

4.這一段對當時的環境的描寫,對錶現詹天佑這個人物有什麼作用呢?

2、瞭解詹天佑使用的開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鐵路的設計思路。

3、感受詹天佑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感受詹天佑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難點:理解詹天佑使用的開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鐵路的設計思路。

同學們,今天有這麼多的老師聽課緊張嗎?我想大家一定不緊張。

但是老師卻很緊張,誰能幫想個辦法,能使我不緊張?

謝謝同學們幫我想的辦法,好了,現在我們可以開始了嗎?

我們上節課已經看到了帝國主義藐視中國的醜惡嘴臉。那麼,詹天佑是怎樣修築京張鐵路,給帝國注意者一個有力的回擊的呢?

請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來,可以同桌互相探討一下。

2.接下來我們來學習第1層,請大家帶著這幾個問題來輕聲把第4節讀一遍,在書上找出答案回答,可以四人小組討論,各抒己見,談談自己對這幾個問題的理解。

(投影出示問題:詹天佑為什麼要勘測線路?詹天佑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怎麼想的?分別表現了詹天佑的什麼精神?)

3.經過詹天佑的親身勘測,周密計算,終於完成了第一步的勘測工作,接下來他要怎麼辦了呢?我們繼續來學習下面的課文。

大家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今天我也想請同學們都來當一會小工程師。請同學們自學課文第3段的第二、三層,並請同學們根據對文中“兩端鑿進法”,“中部鑿進法”和“人”字型鐵路的理解,畫出一個簡單的鐵路施工示意圖,畫在我發下的紙上,可以四人小組討論後一起畫,也可以單獨完成,下面開始。

教師巡導,並指定幾個畫的比較好的同學拿上給大家參觀。

4.剛才同學們的設計都非常棒,大家都可以當小工程師了,如果你長大以後也想像詹天佑一樣成為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那麼我們就要從現在開始努力,打好基礎。

5.那麼老師也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了“兩端鑿進法”,“中部鑿進法”和“人”字型鐵路,請大家來看看。

詹天佑的這些設計真是巧奪天工啊,那麼從這些設計我們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6.那麼同學們,這段中對當時自然環境的描寫對錶現人物有什麼作用呢?

小結:因此,我們在讀文章時,不僅要注意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還要注意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只有弄清了當時當地的情況,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人物。

就這樣,詹天佑忍辱負重,憑著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傑出的才幹,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出色地完成了京張鐵路的修築任務,給予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板書:回擊)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把課文的最後一段一起來讀一遍,注意要讀出中國人民揚眉吐氣,自豪的感情。並思考,為什麼說“這件事給了藐視中國人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這句和課文哪個部分照應?

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最後一句中“偉大”一詞和第一段哪句相照應?

(總結全文,首尾呼應,和“詹天佑是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照應)

同學們,火車將離開青龍橋車站,沿著詹天佑首創的“人”字形線路駛向八達嶺,望著越來越遠的詹天佑青銅像,讓我們再一次懷著對詹天佑無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一起來把課文最後一段來讀一遍。

第4篇

1、引導學生了解什麼是快樂,使學生知道應該笑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快樂的人。

2、學會更好地調節自己,使自己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情緒。

活動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別人的快樂與煩惱,找到快樂的真諦。

活動難點:引導學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尋找快樂的策略來更好地調整自己。

快樂和煩惱常伴隨著每一個人,如果總是想著煩心的事,就會改變自身的心境。久而久之,將導致消極的人生態度,不利於學習和生活。本課的設計旨在以“活動”、“體驗”為主要教學因素,指導學生如何面對煩惱,找到調整情緒的妙方,學會笑對人生。整個過程讓學生多想、多動、多參與、多感悟,力求學生自悟自得,體現心理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學會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煩惱時能夠自我調節、自我疏導,甚至自我渲洩,以達到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

人人都想和快樂在一起,天天快樂,時時快樂。但是,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總會遇上這樣那樣不順心的事。這不,昨天早上,老師騎著自行車來上班,突然,在拐彎口橫衝出來一輛摩托車,躲避不及,老師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誰知騎摩托車的人絲毫沒有歉意,連車都沒停,揚長而去。這使老師非常生氣,這人既不遵守交通規則,又缺乏應有的社會公德,太不應該了。老師扶起摔倒的自行車,揉著摔疼的腿,心裡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讓人生氣、讓人煩惱、讓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令你不快的事情嗎?

誰都難免會遇到不愉快的事,請大家拿出小紙片,寫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煩惱的.事。

[活動開始創設切合活動目的的情境,有益於增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溝通,情感交流的人際氛圍,形成一種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的平等關係。老師利用音樂渲染和富有激情的語言自述煩惱,直接把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意識到在學習和生活中,不論同學還是老師總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趁機引導學生把最近心裡的煩惱寫在小紙條上,在回憶中體驗煩惱。]

1、教師導語:生活中人人有煩惱,有了煩惱怎麼辦?請大家來聽一個錄音故事:《國王長了一隻兔耳朵》。

2、我把學騎車的經過寫出來,讓大家體會到樂趣在過程中。

1、過渡:我們知道,生活中有快樂就有煩惱,有幸福就會有痛苦,請你說說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是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的?

2、在小組交流會後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歡的事;聽聽音樂,唱唱歌;看看漫畫

3、教師點撥:怎樣才能做一個快樂的人?大家的辦法真多!

4、教師贈言:面對複雜的生活,我們應該用積極的辦法去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永遠快樂。

同組的學生共同承擔義務,共同商議,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這次活動中瞭解的方法,鼓勵同學嘗試排解煩惱。

教師引導:被幫助的同學露出笑臉時,我看到大家都笑得很甜,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

今天的活動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找到了快樂的小竅門,學會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們的集體中,人人都是“快樂天使”,同時還要學做為別人排解煩惱的“快樂天使”。

第5篇

3.學習藉助註釋初步理解古詩大意,懂得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同學們,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學習上或生活中有過失敗的經歷嗎?面對失敗,你當時是抱著怎樣的態度呢?

是啊!世界上沒有人一生從不失敗,從來不會遇到困境。(板書:面對困境)

面對困境,有的人懷著一種憂傷,把失望和氣餒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納失敗卻像捧起一本書,傾注一種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閱讀,而後去創造一種新的生活。

同學們手上拿著的一首古詩、三篇短文,都告訴了我們同樣的道理,老師每讀一次,都會被裡面的故事所震憾、所感動。我想,這麼好的故事應該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課前這幾篇短文大家都讀過了,現在就請你選擇一篇你感受最深的文章,再把它讀一讀,特別是那些感動你的話,多讀幾遍。讀好後請你談談你的感受或理解。

(學生交流,從學生的答案中板書。)如:自信、不氣餒、樂觀、接納失敗、積極面對人生、靠自己、不向逆境低頭等等。

說得真是太好了!同學們,面對困境我們是應該(學生讀——板書。)

聽了大家剛才的交流,談的大多是自己對三篇短文的理解,而老師在讀這些文章的時候,恰恰是《別董大》這首詩給我的感受最深。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別董大》這首詩,看看在這首詩中,到底是什麼感動了老師,或許你讀著讀著,你也被深深地感動。

通過剛才的讀,大家已經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誰在哪裡送別誰?(高適在塞外送別董大)

高適?高適是誰?(學生講:高適是唐代詩人。字達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縣)人。因為官至散騎常侍,所以又稱高常侍。他的詩大多反映邊塞生活,詩情奔放。作品集為《高常侍集》。)

(學生說: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我記得這樣的稱呼在王維的一首古詩中也出現過?(見機點拔:那首詩是“渭城朝雨浥輕塵……”)

對,是——《送元二使安西》,這裡的“元二”就是?(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為——元二。)

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當時分別時的環境。讀了詩以後,你瞭解到他們是在怎樣的環境中分別的?(板書:()的環境)。

後兩句是高適在臨行前對董大說的贈言。你能從詩中找到根據嗎?從哪裡可以看出是高適對董大說的?

(學生說:是從“君”字中看出的,因為“君”在詩中就是您,指董大。)

現在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古詩的前兩句,讀一讀。(請學生讀——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這兩句詩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你能來把它劃出來嗎?

黃雲?白雲、烏雲大家聽得多了,這裡怎麼是黃雲?你讀讀詩,猜猜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見機點拔,當時他們分別是在塞外,那裡大部分都是沙漠,黃沙飛揚,以至於雲都成了黃色的了。)

(學生讀)——你讀得黃雲還不夠多,只是一片黃雲。(突出“千里”。)

誰能再讀一下?——你讀得黃雲還不夠濃。誰願意再來試試?(突出“曛”。)個別試讀,男生試讀,女生試讀,全班試讀。

讀得真不錯!第二句誰來讀一下?學生讀——見機點拔:你讀的“北風”能再猛一些嗎?你讀的雪能再大一些嗎?(學生讀)

同學們,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注意到這隻大雁了嗎?

大雁在這樣的環境中奮力高飛(讀重音),它會怎麼想,對自己會怎麼說?請你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說說。(出示句子)

詩人高適也看到了這隻雁,他又有什麼想法,又有什麼感觸呢?(學生說)

(從學生的回答中見機引導)從哪裡可以看出,高適他沒有放棄,沒有氣餒。

(讀古詩——找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怎麼說?(指出高適這不僅僅是在對董大說,也是在對他自己說。)

是啊!這如果不是詩人內心的`鬱積噴薄而出,如何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它不僅僅是在對董大說,其實也在對自己說。

同學們,要知道詩人懷才不遇,將近有30年啊,直到50歲才得了一個“有道科”的官銜。他在困境面前是多麼自信,多麼樂觀,積極地面對人生。我想這就是高適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這首詩廣為傳誦的原因所在吧!

同學們,明年的這個時候,大家都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在學習中,生活中一定會遇到更多的挫折,遭遇更多的失敗。我相信同學們在困境面前一定會:(學生說)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共同感動於高適與董大知己相別的感人情景,今天,讓我們再走進清雨紛紛的渭城,領悟王維的送別情懷。

[開頭的設計實際上就是為了後來引導學生感悟兩首詩的異同作了一個鋪墊,同時也試圖創設一種情景,幫助學生快速的進入別離的情緒]

師:同學們和老師輕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明白了什麼?

師:正如同學們所說,詩的題目已經讓我們獲得如此多的資訊,那詩的正文一定更值得我們去挖掘。現在請同學們初讀課文,看看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

師:好,同學們,我相信大家對詩的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現在誰能說一說?

師:同學們概括領悟能力之強令老師折服,現在請同學們想想朋友送別時心情會如何呢?誰願意把這種依依惜別之情讀出來?

師:同學們讀的非常有感染力,如果我們想真正讀出詩人的情懷,那只有深入詩人的內心世界,瞭解詩文的具體意思,現在請同學們由字到句再到篇的分析一下詩文意思。

師:有了理論支撐,相信同學們的朗讀一定更聲情並茂,誰願意讀一下?喜歡讀的同學可以站起來讀。

師:再讀詩文,你對詩或者是詩人與元二之間的情誼有什麼更深的感悟麼?

[此環節有太多令自己感動的地方,比如在設計上作到了從題目入手,帶著目的去讀,每一次讀都有一定的任務,使學生從課的開始便保持著一種閱讀期待,直到課程的結束。尤其是在分析詩句意思的環節,更是能夠讓學生從字到句,由句及篇的進行分析。除了在設計上自認經高老師指導後有了一定的進步外,在學生的表現中我更是體會到了什麼是驚喜:首先學生能夠認真的傾聽別人的談話內容了,並且能夠針對其發言內容補充談的不夠具體全面的地方,尤其是有的同學還能夠根據他人的發言激發自己的全新體驗,聽來讓人耳目一新,像楊爽同學對“渭城朝雨悒輕塵”一句獨特的理解,充滿了兒童的天真,又充滿那種兒童對友誼的珍重。

當然,在本環節中也有著有待加強的地方,比如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應變換一下小組發言人,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感受成功的機會]

師:同學們,你有過和親人、朋友離別的經歷麼?當時是怎樣的情景啊?

師:同學們談的是那樣的真摯,不禁讓老師都感嘆人間貴在有情在啊!也難怪高適和王維都能寫下這樣的曠世名篇,現在我們就重溫經典,看看《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兩首詩存在著怎樣的異同?

學生分析兩首詩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並試著通過朗讀來表現不同。

[這一環節的處理正如勝利國小馮老師所說,如果能夠找兩名同學分別詮釋不同的詩,區分的效果會更好。]

師:五千年的文明沉澱下多少絢爛的文化,古詩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萬古流傳,單是送別這一種主題,就留下多少名篇佳句啊,你知道哪些送別詩願意和同學們分享?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談談自己的感悟,或者學以至用也用送別詩中的佳句送予離別的親朋表達自己的感情。

學生背誦自己積累的送別詩,更可以談談自己的感悟。

以情為結,讓學生明白只要心中有情,一切都會很美好。

第6篇

教學重點:體會爸爸帶我去爬樹的深意。

一.課堂匯入。自然就引出爸爸帶我去爬樹這一話題。

2、提出第二個問題:文章是怎樣表現這一主題的`呢?

讓學生從寫法角度入手賞析全文。通過討論可知文章運用了對比寫法,即我與父親的對比和我爬樹前後的心理對比來突出主題——迴歸自然。解決難點,為後文作鋪墊。

文章通過“爬樹”來突出“迴歸自然”,可現實生活中“爬樹”又不太可能。引導學生思考:應該怎樣迴歸自然?有沒有迴歸自然的親身經歷和喜悅感受與我們共同分享?順勢我提出第三個問題:為什麼要“迴歸自然”?學生分組討論後得出“迴歸自然”因為熱愛自然,我們應保護自然,有基本的公德和環保意識。這時我板書“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訓練學生把城市人“迴歸自然”的設想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或把親身經歷和感受記錄下來。

大自然給我們美的享受和陶冶,我們在迴歸自然的同時,應積極主動的熱愛自然和保護自然讓我們為保護美好、健康的大自然去共同努力吧!

六、作業:寫一篇作文,題目是《爸爸帶我去___》。

第7篇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這塊琥珀的特點和價值,認識琥珀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和能力。

l.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有什麼特點?(透明的琥珀裡有一隻蒼蠅、一隻蜘蛛躺在裡面。)

2.那麼,這塊琥珀有什麼價值呢?(人們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這為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依據。)

這篇課文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這塊琥珀的樣子,運用了豐富合理的想象,告訴了我們這塊琥珀的形成經過及發現過程。

2.讀後討論:“約摸”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萬年前要用上“約摸”這個詞?

(“約摸”,大概估計。從課文中可以看出這個松脂球掛在一棵老松樹立過了幾千年,後來地殼發生變動,松樹腐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又過了幾千年,這樣合起來肯定超過一萬年了。)

3.老師小結:因此,科學家的推測和估算是有根據的。

(1)我們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樹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松柏樹,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松樹的句子。

(2)課文中有幾處寫了太陽光的'熱?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為什麼科學家想象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的晌午,“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森林?”(因為松樹、柏樹只有在天氣很熱的時候才能滲出樹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陽光最熱的時候。)

5.老師小結:因此,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

6.課文中還有一句寫“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科學家想象的根據是什麼?(由松脂球變成化石,要經過很長時間,而且要淹沒在地層裡面,所以科學家想象,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海在翻騰怒吼,這就為下文琥珀出現在海灘上伏下了一筆。)

8.老師小結:作者對蒼蠅的出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細緻地描寫了小蒼蠅的外貌、動作、心情,寫得活靈活現。

10.老師小結:作者對蜘蛛的描寫,突出地刻畫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動作,生怕驚飛了蒼蠅而捱餓的心理,寫得十分傳神。

1.思考討論:科學家是根據什麼想象就在“蜘蛛剛撲過去,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幹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裡頭呢?

(松樹滲出的一滴樹脂能同時包住一隻蒼蠅和一隻蜘蛛,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蒼蠅又必然要捱得非常近。這樣就出現了千載難逢的巧遇。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據的,十分的合理。)

2.老師小結;松脂把兩隻小蟲包在裡頭,再加上松脂繼續地往下滴,又把原來的蓋住了,就積成了一個松脂球。

(後來經過很長的時間,地殼發生變化,陸地沉下去,海水漫上來,森林被海水淹沒,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這就形成了兒石。)

1.這塊琥珀是怎樣被發現的?(風吹浪捲到岸邊,孩子踩著後挖了出來,孩子的爸爸認出這是一塊琥珀。)

2.漁民看到這塊琥珀,為什麼說“這是很少見的?(一塊琥珀包裹兩隻蟲子是很少的,再次表現出了這塊琥珀的不可多得,極有價值。)

這塊琥珀給科學家們提供了研究的依據。既然在一萬年前形成的琥珀裡已經有蒼蠅和蜘蛛,那麼蒼蠅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萬年以上了。這是這塊琥珀在科學研究上的價值。

第8篇

引導學生通過本次綜合活動,瞭解什麼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是英雄。

作出驚天動地業績的'人是英雄,為尋求真理獻出生命的人是英雄,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蹟的也是英雄。本課的設計旨在以“英雄”“敬仰”為主要教學因素,指導學生如何用小報的形式表達我對英雄的敬仰。

同學們,本次綜合活動的主題是“走近英雄,瞭解英雄”。那麼,你們知道什麼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是英雄呢?

2.引導學生,回憶這一單元裡,古今中外的英雄事蹟。(學生自由發言。)

3.過度:作出驚天動地業績的人是英雄,為尋求真理獻出生命的人是英雄,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蹟的也是英雄。

1.教師導語:我們的祖國,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下面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些戰鬥英雄吧。

3.教師引導,在剛才的影片中,你認為哪些人可以稱得上是英雄?

4.那麼,你還認識哪些英雄人物?你是通過什麼途徑認識他們的?

教師小結:大家根據自己最想了解的英雄,分成小組,和同學合作,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收集資料!

1、以上四個英雄中任選一個,也可以自己選擇一個英雄人物來了解。

2.材料真豐富,可版面有限,要把它們篩選整理一下。

4.把自己辦的小報和同學交流,請大家提出修改意見。

5.教師過渡:經過交流,我們知道了更多的英雄事蹟。可以根據大家提的意見修改自己辦的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