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和說課5篇 “攀登高峰,從腳下開始——《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和說課”

本文主要介紹了針對國小生的語文課堂教學設計和說課,以童話故事《爬山虎的腳》為例進行講解。通過讓學生們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節轉折等因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並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和說課5篇 “攀登高峰,從腳下開始——《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和說課”

第1篇

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等詞語。

4、自覺運用抓重點詞句、聯絡生活實際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5、學習作者細心觀察、連續觀察的方法,激發留心周圍事物的興趣。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猜兩條謎語,看誰猜得又對又快。

第一條: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打一種植物,是什麼?(葡萄)

第二條,上搭架,下搭架,開黃花,條條青龍藤上掛。也打一種植物。(絲瓜)

2、如果種葡萄和絲瓜啊,還要做一項特殊的工作,什麼工作?(要給他們搭架子。)

不搭架子行不行?(不行,不搭架子,他們就沒法兒往上爬了)

過渡:剛才我們都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而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板書課題)

誰知道老師為什麼把“腳”這個字寫得這麼大嗎?那按照他這個意思,這題目該怎麼讀呢?指名讀。

老師把腳這個字寫這麼大,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呢?相信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會有新的理解。

1、學生交流:課前,通過預習,你們對爬山虎的腳有了哪些瞭解?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介紹)

2、教師參與:課前,老師也瞭解了爬山虎的腳,我還從這本書(出示《十萬個為什麼》)中瞭解到,爬山虎的腳其實是它的另一種根,因為它生長在空氣中,所以叫氣生根。你看,老師這是怎麼了解的?觀察、讀課外書、查詢資料都是預習的一些好的方法啊。我們運用這些方法都對爬山虎的腳有了一些瞭解。那麼,葉聖陶爺爺他是怎樣寫爬山虎的腳的呢?請同學們看第6課。

3、快速讀讀課文,看一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爬山虎的腳呢?

(1)誰知道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爬山虎的腳?(3.4.5)

(2)課文除了講爬山虎的腳,還講了什麼?(葉子)

1、自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注意:在這一段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知道這一段重點講的是什麼?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把這句話畫下來。

2、出示:“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

(1)你能從這句話裡讀出這一段重點講的什麼嗎?(長大了的葉子)

3、再讀讀這段話,看哪幾句話具體講的是長大了的葉子?(3.4.5句)

4、那誰能通過朗讀把這些引人注意的地方表現出來呢?(學生練讀)

(3)指名讀。老師給你配上一段優美的音樂。讓你來美美地讀一讀,其他同學一起來美美的感受一下那些引人注意的長大了葉子。

(這位同學讀的時候,聲音和感情都非常豐富,這可以用一個四字的詞來形容。哪個詞?聲情並茂。讀書就應該這樣去讀。 )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欣賞了爬山虎長大了的葉子。那麼爬山虎的腳又是什麼樣呢?

默讀第三自然段,畫出寫腳的有關句子。學生讀句子後,課件出示

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要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讀完之後,請同學們根據這??

①選顏色:老師這兒有紅、黃、綠三支粉筆,請一位同學選擇一種顏色來畫。

說明這位學生認真讀書了,而且讀懂了書上寫顏色的句子。教師可請學生說說為什麼選擇紅色。(說課文依據)

教師不能簡單地否定,而是把學生出現的這一偏差點作為有利的訓練點在學生評議時進行強化訓練,從中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和閱讀習慣。

②畫“腳”。學生在老師畫的莖、葉上畫出爬山虎的腳。

③全班評議。學生再讀書,以課文為依據,對照同學畫的“腳”進行評議,糾正錯誤。重點理解以下幾點

請學生評議,主動發現問題並在黑板上改正畫錯的部分,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為什麼這樣畫。

腳的“位置”是理解的難點,學生如果發現把腳的“位置”畫錯了,但又不知道畫哪兒更準確,教師可引導學生再讀一讀寫“腳的位置的句子”,對照圖文評議、理解、感悟。

小結:是啊!只有認真讀書,才能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過渡:你們看,葉聖陶爺爺寫得多清楚啊!這一段,通過同學們認真讀書,自己就讀懂了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那第四自然段呢?也請同學們這樣認真去讀,看看這一段,你們能知道什麼?

五、品詞析句,探究體驗,理解“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1、讀第四自然段,看你知道了什麼?(爬山虎是怎樣爬的)

課件出示:爬山虎的腳觸著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爬山虎就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3、爬山虎究竟是怎樣爬的呢?老師通過讀“爬山虎的腳觸著牆的時候”這一部分,抓住了關於爬山虎爬的一個重點詞“觸”。請同學們像老師這樣再讀讀後面的句子,想一想,還應畫出哪些重點詞,就能看出爬山虎是怎樣爬的了。

教師引導學生分別討論去掉“變”、“彎”行不行,為什麼?

小結:這些動作前後之間的聯絡都是非常緊密的,而且是有序的。

5、體會朗讀。注意:只要讀好這些詞,就能突出爬山虎是怎樣爬的了?教師指導重點詞的讀法。

(1)放動畫。你們注意了嗎?這個畫面和電視上的畫面比起來,是不是少點什麼?

(2)給畫面配解說詞。不過,解說要講究方法的,就是螢幕上演什麼,我們就說什麼。解說一定要與畫面同步進行。(試說後指名說)

(學生質疑:①為什麼用“一腳一腳”而不用“一步一步”?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②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1、為什麼用“一腳一腳”而不用“一步一步”?換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學生認為:可以用“一步一步”,“一腳一腳”就是“一步一步”的意思。此時教師不動聲色,請其他學生髮表自己不同的見解。

學生認為:“一步一步”是用腳交替著爬。而“一腳一腳”的爬是指長一隻腳就巴住牆,再爬,必須再長出一隻新腳再巴住牆。教師請學生動作演示,進一步理解爬山虎“一腳一腳”是怎樣爬的。

2、教師板畫描述啟發:爬山虎並不像動物那樣用腳交替著往上爬,而是長一隻腳就巴住牆。爬山虎要想往高處爬,就要不斷地長出新腳。

3、在這兒,葉聖陶老爺爺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腳一腳”,你能體會出什麼?

(葉聖陶老爺爺連續觀察、細緻觀察、用詞非常恰當。)

小結:體會葉聖陶老爺爺作了連續觀察,觀察細緻,用詞準確。

(一)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講的什麼?

(二)教師小結:第五自然段主要講爬山虎的腳觸著牆和沒觸著牆的變化。

這篇課文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又講了爬山虎是怎樣爬的;最後講了爬山虎的腳沒觸著牆就“萎了”和觸著牆的巴在牆上相當“牢固”。

1、迴歸課題。學到這裡,我們再來看看課題,老師為什麼把腳這個字寫得這麼大,現在你有沒有新的理解和認識?(這腳在爬山虎身上可起著重要作用,如果沒有腳爬山虎就沒法往上爬了!)

2、如果我們也像葉聖陶爺爺一樣去了解爬山虎的腳,觀察一次行嗎?觀察一天行嗎?

3、小結:是啊!葉聖陶老爺爺對爬山虎的腳不光進行了細緻觀察,而且經過了長期的觀察,否則不可能寫得這麼清楚。這正是我們所要努力學習的。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和說課5篇 “攀登高峰,從腳下開始——《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和說課” 第2張

第2篇

2、引導學生自覺運用讀懂自然段、分段等閱讀方法讀懂課文。

3、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好片段的;繼續培養學生留心和細緻觀察事物的習慣。

1、(1)實地觀察爬山虎。(2)寫觀察爬山虎的日記。

3、多媒體課件:(1)爬山虎的腳爬牆示意圖。(2)一堵牆上的爬山虎。

(搭架子。不搭架子,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

同學們知道了,葡萄和絲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處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種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5課《爬山虎的腳》。

1、大家還記得我們觀察爬山虎時,最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什麼?(滿牆的葉子)你能說說你看到的葉子是怎樣的嗎?

(1)爬山虎的葉子在生長中有什麼變化?重點寫的是什麼時候的葉子?從哪個詞看出來?

(3)討論、歸納:要寫爬山虎的腳,先要向大家介紹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顏色等,然後才介紹爬山虎的腳,文章這樣寫就有條理了。

5、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句子,你認為哪個詞語用得。

第3篇

1、瞭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能力。

3、背誦、抄寫作者描寫生動形象的句子,段落,並仿照課文寫一篇介紹植物的文章。

1、課前發動學生觀察,採集實物,拍照,收集有關植物攀爬運動的資料.

大自然是一個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真是色彩斑斕,奇妙無窮啊!下面我們舉行一個“植物資源”共享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實物,圖片,照片,介紹自己瞭解的植物攀爬運動的資料。

1、這節課老師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葉聖陶的《爬山虎的腳》,去了解爬山虎,欣賞爬山虎。

3、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

4、學生交流,教師歸納出本篇課文的兩個探究點(多媒體顯示):

2、四人小組研究描寫爬山虎腳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多媒體顯示):

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識向大家彙報、展示。

1、一組學生競賽讀寫“腳”樣子的句子,並交流圈出認為重要的詞。

可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從腳的位置、樣子、顏色三方面來觀察、描寫的。

2、學生上臺板畫爬山虎的腳,並口述為什麼這樣畫。可趁機讓全班跟著他畫,體會比喻句的妙處。

3、三生依次上臺(師給帶上他自己畫的爬山虎的頭飾)作“自我介紹”,師鼓勵靈活表述。

5、四生開火車讀具體寫腳怎麼爬的句子,並交流“爬”有關的重要動詞。(爬:觸一巴+拉+貼)

8、點擊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質疑:“一腳一腳”能不能換成“一步一步”,為什麼?

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來體會,例如:往上爬、蚊龍的爪子、相當牢固、休想拉下等。

11、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說一說怎樣爬。

抄寫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並背誦三、四、五自然段。

1、導人:上節課我們探究了爬山虎的腳的樣子以及它是怎樣爬的,誰能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紹一下。

1、生朗讀描寫靜態的句子。教師通過多媒體引導學生體會“新鮮”“均勻”以及那麼……那麼……”句式的好處。

3、多媒體出示描寫動態的葉子的句子。(一陣風拂過……)

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讀這句話,你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重點落實一個“漾”字。

1、同學們,你想過嗎,課文為什麼以《爬山虎的腳》為題?師隨機引導學生體會寫爬山虎的葉子是為了襯托爬山虎的腳。

c.作者很有酎jb地懷著喜愛之情觀察,觀察得非常深入。

請你仔細觀察一種攀援植物,仿照課文寫一寫,內容要具體,語言要通順。

第4篇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爬山虎的腳》是本冊第二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組課文的專題“觀察與發現”,要求學生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真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的,並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還要求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連續觀察,把觀察中的發現記下來。這一專題體現了讀寫結合的特點。觀察有順序,表達才會有條理,觀察細緻,表達才會具體,抓住事物的特點觀察,文章才能突出重點。《爬山虎的腳》一文的觀察和表達順序是先葉子,後“腳”,觀察和表達的重點是“腳” 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的。本設計按照課文的表達順序,先了解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爬山虎這種植物的,然後逐一研讀爬山虎腳的特點及其巴住牆往上爬的過程,讓學生掌握觀察和表達的一些基本方法。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對詞句的理解,瞭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並體會作者是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它的特點的。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第6課《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齊讀兩遍。)

2、從課題上看,中心詞是什麼?(腳)這一課的重點應該講誰的腳?(爬山虎的腳)

當我們剛看到課文的題目時,你也許會問:爬山虎是什麼動物?它的腳長得怎麼樣?其實,爬山虎是一種植物。那麼,爬山虎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沿著牆往上爬的呢?讀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就會明白這些問題了。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序號。

3、抽生分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爬山虎?

過渡:課文是怎樣把爬山虎的每一個方面寫具體的呢?下面我們就來仔細閱讀課文,找出答案。

1、齊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兩句話。第一句講學校裡有爬山虎,第二句講我家裡也有爬山虎。)

2、兩句話中都有一個“牆”字,說明什麼?(說明爬山虎無論長在哪裡都離不開牆,是順著牆往上爬的植物。)

3、想一想,第1自然段主要寫什麼?(爬山虎長在什麼地方。)(板書:生長牆邊)

1、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第2自然段主要寫爬山虎的什麼?(板書:葉子)

2、爬山虎的葉子有什麼特點?(板書:綠得新鮮鋪得均勻)

3、(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師用圖引導學生認識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同學們,這就是爬山虎的葉子。從形狀看,葉子由小到大;從顏色看,由“嫩紅”到“嫩綠”,這個變化很快,僅僅是幾天。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些葉子綠得那麼新鮮,葉尖一順兒朝下,均勻地鋪在牆上,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空隙。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波紋”本來是指水的波紋,這裡用來說葉子,是因為爬山虎的葉子均勻地鋪在牆上,一陣風輕輕吹過,滿牆的綠葉動起來就像綠色的水波一樣好看。

4、討論:為什麼說“葉子綠得那麼新鮮”?一是爬山虎的葉子顏色很醒目,不同一般;二是充足的陽光和營養使葉子生長旺盛,呈現生機。因此看起來非常舒服,這是寫顏色美。

5、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體會爬山虎的葉子好看,讀出美感。

過渡:課文第1、2自然段告訴我們爬山虎的生長地點是牆邊,爬山虎的葉子很綠,而且非常均勻,看起來非常好看。那麼,爬山虎的腳到底長在哪裡,是什麼樣子的,它又是怎樣沿著牆往上爬的呢?請同學們讀課文第3-5自然段,從中去找答案。

(1)自由朗讀課文第3-5自然段,思考:這三個自然段主要寫什麼?

①作者在寫爬山虎的腳時,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②找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樣子、形狀、顏色的詞句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學生根據學習要求進行小組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彙報學習情況,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完善板書,並相機引導:

(1)(多媒體課件)出示爬山虎的腳的彩圖,學生圖文結合,進一步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形狀、顏色。

(板書:腳 位置 形狀 顏色 爬牆 變化 細絲 像……觸角 嫩紅)

4、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爬牆的?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4自然段,找一找課文中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1)在學生充分地讀文、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用動畫演示爬山虎緊貼著牆往上爬的課件,讓學生邊觀察邊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

(2)教師範讀第4自然段,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描寫爬山虎爬牆動作的詞語。

(4)理解句子:“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引導學生明白:“彎”“拉”“緊”有一連串的因果關係,由“直”到“彎”,縮短了距離,所以產生了拉力;由於產生了拉力,使它在牆上貼得很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②為什麼不用“一步一步”往上爬,而用“一腳一腳”往上爬?

引導學生明白:因為爬山虎不像動物用腳交替行走,而是用腳巴住牆,然後再長一隻腳,再巴住牆。不斷地長出新腳,不斷地往高處爬。因此,在課文裡用“一腳一腳”往上爬。

(5)請大家把爬山虎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句子美美地讀一讀。(自讀、抽讀、齊讀)

(6)請同學們用“觸、變、巴、拉、貼”這幾個表示動作的詞,說一說爬山虎的腳怎樣爬牆。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牆的腳是怎樣爬牆的,那麼沒觸著牆的腳會怎麼樣呢?請自學第5自然段,找出答案。

2、為什麼在短短的時間內,同學們就學到了這麼多有關爬山虎的知識呢?

引導學生明白: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此,作者進行了細心而有序的觀察,並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作者細心觀察,所以,才能看見“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才能發現爬山虎的腳是“枝狀的六七根細絲”及“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等等。由於作者連續觀察,所以才會發現原先直的細絲,後來變彎了。細絲的頭上變成小圓片。巴住牆,才會發現“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發現沒有觸著牆的腳“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

填空:爬山虎的腳( )著牆以後,( )住牆,把嫩莖( )一把,使莖緊( )在牆上,就這樣,爬山虎一腳一腳地往上( ),把葉子鋪得很均勻。

五、(多媒體課件)觀看爬山虎的錄影,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要求:選擇一種植物,仔細觀察它最有特點的部分,再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第5篇

師:這就是爬山虎的腳,爬山虎就是靠著這樣的腳往上爬的,它是怎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呢?請大家自學第4自然段,根據我們從前學習課文的方法,提出幾條自學建議,我請一位同學先說說,大家看這樣學行不行。

生:第4自然段自學建議:1、讀書,用橫線畫出寫爬山虎怎麼爬的句子,用“o”標出寫怎麼爬的詞語。2、結合爬山虎不同時期腳的不同形狀,用自己的話說說爬山虎是怎麼爬的,可以邊說邊用手指在課桌上做動作。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能把你們找的重點句子、重點詞語彙報一下?

生:“爬山虎的腳觸著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

師:能夠一邊說一邊做動作把爬山虎的腳往上爬的動作演出來嗎?(生邊解說邊表演)

生:書上寫“爬山虎的腳觸著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從這們“變”字可以看出爬山虎的腳的形狀發生了變化,變前是細絲,細絲很細,挨在牆上沒多大勁,所以就輕輕地“觸”。後來變成了小圓片,面積增大了,我就用勁地巴。”

師:昨天我讓同學們查找了有關爬山虎的資料,誰對“小圓片”的知識有所瞭解?

生:我從資料上知道小圓片是吸盤,有很強的引力,吸在牆上不容易掉。

師:細絲挨著牆時用“觸”,小圓片挨著牆時用“巴”。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葉聖陶爺爺用詞是多麼準確啊!請這位同學繼續講。

師:觀察真細緻。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而不是我們平常說的一步一步向前走。從這裡,我們又一次體會到葉老的觀察是多麼細緻,用詞是多麼準確。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讀一讀這段話。

以上片斷充分體現了活動是教學發生的基礎,學生自主參與是活動產生的基礎活動的基本形式是合作、探究,課堂中學生通過自主讀書、圈點批註、添畫爬山虎的腳、演爬山虎怎麼爬,品味語言等一系列活動,形成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片斷中,無論對問題的解決,還是詞句的感悟,都是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在充分感受和體驗的過程中獲得的。教師沒有以自己的思想束縛或代替學生,沒有把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和課文內容自己領會,激勵學生動手演示,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探究狀

師:認為是圓片的同學站起來。(全班站起來一大片)

師:(故意失望地搖頭笑)看來你們是應該罰站了!(站起來的學生有的愕然,有的沮喪地低頭不語,有的困惑地看著老師。)

師:看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加重語氣)這,指什麼?

師:(滿意地)這就叫咬文嚼字!只有這樣進行探究,才能準確理解課文,提高閱讀能力!

師:(笑)不是誰嗓門大誰就有理。我們還是先看看書再說吧。(生馬上開啟書,邊讀邊若有所思,而後紛紛舉手。)

生1:是細絲。因為書上第三自然段說:“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說明這六七根細絲,就是爬山虎的腳。

生3:(肯定地)是細絲!我還可以從第四自然段找到證據:“爬山虎的腳觸著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這說明小圓片是爬山虎的腳挨著牆以後才變出來的。爬山虎的腳其實是那六七根細絲。

生4:(激動地)我覺得作者比喻得不好。應當把小圓片說成是爬山虎的腳,把那六七根細絲說成是爬山虎的腿。是這樣:爬山虎先長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細絲”。腿長長了,能夠觸到牆的時候,腿上再長出“圓片”腳來,巴在牆上。細絲夠不到牆的爬山虎就長不出腳來,最後連細絲腿也退化了,書上說:“不幾天就萎了。”(全班笑成一團)

師:(故意驚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學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覺得呢?(生有的點頭,有的搖頭,有的困惑不語。)

師:看來,大家剛才讀書都非常認真,也都能說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實,爬山虎能爬牆,全靠它莖上長出的那─??

師:對!如果沒有那六七根細絲,爬山虎就根本沒有機會去“觸牆”,也就不能往上爬了。至於作家管它叫腳,我們班有同學認為應該叫腿,我看這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你覺得怎麼合適就怎麼叫。腿也好,腳也好,都是擬人化的寫法。科學的稱呼應該叫“莖”,屬於攀援莖一類。大家看呢?(生滿意地點頭)

“片斷一”中,老師確實想帶領學生咬文嚼字,並且也抓住了課文的重點和學生的理解含糊點進行提問。但是,老師太著急了,學生一答錯,就等不及地提醒學生。咬文嚼字的過程,都由老師包辦代替了:老師代替學生讀課文,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老師通過抑揚頓挫的朗讀,富有暗示性的重音,誘導學生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答案,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機會。老師最後的滿意,是因為學生得出了正確答案,殊不知:結果重要,過程更重要;知識重要,方法更重要。

“片斷二”中,老師的寬容、等待,為學生思維的飛躍創造了一個廣闊的空間,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又促使學生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一個學生精彩的發言激起了更多同學思維的火花。最後那個同學的發言尤其精彩!想象合理,具有可貴的創新精神。老師的評價既肯定了學生,又提醒了學生注意文學的形象性與科學的嚴謹性之間的區別。由此我們得到了兩點啟示:

一、探究時,要在時間上等待,要捨得花時間讓學生去讀書,去思考。

二、探究時,要在評價上等待,等待學生的“眾說紛紜”。對學生的發言要暫緩評價。“案例二”中的老師就做得很好,當第一個學生說出了正確答案時,他並沒有“趁熱打鐵”地肯定學生,結束探究,而是進行了“冷處理”,讓有疑問的學生無所顧忌地暢所欲言。這樣,學生在互相探討、爭論的互動過程中,激活了思維。因此,最後那個學生極有創意的發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