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8篇

對於教案而言,只有保證質量才能讓同學們愛上課堂,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你們一定要考慮聯絡實際,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8篇

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篇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習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故事情節。

預設目標

1、掌握生字、新詞

2、瞭解《三國演義》及諸葛亮這一光輝人物形象。

3、理清故事脈絡。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生字、新詞

2、感受諸葛亮的勇氣和智慧。

教學準備

重溫《三國演義》

教學預案

一、激情導趣

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賞歌就像是欣賞生活。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支歌?吧……?

(師生共同欣賞《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一支歌把我們帶入了一段歷史……,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支什麼歌嗎?

二、新授

(一)解題、閱讀定向

1、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三國演義》這本書?

教師小結:《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品主要寫了魏、蜀、吳三國的興衰歷程,塑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在中國文學史上和人民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影響。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著作除本書外,他還與施耐庵合寫了《水滸傳》。

2、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之中,你們最喜歡誰?喜歡他的什麼特徵?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表現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選自《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計》。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計”是什麼意思?

“三十六計”你知道哪些?

學生紛紛回答:苦肉計、調虎離山、金蟬脫殼。

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第三十二計——空城計。它是一種怎樣的策略呢?學完課文,你們將會明白。

(二)檢查預習

1、大家都預習好課文了嗎?在預習中,你有沒有碰到不理解的詞句?

2、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在朗讀過程中要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同時注意理解文章的內容。

3、大家理解文章的內容嗎?請用一句話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提醒方法:誰?幹什麼?怎麼樣?)

(三)快速瀏覽全文,整理故事情節

事情的開端、起因是什麼?

——兵臨城下。“蜂擁而來”說明司馬懿兵馬很多。(體味“蜂擁”一詞好在哪裡)

發展:臨危之際,諸葛亮開始使用妙計。

高潮是什麼?

板書:

(一)開端司馬懿兵臨西城

(二)發展諸葛亮臨危施計

(三)高潮司馬懿中計

(四)結局諸葛亮釋計

教師:文章引人入勝,不僅因為情節吸引人,還因為人物形象生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探究空城計成功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準確地複述故事的內容。

預設目標

1、能通過細節描寫體驗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聯絡生活實際對小說中的人物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

2、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注重感悟,開拓其思維,培養其創新精神。

3、、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積極思索和敢於創新的精神,激發學生獻身祖國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理解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學準備

瞭解《三國演義》

教學預案

一、複習匯入

二、分析故事情節

(1)如何去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呢?通常我們從小說的故事情節入手。小說的情節一般可以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階段。本文雖是長篇節選,但是情節依然清晰完整。下面請大家根據情節,把課文分作四個層次。(學生劃分課文層次。)

(2)課文的情節圍繞著諸葛亮施空城計展開。請大家在“計”字前面各新增一個動詞,以此來概括各層的內容。

(教師板書:“計”以及“逼”、“施”、“中”、“釋”等。)

1、通過情節分析人物

下面我們就從情節入手來看看文章是如何具體表現諸葛亮的智慧的。

(1)開端司馬懿兵臨西城:這一部分寫的是諸葛亮施用空城計的背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軍情緊急?這對錶現諸葛亮的智慧有何作用?是從什麼角度表現的?

(教師板書:“軍情緊急”及“側面”。)

(2)發展諸葛亮臨危施計:面對如此緊急的軍情,諸葛亮是怎樣施計的?這可見諸葛亮的什麼品質?是從什麼角度表現的?

(教師板書:“處變不驚”及“正面”。)

(3)高潮司馬懿中計: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個旨在迷惑敵人的空城計,久經沙場的魏國名將司馬懿有這麼容易上當嗎?請大家在文中找出表明司馬懿態度變化以及他採取的相應行動的詞語。

(不信——為什麼?→望——見什麼?→大疑——疑什麼?何根據?→退——表現了諸葛亮的什麼品質?是從什麼角度表現的?)

本層中寫到諸葛亮“笑容可掬”,請大家聯絡當時的情況,說說他的笑中有何含義?

(4)結局諸葛亮釋計:司馬懿終於領兵退去了,我們也替諸葛亮長舒了一口氣,然而,我們也不免產生疑問:諸葛亮憑什麼斷定司馬懿會上當?古人云:“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諸葛亮為何要冒險設計而不趕緊撤退?這表現人物的什麼品質?是從什麼角度表現的?本段還對眾官作了描寫,這對錶現諸葛亮有何作用?

*本層中還有兩處寫到了諸葛亮的笑,找出來,聯絡上下文,分析一下,諸葛亮的笑中各有何含義?

三次。笑容可掬→撫掌大笑→拍手大笑(板書)

老師:孔明的這三次笑分別具有哪些不同,請小組討論,並選出你們小組的代表發言。

(小組討論)

a.學生討論

b.小結:同學們講得都非常好,我綜合同學們的意見可以知道,孔明的第一次的笑是故做輕鬆,故做姿態的笑;他的第二次笑是僥倖的、如釋重負的勝利的笑;第三次笑剛才有一位同學發言說“孔明第三次的笑是笑司馬懿是個大笨蛋”,可見這是對司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的笑。(板書:故做輕鬆、故做姿態→僥倖、如釋重負→自豪、嘲笑)通過這三次笑,我們聯絡課文發生的故事,孔明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討論

那司馬懿應該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學生討論

明確:

1、聯絡《三國演義》整部小說的故事發展來看,在“空城計”之前,司馬懿剛打了勝仗,佔了街亭,可見在街亭一仗中,司馬懿是深思熟慮。在《空城計》這個文章裡,提到司馬懿料孔明“平生謹慎,不曾用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可見司馬懿是老謀深算的。

2、(板書:疑心病重、老謀深算、狡詐多端、多疑自負)

小結:司馬懿既然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那他為什麼會中了孔明的計?孔明的空城計為什麼會得以成功?請各個小組組織討論,歸納本組的意見,選出一個代表來發言。

原因:“出奇計、用奇招”,其實這也是諸葛亮的“空城計”得以施計成功的重要原因,出乎其意料之外,也就是我們學的一個成語,是出奇不意

出奇不意,這也是我們今天所教的《空城計》中孔明嚇退司馬懿的重要原因,也是本文的主旨。神機妙算的孔明之所以比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略勝一籌,就源於孔明的“出奇不意”。

(5)教師對本環節小結:總的來看,這篇文章是從兩個方面來表現諸葛亮的智慧的。如果說情況緊急、處變不驚、鎮定自若表現的是諸葛亮的“膽”的話,那麼他對形勢的準確分析和判斷充分表現了他的“識”。

(6)誰能說說諸葛亮的“膽”和“識”之間的關係嗎?

(他的膽來自於他對問題的準確認識;他對問題的準確認識來自他的鎮定和冷靜的態度。)

(六)學生討論拓展

1、現在我們來討論兩個問題:

(1)假如這次魏國領兵的不是司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馬昭,諸葛亮還會用“空城計”嗎?(2)諸葛亮身為蜀國的丞相,在當時的形勢下,他的生死可謂關係到蜀國的存亡。而此時諸葛亮卻把自己置身於作戰的最前沿,還冒險用了空城計,如果他的計謀不夠周密,如果他的部下表現得不夠鎮定,如果司馬懿並不完全像他設想的那樣多疑,如果司馬懿能聽取他兒子的意見,如果司馬懿也冒險進攻等等,後果都將不堪設想,三國的歷史恐怕也要重寫!你對諸葛亮的這種冒險做法有何看法?

(教師小結:能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這正是其智慧過人之處。謹慎而不膽小,冒險而不盲目,這種冒險精神對我們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是有啟示的。)

2、在《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表現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還能列舉出其中的一些嗎?

(教師:《三國演義》中精彩的篇章很多。“一本好書可以使人終身受益”,我建議大家課餘擠點時間好好讀一讀《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想你的收穫一定會很多。)

三、知能遷移

今天,請同學們回去之後,結合課文,展開想象,運用我們所學到的描寫的方法,替司馬懿寫一段話,回覆諸葛亮對他的嘲笑。

四、小結本課

學習了小說的閱讀方法。對諸葛亮這一形象加深了理解。對智慧有了新的認識。

五、練習

文後練習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觀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說到做到。

3、指導學生根據課後第3題的提示,體會句子的意思,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4、學習本課認識生字一個,會寫生字三個,掌握詞語八個。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商鞅南門立木的故事和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

教學準備

1、簡報2、動畫《南門立木》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和商法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觀念。

2、指導學生根據課後第三題的提示體會句子的意思。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認識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

教學準備

1、簡報2、動畫《南門立木》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播放動畫《南門立木》的故事。同學們這就是(板書課題:商鞅南門立木)的故事,那麼商鞅為什麼要南門立木呢?他有什麼作用呢?生活中有沒有類似這樣的小故事呢?今天我們學完了這篇課文大家就明白了。

2、齊讀課題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和不懂的問題。

2、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3、組織交流:簡要說說課文說了一件什麼事。

(二)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引導學生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讀書、體會、交流。

(1)商鞅為什麼要南門立木?

(2)開始人們對商鞅南門立木的做法有什麼看法?

(3)之後商鞅是怎麼做的?

(4)商鞅南門立木有什麼影響和作用?

先讓學生細讀課文,進行合作交流,然後進行全班交流彙報。

步驟一:解決自學提示(1)

1、小聲讀一讀1~3自然段;回答:

(商鞅要變革舊的法規,推行新法,爭取國家富強)

2、推行新法容易嗎?從哪裡可以看出?

(不容易。從一方面……。另一方面……)

3、面對重重困難。商鞅冥思苦想了好幾天終於想出了一個取信於老百姓的好辦法,那就是(師生一齊:南門立木,並板書)那麼,開始人們對商鞅南門立木的做法有什麼看法?持什麼態度呢?

步驟二:解決自學提示(2)

1、自由讀4~12自然段,回答。

先說持什麼態度?(懷疑、不相信)

2、你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回答時可 一祕…結合課後第三題的前兩個小題進行分析)

了我們誠信是為人之本,是立國之基。(師生看板書進行總結)

板書:

冥思苦想

順應民心,推行改革

商鞅南門立木南門立木

誠信是為人之本、立國之基

言而有信

作業:

1、商鞅為什麼要在南門立木?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2、把商鞅南門立木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鞏固複習本課生字、詞

3、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的理解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小練筆,你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是怎麼樣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注意結合生活實際。

教學準備:

演示南門立木的道具

教學過程:

一、導課

上節課我們學了《南門立木》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課,還記得課文講了些什麼內容嗎?

二、新課

(二)在複習的基礎上回答:

1、你對商鞅的做法有什麼看法?

(言而有信、說到做到、說話算話、非常好)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的理解

(三)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演示《商鞅南門立木》。在演示中體會讀

2、四人小組練讀,師巡迴輔導

3、全班交流,評議讀

4、分角色讀

5、齊讀

(四)鞏固練習:

1、指導寫字

2、讀寫詞語,除了讀寫課後要求的2個詞語,還可以讓學生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詞語讀一讀,寫一寫

3、練筆,你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是怎麼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寫時要注意結合實際

作業:

修改自己的練筆,辦一期“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的習作展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善、坐、為、詣、病”等實詞的意思,把握故事情節。

2、學習人物對話,比喻論辯的智慧。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重點實詞的意思,把握故事情節。

2、學習人物對話,比喻論辯的智慧。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引出主角

晏子出使楚國。楚國人因為他身材矮小,就在城門旁邊特意開了一個小門來迎接晏子。晏子不肯進去,說:“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中進去。現在我出使的是楚國,不應該是從此門進去吧。”迎接賓客的人只好改道請晏子從大門中進去。

顯然,晏子的這次出使不會一帆風順了,接下來他還會遇到哪些刁難,他又如何應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橘逾淮為枳》。

二、正音正字,梳理情節

1、讀課文,正音正字。

2、反饋預習單,疏通文意,提出不理解的詞句。

3、複述故事情節。(不要句句翻譯,以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進行復述)提示:複述思路;晏子將使楚——晏子至——晏子對欲辱之————————自取其辱

三、探究對話,品味比喻

1、楚王預知晏子是一個“習辭者也”,晏子用什麼反駁取勝呢?明確;

★比喻:橘生淮南則為橘——民生齊不盜水土異也生於淮北則為枳——民入楚則盜環境對人影響(楚之水土使民善盜)其實味不同——人的本質變了

★反駁有力:反問句式“得無……”(朗讀,讀出那種反問,強調環境對人的影響的語氣。)

追問1:你能想象楚王被駁後那個“笑”是怎樣的神情嗎?

追問2:如果你是晏子,你會怎麼做?那麼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能言善辯機智從容愛國

2、楚國君臣明知晏子是一個“習辭者”,為什麼還要密謀羞辱晏子呢?明確;

☆楚國強大,齊國示好(知人論世)

☆提前密謀,掌握主動朗讀:試著體會楚國君臣的語氣和心理。王視晏子固善盜乎——傲慢,嘲笑師小結:掌握主動的楚國君臣在這次交鋒中一敗塗地,其自大與愚蠢不言而喻,作者寫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反襯晏子的機智從容、能言善辯)追問:楚王羞辱的是晏子一個人嗎?

四、總結要點,感悟先哲智慧

同學們,我們知道在春秋戰國這個大紛爭的時期,晏子作為一個使臣出使楚國,肩負著結盟的重任,結盟不是示弱,不是喪失尊嚴。晏子以一個比喻水土可能造成植物變化,環境亦可以改變人的本質,駁斥的振振有詞的楚國君臣啞口無言,先輩的智慧就在於此,大國的自信也在於此。

五、佈置作業,鞏固拓展

1、整理本文的實詞,要求:寫清例句,寫準意思,分類整理。

2、小組分工合作,將本文改編成一個獨幕劇,進行表演。

3、閱讀下文,複述並寫出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

板書設計: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篇2

學習目標:

1、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明確含義,感悟特徵及性質。能夠運用數學語言清楚描述旋轉運動的過程。會在方格紙上畫出線段旋轉90度後的圖形。

2、經歷觀察例項、操作想象、語言描述、繪製圖形等活動,積累幾何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學習重點:通過多種學習活動溝通聯絡,理解旋轉含義,感悟特徵及性質。

學習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線段旋轉90度後的圖形

課前準備:鐘錶,課件,教具

學習過程

環節學案

回顧舊知1、物體的運動有¬¬()和()。

2、平移和旋轉都只改變圖形的(),不改變圖形的()和()。

自主探索1、鐘面上指標旋轉的方向就是()方向;

相反的方向就是()方向。

2、鐘錶上旋轉一週是()度,12個時刻將它12等份,所以每份是()度。

3、從8時到10時,時針繞旋轉點()方向旋轉()度,

從11時到15時,時針繞旋轉點()方向旋轉()度。

4、旋轉三要素指()()()。

合作探究

當橫杆升起時,橫杆繞旋轉點()時針旋轉()度;

當橫杆落下時,橫杆繞旋轉點()時針旋轉()度。

達標檢測

基礎性作業:

課本29頁練一練1、2題(看課件)。

一棵小樹被扶起種好,這棵小樹繞點o()方向旋轉了()度。

提高性作業:

1、畫出線段ab繞點b順時針旋轉90度後的圖形;

畫出線段ab繞點a逆時針旋轉90度後的圖形。

拓展性作業:

如圖,點p是線段mn上一點,將線段mn繞點p順時針旋轉90度。

mpn

一、學習內容:

教師提供 國小數學六年級下冊14頁----17頁。

二、學生提供: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教學用具各一個,小水盆,一些綠豆。

三、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和實踐活動,瞭解圓錐的體積或容積的含義,進一步體會物體體積和容積的含義。

2、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錐的體積,並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重點難點:

重點:圓錐的體積計算。

難點圓錐的體積公式推導。

關鍵: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五、學習準備:

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教學用具各一個,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

看看你們能不能發現這兩個圖形之間隱藏的關係?你有什麼發現?

長方形的長等於三角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於三角形的高。

你的發現真了不起。這種情況在數學中叫做“等底等高”。在“等底等高”的條件時,它們的面積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三角形的面積等於長方形面積的一半或長方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六、佈置課前預習

點撥自學

1、圓柱和圓錐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圓柱和圓錐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3、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有什麼關係呢?

請小組開始討論。注意,這裡的圓柱和圓錐指的就是圖上的圓柱和圓錐喲! 按照預習中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加以點撥。

七、交流解惑:

它們的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

圓柱有無數條高,圓錐只有一條高。圓錐體積比圓柱小……

動手做實驗:把圓錐裝滿綠豆,倒入圓柱中,看倒幾次能把圓柱裝滿。

通過實驗操作,得出了正確的科學的結論:圓錐的體積等於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組內交流

組際解疑

老師點撥

八、合作考試

1、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釐米,高是12釐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口算)

2、沈老師在大梅沙玩,將沙堆成一個圓錐形,底

面半徑約3分米,高約2.7分米,求沙堆的體積。

(只列式不計算)

3、在打穀場上,有一個近似於圓錐的小麥堆,測

底面直徑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麥約

重735千克,這堆小麥大約有多少千克?

(只列式不計算)

4、如圖,求這枝大筆的體積。

(單位:釐米)

(只列式不計算)

5、將一個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4分米的圓柱

形木塊,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那麼削去的體積

是多少立方分米?(口算)

九、自我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 ,以後我會 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十、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交流、問答、猜想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學生迫切希望通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實驗來就興趣極高,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知識的探究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充分讓學生體會到了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徵,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教學準備:教師與學生每人帶一個圓柱,教師給學生每4人小組發一個紙製的圓柱。每位學生準備好製作圓柱的材料。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徵。

教學難點:理解圓柱側面展開是長方形,並理解長與寬與圓柱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

誰能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徵?(長方體是由6個長方形圍成的,相對的兩個長方形完全相同,長方體的高有無數條。)正方體呢?

誰能說一說我們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哪些知識?

二、 新授

教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體,簡稱圓柱。

1、 初步印象

教師:同學們,請你們用眼睛看,用手摸,說一說圓柱與長方體的有什麼不同?

(圓柱是由2個圓,1個曲面圍成的。)

2、 小組研究:圓柱的這些面有什麼特徵呢?面與面之間又有什麼聯絡呢?

3、 交流和彙報

(1)關於兩個圓形得出:上下2個圓是完全相等的圓,它們都是圓柱的底面。

(2)關於曲面得出:它是圓柱的側面,如果沿著高展開,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著斜線展開可以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展開後的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圓柱的高。

(3)關於圓柱的高: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圓柱的高。高有無數條。高有時也可用長、厚、深代替。

4、 舉例說明進一步明確特徵

教師:既然大家對圓柱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那麼在生活中那些物體是圓柱呢?

(學生舉例,再讓學生自己判斷。當有一個學生說粉筆是圓柱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討論。)

5、 運用知識進行判斷

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哪些不是?說明理由。

6、 製作圓柱

三、練習

1、 運用知識進行判斷

下面哪些圖形是圓柱?哪些不是?說明理由。

教學內容:

教材第4~5頁例2、例3和練一練及練習一。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認識取近似值的進一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一個圓柱模型(表面要有可揭下各個部分的一層紙);學生準備一個圓柱體。

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複習圓柱的特徵。提問:圓柱有什麼特徵?

2.計算下面圓柱的側面積(口頭列式):

(1)底面周長4.2釐米,高2釐米。

(2)底面直徑3釐米,高4釐米。

(3)底面半徑1釐米,高3.5釐米。

3.提問:圓柱的一個底面面積怎樣計算?

4.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會計算圓柱的側面積,那麼怎樣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呢?這節課就學習圓柱的表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自主研究:

1.認識表面積計算方法。

(1) 請同學們拿出圓柱來看一看,想一想圓柱的表面包括哪幾個部分,然後告訴大家。指名學生拿出圓柱,邊指邊說明它的表面包括哪幾個部分。

(2)教師演示。

出示教具,說明把表面全部展開,看一看得到什麼圖形,和大家說的對不對。揭下圓柱表面的紙,貼在黑板上,再與圓柱對比說明各個部分,明確圓柱表面包括一個側面和兩個相等的圓。

(3)得出公式。

請同學們看著表面展開的圖形說一說,圓柱的表面積應該怎樣計算?(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兩個底面積)追問:圓柱的側面積怎樣算?圓柱的一個底面積怎樣算?

2.教學例2。

出示例2,學生讀題。提問:這道題分哪幾步來算?你們會做嗎?指名一人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每一步的具體含義,是怎樣算的。

3.組織練習。

做練一練。指名兩人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說說這兩題計算時有什麼不同的地方,為什麼?指出: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注意題裡的條件,正確列出算式計算。

4.教學例3。

出示例3,學生讀題。提問:這道題實際是求什麼?這裡求表面積與例2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只要用側面積加一個底面積)指名學生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追問為什麼只加一個底面積。

5.組織練習。

(1)第七頁第四題

(2)先小組合作討論,再書面練習,然後集體訂正。

以上內容就是一祕為您提供的6篇《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學全冊的教案設計》,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

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篇3

學習目標:在遊戲活動中體驗與夥伴合作的方法,掌握合作跑的`要領,發展跑的能力,培養探索精神。

學習內容:合作跑

學習步驟:

一、體驗遊戲、學會合作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常規訓練

2、組織學生分組遊戲,巡迴指導。

學生活動:

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

2、學習佇列:向右轉走,初步體驗小組協同一致的重要性。

3、分成兩在組進行射擊遊戲,初步體驗在圈中手拉手跑及躲閃球的方法。

組 織:四列橫隊、小組分散

二、小組探究,熟練技能

教師活動:

1、引導學生講述小火車跑遊戲方法和規則。

2、組織學生遊戲,嘗試縱隊合作跑。

3、引導學生嘗試兩人三足跑遊戲,並組織學生進行比賽。

4、啟發學生大膽探索不同形式的合作跑方法,並組織展示。

5、啟發學生放鬆,引導學生進行小結。

學生活動:

1、根據老師的提示概括出小火車跑的遊戲規則方法,並積極地參與遊戲,體驗縱隊合作跑的方法。

2、在老師的引導下與小夥伴一起嘗試兩人三足跑,體驗橫隊合作跑的方法。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嘗試探索不同的合作跑的方法,並積極地參加展示。

4、在老師的啟發下進行放鬆,積極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

組 織:分組比賽,分散活動。

場地器材:操場、繩子

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篇4

六年級下冊數學負數知識點整理

一、負數的定義

1、以前所學的所有數(0除外)都是正數,也就是說正數前面的“+”是可以省略不寫的!

2、負數的定義:在正數前面加上“-”就是負數。

3、負數前面必定有“-”如果前面不是“-”(可能沒有符號或者是“+”)都是正數(0除外)。4、0既不屬於正數,也不屬於負數,它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

二、負數的作用

1、負數是在人為規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出現的。

2、負數常用來表示和正數意義相反的量。

3、在選擇用正數還是負數表示時,首先看是否規定了正方向。

4、一般含有褒義的量用正數表示,含有貶義的量則用負數表示。

例:零上5°用+5℃表示;零下5°用-5℃表示。收入2000元用+2000元表示;支出500元用-500元表示。

三、常見負數的意義(1)地圖上的負數:

中國地形圖上,可以看到我國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圖上標著8848,在西北部有一吐魯番盆地,地圖上標著-155米,你能說說8848米,-155米各表示什麼嗎?這兩個高低是以誰為標準的?(2)收入與支出

收入:2600元,()教育支出:300元()娛樂支出:500元()。(3)電梯間的負數

-3層是什麼意思?是以誰為標準的?

以學校為起點,往東走為正,往西走位負,小明從學校走了+50m,又走了-100m,這時小明離學校的距離是()。

食品包裝上常註明:“淨重500±5g,”表示食品的標準質量是(),實際沒袋最多不多於(),最少不少於()。

四、負數的讀法和寫法

1、讀法:在所讀數的前面加上“負”

2、寫法:在所寫數的前面加上“-”

五、認識數軸

1、數軸的要素:正方向(箭頭表示)、原點(0刻度)、單位長度(刻度)。正方向:根據題意要求確定正方向,一般以向上或向右為正方向。

原點:也就是數字0所在的位置,一般根據表示數字的分佈情況來確定,如果需要表示的正負數差不多相等時原點在數軸中間;如果正數比負數多得多原點偏左;如果負數比正數多得多原點偏右。單位長度:由所要表示多的大小來決定刻度之間距離的大小,如果數字偏大刻度距離可以適當小一些,如果數字偏小刻度距離可以適當大一些。單位長度不一定每個刻度只能表示1。

2、用數軸表示數

在已給數軸上表示數:根據數字在對應的刻度上描點表示。

對於非整數的表示:將刻度進一步細分如,需要將0—1之間線段分為3等分則2等分處為該數。

對於負數的表示:負數都在0的左面,正數都在0的右面。例:+在3和4中間,而-在-3和-4中間。

3、根據數軸比較數的大小

所有的正數都大於負數;所有的負數都小於正數 0左邊的數都是負數,0右邊的數都是正數; 在數軸上越靠右邊的數越大,越靠左邊的數越小; 負數比較大小,不考慮負號,數字部分大的數反而小; 0大於所有的負數,小於所有的正數。負數

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擬人”的方法,並加以運用。

2、讀背十二個有關“冬”的成語,積累詞彙。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佈局。

4、練習口語交際,學習當小導遊。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⑴自讀引語,重點引導讀“小溪嘩啦啦地流著”和“小溪唱著歡樂的歌往前跑”這兩句。

⑵讓學生比較:哪一句更生動?

⑶思考:為什麼第二句更生動?

2、教學第二部分:

⑴學生反覆、認真讀三組句子。

⑵學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動”的答案。

⑶讓學生寫一寫:讀完每組第二句,你感受到什麼?為什麼會生動有趣?

⑷交流讀句子的感受,師生共同得出:因為把這些事物寫得和我們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所以更生動、有趣。

3、教學第三部分:

⑴教師引導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歡的事物,把這些事物寫下來。要求:寫“活”,寫得和我們一樣富有情感。

⑵學生讀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

⑶師生評議,師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

⑴自由認讀。

⑵同座討論詞語的意思。

⑶想象:讀著這些詞語,你腦海裡浮現出怎樣一副畫面?這副畫面中發生著什麼故事?

⑷表達:你能用其中四、五個詞語描述這個畫面嗎?或者簡單講講在這裡,發生著什麼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詞語更好!

2、積累:

⑴練習背誦。

⑵集體練讀、練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⑴讀這段話,指出出處——《煙臺的海》。

⑵引導讀帖。重點觀察整體佈局,行款的優美,每個字的間架結構。

2、練習:

⑴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⑵師小結。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⑴啟發談話: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鄉參觀訪問,請你做個小導遊,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家鄉?

⑵指名讀題,明確要求。(用介紹的口吻,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清楚)

2、指導。

⑴思考:家鄉有哪些特點?自己準備選擇哪方面介紹?寫好導遊詞有什麼要求?

⑵學生討論後寫出導遊詞。

⑶分組分方面練習介紹。

⑷各組推薦出“優秀小導遊”上臺介紹。請幾個同學演遊客。

3、評議小結。

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篇6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藝術境界。

2.學習襯托的手法。

3.背誦並默寫這兩首詞。

教學重點:教學目的1、3

教學難點:教學目的1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法:誦讀、點播、賞析。

一.談話匯入,激發情趣

1.:梅花一直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歌詠的物件,請大家試著背一背關於梅花的詩或詞。(如《梅花》、《墨梅》、《早梅》、《紅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讚美梅花的詞——毛澤東在1961年12月寫的《卜算子·詠梅》。

2.大家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兩首詞嗎?誰能背給大家聽?

3.(學生背誦《漁歌子》、《憶江南》這兩首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詞比較長,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叫上闕,後一部分叫下闕。

二、反覆吟誦,理解詞意

1.自由讀毛澤東寫的這首詞《卜算子·詠梅》,

(1)自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2)誰願意讀一讀這首詞?

2.再來讀這首詞,邊讀邊把詞中難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畫下來,試著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提出來討論。

(1)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麼特點,讚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2)我們交流一下,大家自己解決了哪些問題。

(可以交流詞語的意思,如:詠梅、猶有、俏、爛漫。也可以交流句意。)

(3)同學們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4)與同桌相互交流。

3 。交流討論。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一一梅的特點及梅的品格;教師相機點撥,生對毛澤東詞中所寫的梅花產生讚歎之情。

(1)“風雨送春歸,風雪迎春到。”

“歸”是返回的意思。這句詩是說風雨把春天送回來了,漫天的飛雪迎接著春天的到來。

(2)“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梅花綻放於寒冷時節的荒郊野外。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群花凋謝,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之時,梅花卻不畏嚴寒、一枝獨放的動人畫面。這句詩讚美了梅花不畏嚴寒、凌寒盛開的品格。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是呀,梅花傲霜鬥雪、堅韌不拔的品格令人讚頌。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邊聽邊想象,這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學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畫面。)欣賞畫面:

通過大家的描述,在老師的腦海中彷彿真的浮現出一幅寒梅傲雪圖。不少畫家也為這首詞配了畫,讓我們一同來欣賞幾幅。

(3)“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①“不爭春”,不和誰爭呢?

②梅花是那樣美麗,但卻不和春天盛開的百花爭豔,不炫耀自己的美麗。這是一種什麼品質呀?

(可讓學生補充:“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也寫出了梅花這種樂觀謙虛、不居功自傲的品格。)

③體會梅花的品格,練習朗讀。

要讀出梅花是報春的使者,卻無意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樂觀謙遜的作風。

(4)“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等到百花盛開之時候,梅花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了梅花的坦蕩與無私與眾不同。)

小結: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品格呀!凌寒獨放,在寒冷的季節裡向人們通報著春的資訊;當春天到來,百花盛開,梅花已經凋謝,卻默默地在百花叢中微笑。讓我們帶著讚美之情,再來讀讀這兩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梅花以其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的讚頌,老師也忍不住要讚頌梅花。(範讀)

(2)讓我們都用自己的朗讀來讚頌梅花吧。(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根據課件中所呈現的音樂旋律與畫面風雪交加、春回大地等變化,從而滿含激昂、讚歎之情讀出梅花的風姿,梅花的品質。注意讀出詞的節奏與韻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4.用自己的話說說詞的大意。(風風雨雨剛把春天送回來,漫天風雪又迎春天來到。看懸崖已結下百丈冰柱,凌寒梅花卻嬌豔地盛開著。雖然美麗卻不同百花爭春,只把那春的訊息向人間預報。等鮮花盛開的時候,梅花在花叢中搖曳含笑。)

三、同桌合作,練習背誦

1.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把這首詞背下來?大家先試著自己背一背,然後和旁邊的同學互相檢查背誦的情況。

四.佈置作業,複習鞏固

2.背誦並抄寫這首詞。

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篇7

新來的王老師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把握文章主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自主閱讀,體會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本文教學,培養學生善於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質。

難點:寫讀後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六年的學習生活中,我們相遇相識的老師有很多,老師給予的關心、幫助、鼓勵都是我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回憶一下,哪位老師令你印象最深刻?今天,我們一起來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關切之情,走進第三課《新來的王老師》的學習。

二、初讀,學習生字詞。

開啟書本p129頁,大聲的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的生字詞語

撇撇嘴(piě)摺疊(zhé dié)自顧自搖搖頭

齊刷刷(shuā)大踏(tà)步哄(hōng)堂大笑

工工整整前仰後合資質平庸差生(chà)

①齊讀

②學生點讀鞏固

③釋詞促解(資質平庸)

④運用詞語造句

⑤齊讀鞏固

三、再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請大家仔細認真的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寫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師在第一節語文課上,提問差生蔡林引起鬨堂大笑,放學後王老師送給蔡林一份差生檔案,鼓勵蔡林好好學習的事】

四、精讀,把握人物形象

(一)解讀蔡林

1、出示課文最後一自然段,引導學生感悟“這是一個的學生”。

①學生舉手回答②齊讀③理解加著重號的詞語

④想一想“這是一個的學生”

⑤有感情的齊讀

2、導讀3-14自然段,瞭解以前的蔡林是個怎樣的孩子。

①分角色來模擬對話。

②引導學生找出相關語句,說說原來的蔡林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③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讀讀句子

(二)解讀王老師

1、談話:蔡琳如此大的轉變,都要歸功於誰?

2、面對蔡琳,王老師都做了些什麼呢?

再次走進3--14自然段,請大家速讀,找出相關語句,從中你體會到這是一個怎樣的而老師?

這是一個的老師。

學生根據相關語句進行彙報,教師相機引導。

3、出示差生檔案

①齊讀差生檔案

②此時無聲勝有聲,王老師是通過差生檔案想告訴蔡林什麼?

③蔡林讀懂王老師的信了嗎?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④蔡林在王老師的鼓勵下找回了自信。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的老師?根據回答,板書。

五、拓展延伸

六年的國小生活即將結束,一定有很多老師給過我們支援、幫助與鼓勵。在即將離開恩師的時刻,我們最想對他們說些什麼?拿起筆,寫下你內心最真摯的話語。

老師,我想對您說

六、總結

親愛的同學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小小的鼓勵,往往能給人無窮的力量。六年的學習生活裡,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些關心和幫助我們的老師吧。因為有老師的循循善誘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我們更自信的大踏步走向美好的未來。努力學習吧,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感恩生活,善待他人。

七、佈置作業。

將課堂上交流的資料整理成文章。

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案篇8

教學內容:

體育課堂常規仰臥起坐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瞭解體育課堂常規,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2、通過仰臥起坐的練習進一步發展腰腹肌力量。

教學重點:

課堂常規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遵守課堂常規的永續性

教學過程:

(一)體育課堂常規

概念:在體育課的學習過程中,大家所必須要遵守的行為準則。

1、上課的時間、地點的安排

2、體育課中運動服、鞋的要求

3、身上不宜帶比較銳利的東西

4、體育課上關於遲到、早退等情況的處理

5、場地、器材的要求

6、師生關係的要求

(二)仰臥起坐

兩人一組,老師計時,學生輪換進行一分鐘仰臥起坐,看一看哪一名同學做的最多。

(三)結束部分

1、集體放鬆

2、教師講評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